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比較好的介紹新疆歷史的書籍
1、域外關於西域研究的作品
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論》(外一種:羽田亨《西域文明史》)(中華書局)
羽溪了諦《西域之佛教》(商務印書館)
馮承鈞譯《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商務印書館)
斯坦因《西域考古記》(商務印書館)
2、突厥、回鶻史著作
沙畹《西突厥史料》(中華書局)
岑仲勉《突厥集史》(中華書局)
林干《突厥史》(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回鶻史編年》(新疆大學出版社)
拉施特《史集》、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均涉及突厥史
3、民族史、社會史著作
田衛疆《絲綢之路與東察合台汗國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
薛宗正主編《中國新疆古代社會生活史》(新疆人民出版社)
拓和提《中世紀維吾爾社會》(人民出版社)
《維吾爾族簡史》(新疆人民出版社)
佐口透《新疆民族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
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
4、中亞史、阿拉伯史著作
巴托爾德《蒙古入侵時期的突厥斯坦》(上海古籍出版社)
巴爾托里德《中亞簡史》(外一種:伯希和《高地亞洲》)(中華書局)
《巴布爾回憶錄》(商務印書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卷本《中亞文明史》
納忠《阿拉伯通史》(商務印書館)
5、漢籍
玄奘《大唐西域記》(中華書局)
陳誠《西域行程記》(中華書局)
另外,波斯文化對維吾爾文化有深刻影響,如果涉獵一些,對理解新疆問題大有裨益。現在最大的問題,我們很難讀到維吾爾學者關於新疆本地文化和歷史作品,原因不難理解。
2. 維吾爾族歷史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維吾爾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
民族簡史
關於維吾爾族的族源,說法不一。維吾爾民族人按自己的發展史記載。本民族與突厥族同出與匈奴民族,是匈奴族的單於的兩個王子發生爭斗分裂,帶領自己的部下逐漸形成了突厥和回鶻兩個不同的民族,回鶻就是維族的先民,所以維吾爾語與其他的突厥族語言基本相同,只是發音上有所區別,包括遠在小亞細亞的已經與當地民族融合很久的土耳其語都和維吾爾語基本相同,維吾爾族人到土耳其一個月就可以完全學會土耳其語和亞塞拜然語,他們聽這兩種語言與聽哈薩克等民族語言沒有什麼區別,就像是在聽方言。而許多民族學家錯誤的認為其先民是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北方游牧民族丁零以迄鐵勒。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漢文文獻中對「維吾爾」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4世紀寫作「袁經」,6世紀末、7世紀初寫作「韋紇」,788年以前寫作「回紇」,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改寫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寫作「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回部」或「纏回」等。還有人認為其族源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的「呼揭」、「烏揭」,甚至遠古塔里木盆地的原始土著民族。
唐天寶三年(744年)回紇消滅突厥汗國,居住在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沿岸的回紇人建立了回紇汗國,其統轄范圍包括貝加爾湖西南、葉尼塞河上游、阿爾泰山西南、天山以北、興安嶺以東等廣大地區,後曾佔領過天山以南部分地區、七河流域、真珠河(今錫爾河)、撥賀那(今費爾干納)等地,與唐朝長期友好,曾兩次派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亂並與唐多次和親。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回鶻汗國破滅,回鶻部眾除一小部分留在原居住地外,絕大部分被迫進行大遷徙。分南下與西遷,南下主要分為二支,其中一支奔向河西走廊,與早在武則天時南渡大漠而徙居於河西的回紇部眾聚合。建牙帳於甘州(今甘肅張掖),被稱為甘州回鶻或河西回鶻。
