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東平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東平,古稱東原。唐虞夏商時期屬徐州。「東原底平」是為東平得名之 [,境內置須句、鄣、宿等諸侯國。春秋,須句屬魯;鄣屬。戰為齊無鹽邑。 秦代,始設須埠子坡治今無鹽村)、張縣(治今霍庄),屬薛郡。 [u[/置富城、章縣,與無鹽縣先後屬梁國、濟東國、大河郡、東平國(國治無鹽縣宿城。)須昌、壽良二。 ]東漢鹽、章縣同屬東平國。 三國魏,撤章縣,另四縣沿屬東平國(治]壽張]治霍庄)。 西晉,東平國治遷須昌城。東晉,改東平國為東平郡(郡治宿城)。晉代境內四縣沿襲。 南北],隸屬未變。南朝宋,撤富城,北魏又復置。至北齊,富城縣廢制,無鹽並入須昌縣(治遷宿城)。北周,境內須昌、壽張二縣屬魯州。 隋代[,壽,屬濟北郡。596年(隋開皇十六年),須昌縣遷回原治;就原無鹽縣(治昌、宿城二縣屬鄆州(州治鄆城)。 唐代,須昌、宿城縣與壽張縣同屬鄆州(州治遷須昌)。鄆州先後為平盧、天平軍節度使治。627年(唐貞觀元年),宿城並入須昌縣。707年(景龍元年),復置宿城縣。788年),平縣,與須昌同附郡郭,此為東平縣名之始。830年(太和四年),改東平縣為天平縣。832年(太和六年),撤天平縣並入須昌縣。 五代,須昌、壽張縣沿屬鄆州。923年(後唐同改須 東平縣
宋代,隸屬沿襲五代。997年(宋至道三年),置京東西路安撫使於鄆州10三年),河決鄆州,州城浸沒,遂移州、縣城於五陵山前五里平原處(今州城)。1119年(宣和元年),改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 金代[,1天會六年,)立劉豫為「大齊」帝,先治大名,後遷京。東西路首邑。境內須城、壽張縣仍屬東平府(治須城)。 元代,須城、壽張二縣屬東平路,須城為路城。 明代初年,須城為東平府治,壽張沿屬。1370年(明洪武三年),壽張縣分並須城、陽谷縣。1375年(洪武八年降為城縣並入東平州,屬濟寧府。1380年(洪武十三年),復置壽張(今離本境。1385年(洪武十八年),東平rlrl]府。明代東平州領轄汶上、東阿、平陰、陽谷、壽張5縣。 清代前期,東平州。173rl]雍正八年),升東平州為直隸州,領轄東阿、平陰、陽谷、壽張4縣。1735年(雍正十三年),撤直隸州為散州,沿治東平州城[/ 年,改東平州為東平縣,治所沿襲,屬濟西道(駐聊城)。1928年,裁道制,直屬山東省政府。1935年,屬省第一實驗區行政長官公署(駐濟寧)。1938年,改屬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39年9月27日,東平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先後屬泰西行政委員會和泰西專員公署。1941年6月,屬冀魯豫第一專署。1942年7月,改屬冀魯豫第二專署。 1945年5月,東平解放,屬冀魯豫第八專署。1947年7豫第七8年5月,復屬泰西專署。 1950年5月,屬泰安專署。1958年12月,平陰縣並入東平縣,屬聊城專署。1959年8月,改屬[u市[同年10月,撤銷東平縣,恢復平陰縣,屬平陰縣。月1日,恢復東平縣建安專署985年8月,泰安地區改為泰安市,東平縣沿屬。 1989年5月,東平縣的縣城從州城鎮遷往後屯。 1993年3月1日,撤銷東平縣宿城鄉,設立宿城鎮。 1994年7月15日,撤銷東平縣水河鄉,以原水河鄉的行政區域設立水河鎮。 1996年1月23日,將平陰縣舊縣鄉整建制劃歸東平縣管轄,舊縣鄉的行政區域邊界以濟政[1996]3號文所附的1:5萬地形圖上標繪的界線為准(魯政字[1996]24號)。 2000年,東平縣轄9個鎮、9個鄉。總人口725877人,各鄉鎮人口: 州城鎮 56799 沙河站鎮 51037 彭集鎮 61868 宿城鎮 50995 東平鎮 74900 水河鎮 22621 老湖鎮 38685 銀山鎮 53866 斑鳩店鎮 44806 接山鄉 26936 張河橋鄉 34600 大羊鄉 36371 梯門鄉 35197 新湖鄉 48461 大安山鄉 10262 商老莊鄉 17930 戴廟鄉 33269 舊縣鄉 2727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東平縣轄7個鎮、7個鄉。 