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中國的隴西是怎麼樣的
在公元1669年以前,甘肅軍政文化的中心基本在隴西,隴西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上是西出長安的第一大軍政文化重地。對歷史文化名城的宣傳與現代化大都市的宣傳,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和概念,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快慢,不應對它歷史文化的宣傳影響到這樣的程度,這是一種遺憾。「隴西」地名早在戰國時期就有記載(北京大學版《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地圖集》戰國地圖)。我認為甘肅如果放棄隴西,就等於放棄了用有力的地域名稱和歷史名人,來襯托說明甘肅悠久人文歷史的豐厚資源,因為隴西是甘肅歷史上最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天水和武威也曾在歷史上有過階段性輝煌,或者有與隴西並駕齊驅的時段,但其長久性和總體份量都不如隴西。就前面所列歷史人文,大多都被史典記載在「隴西」名下,隴西就是歷史上隴西郡的所在地。隴西不光在甘肅就其全國而言都是中國歷史文化為數不多的典範地名之一,它承載著民族千古以來的典籍文化。搬開中國浩瀚的文化史典,就無法迴避四處可見的隴西(隴西郡、隴西成紀、渭州、鞏昌府、鞏昌總帥府、鞏昌布政使司),因為隴西是中華民族早期文化發祥地的首要地區,歷史文化名人層出不窮,是秦文化、唐文化的發源地。
一個地名,被國庫典籍不停的載揚三、四千年,又與典型的帝王、文化名人貫為一體,這本身就具有豐厚的歷史份量和燦爛的文化光輝,目前在甘肅,很難找到另有兩個什麼字比隴西更具有甘肅歷史文眀的代表性。
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地名,已經就是被歷史塑造了幾千年形成的聚焦點,歷史從這里走來,人們從這里認知,這個地名就應當是串結甘肅歷史文化的中心線,這一點在歷史的長河中是無法更改的,甘肅的宣傳不能也不應該脫離這個軸心線。至於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小范圍地點(當然也可加以小域及變遷的說明),應當沿著有代表性的地域和歷史記載的慣例,小局部的名人名事之爭應服從大的全局。隴西是一個歷史大地域的代名詞,不能只看現在地域機構的一時劃分而過於偏廢,對隴西的宣傳,其歷史事件人物必定得超出現隴西縣縣區范圍,而應當進入歷史上隴西郡和鞏昌府的地域范圍,這是符合歷史的。在其秦漢以前,隴西郡就包括有:蘭州、天水、隴南、秦安,而甘肅歷史文化主要起源於秦漢前期,應當看到隴西是個歷史地域和歷史概念,而不能單純割裂的看作是現在的隴西縣,隴西就是歷史至今的「隴中」,「隴上」,甘肅的簡稱「隴」,都是從隴西的歷史文化地域而來的,現在這個歷史地域已經只剩下一個縣的地盤了,隴西快要在甘肅消失了。只有隴西機務段強大的電力機車,拖掛著區區車箱,五十一年來每日來回行進在蘭州與天水之間這六百里熱土,同時在默默地向全國無數過境這里的人們訴說,這塊被忘缺的六百里熱土她在華夏歷史中的光環和至今被覆蓋著的焦人的文化味。隴西是一個相對歷史文化的地域概念,比如李白被典籍較統一的記載為隴西成紀人,李世民祖上隴西人,如果再劃分小域,把李白、李世民改成秦安人或臨洮人,那四川江油「李白故里」的「隴西院」,隴西縣的李氏祠堂「隴西堂」就得改成「秦安院」、「臨洮堂」。由此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海外欄目片頭中的「隴西堂」也得由此取消或者更名,同時千千萬萬僑居海外的李氏後裔也得棄用『隴西』的一慣叫法,這樣做是要鬧出國際笑話的。公元前266年秦昭王設立隴西郡,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仍置隴西郡,到公元1669年前歷來都是西出京都長安的第一大軍事、文化重鎮。