咸通二年(872年)在甘州自立可汗,11世紀上半葉為西夏擊敗,後又為蒙古所統治。他們長期繁衍生息,今甘肅省的裕固族,這一支回鶻人的後裔。另一支回鶻部眾來到天山以北,以西州(即高昌,今吐魯番盆地)為中心建立起高昌回鶻政權,史稱西州回鶻或高昌回鶻。其政權一直存在到元朝中期,他們與當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勞動生息,相互交流,逐漸融合,發展成為這一部分地區今天的維吾爾族。西遷的第三支回鶻人進入中亞地區,和先於他們進入這一地區葛邏祿等部匯合。因其活動於蔥嶺以西,史稱蔥嶺西回鶻。
在9世紀末到13世紀初,這一支回鶻,聯合其他突厥語系部落建立政權,稱為喀喇汗王朝,其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塔里木盆地的中部和西部、伊犁河流域和巴爾喀什湖以東、楚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周圍、錫爾河中游和阿姆河中游的以東地區。他們與塔里木盆地的居民在長期生息中逐步發展為這一地區的近代維吾爾族。另一說認為維吾爾族自古就生活在新疆境內,後與西遷的回鶻人聚合發展成近代維吾爾族。
遼保大四年(1124年)耶律大石率眾西遷,建立「西遼」,轄地包括今新疆及迤西地區,
1211年為乃蠻王屈出律所滅。
1218年蒙古滅乃蠻,其間今新疆的維吾爾族先後受西遼與乃蠻貴族的統治,
1234年並入蒙古察合台汗國。
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察合台汗國滅亡,新疆境內分裂為許多割據政權。
17世紀初,天山南部建立了葉爾羌汗國,與清朝維持著朝貢貿易關系。
1678年,康熙十七年,由於白山派和卓勾結准噶爾蒙古貴族攻入南疆,葉爾羌汗國滅亡。
清乾隆二十至二十二年(1755~1757年)清朝平定了准噶爾之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新疆設總統伊犁等處將軍,實行軍事管制制度,
光緒十年(1884年)正式建省。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維吾爾族同各族人民一起,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民族分裂,進行了長期斗爭,進一步加強了抵禦侵略和反分裂的力量。歷史上維吾爾族的政治家、學者、翻譯家如廉希憲、阿禮海涯、桑哥、安藏、貫雲石、魯明善等,都對祖國作過很多有益貢獻。
3. 關於維吾爾族的書籍
你要啥樣的書籍
4. 有哪些書是寫維吾爾歷史的,請推薦一些書籍
ana yurt+iz+oygangan zimin 這三部書讀完以後 你對維吾爾歷史有大概的了解,,(我的語文老師就是這么對我說的)
5. 維吾爾人的歷史
在中國西北部少數民族中,俄羅斯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是白種人。蒙古族、漢族、回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都是黃種人。維吾爾族、烏茲別克族、哈薩克族都是黃、白混合類的人種。維吾爾族是相對較大的一個民族。從它的產生、發展中,可以看出中國西部人種的變化與發展。「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是今天漢文對「UYGHUR」一詞的音譯。 遠在公元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在東從大興安嶺、西到阿勒泰山的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生活著眾多的以游牧為主的人群。他們那時大部分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階段。對此,漢文史籍當時統稱為「狄」或「北狄」有時也統稱為「胡」。到公元前後的秦、漢時期,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除部分為興起的匈奴統治外,大部分仍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勒泰山東西,到貝加爾湖周圍的廣大地區,這一時期的漢文史籍多稱他們為「丁零」。 