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有哪些反人類的實驗
人類在發展進步的過程中,科學實驗是一個不能少的環節,只有不斷地進行科學實驗,才能發現和解釋更多人類不知道的現象。所以說,科學實驗的目的也是為了人類進步,為了人類而服務的。但是歷史上卻出現了一些反人類的殘酷的科學實驗。
因為除了殘忍的毒氣實驗,還有冷凍實驗,讓你裸露在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下。乾渴實驗,兩個月不讓你喝水,看你堅持到多久。飢餓實驗,同樣是讓你只喝水不吃食物兩個月,看你撐到何時。人與馬的血液進行互換,抽干大部分血然後輸入馬血,很多人因為痛苦的排異反應痛不欲生。還有讓懷孕的孕婦感染病菌,等胎兒成型之後進行解剖。除此之外,還有烤乾實驗,真空實驗,無辜的村民被抓到進行這些實驗簡直就是生不如死。當時死在731部隊手下的就有三千多名無辜的人,真真是慘無人道啊。
㈡ 歷史上有啥殘忍的科學實驗
小艾伯特實驗
約翰·華生和羅莎莉·雷納從一所醫院挑選了9個月大的艾伯特進行這項研究。艾伯特的母親是哈里特巷Harriet Lane Home殘疾兒童的奶媽。「艾伯特是華生和雷納進行實驗的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斐馬克診所一名雇員的兒子」。在實驗開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讓他首次短暫地接觸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發和無頭發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結果發現,在此起點,小艾伯特對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懼。
大約兩個月後,當小艾伯特剛超過11個月大,華生和他的同事開始進行實驗。開始時,把艾伯特放在房間中間桌上的床墊上。實驗室白鼠放在靠近艾伯特處,允許他玩弄揮它。這時,兒童對白鼠並不恐懼。當白鼠在他周圍游盪,他開始伸手觸摸它。在後來的測試中,當艾伯特觸摸白鼠時,華生和雷納就在艾伯特身後用鐵錘敲擊懸掛的鐵棒,製造出響亮的聲音。毫不奇怪,在這情況下,小艾伯特聽到巨大聲響後大哭起來,並表現出恐懼。經過幾次這樣將兩個刺激配對,白鼠再次出現在艾伯特面前。這時,他對白鼠出現在房間里感到非常痛苦。他哭著轉身背向白鼠,試圖離開。顯然,這名男嬰已經將白鼠(原先的中性刺激,現在的條件刺激)與巨響(非條件刺激)建立了聯系,並產生了恐懼或哭泣的情緒反應(原先對巨響的無條件反射,現在對白鼠的條件反射)。
㈢ 在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比較殘忍的科學實驗
這個首先就要說說古代嘉靖帝所做的“煉丹葯”,他為了長生不老,就進行了一項試驗,要煉就長生不老葯,各種名貴的葯材就不用多說了,什麼靈芝,人參那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個神葯裡面還需要一個特殊的東西,那就是處女之血,為了要採集到處女血作為葯引子,這期間是要迫害多少的良家閨女,又發生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還有在20世紀40年代初,世界知名兒科神經醫生為了研究電擊對治療兒童精神分裂的效果,對紐約一家醫院的100名兒童進行試驗,這位醫生連續20天對兒童進行電擊測試,一天2次,這個試驗也是極其的殘暴,難以想像,那些孩子是要承受多大的痛苦。
㈣ 歷史上有哪些殘忍的科學實驗
看著這些新鮮事物,小艾伯特嘟起小嘴,睜著圓鼓鼓的大眼睛,搖頭晃腦地打量著周圍。他甚至主動伸出手,想摸摸那隻小白鼠。
一切看上去都很溫馨,直到送禮人約翰·沃森教授悄悄躲到小艾伯特背後,用力敲響了事先懸掛在房中的鋼棒。一記響亮的「咚」聲嚇到了小艾伯特,他「劇烈地抽搐」,但沃森沒有停止,他又敲響鋼棒,小傢伙開始「緊閉嘴唇,身體顫抖」,這還沒完,沃森冷靜地第三次敲擊鋼棒,小艾伯特終於趴倒在坐墊上,哇哇大叫。
這些看似惡作劇的行為,是心理學史上最出名也最富有爭議的實驗之一。心理學家沃森希望通過觀察小艾伯特的反應,把巴甫洛夫從對狗的研究中獲得的認識應用到人的身上。他和助手選定了在大學收養所做保姆的哈麗雅特·萊恩的兒子,在1920年對他進行超過3個月的實驗。
沃森認為,乖巧的小艾伯特「鎮定且被動」,「實驗對他的傷害應該很小」。
對於單親母親萊恩來說,讓孩子參加這項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實驗,每天可以換來1美元。