1997年,面積1340平方千米,轄9個鎮、9個鄉:州城鎮轄71個行政村,人口62873人,其中農業人口55249人;沙河站鎮轄65個行政村,人口56783人,其中農業人口54543人;彭集鎮轄53個行政村,人口62770人,其中農業人口57444人;宿城鎮轄36個行政村,人口54076人,其中農業人口52157人;東平鎮轄32個行政村,人口68098人,其中農業人口24665人;接山鄉轄24個行政村,人口29269人,其中農業人口27934人;張河橋鄉轄28個行政村,人口36061人,其中農業人口34843人;大羊鄉轄42個行政村,人口41848人,其中農業人口40220人;梯門鄉轄43個行政村,人口39496人,其中農業人口38064人;水河鎮轄25個行政村,人口24714人,其中農業人口22557人;老湖鎮轄46個行政村,人口42641人,其中農業人口39983人;新湖鄉轄54個行政村,人口49765人,其中農業人口48251人;大安山鄉轄9個行政村,人口11105人,其中農業人口9526人;商老莊鄉轄26個行政村,人口18580人,其中農業人口17301人;岱廟鄉轄48個行政村,人口35424人,其中農業人口30680人;銀山鎮轄44個行政村,人口54575人,其中農業人口44784人;斑鳩店鎮轄40個行政村,人口45694人,其中農業人口40342人;舊 縣鄉轄30個行政村,人口29252人,其中農業人口28238人。(人口為年末總人口)(缺居委會統計數據) 1998年,面積1340平方千米,轄9個鎮、9個鄉:州城鎮轄71個行政村,人口62699人,其中農業人口55093人;沙河站鎮轄65個行政村,人口56801人,其中農業人口54543人;彭集鎮轄53個行政村,人口63017人,其中農業人口57418人;宿城鎮轄36個行政村,人口54182人,其中農業人口52207人;東平鎮轄32個行政村,人口70103人,其中農業人口24441人;接山鄉轄24個行政村,人口29162人,其中農業人口27819人;張河橋鄉轄28個行政村,人口35956人,其中農業人口34729人;大洋鄉轄42個行政村,人口41716人,其中農業人口40019人;梯門鄉轄43個行政村,人口39712人,其中農業人口38257人;水河鎮轄25個行政村,人口24796人,其中農業人口22495人;老湖鎮轄46個行政村,人口43227人,其中農業人口40639人;新湖鄉轄54個行政村,人口49777人,其中農業人口48245人;大安山鄉轄9個行政村,人口11101人,其中農業人口9512人;商老莊鄉轄26個行政村,人口18700人,其中農業人口17433人;戴廟鄉轄48個行政村,人口35545人,其中農業人口30802人;銀山鎮轄44個行政村,人口54514人,其中農業人口44677人;斑鳩店鎮轄40個行政村,人口46226人,其中農業人口40851人;舊縣鄉轄30個行政村,人口29206人,其中農業人口28190人。(人口為年末總人口)(缺居委會統計數據) 東平縣地圖
1999年,面積1340平方千米,轄9個鎮、9個鄉:州城鎮轄71個行政村,人口62246人,其中農業人口54951人;沙河站鎮轄65個行政村,人口56590人,其中農業人口54331人;彭集鎮轄53個行政村,人口63120人,其中農業人口57341人;宿城鎮轄36個行政村,人口54056人,其中農業人口52094人;東平鎮轄32個行政村,人口71950人,其中農業人口24278人;接山鄉轄24個行政村,人口29182人,其中農業人口27806人;張河橋鄉轄28個行政村,人口35758人,其中農業人口34521人;大羊鄉轄42個行政村,人口41345人,其中農業人口39615人;梯門鄉轄43個行政村,人口39655人,其中農業人口38133人;水河鎮轄25個行政村,人口24708人,其中農業人口22335人;老湖鎮轄46個行政村,人口43165人,其中農業人口40486人;新湖鄉轄54個行政村,人口49727人,其中農業人口48159人;大安山鄉轄9個行政村,人口11100人,其中農業人口9502人;商老莊鄉轄26個行政村,人口18778人,其中農業人口17500人;戴廟鄉轄48個行政村,人口35436人,其中農業人口30670人;銀山鎮轄44個行政村,人口54642人,其中農業人口44749人;斑鳩店鎮轄40個行政村,人口46368人,其中農業人口40953人;舊縣鄉轄30個行政村,人口28978人,其中農業人口27953人。