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幾萬年前的歷史怎麼考證的
人類出現比那早的多。最早的原某人距今170萬年,那時還不是現在的人,是猿回與人之間的過度,那是答的生物還沒有完全進化成今天的樣子。但也有了一些簡單的生活方式,如蓋房子等。在公元前3~4萬年間,那時的人就有了今天人的智慧了。比如,把那時的嬰兒拿到現在叫育,和我們是一樣的。只是那時的科學學平不是很高。先人用的生活用品,住的房子,在沒有破壞時,由於一些自然原因被掩蓋了,或一直沒有被大自然風化掉,保存至今,考古的人,將其發現。
㈡ 夏朝歷史是如何考證的
這么多年以來 新華字典後面的中國歷代年表就要被更改了 夏朝 約前2140年到約前1710年是錯誤的
1996年5月16日國務院召開了會議正式宣布夏商周斷代工程開始啟動。這一科研項目,涉及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科技測年等學科,共分9個課題,44個專題,直接參與的專家學者達200人。
工程目標
1.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較准確的年代。
2.商代後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較准確的年代。
3.商代前期,提出比較詳細的年代框架。
4.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現在已經可以明確得出結論 牧野之戰發生的時間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再往前盤庚遷都的准確時間也得出了結論 中國歷史有明確紀元的開始已經提前了500多年了 不再是公元前841年
夏商周三代年表如下:
夏代年表:
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發、癸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年表:
湯、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遷殷前) 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後期年表:
盤庚(遷殷後) 公元前1300年
小辛 | 在位50年
小乙 前1251年
武丁 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 前1191年
祖甲 |
廩辛 | 在位44年
康丁 前1148年
武乙 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 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 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紂)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
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
昭王 前995年——前997年 在位19年
穆王 前976年——前992年 在位55年
(共王當年改元)
共王 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
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
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
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
厲王 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
(共和當年改元)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
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
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㈢ 有記載的中國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沒記載的如何考證
有年代記載的歷史是從西周共和開始的;之前的歷史通過歷史傳說,史記乃至神話來傳誦;現在有可能同過考古挖掘來考證。
㈣ 夏朝歷史是如何考證的
通過考古發掘的相關文物,商、周等時期的歷史文獻(甲骨文,青銅器銘文),春秋戰國歷史文獻;參考一定的民間傳說和神話傳說。
㈤ 中國歷史劇是怎樣進行歷史考證的
大部分歷史劇,除了關鍵的歷史節點不弄錯,剩下的敞開胡編亂造,歷史考證?在這個娛專樂至死的年代,都屬想賺快錢,誰還搞歷史考證?楊家將你知道吧?電影電視里拍的那是世代忠烈保咱漢人的朝廷,實際上是北宋時期後漢這個偽政權的一個軍閥,被北宋打敗後投降了,可你看電影電視里演的,康熙雍正乾隆你看電影電視里演的,多關心民生絕壁是明主,可文字獄沒人提,高壓政策沒人提,揚州十日記除了日本有,中國大陸這邊一本也沒留下來,好像清朝亡國就是因為慈禧和八國聯軍造成的。歷史考證?要看歷史考證還不如去看歷史書。
㈥ 史實是如何考證的
一靠史書的對比,和對事件反映的可信度分析。
二通過考古發現,對於史書的記載進行驗證。
㈦ 什麼算是史料考證有什麼可以作為史料考證怎樣考證
史料考證復,即通過大量的史料,來制印證歷史事件的真實性、准確性等。
史料是指可以據以為研究或討論歷史時的根據的東西。一般將史料區分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後者是指經過後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但二者的界限經常並不明確(例如史記就很難說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稱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榮孟源把史料分為四大類,一般被認為是較為全面合理的傳統史料分類法。
