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最早報道的假新聞起源哪裡

歷史上最早報道的假新聞起源哪裡

發布時間:2021-02-24 10:22:16

① 記者最早起源於哪裡

世界上最早的記者,產生於歐洲的威尼斯。十六世紀的威尼斯是歐洲的經濟中心,商業非常發達。各國巨商大賈、銀行家,蜂湧此地進行商業活動。他們迫切需要了解涉及自身利益的世界各地的消息。這樣,一批探報消息者應運而生。他們分別搜集政治事件、物價行情、船舶起航等方面消息,或手抄形成單篇新聞,或刊刻成報紙,然後公開出售。這些專門以搜集和出賣新聞為生的人,便成了現代「記者」的前身。初期記者和編輯、出版人之間並無明確分工,許多人往往身兼數職。隨著報業的發展和新聞界的激烈競爭分工日益明確,才有了專職的記者、編輯和出版家。
「邸報」又稱「邸抄」(亦作邸鈔),主要是用於朝廷的事務。

《邸報》是我國最早的報紙,它創辦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初期(約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在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駐京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實際上就是最早的一種新聞發布方式。這就是《邸報》產生的背景。
邸報作為報紙,最早出現在西漢初期(約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在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駐京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這就是《邸報》產生的背景。「邸」後來成為地方高級官員駐京的辦事機構,為傳遞溝通消息而設。「邸報」作為報紙的名稱即由此而來。現存最早的報紙是如今藏在英國倫敦不列顛圖書館的敦煌唐歸義軍《進奏院狀》,距今已經1100多年了。

② 新聞的來源和新聞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新聞來源就是一篇新聞素材以及新聞事實報道資料的來源途徑,它可以是記者現場采訪所來,也可以是新聞報料人上報的材料所來,不過總之新聞來源要堅持三個原則,那就是客觀性,真實性和原則性。

新聞的發展歷史:
自唐代起,一種被後人稱為「邸報」的古代報紙開始出現。 唐中葉——進奏院狀 宋代——定本制度 明清時代——《京報》
宋代後商業廣告:實物廣告、叫賣廣告、標志廣告(招牌、幌子、酒旗、燈籠等)、對聯廣告
《察世俗每月統計傳》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份近代化報刊,於1815年8月5日在馬六甲正式創刊。 1833年8月1日,《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在廣州創刊,為中國境內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報刊,創辦人是郭士立。
1822年9月12日,葡萄牙文周報《蜜蜂華報》創刊,這是在中國出版的第一家外文報紙。
1827年11月8日,在中國出版的第一份英文雙周刊《廣州記錄報》在廣州創刊,由英國鴉片商馬地臣出資創辦。
1841年5月1日,《香港鈔報》創刊,為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近代報刊。
1857年11月3日,由孖刺報館創辦的中文《香港船頭貨價紙》創刊,該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份中文商業報紙、最早的經濟類報紙和最早以單頁形式兩面印刷的中文報紙。
1850年8月3日,英文周刊《北華捷報》創刊,每逢星期六齣版,揭開了上海報業發展史的第一頁。 《字林西報》因其報道面廣、信息及時、內容豐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視,社會影響日漸增強,後發展成為近代中國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英文報紙。 1872年4月30日,《申報》在上海創刊,創辦人是英國商人安納斯脫·美查。 《申報》的成功不能不令人看好報業這塊市場,使上海商業性報紙在19世紀80年代後出現大發展的局面,在《字林滬報》、《新聞報》創刊後形成了「申」、「新」、「滬」三報鼎立的格局。 在新聞業務上,《申報》將新聞報道工作放在首位,十分重視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原則。 1874年1月30日,《申報》刊出經由丹商大北電報公司海底線路拍來的有關英內閣改組的倫敦電訊,為國內報紙刊出的第一條電報新聞。
《申報》還在國內報紙中最早發布號外;還不斷拓寬新聞的報道面,大量報道社會新聞;還最早刊登國際旅行通訊。 1876年後,《申報》開始使用新聞圖片,還注意加強報紙言論工作,重視發表副刊性文字。 申報館於1876年3月30日發刊我國最早使用白話文和標點符號的報紙《民報》。 《申報》的成功,標志著我國中文商業性報紙發展到了成熟階段。

