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如何運用歷史思維能力

如何運用歷史思維能力

發布時間:2021-02-24 06:27:27

Ⅰ 如何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學科能力培養已成為中學教學的一個中心環節,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因素。歷史學能能力是多方面的,它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因此,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要培養歷史思維能力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發揮非智力因素在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作用。
在歷史教學中,應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如志向、想像力、意志力、興趣等能給思維力的產生提供強大的動力。一個人的志向越高,他的學習動力和潛能就越大;想像力愈豐富,愈有利於構建知識的立體體系,愈有利於思維的擴展;意志力堅強的人,能自覺調節自己的行為,駕馭自己的情緒,並善於確定自己的目標;興趣能喚起學生求知慾的強大動力,學生只有在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下,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才能積極思維。因此,在歷史教學中,老師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看成教材與學生間的媒介,一定要大力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保證每位學生有強烈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思維意識。這是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首要環節。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思維能力。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要調動學生的思維,就必須把問題引入課堂,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越高、迫切感越強,思維也就越活躍。因此,在歷史教學中,老師應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地從歷史知識本身提出各種具有較強啟發性的問題,不斷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置身於問題之中,使學生大腦處於積極思維狀態。設問要注意啟發性,要從各種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可依據《考試說明》的幾種能力要求從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推理等不同角度提出問題。例如,要求比較問題:比較太平天國運動與義和團運動的異點?要求綜合歸納問題: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哪幾次高潮?各有什麼特點?要求推理說明的問題:中國近代農民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把中國民主革命引向勝利,說明了什麼問題?
三、多運用直觀教具和形象語言,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歷史教學不能平鋪直敘教材的內容,要多運用直觀教具,如歷史地圖、課文插圖、仿製的模型教具等,以此來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開啟思維的動機。比如講述鴉片戰爭這一內容時,可先引導同學們看課本插圖,並要求同學們指出哪幅圖反映英國必然會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哪幅圖能體現英國的侵略行為?哪幅圖反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這樣以圖導談,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抽象的敘事形象化,以幫助學生進行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的聯想思維,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述赤壁之戰時,可利用蘇軾《赤壁懷古》裡面生動的詞句對古戰場赤壁進行渲染,簡單色畫波瀾壯闊的戰斗場面。然後因勢利導,推動學生思維的遷移,讓學生了解赤壁之戰的背景、經過和歷史作用,並假設關羽當時把曹操殺了,可能會出現怎樣的結局?讓同學們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討論,既開闊了視野,又鍛煉了對歷史事件的思辯能力。
另外,語言的准確運用,擁有扎實的語言基礎,也是培養學科思維能力的重要條件。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離不開語言,語言可以促進思維的發展。學生在考試中出現審題能力差。概括能力不足,答案不簡潔明了,條理不清楚、層次混亂等問題,主要是學生語言能力問題。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應注意下面幾點:首先,老師應注意縮小師生間的語言差異,使老師的知識傳授與學生的知識接受趨於一致,學生的思維才能活躍起來。其次,要弄清教材中一些關鍵性語言,引導學生做定量思維。如鐵農具、牛耕春秋出現,戰國推廣,西漢廣泛使用。出現、推廣、廣泛使用所表示的量是有著巨大差別的。再次,引導學生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進行思維,把所學的內容加工整理成自己的語言,往往能把厚書讀薄,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過好語言關是培養思維能力必不可少的條件。
四、讓學生多研究思維實例,吸取別人思維的經驗長處。
在課堂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往往受到時間的限制。為了讓學生思維能力真正發展起來,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應把歷史教學引向課外,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內活動。例如,看歷史故事,聽歷史講座,參加歷史專題辯論等。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多研究一些思維實例,學習一些專家、學者的思維成果,填補課堂學習上的一些空白。這樣有利於打破思維定勢,拓展思維空間,有助於解答一題多論的歷史問題。不過,學生在吸收謁外營養的過程中應注意如下幾點:第一,注意科學吸收。對同一歷史問題的看法有幾種不同的觀點,有些觀點不科學也不全面,不利於學生形成辯證的唯物史觀。因此,讓學生多掌握一些歷史理論知識,特別是與邏輯學、辯證法有關的理論知識,學會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思考和分析問題,達到去偽存真、辯證吸收的目的。第二,講究質量,不盲目追求數量。研究思維實例在於精而不在於多,思維實例應具有代表性,以共性看一般,往往達到一通百通的效果。第三,注意思維的多棱性。思維的形式包括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創造思維等多種形式。一種歷史知識的學習往往包括幾種思維形式,只有弄清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領悟不同思維方式在掌握歷史知識中的不同作用,才能實現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知識遷移,並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歷史思維能力是一個內涵豐富而深刻的科學概念,其培養的方法與途徑多種多樣,以上幾點淺識,希望能與諸位同行共勉。

Ⅱ 歷史思維能力在學習生活中的應用

課本是知識的載體,而能力的培養,又是從基礎抓起的。沒有全面准確的歷史基礎知識,無法談能力的培養,況且,歷史教材本身也包含一些隱性知識,要挖掘出這些知識,只有完全熟悉了教材,才能悟出其中真諦。隱性知識的挖掘,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將起重要的作用。

要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不僅不能冷落課本,而且對課本要讀懂、讀精、讀深。

讀懂,就是對課本中段與段、節與節、章與章、圖與文之中一些內在聯系要讓學生讀明白,要挖掘歷史概念的外延與內涵,尋找歷史事件的起因即根本原因與具體原因、外因與內因、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對一些注釋內容也要領會。讀精就是要善於歸納總結。

