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外國歷史都有哪些改革

外國歷史都有哪些改革

發布時間:2021-02-23 06:38:52

Ⅰ 外國歷史上兩次政治改革,其中一次改革有何歷史影響

1、日本明治維新。
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專革,建立君主立憲政屬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
影響: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
2、俄國農奴制改革
影響:186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這次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成為「自由人」,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巨額的份地贖金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又積累了大量資金。俄國從此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Ⅱ 初中歷史美國都有什麼改革

還有 里根改革 和 柯林頓經濟改革

Ⅲ 世界近現代史上有哪些重大改革

1.俄國1861年改革
(1)背景:①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工業有一定的發展,但遭到農奴制阻礙;②克里米亞戰爭加劇了俄國的社會經濟危機。
(2)目的:挽救統治危機
(3)內容:①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②農奴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
(4)性質:1861年改革是由農奴主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5)意義:農奴制的廢除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步伐。
(6)局限:改革還保留大量的封建農奴制殘余。

2.日本明治維新
(1)背景:①19世紀中期,日本閉關鎖國、封建落後;②人民反抗斗爭;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新興地主、高利貸商人、中下級武士對現實不滿;④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日本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⑤1868年幕府統治被推翻。
(2)目的:鞏固天皇新政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建立近代化的獨立國家
(3)內容:①政治上,改革落後制度,建立新的體制(廢藩置縣,實行府縣道地方體制,廢除武士特權)。②經濟上,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大力發展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③軍事上,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④文化上,推行「文明開化」政策,改造封建文化,大力發展近代教育。
(3)成功原因:①封建專制統治相對薄弱,倒幕派實力較強大;②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③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
(4)積極影響:①改變了封建落後狀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②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近代唯一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國家;③為亞洲國家一些立志擺脫落後狀況,實現民族振興的人們提供了某些經驗。
(5)消極影響: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②推行軍國主義,給亞洲人民帶來了災難。

3.蘇俄新經濟政策
(1)背景:①四年大戰和三年國內戰爭使俄國經濟瀕於破產;②1921年天災造成飢荒,人民對余糧收集制不滿。
(2)目的:為解決國內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鞏固蘇維埃政權
(3)主要內容:①農業方面,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有限度地允許農民租佃土地和僱傭勞工;②工業方面,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廠礦企業仍歸國有,由國家經營;允許本國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興辦的企業;恢復私人小企業;③流通方面,由最初實行的產品交換轉為允許自由貿易;④分配方面,實行按勞分配。
(4)意義:①工農業生產逐漸恢復,蘇維埃政權進一步鞏固;②表明俄國開始從國情出發,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③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是列寧對小農占優勢的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進一步探索的結果,是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

4.羅斯福新政
(1)背景:①1929—1933年胡佛政府克服經濟危機;②人民希望政府措施改善經濟狀況;③羅斯福的「新政」口號贏得廣泛支持。
(2)主要內容:①整頓財政金融體系,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出口;②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實施工業復興法;③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穩定農產品價格;④推行「以工代賑」,穩定社會秩序。
(3)影響:①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恢復;②緩和了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的法西斯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4)實質: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5)局限性:不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5.二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改革
(1)聯邦德國
①內容:政治上消除法西斯主義;經濟上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政府在對經濟宏觀管理的前提下,強調經濟按市場運轉規律;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
②作用:經濟迅速發展,60年代初期,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2)日本
①內容:進一步消除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後因素;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引進最先進的科技;積極發展教育,培養人才。
②作用:60年代末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1987年一度躍居資本主義大國之首。

