『壹』 在資料庫中怎樣同時保持數據的完整性和歷史數據的完整性。
資料庫的安全性、完整性、並發控制和恢復
from: 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188100
為了保證資料庫數據的安全可靠性和正確有效,DBMS必須提供統一的數據保護功能。數據保護也為數據控制,主要包括資料庫的安全性、完整性、並發控制和恢復。
1. 資料庫的存取控制
ORACLE保護信息的方法採用任意存取控制來控制全部用戶對命名對象的存取。用戶對對象的存取受特權控制。一種特權是存取一命名對象的許可,為一種規定格式。
ORACLE使用多種不同的機制管理資料庫安全性,其中有兩種機制:模式和用戶。模式為模式對象的集合,模式對象如表、視圖、過程和包等。第一資料庫有一組模式。
每一ORACLE資料庫有一組合法的用戶,可存取一資料庫,可運行一資料庫應用和使用該用戶各連接到定義該用戶的資料庫。當建立一資料庫用戶時,對該用戶建立一個相應的模式,模式名與用戶名相同。一旦用戶連接一資料庫,該用戶就可存取相應模式中的全部對象,一個用戶僅與同名的模式相聯系,所以用戶和模式是類似的。
用戶的存取權利受用戶安全域的設置所控制,在建立一個資料庫的新用戶或更改一已有用戶時,安全管理員對用戶安全域有下列決策:
l 是由資料庫系統還是由操作系統維護用戶授權信息。
l 設置用戶的預設表空間和臨時表空間。
l 列出用戶可存的表空間和在表空間中可使用空間份額。
l 設置用戶資源限制的環境文件,該限制規定了用戶可用的系統資源的總量。
l 規定用戶具有的特權和角色,可存取相應的對象。
每一個用戶有一個安全域,它是一組特性,可決定下列內容:
l 用戶可用的特權和角色;
l 用戶可用的表空間的份額;
l 用戶的系統資源限制。
1) 用戶鑒別:
為了防止非授權的資料庫用戶的使用,ORACLE提供二種確認方法
操作系統確認和相應的ORACLE資料庫確認。
如果操作系統允許,ORACLE可使用操作系統所維護的信息來鑒定用戶。由操作系統鑒定用戶的優點是:
l 用戶可更方便地連接到ORACLE,不需要指定用戶名和口令。
l 對用戶授權的控制集中在操作系統,ORACLE不需要存儲和管理用戶口令。然而用戶名在資料庫中仍然要維護。
l 在資料庫中的用戶名項和操作系統審計跟蹤相對應。
ORACLE資料庫方式的用戶確認:ORACLE利用存儲在資料庫中的信息可鑒定試圖接到資料庫的一用戶,這種鑒別方法僅當操作系統不能用於資料庫用戶鑒別時才使用。當用戶使用一ORACLE資料庫時執行用戶鑒別。每個用戶在建立時有一個口令,用戶口令在建立對資料庫連接時使用,以防止對資料庫非授權的使用。用戶的口令以密碼的格式存儲在資料庫數據字典中,用戶可隨時修改其口令。
2) 用戶的表空間設置和定額
關於表空間的使用有幾種設置選擇:
l 用戶的預設表空間;
l 用戶的臨時表空間;
l 資料庫表空間的空間使用定額。
3) 用戶資源限制和環境文件
用戶可用的各種系統資源總量的限制是用戶安全域的部分。利用顯式地設置資源限制;安全管理員可防止用戶無控制地消耗寶貴的系統資源。資源限制是由環境文件管理。一個環境文件是命名的一組賦給用戶的資源限制。另外ORACLE為安全管理員在資料庫級提供使能或使不能實施環境文件資源限制的選擇。
ORACLE可限制幾種類型的系統資源的使用,每種資源可在會話級、調用級或兩者上控制。在會話級:每一次用戶連接到一資料庫,建立一會話。每一個會話在執行SQL語句的計算機上耗費CPU時間和內存量進行限制。對ORACLE的幾種資源限制可在會話級上設置。如果會話級資源限制被超過,當前語句被中止(回滾),並返回指明會話限制已達到的信息。此時,當前事務中所有之前執行的語句不受影響,此時僅可作COMMIT、ROLLBACK或刪除對資料庫的連接等操作,進行其它操作都將出錯。
