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人才的成長最終要在社會的偉大實踐和自身的不斷努力中來實現」。這兩句話都是江澤民同志分別在全國科技大會和「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特別強調的。這也點明:實施素質教育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那麼,在歷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呢?
第一、轉變教學觀念,確立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目標。
我們知道: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那麼,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陣地也應是課堂。所以,作為歷史教師首先轉變舊觀念,增強創新意識,提高過硬的教學實踐能力。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改變以往機械地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識,重現過去已發生的事件或人物。而是結合教材要求學生掌握前人留下的歷史知識、歷史觀點、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確立能啟發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不僅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學會思考、探索、研究、應變運用的方法;還要學習品德、態度、心理等知識,達到知識性、創新性和發展性的統一。
第二、充分利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學生學習的興趣、動機、情緒、意志等。這是學生從事一切活動的內在動力。而創新精神是人從事一切實踐活動,產生一切創造的直接動力。如果沒有創新精神這種意識作為動力,即使有創造能力,也不會產生創造性的實踐活動。所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麼如何利用呢?
1、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習興趣。求知慾是一種心理現象,是理智感的一種。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對缺乏可靠論據的懷疑,對未曾想到的現象出現的驚奇,對尚不理解問題的探索,都是強烈求知慾的表現。學生的求知慾越強,學習興趣就越濃。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創設一些意境或懸念的問題(具有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或立體思維的)。這樣,它既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如講述「我國四大發明」時,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是富有創造性的民族。古代,我國的科技成就有許多位居世界之最。但到了近代,我們卻落後了,挨打了。這是為什麼呢?這就使學生產生懸念、好奇和興趣,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去動手收集資料,通過對比,使學生認識到:「不創新就會停滯不前,就會落後,就會挨打」。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2、端正、利用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史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講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王明採取的是照搬蘇聯的軍事路線,結果犯了"左"傾錯誤,導致紅軍失利;而毛澤東運用前人的經驗,結合中國革命實際,總結出:「革命由城市轉移到農村,再由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科學理論。讓學生自然地領悟出:科學理論是在實踐中得以檢驗的,是在創新中得以發展的;21世紀是需要既有創新精神、又有實踐能力人才的時代。
第三、鼓勵學生敢想、敢標新立異,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和提高應變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應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標新立異和創新的思維,鼓勵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既使學生的想法有錯誤,教師也要給他一個說明理由的機會,找出閃光點,使學生在不斷糾正自己錯誤的過程中,學會從橫向、縱向等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應變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如:講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中的「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時,就有學生提出富有創新的問題:中國近代史為什麼要以「鴉片戰爭」為開端,而不是以「辛亥革命」為開端呢?我利用全班同學急欲求知的熱情,把問題交給學生,引導他們參與討論。這樣,全班探討問題的活力啟動了,結論迭出:(甲生)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它區別於古代部分的奴隸階級和農民階級領導的起義,應作為近代史的開端。(乙生)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並廢除了滿清王朝,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應是中國歷史的劃時代,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等。我最後總結,結合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性質、階級矛盾、革命任務等方面的影響,指出近代社會轉型的三個特徵,使學生的認識加深了。可見,鼓勵了學生大膽進行創新思維和主動運用己有知識從多角度分析問題的實踐能力。
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時代對歷史教學的要求,也是順應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趨勢和潮流。只有結合歷史科學的特點,學生的實際,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能推進歷史學科的素質教育。
㈡ 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看這篇論文
