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一詞有哪些含義

歷史一詞有哪些含義

發布時間:2021-02-23 18:37:28

『壹』 歷史資料是什麼意思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內

2.沿革容,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貳』 歷史悠久是什麼意思

歷史悠久是指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很久遠。

【time-honoured;time-honored】歷史悠久的;因為古老而受敬仰的;由來已久的。

出處:《禮記·中庸》:「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2)歷史一詞有哪些含義擴展閱讀:

描寫歷史悠久的成語有:

[源遠流長]yuán yuǎn liú cháng 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源源不斷]yuán yuán bù àn 形容接連不斷。

[源源不絕]yuán yuán bù jué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接連不斷。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

反義詞:歷史短暫。

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

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便以歷史二字附會之,使其成為對應詞。

『叄』 「歷史」一詞是怎麼來的

「歷史」一詞是怎麼來的?
在古代,歷史只稱「史」,但「史」的范圍比現在廣泛多了,除了史本身的范疇之外,還有天文、地理、人事、災禍等。古代記載史的人稱史官,他們就是負責記載如前所述內容的。古往今來,對歷史一詞,說法很多。現代漢語中的「歷史」一詞,學術界很多人認為,是清朝末年從日語中引進的,並不是出自中國古籍。其原因是古文簡煉,一般都用單字表述,很少用雙字的,因此中文古籍中名詞以單字為多,古代漢語中很難見到「歷史」一詞。《辭源》是古今漢語大型權威工具書,但裡面也沒有「歷史」這個辭條,其「引進」的身份應該不會有假。但是且慢,就編者所知,「歷史」一詞在中國古籍中有多處出現,並且含義與現在這個詞彙幾乎等同。
在先秦時期,一般情況下,史書之名都不是用「史」字的。在先夏時期中國就有四部非常著名的史籍,名《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有楚靈王稱贊左史倚相之語:「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么說來,早在2500多年前,楚國左史倚相即已能通上古名著而聞名於朝野,遺憾的是《左傳》上對這四部上古名著的內容與形式都沒有具體說明。傳說是由孔子所撰《尚書序》中說的:「伏犧(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嚳)、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由古代記載而論,廣義的「史」其實就是人類一切活動的記錄,我們可以由此推斷,「墳」、「典」、「索」、「丘」可也被看作中國最早史書之名稱。隨後,記事的「史」一般被稱之為「志」,如《夏志》、《商志》、《周志》等等,就是中國上古三代的歷史;孔子所作《春秋》,就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影響深遠,隨後才有《呂氏春秋》、《晏子春秋》、《吳越春秋》等「摸仿」之作,「春秋」就成為史書之名;至漢代時,司馬遷撰《史記》,班固撰《漢書》,這兩部書都可以用史書冠名;後又有稱史書為歷者,如《吳歷》、《晉歷》等。在一段時間內,記、書、志等幾個名字都曾並用過,如前四史就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而正史中除《史記》外,以「史」為名的,則是唐代初年寫成的《南史》、《北史》。將歷和史合為一詞而曰「歷史」,最初是韋昭撰寫的《吳書》,書中有「(趙)咨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之句;《南齊書》之《武十七王傳·子響傳》中,亦有「二主議加於盛世,積代用之為美,歷史不以雲非」之語。然較之於「史」字之現身頻頻,「歷史」一詞就少之又少,很難風其蹤跡於典籍之中。到明代萬曆年間,袁了凡作《歷史綱鑒補》,將「歷史」一詞作書名,產生很大影響。大約在明朝末年,日本人得到此書,如獲至寶,帶回東瀛,翻刻該書,廣為流傳。到日本更新學制,教育機構選用「歷史」一詞作為科目名稱,其名始大盛。清末民初,我國學界先驅於學術名類方面多受日人影響,如皮錫瑞、章炳麟、夏曾佑諸史學前輩著書立論、傳布新知,凡涉及史學時,都喜歡用「歷史」這一詞,國人受其影響,「歷史」一詞才為大家所熟悉。其實「歷史」就是「歷代之史」,與「史」字之泛指於含義上完全可以等同並用;綜上所述,「史學」與「歷史學」比較,實際上是一回事。此詞產生,可比日本早了幾千年。中國古籍汗牛充棟,不可勝數,且種類繁多,名目豐富。中國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歷史」一詞不可能是「引進」於倭冠外邦而來的。