Ⅳ 世界古代歷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改革

1.梭倫改革
梭倫改革的背景
梭倫改革的主要措施,改革的基本特點
基本特點:梭倫改革觸及了當時的土地問題,是對舊生產關系的調整,運用"中庸"調停,平衡平民和貴族的關系,平民和貴族的矛盾並未解決.
梭倫改革的影響
①梭倫改革促進了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為雅典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②把雅典引上了民主政治道路,為後來西方民主政制提供了借鑒.
②把雅典引上了民主政治道路,為後來西方民主政制提供了借鑒.
A梭倫改革穩定了雅典公民團體,促進了工商奴隸主階層的崛起.使雅典階級結構發展為貴族奴隸主,工商奴隸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會格局,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會基礎.
B政治措施使下層平民得以參與國家政治,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證,同時也開啟了西方權力劃分的先河.
C滲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與東方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價值基礎.
2.商鞅變法
(1)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基本史實,認識春秋戰國時期時代特徵
(2)商鞅變法的措施,內容
(3)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①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成功的一次改革;②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對生產關系徹底的改革,使封建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確立與發展;③收富國強兵之效,大大增強了秦國的實力,為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3.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A,北魏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等方面改革,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推動了少數民族的發展;
B,促進了北魏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C大大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進程,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4.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的背景
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歷史作用
評價:實質:
(1) 積極:增加了收入;促進了生產;增強了國力.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穩定了北宋統治.王安石不愧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改革家.他勇於改革,敢於斗爭的精神值得肯定.
(2) 局限性:用人不當,出現官僚為害百姓和"國富民窮"的現象.
變質:宋哲宗時黨爭,宋徽宗時變質.
失敗原因:(1)變法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2)新法在執行過程中,因為執行不善,引起了民間的不滿.
(3)宋神宗死後,司馬光任宰相,廢除了新法.
認識:改革是艱辛的,必然會充滿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毫不動搖才能成功.改革要注意用人.
五,對古代改革的綜合認識
改革的類型和特點
①促進社會轉型的變革:此類變革多側重從政治秩序,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入手進行改革,如商鞅變法等.②封建社會富國強兵,拯救危局的改革:此類改革多把推行新的經濟政策作為改革的重點,如有王安石變法革.③少數民族學習漢族先進制度和文化的改革:此類改革多是以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接受先進文化為主體,如魏孝文帝改革等.
改革的作用和啟示
作用:中國古代改革有成有敗,從效果上來看,所有改革都收到了明顯成效,管仲改革,商鞅變法都收到了富國強兵之效;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忽必烈改革大大加快了封建化進程;王安石變法和張居正改革一度改變了中衰局面.但從最後的結果來看,有成有敗,一般情況下,最高統治者直接推行的改革都取得成功,王朝中後期推行的改革多遭到失敗.
啟示:改革是改革弊政,促進國家富強的手段,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傑出人物在改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改革過程伴隨著尖銳而復雜的斗爭,充滿著艱辛.商鞅,王安石等人變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值得後人學習.
近代社會的改革
一,歐洲的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2,歐洲宗教改革的內容,新教主張