在調用級:在SQL語句執行時,處理該語句有好幾步,為了防止過多地調用系統,ORACLE在調用級可設置幾種資源限制。如果調用級的資源限制被超過,語句處理被停止,該語句被回滾,並返回一錯誤。然而當前事務的已執行所用語句不受影響,用戶會話繼續連接。
二、 數據完整性
它是指數據的正確性和相容性。數據的完整性是為了防止資料庫存在不符合主義的數據,防止錯誤信息輸入和輸出,即數據要遵守由DBA或應用開發者所決定的一組預定義的規則。ORACLE應用於關系資料庫的表的數據完整性有下列類型:
l 在插入或修改表的行時允許不允許包含有空值的列,稱為空與非空規則。
l 唯一列值規則,允許插入或修改的錶行在該列上的值唯一。
l 引用完整性規則,同關系模型定義
l 用戶對定義的規則,為復雜性完整性檢查。
ORACLE允許定義和實施上述每一種類型的數據完整性規則,這些規則可用完整性約束和資料庫觸發器定義。
完整性約束,是對表的列定義一規則的說明性方法。
資料庫觸發器,是使用非說明方法實施完整性規則,利用資料庫觸發器(存儲的資料庫過程)可定義和實施任何類型的完整性規則。
1. 完整性約束
ORACLE利用完整性約束機制防止無效的數據進入資料庫的基表,如果任何DML執行結果破壞完整性約束,該語句被回滾並返回一上個錯誤。ORACLE實現的完整性約束完全遵守ANSI
X3。135-1989和ISO9075-1989標准。
利用完整性約束實施數據完整性規則有下列優點:
l 定義或更改表時,不需要程序設計,便很容易地編寫程序並可消除程序性錯誤,其功能是由ORACLE控制。所以說明性完整性約束優於應用代碼和資料庫觸發器。
l 對表所定義的完整性約束是存儲在數據字典中,所以由任何應用進入的數據都必須遵守與表相關聯的完整性約束。
l 具有最大的開發能力。當由完整性約束所實施的事務規則改變時,管理員只需改變完整性約束的定義,所有應用自動地遵守所修改的約束。
l 由於完整性約束存儲在數據字典中,資料庫應用可利用這些信息,在SQL語句執行之前或由ORACLE檢查之前,就可立即反饋信息。
l 由於完整性約束說明的語義是清楚地定義,對於每一指定說明規則可實現性能優化。
l
由於完整性約束可臨時地使不能,以致在裝入大量數據時可避免約束檢索的開銷。當資料庫裝入完成時,完整性約束可容易地使其能,任何破壞完整性約束的任何新行在例外表中列出。
ORACLE的DBA和應用開始者對列的值輸入可使用的完整性約束有下列類型:
l NOT NULL約束:如果在表的一列的值不允許為空,則需在該列指定NOT NULL約束。
l
UNIQUE碼約束:在表指定的列或組列上不允許兩行是具有重復值時,則需要該列或組列上指定UNIQUE碼完整性約束。在UNIQUE碼約束定義中的列或組列稱為唯一碼。所有唯一完整性約束是用索引方法實施。
l PRIMARY KEY約束:在資料庫中每一個表可有一個PRIMARY KEY約束。包含在PRIMARY
KEY完整性約束的列或組列稱為主碼,每個表可有一個主碼。ORACLE使用索引實施PRIMARY KEY約束。
l FOREIGN
KEY約束(可稱引用約束):在關系資料庫中表可通過公共列相關聯,該規則控制必須維護的列之間的關系。包含在引用完整性約束定義的列或組列稱為外來碼。由外來碼所引用的表中的唯一碼或方碼,稱為引用碼。包含有外來碼的表稱為子表或從屬表。由子表的外來碼所引用的表稱為雙親表或引用表。如果對表的每一行,其外來碼的值必須與主碼中一值相匹配,則需指定引用完整性約束。
l
CHECK約束:表的每行對一指定的條件必須是TRUE或未知,則需在一列或列組上指定CHECK完整性約束。如果在發出一個DML語句時,CHECK約束的條件計算得FALSE時,該語句被回滾。
