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如何布置歷史作業

如何布置歷史作業

發布時間:2021-02-24 09:16:13

㈠ 淺談如何布置歷史作業

教學過程是一個系統完整旳過程,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帶來一些教學問題.布置課後作業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鞏固和拓展延伸。適當的課後作業有助於學生對所學材料保持記憶,並將課堂知識進行消化吸收,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只有在一定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學生可以讓養成獨立思考、探索的習慣,才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判斷意識,形成自己的思想。我們雖不強調死記硬背,但歷史學科的特點卻是沒有基礎知識鋪底,能力的提高就無從談起。那麼,如何有效布置作業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際,簡單談一談如何有效布置作業一丶分層次布置作業。基礎性作業所有學生做,探究性思考題基礎好,綜合能力強的學生做.。作業設計目的:針對學生的差異,分層布置作業,要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都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二丶布置「說」的作業. 長期以來,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一直是以「寫」為主,其他形式極少。無可否認,「寫」的作業尤其是對歷史學科有其積極意義。但久而久之,這種作業也成了學生的一種包袱,變得枯燥乏味,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我一改常態,把」寫「的作業設計成「說」的作業,即把自己當天學到的內容說一遍給家長聽或同學之間相互「說」一遍給對方聽。如在學<<第二次鴉片戰爭少>>後我布置這樣的作業:請同學們結合本課內容,把英法聯軍是如何搶劫並放火焚燒圓明園編成故事,講給同學們和家長聽.這樣既段練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學習興趣.一舉兩得.。三丶布置「問」的作業.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俗話說:因疑而問,因問而開悟,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在課堂上十分注重「提問」,而且把提問延伸到課外,根據學習內容,我把「提問」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具體操作如下:學生給老師提幾個問題,由老師回答,或老師給學生提問,由學生答,或由學生之間進行問答。四丶布置「記」的作業這里的「記」不是記憶,而是記錄。在歷史教學中,我每周布置「寫周記」的作業,就是要求學生把本周所學的主要內容和心得體會寫在筆記本上,這種作業也是學生樂意做的,因為一周才一次,可長可短,非常靈活。例如在學《戊戌變法》這一課後,我布置這樣一個寫周記的作業:請簡單介紹一下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戊戌變法失敗說明了什麼?談談你的感想。作業不難,學生寫得出來。學生寫這樣的周記後,不但鞏固了各知識點,還能提高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還可以使學生進行一次思想的自我教育,明事又明理。總之,這些課後作業乍看起來好象有些復雜,但落實起來非常輕松,一般不會佔用學生太多的時間,而且不僅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積極性,教學質量也有了大面積的提高。而且也有利於學生的全面長久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㈡ 怎樣布置初中歷史作業