『肆』 歷史一詞的含義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伍』 "歷史「一詞的確切意思是什麼

歷史:
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個人的經歷:地球的~ㄧ人類的~。 ②過去的事實:這件事早已成為~。 ③過去事實的記載。 ④指歷史學。

個人理解,拆詞為,經歷發生過的史實

『陸』 歷史的定義及詞源是什麼

歷史的定義及詞源

定義
歷史:
廣義歷史: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歷史科學:
通常我們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稱之為歷史科學,因為這是在唯物史觀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歷史學,而以往的史學從根本上來說,很多都沒有超出歷史 唯心論的范疇。
歷史與歷史學的關系: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里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詞源
「史」字在中國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寫為「 」(見圖),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歷史」一詞則出現於清末。

歷史這個詞在英語中為History,在法語中為Histoire,二者同出於希臘語的Histria,其本意為「征問」、「問而知之」。

釋義:
(一)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或個人的經歷。
(二)過去的事實,過時的事物。例:這件事早已成為歷史。
(三)對過去事件的記載, 沿革, 來歷; 大事記。
(四)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五)書名。即《希臘波斯戰爭史》。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著。全書共九卷,前四卷主要追述埃及、巴比倫、波斯、呂底亞、西徐亞及希臘本土的歷史,後五卷敘述希臘與波斯戰爭的起因和經過,止於公元前479年。書上雜有許多神話傳說,不盡可信。但此書為歐洲第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
(六)個人的履歷;經歷
(七)對形成未來的進程有影響的事件
(八)歷史記載,征服者美化自己的工具。
(九)歷史的真實,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演變。

『柒』 「歷史」一詞的由來

老婆這個稱謂,最初的含義是指老年婦人。後來,王晉卿詩句有雲:「老婆心急頻專相勸。」詩中屬的老婆是指主持家務的妻子。因此,後來人們便把自己的妻子稱作老婆。
關於老婆一詞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學士叫專愛新,嫌妻子年老色衰,欲休
妻另討姣娘,但一時卻難於啟齒。
有一天,專愛新靈機一動,故意在妻子面前寫了副對聯: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妻子看後,已明白丈夫的意思,便傷心地續了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
新糧與「新娘」諧音,對得甚為巧妙。專愛新對妻子的才學甚為欽佩,對自己的一時沖動感到很內疚。妻子見他面有愧色,亦趁機提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專愛新提筆續道:老婆一片婆心。後來,人們就將妻子稱為老婆了。
(提外話:提答案的樓主,你好,請不要把我的答案作為最佳答案!謝謝你了!
因為,我的這個答案是復制的別人的答案!我只是想幫到你而已,並沒有想拿多少分!
但是,有很多人卻並不這樣想,他們是自己周官放火,卻不讓我這百姓點燈!
如果這答案能對你起到幫助,我就已經很知足了,只是希望不要再有人來陰我了!
我不需要多少的分,我在很多時候,只是簡單的想幫助別人!僅此而已!)

