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的大梁國的京城在現在什麼地方
戰國,大梁。南梁,建康。西梁,江陵。後梁,汴京。
㈡ 誰知道戰國時期的大梁城的准確位置
河南省開封市西北一帶。
大梁城,為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國將國都從山西安邑(今山西夏縣、安邑一帶)遷至儀邑(今開封市城內外西北一帶,春秋時期稱儀邑,處在衛國南部邊境),改稱大梁。這是今開封城創立之始,也是開封城定位於此地的開端。
(2)歷史上的大梁城在哪裡擴展閱讀:
大梁優勢:
1、交通優勢
大梁城盡管無天險可守,但地處華北大中原三角洲尖端附近,自古為中原中心地帶。它東接齊魯,南控江淮,西臨嵩岳,北據燕趙,地理形勢非常重要。同時,由於地面平坦,沒有名山大川的限制,對大梁的交通運輸提供了有利條件。
1、農業資源
大梁四周地勢坦盪,土層深厚,本就有利於農業生產。另外,當時的中原地區正處於一個氣候相對溫濕的時期,由於受到黃河沖積、淤積的影響,開封周圍河澤密布。
附近不僅有濟水、穎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道,還分布有圃田澤、蓬澤、牧澤等天然湖澤,形成了一個自然的水網區,發展了農業灌溉,大梁一帶成了當時中原農業最發達的富庶地區。
3、水利事業
魏國遷都大梁後,魏惠王曾多次興修大型水利工程,苦心經營大梁城外圍的水網。大梁水道縱橫,航運發達。魏國的船隻可以駛入韓、楚、衛、齊、魯、宋等國,促進了魏國與流域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
㈢ 大梁城的簡介
大梁城,為中國古代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國將國都內從山西容安邑(今山西夏縣、安邑一帶)遷至儀邑(今開封市城內外西北一帶,春秋時期稱儀邑,處在衛國南部邊境),改稱大梁。這是今開封城創立之始,也是開封城定位於此地的開端。
㈣ 大梁是哪個城市
大梁原為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現今為河南省開封市。
大梁城:
為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國將國都從山西安邑(今山西夏縣、安邑一帶)遷至儀邑(今開封市城內外西北一帶,春秋時期稱儀邑,處在衛國南部邊境),改稱大梁。這是今開封城創立之始,也是開封城定位於此地的開端。
遷都原因:
魏國是戰國七雄之一。三家分晉時魏得到了今晉西南經濟基礎較好的河東地區。魏文侯時期任用李悝變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形成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軍事實力大增。因此,魏國在戰國初年就首先成為最強盛的國家。魏武侯時,魏國開始向南發展,並於公元前391年大敗楚軍於儀邑、榆關,魏國從此佔有了大梁地區。此後通過對楚國的戰爭,陸續佔有了黃河以南的廣闊土地,為後來遷都大梁打下了基礎。
由於魏國的領土主要在今山西西南部的河東以及今河南北部、中部的河內一帶,東西兩部分呈啞鈴形。安邑在魏國西部,距東方太遠,經上黨(今山西東南部)通到東方,崎嶇多山,交通不便。因此,安邑不僅不便於控制東方諸侯,也不利於統治東部地區。如果再有像魏惠王元年公中緩作亂事件,韓、趙很容易攻佔上黨,截斷魏國東西兩部的聯系,使安邑陷於韓、趙、秦四麵包圍之中。
另在公元前340年,公孫鞅曾趁魏國10萬大軍在馬陵中了孫臏的埋伏之際,親自率兵攻打魏國,一直打到魏國都城安邑,迫使魏國與秦國講和。在這樣的形勢下,魏惠王為了避強秦之鋒芒,維持和鞏固魏國的霸主地位,更為了便於統治東部地區,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因此,公元前364年夏四月初三日甲寅,魏惠王把都城從今山西南部的安邑,遷到今河南東部的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國也從此開始被稱為梁國。
(4)歷史上的大梁城在哪裡擴展閱讀
開封市:
開封,古稱大梁、陳留、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
歷史沿革:
近代的考古發掘中,在開封的萬隆崗遺址中,在尉氏縣縣城西南的斷頭崗,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早期裴李崗文化遺址。考古發掘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在開封就已經有了人類活動。
夏朝(帝杼)曾在開封一帶建都232年,史稱老丘。公元前8世紀,春秋時期的鄭庄公在今開封城南朱仙鎮附近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漢初因避漢景帝劉啟之名諱,將啟封更名為「開封」,這便是「開封」的由來。
公元前361年,戰國時期的魏惠王遷都大梁,這是開封有明確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建都。魏惠王遷都大梁之後,他引黃河水入圃田澤(今鄭州圃田)開鑿鴻溝、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興,農業、商業得到極大發展,日趨繁榮。他還修長城、聯諸侯,國力日盛,乃得稱霸於諸國,使大梁城與秦國的咸陽、楚國的郢都並列,成為當時國內最發達的名都大邑。魏國在大梁建都,歷六世136年。