在其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文史籍又多把他們稱為「鐵勒」、「敕勒」等。其實,「丁零」也好,「鐵勒」、「敕勒」也好,都是「狄」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音譯而已。還因為這些氏族部落的人多乘一種高大的兩輪車,因此一些漢文史籍又形象地稱他們為「高車」。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中,許多就是後來形成回紇、回鶻、畏兀兒乃至維吾爾族的重要最初來源。 維吾爾族的族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生息於貝加爾湖以南、巴爾喀什湖與額爾齊斯河之間廣闊地區的丁零。也即「狄歷」「敕勒」。高車為「古赤狄之餘種也,初號為狄歷,北方以為敕勒,諸夏以為高車、丁零」。公元4世紀時的《魏書·高車傳》中出現的「袁紇」,這是「Uyνur」(維吾爾)這個族稱的首次漢譯。 此書稱高車有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其中的袁紇氏即維吾爾。據此可知,維吾爾最初是屬於高車這個部落聯合體中的一個氏族。後來它逐漸發展和強大,融合了與它相近的其他部落,形成了獨立的民族。據《魏書》(卷103)記載,大量的鐵勒和高車人公元5世紀以後已經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北和以南地區。 後來,不同歷史時期的漢文文獻對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公元605—616年(隋大業中)間,西突厥的處羅可汗對鐵勒諸部實行殘暴統治。公元605年處羅可汗襲掠鐵勒諸部,將各部首領好幾百人殺掉。鐵勒中的韋紇團結仆固、同羅、拔野古等部落,反抗處羅可汗的殘暴統治,自立為俟斤,稱回紇。這里的「韋紇」就是高車時期的袁紇氏。這一史實表明,韋紇、仆固、同羅、拔野古等一部分鐵勒部屬聯合起來脫離了西突厥的統治,將自己的聯合體名稱定為「回紇」。 在蒙古國境內發現的回紇可汗磨延啜(公元747—759年)的記功碑建於公元759年前後,碑文用突厥如尼文鐫刻,碑文記載著維吾爾族先民對本民族的稱謂「〓〓」(讀Uyνur,漢譯「維吾爾」)。在另一塊關於同一個回紇可汗的碑文(即發現於蒙古國的「鐵爾渾碑」)以及蘇吉碑中,也都可以看到同樣的記載。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則寫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寫作「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回部」或「纏回」。除了這些以外,其它的譯寫還有很多。有人認為《史記》、《漢書》中出現的「烏揭」、「呼揭」、「呼得」、「伊吾盧」等也是「維吾爾」的音譯。 維吾爾族族名的由來及其含義,中外史書有多種記載和詮釋:其一,認為「維吾爾」具有「聯合」、「結合」「同盟」之義。其二,認為「維吾爾」具有「依附」、「粘結」或「凝結」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維吾爾」又是與塔里木河同名的民族名
6. 有關於新疆歷史地理物產的書
新疆歷史百問 作者:紀大椿 《走進新疆》叢書,其內容集新疆地理、歷史、專人文、經濟社會發展為屬一體。她似一幅打開的歷史與時代相輝映的色彩絢麗、形象鮮明、情感豐沛的畫卷,從中我們可以真切地領略到新疆自然、人文之美,體味到新疆人愛國、愛家的行為之美,感受到新疆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創造之美。還有零點奇觀(新疆地理)
都是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的
7. 關於歷史的書都有哪些
論語 孟子 中庸
大學 道德經 莊子
韓非子 易經 同契
鬼穀子 孫子兵法 戰國策
山海經 孝經 三十六計
棋經十三篇 詩經 荀子
三字經 增廣賢文 漢賦
千字文 世說新語 曹植全集
百家姓 菜根譚 朱子治家格言
圍爐夜話 西京雜記 古文觀止
文心雕龍 夢溪筆談 茶經
詩品 史記 修身
人間詞話 後赤壁賦 醉翁亭記
岳陽樓記 前赤壁賦 漢賦
勸學 出師表 徐霞客游記
曾國藩文集 浮生六記 沈三白 慎子
