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有哪個名人有自責精神

歷史上有哪個名人有自責精神

發布時間:2021-02-23 11:54:17

1.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和偉人的死法很慘

嗯,中國歷史上的名人和偉人的食法很慘,有許許多多的名人,他們有的為中做出的貢獻。

2. 堅持不懈精神的名人有哪些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於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於,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於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裡,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車胤囊螢照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囊螢照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我們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有趣的故事,你一定會明白。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張三豐創太極》
張三豐,名全一,又名君實,號三豐,又號元元子,因不修邊幅,又名張邋遢,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時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關於他的傳奇故事當時曾經廣泛流傳於民間,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們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吧?太極拳最大的特點就是柔中帶剛!你知道張三豐到底怎麼創造的太極拳嗎?本片要說的,正是這個故事。

《諸葛亮喂雞》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三國時期徐州琅琊郡陽都縣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至今,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後人所傳頌,許多人甚至把他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嗎,在諸葛亮的小時候,為了上學,發生過一些故事,好玩極了!

《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厲歸真學畫虎》
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華佗拜師學藝》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葯,比西方的麻醉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佗對世界醫學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為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華佗小時候學醫,經歷了千辛萬苦。

3. 歷史上有位人物有著自我犧牲精神

雷鋒、董存瑞

4.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具有高瞻遠矚這種精神

當然是諸葛亮!!!

諸葛亮第一大貢獻:《隆中對》為劉備這位迷途中的落魄軍閥指明了道路——這個應該沒人反對。
首先不得不表揚劉備確是個不倒翁,怎麼落魄都不墮青雲之志,於是於建安十二年,在徐庶等人的推薦下「三顧茅廬請孔明」,這才引出了千古絕唱「隆中對」。這是天才般的構想——因為它不僅可觀,而且可行,事實上劉備日後的發展進程幾乎就是照著這個藍本展開的。當然這並不是諸葛亮有神機妙算的特異功能,而是他多年積累的結果。襄陽是荊州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交通便利、人才匯集、資訊發達。諸葛亮雖然躬耕壠畝,也時刻關注局勢發展,「位卑未敢忘憂國」。他也喜歡到處游學、交友、訪賢,所以吸取了不少知識,吸納了不少見解,才會對天下大勢發展情況有著完整的搜集與分析;而且由於和劉表、蔡家和蒯家的聯姻關系,對劉表政府那點兒家務事也了如指掌,所以《隆中對》上細致又有預見性的分析,是他通過多年的積累,加上對當前時事的觀察與透析,從而得出的一套可行方案。
不過這段話顯然是後人整理出來的,因為劉備尚且寄居在劉表門下,卻想和劉表的外甥女婿一起謀他的地盤,借他和諸葛亮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泄露出去。(於是有人置疑《隆中對》的真實性了,我只想說:我不但相信有《隆中對》,而且我堅信歷史上真實的《隆中對》比陳壽的那段記載更完善,更精彩,更引人入勝,更讓劉備欣喜若狂)。
《隆中對》確定了三分天下、連吳抗曹的基本方針,顯示出年紀輕輕的諸葛亮過人的才氣和見識。不過讓我感慨的不僅是他的才華,更是他的勇氣,因為當時他們這翻談話無異於做白日夢,無異與拿著十塊錢就想買飛機。試想劉備那時侯除了名聲幾乎一無所有,但光有名聲是不夠的,做生意也得有本錢,何況是這么大筆買賣,可劉備沒有。而荊州又是他們計劃的第一步,別說此刻還在劉表手裡,就是日後劉表守不住,丟了,也輪不到你劉備來撿吧!難道孫權和曹操不想要?難道其他大大小小的軍閥不想要?這是塊人人覬覦的肥肉,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諸葛亮似乎就已經勢在必得了(而且似乎益州也不在話下),這是需要勇氣的,也是需要一些浪漫主義情懷的,所以說諸葛亮和劉備幾乎是在賭博,而且連賭本都沒有。因此他們即使是制定了規劃也不能立馬付諸行動,他們唯一做的只有等。
當然類似的主張也是有過的。魯肅在初見孫權就提出過「鼎足江東,占據荊州,進而爭霸天下」,可謂和諸葛亮英雄所見略同。所不同的是魯肅是想以荊州做跳板,江東做基地,進而圖天下;而諸葛亮是想先奪取荊州做基地,然後奪益州,進而圖天下。因此諸葛亮的計劃實施起來會比魯肅的艱難得多,因為魯肅是在已據江東的基礎上提出的方案,而諸葛亮的計劃當時整個還是一個烏托邦,所以他能想到這層,比起魯肅,更不容易(而且他也做到了,只是最後一步沒完成)。而且諸葛亮的〈隆中對〉分析更為透徹,提出的方案更為完整具體,更顯示出他頭腦清楚、深謀遠慮、高人一等的智慧。這才是大智慧,豈是賈詡那種只會蠅營狗苟、投機鑽營的小伎倆所能匹敵的?可嘆現今有的人動不動就拿賈詡和諸葛亮比,簡直是拿武大郎和姚明比身高。

