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理解人類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
首先,人類社會的來產生源就是建立在物質生產基礎上的,物質資料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活動.只有人們的吃飯、住房,衣著等基本的物質需要,人類社會才有可能向前發展.
第二、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人們的物質和文化不斷發展的過程,而文化的發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基礎上的,所以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本質上就是物質生產的發展.
『貳』 怎麼理解人類社會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
人類社會是整個自然界的一個特殊部分,是在自然界發展一定階段上隨著人類的產生而出現的。人類社會的形成主要不是人的生理組織與機制進化的生物學過程,而是以勞動為基礎的人類共同活動和相互交往等社會關系形成的過程。
人類的直接祖先曾經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在嚴酷的大自然面前不得不以群體的聯合力量和集體活動來彌補個體能力的不足。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都是客觀的物質體系。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一部分。
(2)如何看待人類及其歷史擴展閱讀:
1、恩格斯曾把過著群居生活的古猿稱之為"社會化的動物",把它們的群體關系稱為"社會本能"。他指出:"我們的猿類祖先是一種社會化的動物,人,一切動物中最社會化的動物,顯然不可能從一種非社會化的最近的祖先發展而來"。
2、人類祖先的群體關系的社會本能,是從猿進化到人的最重要的杠桿之一。同勞動的發展相適應,這種群體關系越來越廣泛和密切,終於隨著人類的出現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關系。
3、人類所結成的社會則以新的謀生方式,以有意識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動,即以勞動為基礎。人類的一切社會關系都是直接或間接適應勞動生產的需要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勞動是使人類和動物區別開來的第一個歷史行動,也是人類社會不同於"動物社會"的根本標志。
『叄』 如何看待我們的歷史
哲學有兩大基本的問題:世界是什麼,它從哪裡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兩個問題應當說一個是外在的,物質領域的本質和起源命題,一個是內在的,意識領域的自我和起源命題。初看上去似乎猶如兩個同心之圓,分屬兩個不同的維度上探討本源的問題,但是實際上不論我們向後看世界的起源還是人類的起源我們看到的都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或者已經經歷過的過去,它被稱為——民族的歷史。
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我們的過去?歷史不是帳房先生筆下的流水帳,盡管它最終會化為一個日期加上一串事件的符號表述,但是作為曾經存在過的確定的事物,其必定會有其自身的「萬有引力」,這種「力」或多或少的會變動社會發展的軌跡,哪怕即使綿薄也是合力中的一支,不可忽略。如同《聖經》中所語: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歷史使現在變成了舊事,使教訓變成了經驗,使偶然變成了慣例,使先驗變成了知識。
我們民族的歷史,一個以儒家思想為主又兼濟了法家的術與勢的統治思想,道家使民無為的經濟思想,佛家苦渡眾生的教化思想,因此其民族精神的復雜性、矛盾性以及對外所表現出的中庸性都是這些歷史的產物。以上的眾多思想,大多分屬不同的社會階層,每個社會階層的形成,尤其是處於優勢地位擁有一定統治權力的階層,依照韋伯的話來說,乃是擁有共同卡里斯瑪的集合體,這種卡里斯瑪不僅是先天的,也是能夠通過後天習得的,這種後天習得的卡里斯瑪的手段就是教育。通常情況下,人類群體所接受的教育決定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贏得社會榮譽機會的正負,往往是通過一定群體的生活方式種類的區別來規定的。當通過對某類知識的教育形成壟斷的情況出現時,特有的處於知識優越的統治等級或者階層也就出現了。但是相反的,當個體通過血緣出生於該等級內部時,其自然的會擁有對該種知識的壟斷性的教育資源以及運用該知識的社會職能,這種職能的取得則進一步加固了壟斷。因此,對於一種社會地位而言,其所處之等級地位可以是它的起因,也可以是它的結果。只是,這種起因和結果都不是必然,只能說其在知識資源和教育資源及其稀缺時才是等級壁壘的加固劑,而在前者的問題解決之後,如同唐以後的那樣,教育反而變成了人們跨越等級的主要手段。