『捌』 中國一詞的含義在歷史上經歷了哪些變化

中國之「中」,甲骨文、金文像「有旒之旆」(有飄飾的旗幟),士眾圍繞「中」(旗幟)以聽命,故「中」又引義為空間上的中央,謂左右之間,或四方之內核;又申發為文化或政治上的樞機、軸心地帶,所謂「當軸處中」,有「以己為中」的意味,與「以人為外」相對應。
中國之「國」,繁體作「國」,殷墟甲骨文尚無此字,周初金文出現「或」及「國」字,指城邑。《說文》:「邑,國也,從□(wéi)」,原指城邑。古代的城,首先是軍事堡壘,「□」示城垣,其內的「戈」為兵器,表示武裝,含武裝保衛的天子之都之義,以及諸侯轄區、城中、郊內等義。
由「中」與「國」組成「中國」,以整詞出現,較早見於周初,如青銅器《何尊》銘辭記周王克商,廷告上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最早的傳世文獻《尚書·周書·梓材》追述周成王說:「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詩經》、《左傳》、《孟子》等先秦典籍也多用此詞。
「中國」初義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師(首都),與「四方」對稱,如《詩經·大雅·民勞》雲:民亦勞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毛傳釋曰:「中國,京師也。」《孟子·萬章》講到舜深得民心、天意,「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這些用例的「中國」,均指居天下之中的都城,即京師,誠如劉熙為《孟子》作注所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初義「京師」的「中國」又有多種引申:(一)指諸夏列邦,即黃河中下游這一文明早慧、國家早成的中原地帶,居「四夷」之中,《詩·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國微矣。」西周時,「中國」主要包括宋、衛、晉、齊等中原諸侯國,此義的「中國」後來在地域上不斷有所拓展。(二)指國境之內。《詩·大雅》:「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於中國,斂怨以為德。」《穀梁傳·昭公三十年》註:「『中國』,猶國中也。」(三)指中等之國。《管子》按大小排列,將國家分為王國、敵國、中國、小國。(四)指中央之國。《列子》按方位排列,將國家分為南國、北國、中國。
以上多種含義之「中國」,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與「四夷」對稱的諸夏義的「中國」,如《詩經·小雅·六月》序雲:
《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
南朝宋劉慶義《世說新語·言語》說:「江左地促,不如中國。」唐人韓愈《上佛骨表》雲:
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傳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這些「中國」,皆指四夷萬邦環繞的中原核心地帶。其近義詞則有「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華」等等。
晚周以降,「中國」一詞從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義
「中國」原指華夏族活動的地理中心與政治中心,自晚周以降,「中國」一詞還從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含義。《史記》卷43《趙世家》所載戰國趙公子成的論述頗有代表性:
中國者,蓋聰明徇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能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
與叔父公子成論戰的趙武靈王(?-前 295)則指出,夷狄也擁有可資學習的文化長處,如「胡服騎射」便利於作戰,中原人應當借取,從而壯大「中國」的文化力。發生在趙國王室的這場辯論,給「中國」的含義賦予了文化中心的內蘊。
古人還意識到文化中心是可以轉移的,故「中國」與「夷狄」往往發生互換,唐韓愈《原道》所謂「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明清之際哲人王夫之在《讀通鑒論》、《思問錄》等著作中,對「中國」與「夷狄」之間文野地位的更替,作過深刻論述,用唐以來先進的中原漸趨衰落,蠻荒的南方迎頭趕上的事實,證明華夷可以變易,「中國」地位的取得與保有,並非天造地設,而是依文化先進區不斷流變而有所遷衍,誠如《思問錄·外篇》所說:「天地之氣,衰旺彼此迭相易也。」
「中國」是如何衍變為國名的
我國古代多以朝代作國名(如漢代稱「漢」、「大漢」,唐代稱「唐國」、「大唐」,清代稱「清國」、「大清」),外人也往往以我國歷史上強盛的王朝(如秦、漢、唐)或當時的王朝相稱,如日本長期稱中國人為「秦人」,稱中國為「漢土」、「唐土」,江戶時稱中國人為「明人」、「清人」;希臘、羅馬稱中國為「賽里絲」,意謂「絲國」。
以「中國」為非正式的國名,與異域外邦相對稱,首見於《史記·大宛傳》,該傳載漢武帝派張騫(?-前114)出使西域:
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乃令騫因蜀犍為發間使,四道並出。
這種以「中國」為世界諸國中並列一員的用法,漢唐間還有例證,如《後漢書·西域傳》以「中國」與「天竺」(印度)並稱;《唐會要·大秦寺》以「中國」與「波斯」、「大秦」(羅馬)並稱。但這種用例以後並不多見。