讀深,就是要挖掘課本里的一些隱性知識、實現知識遷移。隱性問題的答案語言往往不是課文中的原話,因此,要根據課文內容精選一些題目讓學生練習,把訓練貫穿於教材與課堂之中,一方面讓課本知識延伸,另一方面讓學生歷史思維向深層發展。



不要一味追求高、深、難,不要一味挖掘一些理論要求過高且與政治課過於靠近、答案隨意性較大的內容進行訓練;材料解析題訓練的重點不要放在那些生澀難懂的古文上。否則,這種捨本逐末的做法,將使考生缺乏對基礎知識的系統掌握而事倍功半。

歷史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課前預習,要求學生自己列出提綱,找出每課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把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於講課之中,變原來陳述式教學為論證式、探究式教學,從傳授知識「是什麼」的教學轉變為「為什麼」的教學。

課堂上注意一題多問,培養多角度思維能力;反向分析問題,培養逆向思維能力;同類項比較歸納,培養創造性思維和綜合概括思維能力;對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一分為二全面分析,培養歷史辯證思維能力等等。對教材中一些難點,大膽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博採眾議,達成共識。

講評課不要單純進行答案的灌輸,更不要讓學生認為老師的答案是一成不變的真理,要鼓勵學生對權威、對教師、對答案、對題目質疑。特別是一些問答題及材料解析題牽涉主觀意識的答案,要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然後教師集思廣益。

同時,鼓勵學生自己設計考題,充分發揮潛在能力,達到高層次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的目的。切勿把學生變成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上課讓學生單向靜聽;切勿上填鴨式習題講評課,不允許學生對「標准」答案質疑。這些做法都不利於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Ⅲ 如何培養良好的歷史分析思維能力

分析就是拆開了掰碎了來想。
比如,大家都做過那種歷史大題,政治大題。可以說,歷回史書教給答我們對待一個歷史事件,要看清楚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意義和影響,這就是一個歷史事件的要素。

同樣,你分析別的事情,就找出它有哪些要素,再一個一個往裡面套。
比如確定一次出遊,無非就是衣食住行。所以你想想啊,衣服要帶什麼,吃的喝的帶什麼,住哪裡,要不要提前訂酒店。出發時間,遊玩時間是什麼,搭什麼過去。
比如對一個產品,它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產地,客戶又是什麼

基本上一個一個要素想清楚,這個過程就是分析。

Ⅳ 如何培養歷史的思維能力

點擊下載附件 汕頭市潮陽新世界中英文學校楊繼生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間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維能力是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種能力。它控制並制約著其它各種能力的發展,指揮並調節著各種能力的運用,是各種能力的基礎。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重歷史思維能力的訓練,把發展學生歷史的思維能力放在首位。這是提高歷史學習效率和適應歷史高考的需要,更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並終身受用的長遠之需。歷史教學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思維訓練,應該怎樣進行思維訓練,下面就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管孔之見。 一、訓練思維的嚴密性 。歷史是已經發生的客觀存在,歷史的內容有著它的科學性和確定性,不能隨著人的意志而任意進行表述。在歷史高考中,往往出現因表述不準確而失分的現象。如秦「國」與秦「朝」之誤、將1917年「二月革命」性質表述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等。在歷史教學中,無論是新課還是復習課,都要注意訓練學生嚴密地思維、准確地表達。這就要求學生認真地領會和記憶教材的准確表述。一是要強調思維和回答問題要用歷史專業術語,不能隨意杜撰和改變。二是要特別注意對歷史概念的准確表述和對歷史現象定量定性表述,關注教材表述史實時使用的程度副詞等限定用語。前者如美國內戰之前的南方實行的是「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屬於「資本主義」經濟,不能簡單地表述為「奴隸制」經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新時期黨的基本的路線的「思想」「開始」形成,黨的十三大明確「概括和闡發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後者如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進行、歐美諸國和日本的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列強加強對外侵略擴張,十九世紀中後期「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又如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再如羅斯福新政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 二、訓練思維的完整性。 每一歷史現象都不是孤立存在,它在時間上與前後史實有縱向關聯,在空間上與其它地區(或國家)的史實有關聯,在性質上與其它現象有關聯。首先,在教學中要站在大文綜的角度啟導學生的思維。歷史學科與政治地理等學科知識有聯系,我們要全面地綜合思考,這就要求我們的思維要從點發展到線到面的立體思維,才能完整地掌握和記憶所學的歷史知識。如學習世界史上冊第一二章,可先向學生指出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對經濟具有反作用。然後搭建章節知識框架:經濟基礎的變化(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出現)引發了思想(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外交及地理(新航路開辟和早期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政治(尼德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及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等方面的變化。後面諸方面的變化又反過來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第二,站在學科內綜合的角度去訓練學生的思維,如分析歷史事件要從背景原因、過程內容直到結果影響全方位思考。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條件要從內外原因、主客觀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以及諸多方面原因去展開思考,分析歷史事件的影響也應該從各個方面去思考。如鴉片戰爭的背景,要從中國和世界兩大方面去分析,中國方面要把握的是經濟、政治、軍事、財政、階級矛盾、思想和外交等七個方面的要點;英國方面也要考慮經濟、政治、軍事、思想、科技、外交等六個方面;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要從英國資本主義本性出發,直接原因(英方的借口)是中國查禁鴉片行動;第三,嚴格要求和訓練學生在思考和表述歷史概念及結論時的全面完整性,嚴禁說半截句子斷章取義。如北美獨立戰爭的性質既是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又是「資產階級革命」。孔子維護周朝之禮,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秩序,孔子的思想後來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文化」成為我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三、訓練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指思考問題的深度,即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把握事物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在歷史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培養學生從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中發現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揭示歷史事件內在本質的聯系,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具體的訓練方法有:(1)引導由淺入深,層層遞進;(2)訓練學生在熟識史實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3)啟發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已掌握材料的情況下對歷史現象進行深入理性的分析思考。如在學習日本明治維新這節課時,可引導學生分析「19世紀中後期的中國和日本,同樣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同樣處於封建社會後期、同樣進行了資產階級改革,為什麼日本的明治維新成功了,而中國的戊戍變法卻失敗了?問題的提出可促使學生重新回顧已學的歷史知識並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如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例子: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國家與其本身的什麼國情有必然聯系?又如進一步到為什麼封建殘余較嚴重的國家容易走上法西斯道路?再如分析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牙時可步步展開:(1)明清商品經濟發展狀況與當時明清政府的對外政策、政治、思想觀念等方面有何關系?相互之間有何影響?(2)為什麼歐洲比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時間晚得多,卻早於中國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四、訓練思維的發散性。 近年來文科綜合考試試題體現了「遵循教學大綱,又不拘泥於教學大綱「的原則。往往在出題時給出新材料創設新情景,適當增加了一些應用型、能力型的題目,強調以能力立意,這就要求我們的歷史思維必須具有多維度的廣闊性。基於這一點,我們必須加強發散性思維的訓練。發散思維是指圍繞矛盾的核心、展開自由廣泛的想像與聯想、盡量去弄清事物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探索矛盾的本質規律,尋找解決問題的種種可能性。這種思維的最大特點就是無拘無束,思緒頻繁切換。發散思維屬於創新思維的內容之一,發散思維的過程有利於創新思維的形成。 我們在教學中,可通過寫作歷史小論文、進行歷史創作、開展歷史問題的討論與辯論等形式引導學生有層次、多角度地提出、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文科綜合能力測試要求學生「在所學各科之間建立聯系,根據事物及其發展的內在邏輯和規律,將知識重組、整合,構成有機整體,以期在知識的交融各種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過程中,產生更為深刻的思想內涵」(引自《高中文綜說明》)。這就是要求我們在平常的歷史教學中,立足教材知識,同時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培養。首先,我們在教學中要創造一種學生為主體的開放性、探究性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展開思辯和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要總是強調教學任務重教學密度大時間緊而由教師包說包講,使學生沒有思考和表現的機會,而應多給學生以發散思維的時間和空間。我們可以在如下方面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優化:(一)學會遷移和變通。如歐洲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反復是由於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和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性,類推到中國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遷移),中國還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等特殊的原因(變通)。二、學會聯系和聯想,如由戰後日本在美國的扶持下迅速恢復和發展、近年法西斯勢力出現抬頭趨勢,可聯想到兩者之間有何關系;再如學習中國古代近代賦稅改革、農民及土地問題,可聯想到當前的「三農」問題;學習遼沈戰役可聯想到當前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問題等。(三)學會多維和求異思維。如對教材中沒有作全面評價(如人教社2002年審定版關於「洋務運動」的評價)的史實、對教材中已基本作結論但史學界存在不同觀點(如人教社2002年審定版關於「太平天國運動性質」的表述)的史實 ,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展開多維思維,甚至不唯書、不唯上和不循常規地去進行求異思維。