這種通過血緣和教育取得等級特權的階層同普通民眾區別開來成為中華文化特有的一個階層——士,進一步可以將其范圍縮小到「官員」。我國的官員不僅為社會治理者同時也是稅款徵收人,盡管稅款的徵收都是以國家或者皇帝的名義來進行的但實際上是其自身財富積累的手段。等到這些官員卸甲歸田後,這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得上是合法的資產便被用來購買土地。其子孫則作為共同的繼承人,以此形成一個繼承團體來保有資產。同時這些資產也會被用來提供教育以使其子孫獲得官員的地位,再次為該團體謀求財富以惠及其子孫和族人獲得官員之地位。
上面的例子就是在中國歷史上重復了上千年的財富積累方式,其以世襲制和政治手段為基礎,依照儒家宗族門第的倫理思想,根植於中華民族民族性之中,以至於即使在今天,名義上的世襲制度早已崩潰瓦解百年之後,儒家宗族觀念卻依然能夠代替其地位結合政治手段使官員及官員家族通過內政掠奪社會財富。歷史雖是過去,卻又常常何其相似,那些已有之事、已行之事總會通過某種面貌上的改觀重面於世。
近代以來,民族的屈辱使中華民族從體到用接受了西方的思想,上到憲政民主,下到經濟市場,中國傳統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土崩瓦解,其思想也被「馬列主義」全數盪滌,後又歷經文化大革命的清洗,可留於世的部分殘破不全。如同中華法系曾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一樣,列文森認為中國的歷史雖也是悠久古老並且哺育了一方文明的歷史,卻已然死在了現代性的門檻上,只是處於民族自尊心理而拒不承認這種文化的死亡,使得中國人在情感上執著於自家的歷史,在理智上卻又獻身於外來的價值。因此,中國的歷史是送進博物館的歷史,是「保存」的歷史,而不是「發展」的歷史,保護孔廟並非是要復興儒學,而是把他作為博物館中的歷史收藏物,其目的正是把其從現實的文化中驅趕出去,而在西方性已經或正在成為人類的普遍文化的背景下,非西方社會只有在接受和消化西方現代性的本質和前提下,才能夠作為社會而並非文化存在下去,因此中華文化,中國的歷史已經死了,至少其作為價值意義上的歷史已經死了。對於歷史是什麼,是否有價值獨立於歷史本身而存在應當是一個哲學的問題,但是歷史中蘊藏著豐富的價值資源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歷史畢竟不是一本糊塗的流水賬,其除了能夠盪滌出一種悲天憫人的人文主義情懷之外,其價值內涵應當能夠形成一種富含力的「場」,中國固有的儒家禮教思想與西方現代民主自由格鬥只能也必須在這個「場」上發生,受到「場」中力的作用。
一如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民族被異族統治與反抗數千年的斗爭史來說,儒家思想的「合同」文化從來都不是破壞外來的文化,而是更多的表現出一種兼容並包的姿態來,這也使得只有統治漢族的民族,沒有統治漢文化的思想,無論該種思想如何尖銳,如何難以調和,最終在中華文化格鬥場中都會變成中華文化內在力量的一部分而存活下去。因此,盡管近代以降,中華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傳統主義的各種力在彼此斗爭中相互交融,才形成了中國當今社會的現代化文化和現代化思想。我不能夠用《春秋》般微言大義的筆法對這種歷史性的思想融合做出褒貶的評價,但是如果我們反觀我們民族的歷史,應當總能夠從中得到些啟示,獲得一些認識世界、認識自身的靈感。
因此,史華慈用了一個更為恰當的比喻來代替列文森的「博物館」。我們民族的歷史是一座「圖書館」,盡管被保存和收藏,但是人們不會認為圖書館所存放的著作中的思想觀念也將伴隨著作者一同死去,或者只能夠成為我們認識歷史上某一特定時期的史料。而恰恰相反,人們閱讀前輩們的著作乃是為了尋求和理解那些具有恆久價值的智慧。
『肆』 如何理解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個人類與疾病的斗爭史
人類與疾病的斗爭持續從公元前就以開始,這部斗爭史在19世紀之前幾乎都是以回人類的失敗而告終,疾病的戰答鬥力強過人類的任何軍隊,它飄忽不定,於無形中摧毀一座城邦、一個紀元。人類永遠處於征服舊疾病,同時迎接新疾病的循環中,究其根本原因,是人類靠自己的力量違反了自然的准則。
『伍』 怎樣看待在人類歷史上產生過的思想理論
按照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人類歷史上所有的思想理論都是產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都取決於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有些思想理論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有的則屬於非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能動的反作用.也就是說思想理論產生於特定的歷史環境,對特定的歷史環境具有反作用.