③ 史上最著名的假新聞有哪些

1938年2月30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主持人奧森·威爾斯在聖誕節特別節目中,將威爾斯的《世界大戰》科幻小說改編成了廣播劇。一連串的假新聞讓許多民眾信以為真,誤以為真有外星人攻擊地球事件發生,引發一場全美社會騷動,其緊張程度不亞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有600萬人收聽了廣播,近170萬人相信廣播中的新聞是真的,而120萬人嚇得驚慌失措。 1983年,德國《明星》周刊雜志記者傑丹·黑德曼自稱從一位名叫費希爾的收藏家手中,發現了納粹頭子希特勒的親筆日記。他稱,這些日記是1945年4月從一架墜毀的飛機上找到的。日記經過三次筆跡鑒定,後被認定為真品。《明星》花費600萬美元買下這些日記,因擔心敏感信息泄露,他們拒絕允許德國二戰專家檢驗這些日記。兩周後這些日記開始在其雜志上連載,西德專家發現日記是用80年代紙張書寫的,謊言露出馬腳。 1985年4月1日,《體育畫報》報道一個叫做希德·芬奇的壘球投手,能以270公里的時速精確投球。報道還稱,芬奇曾在西藏受過密宗高僧的指點,練習過瑜伽。但該報在副標題下還有一行字,每個單詞首字母組合後就成了「Happy April Fool』s Day」(愚人節快樂)。實際上該人根本沒有打過壘球。有些棒球知識的人可能會發現這是個騙局。而「芬奇」這個名字在牛津英語詞典中就是「謊言」的意思。 喬治亞「伊梅季」電視台播放「俄羅斯再次入侵、總統遇刺身亡」的假新聞,讓喬治亞人異常震驚。驚慌失措的人們湧上大街,通訊網路幾乎癱瘓。一名士兵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他的母親也進入醫院治療。外國記者迅速行動起來,但很快被為喬治亞政府工作的前記者大衛·克拉克尼爾阻止。他只發給記者們兩個字的簡訊「假的」。 1999年,美國俄勒岡州中部的KSJJ電台主持人宣稱,當地Ochoco大壩已經決堤,下游地區可能被洪水淹沒。讓這個騙局更真實的是,前一年那裡確實發生過洪水,數百戶居民已經撤離。當KSJJ電台最後承認那隻是一個玩笑後,盡管他們沒有失去大量聽眾,但卻幾乎被潮水一樣的投訴信淹沒。 2008年總統大選期間,麥凱恩的支持者、20歲的阿什麗·托德稱,一名男子在她的右臉上刻下一個反寫的B字母,並威脅她必須支持奧巴馬。兩天後,托德承認自己有過精神病史,有時候甚至會喪失記憶。警方後來發現,那個B字是她自己刻上的,她因此被控虛報案情。此外,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小莫頓·唐尼曾宣稱自己在舊金山機場候機室遭新納粹分子襲擊,額頭上被畫上反B字母,但後來他承認那是自己照鏡子畫的。 為了從電視台得到一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合約,美國科羅拉多州男子理查德·希內向警方、媒體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打電話,謊稱他的6歲男孩誤乘氦氣球被帶到2000米高空。經過多方努力,搜救人員卻沒有在氣球中發現男孩,一場大規模的地面搜索行動隨即展開,最後發現男孩竟躲在家中閣樓里。這起事件引發全美關注,成千上萬的人觀看了電視實況轉播,全球媒體也紛紛報道這起事件。這對夫婦被判 6年監禁和50萬美元罰款。

④ 什麼是假新聞

假新聞就是經過人為處理的空穴來風的毫無事實依據的虛假新聞報道,版它的嗷頭就是吸引讀者眼球來權擴大影響,假新聞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的基本原則,假新聞往往混淆視聽不利於社會正常秩序的建立,已經成為各國新聞團體打擊的對象。