一個朝代自稱「中國」,始於元朝。《元史》卷95《列傳·外夷一》載,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國書,稱自國為「中國」,將日本、高麗、安南、緬甸等鄰邦列名「外夷」。明清沿襲此種「內中外夷」的華夷世界觀,有時也在這一意義上使用「中國」一詞,但仍未以之作為正式國名。
「中國」作為與外國對等的國體概念,萌發於宋代。北宋不同於漢唐的是,漢唐時中原王朝與周邊維持著宗主對藩屬的冊封關系和貢賚關系,中原王朝並未以對等觀念處理周邊問題;趙宋則不然,北疆出現了與之對峙的契丹及黨項羌族建立的王朝——遼與西夏,這已是兩個典章制度完備、自創文字,並且稱帝的國家,又與趙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宋朝還一再吃敗仗,以致每歲納幣,只得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以對等的國與國關系處理與遼及西夏事務,故宋人所用「中國」一詞,便具有較清晰的國體意味。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北宋理學家石介著《中國論》,此為首次出現的以「中國」作題的文章,該文稱: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這已經有了國家疆界的分野,沒有繼續陶醉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虛幻情景之中,此後,「中國」便逐漸從文化主義的詞語,變為接近國體意義的詞語。當然,國體意義上的「中國」概念,是在與近代歐洲國家建立條約關系時正式出現的。
歐洲自17世紀開始形成「民族國家」(nation-state),並以其為單位建立近代意義上的國際秩序。清政府雖然對此並無自覺認識,卻因在客觀上與這種全然不同於周邊藩屬的西方民族國家打交道,因而需要以一正式國名與之相對,「中國」便為首選。這種國際關系最先發生在清——俄之間。俄國沙皇彼得一世遣哥薩克鐵騎東擴,在黑龍江上游與康熙皇帝時的清朝遭遇,爭戰後雙方於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條約開首以滿文書寫清朝使臣職銜,譯成漢文是「中國大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領侍衛大臣議政大臣索額圖」,與後文的「斡羅斯(即俄羅斯)御前大臣戈洛文」相對應。康熙朝敕修《平定羅剎方略界碑文》,言及邊界,有「將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為界:河之南岸屬於中國,河之北岸屬於鄂羅斯」等語,「中國」是與「鄂羅斯」(俄羅斯)相對應的國名。
如果說,17世紀末葉與俄羅斯建立條約關系還是個別事例,此後清政府仍在「華夷秩序」框架內處理外務,那麼,至19世紀中葉,西方殖民主義列強打開清朝封閉的國門,古典的「華夷秩序」被近代的「世界國家秩序」所取代,「中國」愈益普遍地作為與外國對等的國名使用,其「居四夷之中」的含義逐漸淡化。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中英兩國來往照會公文,言及中方,有「大清」、「中華」、「中國」等多種提法,而「中國」用例較多,如林則徐《擬諭英吉利國王檄》說:
中國所行於外國者,無一非利人之物。
以「中國」與「外國」對舉。與英方談判的清朝全權大臣伊裡布《致英帥書》,稱自國為「中國」,與「大英」、「貴國」對應,文中有「貴國所願者通商,中國所願者收稅」之類句式;英國欽奉全權公使璞鼎查發布的告示中,將「極東之中國」與「自極西邊來」的「英吉利國」相對應,文中多次出現「中國皇帝」、「中國官憲」、「中國大臣」等名目。而文「中國」正式寫進外交文書,首見於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簽署的中英《江寧條約》(通稱《南京條約》),該條約既有「大清」與「大英」的對稱,又有「中國」與「英國」的對稱,並多次出現「中國官方」、「中國商人」的提法。此後清朝多以「中國」名義與外國簽訂條約,如中美《望廈條約》以「中國」對應「合眾國」,以「中國民人」對應「合眾國民人」。
歷史上一段時間,「中國」並非我國的專稱
古代中原人常在「居天下之中」意義上稱自國為「中國」,但也有見識卓異者發現,「中國」並非我國的專稱,異域也有自視「中國」的。曾西行印度的東晉高僧法顯(約342-約423)《佛國記》中說,印度人以為恆河中游一帶居於大地中央,稱之為「中國」。
明末來華的耶穌會士利瑪竇、艾儒略等帶來世界地圖和五洲四洋觀念,改變了部分士人的中央意識。如瞿式耜《職方外紀小言》雲:「按圖而論,中國居亞細亞十之一,亞細亞又居天下五之一,……戔戔持此一方,胥天下而盡斥為蠻貉,得無紛井底蛙之誚乎。」
清人魏源接觸到更翔實的世界地理知識,認識到列邦皆有自己的「中國」觀。《海國圖志》卷74有雲:
釋氏皆以印度為中國,他方為邊地。……天主教則以如德亞為中國,而回教以天方國為中國。
近代學人皮嘉佑《醒世歌》一文道:「若把地球來參詳,地球本是渾圓物,誰是中央誰四旁?」這都是對傳統的「中國者,天下之中也」觀念的理性反思與修正。
近代中國面臨西東列強侵略的威脅,經濟及社會生活又日益納入世界統一市場,那種在封閉環境中形成的虛驕的「中國者,天下之中」觀念已日顯其弊,具有近代意義的「民族國家」意識應運而生,以爭取平等的國家關系和公正的國際秩序。而一個國家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擁有一個恰當的國名至關重要。
「中國」作為流傳久遠、婦孺盡知的簡練稱號,當然被朝野所襲用。梁啟超、汪康年等力主,應當揚棄「中國者,天下之中也」的妄見,但「中國」這個自古相沿的名稱可以繼續使用,以遵從傳統習慣,激發國民精神。他們指出,以約定俗成的專詞作國名,是世界通則,西洋、東洋皆不乏其例。如果說,「大清」和「中國」在清末曾並列國名,交替使用,那麼,辛亥革命以後,「中國」先後作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以正式國名被國人共用,並為國際社會普遍肯認。