(人口為年末總人口)(缺居委會統計數據) 2000年,面積1340平方千米,轄7個鎮、7個鄉:州城鎮轄71個行政村,人口60970人,其中農業人口5.40萬人;沙河站鎮轄65個行政村,人口56265人,其中農業人口5.52萬人;彭集鎮轄53個行政村,人口63331人,其中農業人口5.72萬人;東平鎮轄68個行政村,人口85217人,其中農業人口7.84萬人;接山鄉轄52個行政村,人口64688人,其中農業人口6.08萬人;大羊鄉轄42個行政村,人口41056人,其中農業人口3.92萬人;梯門鄉轄43個行政村,人口29448人,其中農業人口3.17萬人;老湖鎮轄71個行政村,人口67676人,其中農業人口6.84萬人;新湖鄉轄54個行政村,人口49751人,其中農業人口4.79萬人;商老莊鄉轄35個行政村,人口29949人,其中農業人口2.95萬人;戴廟鄉轄48個行政村,人口35433人,其中農業人口3.53萬人;銀山鎮轄44個行政村,人口55478人,其中農業人口5.46萬人;斑鳩店鎮轄40個行政村,人口46372人,其中農業人口4.58萬人;舊 縣鄉轄30個行政村,人口28844人,其中農業人口2.95萬人。(人口為年末總人口)(缺居委會統計數據) 2001年,面積1340平方千米,轄7個鎮、7個鄉:東平鎮轄68個村委會,鄉村人口7.82萬人;老湖鎮轄71個村委會,鄉村人口6.58萬人;斑鳩店鎮轄40個村委會,鄉村人口4.58萬人;銀山鎮轄44個村委會,鄉村人口5.51萬人;州城鎮轄71個村委會,鄉村人口5.40萬人;沙河站鎮轄65個村委會,鄉村人口5.52萬人;彭集鎮轄53個村委會,鄉村人口5.78萬人;接山鄉轄52個村委會,鄉村人口6.08萬人;大羊鄉轄42個村委會,鄉村人口3.91萬人;梯門鄉轄43個村委會,鄉村人口3.70萬人;新湖鄉轄54個村委會,鄉村人口4.78萬人;商老莊鄉轄35個村委會,鄉村人口2.94萬人;戴廟鄉轄48個村委會,鄉村人口3.53萬人;舊縣鄉轄30個村委會,鄉村人口2.85萬人。(缺各街道、鄉鎮總人口數據)自然itlmg]title=東yle=rrc=0b3a1c08bcac4dc262d986c9東平縣,是山東省泰安市的一個縣。處於魯西南平原北部,東部受魯中山區的阻擋,境內受季風的影響,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點。春季(3-5月),冷暖氣團對峙,進退不定,驟冷驟熱,盛行東南風,氣候乾燥,回暖迅速。夏季(6-8月),炎熱多雨,高溫高濕,降水集中,常有暴雨澇災。秋季(9-11月)受大陸氣團影響,氣溫迅速下降,降水減少,雲淡風輕,日照充足。冬季(12月-翌年2月),盛氣壓高候乾燥。 平縣位4至36」,東經116°0至114與[u毗鄰,南與[上縣[梁山縣接壤,西部隔黃河與東阿縣、陽谷縣,河南省台前縣相望,北與平陰縣搭界,全縣土地總面積1330.44平方公里,摺合2010661.2畝,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縣境內擁有多種地貌類型,山地、丘陵、平原、窪地、湖泊、河流兼而有之。 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該縣北部地區,屬魯中南低山丘陵邊緣。最高點為梯門鄉歪老婆頂,海拔451米(黃海高程)。 東平縣
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屬大汶河沖積高程,多數土層深厚,土壤構型良好,適宜農業種植。 窪地主要分布在東平湖區,該區西邊是黃河,東邊是本平湖滯洪區,屬黃河沖積平原除[urlurl少數孤山殘丘外,其餘均為地面高下的湖窪新湖鄉軒場附近,海拔1236.7米。 東平湖為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該湖為「水泊梁山」的僅存水域,由一級湖和二級湖組成。全部湖泊水面176940.5畝,摺合1平方總8%。,風光展水產養殖業和旅遊業市巨大潛力。 東平縣境內有18條河流,主要有黃河、大汶河、匯河、金線河等,全縣河流總水面52914.7畝,摺合35.28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2.6%。
② 東平-這個地名的來歷
東平,古稱東原。「東原底平」是為東平得名之始。
東平縣歷史沿革:
東平,古稱東原。唐虞夏商時期屬徐州。
西周,境內置須句、鄣、宿等諸侯國。春秋,須句屬魯;鄣屬齊;宿屬宋。戰國時,鄣、宿為齊無鹽邑。
秦代,始設須昌縣(治今埠子坡)、無鹽縣(治今無鹽村)、張縣(治今霍庄),屬薛郡。
東平縣
西漢,增置富城、章縣,與無鹽縣先後屬梁國、濟東國、大河郡、東平國(國治無鹽縣宿城)。須昌、壽良二縣時屬東郡。
東漢,須昌、無鹽、壽張、富城、章縣同屬東平國。
三國魏,撤章縣,另四縣沿屬東平國(治遷壽張縣治霍庄)。
西晉,東平國治遷須昌城。東晉,改東平國為東平郡(郡治宿城)。晉代境內四縣沿襲。