3. 並發控制
資料庫是一個共享資源,可為多個應用程序所共享。這些程序可串列運行,但在許多情況下,由於應用程序涉及的數據量可能很大,常常會涉及輸入/輸出的交換。為了有效地利用資料庫資源,可能多個程序或一個程序的多個進程並行地運行,這就是資料庫的並行操作。在多用戶資料庫環境中,多個用戶程序可並行地存取資料庫,如果不對並發操作進行控制,會存取不正確的數據,或破壞資料庫數據的一致性。
例:在飛機票售票中,有兩個訂票員(T1,T2)對某航線(A)的機動性票作事務處理,操作過程如圖所示:
資料庫中的A111100
T1 READ A A:=A-1 WRITE A
T2 READ A A:=A-1 WRITE A
T1工作區中的A110000
T2工作區中的A 11000
首先T1讀A,接著T2也讀A。然後T1將其工作區中的A減1,T2也採取同樣動作,它們都得0值,最後分別將0值寫回資料庫。在這過程中沒有任何非法操作,但實際上多出一張機票。這種情況稱為資料庫的不一致性,這種不一致性是由於並行操作而產生的。所謂不一致,實際上是由於處理程序工作區中的數據與資料庫中的數據不一致所造成的。如果處理程序不對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修改,則決不會造成任何不一致。另一方面,如果沒有並行操作發生,則這種臨時的不一致也不會造成什麼問題。數據不一致總是是由兩個因素造成:一是對數據的修改,二是並行操作的發生。因此為了保持資料庫的一致性,必須對並行操作進行控制。最常用的措施是對數據進行封鎖。
1) 資料庫不一致的類型
l 不一致性
在一事務期間,其它提交的或未提交事務的修改是顯然的,以致由查詢所返回的數據集不與任何點相一致。
l 不可重復讀
在一個事務范圍內,兩個相同查詢將返回不同數據,由於查詢注意到其它提交事務的修改而引起。
l 讀臟數據
如果事務T1將一值(A)修改,然後事務T2讀該值,在這之後T1由於某種原因撤銷對該值的修改,這樣造成T2讀取的值是臟的。
l 丟失更改
在一事務中一修改重寫另一事務的修改,如上述飛機票售票例子。
l 破壞性的DDL操作
在一用戶修改一表的數據時,另一用戶同時更改或刪除該表。
1) 封鎖
在多用戶資料庫中一般採用某些數據封鎖來解決並發操作中的數據一致性和完整性問題。封鎖是防止存取同一資源的用戶之間破壞性的干擾的機制,該干擾是指不正確地修改數據或不正確地更改數據結構。
在多用戶資料庫中使用兩種封鎖:排它(專用)封鎖和共享封鎖。排它封鎖禁止相關資源的共享,如果一事務以排它方式封鎖一資源,僅僅該事務可更改該資源,直至釋放排它封鎖。共享封鎖允許相關資源可以共享,幾個用戶可同時讀同一數據,幾個事務可在同一資源上獲取共享封鎖。共享封鎖比排它封鎖具有更高的數據並行性。
在多用戶系統中使用封鎖後會出現死鎖,引起一些事務不能繼續工作。當兩個或多個用戶彼此等待所封鎖數據時可發生死鎖。
2) ORACLE多種一致性模型。
ORACLE利用事務和封鎖機制提供數據並發存取和數據完整性。在一事務內由語句獲取的全部封鎖在事務期間被保持,防止其它並行事務的破壞性干擾。一個事務的SQL語句所作的修改在它提交之後所啟動的事務中才是可見的。在一事務中由語句所獲取的全部封鎖在該事務提交或回滾時被釋放。
ORACLE在兩個不同級上提供讀一致性:語句級讀一致性和事務級一致性。ORCLE總是實施語句級讀一致性,保證單個查詢所返回的數據與該查詢開始時刻相一致。所以一個查詢從不會看到在查詢執行過程中提交的其它事務所作的任何修改。為了實現語句級讀一致性,在查詢進入執行階段時,在注視SCN的時候為止所提交的數據是有效的,而在語句執行開始之後其它事務提交的任何修改,查詢將是看不到的。