鑒於歷史解釋「是檢驗學生的歷史觀和歷史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新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把歷史解釋列為五項學科核心素養之一。課堂教學是培育和實現上述目標的現實土壤,以下,筆者就圍繞課標對歷史解釋素養的四個能力層次,從材料教學的角度,談談如何藉助材料的邏輯編排,在理清史實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一、區分史實與解釋,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
「區分史實與解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對學生思維模式的一次洗禮。從史學發展的歷程而言,20世紀前,以尼布爾·蘭克為代表的科學主義派提出了「以事實為中心」的史學理念,雄心壯志要「再現全部歷史真相」。但隨之而來的,是歷史研究中「活生生的實踐、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被繁多的數據和抽象的形式化語言掩蓋」。窮則思變,20世紀以後,相關的質疑和反思促成敘事主義派提出「以史家為中心的」史學理念——認為史料本身無法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為了理解歷史,必須給歷史的遺存「強加某種秩序、提供某些形式、賦予某些模型、確立它們的連貫性,以作為現今已分裂的整個各部分的標示」。由此,歷史研究作為思維過程,更多的是一種歷史解釋,並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歷史學家的個性化的烙印。
類似的,高中學生的年齡、思維特徵,使得他們正處在從「科學主義」向「敘事主義」轉變的思維飛躍關節點上。其已有思維發展區,就是「以事實為中心」的歷史學習階段。他們傾向於把課堂的教學內容直接等同於真實而完整的歷史,進而認為一個史實就只能有一種解釋,由此史實與解釋可合二為一、渾然一體、無需區分。其最近發展區,就是要突破一種非此即彼的、簡單化的思維方式,以防止歷史知識的簡單化、教條化、絕對化。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認識到,史學家本身由於受到時代、經驗、理念、材料充足程度等的限制,會按照自己的需要(盡管史學家們努力避免)來選擇歷史材料,這使史學家們在解釋歷史的時候難免會發生偏差。有了這種「以史家為中心」的認識後,學生才會去區分史實與解釋,並大膽地對各種歷史解釋投以審視的目光,進而為開展理解和評析奠定心理准備。
所謂「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筆者認為,應該是指圍繞同一歷史事件、現象,存在不同的歷史解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歷史解釋進行理解,明晰各方的「然」及「所以然」。
所謂不同的歷史解釋,可分為兩種。一種只是側重點不同,即各個不同的歷史解釋之問,不存在實質的沖突,只是選取了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視角罷了。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最典型的就是以不同的史觀來解讀同一歷史事件。如關於近代西方崛起的教學,在圍繞其崛起的原因進行解釋時,不論從唯物史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中的哪一個出發,都能給予具有說服力的,至少是自圓其說的解釋。
但學生本有的簡單化、絕對化的思維,形成了一種認知障礙,面對多種史觀,他們感覺眼花繚亂,不知何去何從。教師的首要責任,是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史觀作為觀察歷史的視角、解釋歷史的模型,其多樣性、復雜性、相對性,恰恰有著巨大的價值。藉助不同的史觀,可以看到同一事實的更多側面,從而以愈發立體的呈現來更多地逼近歷史的真實。
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界定和理解各種史觀,從而在接觸史家的歷史解釋時,能夠明晰歷史敘述深處所體現的史觀,由此,就為理解、評析不同的歷史解釋奠定了基礎。當然,史觀代替不了歷史解釋本身,教師們要引導學生探究史學家是如何將特定的史觀應用於史實的觀察與解釋實踐的。特別是對不同的歷史解釋進行評析時,更要引導學生獲取充沛的、多元的材料及信息,以使學生的評析有所依託、持之有據。
另一種是觀點的對立,即不同的解釋之間,互有出入,構成了實質的沖突。這就涉及不同解釋的正誤、深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不同史學家對同一史事的論述,明了各方解釋、評判的不同之處,並能從來源、依據、理念、目的等多個方面,解釋彼此的矛盾沖突之本質所在。
例如,關於二戰後美蘇兩國從盟友到對手的轉變原因,有教師呈現兩種不同的歷史解釋。第一種,將轉變歸咎為蘇聯政府,認為正是蘇聯的文化傳統,其外交上的不妥協性,以及其成為美國最主要對手的事實,是轉變得以發生的主要原因。第二種,將轉變歸咎於美國政府,認為正是美國對世界各地的經濟滲透,全方位包圍蘇聯的企圖,稱霸世界的戰略目標,才是主要原因。學生在概括材料內容的基礎上,分辨了各自的不同。並通過對來源(美蘇兩國的歷史學家),依據(兩者文化傳統,國家性質的不同),目的(論證己方措施的正義性、合理性)等角度,看到了雙方其實都在維護國家利益的追求中,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了本國意識形態的影響。雙方雖然都得出了美蘇必然走向對抗的結論,但顯然在分析的過程中,都誇大對手的威脅。由此,幫助學生認識到,雖然特定的歷史解釋不一定是正確的,但透過不同的歷史解釋,通過對比和分析,恰恰能夠「不斷接近歷史真實」。即美蘇由盟友變為「對手」的主要原因,正是兩者意識形態的對立,國家利益的沖突,隨著兩者成為最強大的國家而急速加劇。
二、能夠客觀論述歷史事件、人物和現象,有理有據表達自己的看法
要想客觀論述、有理有據,就要求教師提供足夠的、合適的材料,預設好學生思維推進的邏輯路線。如在教授「新文化運動」時,以往,教師們會在指認其歷史貢獻之後,涉及其全盤化的局限性。但2016年的江蘇歷史高考卷第22題,恰恰抓住了高中教學中的這一偏頗之處,要求學生拋棄原有的認知定勢,根據所給材料,論從史出地得出如下史論:即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先驅們,既認為傳統文化中存在積極有益成分,不能全盤否定,又認為傳統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後因素,不能全盤肯定。
實際上,單以論從史出的角度看,無論是絕對否定也好,批判繼承也好,都可以找到豐富的材料證據進行論證。在這里,因為存在大量的例外,運用例證法是無效的。這無疑讓學生們陷入了歷史的迷霧中。但是,這看似讓教學面臨尷尬的地方,正是客觀、合理的歷史解釋得以形成的契機。
如有教師讓學生思考,胡適等學貫中西的思想先驅,是否真的會犯連高中學生都能指認的思維片面化、絕對化的錯誤。當學生從常理出發,覺得應該不會後,教師導入3則材料。材料1涉及胡適對傳統文化的猛烈批判;材料2涉及胡適對傳統文化中積極合理內容的贊揚;材料3涉及胡適對自身看似矛盾的態度的解釋:「我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但我同時指出,文化自有一種『隋性。全盤西化的結果自然會有一種折中的傾向……全盤接受了,就文化的惰性,自然會使它成為一個折中調和的中國本位新文化。若我們自命做領袖的人也空談折中選擇,結果只有抱殘守闕而已。」