南北朝,隸屬未變。南朝宋,撤富城,北魏又復置。至北齊,富城縣廢制,無鹽並入須昌縣(治遷宿城)。北周,境內須昌、壽張二縣屬魯州。
隋代,壽張縣治壽張集,屬濟北郡。596年(隋開皇十六年),須昌縣遷回原治;就原無鹽縣境置宿城縣(治宿城)。此須昌、宿城二縣屬鄆州(州治鄆城)。
唐代,須昌、宿城縣與壽張縣同屬鄆州(州治遷須昌)。鄆州先後為平盧、天平軍節度使治。627年(唐貞觀元年),宿城並入須昌縣。707年(景龍元年),復置宿城縣。788年(貞元四年),宿城縣改名東平縣,與須昌同附郡郭,此為東平縣名之始。830年(太和四年),改東平縣為天平縣。832年(太和六年),撤天平縣並入須昌縣。
五代,須昌、壽張縣沿屬鄆州。923年(後唐同光元年),改須昌為須城縣。
宋代,隸屬沿襲五代。997年(宋至道三年),置京東西路安撫使於鄆州(須城)。1000年(咸平三年),河決鄆州,州城浸沒,遂移州、縣城於五陵山前五里平原處(今州城)。1119年(宣和元年),改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
金,1128年(金天會六年,)立劉豫為「大齊」帝,先治大名,後遷須城偽稱東京。並以須城為山東西路首邑。境內須城、壽張縣仍屬東平府(治須城)。
元代,須城、壽張二縣屬東平路,須城為路城。
明代初年,須城為東平府治,壽張沿屬。1370年(明洪武三年),壽張縣分並須城、陽谷縣。1375年(洪武八年),東平府降為州,同年撤須城縣並入東平州,屬濟寧府。1380年(洪武十三年),復置壽張縣於王陵店(今台前縣),始離本境。1385年(洪武十八年),東平州改屬兗州府。明代東平州領轄汶上、東阿、平陰、陽谷、壽張5縣。
清代前期,東平州仍屬兗州府。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東平州為直隸州,領轄東阿、平陰、陽谷、壽張4縣。1735年(雍正十三年),撤直隸州為散州,沿治東平州城。
1913年,改東平州為東平縣,治所沿襲,屬濟西道(駐聊城)。1928年,裁道制,直屬山東省政府。1935年,屬省第一實驗區行政長官公署(駐濟寧)。1938年,改屬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39年9月27日,東平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先後屬泰西行政委員會和泰西專員公署。1941年6月,屬冀魯豫第一專署。1942年7月,改屬冀魯豫第二專署。
1945年5月,東平解放,屬冀魯豫第八專署。1947年7月,屬冀魯豫第七專署。1948年5月,復屬泰西專署。
1950年5月,屬泰安專署。1958年12月,平陰縣並入東平縣,屬聊城專署。1959年8月,改屬濟南市。同年10月,撤銷東平縣,恢復平陰縣,其縣境大部屬平陰縣。1962年1月1日,恢復東平縣建制,復屬泰安專署。
1985年8月,泰安地區改為泰安市,東平縣沿屬。
③ 東平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東平,古稱東原,處於東夷文化與華夏文化、齊魯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匯處。東平擁有悠久而版燦爛的歷史文明權,自西周至清代,東平曾經為國、郡、路、州、府,並以鄆州、京東西路、山東西路著稱於唐、宋、金時期,一直是我國北方重鎮和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千百年來,一代代東平人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高度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經濟文明,使東平成為華夏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④ 後屯、宿城、無鹽、赤臉店、護駕,東平縣這些地名都是怎麼來的
東平縣因東原底平而得名,在歷史上曾經分別為:東平國、東平郡、東平府、東平州。
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東原文化,產生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地名,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東平縣那些地名究竟是怎麼來的。