Ⅳ 怎樣培養歷史思維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間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維能力是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種能力。它控制並制約著其它各種能力的發展,指揮並調節著各種能力的運用,是各種能力的基礎。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重歷史思維能力的訓練,把發展學生歷史的思維能力放在首位。這是提高歷史學習效率和適應歷史高考的需要,更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並終身受用的長遠之需。歷史教學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思維訓練,應該怎樣進行思維訓練,下面就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管孔之見。
一、訓練思維的嚴密性
。歷史是已經發生的客觀存在,歷史的內容有著它的科學性和確定性,不能隨著人的意志而任意進行表述。在歷史高考中,往往出現因表述不準確而失分的現象。如秦「國」與秦「朝」之誤、將1917年「二月革命」性質表述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等。在歷史教學中,無論是新課還是復習課,都要注意訓練學生嚴密地思維、准確地表達。這就要求學生認真地領會和記憶教材的准確表述。一是要強調思維和回答問題要用歷史專業術語,不能隨意杜撰和改變。二是要特別注意對歷史概念的准確表述和對歷史現象定量定性表述,關注教材表述史實時使用的程度副詞等限定用語。前者如美國內戰之前的南方實行的是「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屬於「資本主義」經濟,不能簡單地表述為「奴隸制」經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新時期黨的基本的路線的「思想」「開始」形成,黨的十三大明確「概括和闡發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後者如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進行、歐美諸國和日本的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列強加強對外侵略擴張,十九世紀中後期「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又如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再如羅斯福新政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
二、訓練思維的完整性。
每一歷史現象都不是孤立存在,它在時間上與前後史實有縱向關聯,在空間上與其它地區(或國家)的史實有關聯,在性質上與其它現象有關聯。首先,在教學中要站在大文綜的角度啟導學生的思維。歷史學科與政治地理等學科知識有聯系,我們要全面地綜合思考,這就要求我們的思維要從點發展到線到面的立體思維,才能完整地掌握和記憶所學的歷史知識。如學習世界史上冊第一二章,可先向學生指出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對經濟具有反作用。然後搭建章節知識框架:經濟基礎的變化(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出現)引發了思想(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外交及地理(新航路開辟和早期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政治(尼德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及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等方面的變化。後面諸方面的變化又反過來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第二,站在學科內綜合的角度去訓練學生的思維,如分析歷史事件要從背景原因、過程內容直到結果影響全方位思考。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條件要從內外原因、主客觀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以及諸多方面原因去展開思考,分析歷史事件的影響也應該從各個方面去思考。如鴉片戰爭的背景,要從中國和世界兩大方面去分析,中國方面要把握的是經濟、政治、軍事、財政、階級矛盾、思想和外交等七個方面的要點;英國方面也要考慮經濟、政治、軍事、思想、科技、外交等六個方面;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要從英國資本主義本性出發,直接原因(英方的借口)是中國查禁鴉片行動;第三,嚴格要求和訓練學生在思考和表述歷史概念及結論時的全面完整性,嚴禁說半截句子斷章取義。如北美獨立戰爭的性質既是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又是「資產階級革命」。孔子維護周朝之禮,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秩序,孔子的思想後來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文化」成為我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三、訓練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指思考問題的深度,即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把握事物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在歷史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培養學生從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中發現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揭示歷史事件內在本質的聯系,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具體的訓練方法有:(1)引導由淺入深,層層遞進;(2)訓練學生在熟識史實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3)啟發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已掌握材料的情況下對歷史現象進行深入理性的分析思考。如在學習日本明治維新這節課時,可引導學生分析「19世紀中後期的中國和日本,同樣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同樣處於封建社會後期、同樣進行了資產階級改革,為什麼日本的明治維新成功了,而中國的戊戍變法卻失敗了?問題的提出可促使學生重新回顧已學的歷史知識並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如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例子: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國家與其本身的什麼國情有必然聯系?又如進一步到為什麼封建殘余較嚴重的國家容易走上法西斯道路?再如分析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牙時可步步展開:(1)明清商品經濟發展狀況與當時明清政府的對外政策、政治、思想觀念等方面有何關系?相互之間有何影響?(2)為什麼歐洲比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時間晚得多,卻早於中國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四、訓練思維的發散性。
近年來文科綜合考試試題體現了「遵循教學大綱,又不拘泥於教學大綱「的原則。往往在出題時給出新材料創設新情景,適當增加了一些應用型、能力型的題目,強調以能力立意,這就要求我們的歷史思維必須具有多維度的廣闊性。基於這一點,我們必須加強發散性思維的訓練。發散思維是指圍繞矛盾的核心、展開自由廣泛的想像與聯想、盡量去弄清事物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探索矛盾的本質規律,尋找解決問題的種種可能性。這種思維的最大特點就是無拘無束,思緒頻繁切換。發散思維屬於創新思維的內容之一,發散思維的過程有利於創新思維的形成。
我們在教學中,可通過寫作歷史小論文、進行歷史創作、開展歷史問題的討論與辯論等形式引導學生有層次、多角度地提出、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文科綜合能力測試要求學生「在所學各科之間建立聯系,根據事物及其發展的內在邏輯和規律,將知識重組、整合,構成有機整體,以期在知識的交融各種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過程中,產生更為深刻的思想內涵」(引自《高中文綜說明》)。這就是要求我們在平常的歷史教學中,立足教材知識,同時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培養。首先,我們在教學中要創造一種學生為主體的開放性、探究性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展開思辯和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要總是強調教學任務重教學密度大時間緊而由教師包說包講,使學生沒有思考和表現的機會,而應多給學生以發散思維的時間和空間。我們可以在如下方面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優化:(一)學會遷移和變通。如歐洲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反復是由於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和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性,類推到中國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遷移),中國還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等特殊的原因(變通)。二、學會聯系和聯想,如由戰後日本在美國的扶持下迅速恢復和發展、近年法西斯勢力出現抬頭趨勢,可聯想到兩者之間有何關系;再如學習中國古代近代賦稅改革、農民及土地問題,可聯想到當前的「三農」問題;學習遼沈戰役可聯想到當前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問題等。(三)學會多維和求異思維。如對教材中沒有作全面評價(如人教社2002年審定版關於「洋務運動」的評價)的史實、對教材中已基本作結論但史學界存在不同觀點(如人教社2002年審定版關於「太平天國運動性質」的表述)的史實
,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展開多維思維,甚至不唯書、不唯上和不循常規地去進行求異思維。