(1)德國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主張:反對贖罪券;提出"因信稱義"的思想,認為教徒得救不靠教皇,聖禮和善功,只能靠終生悔改,即信仰即可得救;主張普通教徒和教士沒有區別,全體信徒皆教士;信仰的唯一根據是《聖經》;簡化天主教復雜的聖禮,神甫可以娶妻.
成果:產生的新教派稱"路德宗",在德國和北歐傳播.
(2)瑞士加爾文的宗教改革
主張:許多主張與路德相似,如反對盲從天主教會,《聖經》的權威至高無上,主張信仰得救,簡化聖禮等.但是他的主張更加激進,更能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如把信仰得救解釋成"上帝先定論",為資產階級的發財致富作辯護;神職人員由選舉產生,建立民主教會;制定嚴格的道德標准;主張把日內瓦建成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等.
成果:產生的新教派稱"加爾文宗",在英國,法國,尼德蘭等地傳播.
(3)英國的宗教改革
英國宗教改革的特點是由國王自上而下進行,目的是強化王權,建立附屬於國王的民族教會.推行者是國王亨利八世和伊麗莎白一世,主要措施是頒布《至尊法案》,規定英王是教會的最高首腦,保留天主教的儀式,解散修道院等,嚴重削弱了英國教會的實力,強化了王權,但是保留了天主教的殘余,後來又興起了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清教運動.
3,宗教改革的實質和影響.
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出現以後,資產階級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爭,一種形式是文藝復興,另一種形式就是宗教改革.16世紀開始於德意志,並波及到西歐諸國的宗教改革運動是一場反封建的社會運動.
宗教改革打擊了歐洲的封建統治的支柱天主教會,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從此,西歐各國的民族文化,教育事業得以迅速發展,為後來的歐洲走向現代社會創造了條件.同時,迫使天主教會展開教會改革運動,一定程度上純潔了天主教會,恢復了天主教會的部分勢力,而耶穌會也充當了殖民侵略的先鋒,在一定程度上又在某種程度上為東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但是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程度較低,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不可能徹底.另外,在宗教改革後仍存在教派的紛爭和宗教迫害,造成嚴重的後果,宗教寬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改革的歷史背景 2,改革的主要內容 3,改革在埃及歷史上的作用
三,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1,改革的歷史背景
2,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內容,作用
3,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影響:廢除農奴制度的改革,使農奴獲得人身自由,解脫了封建生產關系束縛,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俄國走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另外也開始建立近代司法體系,地方自治機關中城市資產階級開始占據主導地位,是俄國向現代化邁進的重要步驟.因此,1861年改革是沙皇實行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改革.
但是政治方面的改革相對滯後,改革沒有觸動俄國政治制度,沙皇專制依然存在.改革也沒有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負擔沉重,階級矛盾尖銳.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很不徹底.
四,日本明治維新
1,改革的歷史條件 : (1)內憂:幕府統治的危機
政治上,日本實行幕藩體制和嚴格的等級制度,包括藩主,武士在內的各階層對幕府統治不滿;
經濟上,領主土地所有制和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對外政策上,實行閉關鎖國,造成日本的落後;
階級關繫上,各階層對幕府統治不滿,社會動盪不安.
(2)外患:1853年培里叩關,打開日本的國門,造成嚴重的民族危機.
(3)改革派的活動:武裝倒幕,建立新政府.
在內憂外患的局勢下改革派形成,經歷過改革幕政和王政復古的努力失敗後,他們確立了武裝倒幕的方針,以西南強藩為根據地,組織倒幕武裝,發動政變,推翻了幕府統治,建立明治政府,為改革提供了政治前提.
2,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
3,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 ,歷史作用:
(1)積極作用:明治維新使日本改變了封建落後面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的國家;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強國;它的成功經驗也為其他國家提供啟迪.
(2) 局限性:依然存在較強的封建勢力殘余,實質上仍然是藩閥專制,人民沒有民主權力.隨著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日本推行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給亞洲鄰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五,戊戌變法
