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如何教好高中歷史
可以學習下我中學時歷史老師的教學方式:
1、歷史對於許多孩子(特別是女生)來講,回是很枯燥的,所以答你要做的,就是盡量簡化自己的語言,對於許多歷史事件的講述要通俗易懂,繞來繞去沒人會喜歡,不如直接說明白。
2、上課時,在講述某歷史事件時,最好帶入一些相關故事,語言生動有趣點,這樣,學生的視野就不僅僅限定在課本上,又有趣又有益。而且有的時候,可以刻意的讓學生們去討論或者辯論,在討論和辯論中讓他們去理解,這種方法也不會枯燥。
3、刻意去灌輸歷史科目的重要性,曾經我們老師就這樣,總會去說明歷史科目多重要,什麼就算不學這門專業,學好了以後在人前人後都會顯得很博學- -!以至於我越來越重視這門科目。
4、客觀,一定要客觀,許多歷史人物、事件一定要客觀的去講解,我大學之中曾有個政治老師,就因為講課時,帶上主觀情緒諷刺國共合作,嘲諷GCD,不僅在學生中反響極大,他自己也被開除了
② 初中歷史怎麼教
長期以來,初中歷史教學受課時設制的限制,教師只注重研究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那麼多的內容灌輸下去,只注重研究如何改進教法,而不注重研究學法指導,以至於學生長期以來養成了依賴的思想,老師講什麼,我們就記什麼、學什麼。這樣,老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辛苦。在深化素質教育的今天,這種狀況依然存在。這種狀況帶來的結果,即便是有時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終究無法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無法培養高素質的、具有個性化的、創新精神的新世紀人才。 「教,是為了不教。」這應成為歷史教學改革所追求的目標。因此,本文想從初中歷史學法指導這一角度來談談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平時備課中在備教法時也要備學法。 因為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內容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而學生怎麼去掌握?怎麼去靈活運用?這不是教法所能解決的,而必須是學法所要解決的。何況學生具有多樣個性,思維方式又具有淺顯性,一個班的學生又與另一個班的學生不同,這是我們老師在備課中必須注意到的。如果我們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那還要研究學法,研究怎麼去進行學法指導。就歷史學科而言,它是一門極富有思維性的學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或者不了解歷史學科特點的人所說的「是純粹記憶性的學科」。因此在備課中,對教學中的歷史概念、歷史事件等內容,不僅要備「是什麼?」,而且要備「為什麼?」,更要備怎麼讓學生去理解它,遇到同樣問題時學生是否就能迎刃而解。即要充分考慮到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二、平時教學中對歷史學科學法指導要有針對性。 備課之後,就要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但由於歷史學科課時設制較少,而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又相對較多,因此要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就不可能每一個問題都有時間開展學法指導,因為畢竟在學法指導時,要消耗一定的時間。歷史學科的學法指導,應包括如:怎麼去閱讀教材和資料,從中搜集有效信息;怎麼去區分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內因和外因;怎麼去把握歷史事件前因後果;怎麼去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怎麼去比較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等等。這些學習方法,在一節課上都去指導,整節課的教學任務就很難完成。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可就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來進行某一種學習方法的指導,既可以突出重點和難點,又可以教會學生某種學習的方法。長此以往下去,學生一定會在課堂教學中逐漸學會歷史學科的學習方法,歷史學科的能力將會大幅度地提高。古人雲:「授人以魚,莫如授之以漁。」就是這個道理。 三、充分利用輔導課或評講試卷時,重點進行學法指導。 上述這些時間,是進行學法指導的最佳時間。千萬不要把它用來補教學進度或用來對對答案。如:在輔導課上,可就下堂課要講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去看,教他們怎麼去看書,怎麼去發現問題,怎麼去解決問題,試著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或者試著讓學生去「教」學生,你來做一回學生。這是體現主體性教學、傳授學習方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方法。評講試卷時,進行學法指導尤其重要,僅告訴學生答案,最多是起到讓學生記憶的效果,一旦題目稍作一點變化,學生不會做的,仍然不會做。因此這時就要讓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讓他們知道:所有這些答案均是有出處的,可以從教材中找到或從所學的知識中分析得到。長期這樣進行下去,學生就會掌握一定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學生歷史學科的能力就會有所提高。教師也就用不作整天為課務重、課時緊煩惱,真正能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總之,學法指導,不論在哪一門學科教學中,都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每一位教師都要從實際教學出發,注重學法的指導。
③ 如何教好高中的歷史課
如何上好歷史課
時間,對某些人來說,是毒葯,使人衰老的毒葯。而對於教師這個職業來說,時間是仙丹,它能使一個懵懂的新丁成長為一個經驗豐富、成績卓著的教育者。
