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如何理解歷史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如何理解歷史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發布時間:2021-02-24 01:11:01

Ⅰ 如何理解認識和實踐,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及其重要意義

復(1)所謂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制具體的統一是指在人們具體的認識過程 中,主觀認識要和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的客觀實踐相符合;所謂歷史的統 一是指主觀認識要同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客觀實踐相適應。

(2)實踐決定認識,由於實踐不僅是客觀的,而且是具體的、歷史的,這就決 定了主觀認識也必須是具體的、歷史的。如果實踐進程已向前推移,轉入另一具 體過程,主觀認識也應當轉變,否則,思想就落後於實際。如果實踐的進程尚未 進入另一具體階段,條件尚未具備,就把將來要做的事情強制提前來做,就必然 犯思想冒進的錯誤。

(3)實踐決定認識的原理內在地要求主觀和客觀、認識與實踐必須是具體的、 歷史的統一。

Ⅱ 如何准確理解「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指的是人們認識過程中主觀思想和客觀事物的辯證統一關系。它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客觀決定主觀,主觀依賴於客觀,人的主觀思想是客觀事物的反映。

人的認識的辯證運動,也就是主觀和客觀在實踐基礎上的辯證統一。人們的認識任務就是求得主觀和客觀之間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這個統一應是具體的,就是說主觀認識要同一定時間、條件、地點下的客觀實踐相符合。

這個統一應是歷史的,就是說,主觀認識要同不斷變化著的客觀實踐相適應。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要求人們,當客觀實踐的具體過程已經向前推移的時候,主觀認識就應當隨之而轉變。如果主觀認識仍然停留在原來的階段上,就會犯右的保守主義錯誤。

(2)如何理解歷史的主觀性和客觀性擴展閱讀

創立的歷史條件和思想來源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哲學基礎。它和整個馬克思主義學說一起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

當時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社會化大工業生產和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矛盾、個別企業的高度計劃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矛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已經開始激化,出現了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和德國西里西亞織布工人起義。

工人階級已經迫切要求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工具,以揭示社會發展的規律,增強自身解放斗爭的自覺性。

當時的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也日益暴露了客觀世界的唯物辯證的本性。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斗爭的尖銳化使階級關系明朗化、簡單化,並清楚地暴露了階級矛盾和物質經濟利益的直接聯系。

資本主義的發展開拓了世界市場,打破了國家間、民族間和地區間的隔絕孤立的狀態,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

同時,自然科學中的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C·R·達爾文的進化論等三大發現,以及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也提供了關於自然界中各個領域及其過程之間聯系的清晰的圖畫。這一切為辯證唯物主義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客觀可能。

Ⅲ 歷史應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主觀的歷史有什麼意義

在甲骨文中,“史”,下半部分是一隻手,上半部分是一個“中”字,意為“執中”。這個字形就形象地概括了歷史的要義:客觀記錄所發生的事件。問題是,有客觀就有主觀,客觀是相對的,主觀才是絕對的,是人都脫離不了主觀的束縛,那麼歷史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呢?

Ⅳ 如何理解認識和實踐、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重要意義

1 真理及其客觀性
真理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符合的哲學范疇,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
2 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屬於認識論的范疇,它在形式上是主觀的,但它的內容是客觀的。真理的客觀性體現在:
第一,人們認識的根源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觀物質世界。
第二,真理雖然在形式上是主觀的,然而真理所反映的內容卻是來自客觀物質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一種認識是否是真理,只能由社會實踐來檢驗。
第三,對同一事物的認識,真理只能有一個,不是多元的。真理只能是認識與客觀對象的一致。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第四,在階級社會中,人是有階級性的,人們對真理的認識和利用,總是受階級利益的影響和制約。這是階級對真理的態度問題,而不是真理本身的階級性問題。
運用真理的客觀性原理評析馬赫主義的一段話:真理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成」,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地組織起來的經驗」。主觀真理論以真理是「人造的」、主觀的為基本前提,以滿足個人主觀需要作為真理的標准,鼓吹「有用就是真理」,貌似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尺度,實際上是與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根本不同的:第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是指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社會活動;實用主義則把個人應付環境的行為稱做實踐。第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把實踐結果作為檢驗真理的尺度,是指通過實踐證明主觀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實用主義所講的效果則是指個人的主觀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第三,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凡是符合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是指真理的屬性和作用;實用主義主張「有用就是真理」,是把對我是否「有用」,作為真理的依據和標准。

