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徐州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名勝古跡有有以下景點:漢兵馬俑博物館,雲龍山,漢畫像藝術博物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泉山森林公園等等。
漢兵馬俑博物館:獅子山漢兵馬俑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位於其西側300米遠的漢兵馬俑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象徵著衛戍楚王陵的部隊,兩處遺址距今已有2100餘年的歷史。
5.泉山森林公園:福泉山森林公園位於瑞安市西北部,與瑞安市區和溫州市區約20公里,海拔一般在600米左右,最高峰盤古樓尖836.6米,規劃總面積1490公頃,森林公園的森林覆蓋率達到91.8%。由於受長期水流侵蝕和岩石風化作用的影響,造成了森林公園豐富多姿的地貌景觀,山峻坡陡,壁峭崖懸,溝壑幽深,飛瀑深潭 。
Ⅱ 徐州的名勝古跡,有哪些地方好玩
雲龍湖,雲龍山,楚王陵
Ⅲ 徐州的名勝古跡
漢墓 彭園 皇藏峪 雲龍山 戲馬台 雲龍湖 乾隆行宮
徐州漢畫像石 淮海戰役烈士紀內念塔 淮海戰役紀念館 北洞容山漢墓
兵馬俑博物館 土山漢墓 范增墓 獅子山西漢楚王陵 快哉亭公園
故黃河公園 小龜山漢墓
雲 龍 山風 景 區
Ⅳ 徐州有幾個文明古跡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宛如斜掛於歷史蒼穹中版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漢權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作為漢文化發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將舉辦漢文化國際旅遊節。自古徐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戰場,今有淮海戰役新遺跡。而以雲龍山水、泉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中心的風景區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使徐州成為一個獨具特色優秀的風景旅遊勝地。
Ⅳ 徐州有哪些名勝古跡
龜山漢墓
楚王陵
都是漢代的
比較有名的古跡
其他還有戲馬台、雲龍山什麼的
不是很有價值
Ⅵ 徐州有什麼名勝古跡
徐州古稱彭城,具有4000多年的光輝歷史,這里歷來就是鍾靈毓秀、藏龍卧虎之地。中華意經和養生學的鼻祖彭祖,漢代開國皇帝劉邦,人傑鬼雄項羽,一代文豪蘇東坡,都在徐州留下了他們的痕跡。彭城大地上留下的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不勝枚舉,其中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極具藝術欣賞和考古價值。以雲龍山水、泉山森林公園為中心的風景區風光怡人,美若西子,秀比江南,兼有北雄南秀之美。名勝古跡掩映其中,與之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
兩漢四百年間,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個彭城王,應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實還不僅如此,東漢時期,在現在的徐州行政區域內還分封過一個下邳國,有四位下邳王嬗遞。這些國王的陵墓猶如地下宮殿般的華麗,國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國庫的積蓄,盡都填充於墓室中。徐州漢墓中的王陵墓葬,構成了徐州兩漢文化的「三絕」之一。
徐州漢代十八陵經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獅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馱藍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龜山第六代楚王墓、東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東漢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漢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北洞山楚王陵、龜山楚王陵和獅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領風騷被譽為徐州文化三絕之一的獅子山兵馬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繁多,顯示出豐富的內容:有博袖長袍的官員俑、冠幘握兵器的衛士俑、執長器械的發辮俑、足登戰靴和抱弩負弓的甲士俑等十餘種。獅子山兵馬俑既是漢代的藝術珍品,又是徐州作為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不僅對研究漢代雕塑藝術有極高的價值,對於研究漢代社會性生活、喪葬制度、軍制戰陣都有著同樣的價值。
