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沒有有關紅軍過六盤山的詳細資料,我要詳細的,最好有具體的故事。
1935年10月7日,中央紅軍越過六盤山主峰,在青石嘴與國民黨何炷國騎兵軍第七師十九團展開了一場激戰。毛澤東果斷地對林彪和左權說:「吃掉它!」林彪、左權遂指揮一縱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下山去,不到一個時辰戰斗即告大捷,斃敵200餘人,俘敵近百人,繳獲戰馬150多匹。由此裝備了一個偵察連,紅軍開始有了自己的騎兵部隊。
戰斗結束,毛澤東站在六盤山一座巨石嵯峨的山頭上,詩興大發,縱情吟詞一首《清平樂·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就是毛澤東!他把戰爭詩化了,升華了!接著,他又幽默地對身邊的指戰員說:「你們這些從江西熬到現在的紅軍戰士,個個可都是寶貝呀!你們是革命的種子,不久的將來要撒向全國去,那可是一大片一大片地開花、結果!」
可就在第二天黎明,毛澤東被緊急送來的一份報告驚呆了:耿灣鎮夜間發生了一起紅軍命案,駐扎在鎮外宿營地的紅軍將士一夜之間竟無聲無息地突然死亡300多人!
報告稱,三個營的指戰員在昨天到達這里,宿營前還一個個生龍活虎,可睡下後就再也沒有發出一點聲息。如此集體死亡,其原因初步斷定是食物中毒。
300多號人啊!這個數目對歷盡千難萬險由最初從江西出發的近9萬人,到走出草地後剩下7000多人的中央紅軍來說,損失實在太大了!就在襲擊敵人的騎兵團,而後在洪德縣城突圍脫險時也未死傷一卒一兵,怎麼會在脫險後的耿灣宿營地,無任何交火跡象的情況下,如此奇怪地死了300多人。他們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就被莫名其妙地從紅軍實力中一筆勾銷了,而對方顯然沒有費一槍一彈就製造了一樁駭人聽聞的驚天命案!
毛澤東扼腕頓足,無比憤怒,令保衛局即速查辦謀害這些紅軍將士的兇手。
耿灣鎮泣聲一片。究竟誰是兇手?經過一番調查分析,大都認為是國民黨派遣特務投毒所致。可敵人在哪兒?他們從哪裡來?現在又隱藏在何處?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紅軍立即組織力量進行偵破,也抓了一些可疑人員進行審訊,但案情沒有絲毫進展。紅軍到達陝北後,毛澤東仍惦記著這樁命案,派專人又返回耿灣鎮對此案再次進行偵破。但經過數月調查,仍未找到任何線索……
毛澤東的《清平樂·六盤山》在後來傳遍神州,婦孺皆知。然而,發生在六盤山下的這起紅軍命案卻一直未破,被塵封在共和國的歷史檔案中,成了許多我紅軍將士終生沒有解開的一個謎團。每當毛澤東談起「六盤山」的詩句,講起長征最後到達陝北的這段歲月,他總是忘不了這300多紅軍將士的冤魂,扼腕嘆息。他曾親自部署讓周恩來負責偵破此案,然而周恩來查遍了全國的重要特務案和間諜案,卻無論怎樣也與此案聯系不上,終是未得其解,成為懸案。
環縣進行水質勘探調查,在與當地政府有關人員的一次偶然交談中,得知了當年紅軍在六盤山下發生的這樁多年未破的奇怪命案。
給水團水文地質工程師王學印、王森林等了解了這一懸案後,開始懷疑此地的水質很可能有問題。受職業的敏感與促使,他們決定揭開這個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紅軍命案之謎。他們翻山越嶺,踏遍了六盤山麓的千溝萬壑,在走訪當地老百姓時聽一些老人回憶說:「紅軍從六盤山下來打了一仗後,一部分人馬沿羅家川、馬坊川等溝谷川道來到了耿灣鎮。當時天色已晚,隊伍里很多人飢渴難忍,就到溝谷里找泉水喝。可是萬萬沒想到,第二天這地上躺倒了一片一片的人,再也沒有醒來。」
了解了這一情景後,給水團的官兵們心情十分沉重。他們根據已掌握的當地水文地質資料和現場勘察及采水樣分析,甚是震驚地發現:這里的泉水和溝水咸而苦澀,水中鉀離子含量高得驚人,一噸水中純鉀含量高達2至 3公斤。而正常情況下,一噸水純鉀含量只有300至500克。同時又發現這里的水中鈉離子含量更高,並且這里有些地方的泉水和溝水溢出外流時,有不少氣泡呈間歇狀冒出來,且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這表明該地為石油分布區,斷層構造發育活躍,這些氣泡從油層冒出,就很可能帶有大量氰氣。而氰氣與鉀結合就生成氰化鉀,與鈉結合便生成氰化鈉,這是兩種劇毒性化合物,若攝入50微克,即可造成中樞神經阻斷型死亡,無任何痛苦和知覺就無聲無息地死去。當年300多名紅軍是否與飲用了含有這兩種劇毒性的水而死亡有關系呢?