三年的時間不算很短了,它足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道路。我原本並不喜歡當老師,因為我信奉「君子獨善其身」。自己都不能管好,談何教育別人呢。然而,和那些活潑可愛的學生相處了三年,不知不覺想法也變了。我也不討厭這個工作了。甚至喜歡上這個工作了。每當有學生見到我,叫我一聲「老師」時,我覺得自己的勞動特值得。
初中歷史教學自有它的特點,既要有教育性,又要有趣味性。我曾經完全按照教案上的要求授課,上下來,學生聽的很累,我也上的很累。下課後,學生都說,老師,上課多講講課外的知識吧,書上的內容我們看的懂得。我想想也是啊。所以後來,除了必要的內容我強調一下,其餘的我都按照課文內容做適當補充,學生也聽的津津有味。
其實要上好歷史課很不容易,有些老師曾經得意洋洋的對我說,我也教過歷史的。我聽的出來,言外之意,你這個歷史學學士沒什麼了不起,歷史嘛,人人都能教啊!但是教過歷史不等於你懂歷史啊。正如你能作一個很好的語文老師、數學老師,但你永遠作不了一個很好的歷史老師。所謂「術業有專攻」也。我承認,在歷史教學方面,我還太嫩,尚不足以稱大家。不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十年過後,我們再看看吧。
現在,歷史學科的地位還不高,中學階段只是要求會考及格。但將來的發展趨勢是,歷史、地理等學科會綜合成一門大學科,譬如西方的社會學。這就急需我們的老師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培養開放的思維,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
歷史中有很多有趣的人或事,也有很多難解的迷。而歷史教學不能只迎合學生的趣味性,教育性也是要的。所以如何把兩者結合,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只有在實踐中去解決。
那麼,在新課改的條件下,老師該如何老師該如何去上好歷史課呢?我認為基本做法如下:
1、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學校教育要成為「活的教育」,成為真正培養人的教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對人的發展起促進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對新課改、面對新教材,更新觀念,提高認識,是當務之急。作為老師,如果還是一味地認為學習歷史就是為了考試,那就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如今,歷史新教材的教學要求已不僅僅停留在考試的層次上,更多地是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聯系歷史,分析當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後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素質,而不再是培養只會考試的「書獃子」了。
2、更新備課方式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歷史新教材的特點,歷史老師在備課時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進行備課,這些素材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教材、教參和輔導資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網路資源,因為網路上的素材非常豐富。同時,教師的備課還可以備一些學生的活動,某些課中,可以調動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來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其實可以參考一下方法進行備課:(一)課前調查學生在本節課上希望學到什麼知識,他們對本節課的哪些內容特別感興趣。(二)利用互聯網路,查找一些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三)改變以往手抄式備課為電子備課,這樣不但提高了備課效率,也提高了備課質量。(四)加強集體備課,優化個人備課。同一級組組成一個備課組,備課組全體成員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對將要教的內容進行集體討論,如:教學目標該如何制定,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況,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本課重點是什麼,如何突破;難點是什麼,如何排除;本課怎樣導入效果較好,一開始就能激起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該怎樣教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課後檢測應怎樣編寫,編寫哪些類型的題;在本課中,該給學生制定怎樣的活動方案,等等。通過集體備課,得出本節課的施教框架,然後教師再根據個人和所教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二次備課。這樣,備出來的一節課,既充分實現了教學目標,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體現了新課標要求的「活」字。
3、更新課堂教學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和新教材對課堂教學方法極為重視,明確提出要教師轉變角色,教師已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播者了,教師更多的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的合作者、探究者。學生的學習也要充分體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理念。這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填鴨式」的課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當今的教師應該多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更新課堂教學的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和在課堂教學中假設活動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兩種較好的方法。
