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代史中的十六國前後的朝代是什麼
十六國前:西晉:265年-316年洛陽(今河南洛陽)西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專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蘇南京)屬東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後:南北朝:386年-589年。
劉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蘇南京)劉宋武帝劉裕。
(1)十六國時期是歷史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所謂的十六國:
其中的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被統稱為十六國。
十六國最後的滅亡:
430年西秦為北涼所逼,意圖投降北魏,但隔年為夏帝赫連定所滅。赫連定意圖再滅北涼以維持胡夏,但卻被吐谷渾君主慕容慕璝襲擊而俘虜,最後斬於北魏,胡夏亡。436年拓跋燾率軍遠征北燕,馮弘逃至高句麗,北燕亡,馮弘最後被殺。
439年北魏大軍圍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涼亡。至此,北魏統一華北,進入「南北朝時期」。然而,還有後仇池未滅,直至443年方亡於北魏。
㈡ 中國歷史上的五胡十六國具體指哪些朝代
十六國時期(公元301年——公元460年 ),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的五胡在中內國北方范圍內相容繼建立的國家,而北魏史學家崔鴻以其中十六個國家撰寫了《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一成、一夏),於是後世史學家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實際上這一時期國家數目遠多於16。
東漢時胡人偶有內附,魏晉時期則將胡人大量內遷。由於晉廷的虛弱腐敗和胡漢矛盾,五胡在八王之亂後紛紛舉兵,史稱五胡亂華。
在西晉滅亡後,華北地區戰火紛飛,掠奪與屠殺不斷。經濟受到嚴重摧毀,影響了中國的社會、經濟、民族、文化、政治、軍事等發展走向。永嘉之禍帶給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難到涼州、遼東以及江南地區,使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漸漸繁榮。在諸國混戰期間,前秦皇帝苻堅一度統一北方,但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慘敗。 其後各族於關東及空虛的關中叛變,加上東晉北伐,前秦全面崩潰,北方再度混亂。
北魏立國後,經過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燾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一北方,進入南北朝時期。
㈢ 五胡十六國時期是什麼時候
西晉在曹魏統一北方,進而晉武帝滅孫吳統一中國之後,本可以繼續秦漢統一之格局,但是司馬王朝走的是門閥政體之局.這樣一來,社會個階級的矛盾和對立,動搖了晉王室的基礎.晉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亂,和其它的外患導致中原淪陷,邊垂不保,群雄混戰,生靈塗炭.司馬王室南遷。爾北方的黃河流域則成為各少數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東晉滅亡,中原從未被東晉所收復,國家未為統一,此時期為"五胡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是指自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曾在中國北部境內建立政權的五個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權。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指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
此外,還有代國、冉魏、西燕、吐谷渾等都在十六國之外。共有二十國。
五胡世代居住在中國的西北部,因對抗晉政府的腐敗和官員的貪污殘暴,而叛變晉王朝。他們所建立的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各自征戰,民不聊生。
五胡十六國興替的歷史相當繁亂,這里僅述其大勢。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戰為戒,這百來年的歷史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既人們常說的「胡亡氐亂」。永嘉(307-313)之亂後「五胡」所建立的多個政權一度為氐族前秦政權所統一,但淝水一戰失敗後頃刻之間便土崩瓦解。第二階段更是禍亂不息,前秦滅亡後北方重又分裂,關中、關東、隴右政局紛亂,民族之間的斗爭又出現一個高潮,社會動盪比以前更厲害。直到北魏統一北方,才結束「五胡亂華」。
㈣ 五胡十六國是那個朝代
五胡十六國發生在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別在漢地巴蜀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後稱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五胡十六國時期代表北方(有時包括蜀地)在西晉滅亡到北魏統一華北期間的時期。
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不是同一時期。
五代十國發生在907年—979年,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4)十六國時期是歷史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北方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當時南方則為東晉時期。「五胡」為匈奴、鮮卑、羯(匈奴分支)、羌和氐。代表建立北方諸國的主要民族,但實際上建立者還有漢族(前涼、西涼等等)、高句麗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十六國」則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鴻私下撰寫的《十六國春秋》而得名;此外,北方亦非僅十六國,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的政權中選出國祚較長、影響力大、較具代表性的十六國。
這十六國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和四川地區,共有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南燕、北燕及胡夏等國。而在十六國之外,還有漢人冉閔建立的冉魏、丁靈翟氏建立的翟魏、武都氐帥楊氏建立的仇池國、鮮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漢人譙縱在蜀地所建的譙蜀、鮮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及北魏等政權,總計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政權。
