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近代史上的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是如何嫌棄救亡圖存運動的
地主階級是當時的舊抄勢力,當時的社會制度對他們有利,所以以地主階級為主的救亡圖存不存在。只有少量的開明派加入到革命運動中。
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
資產階級:辛亥革命。
無產階級:五四運動(工人是主力,學生是先鋒),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包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所有革命運動。
B. 封建社會的地主階級,大地主小地主,在歷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地位
封建社會里地主階級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比如說小地主就像鄉紳,土豪之類的,他們會雇版佣佃農來種權地,雖然他們自己管事不多,但佃農為增產(交出部分糧給地主,餘下自己,不包括繳納稅賦的部分),會極力改進生產工具(鐵犁牛耕等),提高生產效率,也即小地主對農業發展起了間接作用
大地主則每朝都不缺,像呂不韋這種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人選(秦始皇),雖說大部分大地主都不學無術,但有些卻極有才華或能力(比如善書法的王羲之,雄才偉略的隋文帝楊堅代周稱皇位統一),大地主的作用也不可忽視(當然,一些世家大族也會為禍一方,引發戰亂),小地主和大地主的作用都不可忽視,作為封建朝代的主體,他們都起了重要作用(雖然有好有壞)
C. 請詳細說明地主階級如何崛起
地主階級是抄在戰國中期的秦國首先出現。由於長期的戰爭,奴隸制已經不適合當時的社會條件。再加上鐵制農具的使用和推廣,使得地主的出現成為必然。而歷朝歷代的地主,大的是開國功臣,皇親國戚。小的是地方官員,或鄉紳。由於統治階級需要拉攏或聯合世家大族,所以就允許有官職或有功名的人擁有土地。來維持封建統治。故而地主階級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隨著新中國建立,地主階級也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D. 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怎樣推動歷史發展的
一方面,剝削需求推動人們奉獻大量勞動的同時,也從正反兩個方面影響人們的勞動積極性;版一方面,階級矛盾權事實上反映了各種不同地位的人群對發展生產力和改善生產關系的要求,階級斗爭使生產關系不斷得以改善,生產力排除障礙繼續發展。階級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時,劇烈的階級斗爭直接改變上層建築,以適應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要求,也帶來整個社會的革命性變化。
我們可以回顧人類整個歷史:
原始社會:公有制,沒有奴隸和奴役性勞動
奴隸社會:完全的私有制,完全的奴隸勞動,一下子從大公跳到了大私
封建社會:仍然是私有制,但對勞動者人身自由的限制已經放鬆,農民主要被土地事實上束縛住。
資本主義:仍然私有制,但是從資本主義的啟蒙思想你就能讀到什麼?自由。是的,土地也難以束縛勞動力,今天你可以在家鄉的工廠幹活,明天真的可以出國旅遊。
但是私有制下的勞動力真的完全自由了嗎?他們真的可以完全不接受任何低工資不滿意的僱傭勞動機會?看看失業率吧,那麼這種不接受會打幾折
但是你可以看到階級斗爭帶來的生產關系改變:從最初的完全剝削徹底奴役,在向給人自由的方向發展。可以想像最後的一步:去私有化?