只會爬行的小艾伯特成為人類現代實驗史上最年輕的實驗對象。在他11個月零4天的時候,沃森開始培養小傢伙對於小白鼠的恐懼。當小艾伯特每次伸手想去摸小白鼠,就會換來沃森用力敲擊鋼棒的巨響。一開始,「孩子嚇了一跳,臉向前趴在坐墊上,但沒有叫喊」,但在持續的巨響後,他「開始嗚咽」,在第7次白鼠和雜訊一同出現後,他只要看到白鼠就會尖叫。
但沃森還在繼續他的實驗,他要實驗這種恐懼是否可以轉移到其他物體上。小艾伯特開始害怕長絨毛的家兔,對著曾經撫摸過的小狗大叫,他甚至不敢觸碰皮毛大衣、棉花甚至是頭發。
直到今天,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還會在課堂上看到沃森拍攝的實驗影片。在短短幾分鍾的影片里,沃森趁著小艾伯特不注意,戴上長鬍子的聖誕老人面具,湊到小傢伙的面前,孩子立即驚恐地睜大眼睛,撕心裂肺地哭起來。可還不會走路的他沒法逃跑,只能用胖胖的小手抓著坐墊,努力把身體別過去,低頭避開那張臉。
在科學實驗史上,人類進行過許多瘋狂的實驗。他們把猴子扔進漏斗狀的籠子,讓它們在這個「絕望陷阱」里產生抑鬱症狀,把小貓從高處一次次推下,記錄它們平穩落地的細節。但「小艾伯特實驗」卻引發了學界廣泛地討論——實驗的道德底線在哪裡?
「如果通過他們,我們能夠發現根除恐懼的方法,那麼這些代價都是值得的。」面對質疑,沃森這樣回應。
此後,美國心理學協會公布了實驗倫理規范,嚴禁進行違反倫理的實驗。事實上,沃森曾擔任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為了保護實驗對象,他沒有使用嬰兒的真名,而是為他取了個代號「小艾伯特」。這似乎是他為保護這個實驗對象做出的唯一努力了。
在整個實驗中,沃森一直在尋找恐懼的聯系,而沒有為解除這些恐懼聯系做出努力。他在實驗成果里這樣寫道:「如果不是偶然發現解除恐懼條件的辦法,孩子的恐懼反應很可能一直存在下去。」
雖然這項實驗已經過去近100年,但在今天的心理學期刊上,還能看到諸如《尋找小艾伯特》、《小艾伯特到底經歷了什麼》等文章。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樂團還為他特意製作了一張專輯《獻給小艾伯特的搖籃曲》。
根據2012年年初的調查報告,小艾伯特的真名叫做道格拉斯·梅瑞崔特。他很可能患有腦積水,調查人員認為,大概是由於他的視力不佳,反應遲鈍,導致他「鎮定且被動」,這意味著,他從一開始就不是合適的實驗對象。
小艾伯特於1925年去世,年僅5歲。
那首《獻給小艾伯特的搖籃曲》既沒有甜美的旋律,也沒有母親的喃喃細語,而是一陣陣刺耳尖刻的電子金屬音樂。
望採納
㈤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殘忍的科學實驗
好像有一種刑法,水持續滴在犯人的腦袋上,日復一日,直到把犯人的頭皮滴穿露出顱骨。
㈥ 歷史上有哪些殘忍的實驗
歷史上十大最殘忍的科學實驗
1、項目MK-超
中情局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想看看精神控制是否可以被武器化。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給妓女注射迷幻葯。我們沒有開玩笑。
2、眼色實驗
馬丁·路德·金遇刺後,一位名叫簡·埃利奧特的學校老師決定教她的學生有關歧視的知識。她把學生們分成兩組:藍眼睛和棕色眼睛。她告訴全班,藍眼睛的學生更優秀,便把棕色眼睛的孩子們安排在後面的座位。藍眼睛組得到了優待(午餐時吃的更多,娛樂時間更多等)。雖然並不令人驚訝,但當時這個「實驗」的結果卻讓很多人感到驚訝。在學校里,藍色眼睛的孩子實際上表現得更差。這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3、卡梅拉
在俄語中的意思是「房間」,這是一個臭名昭著的蘇聯研究機構,讓人們接觸到劇毒物質。目擊者描述了K-2等惡性毒葯的影響。受害者實際上會收縮身體,幾分鍾後就會死去。瘋狂的部分?K-2是完全無法探測到的。甚至更瘋狂?據稱卡梅拉號在90年代重新開放。
4、單元731
以前有人說過,但是「恐怖」這個形容詞不足以描述這里發生的事情。在這個隱蔽的日本研究機構里,戰俘被以不可想像的方式進行了實驗。他們被炸毀,切成碎片,凍結,並用來測試武器。
5、厭惡計劃
在70年代和80年代,南非軍方試圖通過閹割和其他方法來改變同性戀新兵的身份。負責這些實驗的精神病學家AubreyLevin博士隨後搬到了加拿大,直到最近他才在那裡執業(他被判定犯有性虐待罪)。
6、納粹凍結實驗