一直在隴右行使中央政權下的一二級軍政權地。隴西郡初期轄地為現蘭州市、定西地區、天水市、隴南地區之總和,後因轄地太大,先後從中分割,成立了天水郡:金城郡(現蘭州市)、武都郡、安定郡。清朝分置陝甘總督,後成立甘肅省,省會駐地先設在隴西,公元1669年才遷至蘭州,爾後經濟文化中心才從隴西轉到了蘭州。從幾千年歷史上冠系在隴西名下的歷史文化名人,簡直不勝枚舉,「僅唐一代近三百年間進入朝仕的隴西文人才士就難以記數,可以說像隴西這樣在歷史上給國家直接或間接輸送眾多人才的地方,在全國都是屈指可數的,古人雲:『天寶物華地靈人傑』,這就使隴上文化鼎冠中華」(見《隴西文史稿》)。沿襲歷史的大地域叫法,有利於文化傳承的沿續性,和人們對重大歷史人物已知的統一性。隴西承載著甘肅的歷史文化,這是由史料記載的(隴西歷史見「二十五史」各書卷相關條目,《隴西文史稿》有詳細考證)。
隴西地處黃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肅省南部渭水流域隴西盆地,自然地域開闊。渭水流經全境,境內有名貫古今的鳥鼠同穴山,有一身不仕兩朝的商代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潔身自盡的《禹貢》首陽山。古城中心座落著建於元代(公元1261年)的威遠樓,雄偉壯觀,使古城凸顯千古雄風。 隴西元朝為陝西行中書省鞏昌總帥府。元朝實行軍政合治,鞏昌總帥府就在威遠樓「統督鞏昌、平涼、臨洮、慶陽四府,秦、隴、寧、定西、蘭、鎮原、階、成、西和、會、環、金、徽、德順、金洋十五州行政軍事。」(《隴西文史稿》),古城承載著現在甘肅省會蘭州市的角色,可以想見,隴西在當年的繁華輝煌以及文化的繁榮。重修於清代的威遠樓,飛檐斗拱、雕梁畫柱,通高二十六米,極其古樸壯觀,為西出長安的西北第一樓,是隴上名勝古跡的代表性建築,上懸隴西楊氏書寫的「鞏昌雄鎮」通欄金匾,其書法雄勁厚重。鞏昌雄鎮「聲聞四達」,隴上詩人贊曰:「隴山渭水歷來兵家征戰地,鞏昌雄鎮自古關西出將才」。城內民建古屋欞格,沿襲秦漢古建風格,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並 將北街作為秦漢風格古建保留。城北有元蒙將領的巴巴墳,牌樓至今巍峨渭濱,古赤亭水源遠流長,從北緩緩注入渭河,繁忙於隴海鐵路線上的列車就沿著亭水河,碾壓著漢代赤亭都尉積淀的黃土味,穿梭於南北。
隴西地形平陡大小與蘭州差不多,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四面通衢,其地理位置決定了歷史上、現在和將來都是甘肅南部交通中轉和物資集散的中心。宋朝曾是中國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現代社會的商品交易會是從隴西演化而來的。隨著西部的開發、國家西線引水工程動工和歐亞大陸橋渝蘭鐵路的通車,隴西有著經濟發展的無限前景,充滿著開發的商機,隴西作為隴中工業城市而崛起是滾滾向前、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李氏家族的「隴西龍宮」座落在隴西城北街頭前門,其多層斗拱式牌坊至今還在,這里是隋唐以前李淵家族的真正老家,隴西是李氏家族的根本和原故里,當時就稱為隴西龍宮,這更為隴西增添了神秘性,李淵曾有一段委派太子李建成出任隴西太守,處理軍政和守護家門。隴西牡丹早於長安牡丹,(以唐隴西龍宮為主一帶地域,後由李建成移至長安)長安牡丹早於洛陽,除了在《在威遠樓下》書中記載外,世人知道的太少。牡丹性干喜寒,再加丁香呵護,至今西秦牡丹嬌於長安、洛陽。
「汪家洞」在隴西城中,全縣人人皆知,這是至今中國考古學中難作結論的迷。汪家洞的傳說,有口皆碑,其傳說的神秘性,傳說內容的豐富性,系統完整性都是罕見的,至少可以作為傳說典故進行旅遊文化的宣傳。隴西汪氏家族從元朝隴右王汪世顯聞名,歷經金、元、明、清四朝而不衰,累官數眾,僅三史有傅老三十餘人。至今坐落在漳縣境內的汪氏元
㈡ 甘肅隴西在歷史上的地位出過那些名人謝謝!