教師要求學生整理材料,並運用自身關於傳統文化和新文化運動相關的知識,對「全盤西化」提出自己的解釋。通過概括、歸納等認知梳理,學生指出材料l是胡適面向大眾的宣傳,材料2是胡適私下的真情流露,材料3能說明胡適把「全盤西化」作為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於建立健康積極的中國的本位文化。
之後,教師引導學生依託材料2對「惰性」一詞進行解釋。學生意識到,惰性在此並非貶義,其實質是指一種文化中優秀的、普世的內容,自有其堅韌的生命力,人為的批判否定是扼殺不了的。明了這一點後,學生就能推斷出,對傳統文化的「絕對否定」,與其說是態度,不如說是方法。是一種篩選的方法,篩選出那些堅韌的、優秀的內容,同時淘汰那些迂腐愚昧、落後於時代因而一觸即潰的內容。
進而,學生們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胡適等思想先驅,對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有著深厚的學養,對其蘊含的種種優劣之處也有足夠清楚的認知,並且也認為「全盤西化」存在片面性和極端性,但一則認為只有主張極端,才能在實際上「化」得恰到好處,二則也是出於當時「啟發多數國民之自覺」的迫切需要,所以最終採用了「矯枉必須過正」的策略。通過上述解釋的生發,在學生們眼中,思想先驅們的決絕就不再是漫畫式的幼稚。恰恰相反,他們看似激烈的、形式主義的簡單絕對,背後其實有著超出常人的認知甚至文化自信。在看似敵視、對立冰冷麵具下,跳動著的,是一顆顆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理解、體認的赤子之心。當學生們得出如上的看法時,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對思想先驅的評價,無疑更客觀、公正和積極了。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們的歷史感悟不止於此。課堂上,現代化史觀的引入,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全盤西化」之所以引發思想混戰,很大程度上在於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可避免地,但確實又是錯誤地,把西方的現代化歷程的「殊相」錯誤地等同於世界現代化潮流的「共相」。若從現代化的角度,從社會歷史發展進步的角度審視,隨著社會存在領域的革新,作為思想文化上層建築的傳統文化自然有一個「存其所當存,去其所當去」的洗禮,這便又上升到哲理層次,從唯物史觀角度進行了深刻的解釋。
從史料教學的角度看上述案例,我們發現,要想讓學生達到這一層次的要求,教師要做的,就是在呈現和解讀史料時,要將它們置於一個預設的理解框架之中,進而以立意、聚焦、思路引領等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對歷史的理解,並賦予歷史性的存在以新的意義。總之,教師要幫助學生在一定的史觀、理論指導之下,發揮理解歷史的主動性。
三、能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對歷史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解釋
所謂歷史表象,就高中歷史教學而言,主要是指教材在歷史敘述中承載的歷史事件。由此,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在課堂上更多地表現為通過教師「教材問題化」的努力,將靜態的教材打造為問題的素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歷史事件的關系網路上缺失的史實,歷史邏輯的發展網路上缺失的環節,正是發現和提煉問題的絕佳之處。當學生致力於填補教材的空白、史實的空缺、邏輯環節的缺失時,其孜孜以求的,其實就是對已知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釋。
如就《百家爭鳴與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的教學而言,教師們往往先完成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的背景條件梳理,再講授各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張,最後指出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期間很多所謂的問題探究,只是提供一則則彼此孤立的文言文材料,讓學生從中概括、提煉出一些作為背景條件的史實,或作為思想主張的觀點。這其實只是培養和考查學生概括的能力,其中並沒有涉及多少真正的因果關系梳理,也就不存在有含金量的歷史解釋。
實際上,本課的教材存在一個重要的史實空缺和邏輯環節缺失。即在教學中我們雖再三強調「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但都未明其所以然。或者說,單單教材中涉及的歷史背景、思想主張,都無法論從史出地,邏輯自洽地得出這個結論。
就「解放」一詞而言,指的是「解除束縛,得到自由或發展」。在這個歷史階段,是何物(確切地講是何種思想理念)對人們的思想施加了「束縛」呢?教材各部分都沒有涉及。那麼課堂教學中,政治、經濟、文化(重點是教育)背景所涉及的一系列巨大變革與百家爭鳴這一思想解放事件之間因果關系,就存在著史實和邏輯的缺失。
有鑒於此,筆者引入3則材料。材料1是人教版歷史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的「歷史縱橫」一欄,對西周的禮樂制度進行了介紹。材料2是對禮樂制度歷史地位的說明:「禮樂制度則從精神心理方面,達成了一種相對的秩序和認同。實際上,宗法制與分封制只是規定了周代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格局,禮樂制度才是治國之道。禮樂制度是西周穩定二百餘年的奧秘。」材料3是《論語》中的「禮崩樂壞」和《莊子》中的「道術將為天下裂」。學生通過閱讀理解第1、2兩則材料,產生兩點認識,一是禮樂制度極富人文精神,無所不包,等級分明,並由此發揮了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二是禮樂文化作為與之相應的精神、思想、知識,是西周貴族教育的核心,具有必須遵循的權威性。
由此,學生推知上文所謂的思想束縛,實際是指禮樂制度及禮樂文化。再結合教材所述的歷史背景,便能發現正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一系列巨大變革,無情地宣告了以維護原有舊秩序為己任的禮樂制度的失效,同時也就宣告了禮樂文化之權威性的喪失。材料3正是印證了原有權威性文化的失效、祛魅、遭棄。歷史發展至此,又必須要有新的思考、思想,解決時代提出的新問題。從而,才有諸子百家背離禮樂文化,從各自的立場、利益、理念出發,圍繞治國平天下,提出各有特色的學說主張。