Ⅵ 如何提高歷史思維能力

歷史思維能力是學習、研究歷史問題的能力。要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必須注意培養下列各種具體能力。
首先,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如何認識一種社會制度取代另一種社會制度(如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的殘酷性和進步性;如何看待帝國主義的腐朽性和發展性;如何分析殖民主義的破壞性和建設性;如何分析歷史的曲折性和向前性;如何認識革命的暴力性與和平性(1919年匈牙利無產階級革命中,以和平奪權的方式,建立蘇維埃共和國);如何認識歷史發展的多樣性與選擇性(中國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社會,革命後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躍入社會主義社會)等等,如果用確定的、線性的邏輯思維模式來看待,就很難找到它的合理內核,若以辯證思維作指導,就能解開它的「歷史之謎」。所以辯證思維能力是歷史思維能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培養學生擴散思維能力。要求學生可以以一個歷史事件為圓心,把自己的思維擴散開來,延伸出去。例如19世紀末,日本成為亞洲強國,擺脫民族危機,學生可以就此思考相關的明治維新、甲午戰爭、壟斷形成、《馬關條約》、八國聯軍、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戰爭等。加深理解,提高應變能力。
第三,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創造思維是一種新穎而有價值的、非結論的,具有高度機動性和堅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劃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表現為打破慣常解決問題的程式,重新組合既定的感覺體驗,探索規律,得出新思維成果的思維過程 。例如某學生一反史學界對方伯謙臨陣脫逃、最終伏法的定論,認為「方案」純屬冤獄,並通過旁徵博引,自 圓其說,得出「重新認識甲午戰爭中的方伯謙」的觀點。該過程實際就是由心智到實踐,最終演繹出創造思維的過程。可見,在創造思維過程中,學生可以高度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囿於成規,突破問題的固定反應方式,從史實的現象及本質中,剖析探索,尋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維結論。
第四,培養逆向思維能力。如證明書上所給的結論(「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你如何證明?)或者進行逆向設問,清學生思考,如隋煬帝如果不窮奢極欲,他能成為一代明君嗎?為什麼?商紂王曾經殺了自己的叔父,唐太宗卻殺死自己的親兄弟,那唐太宗也和紂王一樣是個暴君嗎?為什麼?
第五,培養學生的歷史形象思維能力。在科學的思維方式中,歷史思維包括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還應包括運用直觀形象、表象進行想像、聯想、分析、綜合等加工的形象思維。在中學歷史課堂上,大量的課本插圖、照片、地圖、投影片、影視音像製品往往用於增強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和歷史感,以形象地展現或佐證課本上寫的、教師講的知識,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主要功能。今天,新的課程改革呼喚歷史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探索和研究,學會自己去尋找規律和作出結論。教學中,教師要使形象化的歷史資料素材在啟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方面發揮作用,把學生從直觀性的學習,帶入到探究性的、創造性的學習歷史的領域。
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一、立足課本,把課本讀懂、讀精、讀深。
課本是知識的載體,而能力的培養,又是從基礎抓起的。沒有全面准確的歷史基礎知識,無法談能力的培養,況且,歷史教材本身也包含一些隱性知識,要挖掘出這些知識,只有完全熟悉了教材,才能悟出其中真諦。隱性知識的挖掘,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將起重要的作用。要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不僅不能冷落課本,而且對課本一要讀懂,二要讀精,三要讀深。讀懂,就是對課本中段與段、節與節、章與章、圖與文之中一些內在聯系要讓學生讀明白,要挖掘歷史概念的外延與內涵,尋找歷史事件的起因即根本原因與具體原因、外因與內因、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對一些注釋內容也要領會。讀精,就是要善於歸納總結。讀深,就是要挖掘課本里的一些隱性知識、實現知識遷移。隱性問題的答案語言往往不是課文中的原話,因此,要根據課文內容精選一些題目讓學生練習,把訓練貫穿於教材與課堂之中,一方面讓課本知識延伸,另一方面讓學生歷史思維向深層發展。不要一味追求高、深、難,不要一味挖掘一些理論要求過高且與政治課過於靠近、答案隨意性較大的內容進行訓練;材料解析題訓練的重點不要放在那些生澀難懂的古文上。否則,這種捨本逐末的做法,將使考生缺乏對基礎知識的系統掌握而事倍功半。
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
歷史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課前預習,要求學生自己列出提綱,找出每課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把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於講課之中,變原來陳述式教學為論證式、探究式教學,從傳授知識「是什麼」的教學轉變為「為什麼」的教學。課堂上注意一題多問,培養多角度思維能力;反向分析問題,培養逆向思維能力;同類項比較歸納,培養創造性思維和綜合概括思維能力;對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一分為二全面分析,培養歷史辯證思維能力等等。對教材中一些難點,大膽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博採眾議,達成共識。講評課不要單純進行答案的灌輸,更不要讓學生認為老師的答案是一成不變的真理,要鼓勵學生對權威、對教師、對答案、對題目質疑。特別是一些問答題及材料解析題牽涉主觀意識的答案,要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然後教師集思廣益。同時,鼓勵學生自己設計考題,充分發揮潛在能力,達到高層次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的目的。切勿把學生變成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上課讓學生單向靜聽;切勿上填鴨式習題講評課,不允許學生對「標准」答案質疑。這些做法都不利於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以討論、辯論、小論文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發展。
1、以「討論」激發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討論要求師生合作,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我完成部分學習任務,並創造性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並朝廣度和深度方面拓展。運用討論促進思維發展的具體做法如:進行探索和揭示歷史規律的討論;進行從整體事物的個別方面研究事物本質的討論;進行把事物的各種屬性聯合成一個整體,從而反映歷史發展輪廓或全貌的思維方法的討論。