地位應該比較重要!主要是在唐宋以前! 別的名人不說,就說李白和李世民這兩個人,你就知道名人有多少了!
㈢ 隴西鼓樓歷史
威遠樓,舊名雄鎮樓,又稱鍾鼓樓。位於隴西縣城內十字街中心。
威遠樓始建於北宋仁宗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座落於縣城中心,以雄偉的氣勢,悠久的歷史,精巧的造型而聞名。
元順帝正至元年(公元1341年),設置銅壺滴漏、更鼓於其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取名「雄鎮樓」。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移置北宋所鑄重達4000公斤的銅鍾於樓上,無事報時,有事報警,擊之聲聞四達十餘里,所以又名「鍾鼓樓」。
(3)隴西有哪些歷史擴展閱讀:
隴西歷史:
隴西,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是古絲綢之路和新亞歐大路橋的必經之地,面積2408平方公里,人口51.32萬人。她以悠久的歷史彪炳於華夏文明史冊,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為隴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和甘肅省最早的省會。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置隴西郡(治狄道,今臨洮),即有此名,因地處隴山以西而得名,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漢初置襄武縣,漢末移金城、隴西二郡治襄武,從此成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唐時初為武陽縣,後為隴西縣。縣名遂沿用至今。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曾詔令天下,李氏郡望是隴西,遂有「天下李氏出隴西」之說。現位於省級森林公園仁壽山內有「隴西堂」傳為李氏祖祠,進而有李氏文化之說。
隴西在歷史上最闊氣的時候是元朝,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改陝西西路鞏昌總帥府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至此,鞏昌成為今甘肅省蘭州以東,包括陝西5縣、四川4縣廣大地區的軍政中心。
㈣ 有關隴西文峰塔的傳說和歷史。
文峰塔,位於甘肅省隴西縣文峰鎮迎春堡村南高約30米二級台地中央,始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981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甘肅省隴西縣文峰鎮迎春堡村南高約30米二級台地中央,側北建一六角亭,亭對面不遠處是塔坪廟院,東、北兩側各有人行道蜿蜒而上,南面有車行路道通向山樑,北面台地下有文(峰)鴛(鴦)公路經過,西北角是塔坪公路管理所。佔地面積12.5平方米。是一座直徑4米、高24米的七級八角樓閣式實心磚塔,由基座、塔身、塔剎組成。塔基方形,邊長8米、高3米,塔身八角形,轉角處砌成抹角倚柱,4—7級各面均有磚砌券形壁龕,層間疊澀出檐,檐下施菱角紋,頂層檐角安置鐵制風鈴,塔頂為八脊置獸攢尖式。剎為九重輪環的相輪,呈棗核狀。此塔寶剎凌霄,雄偉壯麗。是隴西縣保存最久、最優美的佛塔,也是定西市僅存的一座清塔,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隴西文峰塔始建於清道光十六年四月(1836年6月)。據文峰塔碑記載:「舊有磚塔,巍然遠峙,然已歲久傾圮,竟致故址無存,而科名漸減。郡伯唐公(唐樹義,貴州遵義人。任鞏昌知府期間,對地方多有建樹,治貪官,肅吏政,修河堤,建折橋,修葺威遠樓,擴建南安書院,籌資增加教育膏火,培植良好文風等。隴西百姓為懷念他,勒石『唐樹義遺愛碑』置於威遠樓上),甫下車,即以培植斯文為已任……出東郭,行二十里許,山麓稍平處,四面環顧,謂此地建塔最宜。選定基址,卜吉於四月朔日開工……」文峰塔是座七層八棱(面)攢頂樓閣式實心磚塔。「發地四鋪而聳,凌空八相而圓」。