整整3年時間,給水團工程師王學印和王森林登六盤、下銀川,往返數十次,跑遍了銀川所有水文地質和石油化工科研單位,通過科學檢測,證明他們的推斷和采樣分析完全正確。當年到溝底喝了這種水的紅軍將士很快就窒息而死,而沒來得及下溝喝水或到了宿營地吃飯喝另外水的紅軍們就躲過了這一劫。檢測結果由蘭州軍區報中央軍委。
六盤山下紅軍犧牲的懸案終於破解。是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開國領袖已去世十多年,他們始終未能得知那300多名紅軍將士的死因。盡管在當時他們曾經考慮到身體這個原因,甚至聯想到剛走出草地時有些紅軍戰士因久餓後而飽餐致死的情景,但如此幾百個人的同時死亡又怎能不讓人驚疑且墜入重重迷雲中呢?!
紅軍命案發生後,由於敵情緊急,國民黨毛炳文部和寧夏「馬家軍」(馬鴻逵、馬鴻賓)的騎兵奉蔣介石急令猛撲過來追剿紅軍,毛澤東等人來不及在耿灣鎮為死難的紅軍將士舉行任何追悼活動,在草草安葬亡靈後,當即就又率領人馬向東急進,於10月16日到達木瓜城一帶宿營。毛澤東難以忘懷耿灣鎮發生的慘案,就近日陝甘支隊的行動部署致電彭德懷:「現在每天走路不多,請令各部利用時間進行教育,並盡力改善給養。」彭德懷接到電文,遂命令後勤部長楊立三把好伙食關,不準部隊隨便喝生水吃生食,違令者嚴肅處理。彭德懷在後來寫的自述中談及此案依然心痛難忍:300多號人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都沒有倒下,卻在長征就要結束的時刻無聲無息地倒下了,怎不令人萬分心痛!