2、以「辯論」拓寬知識視野,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辯論會,也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途徑。隨著現代社會信息媒介多樣化,傳統的課堂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
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到來,輿論界對社會各界活動作了大量報通,各種紀念活動廣泛持久展開,形成全球性熱點。我們可以組織一場年級辯論會。首先擬定辯題。有關於背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有關於結果的:戰爭對人類社會發展利與弊等等。讓學生自發組織,選取辯題,展開辯論。這種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源於課本,又適度超出課本內容,把課堂知識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此外還鍛煉辯論技巧 ,大大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了發散思維能力。
3、以「小論文」提高學生史論結合的動手能力。
心理學認為,思維活動總是同解決問題聯系在一起的,思維活動可分為再生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中學生的思維活動基本上是屬於再生性思維。但中學生再生性思維發展的同時,創造性思維也逐步開始發展。這種創造性思維不是專指對歷史學提出新觀點、新結論,而是指他們能以探索和創造的精神對待學習,以探索和創造的方法進行學習,對未知史事進行有創見的思索。在學生中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基礎上,提倡撰寫小論文,就是這樣一種創造性思維培養工作。
四、從歷史地分析、階級分析法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三個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1、要求學生歷史地看問題,運用科學的歷史觀評價人和事。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用現在的標准衡量歷史事物,就難以得出正確結論。比如用現在中學生就掌握對數和三角函數去和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比較,以為祖沖之不偉大,這就違背了歷史地看問題的方法。通過平日的強調和潛移默化,學生就會練就一雙歷史的眼睛。
2、用階級分析的方法。這里並不是套用極左時期的「階級斗爭為綱」,而是引導學生在分析歷史問題時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即注意人民性問題。例如,地主階級或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調整有利於當時人民生活和國家的發展,就應肯定。蘇聯犧牲波蘭人民利益與德國法西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就應否定。 隋煬帝奢侈腐化,濫用民力就應否定,而主持開鑿大運河、派人去西域和台灣就應肯定。
3、引導學生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歷史材料就得看出處、提示語,看懂材料的時間、地點、類別和具體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問答題則要逐字逐句,默讀三遍,找出關鍵詞,列好提綱。絕不能瞅上一眼,草率答題。不然就有可能把「俄國」答成「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答成「二次革命」,把「近代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誤為「法國大革命」等。又如,馬克思《資產階級和反革命》中說: 「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並不是英國的革命和法國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不認真分析就會在理解上出現偏差,誤認為「1648年革命不是英國革命」,而實際上正是英國革命。馬克思的意思是強調英國、法國革命的國際影響。
五、用討論式教學創設思辨的課堂,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討論式教學是指在教師精心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教學任務,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引導啟發學生就教學中的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進行辯論和研究學習。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此方法來把問題引向深入。
1、討論式教學的一般方法包括四個方面:(1)教學組織方法,如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創造自由輕松平等的教學環境、啟發引導思考、置疑詰問等等。(2)指導學生准備、參與討論的方法,如指導學生怎樣明確問題、選擇論點?怎樣收集資料,提供論據?採用何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解?怎樣抓住別人言論的中心?等等。(3)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方法,如啟發學生變換角度考慮問題,引導學生反思前面的討論是否偏題,啟發學生發現別人的長處,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或事件等等。(4)引導學生認識自我,了解發展自我的方法。如指導學生填寫自測情況表,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反思,教會學生如何沉靜下來、反復思考問題等等。
2、討論式教學的組織程序如下: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明確問題→假設、分析、論證→總結評價(討論的准備)(討論過程)(修正、遷移)實施結果與分析討論。
① 根據中心問題,創設思考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思維不合邏輯、對問題的原因迷惑不解,或者不符合應有的客觀歷史現狀,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② 引導學生明確問題實質,收集歸納論點與論據(歷史事實)形成觀點,同時考慮可能出現的其他觀點,分析其正誤及思考表達的方法。
③ 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隨時記錄別人觀點中的重點問題,及時提出自己的見解,適時對前一段討論進行分析反潰引導學生注意邏輯性與科學性,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把問題引向深入,從而揭示出歷史發展的規律。
④ 總結評價學生討論,評價學生在知識與能力層次上所達到的目標是否實現,啟發學生自我總結,指出討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矯正的方法。也可以再提出一個相似的問題,讓學生作出回答,以檢驗學生是否真正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引導學生思維能力的遷移。