1985年撥款維修,正方形體塔基下用混凝土澆注切地圓型塔基,以進一步牢固基礎。翻瓦塔頂,填補裂縫,1至4層加固鐵圈匝以防地震。1994年,當地政府修建了500畝的塔坪公園,成為當地居民休閑娛樂最佳的場所,並加大了對塔周邊環境的建設,修起了寺廟,綠化了山野。
2007年4月10日晚,文峰塔遭受雷電襲擊,塔體損壞,塔身多處崩陷,被擊毀的塔檐、裂縫、斷裂的角柱等塔體主力構件,已無法堅持長久支撐,承受各種自然外力作用。當地政府組織人力,撥出專款對此進行了維修。如今,塔坪上蒼松翠柏,林木葳蕤,神采奕奕的文峰塔又昂首翹望,見證著隴西這片熱土的歷史變遷,關注著「鞏昌重鎮」的繁榮昌盛。
㈤ 隴西是哪個朝代的地址
隴西李氏之所以如此著名,並不僅僅因為唐朝皇室出自這個門閥,還專在於這個門閥出了很多著名屬的歷史名人,享譽千古。李靖、李密、李白等都是出自這個門閥。在此以前,這個門閥就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秦始皇手下大將李信,在漢朝有飛將軍李廣,和他的弟弟李蔡,使得這個家族盛極一時,望重天下。可是,李陵投降匈奴,成為隴西李氏最不光彩的一頁,這個家族沉寂了數百年之久。直到南北朝時候,李暠成為西涼皇帝,這個家族才再次為人所知。
李暠是李敢的後人,也就是李廣的後人。李廣因為「漠北決戰」誤期,等他趕到戰場時,衛青已經打敗匈奴單於,取得了勝利。按照漢朝的軍法,衛青可以殺掉李廣,衛青並沒有這么做,只是下令把李廣囚禁起來,准備回到長安,交給漢武帝處置。李廣自認為抗擊匈奴數十年,卻成為囚徒,郁悶不已,最後在軍中自殺。李敢誤以為李廣是衛青殺死的,因此而懷疑衛青,並沖到衛青的府上大鬧,這事讓霍去病大為惱火。因為衛青是霍去病的親舅舅,霍去病趁狩獵的機會把李敢給射殺了。為了保全霍去病,漢武帝謊言李敢是給鹿角挑死。
㈥ 隴西成紀的隴西歷史概述
隴西成紀是個歷史文化概念,因為,據《漢書·地理》記載,最早設置的漢成紀屬於天水郡,而隴西郡沒有成紀縣。她的起源與流變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與伏羲文化有直接的關系。下面幾位學者對於隴西成紀的考察。所謂成紀,起初是一個遼闊的地域文化概念,但是有一個中心,就是大地灣遺址。這一時期,我們可以稱為「文化成紀」;到了秦漢時期,漢承秦制,地方建治,仍然是郡縣治,而這時期,成紀這個名詞又從文化的概念變在實體性的地方治所,這個治所屬於隴西郡,既歷史上常說的「隴西成紀」;第三個時期,成紀易名期。 成紀的歷史與現實上古時期,文化成紀期上古時代,以秦安大地灣遺址為中心,形成了古成紀文化圈。伏羲女媧的故事從清水河流傳到葫蘆河,又從葫蘆河流傳到了渭河,從渭河到黃河,從黃河到整個北方,從北方到南方,進而成為華夏民族的集體記憶。大地灣被稱作中華文明的曙光,這是史學界公認的。以大地灣遺址為中心流傳著大量的伏羲女媧的故事,這些故事不能當作信史去看待,但從傳說的背後卻能反映出新石器時代到奴隸社會這一段長達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中,伏羲氏與女媧氏的重要程度。許多學者由於甘肅省當前經濟的落後,對於這些傳說並未加以重視,但是,遍布秦安及周邊地域的新時代遺址群落證明了,在幾千年前,這里的原始部落是如何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茹毛飲血,一步步艱辛地從蠻荒到文明的。