第一類為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匯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
第二類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團體文件和私人文件。
第三類為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跡。
第四類為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
㈧ 我是學工程的,想考歷史方面的資格證書,但不知道具體怎麼操作。也不知道到關於歷史方面有什麼資格證可考
國家沒有獨立的歷史資格證書,但可以考教師資格證書里的歷史教師資格。
歷史教師資格證報考要求:
一、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及以上標准。
二、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按省教育廳部署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合格。(申請者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免於教育學、心理學考試)
三、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說課(說課分為:面試、試講)。(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如能提供3個月或以上的教學證明,可免於面試、試講)
四、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按《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准及辦法》,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五、報名需要學歷證、身份證、照片。
(8)歷史如何考證擴展閱讀:
報考中學歷史教師資格證的考生,需達到本科及以上學歷。學歷未達到本科的考生,可通過自考、成考、遠程或電大等方式將自身學歷提升至本科,取得畢業證書後,再報考歷史教師資格證。
歷史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和同學段的其他教師證考試科目一致,不同的地方在於面試考試。面試考試要求考生對歷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並根據教案內容詳細講解。在歷史教師證面試考試中,將對考生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進行一定的考察。
㈨ 如果想學歷史可以通過自學考證嗎
歷史無資格證
㈩ 什麼叫歷史考證
研究歷史語言等的一種方法。根據事實的考核和例證的歸納,提供可信的材料,作出一定的結論,考據的方法主要是訓詁、校勘和資料蒐輯整理。 考據的范圍與內容主要有二:一是考訂古書;二是考證史事。此外,文字校勘與注釋,其中也有年訂內容。所謂考訂古15,主要是指考證古書的作者、年代、卷次以及文字的異向;至於古書的真偽,將出辨偽學去專門進行。古人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清朝學者土嗚盛在大量的史料中考證出<楚漢春秋)一書的作者與卷冊(《十七史商榷》);清朝學者趙買通過眾多的典籍考證出新舊《唐書》中若:F的文字互異之外(《防余叢考》)。所謂考證史事,主要指考證史事的是非、有無,以及時間的先後等等。例如在《咳余叢考》一書中,作者考證了左右袒是否始於周勃一事。趙冀以諸多史實證實廠《史記》中記載的周動人北軍,令為呂氏者右袒,為劉氏者左但,並非由漢初周勃首創.它本為古制,實早於周勃之先。
[考據的方法3 陳垣先生在《遏鑒A6注表微·考認篇》里,按照考據中證據形式的不同分其為三種:理證。肋E、物證。不論哪種方法,都要具有確實與豐富的材料。所謂考據,就是拿出證據,這與淪述有本質的區別。
理證 有些史料,從道理上講值得懷疑,但是又元確鑿的證據,只得根據邏輯推理來判斷其正誤.這便是理證。運用理證時,必須多講道理,最好還能擺一些事實,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論點站得住腳。比如《資治通鑒>中記載了這樣一條史事:晉孝武帝太元七年.。是歲,秦大熟,上田畝收七L石,下者三十石。蝗不出幽州之境,4;食席克,上田畝收百石,下者五十『石。」南宋學者胡三省為之作注時,以理證的方法指出了這條史料的虛妄:第一* 「蝗之為火尚矣v蝗生而不食五穀,妖之大者也。」胡三省指出蝗蟲不吃糧食是一個極為反常的現象v他石敢相信有這樣的事情v他稱其為「妖」c第二, 「自古以來,未有鹵收百石、七十石之理;而百收五十石、二十石,亦未之聞也。」他憑借事實說話,認為這如此之高的畝產數字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胡三省最終總結道:「使其誠有之,又豈非反常之大者平!使其元之,則州縣與誣飾以閣亡.亦不樣之考也。秦亡宜矣I」這就是以常理來證實史實的虜假、以邏輯推斷出史事記載錯誤的一個例子。
理證是一種難度較大的考據方法,要想掌握好它,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功外,還要有卓越的識別與判斷能力,正如陳垣先生所說: 「考證貴能疑*疑而後能致其思,思而後能得期。」(《通監胡注表敝·考證篇》)否則,不是發現不了問題,就是會犯主觀武斷的錯誤。因此,動用理證方法時必須要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