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我國書法歷史由來有哪些

我國書法歷史由來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04 11:26:18

①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書法家

魏晉南北朝來:曹操 鍾繇自 王羲之 王獻之 王徽之 索靖 衛恆 衛夫人 謝安 王珣 薄紹之 蕭思話 蕭衍 王薈 王僧虔 王志 王慈 羊欣

隋唐五代 : 智永 賀知章 張旭 歐陽詢 褚遂良 顏真卿 李邕 徐浩 懷素 孫過庭 柳公權 楊凝式

宋遼金: 李建中 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蔡京 歐陽修 林逋 趙佶 薛紹彭 白玉蟾 朱熹 張即之 吳琚 文天祥
元代 趙孟頫 楊維楨 鮮於樞 倪瓚 鄧文原 康里巎巎 饒介 馮子振 張雨 柯九思

明代: 董其昌 王鐸 文徵明 祝允明 徐渭 王寵 張瑞圖 黃道周 倪元璐 陳淳 陳獻章 陳繼儒 陳洪綬 憨山 蔡羽 唐寅 米萬鍾 莫是龍 沈度 沈粲 宋克 孫慎行 釋擔當 文彭 解縉 邢侗 姚綬 張弼

清代: 傅山 八大山人 伊秉綬 金農 鄧石如 何紹基 吳昌碩 顧炎武 石濤 宋曹 查士標 鄭簠 包世臣 巴慰祖 陳鴻壽 鐵保 莫友芝 張照 周亮工 高鳳翰 鄭燮 汪士慎 李鱓 黃慎 梁巘 劉墉 王文治 錢灃 萬經 龔賢 丁敬 黃易 趙之謙 翁同龢 翁方綱 吳讓之 徐三庚 吳大徵 沈曾植 曾國藩 張裕釗 俞樾 楊守敬 姚鼐 蒲華 康有為 譚嗣同 梁啟超

②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書法家

魏晉南北朝:曹操 鍾繇 王衛恆 衛夫人 謝安 羲之 王獻之 王徽之

隋唐和五代 :賀知章 褚遂專良 懷素 歐陽詢 柳公權 顏真卿屬 楊凝式 張旭

宋遼金: 蘇軾 黃庭堅 蔡襄 蔡京 歐陽修 朱熹 文天祥

明代: 唐寅 董其昌 孫慎行 王寵 文徵明 祝允明 陳獻章 張瑞圖 黃道周 倪元璐

清代: 顧炎武 劉墉 黃易 趙之謙 翁同龢 曾國藩 楊守敬 康有為 譚嗣同 梁啟超

③ 簡述中國書法的發展歷史

起源: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

近代經過考證,關於中國文字起源,一般認為在中國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創造了文字,距今約5000、6000年左右。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繩汕仰韶村發現,故名。近40餘年,又陸續有許多發現。1954年在西安半坡仰韶遺址,又出土了很多陶器,其口緣外往往刻有不同的符號。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地區也發現了仰韶文化的文字元號。

經考徵,這些符號即是簡單的文字,有的已經釋出。至於大汶口陶器文字圖的文字則是意符「熱」字,已是合體圖畫的會意字。太陽烤得下面起了火,就是熱。有人認為這些符號就是「結繩而治」以後的「書契」。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來有三大類型,即表形文字(圖畫文字);表意文字,(字體表示語言中的詞或詞素);表音文字(拼音文字)。漢字則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實物畫出來。不過畫圖更趨於簡單化、抽象化,成為突出實物特點的一種符號,代表一定的意義,有一定的讀音……

我們的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隸、楷、行、草,各種形體逐漸形成。在書寫應用漢字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獨一的、可以獨立門類的書法藝術。

④ 我國歷史書法大家有那些

秦代——李來斯
東漢——張芝
鍾繇源
蔡邕
晉代——衛夫人
王羲之
王獻之
唐代——虞世南
褚遂良
歐陽詢
顏真卿
柳公權
張旭
懷素
宋代——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元代——趙孟頫
明代——董其昌
清代——傅山
金農
歷代有成的書家甚多,擇其耳熟能詳者權做代表吧

⑤ 書法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 書法最早起源於秦代 可以從下面看出來回:

李斯是我國秦代的政答治家,也是中國書法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書法家。秦統一天下後,李斯升任丞相。當時社會的文字是很混亂的,於是李斯以小篆為標准,統一了全國的文字。李斯對小篆書法的發展影響極大,後代書法家都尊崇他為「小篆書法之祖」。李斯的小篆字體出神入化,結構精妙。傳世的李斯書跡只有《泰山石刻》。

⑥ 在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書法家有哪些

1、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中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臨沂,後遷會稽,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有書聖之稱。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此後歷代王氏家族書法人才輩出。東晉昇平五年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王羲之蘭亭序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現在住址存於革命老區山東臨沂蘭山區,受其影響命名了洗硯池街,且王羲之故居就在洗硯池街上。

2、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出生於衡州,祖籍潭州臨湘。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3、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人,祖籍琅玡臨沂。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書法家。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4、柳公權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唐朝京兆華原人,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幼年好學,善於辭賦,懂韻律。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後柳公權封河東郡公,亦稱「柳河東」。公權是顏真卿的後繼者,但惟懸瘦筆法,自成一格;後世以「顏柳」並稱,成為歷代書法楷模。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觀鍾樓銘》、《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神策軍碑》。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

5、趙孟頫

趙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解鑒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6、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明,後更字征仲,號衡山、停雲,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祖籍衡山,故號衡山居士。文徵明的繪畫兼善山水、蘭竹、人物、花卉諸科,尤精山水。繪畫上與沈周共創「吳派」,又與沈周、唐寅、仇英並稱「吳門四家」。書法上與祝允明、王寵並譽為「吳中三家」。然在科舉道路上卻很坎坷,從弘治乙卯(1495年)26歲到嘉靖壬午(1522年)53歲,十次應舉均落第,直至54歲才受薦以貢生進京,待詔翰林院。

7、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謚「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盪;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8、懷素

懷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唐書法家,字藏真,俗姓錢,幼年好佛,出家為僧,僧名懷素,長沙人,另一說零陵人。精勤學書,以善狂草出名,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法度具備。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懷素代表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等。

9、王鐸

明末清初貳臣、書畫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書畫家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明天啟二年,即1622年中進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攜,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崇禎十六年,即1643年,王鐸為東閣大學士。1644年滿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於永曆六年,即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歲,葬於河南鞏義洛河邊,謚文安。

10、何紹基

何紹基,1799-1873,晚清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子貞,號東洲,別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今道縣人。道光十六年進士。咸豐初簡四川學政,曾典福建等鄉試。歷主山東濼源、長沙城南書院。通經史,精小學金石碑版。據《大戴記》考證《禮經》。書法初學顏真卿,又融漢魏而自成一家,尤長草書。有《惜道味齋經說》、《東洲草堂詩·文鈔》、《說文段注駁正》等著。何紹基出身於書香門第,其父何凌漢曾任戶部尚書,是知名的書法家、教育家、學者、藏書家。何紹基兄弟四人均習文善書,人稱「何氏四傑」。

11、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12、黃庭堅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知名詩人,乃江西詩派祖師。書法亦能樹格,為宋四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庭堅篤信佛教,亦慕道教,事親頗孝,雖居官,卻自為親洗滌便器,亦為二十四孝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

13、米芾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於一身。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⑦ 我國歷史上著名書法家都有誰

1、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

投資王羲之書法要學習書法史,將他的書法和兩漢、西晉書法相比較,可以發現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於增損古法,變漢魏質朴書風為筆法精緻、美侖美奐的書體。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總之,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

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聖」。沒有原跡存世,但法書刻本甚多。有章草《豹奴帖》、《十七日帖》、《寒切帖》,小楷《黃庭經》、《樂毅論》、《東方朔畫贊》。王羲之的傳世墨跡可以讓你對「精彩絕倫」四個字有深刻的體會。

2、王獻之(344-386)

收藏鑒定王獻之書法可將其和王羲之比較,父子在書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為顯,獻則以行草為能。「二王」最有創新意義和存在價值的,是其流美飄逸的行草書。王獻之不為其父所囿,別創新法,英俊豪邁,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42歲就過早病卒。

王獻之有章草《七月二日帖》,其小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為代表,用筆外拓,結體勻稱嚴整,如大家閨秀,姿態嫵媚雍容。其行書以《鴨頭丸帖》最著。

3、張旭(675-750?)