在課改的過程中教師們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積極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特別是在改進課堂教學方面下了很大的氣力,基本上改變了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多角度拓展學生思維,開發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的能力。在這方面也取得了大量的經驗,可是落實到評價——考試上學生們的成績卻沒有提高多少。這一現實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課改方向的偏頗。教學過程是一個整體,不只是課堂教學。就一堂課來說也分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後復習鞏固和評價反饋四個環節組成。在這里筆者想談談課後的復習鞏固也就是課後作業。布置課後作業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鞏固和拓展延伸。適當的課後作業有助於學生對所學材料保持記憶,並將課堂知識進行消化吸收,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只有在一定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學生可以讓養成獨立思考、探索的習慣,才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判斷意識,形成自己的思想。我們雖不強調死記硬背,但歷史學科的特點卻是沒有基礎知識鋪底,能力的提高就無從談起。而在教學中初中歷史教師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學生喜愛歷史課卻不喜愛記憶歷史知識,更不喜愛做歷史作業了。而且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主科中;再加上長期以來,歷史作業模式單一,缺乏層次,這樣的作業一方面不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意願與個體需要,另一方面也不適合每一個有差異的學生個體的發展,會產生學生厭學的負面影響。所以沒有了課後的復習鞏固,即使課上老師講得天花亂墜,課下學生也會忘得一塌糊塗。所以歷史作業的有效布置也是一個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一個關鍵點,針對如何布置歷史課後作業,筆者提出了以下幾個觀點:
一、形式多樣,趣味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作業設計應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系實際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乾的成功樂趣。長期以來,歷史作業形式單調,學生感到死板乏味。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如能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學特徵,注意作業的趣味性,那麼,既可以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增強知識點對學生大腦的「刺激度」,加深印象, 既可以使學生喜愛做作業,又能起到鞏固提高,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改實踐中,我在布置作業趣味性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我認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歷史作業可以做到新穎多樣,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根據中學生表現慾望強烈的特點,採用分組或個人搶答、抽簽等多種競賽形式,最後對優勝的小組或個人進行獎勵,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熱烈的氣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也能夠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除此以外還可以採用游戲、猜謎等學生喜聞樂見的作業形式,使學生在寓教於樂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培養了能力,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因材施教,分層作業
初中學生由於受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個體差異。而我們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布置作業是否恰當關繫到教學質量的好壞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高低。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的作業可以是相同的,但批改指導不能相同。對學困生盡量做到面批面改,評語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多採用適合其學習狀況、心理、性格特徵的順應性評語,發現進步及時鼓勵。也可採用「以優帶差」的方法,由於學生之間沒有心理障礙易於接觸,學生相互幫助沒有精神壓力,也易於提高。在學生相互幫助中不僅能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質量,也能使優秀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還能進一步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增強學習氣氛。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應給每個學生挑選適合的題目,讓每個學生經過努力都能成功。」在作業設計中給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量度和難度,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其各取所需,為每個學生創設一個練習、提高、發展的學習環境,讓全體學生都能在歷史作業完成中得到成功體驗,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發展個性,開放作業
好的教學開放題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創造力。新課程突出的理念,就是在做中學,以學生為中心,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個性的發展,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與他人團結協作的意識與能力。學生只有通過積極的探索活動才能找到解題的方向,獲得自身的發展。設計教學開放作業時,要立足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敏銳性和嚴密性,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不僅要用好教材上的開放題,更要善於設計適合學生實際的開放題。我們的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把學生置於一個動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為學生提供多元、綜合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自主開放的學習過程。
可見歷史作業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幫助學生改變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作業過程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從習題的選擇、布置的形式、作業的批改、反饋的策略等,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去研究、推敲,只有盡可能地優化每一個環節,才能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㈢ 假期歷史與社會作業怎麼布置

在現有的中考模式下,《歷史與社會》的分值不高,導致有些家長和學生只願花時間去研究所謂的「大課」、「主課」,對《歷史與社會》這樣的科目只是臨時抱佛腳地背一背、記一記,而提不起興趣參與《歷史與社會》的作業設計改革。但我想,現實的教育環境我們難以改變,也不可能改變,改變只能來自於自身,來自於心中「為了每一個孩子發展」的信念,在現實中把抱怨變成研究、變成思考。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其真正發揮出為教學服務的作用,是我們應該探索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初中《歷史與社會》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
1、設計理念的滯後。目前,《歷史與社會》學科教學中,有的作業設計在內容上存在著科學性問題,質量不高,毫無趣味」;有的作業難度要求過高,「初一當作初三教」,盲目拓展,加重了學習負擔,違背了教學規律;也有的作業在同一層次的練習重復過多,造成了教學資源的巨大浪費等問題。
2、提出方式的單一。綜觀當前《歷史與社會》作業現狀,作業基本都是課本、教參或教師提供的,而不是學生自選的。
3、內容呈現的機械。教師在布置課後作業只是隨便一布置,只注重格式規范統一,強調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
4、評價標準的單調。大部分教師的作業評價則是與事先的「標准答案」作對比,非對即錯。

