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比較,具有哪些歷史特點
1911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所發動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在中華大地上樹起民主共和的旗幟,有力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的八年間,是中國社會大變動和大轉型時期。這個時期的最主要特點有如下幾點:一是變革加快。辛亥革命後,社會變革加速。經濟方面,近代工業有較快發展,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帶的一些大城市,在這個基礎上,工人階級隊伍在發展壯大,已從辛亥革命前的50萬—60萬人發展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的200萬人左右;政治方面,有了初步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組建了許多政治團體和政黨,建立了國民議會。二是列強宰割。辛亥革命不久,1914年爆發了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者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1915年向北京袁世凱政府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中國與朝鮮、越南、印度、印尼等國不同,它不是面對一個帝國主義的侵略,而是遭受「列強」的宰割,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三是復辟帝制。在辛亥革命中產生的以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的南京國民政府只存在三個月,統治權很快就被原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所竊踞。袁世凱上台後,立即向資產階級革命派反攻倒算,採取各種卑劣手段迫使革命黨人交出權力,組織暗殺國民黨政治活動家宋教仁,下令解散國民黨,逼迫孫中山等人流亡國外,並於1915年悍然稱帝,演出了一場復辟帝制的丑劇。四是軍閥混戰。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北洋軍閥分化為皖、直、奉三系,即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馮國璋及其繼承人曹鯤、吳佩孚為首的直系和張作霖的奉系,以及還有一些不屬於北洋系統的軍閥等。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各霸一方,為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和控制權,彼此之間進行著頻繁的爭奪和戰爭,使國家長期陷於分裂和戰亂狀態,導致民不聊生,國家四分五裂。五是思潮澎湃。五四運動前夜,中國正處在社會大變動之中,各種社會思潮洶涌澎湃,進步的、保守的、反動的應有盡有,新舊思潮的斗爭異常激烈。
上述五點包括了民國初年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況,它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矛盾。五四運動是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五四運動是以發生於1919年的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而得名,但作為一個重大歷史事件有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發展過程。它的發生與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有密切關系,這次運動促成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它的發展直接導致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和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五四運動時中國正徘徊在十字路口,面對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迫切需要提出救國方案,回答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中國的先進分子,對各種各樣的主義和方案經過反復比較,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選擇了俄國十月革命道路。這是代表人民所作的鄭重歷史選擇。這個選擇決定了中國後來的走向和命運。
② 概括辛亥革命的發展具有怎樣的特點
1911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所發動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在中華大地上樹起民主共和的旗幟,有力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的八年間,是中國社會大變動和大轉型時期。這個時期的最主要特點有如下幾點:
一是變革加快。辛亥革命後,社會變革加速。經濟方面,近代工業有較快發展,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帶的一些大城市,在這個基礎上,工人階級隊伍在發展壯大,已從辛亥革命前的50萬—60萬人發展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的200萬人左右;政治方面,有了初步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組建了許多政治團體和政黨,建立了國民議會。
二是列強宰割。辛亥革命不久,1914年爆發了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者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1915年向北京袁世凱政府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中國與朝鮮、越南、印度、印尼等國不同,它不是面對一個帝國主義的侵略,而是遭受「列強」的宰割,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三是復辟帝制。在辛亥革命中產生的以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的南京國民政府只存在三個月,統治權很快就被原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所竊踞。袁世凱上台後,立即向資產階級革命派反攻倒算,採取各種卑劣手段迫使革命黨人交出權力,組織暗殺國民黨政治活動家宋教仁,下令解散國民黨,逼迫孫中山等人流亡國外,並於1915年悍然稱帝,演出了一場復辟帝制的丑劇。
四是軍閥混戰。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北洋軍閥分化為皖、直、奉三系,即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馮國璋及其繼承人曹鯤、吳佩孚為首的直系和張作霖的奉系,以及還有一些不屬於北洋系統的軍閥等。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各霸一方,為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和控制權,彼此之間進行著頻繁的爭奪和戰爭,使國家長期陷於分裂和戰亂狀態,導致民不聊生,國家四分五裂。
五是思潮澎湃。五四運動前夜,中國正處在社會大變動之中,各種社會思潮洶涌澎湃,進步的、保守的、反動的應有盡有,新舊思潮的斗爭異常激烈。
上述五點包括了民國初年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況,它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矛盾。五四運動是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五四運動是以發生於1919年的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而得名,但作為一個重大歷史事件有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發展過程。它的發生與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有密切關系,這次運動促成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它的發展直接導致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和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五四運動時中國正徘徊在十字路口,面對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迫切需要提出救國方案,回答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中國的先進分子,對各種各樣的主義和方案經過反復比較,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選擇了俄國十月革命道路。這是代表人民所作的鄭重歷史選擇。這個選擇決定了中國後來的走向和命運。