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教師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集圖像和聲音於一體,模擬展示當時的歷史情景。這樣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後由感而發,認識歷史、感受歷史和分析歷史,從而記住歷史。這就是現代教育技術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使課堂變得更加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
②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活動情境常用的課堂活動形式,如:分組討論、分組辯論、小組搜集資料競賽、課堂表演及其它課堂活動形式。有時,還可以把幾種活動形式結合起來使用,那樣效果更佳。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第一冊、專題一的第二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時,就設計了一個活動內容:一場對是採用郡縣制還是分封制的朝議的模擬表演。通過活動,不但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自己動手搜集資料並作出分析、判斷的能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加強了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改變了學生對歷史課枯燥無味的看法,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4、更新教學評價機制
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正在更新教學評價機制,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我們更加註重對過程的評價;在評價標准上,不僅僅局限於學生學業成績,更多的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評價方法上,既注重量的評價,又注重質的評價。通過全方位、深層次地評價,使得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激發,從而使得新教材的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④ 高中歷史應該怎麼教
高中歷史應該怎麼教?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 可以學習下我中學時歷史內老師的教學方式:容 1、歷史對於許多孩子(特別是女生)來講,是很枯燥的,所以你要做的,就是盡量簡化自己的語言,對於許多歷史事件的講述要通俗易懂,繞來繞去沒人會喜歡,不如直接說明白。 2、上課時,在講述某歷史事件時,最好帶入一些相關故事,語言生動有趣點,這樣,學生的視野就不僅僅限定在課本上,又有趣又有益。而且有的時候,可以刻意的讓學生們去討論或者辯論,在討論和辯論中讓他們去理解,這種方法也不會枯燥。 3、刻意去灌輸歷史科目的重要性,曾經我們老師就這樣,總會去說明歷史科目多重要,什麼就算不學這門專業,學好了以後在人前人後都會顯得很博學- -!以至於我越來越重視這門科目。 4、客觀,一定要客觀,許多歷史人物、事件一定要客觀的去講解,我大學之中曾有個政治老師,就因為講課時,帶上主觀情緒諷刺國共合作,嘲諷GCD,不僅在學生中反響極大,他自己也被開除了。。。。。
⑤ 初中歷史怎麼教
購買正版圖書,一定要結合教材備課。然後找一些復習資料,做一些題目,鞏固知識點,豐富知識面。然後學以致用,傳道授業解惑。
⑥ 初中歷史課怎樣教比較好
我認為排在首位的是要有興趣。學生對歷史課有興趣才會主動地 去學內。 興趣是種很微妙的東西容, 有了興趣, 就能很快地把知識點記住, 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領悟在歷史現象背後所蘊涵著的歷史規律, 能得心 應手地分析歷史問題; 如若反之, 無異於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苦苦 煎熬,但卻煉不出火眼金睛。
⑦ 如何搞好中學歷史教學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主要是歷史科歷來被認為是文科,所以教學中教師注重講授,學生強調記憶,這有背於中學歷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危機引發改革」,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成為了當今教育的熱門話題,出現了大量的針對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論文,這是一個喜人的局面。筆者在學習新課程改革方案和他人文章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改變初中歷史教學方式和方法提出了幾點自己的想法,以求與同行們共同探討。1改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1.1改變教育觀念:在中國傳統思想中,老師被給予很高的地位,以至於有「天地君親師」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等說法。這種思想對現今教育的不良影響甚大,在學校里老師是管理者和權威,在課堂上老師是主導者和控制者,這與現代教育是不相容的。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要樹立師生之間平等和學生人人平等的教育觀念。新課程改革的一個目標是「讓每個學生健康、全面和自由地發展」,要求教師轉變觀念,要認識到教師的職責是以智者、長者和友者的身份幫助我們所教的每個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老師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服務於學生。