西漢時期徐州地區流行的是崖洞墓,東漢時期,墓葬形制發生了變化,盛行的是漢畫像石墓。漢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禮堂里的雕刻壁畫。漢畫像石雕刻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區出土漢畫像石700餘塊,收藏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的畫像石500餘塊。徐漢畫像石同蘇州園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並稱為「江蘇文物三寶」。除漢墓、漢俑、漢畫之外,徐州的兩漢文物精品,在中國的兩漢文化中也是獨領風騷,引人囑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餘件彩俑;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鐵鎧甲、玉棺、玉豹;小龜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帶釣、劉注銀、火山漢墓出土的銀縷玉衣;土山漢墓出土的鎏金獸形硯;睢寧劉樓漢墓出土的銅牛燈等珍貴文物,皆屬國寶。
「佳處未易識,當有來者知」,徐州兩漢文化景觀中還有許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勝跡,諸如戲馬台、泗水亭、霸王樓、歌風台、拔劍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處景點,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使人聯想到的是楚漢戰爭的硝煙風雲。戲馬台的高台秋風,可使你概見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雄風;歌風台的大風歌古碑,能讓你領略漢高祖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的千古絕唱;子房祠的晨鍾暮鼓,會令你對「張良吹簫散楚兵」的傳說浮想聯翩。所有這些,又為徐州的兩漢文化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一位歷史學家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研討會上這樣說:「象徐州這樣的城市,薈萃兩漢文化如此豐盛的內容,在中國的歷史名城中是絕無僅有的。」「兩漢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實。
徐州的工藝技術歷史悠久,著名產品如柳琴、皮毛畫、玉雕已贏得國內外聲譽。徐州地方風味名菜歷史悠久,如沛縣狗肉,東坡回贈肉、八大錘清燒魚丸、糖醋四孔鯉魚、珍珠鴨子等傳統名菜名揚海內外。
Ⅶ 徐州有哪些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啊還有什麼特產
兩漢文化: 徐州漢文化景區 龜山漢墓 中華一絕 沛縣漢城 徐州漢城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 茅村漢畫像石墓 徐州博物館 中國炎黃聖旨博物館 山靈水秀的有: 雲龍湖水上世界 徐州環城國家森林公園(泉山森林公園) 燕子樓公園 雲龍山風景區 微山湖觀荷 馬陵山 快哉亭 徐州市稼悅園 彭城勝跡: 徐州民俗博物館 黃樓 白雲洞、白雲寺 彭祖園 戰爭風雲: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 項羽戲馬台 九里山古戰場 特產有: 烙饃 烙饃用未發酵的面烙成,厚約0.1厘米,直徑約30厘米,吃到口裡,柔韌、筋軟、有嚼頭,既壓餓,以有健齒作用。 龜打 即以手將面團略略拍按,使成約1厘米厚、碗口大小(或約龜背大小),放在鍋內或鏊子上烙炕成熟。多用高粱面、玉米面、山芋乾麵、豆雜面做成。 窩頭 是由小米麵、敉子面、玉米面、栗子面混合而成,做成圓錐形,每個底部都有一個圓洞,小巧玲瓏,蒸熟後呈金黃色。傳說這是清代慈禧太後喜愛的一種宮廷食品。一般老百姓吃的,主要用玉米面(有些摻進一些黃豆面)製作而成,個子也大。 壯饃 壯饃又稱「鍋盔」、「鍋拍」,用未發酵的面做成。將面團放在石板或石案板上,另用一根擀麵杖,一頭固定,一頭坐在身下,用身體的重量壓擀麵杖,用來揉面團,俗稱此法為「腚踹面」。做成厚約1-2厘米,直徑約50厘米的圓形厚餅,放在平鍋上炕,炕熟後兩面呈黃色,外皮酥脆。 黿汁狗肉 相傳秦末時,樊噲以屠狗為主。劉邦喜食其所售狗肉,手頭不寬裕時,常拖欠樊噲的狗肉錢。樊噲為免受賒欠之苦,渡河另徙它處。不料劉邦得一大黿相助,也渡河追蹤而至。樊噲知原委後大怒,跑到河邊,將那大黿捉來殺了,與狗肉一同烹煮。不料狗肉爛熟後,鮮香十倍於初時。黿汁狗肉由此得名。 魚汁羊肉 為漢高祖劉邦青壯年時所愛吃菜餚之一。豐縣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豐生豐長漢高祖,魚汁羊肉飽口福。東征西戰探故鄉,樂吃魚汁羊肉方。」這道菜源於彭祖的「羊方藏魚」。 羊方藏魚 因為將魚置於割開的大塊羊肉中文火同燉而得名。相傳,彭祖的小兒子夕丁喜歡捕魚。彭祖恐其溺水堅決不允。一日,其子捕魚回家,正巧彭祖不在夕丁讓其母剖開正在燉煮的羊肉藏於其中。彭祖回來吃羊肉,感覺異常鮮美,於是如法炮製,便產生了「羊方藏魚」這道菜。據傳漢字中的「鮮」字即源於此。 冬桃 冬桃為水果中的稀有晚熟品種之一,因為其冬令方熟,故稱冬桃。冬桃味香脆甜,略帶冰糖味,皮薄核小肉細,且內核分離,汁多可口,採下冬桃,撣去桃上雪,食之,沁人心脾,齒頰留香,耐人尋味 富士蘋果 豐縣大沙河是江蘇最大的蘋果生產基地,其所產富士蘋果個大、色澤亮、汁多口味佳。
記得採納啊
Ⅷ 徐州名勝古跡有那些
太多了,你慢慢回看答
http://www.chinasights.com/Show.asp?Type=Html&Name=js_attractions_xuzhou
Ⅸ 徐州歷史古跡