上個世紀,許多學者對於伏羲神話的源頭做了不出的猜測與考察,得出了許多有益的經驗,比如,著名的學者聞一多,他徒步葫蘆河流域,最後,寫了一部著作叫做《伏羲考》,在《伏羲考》中,他得出了伏羲氏族應該屬於西南苗蠻,但是,大地灣遺址的發現否定了他的結論。為什麼聞一多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西南少數民族中亦流傳著伏羲女媧的神話故事,因此,聞一多先生不遠千里來到葫蘆河沿岸考察。這告訴我們不管多麼偉大的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雖然經過詳細的求證,但還是會出紕漏,歷史還是歷史,不會改變什麼的。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歷史是一門科學,有他自身的規律,就算有人想改變他,歷史總是在不斷地恢復她本來的面貌。當然,聞一多畢竟是著名的學者,他是學的高標,口的巨人,他的求真求實的精神,確實是一面鏡子。可惜,當時由於大地灣遺址還沒有發現,因此,他沒有掌握關於這一問題的最全面最有力度的材料,因此,不免得出錯誤的結論。這也告訴我們被稱為科學的東西,有多復雜,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同時,我們又可以看到,伏羲女媧的流傳范圍有多廣,其影響力有多大,可以說是整個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古代的秦安,形成了以大地灣遺址為中心的成紀文化圈,這個文化圈非常大,輻射全國,這是一個歷史的制高點,不管大家承認不承認,這是事實。我們為什麼這么重視大地灣就是因為,在整個西北地區都很難找到第二處像大地灣遺址這么規模宏大,積累歷史時間之長,並與上古傳說相互印證的地域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以秦安大地灣遺址為中心,上古時代形成了成紀文化圈。」所謂成紀應該從上古時期算起,起初是一個文化意義上的地域概念,她應該以大地灣遺址為中心,輻射整個西北地區,因此,靜寧治平鄉從文化上來應該屬於成紀文化圈,劃歸天水地區更合適一點,你可以看看,小的圈子,以大地灣遺址——秦安為中心,繞秦安一圈的周邊地域:靜寧、庄浪、通渭、武山、甘谷、天水、清水、張川都屬於這一圈子:大的范圍來說,成紀文化的影響應該從清水河到葫蘆河,到渭河黃河、北方輻射。在秦安境內有著眾多的伏羲女媧傳說的遺留,而且,學界也都肯定了這些民俗與伏羲女媧的歷史有關,從人類文化學的角度看,一切的神話都是過往的歷史,而秦安除了神話還有大地灣遺址,這更有力的證明了伏羲女媧與秦安的關系,大地灣遺址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曙光。而成紀此名又與伏羲的誕生有著直接的聯系,一紀被稱為十二年,而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履大人印於雷澤,感應生伏羲,同時,據說,伏羲在華胥氏的腹中呆了十二年,因此,成紀應該指伏羲在母腹中成於一紀。
從這個傳說,可以看出成紀的地名,指秦安就能與歷史傳說遙相呼應,同時,靜寧也稱為成紀並不能說明什麼,更能體現出伏羲文化的影響之大,影響之遠。而看古今歷史沿革,本身與現代行政區劃還是有一定區別,但是,我們歷史的看問題,追根溯源,事情的眉目還是比較清晰的。有人會疑惑,邑人馮繩武教授曾考證出古成紀縣治在今靜寧境內,宋以後才遷至秦安,為此事如何解釋?本人是這樣認為的,邑人馮繩武教授也是令人很敬佩的,在學術研究上追求求真精神,這更讓敬佩。但是,研究者往往由於時代歷史的原因,或者研究方法的偏差,對於同一事件有時還是會得出迥然不同的結論,這很正常。比如,聞一多先生,學界的泰斗,被詩人臧克家高度評價為「口的巨人,行的高標」,他曾經徒步行走在秦安的葫蘆河畔,但,當時,還沒有大地灣遺址給他佐證,因此,他在《伏羲考》中得出伏羲屬於苗蠻集團的錯誤結論。