必須指出的是,此種教學設計,其目的絕不是簡單的查漏補缺,而是通過因果關系的扎實梳理,讓學生真正把握本課的重難點。由上文可知,它使學生在明了背景條件的「然」之後,更明了了條件之為條件的「所以然」。又如本課的重點之一是孔子的思想。我們既強調思想解放,又強調孔子以傳承禮樂文化為己任。則孔子就具有了創新與保守的兩面,兩者如何共存,必須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學生們在上述探究的基礎上,發現孔子之創新,恰在於他針對舊禮樂文化的流弊,增加了新內容以補救。特別是提出「仁」的重要性,認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因此其創新與保守是可以兼容的。與此同時,「仁」之所以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也就得到了明白的解釋。
四、能夠以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評判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問題
如果說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那麼,所謂以史為鑒,就是要通過對已有歷史的解讀,孕育出歷史智慧,以形成、提供一種特殊的視角,來涵養出「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以更有效地審視現實生活、解決現實問題。實際上,也只有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才能真正激發起學生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學生們帶著切身的問題、困惑去歷史中尋找啟發、尋找借鑒,才是有價值的歷史學習。
現舉兩例學生置身其中、欲求解決的問題。一是霧霾問題。對問題的關心以及相關知識的普及,使學生們都知道霧霾的產生與鋼鐵、煤炭、化工行業的排放有著直接關系,也知道霧霾治理的關鍵之一是這些產業的去產能。但媒體上既講勇氣又顯難度的「壯士斷腕」「鳳凰涅槃」,相關從業者「你們要呼吸,我們要吃飯」的論調,使很多學生都認為,霧霾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其關鍵是去產能將導致大量失業,從而使得問題因陷入兩難而無解。因此,萌生的是無計無力的悲觀感。
果真如此嗎?筆者在教學兩次工業革命時,就以此問為導入,在激趣的同時,也為教學提供了立意。在梳理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成果後,教師引入史實,讓學生知道飛梭的發明人凱伊因被追殺而倉皇出逃,珍妮機的發明人哈格里夫斯的家被人搗毀,科特萊特擁有的400多台蒸汽機的織布廠被人縱火燒為廢墟。讓學生思考這些偉大發明遭到敵視和反對的原因。學生思考的結果是,因為紡織業的手工從業者們,害怕新發明的運用已經和將要帶來的失業。之後,在教學工業化促成的城市化進程加快時,教師呈現關於失業率的表格數據,據此,學生進行了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縱觀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整體地看,盡管技術不斷進步導致不少原有產業部門衰落,但無論哪個國家,都沒有帶來失業的上升。帶著疑惑,學生們藉助書本知識和所給材料嘗試進行原因解釋,最終的結論是,技術進步不但能催生新興產業(產業升級),帶來新的勞動力需求,還能帶動收入和最終消費的增長,並由此增加對勞動力的額外需求。
由此,學生能夠明白,如果說霧霾是經濟發展的副作用,那麼其解決最終也取決於經濟的發展,並且一定是質的發展。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社會層面成為熱點的「中國製造」產業升級問題,也從歷史角度得到了合理性、必要性的論證。治霾的歷程雖不能一蹴而就,雖伴有陣痛,但它絕不是無解的,大可不必悲觀。而同學們也意識到如果自己努力學習以致學有所成,能貢獻於「中國製造」的產業升級,也是在為霧霾的治理盡一份力。
另一個是對待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態度問題。當今,傳統文化的復興日見其成,西方文化的傳播也日見深入,與之相關的辯論和詰問也日見增多。如何處理好幾種文化之間的關系,成為一個時代話題。我們要孕育的先進的、優秀的文化,是否能在爭鳴之中誕生呢?這個問題,也能夠通過合理的歷史解釋找到啟發和智慧。
筆者在教學《百家爭鳴》時,除了強調相互詰難、批駁的「爭鳴」之外,還讓學生接觸如下材料:莊子對孔子的願望與執著表達過尊重。孔子曾向老子請教。荀子的學生中有的成為法家大師(李斯、韓非子)。法家思想的基石是荀子的「人性惡」。墨子本來是儒家門生,墨家的獻身精神對後世儒家也有影響。
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如下結論:諸子的思想、觀點、立場和方法是不同的,這就是「多樣」。他們的問題、態度、願望和目標,則是相同的,即都在面對中國社會的重大轉型,都在認真思考「中國向何處去」,也都希望天下太平。既然他們的願望和出發點是真誠的,那麼其他各派中凡有價值,有意義的思想,只要有利於更合理地構建自身的學說體系的,就大可以「拿來主義」,而不必故步自封。
正如「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黃昏起飛」一樣,對歷史事件的評價,長時段的審視更有意義。當我們站在當代,回頭遠望那段歷史,溫習那一系列偉大的思想,感受中國博大精深,生命力旺盛的傳統文化體系,我們更能肯定當時那種彼此的詰難和吸收的偉大意義。
這就提醒學生,既然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求同存異,彼此借鑒,當代中國人面對古今中外的文化,更可以從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實際出發,取我所需,而不必人為的厚此薄彼。我們最應該做的是盡我們所能,認真學習、感悟古今中外的文明智慧,充分吸收其營養,進而將他們有機結合,有機統一起來。統一於我們這個古老文明的重新崛起,統一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認為課標關於歷史解釋能力的四個層次要求,可以歸為兩個類別,一是學生能夠理解、評析不同史家(或者不同視角)的歷史解釋;二是學生能夠開展自己個性化的歷史解釋。由此而言,總體的培養思路應當是要求學生先了解、熟悉、領會史家提出歷史解釋的途徑、形式,以及形成歷史解釋的方法、立場、史觀,然後在模仿與借鑒的練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歷史解釋,學會用合適的途徑和形式表達,用科學、專業的方法闡釋歷史問題,並有自覺的價值立場和史觀追求。要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教師精心的設計、得法的引導、正確的示範以及材料引入上的邏輯編排。
㈢ 歷史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
一、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提高記憶能力的前提條件。
在歷史教學中,學生對你所講的知識感興趣,或者認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注意力對提高記憶水平, 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我採取了以下幾種措施:
第一、強化歷史教學語言的情感性與形象性,構建逼真的歷史情景,以豐富的情感感染人,以生動的形象吸引人。如講「鴉片輸入的嚴重危害」,教師可先描述鴉片輸入對百姓的毒害,展示吸食者本人及其家庭的悲慘遭遇。接下來進一步分析鴉片輸入對國家的危害,並把它形容為「黑的進來(鴉片輸入),白的出去(白銀外流),」並以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摺中的懇切之詞來強化學生對鴉片輸入嚴重危害的認識:「(鴉片)流毒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御敵之兵,且無可充餉之銀。」
第二、科學而適時地運用提問語,以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心理。講《中國邊疆新危機》,教師可以「新危機」為切入點,提問:「19世紀70年代,中國出現的邊疆危機為什麼稱為新危機?」這比通常的通過復習式提問「19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分別侵佔了我國哪些領土?」然後再引出19世紀70年代以後的邊疆新危機更具有思維價值,設問角度也更新穎有趣。歷史教材中這種內容是很多的,關鍵在於教師要善於發現、匠心獨運。
其三、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或影音資料加以渲染,烘托氣氛,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講述紅軍長征時一首《七律?長征》的吟誦;講述文藝復興時一幅《蒙娜麗莎》的賞鑒;講述巴黎公社時一曲《國際歌》的播放;講述鴉片戰爭時一部《林則徐》的放映……這些眾多的審美因素,一旦在教學過程中應用、體現,就能激發起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
二、指導學生掌握幾種記憶方法,在培養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運用比較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所謂比較,就是將同類事件、人物、現象進行鑒別,找出異同、分清正誤的思維方法。歷史教學中的比較法可以有多種
①.橫向比較。通常是對同一時代不同國家間同類性質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較:如俄國彼得一世與中國康熙皇帝、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俄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的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19世紀晚期美德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等的比較。通過比較,幫助學生區分個性與共性、本質特徵與一般規律,了解人類歷史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識的網路結構,從而加深對各種事物性質、特點的認識,提同分析綜合能力。
②.縱向比較。即對同一國家或地區先後出現的同類事件、人物的比較。如近代史上的五次侵華戰爭,比較其背景、原因、目的、結果的不同,分析其對中國造成的危害。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③.點面比較。即小環境與大背景比較。在講述某一國家或地區歷史的時候,聯系世界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使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加深對歷史現象的理解,開闊學生的眼界,發揮歷史教學古為今鑒的作用。歷史學習離不開記憶,然而如果只注重單個歷史概念的死記硬背,忽視對整體的歷史發展規律的宏觀把握,這樣的記憶方法,往往會前讀後忘、張冠李戴、顧此失彼,事倍而功半。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理清線索,將歷史知識按專題進行有機地排列組合,就能增強記憶,需要時可信手拈來,駕輕就熟。運用比較法進行歷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有節奏地復述,是提高記憶力良好的捷徑。
時間、地點、事件是歷史基礎知識的關鍵。不少學生採用機械記憶方法,收效不大,因此培養學生有節奏地復述是很重要的。例如戊戌變法的時間:「1898,戍戌變法」;甲午中日戰爭的原因:「日本大(陸)政策、列強不幹涉,朝鮮導火線,清朝不備戰」等。這樣,有一定的節奏,學生記起來又有興趣,又容易記住。
第三、利用簡單圖示指導學生加以記憶。
利用圖示,可以化繁為簡,連橫合縱,有利於提高空間識記能力。簡圖繪制速度快,直觀性強,繪完後教師略加演示學生便可記住。例兩次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教師邊講解,邊在圖上畫出《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的位置,比較其不同點,既可加深學生記憶,又可幫助學生理解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三、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過程中,要使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這不僅有利於掌握歷史基礎知識,而且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記憶能力。
在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必須做到重點突出,抓住關鍵,解決難點。例如,十七世紀俄國彼得大帝改革,在課堂講述中,我從三方面入手:經濟上--盛行農奴制,工場手工業落後;政治上--目的是向外擴張;措施--軍事、經濟文化。講述時板書力求簡潔,綱目明了。板書繁雜反而不利於學生記憶。
要鞏固記憶水平,還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記憶力,例抗日戰爭一章,幫助學生分析兩黨分別代表誰的利益,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什麼。這樣可幫助學生理解為什麼兩黨能夠合作,而又有著許多矛盾,兩黨為什麼形成兩個戰場,兩條抗戰戰線,而抗戰結束後又為什麼分裂。學生理解了這些問題,記憶起來自然就比較容易,比較鞏固。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採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參與課堂,加深理解,才能提高學生記憶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㈣ 歷史意識,怎樣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意識和能力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中學生證據意識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所學歷史事件或者人物產生探究思維,善於去探究證明事物的真實性,辨別所需要史料的真偽,理解以歷史材料為依據解釋歷史的重要意義。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