這樣既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1.2提高自身素質:何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一名合格的歷史教師,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要求人人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但也要看看《史記》,《資治通鑒》等歷史專著,如果文學功底不及,那也要能靜下心來翻翻《中國通史》和《外國歷史》等專業書籍。另一方面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並且身體力行,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教育心理學就認為初中生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時期,其中老師的作用和影響是不容低估的。在諸多的名人傳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對青少年成長影響大的一是家庭父母;二是學校老師。可以毫無誇張的說,我們老師的一言一行就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要努力以淵博的知識教好書,以高尚的情操育好人。2適應時代發展,改革課堂教學2.1改革教學方式:我們現行的教學模式源於前蘇聯所提倡的「五環節」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張嘴巴」的課堂教學方式。歷史老師典型的講授方式就是時間、地點、人物、過程和階段,最後就是歷史意義。2.2利用現代的教育技術:以前的光學投影儀,現在的電學投影儀、多媒體平台和網路教學等現代的教育技術是直觀性教育原則的充分體現。如果我們能科學地應用電教媒體教學,就能把遠的拉近、把抽象的變具體、把虛的變實,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課堂效率。對於多媒體和網路的應用,我的做法有三:一是利用互聯網,對課堂的某個課題搜尋的歷史材料,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理解更全面;二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平台演示相關的歷史圖片,尤其是歷史地圖,這樣就可以克服在黑板上畫費時和照課本講不明的缺點,讓學生了解更明白;三是每學期有計劃的選定幾個好的課題播放與歷史題材有關的音像片段。2.3開展探究式教學:這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是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教師主導地位的同時,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出要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這是一種適應時代要求,借鑒西方教育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水平和教師的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我們要從理論上逐步完善,在實踐中慢慢探索。我目前的做法有二:一是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多動――動腦、動口和動手。每節課聯系課堂內容,備課時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不能過於簡單,學生在課本上能找到答案,然後照念一遍,這樣提問意義不大。而是一些如「太平天國為什麼會由勝而敗」,「星星之火,為什麼可以燎原」等問題,這樣才有思考的空間,討論的餘地。提出問題後要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同學回答,如果課堂上時間不夠,就布置學生以書面作業的形式繼續完成;第二個做法是每個月用一節課的時間讓三個左右的同學走上講台來講歷史故事。要做到有實效,還得想些小法。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激發學生上台,開始時可鼓勵班上對歷史科有興趣的同學帶頭先講,以此來影響其它同學;其次,就是要指導上台講的同學准備好資料,認真地幫他們修改發言稿;最後,就是要搞「賞識教育」,尤其要鼓勵成績落後的學生上台,多表揚多贊賞,讓學生有成就感,激發學生熱情。如上學期我教的初二(3)班有個姓林的男生喜歡聽歷史評書,我就先鼓勵他上台講幾段《隋唐演義》,在他的影響下,班上一下就有十來個同學要求上台講歷史故事了。這樣就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改變了「一言堂」、「滿堂灌」的課堂形式。3開展課外活動,激發學習興趣《中學歷史教學法》就強調「中學歷史課的課外活動是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並指出課外活動具有「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靈活,直觀性強,實踐性強等」特點。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加上農村中學條件的限制,初中歷史課外活動實際成為了「紙上談兵」。為改變這種狀況,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對課外活動的開展我有以下三點做法:其一,每學期開學初就要求每個同學至少寫一篇歷史讀書報告,以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和文字表達能力。先對照歷史課本,讓學生用一個月的時間選題,然後給他們開出相應的參考書目,讓學生充分利用我校圖書館的資源,同時鼓勵家中有電腦的同學上網搜集資料,期中的時候要求寫出提綱,期末結束之前上交。為保證效果,開始就告訴學生這讀書報告計入期末成績,平時也注意加強指導,多給予幫助,這樣期末時各班絕大部分同學還是能完成的;另外,為了豐富學生生活,我們學校每個月公開放映一次電影,借這個機會我們歷史科組給學校領導推薦放映如《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開國大典》等歷史題材片和歷史文獻片,以延伸和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第三就是組織少數同學參觀和進行鄉土調研。