培養歷史思維能力需要注意些什麼——
第一,培養歷史思維能力需要注重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理論基礎與能力基礎,學生的現狀是教師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依據,任何教學方法均離不開學生的客觀實際。因此調查了解學生對歷史問題的認識程度、認識方法、依據的思想觀點,就成為我們發展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前提。
第二,培養歷史思維能力需要注重創設有益的學習情境。美國教育家林格指出:在教學中,教育心理學關心三個焦點區域的理解的發展,即學習者、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這三個區域相互重疊和相互關聯。創設歷史學習的情境是為了讓學生置身於一種學習、探究的氣氛中,自覺地、主動地感受歷史,從而激發起學生去理解與尋究歷史問題的願望。
第三,培養歷史思維能力,要讓學生了解基本的史學理論。在日常教學中,必須給學生講清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個性與共性,原則與策略,必然與偶然等的辯證關系。像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歷史發展的規律等問題,應該在教師舉例說明後 ,讓學生再舉同類例子加以說明以鞏固基本理論。
第四,引導學生注意當前社會熱點問題,以提高理論結合實際和應變能力。如當前的改革開放、中日關系、統一台灣、伊拉克沖突、多極發展、民族問題、科技文化發展等都應注意。平時注意了這些問題 ,考試中遇到相關試題就可以比較順利地回答。
——廣東肇慶中學 王瑞