二、初中《歷史與社會》優化作業布置的方法
1、布置作業要講情趣
可利用歌詞、詩句、漫畫、時事、網路材料等來充實作業的內容。這樣的作業設計內容新穎,趣味性強,學生樂學。 通過變通作業題型,更「活」、更「新」、更「趣」、更「奇」,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除了書面作業,還應關注非書面性作業。
2、布置作業接近生活
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如為了解本鄉(鎮)、村、本家庭或鄰居的生產變化或生活變遷,教師可適當布置一些課外調查的作業,寫出短小的調查報告或調查筆記。也可以布置向社區、村委、家庭等提出可行性建議的作業,起到激活知識、運用知識的作用。
3、布置作業接近學生實際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可以就某一課程內容設計出對應的夯實基礎題、發展思維題和拓展延伸題,為不同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 如自我設計習題。學生作為對自己的掌握情況最為了解的主體,其實最有資格對自己的作業提出建議。事實證明,學生對自己「創造」習題勁頭十足。如我在上《來自家鄉的報告》一課後,布置的作業就是「做一件你自己最想為家鄉做的事」。於是,有拍照展示家鄉美麗景色的,有畫漫畫展示家鄉變化的,有為家鄉栽樹的,有為家鄉張貼宣傳標語的等等,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特長,聯系在學習中的收獲,都很好地完成了作業。
4、作業評價多元化
(1)學生自批。對當堂作業及練習課作業可由學生自批,尤其是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客觀題,採用這種批改方式最為適宜。不過教師需要在批改前跟學生確定好批改的標准、批改的符號等,還可以隨手訂正,省時有效。
(2)師生共批。對於一些開放型題目,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個別或幾個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共同批改。如差生,出發點可以是讓他們看一看其他優秀作業,提高他們的自我要求;中等生,則是教會他們題目的思路、答題的要點,讓他們以後答題更加答到點子上,找到與標准答案的差距;優等生,則是教會他們邊改邊揣摩、領悟出題者意圖,以多角度、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題目。
通過以上做法,一方面減輕了師生由作業帶來的過重的負擔。對於教師,從批改作業中得到解放,自然有更多的時間研究課堂設計、提升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明顯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綜合能力,進入良性循環後的學生,學習興趣勢必日益濃厚,作業速度和質量自然也會逐步上升,於是有了更多的時間、精力涉及更廣的知識面,接觸更富有挑戰性的綜合性題目,最後改善了師生之間的聯系和關系。自我設計習題和學生參與批改作業的過程,就是師生相處的過程,更是師生培養默契、培養感情的有利時機。

㈣ 如何布置和批改歷史作業

最省力高效的辦法,一節課留5-10分鍾布置練習3-7分鍾完成,2-7分鍾公布答案讓學生用紅筆訂正,課後歷史課代表收上來老師檢查簽字。

㈤ 如何布置歷史課外作業

在中學各學科中,作業皆為檢查和鞏固學生學習狀況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歷史學科也不例外。歷史老師通過作業的布置,能反饋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認知水平及操作運用情況,進而對學生做出正確評價。
但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們所看到的現象是:大家都注重了對教學過程所進行的一系列創新改革,卻對學生的作業布置和評價方面思考較少。因而也就形成了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傳統作業模式。比如我們在基層學校聽課過程中發現:許多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完成後布置作業時總會說:「課後請同學們把課本XX頁的作業做完交上來」。這種簡單粗放的傳統作業布置,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極其有限,成為長期制約歷史教學發展和影響教學效果的不利因素。這種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
1、傳統歷史作業模式缺乏新意,很難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和完成歷史作業的興趣與積極性;
2、傳統歷史作業模式下,對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鍛煉欠缺;
3、傳統的歷史作業模式,使學生的答題方法和思維方式容易程式化,對能力的考查體現不足,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效果不大;
4、歷史老師長期將班裡的優秀生與學困生進行「一鍋燴」的作業布置,就會造成優秀生覺得沒意思,學困生無法適應等狀況。從而降低和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㈥ 如何布置八年級歷史實踐作業