10月19日傍晚,陝甘支隊穿過黃土山谷——頭道川,到達陝西黃土高原心臟地帶的一個小鎮——吳起鎮。這時「馬家軍」和毛炳文的騎兵又追了上來。毛澤東對彭德懷說:「要想辦法打他們一下,砍掉這條討厭的『尾巴』,不能讓他們一直跟到陝北,這對我們很不利。」彭德懷遂向部隊下達命令,進入埋伏陣地。彭德懷作戰前動員時說:「300條命不能就此白白丟掉,要讓敵人加倍償還!」經過一夜激戰,這條「尾巴」終於被砍掉了。
硝煙漸漸散去,毛澤東登上馬梁山頂眺望,方圓皆是綿延的淺褐色的黃土山丘,和被雨水沖蝕得乾裂的溝壑,山頂上有塊高大的界碑,碑的正面刻著「分水嶺」三個大字,作為甘肅、陝西兩省的分界線。毛澤東看了碑陰(碑的北面)文字,興奮地對大家說:「我們已經走過了10個省,走下山去,就進入第11個省 ——陝西省了,那裡就是我們的根據地,我們的家!」
2. 紅軍過六盤山介紹
1935年10月初,中國來工農紅軍自在毛澤東指揮下,佯攻天水,示行於東,然後出敵不意,從哈達鋪掉頭北進,攻克通渭城,進入平涼、固原大道。
1935年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六盤山。之後,長驅直入,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北保安縣吳起鎮,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2)六盤山有哪些歷史擴展閱讀:
7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為了北上抗日,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跨越萬水千山,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篇章。
六盤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狹長山地。山脊海拔超過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達2942米。其北側另一高峰亦稱六盤山,達2928米,由平涼至靜寧的公路312國道經此。山路曲折險狹,須經六重盤道才能到達頂峰,因此得名。山地東坡陡峭,西坡和緩。
3. 清平樂·六盤山有關的歷史故事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4. 清平樂六盤山主要內容和時代背景
《清平樂·六盤山》是現代思想家、革命家、詩人毛澤東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從眺望遠景起筆,寫了登上六盤山所見到的北國清秋的景色,回顧了長征的勝利,表達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堅強意志;下闋則寫近處,如火的紅旗在高山之巔,迎著西風舒捲,烘託了紅軍將士勝利的英姿。
創作背景: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路線後,率紅一方面軍繼續向陝北根據地挺進。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入甘肅南部。
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了六盤山。此詞即是作者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
此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4)六盤山有哪些歷史擴展閱讀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
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5. 紅軍經過六盤山的簡介
六盤山是1935年毛澤東主席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毛澤東一首《清平樂·六盤山》,使之名揚海內外;將台堡記錄了中國工農紅軍一、二方面軍勝利會師的場面,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單家集作為毛主席率領紅軍駐扎和在回族地區開展革命工作及組織成立第一個回族紅色政權「單家集回民自治政府」的地方。
1935年10月7日,中央紅軍越過六盤山主峰,在青石嘴與國民黨何炷國騎兵軍第七師十九團展開了一場激戰。毛澤東果斷地對林彪和左權說:「吃掉它!」林彪、左權遂指揮一縱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下山去,不到一個時辰戰斗即告大捷,斃敵200餘人,俘敵近百人,繳獲戰馬150多匹。由此裝備了一個偵察連,紅軍開始有了自己的騎兵部隊。
戰斗結束,毛澤東站在六盤山一座巨石嵯峨的山頭上,詩興大發,縱情吟詞一首《清平樂·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就是毛澤東!他把戰爭詩化了,升華了!接著,他又幽默地對身邊的指戰員說:「你們這些從江西熬到現在的紅軍戰士,個個可都是寶貝呀!你們是革命的種子,不久的將來要撒向全國去,那可是一大片一大片地開花、結果!」
可就在第二天黎明,毛澤東被緊急送來的一份報告驚呆了:耿灣鎮夜間發生了一起紅軍命案,駐扎在鎮外宿營地的紅軍將士一夜之間竟無聲無息地突然死亡300多人!
報告稱,三個營的指戰員在昨天到達這里,宿營前還一個個生龍活虎,可睡下後就再也沒有發出一點聲息。如此集體死亡,其原因初步斷定是食物中毒。
300多號人啊!這個數目對歷盡千難萬險由最初從江西出發的近9萬人,到走出草地後剩下7000多人的中央紅軍來說,損失實在太大了!就在襲擊敵人的騎兵團,而後在洪德縣城突圍脫險時也未死傷一卒一兵,怎麼會在脫險後的耿灣宿營地,無任何交火跡象的情況下,如此奇怪地死了300多人。他們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就被莫名其妙地從紅軍實力中一筆勾銷了,而對方顯然沒有費一槍一彈就製造了一樁駭人聽聞的驚天命案!