③ 辛亥革命有哪些歷史事件
1、保路運動
1911年5月日,清政府為了向四國銀行團借款用來鎮壓革命,在郵傳大臣盛宣懷的策動下,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將已歸商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四川修築鐵路的股東,不僅來自紳士、商人、地主,還有農民,而且農民購買的股份占很大比例。
清政府頒布 「鐵路國有」政策以後,收回了路權,但沒有退還補償先前民間資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階層,尤其是廣大城鄉勞動人民的反對,從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
清政府為了鎮壓革命,不惜喪失國家主權,將鐵路收歸國有,且大肆派兵屠殺保路人士,通過此舉,全國人民充分看清了清政府賣國求榮的本質。
2、武昌起義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准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後續情況
1911年10月12日,革命黨人第二十一混成協第四十二標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趙承武等在漢陽發動起義;隨後趙承武率起義軍攻佔漢口。
至此,武漢三鎮全部掌握在革命軍手中。清政府發出「剿辦」武漢「革黨」上諭(全文 ,陸軍大臣蔭昌率湖北周邊的清軍及北洋新軍陸續壓向武漢。
1911年10月14日,武昌起義後第四天,清廷下詔起復袁世凱。皇族內閣總理大臣奕劻,派袁世凱的親信阮忠樞持詔前往洹上勸駕。當晚, 洹上經過一場激辯之後,袁世凱決定奉詔出山。15日,致函奕劻復命。
1911年10月18日起,革命軍與清軍在漢口展開了10餘天的「漢口爭奪戰」。在漢口爭奪戰中,起義軍雖取得「三戰三勝」的劉家廟大捷。然而,由於前線指揮官的瀆職,加上圍攻漢口的清軍兵力日趨加強,終使漢口於11月1日陷於清政府軍。
正當漢口危急之際,黃興於10月28日抵達武昌。11月3日,黃興出任戰時總司令,並立即部署漢陽戰事。然而,由於起義軍「官長不用命」、「軍隊無教育」、「缺乏機關槍和野炮」等原因,27日,漢陽失陷,黃興即於當日離漢赴滬。自此起,湖北革命黨人轉入御守武昌階段。
④ 辛亥革命性質及歷史意義有哪些
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近代長達多年的腐敗屈辱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前後的一系列事件對此後中國憲政與法治發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與地方關系等都起到了關鍵的影響,對中國的外交,中國的邊防形勢都有重大影響.辛亥革命後,南北議和後,產生的北洋政府,在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條約和提高國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辛亥革命博物館
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在亞洲的歷史上也是一次偉大的轉折.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為「亞洲的覺醒」.辛亥革命在亞洲打響了民主的第一槍.
⑤ 辛亥革命的發展有什麼特點
曲折,反復,局限性。
⑥ 辛亥革命前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和特點
是一部屈辱史,也是部抗爭史,中國在西方資本注意國家侵略下,逐漸淪為回半殖民答地半封建社會,伴隨的是國家主權的淪喪,但中國人民不斷的抗爭,在時代中學會了反抗,並且象西方學習,可以說,西方侵略也是中國野蠻進步的一方面,
⑦ 辛亥革命的特點。
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特點主要有:
1.有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的領導 隨著民主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和革命形勢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如華興會、光復會等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國內相繼建立起來,但它們活動分散,不能適應革命發展需要。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召開成立大會,它的成立,使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有力的核心,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此後,革命黨人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其中最重要的是1906年的萍瀏醴起義、1911年的廣州黃花崗起義和武昌起義。所有這些起義都是同盟會領導或在同盟會的推動下發生的。
2.有一套革命的理論即三民主義 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以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作為政治綱領,同年11月,孫中山在《民報》創刊號《發刊詞》中將其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對指導革命實踐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列寧曾高度評價說:「孫中山綱領的每一行都滲透了戰斗的、真誠的民主主義。它充分認識到『種族』革命的不足,絲毫沒有對政治表示冷淡,甚至絲毫沒有忽視政治自由或容許中國專制制度與中國『社會改革』、中國立憲改革等等並存的思想。這是帶有建立共和國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義。它直接提出群眾生活狀況及群眾斗爭問題,熱烈地同情被剝削勞動者,相信他們是正義的和有力量的。」(《列寧選集》第2卷第424頁)
3.在相當大程度上喚醒了民眾,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封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要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喚醒了民眾,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權利,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後來袁世凱洪憲帝制、張勛復辟的接連失敗就是最好的說明。
4.成敗並存 毛澤東在《青年運動的方向》中指出:辛亥革命「有勝利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勝利表現在: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推翻了統治中國長達260多年的滿清封建統治,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結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正式下詔退位;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殖民統治,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有關資料統計,1912—1916年間公布的發展實業條例、章程、細則、法規等共有86項之多,內容包括礦業、農林、工商、漁業等,在不同程度上解除了原來清政府的若干束縛。失敗主要表現在:沒有發動、依靠廣大農民群眾摧毀封建勢力,實行土地制度改革;不願同帝國主義完全決裂,在《告各友邦書》中承認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各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繼續有效;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篡奪,皇帝換成了大總統,中國仍是半殖民半封建國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