讀一本與歷史有關的書,並寫出自己的讀後感,最好是比較著名的,類似《全球通史》或《歷史研究》一類的

㈦ 如何進行初中歷史作業的有效設計

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有些老師十分重視上課這一環節,而往往卻忽視了作業的設計問題,歷史作業布置往往是教師課後統一布置,題量大且形式單一,對於「做什麼」「怎麼做」,學生是沒有選擇權的,只有接受並按要求完成。致使學生對歷史作業感到乏味、厭倦,敷衍應付,一遇到分析題、綜合題、探究題就想翻各類輔導書找尋答案,或者希望老師能直接提供標准答案,這樣的作業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歷史教師應該重視作業設計,合理布置作業,我認為新課程背景下有效的歷史作業應該以新課標為依據,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力求新穎多樣、面向全體、學以致用,達到有效作業與有效教學的有效結合。那麼初中歷史作業該如何進行有效設計呢?我認為起碼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形式多樣,趣味作業形式多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作業設計應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系實際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乾的成功樂趣。長期以來,歷史作業形式單調,學生感到死板乏味。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如能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學特徵,注意作業的趣味性,那麼,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增強知識點對學生大腦的「刺激度」,加深印象,既可以使學生喜愛做作業,又能起到鞏固提高,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改實踐中,我在布置作業趣味性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我認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歷史作業可以做到新穎多樣,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根據中學生表現慾望強烈的特點,採用分組或個人搶答、抽簽等多種競賽形式,最後對優勝的小組或個人進行獎勵,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熱烈的氣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也能夠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除此以外還可以採用游戲、猜謎等學生喜聞樂見的作業形式,使學生在寓教於樂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培養了能力,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二、因材施教,分層作業因材施教,初中學生由於受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個體差異。而我們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布置作業是否恰當關繫到教學質量的好壞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高低。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的作業可以是相同的,但批改指導不能相同。對學困生盡量做到面批面改,評語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多採用適合其學習狀況、心理、性格特徵的順應性評語,發現進步及時鼓勵。也可採用「以優帶差」的方法,由於學生之間沒有心理障礙易於接觸,學生相互幫助沒有精神壓力,也易於提高。在學生相互幫助中不僅能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質量,也能使優秀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還能進一步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增強學習氣氛。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應給每個學生挑選適合的題目,讓每個學生經過努力都能成功。」在作業設計中
給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量度和難度,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其各取所需,為每個學生創設一個練習、提高、發展的學習環境,讓全體學生都能在歷史作業完成中得到成功體驗,提高教學有效性。三、發展個性,開放作業發展個性,個性好的教學開放題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創造力。新課程突出的理念,就是在做中學,以學生為中心,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個性的發展,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與他人團結協作的意識與能力。學生只有通過積極的探索活動才能找到解題的方向,獲得自身的發展。設計教學開放作業時,要立足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敏銳性和嚴密性,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不僅要用好教材上的開放題,更要善於設計適合學生實際的開放題。我們的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把學生置於一個動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為學生提供多元、綜合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自主開放的學習過程。四、以人為本,生活作業以人為本,生活作業以人為本,人文關懷不僅僅是一種理念,一種追求,更應該付諸於行動,付諸於實踐。我以為,作業的多少,要看教學內容、課程性質,不管如何練,應貼近社會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去實際、去思考,使他們的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鍛煉他們的智力與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如學完《甲午中日戰爭》這一課後,可以觀看影片《甲午風雲》並寫觀後感。學完《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後,請學生搜集日軍侵華資料和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否定侵略歷史、篡改歷史的有關資料,結合我國政府對此的嚴正立場和態度,寫一篇評述文章。其他諸如編寫歷史歌謠、編輯歷史專題小報、歷史話劇表演等,學生在眼、耳、口、手、腦的歷史體驗中,在影視、網路、圖書館、博物館的歷史遨遊中,在社區、家鄉的歷史走訪中,關注中華文明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興衰,關注歷史人物和普通人的生活,意識到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學生感到歷史不再遙遠和枯燥,而變得親近和生動,學習興趣油然而生。五、找准盲區,反思作業找准盲區,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我們往往造成一種錯覺:作業講評後,學生的作業訂正好了,而且訂正得正確、清楚。教師感到很滿意,以為學生已經掌握了。實際上部分學生往往對有些習題仍一知半解,存在著認知上的"盲區"。因此,加強作業訂正後的反思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原因,更可以理順解題思路,積累經驗,提高思維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思的方法很多:如學生自己對作業進行檢查,反思作業的得失;同桌互相探討對不同習題採用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題方法,總結一下作業中成功的做法;還可以師生間採用聊天的形式談談作業過程中的感受,說說思考解答中易錯的地方及一些錯誤的思考方法等等。六、評價多元,鼓勵作業評價多元,鼓勵作業新課程下的教學方式是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也是豐富多樣的,我們可以以靈活多樣的作業及其評價方式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習興趣的創造力。這樣歷史課的學習也才更有活力和魅力。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以多採用激勵式、委婉式、點撥式、祝福式等多元化的作業評語。如可用「妙不可言」、「真有個性」等激勵式詞語。又如有個學生的作業相當潦草,在歷史作業後面我寫上了這樣一句話:「你的書法很不錯,不過練的地方不對。」一則好的作業評語,不但有利於師生的情感交流,而且能激發起學生行為動機,強化良好品質,調節、疏導學生的心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家長對學生的評價可以作為有效的補充。在以往的評價機制下,特別是農村家庭,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學習、作業情況,只以學習成績判斷孩子學習的優劣。從而導致了學生對學習認識的片面性,只注重學習成績,不重視學習過程。將評價與家庭評價相結合,杜絕學生在老師面前表現,而在家裡變成另外一個人,從而更全面地評價學生。可見歷史作業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幫助學生改變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總之,作業過程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從習題的選擇、布置的形式、作業的批改、反饋的策略等,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去研究、推敲,只有盡可能地優化每一個環節,才能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㈧ 如何布置和處理高中歷史課後作業