毛澤東扼腕頓足,無比憤怒,令保衛局即速查辦謀害這些紅軍將士的兇手。
耿灣鎮泣聲一片。究竟誰是兇手?經過一番調查分析,大都認為是國民黨派遣特務投毒所致。可敵人在哪兒?他們從哪裡來?現在又隱藏在何處?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紅軍立即組織力量進行偵破,也抓了一些可疑人員進行審訊,但案情沒有絲毫進展。紅軍到達陝北後,毛澤東仍惦記著這樁命案,派專人又返回耿灣鎮對此案再次進行偵破。但經過數月調查,仍未找到任何線索……
毛澤東的《清平樂·六盤山》在後來傳遍神州,婦孺皆知。然而,發生在六盤山下的這起紅軍命案卻一直未破,被塵封在共和國的歷史檔案中,成了許多我紅軍將士終生沒有解開的一個謎團。每當毛澤東談起「六盤山」的詩句,講起長征最後到達陝北的這段歲月,他總是忘不了這300多紅軍將士的冤魂,扼腕嘆息。他曾親自部署讓周恩來負責偵破此案,然而周恩來查遍了全國的重要特務案和間諜案,卻無論怎樣也與此案聯系不上,終是未得其解,成為懸案。
環縣進行水質勘探調查,在與當地政府有關人員的一次偶然交談中,得知了當年紅軍在六盤山下發生的這樁多年未破的奇怪命案。
給水團水文地質工程師王學印、王森林等了解了這一懸案後,開始懷疑此地的水質很可能有問題。受職業的敏感與促使,他們決定揭開這個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紅軍命案之謎。他們翻山越嶺,踏遍了六盤山麓的千溝萬壑,在走訪當地老百姓時聽一些老人回憶說:「紅軍從六盤山下來打了一仗後,一部分人馬沿羅家川、馬坊川等溝谷川道來到了耿灣鎮。當時天色已晚,隊伍里很多人飢渴難忍,就到溝谷里找泉水喝。可是萬萬沒想到,第二天這地上躺倒了一片一片的人,再也沒有醒來。」
了解了這一情景後,給水團的官兵們心情十分沉重。他們根據已掌握的當地水文地質資料和現場勘察及采水樣分析,甚是震驚地發現:這里的泉水和溝水咸而苦澀,水中鉀離子含量高得驚人,一噸水中純鉀含量高達2至 3公斤。而正常情況下,一噸水純鉀含量只有300至500克。同時又發現這里的水中鈉離子含量更高,並且這里有些地方的泉水和溝水溢出外流時,有不少氣泡呈間歇狀冒出來,且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這表明該地為石油分布區,斷層構造發育活躍,這些氣泡從油層冒出,就很可能帶有大量氰氣。而氰氣與鉀結合就生成氰化鉀,與鈉結合便生成氰化鈉,這是兩種劇毒性化合物,若攝入50微克,即可造成中樞神經阻斷型死亡,無任何痛苦和知覺就無聲無息地死去。當年300多名紅軍是否與飲用了含有這兩種劇毒性的水而死亡有關系呢?
整整3年時間,給水團工程師王學印和王森林登六盤、下銀川,往返數十次,跑遍了銀川所有水文地質和石油化工科研單位,通過科學檢測,證明他們的推斷和采樣分析完全正確。當年到溝底喝了這種水的紅軍將士很快就窒息而死,而沒來得及下溝喝水或到了宿營地吃飯喝另外水的紅軍們就躲過了這一劫。檢測結果由蘭州軍區報中央軍委。
六盤山下紅軍犧牲的懸案終於破解。是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開國領袖已去世十多年,他們始終未能得知那300多名紅軍將士的死因。盡管在當時他們曾經考慮到身體這個原因,甚至聯想到剛走出草地時有些紅軍戰士因久餓後而飽餐致死的情景,但如此幾百個人的同時死亡又怎能不讓人驚疑且墜入重重迷雲中呢?!