1.教師要提高重證據的歷史意識,積極創新教學方法 中學生的歷史教學主要通過老師把教材上的知識講述給學生,幫助學生獲取歷史知識,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有重證據的意識,要讓學生明白,歷史是發展的、前進的,是過去了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它不能重演,要靠證據來證明,比如在講原始周口店人時,要告訴學生化石是其主要證據,通過考古工作者發現化石來判斷原始人居住的部落以及當時人類的生存環境。 教師要改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應選擇「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主動探討,積極思考,並保持開放自主,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延伸,從教材到史料,如在講授《西安事變》時,教師通過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使學生直接接觸承載歷史信息的史料,把《中央日報》《解放日報》和《大公報》等不同媒體關於《西安事變》的報道進行研讀,進行對比,找出問題,並結合報紙的辦報背景,讓學生形成多角度考慮問題的方式,在閱讀史料的同時也要關注史料的背景,從而做出客觀的判斷。
另外,也可以組織學生在特定的歷史情境下進行歷史話劇的表演,使歷史事件反映到現實生活中,供學生體會和思考,如,在講甲午中日戰爭的時候,就簽訂條約一事,可以編製成歷史劇,分配角色如李鴻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進行排練,搜集資料進行編寫,在真實的歷史情境下,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切實地感受歷史人物內心的獨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歷史博物館或者歷史遺址進行考察,搜集故事傳說,補充教材內容,鍛煉學生的考察能力。
2.選用合適的教材和影視資源 當前歷史教材有很多版本,因此選擇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圖片和材料都是從具有可信度高的史料中篩選而來的,並且符合當時的學習階段,框架清晰,歷史時間順序安排合理,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資料,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給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通過刻畫某些歷史人物,敘述重大歷史事件,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重證據意識。
在學習歷史課程中,教師要樹立求真務實的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通過積極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方法,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重證據意識,善於運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搜集史料、閱讀和運用史料,不斷推動歷史教學的發展。
㈤ 在歷史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
論文在這里
【摘要】要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必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並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提高 學生 記憶力
提高歷史教學效果,記憶力是重要的一環。好多學生感到學習歷史並不太難,只是記不住。要提高學生記憶能力,就要設法增強大腦對事物識記的痕跡的保存能力。
近些年來,我在培養學生記憶能力方面採用了以下一些辦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提高記憶能力的前提條件。
在歷史教學中,學生對你所講的知識感興趣,或者認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注意力對提高記憶水平, 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我採取了以下幾種措施:
第一、強化歷史教學語言的情感性與形象性,構建逼真的歷史情景,以豐富的情感感染人,以生動的形象吸引人。如講「鴉片輸入的嚴重危害」,教師可先描述鴉片輸入對百姓的毒害,展示吸食者本人及其家庭的悲慘遭遇。接下來進一步分析鴉片輸入對國家的危害,並把它形容為「黑的進來(鴉片輸入),白的出去(白銀外流),」並以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摺中的懇切之詞來強化學生對鴉片輸入嚴重危害的認識:「(鴉片)流毒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御敵之兵,且無可充餉之銀。」
第二、科學而適時地運用提問語,以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心理。講《中國邊疆新危機》,教師可以「新危機」為切入點,提問:「19世紀70年代,中國出現的邊疆危機為什麼稱為新危機?」這比通常的通過復習式提問「19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分別侵佔了我國哪些領土?」然後再引出19世紀70年代以後的邊疆新危機更具有思維價值,設問角度也更新穎有趣。歷史教材中這種內容是很多的,關鍵在於教師要善於發現、匠心獨運。
其三、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或影音資料加以渲染,烘托氣氛,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講述紅軍長征時一首《七律•長征》的吟誦;講述文藝復興時一幅《蒙娜麗莎》的賞鑒;講述巴黎公社時一曲《國際歌》的播放;講述鴉片戰爭時一部《林則徐》的放映……這些眾多的審美因素,一旦在教學過程中應用、體現,就能激發起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