⑤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假新聞

為了從電視台得到一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合約,美國科羅拉多州男子理查德·希回內向警方、媒體和美國聯答邦航空管理局打電話,謊稱他的6歲男孩誤乘氦氣球被帶到2000米高空。經過多方努力,搜救人員卻沒有在氣球中發現男孩,一場大規模的地面搜索行動隨即展開,最後發現男孩竟躲在家中閣樓里。

這起事件引發全美關注,成千上萬的人觀看了電視實況轉播,全球媒體也紛紛報道這起事件。這對夫婦被判6年監禁和50萬美元罰款。

⑥ 報紙的歷史由來

1、來歷
公元前60年,古羅馬政治家愷撒把羅馬市以及國家發生的事件書寫在白版色的木板權上,告示市民。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漢代的邸報是中國最早的報紙,但目前爭論很大,還有周朝和唐朝之說,還有東晉說等,尚無定論。
2、報紙newspaper(s)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
3、報紙之最
英國倫敦不列顛圖書館藏有我國的敦煌唐歸義軍《進奏院狀》,該報被認為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報紙。
在我國出版的第一張漢文日報,是1858年在香港創辦的《外中新報》。林則徐,現代有人說他是清王朝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辦的《澳門新聞紙》,是我國最早的譯報。《澳門新聞紙》和《澳門月報》(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所用名)雖然名為報紙,但不公開發行。
1872年廣州出版的《羊城采新實錄》,是我國內地出版的第一家近代化報紙。
《昭文新報》:1873年艾小梅、漢口創辦,國人自辦的第一家近代報紙。

⑦ 對虛假新聞的認識

假新聞存在的根本原因在於:一些媒體在思想觀念上無視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在制度建設上缺少完善的新聞報道機制,在管理環節上缺乏嚴格的管理規范,結果使虛假新聞在外面招搖撞騙。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 如果命都沒了,還算是什麼新聞? 假新聞的主要來源於:第一,商家的炒作,為了自身出產的某樣產品而誇大其詞;第二,記者職業道德上的缺失,為了追求新聞的惹眼,引起大家的關注,而刻意謀劃的自導自演;第三, 虛假信息的傳播,簡單來說就是「三人成虎」,沒有確切的依據,完全就是道聽途說; 當然,還有其他眾多來源,就不一一列舉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虛假新聞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一是子虛烏有,通篇捏造;二是虛構情節,編造典型;三是強扭角度,跟風拔高;四是文藝手法,合理想像;五是作風飄浮,以訛傳訛;六是刪改不當,造成失實;七是預制新聞,造成失實。
新時期新聞如何「打假」?具體來說: 一要進一步完善有關政策規范,用法規來嚴懲造假者。從新聞價值的核心要素和新聞產品質量的標准來看,真實性不再是一種模糊、彈性的道德要求,而是一個明智、剛性的法律標准。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發出了《關於新聞采編人員從業管理的規定(試行)》,以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規范新聞采編人員行為,維護新聞界良好形象,促進新聞事業健康發展。規定強調,新聞采編人員要堅持真實、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確保新聞事實准確。要認真核實消息來源,杜絕虛假不實報道。新聞報道在新聞媒體刊發時要實行實名制。新聞采編人員有虛假報道、有償新聞等行為,情節嚴重的,一律吊銷記者證。凡被吊銷記者證的新聞采編人員,自吊銷之日起5年之內不得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因故意犯罪被判處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新聞采編工作。要讓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真正行使法律賦予的行政處罰權,對刊登虛假新聞的媒體進行處罰。筆者建議借鑒國外經驗,國家出台媒體行業規范,對刊登虛假新聞的媒體進行嚴厲懲處。虛假新聞的投稿人、消息提供者以及參與造假的記者、媒體,均應該為虛假新聞承擔法律責任。
進一步加強對新聞工作者的管理,提高其識別虛假新聞的能力。有關部門要採取多種形式培訓,大力提高記者編輯隊伍的業務水平素質,把好新聞入口關。教育新聞采編人員在新聞實踐中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