因此,客觀地看待歷史,長時段的研究歷史,以開闊的胸襟和眼光處理歷史事件非常重要。 《史記?李將軍列傳》第一句就是:「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在該句下明確註明:「成紀,在秦州。」張守節所說的「秦州」,是唐代秦州,下轄成紀、上邽、伏羌、隴城、清水、長道六縣,並非今之天水市秦州區。《漢書?文帝紀第四》載:「十五年春,黃龍見於成紀。」《漢書?地理志第八下》詳細解釋:「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漢陽,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戶六萬三百七十,口二十六萬一千三百四十八。縣十六:平襄(莽曰平相)、街泉、戎邑道(莽曰填戎亭)、望垣(莽曰望亭)、罕開、綿諸道、阿陽、略陽道、冀(《禹貢》朱圄山在縣南梧中聚,莽曰冀治)、勇士(屬國都尉治滿福,莽曰紀德)、成紀、清水(莽曰識睦)、奉捷、隴、豲道(騎都尉治密艾亭)、蘭干(莽曰蘭盾)。我們專說成紀縣:《漢書?地理志》載:「天水郡有成紀縣。」《元和郡縣圖志》雲:「成紀縣,本漢舊縣,屬天水。伏羲氏母曰華胥,履大人跡,生伏羲於成紀,即此丘也。」《甘肅新通志》雲:「成紀故城在縣(秦安)北三十里。」《帝王世紀》雲:「伏羲生於成紀,漢置縣。」《秦安志》雲:「自皰犧開辟已為成紀地。」《水經注》雲:「黑水西南出懸鏡峽,又西南入瓦亭川。又有泌水自西來會(瓦亭水),世謂之鹿角口。又南逕阿陽縣故城東。……瓦亭水又南逕成紀縣東。歷長離川,謂之長離水。右與成紀水合。水導源西北當亭川,東流出破石峽、津流遂斷,故瀆東逕成紀縣故城東。帝太皋皰犧所生之處,漢以屬天水郡。」依《水經注》所言,知成紀縣故址位於長離水(瓦離水)的西岸、成紀水的南岸一帶,這里正是漢成紀縣故址所在地。故楊守敬雲:「此是漢以來成紀縣故城,當稱故城」(《水經註疏》)。《金史?地理志》載:「秦州有秦安縣,漢故城。」《資治通鑒?晉紀三十一安皇帝甲》:「涼王光以西秦王乾歸數反覆,舉兵伐之,乾歸群下請東奔成紀以避之。光軍於長最,遣太原公纂等帥步騎三萬攻金城;乾歸帥眾二萬救之,未到,纂等拔金城。光又遣其將梁恭等以甲卒萬餘出陽武下峽,與秦州刺史沒弈干攻其東,天水公延以枹罕之眾攻臨洮、武始、河關,皆克之。乾歸使人紿延雲:乾歸眾潰,奔成紀。」元代宋朝遺民胡三省《新校資治通鑒注》註明:「成紀,今鞏昌路總帥府秦州。」據上而論,《嘉慶重修一統志》雲:「成紀故城在今秦州秦安縣北」,而大地灣文化的發現,則證明了這一論斷是完全正確的。令人驚奇的是,在多部古籍中竟然明確指出了靜寧的位置:《漢書?地理志》載:「天水郡有阿陽縣。」《漢書?高後紀》雲:「六年六月……匈奴寇狄道,攻阿陽。」顏師古注雲:「阿陽,天水之縣也。今流俗書本或作河陽者,實地處隴水之西北,故謂之河陽。」《通典》雲:「在隴城縣北,漢屬天水郡,又有河陽之說。」《太平寰宇記》隴城縣條雲:「河陽縣故城,漢置縣。亦在河之西北,故曰河陽。」《水經注》雲:「瓦亭水源出靜寧大隴山,並有二支,一支即隴水,亦出大隴山。二水在麗亭川合西南流至鹿角口,其西有泌水亦會入鹿角口,合為一流(瓦亭水)向南流,逕阿陽縣故城東,入葫蘆河注於渭。阿陽故城即在此河西北。」可見阿陽即靜寧縣是毋庸置疑的。按照《漢書地理志》,漢天水郡下轄成紀、阿陽等十六縣,阿陽縣和成紀縣是並存的,既然阿陽縣是靜寧,那麼成紀縣又是哪裡?這里有四句很重要的話:《輿地廣記》雲:「阿陽縣在故城縣北。」《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雲:「阿陽,西漢縣,屬天水郡。在故城西北,今平涼靠靜寧州南」。《金史?地理志》載:「秦州有秦安縣,漢故城。」楊守敬在《水經註疏》中說秦安是「漢以來成紀縣故城,當稱故城。」很明確的告訴我們:秦安又叫故城,故城是成紀縣遺址,阿陽縣(今靜寧縣)位於成紀故城的西北方!