E. 請從什麼是歷史的角度分析晚期封建地主階級的改革開放以來
對傳統封建舊法來的否定和自對西方列強挑戰的積極回應。它在鴉片戰爭後最初二十年,表現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了解西方,學習西方,並抵禦西方。在 19世紀 6 0年以後體現為「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即是以傳統的君主專制制度和封建的倫理道德為主 ,以資本主義的科技發明為輔。地主階級改革派將「借法自強」主張付諸實踐經歷了三個階段 :兩次鴉片戰爭期間了解、介紹和宣傳西方階段 ;19世紀 6 0年代初至 70年代創辦軍事工業以求「自強」階段 ;19世紀 70年代至 90年代大力興辦民用工業以「求富」階段。
F. 如何評價地主階級在中國近代史的作用
地主階級在一定程度上壓迫和剝削著勞動人民阻礙著社會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抵禦外來侵略時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組成的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G. 對了,面對危機,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如何應對從中國的近代史前期簡述。
地主階級:開辦工廠 發展中國落後的資本主義 農民階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
H. 春秋戰國的生產力如何推動歷史前進的
春秋戰國時期,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地主階級。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有了顯著的進步,尤其是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促使封建剝削方式出現,地主和農民階級逐漸形成。隨著地主階級的不斷發展壯大,他們為了保障自己的經濟權益,要求取得政治地位,用地主階級專政代替奴隸主貴族統治。商鞅等一些改革家代表地主階級的利益,進行變法活動,確立封建制度,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更快發展。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生產關系的變革,經濟基礎的變化促成上層建築的變革,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春秋戰國時期,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A地主階級。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個歷史階段,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都不是農民。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都是即將淘汰的歷史階級。
春秋時候,鐵農具開始出現,鐵器的使用,說明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鐵器時代的到來,標志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
春秋戰國時期,牛用於犁耕逐漸推廣。耕犁的出現,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運用,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農業技術的提高,主要表現在水利技術的提高上。
(1)灌溉技術:中原地區已普遍用桔槔來灌溉農田。
(2)池塘:淮河流域著名的芍肢灌溉工程(今安豐塘),是周定王十年至十六年(前598~前591)楚令尹孫叔敖興建的,位於安徽省壽縣南,可以灌溉一萬多頃。
(3)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戰國時期秦國蜀守李冰主持興建,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境內,是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樞紐工程,也是現有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
(4)古代關中地區的大型引涇灌區——鄭國渠。
總之,春秋戰國時代,以鐵農具的普及為中心,農業生產力發生了新的飛躍,導致了經濟政治制度的深刻變化,使我國由封建領主制社會轉變為封建地主制社會。在這種制度下,農業勞動者經濟上的獨立性比之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土地可以私有,經營相當自主,無論自耕農還是佃農,都是以個體家庭為單位從事農業生產的,因此他們生產的積極性比之領主制下的農奴為高。
I. 古代的社是如何受到地主階級重視的
有些鄉社建有社倉以備荒,實際上社倉多由地主富戶掌握,成為經濟上控制與剝削農民的一內種手段。宋代理學盛行,容講學之風大盛,科舉制發展,農村中讀書的人多了起來,利用鄉社進行封建教化受到了地主階級的重視。其做法:①在社的鄉規中具體規定修養道德的要求,定期說教檢查;②舉辦或控制社學,傳習孔孟之道,摒棄非聖之書,從而加強了鄉社的教育與灌輸封建道德倫理的職能。
J. 封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是怎樣推動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
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
清朝後期,由洪秀全(稱號「天王」)所建立的政權,前身為1843年創立之「拜上帝會」。1851年成立太平天國,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佔領長江中下游地區。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計存在13年。太平軍在全盛時期的兵力超過一百萬人(包括女兵十餘萬人)。
太平天國是一場千百萬窮苦農民為了生存,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犧牲的精神發起的革命運動,然而由於客觀上的局限性,其政權制度並沒有能很好地體現這一理想.
有人估計太平天國運動造成約兩千萬人喪生。估計1850年的中國人口大約有4.1億人,經過太平天國、捻軍及境內的穆斯林等起事禍亂後,到1873年人口下降至大約3.5億人,「在吾國全部歷史中,若連內亂外患合計,以破壞性及毀滅力論,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僅亞於現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蓋無匹也」」。
地主階級:洋務運動
1861年(咸豐十年底開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統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分裂稱為「洋務派」與「守舊派」,洋務派主張利用取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方式發展新型工業,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