⑧ 史上最著名的假新聞有哪些求大神幫助

1938年2月30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主持人奧森·威爾斯在聖誕節特別節目中,將威爾斯的《世界大戰》科幻小說改編成了廣播劇。一連串的假新聞讓許多民眾信以為真,誤以為真有外星人攻擊地球事件發生,引發一場全美社會騷動,其緊張程度不亞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有600萬人收聽了廣播,近170萬人相信廣播中的新聞是真的,而120萬人嚇得驚慌失措。 1983年,德國《明星》周刊雜志記者傑丹·黑德曼自稱從一位名叫費希爾的收藏家手中,發現了納粹頭子希特勒的親筆日記。他稱,這些日記是1945年4月從一架墜毀的飛機上找到的。日記經過三次筆跡鑒定,後被認定為真品。《明星》花費600萬美元買下這些日記,因擔心敏感信息泄露,他們拒絕允許德國二戰專家檢驗這些日記。兩周後這些日記開始在其雜志上連載,西德專家發現日記是用80年代紙張書寫的,謊言露出馬腳。 1985年4月1日,《體育畫報》報道一個叫做希德·芬奇的壘球投手,能以270公里的時速精確投球。報道還稱,芬奇曾在西藏受過密宗高僧的指點,練習過瑜伽。但該報在副標題下還有一行字,每個單詞首字母組合後就成了「Happy April Fool』s Day」(愚人節快樂)。實際上該人根本沒有打過壘球。有些棒球知識的人可能會發現這是個騙局。而「芬奇」這個名字在牛津英語詞典中就是「謊言」的意思。 喬治亞「伊梅季」電視台播放「俄羅斯再次入侵、總統遇刺身亡」的假新聞,讓喬治亞人異常震驚。驚慌失措的人們湧上大街,通訊網路幾乎癱瘓。一名士兵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他的母親也進入醫院治療。外國記者迅速行動起來,但很快被為喬治亞政府工作的前記者大衛·克拉克尼爾阻止。他只發給記者們兩個字的簡訊「假的」。 1999年,美國俄勒岡州中部的KSJJ電台主持人宣稱,當地Ochoco大壩已經決堤,下游地區可能被洪水淹沒。讓這個騙局更真實的是,前一年那裡確實發生過洪水,數百戶居民已經撤離。當KSJJ電台最後承認那隻是一個玩笑後,盡管他們沒有失去大量聽眾,但卻幾乎被潮水一樣的投訴信淹沒。 2008年總統大選期間,麥凱恩的支持者、20歲的阿什麗·托德稱,一名男子在她的右臉上刻下一個反寫的B字母,並威脅她必須支持奧巴馬。兩天後,托德承認自己有過精神病史,有時候甚至會喪失記憶。警方後來發現,那個B字是她自己刻上的,她因此被控虛報案情。此外,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小莫頓·唐尼曾宣稱自己在舊金山機場候機室遭新納粹分子襲擊,額頭上被畫上反B字母,但後來他承認那是自己照鏡子畫的。 為了從電視台得到一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合約,美國科羅拉多州男子理查德·希內向警方、媒體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打電話,謊稱他的6歲男孩誤乘氦氣球被帶到2000米高空。經過多方努力,搜救人員卻沒有在氣球中發現男孩,一場大規模的地面搜索行動隨即展開,最後發現男孩竟躲在家中閣樓里。這起事件引發全美關注,成千上萬的人觀看了電視實況轉播,全球媒體也紛紛報道這起事件。這對夫婦被判 6年監禁和50萬美元罰款。
記得採納啊

⑨ 近年來的假新聞都有什麼呀

多如牛毛,比如馬航失事有人生還,中國成立聯合作戰司令部,美國槍擊案等等版不實報道。

真實是新聞權的生命。近年來,媒體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假新聞,嚴重地影響著媒體的公信力。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傳媒競爭的激烈、記者自身職業素養不到位、撰稿人為謀取私利而胡編亂造、編者的疏忽大意是主要原因。本文除了簡單論述假新聞產生的背景、成因和危害,還簡述編輯人員甄別和防範假新聞的方法。

關鍵詞:假新聞;成因;危害;對策;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受眾經常聽到各式各樣的假新聞,也對年末各大媒體評價出來的假新聞耳熟能詳。從紙質媒體到電視媒體再到網路媒體,假新聞在我們身邊已經無孔不入。筆者在研讀大量以假新聞為研究對象的論文的基礎上,得到這樣一個定義:新聞媒體報道的、無可靠消息來源的、蓄意或無心之失造成的基本失實或完全失實的新聞。