Ⅳ 如何理解觀察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一、主觀和客觀是哲學認識論中一對最大的區分性范疇主觀和客觀是哲學認識論中一對最大的區分性范疇,具有名詞性。 1、主觀就是作為人腦反映過程的精神(主觀世界),包括認識能力和認識結果; 2、客觀就是人腦的反映對象,包括物質(客觀實在)和「作為反映對象的精神」(精神客體,不象很多物質那樣具有實體性,但具有客觀存在性)。精神范疇與主觀范疇在外延上是全同關系:作為反映過程的精神就是主觀(主觀世界);反過來看,主觀只包括精神。物質范疇與客觀范疇在外延上是從屬關系:物質只是客觀(客觀世界)的一部分;反過來看,客觀既包括物質(客觀實在),也包括「作為反映對象的精神」(客觀存在)。 二、主觀和客觀是哲學真理論中一對特殊的描述性范疇主觀和客觀是哲學真理論中一對特殊的描述性范疇,用來說明主觀(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對象),具有形容詞性;有時前面用副詞來修飾,例如:太主觀、很客觀;有時後面加一個「的」字,例如:主觀的、客觀的。 1、主觀(的)是指認識不符合實際。如果張三的主觀認識違背客觀對象,人們就評價說:張三的看法太主觀,張三的看法是主觀的。 2、客觀(的)是指認識符合實際。如果李四的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對象,人們就評價說:李四的看法很客觀,李四的看法是客觀的。 真理是人腦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在形式上(包括語言形式和邏輯形式)是主觀的,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即符合客觀對象。 謬誤是人腦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錯誤反映,在形式是主觀的(與真理相同),但在內容上也是主觀的即不符合客觀對象(與真理相異)。

Ⅵ 如何准確理解「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如何

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指的是人們認識過程中主觀思想和客觀事物的辯證統一關系。它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

首先,認識和實踐、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應當是具體的、歷史的。所謂具體的,即主觀認識要同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客觀實踐相符合。

其次,認識和實踐、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應當是歷史的。所謂歷史的,即主觀認識要同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客觀實踐相適應。

再次,客觀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所以,主觀認識也應當是具體的、歷史的。當事物的具體過程已經向前推移,轉變到另一個具體過程的時候,主觀認識就應當隨之而轉變,如果主觀認識仍然停留在原來的階段上,這就脫離了客觀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特點,思想落後於實際,就容易犯保守的錯誤。

(6)如何理解歷史的主觀性和客觀性擴展閱讀:

同一客觀對象在不同的時候其客觀實際是不同的。因為客觀實際是變化發展的,它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主客觀可能相符合。

但經過一定的時間後,客觀實際發生了變化,主客觀關系就; 不一定一致了。這就要求從變化了的實際出發,使自己的思想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這就叫歷史的統一,否則就是思想僵化。

當事物的具體過程尚未結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開,向另一個具體過程推移轉變的條件還不具備的時候,如果人們硬要把將來可能做的事情勉強拿到現在來做,企圖超越階段,這同樣是脫離了客觀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特點,就容易犯冒進的錯誤。

Ⅶ 如何理解歷史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1.歷史的概念
歷史是什麼呢?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搞深入研究的人,都無法迴避這個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處在相異時空環境下的人會給出彼此不同的答案。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歷史一詞本身概念界定的困難,似乎超過了其他任何語匯。直到今天,圍繞這一概念的討論,仍然處於錯綜復雜、眾說紛紜的狀況。從學理上講,這種現象實屬正常,恰如歌德所說,「人們只是在知識很少的時候才有明確的知識,知識會隨著懷疑一起增長。」

A.歷史一詞所包含的三層含義
國內比較權威的史學理論著作認為,歷史一詞包含著三層含義。

「第一,它指以往人類社會的客觀歷史過程,或過去發生過的事情的歷史,即作為歷史研習者認識對象的客觀存在的歷史;