1、後屯:原名龍山屯,因為有重名的現象,而且本村位於小屯以北,所以改稱為後屯。
2、宿城:西周時期為宿國封地,王城在今東平縣宿城西門一帶,宿城之名源於此。春秋時期仍為宿國。秦代設無鹽縣。漢代設東平國,王城在宿城。魏晉南北朝時期,設東平郡,治所在宿城。隋代設宿城縣,唐代改宿城縣為東平縣,東平方言稱宿為 xǔ,有些研究誤稱為須城或須昌城。
3、稻屯:因為此處地勢低窪多水,種植水稻、蒲草,因有稻蒲荷香的美景,所以沿用稻屯之名,也稱為稻屯窪。
3、護駕村:傳說宋代的一位皇帝,經過東平,村民護駕而送,因此得名。
4、赤臉店:據傳,西漢時期,當地農民受起義軍赤眉軍的影響,把臉塗成紅色,在此地設店作為聯絡標志,因此得名赤臉店。
5、羅庄:相傳村裡有一座古廟,廟內有大鑼大鼓,因此取名鑼鼓庄,後簡稱為鑼庄,隨著時間的推移,鑼庄變成了現在的「羅庄」,也有傳說因羅姓群居於此次,故得名羅庄,鼎鼎大名的羅貫中就是羅庄人。
6、一擔土:建村時因為此處有兩座對稱的小土山,遠遠看去很像一隻扁擔挑著兩座土堆,因此得名一擔土!
7、營子:據傳西漢時期,此地駐有守衛東平國王城(宿城)的軍營,因此取名營地,後沿革為營子。
8、半倒井,原名清溪村,因村南有一口傾斜的井,形如摔倒,又因為井口直徑近似豆腐梆子,因此稱為梆子井,也稱為絆倒井,後通稱為半倒井。
9、范村:傳說明朝初年,大清河經常泛濫,因此稱為泛村,後沿革為范村。
10、古台寺,傳說此地有一寺廟,寺內有一大鼓台,因此取名鼓台寺,沿革為古台寺。
11、大井:原名多井村,沿革為塔井屯,後改成為塔井、大井。
12、無鹽:周代時期齊國設無鹽邑,秦代設無鹽縣,王莽時期更名為無鹽亭,又名亡鹽,隋代復稱為無鹽,沿用至今!
⑤ 歷史上的七國地理位置分布都是現今的哪裡
燕:
都城薊(天津薊縣),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南部,內蒙部分地區,後來拓展到朝鮮半島。
趙:
都城邯鄲(河北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
齊:
都城臨淄(山東淄博),疆域包括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一小塊),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區。
魏:
都城安邑,後遷大梁(河南開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塊)、河南中部、東部、安徽西北部。
韓:
都城平陽(山西臨汾),後遷至新鄭(河南新鄭),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陝西東南部。
楚:
都城郢(湖北荊州),後遷至壽春(安徽壽縣),最大時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貴州部分、重慶、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東西南、江蘇南部、浙江北部。
秦:
都成雍,商鞅變法後遷至咸陽。疆域包括陝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塊)、河南西部(一小塊)、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
戰國(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國繼東周列國以來的又一個諸侯割據的時代。其與春秋在歷史上並無明確的界限,只是依照今天的習慣,以「三家分晉」(前 403年)為起始標志,到前二二一年秦統一六國這一段時間稱為戰國時期
到了戰國時期,中國的局面已發生了變化:其中,諸多中小諸侯國家已被吞並,餘下的秦、楚、燕、韓、趙、魏、齊七國成為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家,它們通常被後人稱為「戰國七雄」。
秦
秦國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較弱的國家之一,所以秦統治者一直力圖改變這種局面。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下令求賢,魏國人商鞅應暮入秦,自此,秦國進入了其快速發展的階段。商鞅在十年的時間里通過實行組織民戶、獎勵軍功及變領主制為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經濟的改革,使秦國國富民強,成為戰國第一大國。但商鞅的變法遭到了其他舊勢力的反對,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車裂之刑,而他所設立的新法卻廣泛被秦人接受,成為此後秦國政策的基礎。就在商鞅變法的同年,秦國滅蜀,至此,秦國北有上郡,南有巴蜀,東有黃河與函谷關,地勢宜首難攻故而被稱為「天府雄國」。加之商鞅變法所創造的經濟政治條件,使之完全具備了統一全國的條件。