紅軍命案發生後,由於敵情緊急,國民黨毛炳文部和寧夏「馬家軍」(馬鴻逵、馬鴻賓)的騎兵奉蔣介石急令猛撲過來追剿紅軍,毛澤東等人來不及在耿灣鎮為死難的紅軍將士舉行任何追悼活動,在草草安葬亡靈後,當即就又率領人馬向東急進,於10月16日到達木瓜城一帶宿營。毛澤東難以忘懷耿灣鎮發生的慘案,就近日陝甘支隊的行動部署致電彭德懷:「現在每天走路不多,請令各部利用時間進行教育,並盡力改善給養。」彭德懷接到電文,遂命令後勤部長楊立三把好伙食關,不準部隊隨便喝生水吃生食,違令者嚴肅處理。彭德懷在後來寫的自述中談及此案依然心痛難忍:300多號人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都沒有倒下,卻在長征就要結束的時刻無聲無息地倒下了,怎不令人萬分心痛!
10月19日傍晚,陝甘支隊穿過黃土山谷——頭道川,到達陝西黃土高原心臟地帶的一個小鎮——吳起鎮。這時「馬家軍」和毛炳文的騎兵又追了上來。毛澤東對彭德懷說:「要想辦法打他們一下,砍掉這條討厭的『尾巴』,不能讓他們一直跟到陝北,這對我們很不利。」彭德懷遂向部隊下達命令,進入埋伏陣地。彭德懷作戰前動員時說:「300條命不能就此白白丟掉,要讓敵人加倍償還!」經過一夜激戰,這條「尾巴」終於被砍掉了。
硝煙漸漸散去,毛澤東登上馬梁山頂眺望,方圓皆是綿延的淺褐色的黃土山丘,和被雨水沖蝕得乾裂的溝壑,山頂上有塊高大的界碑,碑的正面刻著「分水嶺」三個大字,作為甘肅、陝西兩省的分界線。毛澤東看了碑陰(碑的北面)文字,興奮地對大家說:「我們已經走過了10個省,走下山去,就進入第11個省 ——陝西省了,那裡就是我們的根據地,我們的家!」
6. 清平樂六盤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請回答100字
一、寫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路線後,率紅一方面軍繼續向陝北根據地挺進。1935年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入甘肅南部。1935年10月初,國民黨一方面調集重兵「圍剿」陝北革命根據地,另一方面在六盤山一帶建立防線,妄圖圍殲長征紅軍。中國工農紅軍在毛澤東指揮下,佯攻天水,示行於東,然後出敵不意,從哈達鋪掉頭北進,攻克通渭城,進入平涼、固原大道。
1935年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六盤山。之後,長驅直入,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北保安縣吳起鎮(今吳旗縣),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這首《清平樂·六盤山》就是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
二、《清平樂·六盤山》原詩如下: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三、毛澤東簡介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7. 六盤山發生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
2007年,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家塬戰國墓考古發掘榮獲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引起國內外考古和歷史學界的關注。
六盤山境內地域廣闊氣候適宜於多種經濟發展,因而自古以來就出現多種文化類型,依據考古發現,就各個階段的不同特點和時間先後看,固原境內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的「石嶺下類型」、「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場類型」、「店河—菜園類型」以及齊家文化等遠古文明。馬家窯文化與齊家文化,都比較集中分布在黃河上游一些適於農耕發展的河谷地帶,遠在數千年前,各少數民族就在六盤山區,清水河畔耕種或放牧,義渠戎最具代表性。戰國時期,烏氏、朝那政權相繼建立,成為中原版圖的雛型。秦漢時期,特別是安定郡析置之後,交通暢達,已成為中原在邊地的重鎮,奠定了固原的歷史地位。同時,已顯示了多種文化的融匯。有匈奴和西北少數民族「安逐水草,習射獵」的游牧狩獵文化;「城郭之可守,墟書之為利,田土之可耕,賦稅之可納,婚姻仕進之可榮」的城邦農業文化,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多元混合體。魏晉南北朝時期,成為西北乃至中亞民族融合與進入中原的樞紐,特別是西域和中亞文化沿絲綢之路在六盤山境內留下了令世人震驚和關注的文化遺產。隨唐至元明時期,與中原密切相關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與六盤山有緣,農、牧、工、商各業,儒、釋、道、伊諸教,更呈現出千姿百態、風格相異的多元文化特色。