但難免在作業的答案的組織、習題的形式等方面也存在某些薄弱環節。需要教師做好作業的布置和處理工作。下面就作業的布置和處理談幾點看法:
一、布置作業要堅持以下幾項原則:
1、層次性原則。一般情況下,作業的布置應分甲、乙兩組題或增加自由選做題。甲組是對本節內容的基本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乙組題或自由選做題是較高的要求,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做。另外,有的一節還安排了"閱讀與思考"專欄。讓學生思考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問題,著重培養學生閱讀文獻資料和思維能力分析,也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做,不做統一的要求。做到因人而異,對症下葯。
2、開放性的原則。根據新的教學理論研究,習題可分為兩大類:以復習知識為目標的檢查性習題(封閉題)和以培養思維能力為宗旨的認知性習題(開放題)。開放性的試題的特點是"答案不固定"或"條件不完備",開放題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對歷史問題的看法。一般而言,開放題對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影響較大。
3、多樣性和趣味性原則。布置作業時,應讓學生明確課堂上回答的口頭作業、教師批改的書面作業和動手訓練的實踐作用。作業的形式多樣,有選擇題、判斷題、史料的辨析、課文內容的整理、有指導學生查閱辭典、講故事、看電影、看小說,開展歷史問題討論、有歷史因果關系的分析和歷史人物評價,歸納知識結構、玩游戲等等。對如此多的形式,針對教材的內容,適當採用。這樣的作業既與課本內容結合,又沒有現成的答案,能允許學生持不同的看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4、限時性原則。由於作業的難度不同、開放的程度不同,對有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應要求限時完成,有利於培養學生答題速度、思考的敏捷度。對難度大的作業、疑難問題,比如說人物小傳等,不限時,讓學生有充分的搜集資料、思考的餘地。
5、合作性。調查研究,活動課等,應分成小組,小組成員分工協作,才能完成任務。這樣的做法,培養學生協作的精神,集體觀念。有利於學生的健康發展。
6、綜合性。注重大文科觀念,中國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說法,現在又實行"3+X"的綜合考試。不僅要求學生在"專"上下功夫,而且更要在"博"上做文章。培養大文科觀念,勢在必行。
7、突出歷史為現實服務的功能。作業布置時,以現實的熱點帶到歷史知識,以歷史知識豐富現實熱點,就會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二、處理作業的幾點看法:
1、規范化。對於非選擇題,要按問作答。對問答題要史論結合。答案的文字表述能作到段落清楚、層次分明,要點齊全,序號合適,標點無誤、字跡端正,詳細得當,表述准確,內容少而精。
2、規律性。找出共同點,規律性的東西,減少記憶量,擴大知識面。如:蒸汽時代的美國內戰、俄國1861年改革、德意志的統一、義大利的統一、日本的明治維新五件大事發生的根本原因都有一個共同點: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再如,中國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都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等。
3、點評及時。對於學生講出的教科書沒有或有別於教科書觀點的"新論",教師應給予大力鼓勵和引導。
4、作業答案的組織個性化。不能照抄照搬《教學參考書》上的作業答案,而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抓住重點的情況下,本著精練的原則,該刪的刪,該加的加,重新組織和處理答案,把個性化的答案講給學生。
5、師生共同批改。加強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通過交流,提高解題能力,掌握解題技巧。
(作者單位:811600 青海省湟中縣第二中學)《中外教學研究》2005年第7期文檔1

㈨ 怎樣布置歷史作業 有必要布置歷史作業嗎

非常有必要。現在的孩子在不教他們點歷史知識。哪天韓國接著喊中國自古是他們的地方。沒准這些孩子以為是真的呢。是時候好好教教他們歷史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布置歷史作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