《新唐書?地理志》雲:「秦州天水郡,中都督府。本治上邽,開元二十二年以地震遷徙治成紀之敬親川。天寶元年還治上邽,大中三年復徙治成紀。」據此可知,成紀實為秦州州治,但地有遷徙,曾從秦州移到秦安,故《新唐書》將其列為首縣。(註:《舊唐書》成於後晉,因其簡略且考證不詳多錯漏,宋朝令歐陽修、宋祁等重修,是為《新唐書》)。《元和郡縣圖志》雲:「成紀縣,東南至州一百里。……瓦亭川水,東去縣一十五里。」《通鑒地理通釋》雲:「城在今(秦安)縣北三十里。」《嘉慶重修一統志》雲:「成紀故城,在秦安縣北。」據上四書,知成紀故城為今秦安縣之北。依《元和志》,其故址當為今秦安縣西北部郭家鎮一帶,該地東南至州百里,距瓦亭水(今葫蘆河)十五里,方位相符,當是此地。五代十國以來,本區由於地處隴右要沖,其西部為吐蕃所有,東部先後為岐、後唐、後晉、後周、前蜀、後蜀所有。現分國通考如下:①岐:李茂貞據鳳翔,因護送唐僖宗入蜀有功,為鳳翔節度使,後稱岐王。時據有秦州東南部,有成紀、清水、長道三縣地。州治為成紀,即今秦安縣西北之郭家鎮。②後唐:據有秦州東南部,州治為成紀。原有長道、成紀、清水三縣地,後增置天水、隴城二縣。《五代會要》雲:「後唐長興三年二月,秦州奏:見管長道、成紀、清水三縣外,有十一鎮,征科並系鎮將。今請以歸化、恕水、五龍、黃土四鎮,就歸化鎮復置舊隴城縣。赤砂、染坊、夕陽、南台、鐵務五鎮,就赤砂鎮復置舊天水縣。其白石、大澤、良恭三鎮,割屬長道縣。上從之。」③後晉:據有秦州東南部。有本區長道、清水、成紀、隴城、天水五縣地,州治為成紀。④前蜀、後蜀:據有秦州東南部,有秦州之成紀、天水、隴城、長道、清水;鳳州之兩當、河池,計二州七縣。秦州治為成紀。北宋時期,本區隸屬秦鳳路。地有秦州之成紀、隴城、清水、天水;鳳州之河池、兩當;鞏州之寧遠、永寧;岷州之長道,計四州九縣。州治成紀,即今天水市。南宋時期,渭水以北為金據,渭水以南為宋所有。金設熙秦路,地有秦州之成紀、冶坊、清水、隴城、秦安五縣。州治成紀,即今天水市。元代本區隸屬陝西行省,地有秦州之成紀、清水、秦安;鞏昌府之鄣、寧遠、伏羌;徽州、兩當;西和州,計一府三州七縣。元時成紀為為秦州治,故址即今天水市。《元史?地理志》載:「秦州有成紀縣。」元末撤成紀,並入秦州府,成紀縣從此消失。綜上所述,漢成紀指的是秦安縣,而唐朝以後的成紀指的是天水市!」(以上資料引用網友「隱於網」先生,他在二十四史地理史和其他古代史地典籍非常熟悉,治學嚴謹,博學果敢!!)