第二,它指人們的歷史認識或作為歷史認識集中成果的歷史著作,即作為認識主體對客觀歷史過程進行重建的主體化的歷史;

第三,它指歷史學這門學科,從馬克思主義觀點來說,就是研究人類社會發生過的各種歷史現象並探尋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杜經國、龐卓恆、陳高華著:《歷史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頁。)

如果將這三個層次進行進一步的整理的話,可以認為,歷史包含著兩個基本要素,即過去發生的事情和人們對這些事情的理解。這也就牽涉到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問題。

2.西方史家論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A.修昔底德的史學認識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是西方歷史上第一個以尊重歷史事實的客觀性著稱的人,他不輕信傳聞,力求使自己的敘述與事實相符合。但是,和其他古典歷史學家一樣,他也將歷史學的道德垂訓功能擺在歷史寫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開篇,修昔底德闡明了自己寫書的目的,「我的這部歷史著作很可能讀起來不引人入勝,因為書中缺少虛構的故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過去所發生的事件和將來也會發生的類似的事件(因為人性總是人性)的人,認為我著作還有一點益處的話,那麼,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眾一時的嗜好,而是想垂諸永遠的。」(修昔底德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謝德風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第18頁。)看來,作者是想借記述雅典國家的興衰成敗來勸戒後人,以史為鑒。比如,他經常以當事者的口吻創作長篇演說辭,實則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在膾炙人口的《伯里克利在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的演說》中,修昔底德極力贊頌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蘭克的史學認識19世紀,德國史學大師蘭克所創建的「蘭克學派」以客觀主義史學著稱。他們有一句名言:歷史是怎樣發生的,我們就怎樣去記述它。在蘭克所處的時代,歷史學的地位迅速提升,以至後人稱19世紀是「歷史學的世紀」。當時的歷史學家往往對自己的學科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受過嚴格歷史學專業訓練的學者認為,只要通過一端時間的整理過去遺留下來的史料的科學工作,歷史的原貌即可全面、徹底、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蘭克和他的學生們花費了大量精力,留下《拉丁和條頓民族史》等傳世之作。表面上看,蘭克學派似乎作到了將個人的主觀因素完全排出了歷史寫作,而在實際上,他們的這種努力是無法完全實現的。蘭克一方面強調歷史的客觀性,但是另一方面卻歷史具有規律性。他以一種典型的精英史觀向世人宣稱,整個歷史都是上帝的手筆,在神意的導引下,帝王將相按照自己的意圖創造了歷史。所以,蘭克學派歷史學家使用是史料也大都關乎社會上層人物的一舉一動,底層人物則被排除於他們的歷史視野之外。盡管在形式上,蘭克學派遵循的是客觀的科學的制史方法,但從根本上講,這些全都是服務於其「精英史觀」、貫徹其主體意識的。

C.克羅奇的史學認識
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奇是倡導歷史相對主義的代表人物,以強調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而聞名。他認為歷史學家應該「只聚精會神於與一個問題相適應和構成活生生的積極歷史、即當代史的某一點上」;相反,不依賴主體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體歷史是不存在的。(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傅任敢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37頁。)在克羅奇看來,認識者通過主觀感知和個人需要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才是真正的歷史。「歷史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它的資料就在我們自己的胸中。」
(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第14頁。)而其他多餘的、游離於其視野之外的歷史則是虛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在這里,相對於客觀歷史而言,人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調。

D.柯林武德的史學認識
柯林武德是20世紀上半葉的英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在歷史哲學上主張「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是當事人的思想動機決定了他的行動、從而推動了歷史的運動。「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所要發現的對象並不是單純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現的思想。」(柯林武德著:《歷史的觀念》,何兆武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243頁。)所以,歷史學家必須研究人類行動背後是思想。繼克羅奇之後,柯林武德將歷史認識中的主觀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3.歷史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
總體來看,歷史研究離不開歷史認識的主觀性和歷史本身的客觀性。歷史學科在某種程度上要求二者的互動。對於過去發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觀性是不依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而歷史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又必須依賴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作出具體而深入的解釋。任何歷史研究都不可能絕對排斥人的主體活動,這在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大顯著特性。將歷史學科建設成類似純自然科學的模式,似乎是沒有可能的。因為歷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規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體條件下才有效。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也沒有必要那樣做,從現實的角度看,處在不同時代的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會要求具有批判意識的歷史學家根據以往的所謂客觀史實重新作出與時俱進的精彩闡釋。