5. 歷史上哪些名人瘋了

1、禰衡,他的狂妄已經算是瘋或者神經了。禰衡年少時就有文采和辯才,但是性格剛直高傲,喜歡指摘時事、輕視別人。

2、梵高

梵高一生中做出過很多古怪,很難讓人理解的事情。梵高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早年的他還做過職員、商行經紀人和傳教士,最終他卻全心全意地投身於繪畫。他一生的作品上千餘幅,他從0基礎到達如此成就,只用了短短8年的時間,令人可惜的是,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3、安徒生

他被譽為童話之王,是孩子們心中的偶像,但誰也沒想到,他竟然是一個極度自卑患有嚴重焦慮症的人。安徒生出生貧寒,童年時期十分困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或是正是出生在貧窮家庭的他,才能幻想出如此的想像力。在生活中,安徒生無時無刻都在焦慮當中,並且他還異常的自卑,他擔心自己會生病,擔心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擔心丟失重要文件,甚至對於女性有著很嚴重的厭惡感,跟她們在一起甚至會發抖。

4、達爾文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他出版的《物種起源》,表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和自然選擇理論,這一重大的突出的理論,影響了整個世界。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天才,還是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

5、牛頓

迄今為止,無論是醫學界還是生物學界,都無法對阿斯伯格綜合征的由來給出一個准確的答案。然而,因為牛頓、愛因斯坦等歷史名人的案例,阿斯伯格時常被人稱之為「天才病」。 瘋子在左,天才在右,那些被「天才病」病影籠罩的名人們!




6. 歷史上患有精神疾病的名人有哪些

凡 高
牛頓

漢哀帝是一個同性戀者,有「斷袖之癖」之稱
宋太祖趙匡胤患有躁狂抑鬱版症。
1883年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權偉大的思想家卡爾·馬克思坐在自己的安樂椅上停止了思想。馬克思的最後一年裡實際上已成為一個精神殘廢的人。由於燕妮的逝世而一蹶不振,書信中一般都流露出一種抑鬱沮喪的情緒,科學工作根本談不到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脫口說出了一句後來常被一切庸人所利用
的話即:「他本人無論如何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斯大林患有嚴重的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

7. 歷史名人做錯事自責

廉頗負荊請罪

戰國時代,趙惠文王因藺相如辦外交有功,拜藺相如為上卿,官位在廉頗大將之上。廉頗因此心中不快,覺得自己功勞卓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侮辱藺相如。相如知道後,不願意和廉頗爭位次先後,便處處留意,避讓廉頗,上朝時假稱有病,以便迴避。 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遠遠望見廉頗的車子迎面而來,急忙叫手下人把車趕到小巷裡避開。相如手下的人便以為相如害怕廉頗,非常氣憤。藺相如對他們解釋說;「秦國這樣強大,我都不怕,廉將軍又有什麼可怕呢?所以我想,強橫的秦國今天之所以不敢對我們趙國輕易用兵,只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人。如果我和廉將軍兩人不能和睦相處,互相攻擊,像老虎一樣相鬥,結果必定有一虎受傷,秦國就會趁機侵略趙國。我所以對廉將軍避讓,是因為我把國家的安危放在前頭,不計較私人的怨恨。」

藺相如這番話,使他手下的人極為感動。相如手下的人也學習藺相如的樣子,對廉頗手下的人處處謙讓。 此事傳到了廉頗的耳中,廉頗為相如如此寬大的胸懷深深感動,更覺得自已十分慚愧。於是脫掉上衣,在背上綁了一根荊杖,請人領到相如家請罪,並沉痛地說;「我是個粗陋淺薄之人,真想不到將軍對我如此寬容。」