再說一次,「令人毛骨悚然」這個詞並不能公正地看待這種情況。我們所知道的很多像低溫這樣環境下的醫學實驗是非常不道德的。納粹研究人員在冰水中浸泡囚犯,他們還把他們留在外面的嚴寒中,並嘗試重新加熱他們(很多次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
7、旁觀者效應
在20世紀60年代,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些實驗,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一群人比一個人更不可能幫助處於困境中的人。他們把參與者安置在一個房間里,並將其充滿煙霧。果然,當房間里只有一個人時,他們立刻報告了煙霧。當有多個…時花了一段時間。
8、斯坦福監獄實驗
另一項著名的不道德實驗是1971年菲利普·津巴多進行的一項實驗,參與者中一半是獄警,另一半是囚犯。幾天後,獄警變成了施虐狂,囚犯們都變得沮喪起來。
受字數限制待續。
㈦ 歷史上有哪些殘忍的科學實驗
要說這歷史上的慘事,那是多的數不清,除了因為戰爭而無辜送命的百姓,還有一些人是因為惡毒的實驗而送命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歷史上有哪些實驗不僅程度惡劣,還非常殘忍。
雖然這個實驗沒有人死亡,但是這48個星期卻是每個人都難以忘懷的經歷,有的人在之後的日子裡還成為了廚師,有的人成了美食研究家,並且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有的人還隔一段時間都會一起聚個會,但是不能否認的事,當時發起這個實驗的人,居心肯定好不到哪裡去,不然好好地人怎麼會想到用人頭做實驗,或者是用飢餓的方式來證明一些情況的真實存在。
㈧ 歷史上殘忍的科學實驗有哪些
這是一個關於「性別認知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殘酷人體實驗!一個小男嬰被迫裝上陰道,改造成女孩。還讓雙胞胎哥哥和「她」進行「性愛演練」,來塑造女性性格。整個實驗真的是很扯,但就這么發生在一個普通家庭身上。
這個時候,一個叫約翰·曼尼男人出現了,但並不像電視劇里一樣,在最苦難的時候總會有曙光啊,這個男人的出現是將這個家庭從一個悲劇推向另一個更大的悲劇。這位哈佛的博士專於性和心理領域的研究,在當時頗有名氣,還經常出現在各大電視節目中。
曼尼博士是「性別中立理論」的強烈支持者。他認為兒童在出生時是無性別差異概念的,對性別的認知幾乎都來自於後天的環境和教育。 如果從小對兒童進行「性別的再分配」,並加以正確的培養,他們都能擺脫原來的性別。
㈨ 歷史上有哪些殘忍的科學實驗
細菌人體實驗。731部隊也是在抗日戰爭(1937年-194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法西斯於內日本以外領土從容事生物戰細菌戰研究和人體試驗相關研究的秘密軍事醫療部隊的代稱,也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東北陰謀發動細菌戰爭期間(從1931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屠殺中國人民的主要罪證之一。
斯坦福監獄實驗。該實驗是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1971年在斯坦福大學進行的。實驗把徵募來的通過了專門測試的受試者——24名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扮作獄警,一組扮作犯人。本來這個實驗計劃是十四天,但到了第七天就宣告終止。終止的原因是該實驗對扮演囚犯的實驗者造成了傷害。
㈩ 10個歷史上最瘋狂恐怖的科學實驗,其中有沒有
10. Hofling 醫院實驗
後果:21 個護士丟了飯碗
1966 年,心理學家 Charles Hofling 為了證實人們都很聽專業或權威內人士的容話,設計了一個實驗並在一家真正的醫院實施。
值班護士們接到一名醫生的電話,要求她們按兩倍最大劑量的未經批准葯物為一位病人施葯,而葯物包裝瓶上明確說明了那個劑量可能會要了病人的命。
然而 22 名護士中,有 21 名仍然准備按照醫生的指示為病人施葯,她們沒有一個人見過那個醫生,明顯已經違反了醫院管理條例。
但其它類似的實驗表明了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不比這些護士高明,我們都很聽話,尤其是 「養身磚家」 的話。
▲ 雖然那個葯其實是無害的糖片,但這個實驗的確使博士的論文成為心理學教科書上的經典案例,大家對護士如此輕信醫生的權威感到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