洋務運動在抵制商品輸出、促進思想解放、刺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等方面依然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資產階級維新派:戊戌變法
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這次變法主張由光緒皇帝親自領導,進行政治體制的變革,希望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現代化道路。無奈支持新政的光緒推行速度過快,因此變法被相對保守勢力反對,最後演變成為政變,維新派人物被殺,慈禧太後因此獲得實權。
維新運動失敗,使中國損失一批熱心於國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將中國推上革命的道路。由於變法的失敗,中國失去了一批傾向在原有體制內下實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張激烈變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後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國兩千年的帝制亦畫上句號。除此以外,朝庭中本來較為開明有為的大臣在政變後有些被貶,其他亦多被排擠到中央以外;間接亦造成了之後發生的義和團運動。
資產階級立憲派: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稱庚子新政、庚子後新政),後繼清朝的中華民國稱遮羞變法,香港稱晚清改革,日本稱光緒改革,是中國清朝末年的一場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運動
清末新政多為清廷在辛丑和約後,因為反清情緒高漲及革命黨開始座大,為了收攬人心的緣故,而推行的敷愆政策。各省咨議局中的精英,連同回國的留學生,及新軍是後來辛亥革命的主要響應者。中國的警察制度是從清末開始發展,民國早年的官僚及國會議員多是清朝已經是各省咨議局中的成員,單靠革命黨單薄之力並不能創見民國早年已略具之政黨政治規模。立憲運動雖然是清廷的緩兵之計,卻普及了民權觀念,推動了民間的自省精神。
資產階級革命派(資產階級激進派):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北伐戰爭(國共合作)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一場發生在宣統辛亥年(1911年),是一場推翻了清朝君主政體,建立共和政體的革命。這場革命最終顛覆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在中國農歷的干支紀年法中,1911年為辛亥年,故稱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皇帝制度,試圖建立新的政治體制--共和制。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民主共和觀念在中國的傳播,民主共和的價值觀得到了確立。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又稱癸丑之役或贛寧之役)是孫中山等國民黨人於1913年(民國二年)在中國發動反對袁世凱的武裝革命,又稱為「討袁之役」。
由宋教仁遇刺引發兵戎相見的二次革命,是民國史上一個不幸的開端。不少建立民主國家必須的舉措(如將軍隊國家化、民選議會、以法治國等等)於事後都失去了健康發展的契機。代之而起的是明目張膽的軍隊干政、起迭不斷的革命與反革命,引致兵禍連連。袁世凱在事件中的責任是不容旁貸,事後的歷史亦證明了他的野心。
護國運動
護國戰爭(又稱護國戰役、護國運動、反帝制戰爭;民國四年—五年,即1915年—1916年)是發生在中國近代的內戰,起因是袁世凱在1915年12月於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將領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雲南宣布獨立,並且出兵討袁。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後亦紛紛宣布獨立。袁世凱在內外壓迫後宣布取消帝制,並於數月後病逝。
護國戰爭標志著民國成立以後,南北分裂的開始。袁世凱本來是擁有中華民國法統的大總統,但是因為其稱帝野心,引致眾叛親離。南方各省軍人以軍事實力反抗北京政權,但中央已無力制服。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再無足以號令全國的強人政治人物。之後原北洋系軍閥互相開戰,分裂局面持續到十多年後,經歷多場內戰,到最後蔣中正在抗戰前鞏固其權力,才大致得以改變。
護法運動
護法運動(1917年—1922年)指由孫文領導,反對北洋政府,在廣州另立中華民國軍政府的行動。在中國國民黨歷史中,亦稱為「三次革命」。所謂「護法」指的是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打倒北洋專政的虛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統。
由對全國產生重大變化影響的情況來看,護法運動有相當實際顯注的效果。也替國民革命軍日後北伐統一中國開啟了成功之路。
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是民國時期自1926年至1928年,由國民革命軍北進討伐北洋政府的戰爭,使得中國大陸地區統一在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之國民政府旗下。北伐正式起始於1926年7月9日以蔣介石為總司令宣布北伐;完成於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名義上歸順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次由從南向北統一全中國的例子(另一次是明朝對元朝的北伐),雖然它所達成的統一,在很多方面來說都只是屬於形式上的,當時更有「軍事北伐,政治南伐」的說法。 五卅運動爆發後,隨著中國國民黨北伐運動的推進以及成功,中國反帝國主義愛國民族運動空前高漲,但是北伐長期造成的國力日漸衰弱和自己中國人自相殘殺的後果,是日本三年後卻發動了九一八事件和八年抗戰的誘因
無產階級:北伐戰爭(國共合作),土地革命戰爭,解放戰爭
國共內戰
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土地革命戰爭),國軍在第五次對中共南方根據地戰役中得勝,紅軍長征至陝西延安。由於西安事變、日軍侵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事件,雙方停戰近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第二次國共內戰(解放戰爭)隨即爆發。結果中共取得中國大陸和多數沿海島嶼,於1949年10月1日 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認為: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階級,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他們代表中國最落後的和最反動的生產關系,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其政治代表是蔣介石的國民黨右派。在民不聊生的民國時期,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通過革命的方式,重新奪回權利和土地,成為了人民尋求生存權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