韓
韓原為晉國韓氏家族,在「三家分晉」之後才成為獨立的諸侯國家。它東臨魏國,西靠函谷關,占據軍事要道,故而連年爭戰不斷。公元前三五八年,韓昭侯使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執行苛刻政治,使韓的 國力暫時得到加強,但沒過多久便又陷入衰落。所以韓國也六國中是最早被秦消滅的國家。
魏
魏國與韓國相同,也是由晉分裂出的國家之一,並且在三個國家之中實力較強,加之魏文侯時的「李悝變法」,使其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很快強大起來。前三四四年,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從而使魏國達到鼎盛時期。前三五四年,魏國發兵攻打趙國,齊國派救兵援趙,擊敗趙國。後來,齊國以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以「增兵減灶」之計在馬陵之戰中徹底擊敗了魏國,使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再無精力與其他六國交戰,直至其被秦國滅亡。
趙
趙國是「三家分晉」所形成的第三個國家,它都於邯鄲,與齊、燕相臨。戰國後期,趙國因有名相藺相如、大將廉頗等大臣忠心為國,使趙國頗為強大。而有關廉頗、藺相如二人「完璧歸趙」和「負荊請罪」的故事也被後人傳為佳話。在廉頗、藺相如輔佐的十年中,強秦一直未敢對趙國用兵,直至前二六零年,秦大將白起用離間計使趙王棄用廉頗而用趙括為將,才於長平擊敗趙軍,殺其士卒達四十萬。使秦以此為契機,逐步消滅六國,統一天下。
燕
燕國原是北方的一個小國,因其遠離中原,使之得以相對安寧,並無太多戰事。所以春秋末期燕國已成為北方的大國。至燕太子丹的時代,太子因見秦國強大,早晚會對燕國的統治不利,於是譴刺客荊軻刺殺秦王,不料,荊軻被秦王斬於殿上。太子丹行刺未果,反而使秦王對燕深恨不已,秦王贏政於前二二六年功下燕都薊(今北京)了,消滅了燕國。
齊
齊國是六國中比較強大的國家,因其遠離秦國,故而一直未與秦國有正面沖突。前三一四年,齊宣王趁燕國內亂之際,出兵攻佔了薊城,但在燕國人民強烈的反抗下,不得不又退兵回國。而燕昭王為報一箭之仇,任樂毅為大將,聯合三晉、秦、楚等國大舉伐齊,聯軍只用半年時間便攻佔了齊國除莒和即墨兩城外的大部分國土,險些亡國。此後,齊國大將田單以此兩城為基礎,以少勝多,大敗燕軍於城下,才使齊國免遭亡國之禍。但在這五年的戰爭中,齊國損失慘重,而使其強國地位一直未得到恢復。
戰國時期雖連年征戰,但這絲毫未影響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此間,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達到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高峰,其中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老子、莊子、列子為代表的道家;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墨子為代表的墨家等理論最為後人推崇。這些學派的出現使戰國的思想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而這些理論不僅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其深遠影響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思想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
⑥ 東平縣的歷史沿革
東平,古稱東原。唐虞夏商時期屬徐州。「東原底平」是為東平得名之始。
西周,境內置須句、鄣、宿等諸侯國。春秋,須句屬魯;鄣屬齊;宿屬宋。戰國時,鄣、宿為齊無鹽邑。