張旭的書法以草書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其狀驚世駭俗。

遼寧省博物館藏有《草書古詩四首》墨跡本,傳為張旭狂草之作。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滿紙如雲煙繚繞,實乃草書顛峰之篇。

4、顏真卿(709-785)

顏真卿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

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其楷書熔鑄古今,傳世墨跡有《祭侄文稿》、《劉中使帖》、《自書告身帖》等。雄渾豪邁,一幅盛唐氣象。特別是《祭侄文稿》,其原跡藏台灣故宮博物院。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

顏真卿的傳世書跡極多,這值得收藏家和投資者重視,或許在民間會有新的發現,但要認真辨偽。

5、懷素(公元737-?)

投資懷素書法作品,鑒定時要了解他的風格並非全部相同,大致可分為3種:一是尚未完全擺脫前人作風的:如聖母、食魚、苦荀、藏真、諸帖,保留晉法甚多,聖母帖且多有顏真卿作風。二是他自成一家的作品,如《清凈經》、《四十二章經》、《自敘帖》(堪稱標準的懷素書)。三是循和平澹的書風,如小草千字文,與其狂肆作風大異其趣,完全換過一番面目,也可說是他過人之處。

鑒定時還可參照唐代文獻中有關懷素的記載,如:「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

懷素的狂草千變萬化,下筆連綿不絕,鼓盪而下,又不離魏晉法度。如《自敘帖》、《食魚帖》、《苦筍帖》。他與張旭比肩,合稱「顛張狂素」。其《聖母帖》、《小草千字文》,則沖和雍雅,尚有幾分章草意味,可窺其草法變化之來源。

還有中國四大書法家

顏柳歐趙楷書四體的創始人: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和趙孟俯

⑧ 中國書法的由來及種類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書體沿革流變,書法藝術更是迷人。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殷商甲骨文是刻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它現現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時代。甲骨文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源頭,公元1898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在發現,先後出土15萬片以上,約5千餘字,至今研究甲骨文已成為一門學問。

金文是殷商時代鐫刻在各種青銅器上的文字,古代稱銅為金,所以稱為金文。秦代是我國書法史上承先啟後、諸體出新的開創性時期,李斯創小篆體,他書寫的《泰山琅琊》、《權量詔版》等,字體修長,橫成列,豎成行,為今天方塊漢字奠定了基礎。

漢代是書法奠基時期,秦代程邈整理的隸書,逐漸發展定型,成為漢代占統治地位的書體,行書、草書、楷書都從隸書中演變出來。至此,漢字各種書體都已具備,為書法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魏晉南北朝是書法藝術的高峰時期鍾繇、王羲之的倔起,使書法藝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唐代視為國寶。唐太宗李世民將它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留傳後世的是它的摹擬本。王羲之和他的第七子王獻之並稱"二王",其書法藝術對後世影響極大。

唐代是書法藝術的鼎盛時期,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張旭稱為"草聖",他和懷素並稱為"顛張狂素"。

宋代書法藝術是一個變革創新的時期,蘇拭、黃庭堅、米芾、蔡襄為宋四大家,蘇拭的《寒食詩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明代有唐伯虎、沈周、文微明、仇英,被稱為"明四家"。

清代是中國"書道中興"時期,出現了王鋒、傅山、鄧石如、鄭板橋、趙之謙、康有為等眾多的書法名家,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書寫的"難得糊塗"、"吃虧是福",在世上影響很大。

近代,書法藝術更是多姿多彩,隸行書、隸草書、隸篆書、草篆、行書、隸書、篆書綜合的現代書法等等,百家齊鳴。

⑨ 書法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 書法最早起源於秦代 可以從下面看出來:

李斯是我國內秦代的政治家,也是容中國書法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書法家。秦統一天下後,李斯升任丞相。當時社會的文字是很混亂的,於是李斯以小篆為標准,統一了全國的文字。李斯對小篆書法的發展影響極大,後代書法家都尊崇他為「小篆書法之祖」。李斯的小篆字體出神入化,結構精妙。傳世的李斯書跡只有《泰山石刻》。

閱讀全文

與我國書法歷史由來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