ORACLE允許選擇實施事務級讀一致性,它保證在同一事務內所有查詢的數據
4) 封鎖機制
ORACLE自動地使用不同封鎖類型來控制數據的並行存取,防止用戶之間的破壞性干擾。ORACLE為一事務自動地封鎖一資源以防止其它事務對同一資源的排它封鎖。在某種事件出現或事務不再需要該資源時自動地釋放。
ORACLE將封鎖分為下列類:
l
數據封鎖:數據封鎖保護表數據,在多個用戶並行存取數據時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數據封鎖防止相沖突的DML和DDL操作的破壞性干擾。DML操作可在兩個級獲取數據封鎖:指定行封鎖和整個表封鎖,在防止沖突的DDL操作時也需表封鎖。當行要被修改時,事務在該行獲取排它數據封鎖。表封鎖可以有下列方式:行共享、行排它、共享封鎖、共享行排它和排它封鎖。
l DDL封鎖(字典封鎖)
DDL封鎖保護模式對象(如表)的定義,DDL操作將影響對象,一個DDL語句隱式地提交一個事務。當任何DDL事務需要時由ORACLE自動獲取字典封鎖,用戶不能顯式地請求DDL封鎖。在DDL操作期間,被修改或引用的模式對象被封鎖。
l 內部封鎖:保護內部資料庫和內存結構,這些結構對用戶是不可見的。
『貳』 數據控制
12.2.1.1 數據採集
數據採集一般為手工採集和自動採集兩種方式,對所採集的數據應實施有效地驗證和控制。
12.2.1.2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應首先確認使用的常數、數表、計算公式、圖表和曲線及有效數字等。數據修約規則應執行GB/T 8170—2008的有關規定。
數字修約的一般原則是:四捨六入五進單。或者說「4舍,6入,5前單數則進1,5前雙數則捨去」。例如,將下列數字修約成兩位有效數字:
5.1416→5.1,為4舍(實際是把0.04以後的數字全舍);
5.16→5.2,為6進(實際是把0.06進為1);
5.35→5.4,5前為單數則進1;
5.45→5.4,5前為雙數則舍棄;
5.4501→5.5,5前雖為雙數,但5後有數字則進;
5.5499→5.5,為4舍,後面的數字不能連續修約。
表示精密度的標准偏差(S)和不確定度(U)數字修約的原則為「只進不舍」。例如S=2.1,可修約為S=3。
岩礦分析數據位數的確定,見表12.1。
表12.1 各級含量分析數據的位數
12.2.1.3 數據判定
1)合格數據的判定依據《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范》(DZ/T 0130)中相應部分的規定。合格數據是指滿足規定條件的測量結果。
2)極限數據的判定依據《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2008)的規定。極限數據是指測量到值已接近或可能超過了標准規定的值。
3)可疑數據(即指偏離約定值或估計值的測量結果)應採取下列步驟來確定或排除測量的可疑因素:①用期間核查方法,使用核查標准來檢查測量儀器校準狀態的可信度;②檢查測試方法和步驟;③對已測試樣進行重復測試;④檢查環境和消耗品的影響。
4)重復數據按允許限判定是否合格,不合格者,應採取下列步驟進行驗證:①實驗操作細節;②使用儀器的操作細節;③對環境和影響量的控制;④原始數據的記錄和計算細節;⑤使用有效的「核查」方法;⑥如能用以上排除方法找到原因,應針對存在問題實施糾正;⑦如使用上述排除方法仍不能找到存在問題的原因,則應組織相關人員實施有效的驗證方法來確定存在的數據不一致的原因。
12.2.1.4 數據轉移
數據在轉移中不可以進行數據修約、計算、變更,應保存數據轉移前的原始數據憑證備查。
12.2.1.5 數據核查