秦代,始設須昌縣(治今埠子坡)、無鹽縣(治今無鹽村)、張縣(治今霍庄),屬薛郡。
西漢,增置富城、章縣,與無鹽縣先後屬梁國、濟東國、大河郡、東平國(國治無鹽縣宿城)。須昌、壽良二縣時屬東郡。
東漢,須昌、無鹽、壽張、富城、章縣同屬東平國。
三國魏,撤章縣,另四縣沿屬東平國(治遷壽張縣治霍庄)。
西晉,東平國治遷須昌城。東晉,改東平國為東平郡(郡治宿城)。晉代境內四縣沿襲。
南北朝,隸屬未變。南朝宋,撤富城,北魏又復置。至北齊,富城縣廢制,無鹽並入須昌縣(治遷宿城)。北周,境內須昌、壽張二縣屬魯州。
隋代,壽張縣治壽張集,屬濟北郡。596年(隋開皇十六年),須昌縣遷回原治;就原無鹽縣境置宿城縣(治宿城)。此須昌、宿城二縣屬鄆州(州治鄆城)。
唐代,須昌、宿城縣與壽張縣同屬鄆州(州治遷須昌)。鄆州先後為平盧、天平軍節度使治。627年(唐貞觀元年),宿城並入須昌縣。707年(景龍元年),復置宿城縣。788年(貞元四年),宿城縣改名東平縣,與須昌同附郡郭,此為東平縣名之始。830年(太和四年),改東平縣為天平縣。832年(太和六年),撤天平縣並入須昌縣。
五代,須昌、壽張縣沿屬鄆州。923年(後唐同光元年),改須昌為須城縣。
宋代,隸屬沿襲五代。997年(宋至道三年),置京東西路安撫使於鄆州(須城)。1000年(咸平三年),河決鄆州,州城浸沒,遂移州、縣城於五陵山前五里平原處(今州城)。1119年(宣和元年),改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
金,1128年(金天會六年,)立劉豫為「大齊」帝,先治大名,後遷須城偽稱東京。並以須城為山東西路首邑。境內須城、壽張縣仍屬東平府(治須城)。
元代,須城、壽張二縣屬東平路,須城為路城。
明代初年,須城為東平府治,壽張沿屬。1370年(明洪武三年),壽張縣分並須城、陽谷縣。1375年(洪武八年),東平府降為州,同年撤須城縣並入東平州,屬濟寧府。1380年(洪武十三年),復置壽張縣於王陵店(今台前縣),始離本境。1385年(洪武十八年),東平州改屬兗州府。明代東平州領轄汶上、東阿、平陰、陽谷、壽張5縣。
清代前期,東平州仍屬兗州府。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東平州為直隸州,領轄東阿、平陰、陽谷、壽張4縣。1735年(雍正十三年),撤直隸州為散州,沿治東平州城。
1913年,改東平州為東平縣,治所沿襲,屬濟西道(駐聊城)。1928年,裁道制,直屬山東省政府。1935年,屬省第一實驗區行政長官公署(駐濟寧)。1938年,改屬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39年9月27日,東平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先後屬泰西行政委員會和泰西專員公署。1941年6月,屬冀魯豫第一專署。1942年7月,改屬冀魯豫第二專署。
1945年5月,東平解放,屬冀魯豫第八專署。1947年7月,屬冀魯豫第七專署。1948年5月,復屬泰西專署。
1950年5月,屬泰安專署。1958年12月,平陰縣並入東平縣,屬聊城專署。1959年8月,改屬濟南市。同年10月,撤銷東平縣,恢復平陰縣,其縣境大部屬平陰縣。1962年1月1日,恢復東平縣建制,復屬泰安專署。
1985年8月,泰安地區改為泰安市,東平縣沿屬。
⑦ 請教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的歷史沿革
建制沿革 東平,古稱東原。唐虞夏商時期屬徐州。「東原底平」是為東平得名之始。 西周,境內置須句、鄣、宿等諸侯國。春秋,須句屬魯;鄣屬齊;宿屬宋。戰國時,鄣、宿為齊無鹽邑。 秦代,始設須昌縣(治今埠子坡)、無鹽縣(治今無鹽村)、張縣(治今霍庄),屬薛郡。 西漢,增置富城、章縣,與無鹽縣先後屬梁國、濟東國、大河郡、東平國(國治無鹽縣宿城。)須昌、壽良二縣時屬東郡。 東漢,須昌、無鹽、壽張、富城、章縣同屬東平國。 三國魏,撤章縣,另四縣沿屬東平國(治遷壽張縣治霍庄)。 西晉,東平國治遷須昌城。東晉,改東平國為東平郡(郡治宿城)。晉代境內四縣沿襲。 南北朝,隸屬未變。南朝宋,撤富城,北魏又復置。至北齊,富城縣廢制,無鹽並入須昌縣(治遷宿城)。北周,境內須昌、壽張二縣屬魯州。 隋代,壽張縣治壽張集,屬濟北郡。596年(隋開皇十六年),須昌縣遷回原治;就原無鹽縣境置宿城縣(治宿城)。此須昌、宿城二縣屬鄆州(州治鄆城)。 唐代,須昌、宿城縣與壽張縣同屬鄆州(州治遷須昌)。鄆州先後為平盧、天平軍節度使治。