獅子山楚王陵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四千餘件兵馬俑是楚王陵的重要陪葬品,它發現於1984年,時隔十年後,發掘了主人墓——楚王陵。楚王陵位於徐州東郊獅子山南麓,鑿石為室,穿山為藏,墓室嵌入山腹內深達百餘米。其龐大的規模、恢宏的氣勢、奇特的建築結構,無不令人嘆為觀止,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墓中出土各類珍貴文物二千餘件(套),有金、銀、銅、鐵、玉、石、陶等質地,其中不乏傾城傾國的藝術珍品,如雕龍玉璜、弦紋玉環、雕花玉厄、螭虎紋玉飾、鑲玉漆棺、銅扁壺等,均是國內考古的首次發現,尤其珍貴的是科學工作者根據王陵中殘留的楚王遺骨,首次成功地復原了二千一百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
在中國的漢代,盛行靈魂不滅,祖先崇拜和儒家孝道思想,普遍認為「人死輒為神鬼而有知」,由此產生了「事死如生」的喪葬觀,在墓室的形制和結構上也極力摹仿現實生活中的地面住宅,而且在隨葬品方面盡量做到應有盡有,幾乎包括了生人所用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一應物品與器具。
戲馬台,位於徐州古城南門之外的南山之巔。史載,公元前206年,如火如荼的倒秦戰爭功成之後傑出的農民起義領袖項羽自立西楚霸王,曾經建都彭城,籠山絡谷營台,以觀將士戲馬,雖然項羽後來在楚漢相爭中一敗塗地,但戲馬台卻成為西楚霸業千古雄風的遺跡。
關於戲馬台及其戰略地位,北宋文學家蘇軾曾有這樣一段宏論:「城三面阻水,樓堞之下以汴泗為池,獨其南可通車馬,而戲馬台在焉,其高十仞,廣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聚壘木炮石凡戰守之具,以與城相表裡,而積三年糧於城中,雖用十萬人不易取也。」可見作為軍事家的項羽築戲馬台,並不限於有閑取樂,更重要的是出於戰略考慮。
然而,「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畢竟不是一位政治家。他沒有倒在秦兵斧鉞之下,卻碎身於同舉義旗的漢軍之手。從這點上說,項羽勝在軍事,敗在政治。自古「成者王侯敗者賊」,而對項羽,人們卻不已成敗論英雄。這正是千古以來人們接踵憑吊戲馬台的主要原因。公元416年,東晉大將劉裕北伐奏捷,班師路經彭城,恰逢重陽佳節,便在戲馬台大宴群僚,以壯軍威;公元450年,北魏拓跋燾舉兵南下,曾立氈帳於戲馬台上,運籌帷幄,虎視城中,歷朝歷代,文臣武將和詩人騷客紛至沓來,或登臨高台扼腕痛惜,或觸發思古之幽情,謝靈運、張籍、蘇軾、陳師道、文天祥、薩都剌、袁枚、閻爾梅等,在此都留下傳世之佳篇。
戲馬古台歷經滄桑。自楚霸王項羽在亂石荊棘中營辟高台,後人出於對英雄的景慕和瞻仰所需,陸續在台上進行建築。其中風雲閣最為著名,可作為戲馬台古跡的標志。風雲閣又稱戲馬台碑亭,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雙層飛檐,六角啄空,丹柱釉瓦, 高聳三丈有餘,翹然立於台中,頗具風采。其南檐下嵌有四字篆額:「從此風雲」。亭內石碑鐫有「戲馬台」三字,古樸莊重,氣勢恢弘,為戲馬台增色不少,遺憾的是,由於徐州迭遭水患兵災之苦,其它建築大多傾圮,到了近代,寬闊的抬面,只剩下風雲閣的立身之地了。
龜山漢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江蘇徐州市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該墓為兩座並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漢墓分為南北二個甬道,長度分別為56米,二甬道長度差僅為11.90厘米,二甬道之間的距離19米,共有15個墓室,墓道和墓室總面積達到700多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米。
一走進南甬道,一束紅色的激光從裡面射出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保安措施,其實這束激光是為了讓大家看清楚甬道的直度,整整56米長的甬道,精度居然達到了1/16000。南北二條的甬道平行向里開鑿,二甬道距中軸線的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1/10000。二甬道的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通道地平面內高外低,內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現在還不知道當時是如何打出精度這么高的甬通,也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通道,二甬通中的墓室有洞口相通。
南甬道為楚王襄王劉注墓,北甬道為其夫人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墓葬開口處於龜山西麓,呈喇叭形狀,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以及十五間墓室組成,由人工開鑿而成。墓室十五間,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 容積達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開鑿。此墓工程浩大,氣勢雄偉,實為世界罕見,中華一絕
Ⅹ 徐州都有哪些名勝古跡為什麼徐州古時被稱為大彭帝國