Ⅶ 如何結合歷史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學科能力培養已成為中學教學的一個中心環節,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因素。歷史學能能力是多方面的,它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因此,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要培養歷史思維能力要做到如下幾點:一、發揮非智力因素在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作用。
在歷史教學中,應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如志向、想像力、意志力、興趣等能給思維力的產生提供強大的動力。一個人的志向越高,他的學習動力和潛能就越大;想像力愈豐富,愈有利於構建知識的立體體系,愈有利於思維的擴展;意志力堅強的人,能自覺調節自己的行為,駕馭自己的情緒,並善於確定自己的目標;興趣能喚起學生求知慾的強大動力,學生只有在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下,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才能積極思維。因此,在歷史教學中,老師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看成教材與學生間的媒介,一定要大力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保證每位學生有強烈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思維意識。這是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首要環節。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思維能力。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要調動學生的思維,就必須把問題引入課堂,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越高、迫切感越強,思維也就越活躍。因此,在歷史教學中,老師應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地從歷史知識本身提出各種具有較強啟發性的問題,不斷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置身於問題之中,使學生大腦處於積極思維狀態。設問要注意啟發性,要從各種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可依據《考試說明》的幾種能力要求從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推理等不同角度提出問題。例如,要求比較問題:比較太平天國運動與義和團運動的異點?要求綜合歸納問題: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哪幾次高潮?各有什麼特點?要求推理說明的問題:中國近代農民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把中國民主革命引向勝利,說明了什麼問題?
三、多運用直觀教具和形象語言,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歷史教學不能平鋪直敘教材的內容,要多運用直觀教具,如歷史地圖、課文插圖、仿製的模型教具等,以此來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開啟思維的動機。比如講述鴉片戰爭這一內容時,可先引導同學們看課本插圖,並要求同學們指出哪幅圖反映英國必然會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哪幅圖能體現英國的侵略行為?哪幅圖反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這樣以圖導談,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Ⅷ 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內容摘要】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即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本文就新課改理念下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一是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二是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啟發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四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主要途徑。
【關鍵詞】歷史概念 歷史材料 歷史思維
【正文】古人雲「授之以漁,非授之以魚」,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把培養學生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核心。而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即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但在傳統教育尤其是講授法過程中過分強調知識的確定性,強調問題答案的惟一性和標准化,在頭腦中形成了太多的心理定勢,用單一的固有的,常規的心理准備去應付各種問題,從而缺乏思考的獨立性和富有新意的想像,反而不利於創造性發揮。「歷史課程標准解讀」一書中告訴我們:知識、技能和思維是學習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三個有機組成部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把三者結合起來進行。本文就新課改理念下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加強歷史概念教學,注意准確、科學地表達歷史概念,並要理解和掌握歷史概念。因為歷史概念是對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的抽象與概括,反映其本質特徵。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歷史概念的過程,就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個時期、一個階段的歷史事實及其特徵和規律,一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都都應該講解透徹。
如在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天京變亂」這一史實時同學們比較熟悉。若只設問原因如何,過程怎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但嘗試創設新的問題情境和問題鏈,效果就不同:(1)假設沒有「天京變亂」,太平天國最有可能發展成為什麼樣的政權?(2)假設沒有「天京變亂」,洪秀全的「天國」理想會實現嗎?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牽涉到「天京變亂」,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敗因、教訓等熱情,在模擬假設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問題。如「太平天國變成了新的政權」,「太平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太平天國割據南方與清對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國理想變成夢」,「洪秀全成為民選總統」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單獨設問,學生興趣很難提起。可設計以下歷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圍剿」前國民黨政權和蘇區控制的國土、人口、擁有的兵力、軍事策略、外援的對比表,同時出示國民黨的碉堡工事和紅軍的防禦工事圖片。就戰爭開始後,假設一方
是紅軍的指揮者李德,另一方是蔣介石,進行模擬指揮(主要是策略)並談感想。這樣一來,不但課堂氣氛活躍了,而且給學生提供了求異探究的空間。於是有同學提出敗因主要是中共的軍事策略錯誤;也有認為主要是紅軍的綜合實力不如國民黨;還有認為主要是國民黨的持久戰消耗了我們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問題。於是學生對歷史史實的認識從現象到本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種講解使學生對「天京變亂」和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有整體概念,有利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講授歷史知識必須與有計劃的培養學生能力相結合,在教學中既不能單純講知識而不培養能力,也不能單純培養能力而脫離知識,而應在講授歷史知識時貫徹能力培養,在能力培養的基礎上獲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歷史教學中,好的設問可以起到點睛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如何才能提出好的問題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德日三國經濟迅速發展,究其原因,教材講的很明確,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總結歷史規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較分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通過比較分析,三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國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2、都通過了侵略擴展獲得大量資金,原料市場;3、都注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採用3、壟斷組織的促進作用。至此問題就已基本解決。但學生還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如果稍加點撥,就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國家統一,對外侵略、掠奪是資本主義的本性,落後就要挨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有反作用於生產力。這樣的分析比較,將「史」與「論」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層次。
二、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你教的科目感興趣,那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很高,你的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豐富多樣的教法也能促使學生思維活躍。作為中學歷史教師在勤於積累資料素材的基礎上, 巧於設計問題情境,善於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故事、膾炙人口的歌訣、言簡意賅的歇後語、饒有情趣的民謠、美妙動聽的音樂、啟迪智能的謎語、幽默動人的漫畫等融入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每上一節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從而保持濃厚的興趣、活躍的思維狀態,並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萌動創新的意識。例如,我在講「春秋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這一內容時,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國有一個改革家在推行變法法令這前,擔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門豎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令說:『誰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給十金。』人民感到奇怪,只是觀望著,沒有人去搬。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賞金增加到五十。有一個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去了,他果然獲得五十金重賞,表明政令一旦下達,就堅決執行。同學們知道這位改革家是誰嗎?學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興趣盎然,我利用這一時機,引導學生思考,商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實行變法?變法的內容和結果怎樣?商鞅變法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為何被施以車裂之刑?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為了讓學生理解1977-1978年中國「在徘徊中前進」,我把當年的 「你辦事我放心」、「黑龍江省委敬迎華國鋒主席像」、「堅持兩個『凡是』的方針」等宣傳資料展示出來,採取自由發言的形式,由學生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由於資料新穎,學生興趣濃厚,有的想到了雖然「文革」結束,但個人崇拜現象依然存在,並且還在製造新的個人崇拜;有的想到了「左」的錯誤仍在繼續;還有的想到了黨的指導思想仍然沒有改變等等。