627年(唐貞觀元年),宿城並入須昌縣。707年(景龍元年),復置宿城縣。788年(貞元四年),宿城縣改名東平縣,與須昌同附郡郭,此為東平縣名之始。830年(太和四年),改東平縣為天平縣。832年(太和六年),撤天平縣並入須昌縣。 五代,須昌、壽張縣沿屬鄆州。923年(後唐同光元年),改須昌為須城縣。 宋代,隸屬沿襲五代。997年(宋至道三年),置京東西路安撫使於鄆州(須城)。1000年(咸平三年),河決鄆州,州城浸沒,遂移州、縣城於五陵山前五里平原處(今州城)。1119年(宣和元年),改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 金代,1128年(金天會六年,)立劉豫為「大齊」帝,先治大名,後遷須城偽稱東京。並以須城為山東西路首邑。境內須城、壽張縣仍屬東平府(治須城)。 元代,須城、壽張二縣屬東平路,須城為路城。 明代初年,須城為東平府治,壽張沿屬。1370年(明洪武三年),壽張縣分並須城、陽谷縣。1375年(洪武八年),東平府降為州,同年撤須城縣並入東平州,屬濟寧府。1380年(洪武十三年),復置壽張縣於王陵店(今台前縣),始離本境。1385年(洪武十八年),東平州改屬兗州府。明代東平州領轄汶上、東阿、平陰、陽谷、壽張5縣。 清代前期,東平州仍屬兗州府。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東平州為直隸州,領轄東阿、平陰、陽谷、壽張4縣。1735年(雍正十三年),撤直隸州為散州,沿治東平州城。 1913年,改東平州為東平縣,治所沿襲,屬濟西道(駐聊城)。1928年,裁道制,直屬山東省政府。1935年,屬省第一實驗區行政長官公署(駐濟寧)。1938年,改屬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39年9月27日,東平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先後屬泰西行政委員會和泰西專員公署。1941年6月,屬冀魯豫第一專署。1942年7月,改屬冀魯豫第二專署。 1945年5月,東平解放,屬冀魯豫第八專署。1947年7月,屬冀魯豫第七專署。1948年5月,復屬泰西專署。 1950年5月,屬泰安專署。1958年12月,平陰縣並入東平縣,屬聊城專署。1959年8月,改屬濟南市。同年10月,撤銷東平縣,恢復平陰縣,其縣境大部屬平陰縣。1962年1月1日,恢復東平縣建制,復屬泰安專署。 1985年8月,泰安地區改為泰安市,東平縣沿屬。 1989年5月,東平縣的縣城從州城鎮遷往後屯。
希望採納
⑧ 河東郡與東平郡,哪一個最早
二者相比之下,東平郡的時間要更早一些
⑨ 歷史上東平府青河縣現在哪裡
東平府清河縣,今抄山東泰安市襲東平縣
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鄆州為東平府。 府治即今山東東平縣州城鎮。元改東平府為東平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東平路為東平府,1370年(明洪武三年),壽張縣分並須城、陽谷縣。1375年(洪武八年),東平府降為州,同年撤須城縣並入東平州,屬濟寧府。
渤海國的東平府,在今黑龍江省興凱湖以西密山一帶。下轄伊州、沱州、黑州、比州。遼國滅渤海,將東平府遷到遼陽。
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鄆州為東平府。 府治即今山東東平縣州城鎮。元改東平府為東平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東平路為東平府,1370年(明洪武三年),壽張縣分並須城、陽谷縣。1375年(洪武八年),東平府降為州,同年撤須城縣並入東平州,屬濟寧府。
⑩ 我在歷史地圖發現東平國,有誰知道
東平國,是漢朝的諸侯王封國之一,屬於兗州刺史部的郡級行政區劃,建立專於東漢光武屬帝建武十五年,首封為光武帝之子劉蒼。
東平國都於無鹽(山東東平)。章帝建初九年四月己卯分國而立東平懷王劉忠的弟弟劉尚為任城王,另外五個弟弟為列侯。安帝永寧元年,鄧太後為東平國增邑五千戶。
魏文帝黃初元年因魏代漢而除東平國,但保留郡制,東晉時改稱東平郡。
其諸侯王分別是:東平憲王劉蒼(?-83年) 東平懷王劉忠(?-84年) 東平孝王劉敞(?-132年) 東平頃王劉端(?-179年) 崇德侯劉凱(?—?) 東平思王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