⑩ 什麼的虛假新聞

新時期虛假新聞新特徵
作者:徐一化 來自:中國新聞研究中心 點擊: 168 時間:2006-12-1

--------------------------------------------------------------------------------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是新聞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而虛假新聞則是對新聞真實的反動。從我黨新聞事業的發展史來看,虛假新聞對於新聞事業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嚴重破壞損害了媒體的形象,削弱了新聞的公信力,而且嚴重破壞影響了黨和政府新聞宣傳職能的履行。同時,以犧牲新聞真實性為代價換取眼前利益是一種短視行為,無異於自毀根基,媒體將失去發展的基礎。因此,面對全國新聞界開展的反虛假新聞活動,我們要將抵制、防範虛假新聞,作為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從業要求和堅定的職業信念。本文試從不同時期虛假新聞的對比入手,剖析新時期虛假新聞的表現形式、特點,並提出對策,以就教於新聞界同行和廣大讀者朋友。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正在開展的反虛假新聞活動,是上世紀40年代下半葉我黨領導的延安解放區反虛假新聞運動和上世紀80年代初期反虛假新聞運動的繼續。根據《新聞失實論》一書所收集的資料,當時延安解放區虛假新聞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一是向壁虛構,憑空捏造;二是文藝手法,拔高典型;三是添枝加葉,虛報成績;四是道聽途說,捕風捉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虛假新聞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一是子虛烏有,通篇捏造;二是虛構情節,編造典型;三是強扭角度,跟風拔高;四是文藝手法,合理想像;五是作風飄浮,以訛傳訛;六是刪改不當,造成失實;七是預制新聞,造成失實。究其原因,如果說,延安解放區出現的大量虛假新聞,是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即加入新聞大軍的人員,對新聞真實性的原則不甚了解而造成的話,那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的大量虛假新聞,更多的是由於政治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左」的思潮的滲透,如過分強調新聞事實要為政治工作服務等;社會風氣不正導致新聞單位工作秩序混亂;部分新聞工作者缺乏應有的專業基本訓練等。

將新時期虛假新聞的表現形式與上述時期虛假新聞的表現形式相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它們之間既有共性,又有個性。新時期虛假新聞的表現形式,囊括了上述全部內容,還具有更為突出的個性。主要有:一是私利當前,公開造假;二是屈從壓力,昧心造假;三是僥幸心理,人為造假;四是唯利是圖,編造新聞;五是合理想像,生造新聞;六是偷梁換柱,移花接木;七是審查不嚴,出現假稿;八是宣傳需要,隱匿真情;九是為了政績,添油加水;十是製造熱點,誇大其辭。比如:《鬥智斗勇:女記者與「狼」共穴61天》、《180萬買輛寶馬砸著玩》、《七十八歲老孕》......看到這些標題,大多數讀者會饒有興味地讀下去。然而,誰想到,這些看似言之鑿鑿的新聞報道,竟純屬子虛烏有。一段時間以來,在一些媒體上,虛假新聞頻頻出現,而有關文化娛樂、體育、經濟等方面的報道更是虛假新聞的「多發區」。有的或把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在互聯網上傳播未經核實的消息當成事實來報道,或把內部計劃設想當成已經發生的事實來披露。有的或望文生義以至違反常識,或把新聞事實「深加工」成新「事實」,或一味追求標題「抓人」造成文題不符。有的則藉助口述實錄、情景再現等手法,人為製造「熱點」,奪人耳目。

筆者認為,新時期虛假新聞往往呈現出以下特徵:

一是虛假新聞傳播范圍越來越廣。 以前虛假新聞的消息源大多取自於我國國內,伴隨著網路更深地介入到新聞信息的傳播中,各家媒體獲得新聞信息來源的方式更加便捷,更加延伸,國內虛假新聞的消息來源也從國內走向了國際。