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開封作為敗亡國的國都被降為浚儀縣,屬三川郡。「浚儀」作為開封的名稱,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 公元534年東魏孝靜帝時,設立梁州轄陳留、開封、陽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為汴州,這是開封稱汴之始,由縣治改為州治。
1948年6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攻克開封,因戰略需要,旋即撤離。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開封,11月成立開封特別市,省會地位不變。1954年10月,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開封改為省直轄市。1955年鄭州專區駐地遷至開封,改稱開封專區,1958年開封市委託開封專區管轄,1962年開封市恢復為省直轄市。
位置境域:
位於黃河中下游,太行山脈東南方,地處河南省中東部,東經113°52′15"—115°15′42",北緯34°11′45"—35°01′20",東與商丘市相連,距黃海500公里,西與省會鄭州毗鄰,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黃河,與新鄉市隔河相望。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底,開封市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鼓樓區、龍亭區、禹王台區、順河區、祥符區、尉氏縣、蘭考縣、杞縣、通許縣。
㈤ 大梁是那座古城
大梁城位於河南省開封市一帶,原為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現已泯滅。
分享
簡介
大梁城,為中國古代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
戰國七雄之一魏國
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國將國都從山西安邑(今山西夏縣、安邑一帶)遷至儀邑(今開封市城內外西北一帶,春秋時期稱儀邑,處在衛國南部邊境),改稱大梁。這是今開封城創立之始,也是開封城定位於此地的開端。
魏國遷都原因
魏國是戰國七雄之一。三家分晉時魏得到了今晉西南經濟基礎較好的河東地區。魏文侯時期任用李悝變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形成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軍事實力大增。因此,魏國在戰國初年就首先成為最強盛的國家。魏武侯時,魏國開始向南發展,並於公元前391年大敗楚軍於儀邑、榆關,魏國從此佔有了大梁地區。此後通過對楚國的戰爭,陸續佔有了黃河以南的廣闊土地,為後來遷都大梁打下了基礎。
由於魏國的領土主要在今山西西南部的河東以及今河南北部、
魏國疆域圖
中部的河內一帶,東西兩部分呈啞鈴形。安邑在魏國西部,距東方太遠,經上黨(今山西東南部)通到東方,崎嶇多山,交通不便。因此,安邑不僅不便於控制東方諸侯,也不利於統治東部地區。如果再有像魏惠王元年公中緩作亂事件,韓、趙很容易攻佔上黨,截斷魏國東西兩部的聯系,使安邑陷於韓、趙、秦四麵包圍之中。另在公元前340年,公孫鞅曾趁魏國10萬大軍在馬陵中了孫臏的埋伏之際,親自率兵攻打魏國,一直打到魏國都城安邑,迫使魏國與秦國講和。在這樣的形勢下,魏惠王為了避強秦之鋒芒,維持和鞏固魏國的霸主地位,更為了便統治東部地區,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因此,公元前364年夏四月初三日甲寅,魏惠王把都城從今山西南部的安邑,遷到今河南東部的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國也從此開始被稱為梁國。
㈥ 古代梁城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梁城可能來就梁國都城自睢陽
梁國都城睢陽在今河南商丘市,從該地到首都長安、即今西安市,路途在千里以上,劇作者不知道漢代梁國都城睢陽在今天的什麼地方,劇中大臣對景帝說如果允許梁王修一條從睢陽到長安的大道,梁王從梁國發兵,第二天就能到達長安。
㈦ 古代大梁是什麼地方
大梁,是指戰國時魏(梁)國都城,當時中國最大都市之一。在今河南省開封版市西北。魏惠王三十一權年(公元前339年,一說魏惠王五年或六年),魏國都城自安邑(今山西夏縣北)遷此。
為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國將國都從山西安邑(今山西夏縣、安邑一帶)遷至儀邑(今開封市城內外西北一帶,春秋時期稱儀邑,處在衛國南部邊境),改稱大梁。這是今開封城創立之始,也是開封城定位於此地的開端。
(7)歷史上的大梁城在哪裡擴展閱讀:
開封市地處華北平原腹地、河南省東部,位於黃河下游南岸之濱。開封居於東經113°52′15"—115°15′42",北緯34°11′45"—35°01′20"之間。開封東與商丘市相連,距黃海500千米,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黃河,與新鄉市隔黃河相望。開封總面積6247平方千米,其中開封市區面積1849平方千米。全市南北最寬約92千米,東西最長約126千米。
㈧ 唐朝的大梁是現今的哪裡
隋唐以後,又通稱今開封市為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