這樣,學生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識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誘發了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另外,高中學生很喜歡在歷史教學中聯系社會熱點問題。因而我十分注意用學過的歷史思維方法去聯系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去分析歷史現象。例如,在講到蘇聯與德國法西斯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為防範德國的侵略,為作戰做了一些准備,加緊東部的開發和經濟建設,並將重工業遷往東部。這些准備工作為蘇聯最終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聯想到我們國家正在開發大西北。提到此,同學們展開熱烈討論,結果得出了新穎的結論,開發大西北不僅僅是發展了中國經濟,還具有戰略意義,獲得了創造性思維成果。因此這種做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啟發引導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第一、要學會閱讀課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基礎。具體方法是:一是出示閱讀提綱、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句、詞,設計一些提高能力的問題。如出示閱讀提綱應是本節或本段的重點內容。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可告訴學生規律,如一段話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往往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例如十月革命的影響,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點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內容,另外閱讀時要理解重點詞的含義,如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高度集中」是重點詞,應理解,否則無法理解蘇聯解體的原因。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弄清文中的內容講的是什麼,然後用自己組織語言表達。三是教會學生構建每一課、每一單元的知識網路。
第二、要學會獨立思考。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要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要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己發現隱藏在事物後邊的問題,當得不到結果時,老師及時引導。如我在講「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時,可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共產黨在1937年秋召開的洛川會議上決定了全面抗戰的路線,為什麼不把八路軍直接調到正面戰場上作戰,而要開赴敵後戰場呢?開赴敵後戰場以後,又為什麼不立即組織百團大戰呢?」通過師生的共同探討,最後得出結論:1937年,八路軍3個師才3萬人左右,若與強敵硬拼,不僅達不到抗日救國的目的,反而會達到蔣介石對紅軍五次圍剿沒有達到的目的。八路軍深入敵後發動群眾,既避免了國民黨可能的挾制、吞並,又能夠組織起抗日游擊隊,開展敵後武裝斗爭。這樣,既有利於持久抗戰,又保障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實踐證明:在教師的引導下,適時設疑,有利於學生鞏固知識、解決疑難問題,更有利於學生不斷轉換分析問題的視角,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多維歷史聯想能力。因此通過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學習,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以表現自己的機會,又可避免老師的一言堂。同時又可把學生思維帶到老師設計好的思維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主要途徑
第一、課堂討論。討論是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教材上的結論,有些只是「一家之言」。因此,課堂首先就要營造師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討的民主氣氛,鼓勵學生破除迷信,暢所欲言,容忍學生對教師、對教材說「不」,給學生自主探究的心靈自由。鼓勵學生爭論,教師及時點撥,可以使問題在討論中解決,知識在討論中豐富增長,又可使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概括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如我在講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一目時,曾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中我啟發學生把民族資產階級對待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工人階級的幾種不同態度進行分析對照,並引導學生運用大量歷史事實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最後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就對民族資產階級為什麼具有革命性和妥協性這一問題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在討論中,同學們獲得各方面的知識,還學會了從多層次多角度去看問題的思維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歷史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課標下,教材不只是課程資源,同時非常重視史料的編輯。教師要多渠道,有針對性篩選史料。在豐富的史料面前,學生的思維回到歷史中,認識歷史的真實面貌。如講述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時,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古代人口南移,環境的變化,氣候的演變,經典作家的論述等,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南移的緣由,學生對材料進行了處理,最大限度的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做到了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從而使思維向多維的方向發展,更好拓寬了思維視野,培養思維的廣闊性。高中教材,有一個明顯特徵,即從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歷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應的思考題,要求學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綜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論證、討論。這些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習題為範例,仔細講解,教給學生解題方法。第一步,要先讀懂材料,通過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選自什麼文章或哪一年的誰的講話,通過材料里邊提供的時間、人物、事件來判斷是課本中的哪一部分內容。第二步,聯想課本中內容來解題。第三步,有的問題要弄清問什麼,通過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經常找一些材料題,並逐漸地由易而難布置一些解析題,讓學生練習。另在教給學生解題方法、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材料的基礎上,上課盡可能增加課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如投影、電視等,使學生見多識廣,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如在講美國在二戰中修改「中立法」實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時引用了羅斯福的一個比喻「如果你的鄰居家著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當時能討價還價嗎?」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國對外政策變的根本原因是出於自身的考慮。使學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過練習提高能力。歷史教學中練習,不僅使學生深入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還能培養運用技能技巧解題能力,使思維具有靈活性和准確性。練習要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如一題多練,一道選擇題的四個選項,可當成4道問答題來做。各種題型可考查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選擇題可考查學生的多種能力,對比、理解是否准確等,材料題可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問答題可訓練學生的歸納、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據重點難點來講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另外,總結歸納教材內容、知識結構,對舊知識加工梳理,也是鍛煉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對所學內容提煉要點,找出規律,清理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過小結學習心得的方式進行這方面思維訓練。
第四、逆向發散性。逆向發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的指向與題目意義的方向相異或相反的思想方法。在平時歸納整理出來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在應用時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維定勢,對學習者解決問題時有積極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規定性發生變化時造成誤判。善於運用逆向發散法,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思維的失誤,而且在解決問題時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評價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不僅要從整體上逆向思考,而且要從局部去思考,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許多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原因的,是歷史合力的結果。因此歷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點。例如我在講解內閣的設立時,我要求學生順著我設立的問題去整理教材看書。明成祖為什麼設內閣?明太祖為什麼要廢丞相?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何時產生?有何變化?變化的趨勢的是什麼?逆向思維的考查在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出現的很多,要多選擇相關的高考題去訓練學生。
第五、寫作實踐。事實證明,讓學生寫史學小論文,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這種寫作,可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他們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見解,闡述出某種新觀念。通過鍛煉,其思維能力也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方法途徑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途徑可以探究。所謂「教無成法,教學有法」,這需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探究、總結。總之,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根本。這些能力在將來步出校門後,可以用於實際生活,在這一點歷史教學的社會功能是其它任何學科無法提供的。因此,我們歷史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有益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閱讀全文

與如何運用歷史思維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