2001年2月25日,英國的《星期日泰晤士報》刊出題為《上海計劃建造可容納十萬人的摩天大樓》的稿件,聲稱:「上海將建造一座可容納10萬人、高達1121米、300層的摩天大廈。這將是全球最高的摩天大廈,比現時全球最高、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452米的雙子塔大廈還高出一倍有多。」香港《文匯報》給予了轉載,上海最早報道的是《新聞晨報》(2月27日)。國內網站最先報道的是大洋網(2月26日)。幾天之內,此消息出現在全國幾乎所有的網站上。從報道內容可以看出,幾乎所有報道的來源,不是直接譯自《星期日泰晤士報》,就是轉載自香港《文匯報》。而事實上,據知情者披露,這只是歐美建築商的設想而已。時任上海市市長徐匡迪公開澄清事實:「歐美多批建築商屢次向上海有關方面推銷了各種方案,但都還沒有得到中方的認可。國內報紙引用時沒有完整表達,以訛傳訛造成了誤解。」

假新聞《木乃伊懷孕了》的作者曾繪聲繪色寫道,一埃及考古小組在開羅發掘出一具已逝世超過3000年的女木乃伊。在展出過程中,發現這具木乃伊竟在出土後懷孕了,至今其腹中胎兒看來已有八個月,經超音波檢查後得出胎兒正常成長。看守人西塔爾被指是胎兒的父親,而他也承認自己難以抗拒女木乃伊的美色。這條新聞包括了歷史、愛情、生命、奇跡、科學,簡直就成了一個傳奇。像這種從國外傳到國內「可讀性」強、內容離奇、情節曲折的「新聞」往往能讓人口耳相傳,其傳播范圍越傳越廣。可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虛假新聞正由傳統的人際傳播轉變為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並存。

二是虛假新聞造假技巧越來越高。其中之一是無特定指向,它是造假者打的「擦邊球」。不斷涌現的新聞侵權訴訟表明,虛假新聞不僅違背了新聞規律,同時也侵害了新聞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使新聞媒體和新聞作者有捲入新聞侵權法律紛爭的可能。透過眾多的案例,我們看到,幾乎所有涉訴的虛假新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均指向特定的新聞當事人。有的是在報道中指名道姓,以直露的方式侵害了當事人的人格權。有的則沒有指名道姓,但通過特定的時空關系和人物特徵的描寫可分辨出其新聞指向和侵害對象。也許是虛假新聞製造者從諸多的新聞官司中領悟到,製造有特定指向的虛假新聞存在著侵權和被起訴的極大風險,於是,無特定指向這種「有驚無險」的虛假新聞便得以紛紛出籠。

《45年前的戀人從死亡名單上走來》一文,曾是前些年為許多媒體刊載的一篇「紀實」通訊,文中講述了黑龍江省海林市勝利鄉一位叫王家政的戰斗英雄與長沙姑娘許燕的生死戀情,稿件頗為煽情動人。後經《黑龍江日報》記者的調查,發現該篇「紀實」通訊純屬「紀虛」,不但許、王其人其事均屬虛構,連「海林市勝利鄉」也是作者編造的。

無特定指向的虛假新聞,雖然新聞要素一應俱全,但實際上純屬虛構。這類報道對事不對人,它追求的是事件所具有的轟動效應,它不以侵害新聞當事人為目的,實際上也因為其事件乃至人物、地點的子虛烏有構不上對特定新聞當事人的侵權。它使作者追名逐利的渴求得到滿足,又避免了新聞官司的煩擾,這是無特定指向虛假新聞日益泛濫的緣由。盡管無特定指向的虛假新聞沒有侵害新聞當事人的權益,但其危害性卻是十分嚴重的。無特定指向的虛假新聞使普通受眾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在感情上受到了欺騙和傷害。另外,憑借對媒體的信任,在某些虛假新聞的誤導下,受眾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抉擇,不僅使自身利益受損,甚至還可能妨礙整個社會的常態發展。