1,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 : 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也激發了人們的民族意識,救亡圖存成為當時最高亢的呼聲.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在民族危機加劇的形勢下,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掀起了救亡圖存的政治運動.維新思潮興起並迅速發展起來.
2,維新派的主張和變法的主要內容
3,變法的失敗及其原因
,與日本相比中國改革失敗的原因:
社會背景
領導力量
措施實施情況
國際環境
日本明治維新
封建專制統治相對薄弱,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發展
倒幕派掌握較大實權
全面而有效
帝國主義集中侵略中國,國際環境有利
中國戊戌變法
封建勢力依然強大,
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
維新派力量弱小,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
沒有真正實施
帝國主義對中國開展激烈爭奪
4 ,歷史作用: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要求實行有利於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逐步變封建專制制度為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在當時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的,有進步意義.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變法的失敗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
總結:對近代改革的綜合認識
(一)相似的背景:
1,外部危機:19世紀以來,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許多國家展開並完成,資本主義已成歷史發展的潮流.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因此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歐美列強加緊了在全球的侵略和擴張.這樣,亞非拉大多數尚處於農業文明階段的落後國家,一方面面臨著被資本主義國家武力侵略,變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危險;另一方面也受到先進的工業文明的沖擊.如俄國克里木戰爭的失敗,埃及被英,法等國家殖民侵略,日本與美英等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和中國甲午戰後嚴重的民族危機等.近代化的改革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潮流.
2,內部危機:外部的危機激化了各國內部存在的各種矛盾.各國內部危機重重,腐朽落後的制度和日益激化的階級矛盾威脅著統治者.如俄國的農奴制是經濟,軍事落後的根源,埃及馬木路克的黑暗統治和包稅制,日本幕府統治的危機,還有中國清政府的腐朽統治等,這些都阻礙了進步因素的發展,違背歷史發展的潮流.在這樣的背景下,近代化改革成為各國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的目的和性質:
俄國改革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改革成為大勢所趨的情況下為維護統治而進行的,日本改革是由代表新地主和資產階級利益的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統治後推行,中國戊戌變法是弱小的資產階級依靠封建的沒有實權的皇帝,為挽救民族危機而推行,這些改革雖然結局各異,並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但都屬於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以富國強兵為目的,雖然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但主要是軍事工業,並且管理方式仍是封建的,腐朽的,對人民的專制手段也是導致其失敗的原因,因此埃及改革的性質相當於中國的洋務運動,是一次封建統治者進行的近代化改革.
(三)相似的內容:
1,經濟上,都大力引進西方先進科技,發展機器工業,或者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掃除障礙.如埃及創辦了第一批近代化工廠,並採用行政手段發展民族工業;俄國廢除了農奴制;日本實行殖產興業政策大力促進工業化;維新變法也採取了許多鼓勵發展工商業的措施等.
2,政治上,都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體制.俄國的司法改革與地方自治,埃及加強中央集權,日本廢藩置縣,建立中央集權的體制,中國允許官民上書言事等.
3,思想文化上,相應的提倡西方先進思想文化,主要是日本的文明開化和中國維新思潮.
另外,埃及等還進行了軍事改革.
總之各國改革的內容都是仿效西方,學習先進,使本國經濟,政治,思想或軍事走上近代化道路.而由於落後制度的阻礙和改革者的階級局限性,各國的政治改革都相對比較滯後或者曲折.
(四)結局和影響:
歐洲的俄國,非洲的埃及,亞州的日本和中國改革由於國情等的差異而各有結局.在這場世界性的改革浪潮中,日本取得了成功,由原來地處東亞一隅,名不見經傳的小國,一躍躋身世界五大強國之列;俄國改革步履蹣跚,矛盾重重,在兩次改革後仍背負著沉重的傳統包袱;埃及改革最終由於失去群眾基礎而失敗;而中國的改革由於民族危機的嚴重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弱小而尤為艱難,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也無力回天.
但是,無論成敗,各國改革都不同程度上促進了本國的近代化進程,成為本國歷史的轉折點.