徐州州古稱彭城,具有4000多年的光輝歷史,這里歷來就是鍾靈毓秀、藏龍卧虎之地。中華意經和養生學的鼻祖彭祖,漢代開國皇帝劉邦,人傑鬼雄項羽,一代文豪蘇東坡,都在徐州留下了他們的痕跡。彭城大地上留下的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不勝枚舉,其中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極具藝術欣賞和考古價值。以雲龍山水、泉山森林公園為中心的風景區風光怡人,美若西子,秀比江南,兼有北雄南秀之美。名勝古跡掩映其中,與之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
兩漢四百年間,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個彭城王,應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實還不僅如此,東漢時期,在現在的徐州行政區域內還分封過一個下邳國,有四位下邳王嬗遞。這些國王的陵墓猶如地下宮殿般的華麗,國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國庫的積蓄,盡都填充於墓室中。徐州漢墓中的王陵墓葬,構成了徐州兩漢文化的「三絕」之一。
徐州漢代十八陵經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獅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馱藍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龜山第六代楚王墓、東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東漢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漢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北洞山楚王陵、龜山楚王陵和獅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領風騷被譽為徐州文化三絕之一的獅子山兵馬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繁多,顯示出豐富的內容:有博袖長袍的官員俑、冠幘握兵器的衛士俑、執長器械的發辮俑、足登戰靴和抱弩負弓的甲士俑等十餘種。獅子山兵馬俑既是漢代的藝術珍品,又是徐州作為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不僅對研究漢代雕塑藝術有極高的價值,對於研究漢代社會性生活、喪葬制度、軍制戰陣都有著同樣的價值。
西漢時期徐州地區流行的是崖洞墓,東漢時期,墓葬形制發生了變化,盛行的是漢畫像石墓。漢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禮堂里的雕刻壁畫。漢畫像石雕刻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區出土漢畫像石700餘塊,收藏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的畫像石500餘塊。徐漢畫像石同蘇州園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並稱為「江蘇文物三寶」。除漢墓、漢俑、漢畫之外,徐州的兩漢文物精品,在中國的兩漢文化中也是獨領風騷,引人囑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餘件彩俑;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鐵鎧甲、玉棺、玉豹;小龜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帶釣、劉注銀、火山漢墓出土的銀縷玉衣;土山漢墓出土的鎏金獸形硯;睢寧劉樓漢墓出土的銅牛燈等珍貴文物,皆屬國寶。
「佳處未易識,當有來者知」,徐州兩漢文化景觀中還有許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勝跡,諸如戲馬台、泗水亭、霸王樓、歌風台、拔劍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處景點,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使人聯想到的是楚漢戰爭的硝煙風雲。戲馬台的高台秋風,可使你概見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雄風;歌風台的大風歌古碑,能讓你領略漢高祖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的千古絕唱;子房祠的晨鍾暮鼓,會令你對「張良吹簫散楚兵」的傳說浮想聯翩。所有這些,又為徐州的兩漢文化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一位歷史學家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研討會上這樣說:「象徐州這樣的城市,薈萃兩漢文化如此豐盛的內容,在中國的歷史名城中是絕無僅有的。」「兩漢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實。
徐州的工藝技術歷史悠久,著名產品如柳琴、皮毛畫、玉雕已贏得國內外聲譽。徐州地方風味名菜歷史悠久,如沛縣狗肉,東坡回贈肉、八大錘清燒魚丸、糖醋四孔鯉魚、珍珠鴨子等傳統名菜名揚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