列子 貞觀政要 太平廣記
淮南子 洗冤集錄 三都賦
了凡四訓 止戰疏 滕王閣序
古典小說
三國演義 金瓶梅 康熙大帝
水滸 聊齋志異 雍正王朝
紅樓夢 鏡花緣 搜神後記
西遊記 遊仙窟 歡喜冤家
老殘游記 老殘游記續 官場現形記
諭世明言 醒世恆言 警世通言
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三俠五義
玉嬌梨 河東記 狄公案
西京雜記 西遊記補 孽海花
儒林外史 東周列國志 九命奇冤
兒女英雄傳 三遂平妖傳 楊乃吾與小白菜
霍小玉傳 桃花扇 盪寇志
薛剛反唐 封神演義 濟公全傳
綠野仙蹤 楊家將 隋唐演義
青樓夢 歸蓮夢 木蘭奇女傳
烈女傳 竇娥冤
8. 維吾爾族歷史的目錄
第一章 游牧、組合、抄聚集
第二章 維吾爾(回紇)汗國
第三章 維吾爾的西遷
第四章 河西(甘州)維吾爾
第五章 西州(高昌)維吾爾
第六章 蔥嶺西維吾爾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周圍居民的維吾爾化
第八章 蒙(元)帝國時期的維吾爾
第九章 察合台汗國時期的維吾爾
第十章 明朝初期的天山南北
第十一章 葉爾羌汗國
第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維吾爾地區政局
第十三章 清朝統一天山南北
第十四章 清朝實施於維吾爾地區的各項措施
第十五章 張格爾叛亂
9. 新疆少數民族著作有哪些
新疆少數民族的文學作品,包括書面創作和口頭文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流傳數百年的文學名著,如維吾爾族古典文學作品《突厥語大詞典》、《福樂智慧》、《真理的入門》等;有記載傳說英雄的長篇史詩,中國少數民族四大史詩中新疆就流傳了三種: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和藏族史詩《格薩爾》;有民間廣泛流傳的愛情長詩,如維吾爾族的《熱比亞與賽丁》、《萊麗與麥吉儂》,哈薩克族的《庫孜少年和巴彥姑娘》。種類繁多的口頭文學,包括民歌、民間敘事詩、民間彈唱、故事、神話傳說、笑話、寓言、歌謠等,深入淺出,哲理性強,生動活潑,如流傳於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中的民間智者阿凡提的故事。哈薩克族的民間口頭文學十分豐富,僅長期在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敘事長詩就有200餘部。由於年代久遠,不少長詩有數種變體,僅《庫孜少年和巴彥姑娘》就有16種寫本。
《突厥語大詞典》和《福樂智慧》,均產生於喀喇汗王朝時期(10—13世紀)。《突厥語大詞典》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於11世紀70年代寫成,是以阿拉伯文詮釋當時突厥語的一部詞典,書中融入當時維吾爾人及其他突厥人歷史、宗教、民俗等方面的資料,並收集了300多首詩歌和大量的諺語,堪稱11世紀維吾爾人社會生活大網路全書。1069—1070年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創作了《福樂智慧》一書。全書共83章,13000餘行,採用維吾爾古韻律雙行體,以詩歌的形式表達作者對政治、社會、道德、法制、哲學等問題的看法。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著名的英雄史詩,長期流傳於民間,由專門演唱史詩的民間藝人瑪納斯奇演唱。史詩主要敘述了柯爾克孜族傳說中的民族英雄瑪納斯及其八代子嗣的活動和業績,同時還展現了古代柯爾克孜人豐富多彩的民族生活畫面,如婚禮、祭典、節日及叼羊、賽馬、摔跤等游藝活動。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搜集整理《瑪納斯》,已整理出全詩,共8部,長達21萬多行,2000萬字。《瑪納斯》是其總名,同時也是長詩的第一部。史詩受到各國學者的廣泛關注,有俄文、德文、英文、法文、土耳其文、塔吉克文等多種譯本。柯爾克孜地區有許多演唱《瑪納斯》的民間歌手瑪納斯奇,深受人們的愛戴和尊敬。其中演唱詩文最長、記憶最豐富的為著名歌手朱素甫?瑪瑪依,他的演唱是我國出版的《瑪納斯》中的重要內容。
10. 有沒有關於新疆民族宗教與歷史的書籍可推薦下
《新疆歷史與文化》(年刊)
《新疆伊斯蘭汗朝史略》(李東進 宗教文化出版社)
如果還不合適,就到孔夫子舊書網,輸入「新疆 民族 歷史 宗教」字樣,可以調出來許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