㈦ 隴西的由來及歷史
戰國時期
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使司馬錯發隴西……拔之。」(《史記·秦本紀》)這是隴西之名首次見於史籍。公元前272年置隴西郡,治所狄道(今臨洮縣),為隴西建郡之始。謂之隴西,因在隴山(六盤山南段別稱,為渭河平原和隴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
秦統一後
秦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仍置隴西郡,治所未變。轄地相當於現在的蘭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隴南地區一部和臨夏一部的總和(《西漢政區地理》)。為當時右拒西羌、左護咸陽之要郡,兵家必爭之要地。
兩漢時期
實行州、郡、縣三級建制,隴西郡(治所仍在狄道)屬涼州刺史部。至安帝五年(公元111年),因羌人多次起義,兵入狄道,便移隴西郡治於襄武(今隴西縣),又於公元128年還治狄道。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隴西郡治由狄道遷至襄武。 秦、漢時的隴西郡,包括六盤山以西、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期間,朝代雖有更替,轄地雖有增縮,治所雖有移動,可郡名未變,建制未變,治所(基本)未變。也就是說,隴西郡治在狄道,凡492年(實475年)。
魏晉以後
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歷北宋、南宋和與之並存的金、遼二國,直至元、明、清三朝,近1700年間,在今隴西縣境內,一直存二三級政區建置。元時,實行中書省、路、州(府) 、縣四級建制,改金國陝西西路鞏昌總帥府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實行政軍合治,統督鞏昌、臨洮、平涼、慶陽、隆慶(今四川劍閣)五府,秦(天水) 、隴(隴西) 、蘭(蘭州)、階(武都)、利(四川廣元)、巴(四川巴中)、龍(四川江油)、沔(陝西沔縣) 、邠(陝西邠縣)等二十七州。明朝實行布政使司、府(州) 、縣(州)、三級政區,鞏昌府屬陝西布政使司,領有三州、十四縣。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陝西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駐鞏昌,轄鞏昌、臨洮、平涼、慶陽四府、九州、二十八縣。1667年改右布政使司為鞏昌布政使司,行一級政區,為首次建省,系甘肅省會之前身
㈧ 隴西地名的來歷
1、隴西因位於隴山之西頭而得名。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設隴西郡。隋開皇十年(590年)設置隴西縣,縣名沿用至今。
2、隴西簡介
隴西縣為定西市下轄縣,因在隴山以西而得名。隴西縣位於黃土高原西部,在渭河上游。東與通渭縣相接,南與漳縣、武山縣毗連,西與渭源縣相鄰,北與安定區接壤。
隴西在元明清時期稱為鞏昌府。元代設鞏昌都總帥府,轄今蘭州市以東和四川、陝西省的部分地區 。陝甘分省初期曾為甘肅巡撫駐節,成為甘肅最早的省會,康熙七年,甘肅省會遷至蘭州,鞏昌府逐漸沒落。1913年鞏昌府被廢除,故址設隴西縣至今。
2013年,隴西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2.9億元。農業以中葯材、馬鈴薯、菌菜、畜草為主要產業;工業以中醫葯加工、鋁冶煉及製品、裝備製造業為主。
截至2013年,隴西縣幅員面積為2408平方公里,下轄9鎮8鄉;總人口51.32萬人。
㈨ 歷史上所講的隴西具體是指今天的什麼地方
隴西在古代是從地理方位指稱隴山(六盤山)以西的地方。又稱隴右(古人以西為右)回,隴右在答很多情況下也指甘肅。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在以上地區設隴西郡,後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西晉曾設過隴西國。秦漢時隴西郡治在狄道(今甘肅臨洮)。隴西郡是甘肅最早的行政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