Ⅳ 美國歷史上有那些著名的改革

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有《獨立宣言》的頒布、羅斯福新政等。

  1. 羅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蘭克林回·羅斯福任美答國總統後實行一系列經濟政策,新政增加政府對經濟直接或間接干預,緩解了大蕭條帶來的經濟危機與社會矛盾。通過國會制定了《緊急銀行法令》、《國家工業復興法》、《農業調整法》、《社會保障法案》等法案。整頓銀行與金融系,下令令銀行休業整頓,逐步恢復銀行的信用,並放棄金本位制,使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政府還建立社會保障體系,通過了《社會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和保險,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

  2. 《獨立宣言》的頒布對當時的美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宣布各殖民地已是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從此切斷與英國的一切從屬關系,這反映了北美廣大人民的共同心聲。因此,《獨立宣言》的發表極大地動員了一切革命力量,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鬥志,成為北美人民爭取獨立的旗幟,對爭取獨立戰爭的勝利起了巨大推動作用。《獨立宣言》的發表正式向全世界宣告美國脫離英國而獨立。這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把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同爭取民族獨立的偉大的正義事業聯系起來。

Ⅵ 世界歷史上改變社會性質的改革有哪些

一. 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臘雅典
(1)時間:前5世紀後半期;
(2)人物:伯利克里;
(3)性質:奴隸制改革;
(4)內容:①擴大公民權利,很多公民擔任了政府公職(全體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公民可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②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文藝,重視教育;
(5)影響:雅典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本質上仍然是奴隸主專政。

二. 日本歷史上由弱到強的兩次改革
1. 大化改新
(1)時間:7世紀中期(646年);
(2)人物:改革派(中臣鐮足)發動政變,「孝德天皇」執政;
(3)性質:封建制改革;
(4)學習對象:中國隋唐制度;
(5)內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②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收取賦稅;
(6)影響: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2. 明治維新
(1)時間: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學習對象:西方歐美列強;
(5)內容:①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有利於國家統一);②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體現改革性質); ③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後世影響深遠)。
(6)影響:它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②保留封建殘余,日本強大以後,很快走上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明治維新 戊戌變法
時代背景 國內 列強入侵激化國內矛盾,統治階級內部分化,幕府極端孤立 清政府對內依靠漢族官僚地主,對外妥協退讓,共同絞殺人民革命,舊勢力強大
國際 世界處於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 世界處於帝國主義形成時期,並開始瓜分中國
領導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級武士 有資產階級傾向的知識分子、士大夫
參加者 反幕府的強藩、廣大農民和市民、
商人、手工業者 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聯合少數官僚
政治方面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任用維新人士
經濟方面 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 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社會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
軍事方面 實行徵兵制,建立近代化軍隊 精練陸軍,擴建海軍

三.俄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
(1)時間:1861年;
(2)人物:亞歷山大二世;
(3)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內容:①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③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得到一塊份地,但須出錢贖買。
(5)目的:擺脫農奴制危機,鞏固貴族地主的統治;
(6)影響:廢除了農奴制,有利於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是俄國近代史上重大轉折點。但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

「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亞歷山大二世
「農民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奪得一干二凈。」 ——列寧

四. 蘇聯的歷次改革
1. 蘇俄新經濟政策(1921年)
(1)「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此話的含義:三年內戰時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不能適應和平建設時期發展。
(2)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原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引起人民群眾尤其是農民的不滿,破壞了生產力發展,造成生產下降,社會不穩。
(3)「新」的表現(特點)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4)內容: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農民向國家交了糧食稅後,余糧歸自己支配;大型企業由國家管理,允許私人和外國資本家經營一些中小型企業;廢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給制,恢復自由貿易)
(5)意義:提高了人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2. 蘇聯斯大林模式(蘇聯模式):
(1)含義: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經濟體制:計劃經濟;政治體制:個人高度集權)。
(2)形成的標志: 1936年通過新憲法。
(3)評價:①它是在蘇聯外有帝國主義包圍,國內經濟、文化相對落後情況下形成,在一定歷史階段發揮過積極作用。②它也有嚴重弊端:第一,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後;第二,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產量,使產品品種少、質量差;第三,國家拿農民東西太多,嚴重損害農民利益,農民無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長期停滯不前;第四,經濟發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
(4)給我國的啟示:①制定政策要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②積極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③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④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實施依法治國。
3.評價赫魯曉夫改革: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變「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1964年赫魯曉夫被迫下台。
4.戈爾巴喬夫改革: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首先以「經濟改革」為重點,沒有取得成果;後以「政治改革」為重點,蘇聯由一黨制轉變為多黨制,國家權力分散。`
五. 蘇聯解體:
1.「八一九」事件——以維護蘇聯為初衷,卻成了加速蘇聯解體的催化劑:1991年在「新聯盟條約」即將簽署之際,為阻止聯盟解體趨勢引發「八一九事件」,後戈爾巴喬夫下台,葉利欽控制全局。
2.蘇聯解體的原因:(1)根本原因:僵化的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引發嚴重的經濟危機;(2)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政治體制改革的失誤;(3)外部原因:西方勢力(和平演變)的影響。
3.蘇聯解體說明的道理: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遭遇挫折,但這只是蘇聯這種模式的失敗,我們要吸取蘇聯的經驗教訓,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4.列舉世界歷史上俄國國名的演變:
沙皇俄國(1917年3月以前)、俄國(1917年3-11月)、蘇維埃俄國(1917年11月-1922年)、蘇聯(1922年底-1991年底)、俄羅斯(1991年底至今)