藺相如見廉頗態度真誠,便親自解下他背上的荊杖,請他坐下,兩人坦誠暢敘,從此誓同生死,成為至交。

8. 哪個名人有樂觀向上的精神

林肯
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寂靜的荒野上的一座簡陋的小屋
1816年,7歲,全家被趕出居住地,他必須工作以撫養他們
1818年10月15日,9歲,年僅35歲的母親南希·漢克斯不幸去世
1824年,15歲,開始上學
1827年,18歲,自己製作了一艘擺渡船
1831年,22歲,經商失敗
1832年,23歲,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想進法學院學法律,但未獲入學資格,工作也丟了
1833年,24歲,向朋友借錢經商,年底破產.接下來花了16年,才把這筆錢還清
1834年,25歲,再次競選州議員,當選
1835年,26歲,訂婚後即將結婚時,未婚妻病逝,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27歲,精神完全崩潰,卧病在床6個月
1838年,29歲,努力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
1840年,31歲,爭取成為被選舉人,落選了
1841年.32歲.當選國會議員
1843年,34歲,參加國會大選,競選國會議員連任,又落選了
1846年,37歲,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次當選了!前往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
1848年,39歲,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
1849年,40歲,想在自己州內擔任土地局長,被拒絕了
1854年,45歲,競選參議員,落選了
1856年,47歲,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張,又失敗了
1858年.49歲.競選參議員再次失敗
1860年.51歲.當選美國第16屆總統
1864年,55歲,連任美國總統,北方軍取得勝利
1865年,56歲,4月14日晚,在華盛頓福特劇院被演員約翰·威爾克斯·布斯開槍射擊,15日去世。

9.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知錯就改的事件

沈從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的一農戶家庭。小時候,沈從文特別看專木偶屬戲,常常因為看戲入迷而耽誤了讀書。

有一天上午,沈從文從課堂里溜出來,一個人跑到村子裡去看戲,那天木偶戲演的是「孫悟空過火焰山」。沈從文看得眉飛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陽落山,他才戀戀不舍地回到。這時,都已放學了。

第二天,沈從文剛進校門,就嚴厲地責問他為什麼曠課。他羞紅著臉,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老師氣得罰他跪在樹下,並大聲訓斥道:「你看,這楠木樹天天往上長,而你卻偏偏不思上進,甘願做一個沒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師又把他叫去,對他說:「大家都在用功讀書,你卻偷偷溜去看戲。昨天我雖然羞辱了你,可這也是為了你好。一個人只有尊重,才能得到的尊重。」老師的一番話,使沈從文得流下了。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記住這次教訓,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此後,沈從文一直嚴格要求自己,長大後成了著名的作家。

10. 歷史上敢於質疑的名人有那些

世界上如果沒有光,就會變成一片黑暗.但是光究竟是什麼呢? 有人從探照燈的光柱、從平面鏡的反射,想到光就像高壓水槍噴射出的水柱,是由一個一個光微粒組成的.另外一些人從石頭丟進水中激起的水波得到啟發,認為光是空間存在的「以太」的波動.從17世紀到19世紀,持以上兩種看法的科學界兩派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其中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荷蘭人惠更斯(1629—1695).

17世紀下半葉,世界的科學權威是牛頓.牛頓認為光是一種微粒流,並用它解釋光的直線傳播、鏡面反射、界面折射等現象.但是,惠更斯卻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微粒說不能解釋更復雜的繞射、干涉等現象,主張光是以太波,而且講得頭頭是道.由於牛頓的聲望高,多數人支持微粒說,惠更斯成了孤立的少數派.但他並不隨大流,不迷信權威,堅持獨立見解.隨著研究的深入,到19世紀初,波動說戰勝了微粒說.

惠更斯還最早找到了擺的擺動規律,而且用擺測出了巴黎的重力加速度.他還應英國皇家學會的要求研究了金屬小球的碰撞,並且想像到物質是有能量的,能量是守恆的,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

惠更斯為人忠厚正直,做的多說的少.他雖做了許多意義重大的研究工作,但是發表的成果卻很少.只是在他去世後,整理他的遺稿的人們才無不欽佩這位學者嚴謹勤奮和獨立思考的科學精神.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有哪個名人有自責精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