『玖』 說文解字對歷史一詞的解釋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提到「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史,記事者也」意味著記載歷史,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從又持中,中,正也」表明要客觀公正。

由此可見,撰史者應該客觀記載歷史事實。

「歷史」一詞出現較晚,「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




(9)歷史一詞有哪些含義擴展閱讀

近義詞

1、汗青

讀音:hàn qīng。

解釋:古代用來記事的竹簡,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時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樣,所以古人稱竹簡為汗青。後用來泛指書籍史冊。

引證:宋代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譯: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2、史冊

讀音:shǐ cè。

解釋:指記錄歷史人物的過去的書。

引證:郭小川《憶延安》:「是什麼,在史冊上金光閃閃?」

3、史籍

讀音:shǐ jí。

解釋:歷史典籍,史書。

引證:瞿秋白《<餓鄉紀程>跋》:「幾世紀幾千年的史籍,正象心血如潮,一剎那間已現重重的噩夢。」

4、史乘

讀音:shǐ shèng。

解釋:正史,在史書上有記載的,是歷史上確有其事的真實歷史事件。

引證:戰國孟軻《孟子·離婁下》:「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

翻譯:晉國的《乘》、楚國的《檮杌》、魯國的《春秋》,這三本官方史書都是記載齊桓公、晉文公時的事情,都屬於歷史。

『拾』 歷史的含義是什麼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10)歷史一詞有哪些含義擴展閱讀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

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

「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便以歷史二字附會之,使其成為對應詞。

廣義上指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歷史是研究人類變化,社會興替的重要的人文學科。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一詞有哪些含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