應對數據的計算和轉換進行系統地和適當地校核。
12.2.1.6 數據更正
數據更正應標明更改原因。如需對客戶手中保存的數據進行更正,應向需要更正數據的所有客戶發出正式書面文件。
『叄』 數據中心用來存儲什麼數據歷史數據數據如何處理
數據中心存來什麼數據要看是什麼數自據中心,比如銀行系統的數據中心存的是用戶資料和帳務信息,軟體下載站點的數據中心存的是各種軟體資料。不同的數據中心根據自身的特點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流程,如備份規則,備份層次,恢復措施,緊急應急措施等。歷史數據如何處理要由數據類型和數據量以及數據的使用頻度來決定。對於存檔性質的大量數據(Tera或Pera級),多採用大容量低速硬碟或磁帶進行備份;而小容量數據一般直接存到數據備份伺服器中就可了;對於非重要數據,可採用推進式備份,既可保證一定的備份量又能降低空間開銷。對於你所說的企業供應鏈系統的數據中心一般指的是中心機房,裡面安設伺服器,生產部門和各個營銷點使用相應的終端軟體通過網路連接到該伺服器,執行各種操作,如定單,發貨,售出產品。一般系統所採用的管理軟體都帶有資料備份功能,使用其提供的功能做好備份工作即可。這類數據對存儲容量的要求並不高,使用一般的數據備份設備即可(對於一般的中小型企業而言)。對於其中存儲的數據類型,一般採用關系型資料庫保存信息,存儲產品信息,庫存信息,客戶資料,經銷商信息等內容。
『肆』 數字集成電路中各使能控制端該怎樣處理
看數字集成電路的真值表,根據需要將能控制端接高電平或低電平,或聯到邏輯控制端.
『伍』 如何處理電子政務系統中的歷史數據
雲海OA系統的電子政務系統,對於歷史數據可採用多種等級策略方法,包括不限於讀取分級,分割備份,分級冗餘處理等。
『陸』 數字萬用表歷史計量數據如何查詢
大部分數字萬用表並沒有記錄歷史數據的功能。
可能少數高端型號有,請指明具體品牌和型號。
『柒』 MCGS中如何利用腳本程序對歷史數據進行處理
需要用到一個或者多個中間值,類似於局部變數,這個要定義。
其它的運算,就很簡單了。
『捌』 數字貨幣歷史數據除了交易所獲取還有什麼方法比較方便較長時間獲取
一些數字貨幣數據服務商一般都有統一介面獲取歷史數據的,國內的有Matrix data,預測者之類的,數據各有千秋,個人感覺Matrix data更好,預測者個人的還有挺大進步空間。
『玖』 數字數據的控制數字數據的存儲
COBOL程序中的數字數據可以以下格式存儲: 外部十進專制(USAGE DISPLAY) 外部浮點型(USAGE DISPLAY) 內部十進制(USAGE PACKED-DECIMAL) 二進制(USAGE BINARY) 本地屬二進制(USAGE COMP-5) 內部浮點型(USAGE COMP-1, USAGE COMP-2)
COMP和COMP-4等價於BINARY(二進制),COMP-3等價於(打包十進制)PACKED-DECIMALCOMP。
『拾』 數字顯示儀表如何將實時數據上傳到計算機
接點信號屬於DI 信號 是用於接點控制或報警用的是不能用於計算機過程顯示的內,你的解決方案有2個容
1 簡單的辦法 換顯示表或者聯系廠家增加485數據採集模塊 ,顯示表帶485輸出以後 再買個485接收轉換介面,安裝到列印機介面,就可以傳到 計算機上了(計算機需要做一個應用,利用組態王就可以做,組態王需要付費,這類程序沒有免費的,試用版只維持60分鍾就退出,還需要重啟才能再運行60分鍾)
2 買一塊4-20MA 數據採集卡 轉換到計算機 比較麻煩的,也需要相應的應用程序,但是比第一重要麻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