4.歷史認識的相對性

A.歷史認識的相對性的含義
歷史認識就本質而言是相對的,相對性的含義在於認識對象比其他科學認識對象具有更突出的自主選擇性、非重復性和非直觀性;歷史認識主體處於歷史普遍聯系的總過程中,對歷史客體的認識活動不能純客觀地超出自己具體的、時代的思想水平,傾向和價值觀念的制約

歷史認識的絕對性只存在於某些關於具體史實的單稱判斷,或者代表著人類歷史認識無限發展的承繼系列的只能逐步接近的方向。

在懂得歷史認識相對性的基礎上才可能深入探討歷史認識與其他科學認識的共性,客觀地謀求各門科學間的借鑒與結合。

B.對歷史研究者的要求
歷史研究者必須經常性地進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潛在意識、知識特性和其他思想觀念傾向在何種程度和意義上映射在自身的歷史認識的結果中,以及如何對待這種成分,進而,需以更大的關切注意史料中滲入的他人的主觀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消除其消極影響。在作出概括性的、普遍性的認識結論時,注重追尋其所以成立的前提、尤其是理論性前提本身的特設性和假設成分。最後,對於具有普遍性意義的歷史認識,放棄認識已經終結的意識,在現實的基點上隨時准備投入歷史的再認識。(以上參閱趙軼峰:《歷史認識的相對性》,《歷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Ⅷ 如何看待歷史的客觀性問題

首先,我們應以務實的眼光來看待歷史,即所謂「務實的實在論」。雖然語言本身是不透明的,是建構出來的,也有其內在主觀性,但是語言還是可以與事件連在一起的,「事實」與「語言」更是相互依存的。如此一來,歷史學家便可以用語言來捕捉自身之外的事物了。其實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會構建他們自己的一套詞彙,這就達成了一種語言共識,即語言具有相對穩定性。雖然以前的歷史資料都變成了一種文本,已不具備以前的客觀性與權威性,但是這個問題也要辨證地來看待,正是因為語言的相對穩定性,所以文本所蘊涵的內容還是可以被傳播的,即文本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但是這種可信度已經相對化了。
其次,我們需要合理相對主義的歷史學。雖然後現代主義以相對主義來懷疑一切,解構一切,但是無形中卻將相對主義絕對化,即絕對的相對主義。這種絕對主義顯然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如果一切都不可信,人類便無法生存。所以我們需要的歷史觀應是一種合理相對主義的歷史觀,也就是把相對主義本身也相對化、務實化。前文已經講過世界上不存在普世的史觀和史學,所以從多元文化角度來看待歷史的相對化歷史便勢在必行。但是將歷史相對化到什麼程度,即所謂合理相對主義中的「理」的定位問題卻是很難弄清楚的,並不能簡單地將這種「理」等同於理性主義中的理性。我認為這個「理」本身也是相對的,有待於進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最後,我們需要新文化史所倡導的史觀,即微觀史觀。新文化史其實是傳統的現代科學歷史與後現代主義歷史之間的一種妥協,是一門通過深度描述語境(context)來研究象徵符號的歷史。既然我們無法做到絕對客觀,何不如將歷史研究微觀化、細致化。雖然這是一種看似文學化了的歷史,但是新文化史卻是在將古人的日常生活細致地呈現在人們眼前,供其得出自己的結論,比純粹文學還是要客觀很多的。過去史家的任務是解釋歷史,而新文化史家卻是通過呈現自己對歷史的理解來喚起世人自己對歷史的理解。雖然「一千個人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一千個人終歸定位的還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別人。除了理解,新文化史倡導的另一個任務便是保持懷疑,即認識到歷史本身的局限和不足。若沒有這個懷疑精神,以比爾德為代表的美國進步學派也不會揭穿愛國頌揚式的精英歷史,如此,歷史便走入死胡同,就不可能進步。而絕對客觀的歷史也會將歷史問題蓋棺定論,歷史研究之路也會越走越窄,直至消亡。我認為歷史應該是一門開放並且有活力的學科,沒有定論、百家爭鳴的學風才是歷史的魅力所在。正所謂「所有歷史都是中期報告」。其實我本人從初中到高中,再到本科以及研究生所接受的歷史教育也經歷了一個從客觀的科學史觀到新文化史觀的轉變,恰好也是20世紀國際上史觀轉向的一個縮影。縱然「那高尚的夢想」(歷史的客觀性)如同彼岸花一般遙不可及,但是歷史的魅力還是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史家向「那高尚的夢想」一步一步地邁進!