『陸』 如何理解人類社會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
所謂社會形態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就是指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一樣,既是一個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的物質發展過程,也是一個有規律的、辯證的、歷史發展過程。人類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正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構成了人類社會的歷史,形成了人類歷史的規律,社會歷史規律的實現也必須通過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既然如此,人類歷史的發展怎麼會用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在方面加以說明。
第一,每一代人開始在社會上生活時,所遇到的都是現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選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每一代人遇到什麼樣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不依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他們必須把前人活動的終點作為自己活動的起點。
第二,人們雖然不能自由地選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並不是說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變原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人們總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變原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但是,人們根據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從事的社會活動將引起什麼樣的社會結果,他們是意識不到的。這是因為,這種社會結果是由各種社會因素和各種社會力量相互作用的形成的「合力造成的。每一種社會力量在形成這種「合力」時都起了作用,但歷史發展卻又不依任何一種社會力量為轉移。每一種社會力量都具有偶然性,但所有這些社會力量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合力」卻體現了歷史必然性。歷史唯物主義的「合力」論思想,最清楚、最令人信服地說明了為什麼人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自覺活動,而這種自覺活動所形成的社會歷史及其規律卻是客觀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第三,列寧指出,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會歷史問題所用的方法,「就是從社會生活的各領域中劃分出經濟領域,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劃出生產關系,並把這種生產關系看作決定其餘一切關系的基本的原始的關系。」(《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頁)又說,「只有把社會關系歸結於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於生產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同上,第9頁)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有了兩個「劃分」和兩個「歸結」,就把物質決定意識這個一般的唯物主義原理,應用於研究人類社會歷史,說明在社會歷史領域里,也是物質的東西決定精神的東西,客觀的東西決定主觀的東西,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從而建立起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柒』 如何理解全部人類歷史從根本上說是思想的歷史
因為人類的發展就是思想的發展,說著思想的發展,人類社會開始進步。
『捌』 如何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如何理解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所謂社會形態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就是指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一樣,既是一個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的物質發展過程,也是一個有規律的、辯證的、歷史發展過程。人類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正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構成了人類社會的歷史,形成了人類歷史的規律,社會歷史規律的實現也必須通過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既然如此,人類歷史的發展怎麼會用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在方面加以說明。
第一,每一代人開始在社會上生活時,所遇到的都是現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選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每一代人遇到什麼樣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不依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他們必須把前人活動的終點作為自己活動的起點。
第二,人們雖然不能自由地選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並不是說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變原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人們總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變原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但是,人們根據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從事的社會活動將引起什麼樣的社會結果,他們是意識不到的。這是因為,這種社會結果是由各種社會因素和各種社會力量相互作用的形成的「合力造成的。每一種社會力量在形成這種「合力」時都起了作用,但歷史發展卻又不依任何一種社會力量為轉移。每一種社會力量都具有偶然性,但所有這些社會力量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合力」卻體現了歷史必然性。歷史唯物主義的「合力」論思想,最清楚、最令人信服地說明了為什麼人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自覺活動,而這種自覺活動所形成的社會歷史及其規律卻是客觀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第三,列寧指出,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會歷史問題所用的方法,「就是從社會生活的各領域中劃分出經濟領域,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劃出生產關系,並把這種生產關系看作決定其餘一切關系的基本的原始的關系。」(《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頁)又說,「只有把社會關系歸結於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於生產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同上,第9頁)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有了兩個「劃分」和兩個「歸結」,就把物質決定意識這個一般的唯物主義原理,應用於研究人類社會歷史,說明在社會歷史領域里,也是物質的東西決定精神的東西,客觀的東西決定主觀的東西,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從而建立起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玖』 據材料一指出作者是從怎樣的角度看待人類歷史的
角度:全球、整體角度(史觀)。
意義:人類由此從各民族分散孤立開始走向版整體世界;世界市場開權始形成。
材料一 直到1500年,種族隔離現象遍存於全球。所有的黑人或黑色人種人都生活於非洲,所有的白人或高加索種人都生活於歐洲和中東,所有的蒙古種人都生活於東亞和美洲,而澳大利亞土著居民則生活於澳洲……1500年前後,歐洲人……處於領先地位,所以正是他們支配了這個剛剛聯成一體的世界……歷史也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