三是虛假新聞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近年來假新聞層出不窮,《新聞記者》雜志從2001年開始對每年中出現的假新聞進行評選,每年所評選的10條假新聞,大部分首先是由報紙刊發,在網上轉載後得以廣泛傳播。這些新聞100%被網站轉發過。網路的廣泛普及,大大加快了各種信息的傳播速度。而虛假新聞一旦搭上網路的「快車」就會變得肆無忌憚。在網上發布新聞成本低,流量大,其虛假新聞會迅速地在受眾中肆虐。傳媒的力量源於社會公信力,在一個規范的社會環境和規范的市場體系中,社會公信力無疑是傳媒生命的核心。無論網路媒體或其他任何大眾媒體,都必須以社會利益為行為的第一準則。作為網路信息的接受者,受眾不但是網路信息的目的地,還是網路信息的中轉站,具有網路信息繼續傳播的主體作用。他們把所接受到的網路信息通過簡訊、BBS、MSN、QQ、E-MAIL等聯絡工具進行再傳播,從而使虛假新聞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

今年,一條關於央視主持人周濤的虛假新聞從網路一路傳播到傳統媒體——報紙上,網路對報上刊登的這條假新聞紛紛予以轉載,使其成為「熱點」新聞。事情起源於近日一篇博客文章:有人以周濤同學的身份,在自己的博客上大曝周濤的「校園往事」和「兩段婚史"等隱私。2006年4月11日武漢某報發表了《名嘴周濤:再婚是我最正確的選擇》的文章,各大網站紛紛轉載。4月12日,周濤委託新浪娛樂發表聲明:「前段某博客上發表的所謂揭露我個人隱私的文章,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並有全國多家媒體轉載......近期又有多家網站轉載某報文章《名嘴周濤:再婚是我最正確的選擇》,文章內容更是與實際情況漸行漸遠。」「目前多家網站轉載的某報文章《名嘴周濤:再婚是我最正確的選擇》,未經采訪我本人,未經本人授權刊載,任意編造,屬虛假文章。」她還稱對於以上侵權行為,將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這樣,網路假新聞信息-媒體假新聞-網路轉載,假新聞就是以這樣快的速度,迅速出爐,網路實際上已經成為成為傳統媒體的「放大器」。新聞是網站媒體傳播的信息中的重要組織部分。據筆者了解,僅北京市的網站,每天就刊載新聞信息4萬多條,論壇帖文和新聞跟帖更新量達70萬條,頁面總瀏覽量超過10億頁次,瀏覽者逾億人次。一旦出現虛假新聞,危害極大。誠然,在當今社會,網路新聞傳播顯示出它巨大的功效,但是虛假新聞屢禁不止,更使網路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現在有的網路缺少的就是它的公信力。應該說,網路新聞傳播速度之快,超過了以往任何一種傳播途徑。而網路所具有的公開程度,恰恰給受眾利用相同信息進行傳播提供了可能性。同時,在集合行為中,人們不為信息的准確性負責,根據自己的意願,任意對謠言內容進行改造。這樣,虛假新聞就會以飛快的速度在人們中間傳播,從而加劇其傳播的惡果。因此,在網路開展反虛假新聞的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四是虛假新聞傳播媒體越來越多。從大眾媒體到精英媒體,從小媒體到大媒體,都曾有意無意出現過虛假新聞。在我國,國家級媒體的地位和權威是無可置疑的。人們很難將權威主流媒體與虛假新聞聯系在一起。但是近些年,許多虛假新聞正是通過個別國家級媒體產生或是加以放大的。

2001年7月12日,新華網發表名為《中國天才少女打破800年校史記錄》的通訊,文中寫道:「近日,英國牛津大學頒發校長令,把博士學位和最高獎學金的榮譽授予來自中國齊齊哈爾第一中學的留學生吳楊,以表彰她在數學和電子計算機學科中獲得的優異成績……頒發給她6萬英鎊的最高額獎學金。導師戴里克教授說,吳楊是他當15年博士生導師中教過的最好的學生。」《人民日報海外版》緊跟其後,於10月2日以《「我是中國人」》為題加以報道,人民網迅速轉載。10月8日,中新網也予以報道。但是令各家媒體難堪的是,11月23日,吳楊本人在《中國青年報》上公開發表聲明指責該報道失實。