Ⅸ 如何准確理解「主觀與客觀的具體歷史的統一」

世界是物質的世界,它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就要求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要時刻尊重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我們的主觀要時刻跟著客觀,讓主觀和客觀相協調,相統一一致.因為客觀的物質世界又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這就要求我們的主觀認識也要不斷的發展,深化和向前推移,時刻跟著客觀變化發展的步伐,尊重它認識它,即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其實這也就是我們課本中所說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是這個意思.體是說地點空間,歷史是說時間,主觀意識和客觀存在都會隨著空間時間的不斷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主觀和客觀不僅要統一,並且還要在具體中歷史中實現統一..
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這是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在實際中的要求.
客觀與主觀的關系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主觀和客觀相一致,-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這是辯證唯物主義在總體上提出的有關方法論要求.它既適用於某個國家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也適用於一個單位、一個人搞好各項具體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能籠統地談主觀和客觀的 統一,因為主客觀兩個方面會因不同的人、不同的實際,不同的時間等因素而有差界.
一、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統一
不同的實踐主體面臨的客觀實際不同.對一個人來說會面臨學習、工作、生活等實際;對一個單位來講,又表現為它們當時當地面臨的實際;對-個國家來說,就是這個國家的國情.我們應根據各自面臨的實際情,把理論或原則結合到特定的人或事物上,及時調整思想、觀點以達到與客觀實際相一致.否則,用一種理論或原則去套不同的實際.只會造成主客觀相脫離.陷入唯心主義.
客觀實際是全面的,要達到主客觀的統一,必須從全面的實際出發.如果只從個別事實出發去看問題、辦事情就達不到具體的統一.
二、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歷史的統一
同一客觀對象在不同的時候其客觀實際是不同的.因為客觀實際是變化發展的,它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主客觀可能相符合.但經過一定的時間後,客觀實際發生了變化,主客觀關系就; 不一定一致了.這就要求我從變化了的實際出發,使自己的思想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這就叫歷史的統一,否則就是思想僵化.
鄧小平理論是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的典範,正如十五大報告中指出的:"在當代中國,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的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

Ⅹ 如何理解認識和實踐,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重要意義

1 真理及其客觀性
真理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符合的哲學范疇,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
2 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屬於認識論的范疇,它在形式上是主觀的,但它的內容是客觀的.真理的客觀性體現在:
第一,人們認識的根源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觀物質世界.
第二,真理雖然在形式上是主觀的,然而真理所反映的內容卻是來自客觀物質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一種認識是否是真理,只能由社會實踐來檢驗.
第三,對同一事物的認識,真理只能有一個,不是多元的.真理只能是認識與客觀對象的一致.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第四,在階級社會中,人是有階級性的,人們對真理的認識和利用,總是受階級利益的影響和制約.這是階級對真理的態度問題,而不是真理本身的階級性問題.
運用真理的客觀性原理評析馬赫主義的一段話:真理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成」,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地組織起來的經驗」.主觀真理論以真理是「人造的」、主觀的為基本前提,以滿足個人主觀需要作為真理的標准,鼓吹「有用就是真理」,貌似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尺度,實際上是與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根本不同的:第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是指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社會活動;實用主義則把個人應付環境的行為稱做實踐.第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把實踐結果作為檢驗真理的尺度,是指通過實踐證明主觀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實用主義所講的效果則是指個人的主觀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第三,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凡是符合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是指真理的屬性和作用;實用主義主張「有用就是真理」,是把對我是否「有用」,作為真理的依據和標准.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歷史的主觀性和客觀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