上述政權中,後趙、前燕、前秦都曾占據過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尤其是前秦曾一度統一了北方,不過時間都很短暫。在這百年間,北方戰亂基本上沒有停息。
㈤ 十六國發生在什麼時期
五胡十六國 (304-589)西晉在曹魏統一北方,進而晉武帝滅孫吳統一中國之後,本可以繼續秦漢統一之格局,但是司馬王朝走的是門閥政體之局.這樣一來,社會個階級的矛盾和對立,動搖了晉王室的基礎.晉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亂,和其它的外患導致中原淪陷,邊垂不保,群雄混戰,生靈塗炭.司馬王室南遷。但是北方的黃河流域則成為各少數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東晉滅亡,中原從未被東晉所收復,國家未為統一,此時期為"五胡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是指自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曾在中國北部境內建立政權的五個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權。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包括前趙(匈奴)、後趙(羯)、前燕(鮮卑)、前涼(漢)、前秦(氐)、後秦(羌)、後燕(鮮卑)、西秦(鮮卑)、後涼(氐)、南涼(鮮卑)、西涼(漢)、北涼(盧水胡)、南燕(鮮卑)、北燕(漢)、夏(匈奴)等十五個政權,連同西南氐族建立的成漢,總稱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興替的歷史相當繁亂,這里僅述其大勢。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戰為戒,這百來年的歷史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既人們常說的「胡亡氐亂」。永嘉(307-313)之亂後「五胡」所建立的多個政權一度為氐族前秦政權所統一,但淝水一戰失敗後頃刻之間便土崩瓦解。第二階段更是禍亂不息,前秦滅亡後北方重又分裂,關中、關東、隴右政局紛亂,民族之間的斗爭又出現一個高潮,社會動盪比以前更厲害。直到北魏統一北方,才結束「五胡亂華」。
㈥ 五胡十六國是中國什麼時期
五胡十六國是中國什麼時期?——答案: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別在漢地巴蜀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為止。
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地江南、荊湘地區由東晉控制,而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其中的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十六國"之稱源出於北魏史學家崔鴻所撰的《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並成、夏為十六"。范圍大致上涵蓋漢地中部、東部、西南部、西部,最遠可達漠北及西域。
漢末三國時期胡人內遷導致了五胡亂華,西晉滅亡。在五胡十六國諸國混戰期間,前秦天王苻堅一度統一北方、西域、巴蜀等地,周邊夷狄皆來朝拜,開創宣昭之治,自此前秦成為十六國最富強的國家,但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慘敗。其後各族於關東及空虛的關中叛變,加上東晉北伐,前秦全面崩潰,北方再度混亂。北魏立國後,經過拓跋珪、拓跋嗣及拓跋燾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一華北(不含遼東),進入南北朝時期。
㈦ 五胡亂華十六國是哪個朝代的事情
「五胡十抄六國」是指自襲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曾在中國北部境內建立政權的五個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權.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指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
此外,還有代國、冉魏、西燕、吐谷渾等都在十六國之外.共有二十國.
五胡世代居住在中國的西北部,因對抗晉政府的腐敗和官員的貪污殘暴,而叛變晉王朝.他們所建立的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各自征戰,民不聊生.
五胡十六國興替的歷史相當繁亂,這里僅述其大勢.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戰為戒,這百來年的歷史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既人們常說的「胡亡氐亂」.永嘉(307-313)之亂後「五胡」所建立的多個政權一度為氐族前秦政權所統一,但淝水一戰失敗後頃刻之間便土崩瓦解.第二階段更是禍亂不息,前秦滅亡後北方重又分裂,關中、關東、隴右政局紛亂,民族之間的斗爭又出現一個高潮,社會動盪比以前更厲害.直到北魏統一北方,才結束「五胡亂華」.
㈧ 十六國處在哪個朝代和哪個朝代之間
如果說大一統的朝代的話,應該說是「晉」和「隋」兩個朝代之間的一段時間。專是西晉屬滅亡之後,北部和西南部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中比較強的十六個國(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國與東晉是同時存在的,也可說十六國是任東晉淪陷區建立的一些小王朝。十六國與東晉之後是南北朝時期,之後才是隋朝。
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別在漢地巴蜀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後稱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
㈨ 歷史上的十六國時期是怎麼形成的從哪年到哪年
五胡十六國抄,簡稱十六國,是中襲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後稱前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范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范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北魏史學家崔浩取其中十六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在西晉時期,五胡居於西晉北方、西方的邊陲地區,對晉王朝呈現半包圍局面。由於晉廷的腐敗和漢官的貪污殘暴,五胡在八王之亂後紛紛舉兵,史稱五胡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