二、指導學生掌握幾種記憶方法,在培養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運用比較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所謂比較,就是將同類事件、人物、現象進行鑒別,找出異同、分清正誤的思維方法。歷史教學中的比較法可以有多種①.橫向比較。通常是對同一時代不同國家間同類性質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較:如俄國彼得一世與中國康熙皇帝、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俄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的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19世紀晚期美德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等的比較。通過比較,幫助學生區分個性與共性、本質特徵與一般規律,了解人類歷史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識的網路結構,從而加深對各種事物性質、特點的認識,提同分析綜合能力。②.縱向比較。即對同一國家或地區先後出現的同類事件、人物的比較。如近代史上的五次侵華戰爭,比較其背景、原因、目的、結果的不同,分析其對中國造成的危害。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③.點面比較。即小環境與大背景比較。在講述某一國家或地區歷史的時候,聯繫世界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使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加深對歷史現象的理解,開闊學生的眼界,發揮歷史教學古為今鑒的作用。
歷史學習離不開記憶,然而如果只注重單個歷史概念的死記硬背,忽視對整體的歷史發展規律的宏觀把握,這樣的記憶方法,往往會前讀後忘、張冠李戴、顧此失彼,事倍而功半。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理清線索,將歷史知識按專題進行有機地排列組合,就能增強記憶,需要時可信手拈來,駕輕就熟。運用比較法進行歷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有節奏地復述,是提高記憶力良好的捷徑。
時間、地點、事件是歷史基礎知識的關鍵。不少學生採用機械記憶方法,收效不大,因此培養學生有節奏地復述是很重要的。例如戊戌變法的時間:「1898,戍戌變法」;甲午中日戰爭的原因:「日本大(陸)政策、列強不幹涉,朝鮮導火線,清朝不備戰」等。這樣,有一定的節奏,學生記起來又有興趣,又容易記住。
第三、利用簡單圖示指導學生加以記憶。
利用圖示,可以化繁為簡,連橫合縱,有利於提高空間識記能力。簡圖繪制速度快,直觀性強,繪完後教師略加演示學生便可記住。例兩次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教師邊講解,邊在圖上畫出《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的位置,比較其不同點,既可加深學生記憶,又可幫助學生理解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三、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過程中,要使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這不僅有利於掌握歷史基礎知識,而且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記憶能力。
在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必須做到重點突出,抓住關鍵,解決難點。例如,十七世紀俄國彼得大帝改革,在課堂講述中,我從三方面入手:經濟上--盛行農奴制,工場手工業落後;政治上--目的是向外擴張;措施--軍事、經濟文化。講述時板書力求簡潔,綱目明了。板書繁雜反而不利於學生記憶。
要鞏固記憶水平,還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記憶力,例抗日戰爭一章,幫助學生分析兩黨分別代表誰的利益,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什麼。這樣可幫助學生理解為什麼兩黨能夠合作,而又有著許多矛盾,兩黨為什麼形成兩個戰場,兩條抗戰戰線,而抗戰結束後又為什麼分裂。學生理解了這些問題,記憶起來自然就比較容易,比較鞏固。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採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參與課堂,加深理解,才能提高學生記憶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㈥ 歷史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
看這篇論文,很全面了
歷史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孟秋伶
能力培養問題是學生在受教育階段應引起教師重視的一個問題。學生能力的高低影響學生學習效率、 影響教師的在高中階段, 歷史課程中所涉及的知識比較多, 並且知識間的聯系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 因此, 歷史學科內容的繁雜以及知識結構的緊密性決定了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教學中, 部分高中歷史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 導致課堂教學模式的僵化和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 最重要的是其教學手段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 由此導致教學效果的不理想。
伴隨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 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與時俱進, 不斷完善教學理念, 更新教學手段和方法, 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只有這樣才能在保障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前提下, 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那麼, 高中歷史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呢?
一、 著重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歷史屬於文科學科, 其主要的特點就是需要學生掌握記憶的知識點比較多, 並且知識點比較雜亂。 事實上, 高中生的學習任務是比較重的, 除了上課時間和寫作業的時間之外, 他們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並不是特別多, 那麼, 高中生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去記憶知識點, 如何高效的記憶知識變成為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 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主導的作用,因此, 在學生提高記憶力這一方面, 教師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可以說, 教師在引導學生記憶的過程中, 對於記憶方法的選擇以及記憶時間段的安排,都是影響學生記憶效果的因素。那麼, 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呢?