歷史上的六盤山區域,地處中原與西北邊境的交融之處,特殊的歷史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文化方面的相融交匯。古代印度、伊朗、阿拉伯、希臘、羅馬等幾大文化板塊通過西域源源不斷進入中原,而六盤山就是這多元文化融匯和過渡的地帶。在此撞擊與交流過程中,得天獨厚的開放型絲綢之路重鎮固原,不但將西域多種大文化板塊輸入中原,而且自身也忘情地吞噬吸收著各種文化成份。除史書記載外,1980年代以來,固原相繼發掘了一批北魏至隨唐時期的墓葬,先後出土的歷史文物已足以說明這個定論。這主要表現在,無論是少數民族墓葬,還是漢族墓葬,其文化成份都是多元的,都體現了中西文化合壁的歷史特點。1983年發掘的北周柱國大將軍李賢墓出土的波斯鎏金壺、波斯薩珊時期的工藝品等;1996年中日聯合發掘的北朝重臣田弘墓,出土東羅馬金幣及玉釵、玉環、玉璜等珍貴文物。同時,還相繼發掘了7座史姓墓葬群。就其族屬,有些學者認為是「昭武九姓」後代,為粟特人後裔;有些學者認為是「塞種人」(白人)的後裔。無論是「昭武九姓」還是「塞種人」,他們之所以能以族聚的形式在固原歷史上出現,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人種」的同化程度,這些少數民族墓葬中,同時出土帶強烈中亞甚至西方文化色彩的文物,而且普遍有羅馬金幣、波斯銀幣等。生動地再現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在六盤山下的璀璨歷史。
兩千多年以來,固原始終處於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游牧文化的交匯處,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邊關重地,不同民族在這里長期征戰,不斷融合,眾多的政治家、軍事家在此留下足跡,眾多的歷史遺跡記錄了這里的崢嶸往事。千年的歷史滄桑不斷地砥礪著這里的人民,從而使之形成了底蘊豐厚而又個性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地域性格,造就了固原人民勤勞質朴、忠公體國、勇敢堅韌、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為六盤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
8. 固原六盤山的由來是什麼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什麼時候縛住蒼龍?這首氣勢恢弘、豪邁的《清平樂·六盤山》一詞,是毛澤東當年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翻越長征中最後一座大山六盤山,即將完成兩萬五千里長征時,寫下的激揚文字。而六盤山,作為中國革命一段光輝歷程的見證,也因而名傳天下。
六盤山位於寧夏固原縣的西南。因山嶺盤曲有致,要經過六重盤道才能到達頂端,因而得名。六盤山南北綿延數千里,山嶺巍峨,主峰海拔達2900多米,自古以來就是險峻雄壯的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有峰高太華三千丈,險據秦關二百重的詩句,形象地描繪了六盤山的重要戰略地位。唐宋以來,這里留下了許多名將把守關口的歷史故事。成吉思汗西征時曾在此築宮避暑,後來客死在六盤山。明朝時,中山王徐達曾在這里大破元兵,完成了西北邊地的平復。
六盤山因山路曲折,古時稱作絡盤道。當地民間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有個老和尚住在山下的廟里,總因為找不到上山頂的路而發愁。有一天,老和尚遇見一隻到溪邊喝水的梅花鹿,直沖他點頭。他便跟在鹿的後邊往山上爬,居然順利地爬到了頂峰。從此,鹿攀山之名便傳開了。當地人卻鹿、六不分,加上山嶺逶迤,後來傳成六盤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