以匈牙利為例,了解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運動。
背景: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東歐各國照搬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模式,弊端日益暴露出來,改革勢在必行。代表:匈牙利改革。
結果:東歐改革未收到預期效果,反而引起國內經濟形勢惡化,進而帶來政治危機,最終導致東歐劇變。

六. 美國——羅斯福新政
(1)時間:1933年;
(2)目的: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
(3)「新」的表現(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干預和指導;(說明:羅斯福新政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調節和完善)
(4)中心措施:對「工業」的調整——根據《國家工業復興法》,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准和工作日時數等,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發生產過剩,從而加強政府的控制與調節。
(5)影響:①新政取得顯著成效。美國經濟緩慢恢復,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 ②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美國、德國、日本應對經濟大危機的措施:羅斯福新政、德國和日本建立法西斯專政)
七. 不同改革的比較
1列舉日本古代拜認的第一位老師、近代拜認的第二位老師的國家、學習的內容。
(1)古代的老師中國;近代的老師西方列強。
(2)古代學習中國隋唐封建制度;近代學習西方列強資本主義制度。

3. 列舉世界近代史上(1640---1917.11)兩次改革的名稱
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4. 簡要概括俄國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的異同。
(1)相同點: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都是歷史的轉折點,都有利於資本的發展;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殘余;都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
(2)不同點:日本改革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嚴重的民族危機。

5. 中國和蘇聯改革的不同後果及其啟示:
(1)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增強了綜合國力,提高了國際地位。
(2)蘇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激化了社會的各種矛盾,引發了社會的動盪和分裂,直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
(3)蘇聯改革失敗給我們的啟示:(1)改革要實事求是,適合國情,堅持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改革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依法治國。(4)加強執政黨建設,維護黨的領導地位。

6.列舉羅斯福新政、蘇俄新經濟政策、中國改革開放的相同點。
都是在確保社會制度不變的前提下,不斷調整政策,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7.列舉中外歷史上沒有改變社會性質的改革。
伯利克里改革、戊戌變法、羅斯福新政

改革的啟示:①改革要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 ②改革要符合國情,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③改革要抓住問題的實質和關鍵,既要抓住時機又不急於求成 ④ 改革要注意政治、經濟、思想的協調發展、和諧發展等。
歷史上的改革給我們的啟示:(1)傑出人物對社會發展能起一定推動作用;(2)改革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我們要堅持改革,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現代化建設;(3)要擴大對外開放,善於學習別人長處,積極吸收人類一切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4)對外來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Ⅶ 全世界歷史上重大的改革、變革有哪些

中國:商鞅變法、改革開放
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維新
俄國:彼得大帝改革、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新經濟政策、戈爾巴喬夫改革
美國:羅斯福新政
歐洲:查理.馬特改革

Ⅷ 世界近現代史有哪些國家通過改革(或革命)全面學習西方的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使日本成為近代亞洲唯一強國。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全面學習西方,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中國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全面學習西方,但以失敗告終。

Ⅸ 中外歷史上成功的改革有哪些

外國的:法國大革命(前前後後三次啊。。),光榮革命(英國的,是歷史專上第一個不流血屬的宮廷政變),十月革命(俄國的),美國革命(獨立戰爭)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的貌似就一個吧。。其他的不都沒成功么。「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Ⅹ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重大改革啊 不要跟政治和有關的 急啊

可是改革基本上都與政治有關啊,至少也是有一定的政治因素
您的問題有點模糊~

閱讀全文

與外國歷史都有哪些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