首先, 歷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 應該將自己總結出來的記憶方式傳授給學生。 每一位歷史教師都擁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 與此同時, 其對知識點的認識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間接, 因此, 他們懂得怎樣將知識點聯系起來進行快捷記憶, 所以, 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自己認為便捷的方式告知給學生, 從而給學生的記憶活動提供一定的指導。
其次, 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 伴隨著新知識的不斷湧入, 其對舊知識會不斷的遺忘, 但是, 其遺忘是有規律的, 因此, 歷史教師要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對學生的復習進行合理的安排,在教學中恰當的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 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提高學習效率。 最後, 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會學生對自己的記憶學習活動進行自我調節。
比如說,學生對書本第一頁的知識總是很熟練, 因為, 大部分的學習都喜歡從第一頁開始復習, 所以, 多次的重復讓學生對第一頁的知識特別熟悉。可以說, 這樣一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可是, 學生們卻依然如故, 原因何在?原因就在於學生對自我學習的調控能力不強, 由此導致其記憶知識的活動出現問題, 所以, 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將學習調控的知識以及如何對自我學習進度進行監督和調整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自我處理能力, 借學習進度的優化提高記憶的效率。
二、 著重培養學生的答題能力學生的答題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 高中歷史題目的難度在不斷增大, 出題人對學生的考查不再局限於簡單知識的記憶上, 而是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對知識間聯系的掌握情況。比如說, 不同的民族在一定時期有著相同的行為舉措, 但是, 其影響因素卻是不一樣的, 如地理環境、 人文因素等的不同, 所以, 出題人對學生的考查往往集中於同中有異的部分或是異中有同的部分。 那麼, 結合教學實際情況, 高中歷史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呢?
一方面, 教師在傳授新課的過程中, 應該將比較典型的習題展現給學生, 讓學生從出題人對知識的考查方式上了解重難點知識。 可以說, 教師在新課階段對典型習題的引入, 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此部分知識點所涉及到的習題類型, 這為學生將來習題的解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 教師應該加強對知識間的分析和建構,幫助學生整體上認識到知識間的異同之處, 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此外, 學生對錯題的分析和整理也是幫助學生提高答題能力不可忽視的學習習慣。 錯題集的分析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錯誤出現的原因, 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總結經驗, 避免相同題型的再一次出錯。
三、 提高學生解讀材料、 分析問題的能力歷史是與過去有關的事, 尤其是歷史教材中的歷史更是那些發生年代比較久遠的事情, 因此, 在歷史習題的考察中, 出題人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往往需要藉助古代的材料, 對學生的知識點進行考查。因此, 高中歷史習題中的材料很多都是文言材料或是報刊選登的實例, 出題人以此為出題點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查。 如果學生對文言知識或是對材料中的信息提取的不夠充分, 那麼, 學生在答題的時候就缺少針對性, 就無法解答到核心內容上。針對這種情況, 高中歷史教師應該著重提高學生對材料的解讀能力和分析能力。首先,教師要對教材中涉及到的文言材料進行詳細的解讀。 很多習題中的文言材料都是從教材中截取出來的, 因此, 歷史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必須對教材中涉及到的每一個內容都做到詳解解讀, 只有這樣, 學生才能全面掌握教材能容, 才能進一步提高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此外, 教師在平日授課的過程中, 應該將往年習題中出現的文言材料對學生進行補充, 或者是將文言材料的答題技巧傳授給學生, 從而提高學生的解讀能力, 為習題的解答奠定基礎。
其次,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 部分習題材料之間的聯系性或是可比性比較高, 如果學生遷移運用能力不高, 那麼, 學生在分析材料, 解答習題的過程中就無法做到「對症下葯」 , 從而導致學生的回答不切合題意, 導致失分現象。因此, 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 應該對教材中的材料以及習題訓練中的材料進行詳盡的分析, 讓學生在材料中進一步回歸教材知識, 從而建立材料與知識之間的聯系。當學生通過對材料的分析能夠進一步回歸教材知識後, 學生的答題能力就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從而其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強化。
最後, 高中歷史教師需要通過綜合性比較強的習題對學生所掌握的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強化訓練。
眾所周知, 綜合性題目難度較大, 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 因此, 其具有較大的訓練價值, 是教師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材料。新課程改革以來, 大部分的高中歷史教師在結合教學實際的情況下, 不斷回顧和總結教學經驗, 在經驗的參考下改善教學手段, 完善教學內容, 在教學中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是, 學生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核心內容,是教師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 因此, 高中歷史教師必須立足於教學, 通過各種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記憶能力, 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㈦ 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
其中,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是解答問題的前提條件,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是解答試題的內關鍵環節容,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是有效得分的必要手段,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是解決問題的思維深化與拓展過程。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其他三項能力的考查都服務於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後者的核心地位顯而易見。2.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的考查呈現三個層次(1)能夠根據試題的信息和要求,有針對性地調動和運用所掌握的歷史學科的基本知識,做出科學的辨別和分析。(2)能夠根據試題的信息和要求,有針對性地調動和運用自主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重要相關信息,理解和解決問題。(3)能夠根據試題的信息和要求,綜合運用所學的相關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個人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對相關事物和現象進行辯證地、歷史地分析,准確把握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和規律。二、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的問題歸類及原因分析1.不清楚調動什麼知識「臨床表現」為不顧設問,想到什麼答什麼,答案往往文不對題。
㈧ 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
初中歷史教學課來堂中學生的創新能源力培養對於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思想,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作為引導者,學生才能真正學習的主人,在教師的幫助下,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本文是在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下,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進行分析,並對此提出了一定的建議和對策,希望能夠引起教師對創新能力的關注,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