由歷史科組組織我校家庭條件允許的,同時對歷史科有興趣的同學自願地在周日參觀已成功申請世界遺產的開平碉樓,並開展相關的調研,雖說參加的同學不多,但對他們的影響很大,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育改革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事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廣,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都有了好的轉變。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利用目前歷史科考試壓力相對小的因素,在新課程改革思想的指導下,大膽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盡力推進新課程改革。讓學生通過歷史科的學習,能「知興衰、辯善惡、明是非」,完成歷史教學的「知識教育、思想教育、發展智能」三大任務。
⑧ 怎樣教好歷史課
現在的歷史教學存在很多困惑,例如學生在課前不能預習,在課堂上學生在沒有任何准備的情況下如何上好一堂歷史課。人們往往視歷史課為「副課」,使得大多數學生對初中開設歷史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輕視歷史課,再加上七八年級每周兩節歷史課,九年級每周也只有三節歷史課,在這種情況下想把歷史教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在我擔任的中學歷史課教學中體會到,要想把初中歷史教好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充分利用和歷史有關的故事導入新課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學生對某堂課是否感興趣,注意力是否集中,學習效果是否優良,導課是前提。所以,教師一開始上課就應該採用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如設置懸念,激發興趣。通過提問,設置懸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學生的內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不感到枯燥。 二、努力鑽研,不斷豐富積累知識 歷史學科是一門無所不包,無不涉獵的社會學科。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在具有扎實的歷史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知識,不僅要掌握與之相關的語文、政治、地理知識,而且對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知識以及藝術、體育民風民俗等都要有所了解。專業而廣博的知識可以使教師在課堂上旁徵博引,信手拈來,游刃有餘。在平時工作中,教師要多讀書、多總結、多反思,不斷豐富和更新知識,吐故納新。只有良好的教學藝術加上優秀的人格魅力,學生才會信服你,在教學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只能被動地服從、接受,這種傳統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缺乏心理自由空間,而且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到壓制。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建和諧、寬松、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根據教學的需要,巧設疑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給學生一個展示才華的平台。學生回答問題時,會出現答不全或答不上來的情況也是正常的。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有時會冒出一些所謂的奇談怪論,教師不但應該允許,而且應該鼓勵,關鍵是正確引導,使學生體驗到一種收獲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問題回答錯了,不一定是學生錯了,也有可能是老師錯了,所以得慎重對待。錯了不要緊,師生互相協商,共同探討,找出原因,改正錯誤。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只是引導者,而並不是指揮者,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為學生做好指導和服務。教師轉變角色,成為學生的朋友以後,學生學習起來沒有壓力,學習氛圍輕松愉快,其樂融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思想的火花閃爍生輝,個性的發展暢通無阻。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歷史中原王朝 李秀麗
⑨ 淺談如何進行中學歷史人物教學
在中學歷史課教學中,人物教學是整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正確的內觀點,採用恰當容的方法,通過人物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課題之一。一、明確學科要求,是歷史課進行人物教學的前提 歷史人物是指在歷史中起重大積極或消極作用的人物,正是這些人物的所作所為加快或延緩了人類歷史的進程。(剩餘2079字)
⑩ 怎麼教好初中歷史
1、多去聽課,看看其他老師怎麼上,有條件的話每節課上課前都去聽一下別人的課版,學習其中好的教權學方法,沒條件的話,就在網上找一些相關的資料;2、自己在家裡不看書,不看教參教案,對著鏡子把整節課的內容上下來(就是把課堂上要說的話通通說一遍),注意表情和聲調的調節,要能夠吸引學生。台上10分鍾,台下十年功,自己在家裡對著鏡子先練3遍,感覺連貫了再去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