在這個事件中,一些主流權威媒體的報道,或是以原創新聞的方式,或是以轉載的名義,加速了這一虛假新聞的傳播。由於權威媒體的地位,這些虛假消息一經傳出便迅速傳播開來,致使更多的人蒙受侵害,在一定范圍內造成不好的影響。由此看來,權威主流媒體在報道時,應該尊重事實真相,對社會負有更多的責任;當某些機關提供的信息與實際情況顯然不符時,媒介需要做更為細致和詳盡的調查;否則會產生較其他媒體更為嚴重的負面效果,會給受眾對國家媒體預設的可信度心理造成波動,損害媒體長久以來形成的公信力,而且公信力一旦受到重創不是短期內可以恢復的。由於中國的商業網路沒有自采新聞的權利,一旦有公信力高的媒體報道了具有高度「可讀性」的虛假新聞,各大網站之間就會進行鏈條式的轉載,成批量地在短時間內完成復制粘貼發送這一系列程序,引發媒體之間的「多米諾牌骨」效應。

新時期虛假新聞存在的根本原因在於,一些媒體在思想觀念上無視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在制度建設上缺少完善的新聞報道機制,在管理環節上缺乏嚴格的管理規范,結果使虛假新聞出現「跑冒滴漏」。另外,社會對媒體發布的虛假新聞缺乏嚴格的監督制約機制,虛假新聞的經濟和社會成本低,「造假」媒體和記者很少受到應有的懲罰,難以感到切膚之痛。一些記者不講新聞職業的操守和規范,丟掉了新聞工作者的優良傳統,為名利所驅而刻意編造新聞。

新時期新聞如何「打假」?具體來說:

一要進一步完善有關政策規范,用法規來嚴懲造假者。從新聞價值的核心要素和新聞產品質量的標准來看,真實性不再是一種模糊、彈性的道德要求,而是一個明智、剛性的法律標准。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發出了《關於新聞采編人員從業管理的規定(試行)》,以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規范新聞采編人員行為,維護新聞界良好形象,促進新聞事業健康發展。規定強調,新聞采編人員要堅持真實、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確保新聞事實准確。要認真核實消息來源,杜絕虛假不實報道。新聞報道在新聞媒體刊發時要實行實名制。新聞采編人員有虛假報道、有償新聞等行為,情節嚴重的,一律吊銷記者證。凡被吊銷記者證的新聞采編人員,自吊銷之日起5年之內不得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因故意犯罪被判處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新聞采編工作。要讓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真正行使法律賦予的行政處罰權,對刊登虛假新聞的媒體進行處罰。筆者建議借鑒國外經驗,國家出台媒體行業規范,對刊登虛假新聞的媒體進行嚴厲懲處。虛假新聞的投稿人、消息提供者以及參與造假的記者、媒體,均應該為虛假新聞承擔法律責任。

二要進一步實行媒體主編或責編引咎辭職制,強化媒體的把關意識。除了對媒體造假者的追究外,同時也要加大追究製造假新聞的媒體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三要進一步加強對新聞工作者的管理,提高其識別虛假新聞的能力。有關部門要採取多種形式培訓,大力提高記者編輯隊伍的業務水平素質,把好新聞入口關。教育新聞采編人員在新聞實踐中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

四要進一步在網站開展文明辦網的活動,加大嚴懲虛假新聞的力度。2006年4月9日,北京千龍網等50個網站聯合向全國互聯網界發出文明辦網倡議書,全國各大網站紛紛響應。這是良好的開端。國家有關部門應順應民意,盡快制定出嚴懲網路虛假新聞的具體辦法,並付諸實施。

對新時期的虛假新聞這個新聞工作者深惡痛絕的「公害」,只要我們堅持大打持久戰,就一定能將其數量逐步減少,直至徹底杜絕。

注釋:
1、蔣亞平、官建文、林榮強.新聞失實論.中國新聞出版社,1986.
2、楊保平.虛假新聞表現的三個層次.今傳媒雜志.2006.2.下期.
3、常紅.網路傳播中虛假新聞現象剖析.和訊傳媒.2005.6.18.
4、楊保平.虛假新聞表現的三個層次.今傳媒.2006.2.7.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最早報道的假新聞起源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