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共有幾個女性封侯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封侯拜印,是封建時代功成名就的標志,男子漢大丈夫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為之不擇手段,已經屢見不鮮。然而,史上有沒有女性封侯?如果有,是多少?確切地說,有,但人數不多。小說家言者不算,見諸史冊者,攏共不過五六個而已。她們分別是:魯侯底(疵)氏、陰安侯無名氏、鳴雌亭侯許負、酇侯同、臨光侯呂媭、忠貞侯秦良玉。其中除了秦良玉是南明小朝廷朱聿鍵所封之外,其餘均是漢初劉邦、呂後所封。
熟悉漢史的人都知道,劉邦曾經刑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然而他老婆呂雉卻在他死後大封娘家親族,其中就封了她妹妹呂嬃一個臨光侯(見《史記·呂太後本紀》)。這事發生在呂後四年(前184)。呂嬃是舞陽侯樊噲的妻子,脾氣不好,常在背後議論別人,得罪了不少功臣宿將,所以呂太後一死,陳平、周勃誅滅諸呂,就把她亂棍打死了,她的兒子樊伉也被殃及池魚。從時間上算,她是西漢最後一位女侯爵,受爵不過四年光景。
酇侯同也是呂太後所封,但時間似在呂嬃之前。《漢書·蕭何傳》載:「孝惠二年(前193),何薨,謚曰文終侯。子祿嗣,薨,無子。高後乃封何夫人同為酇侯,小子延為築陽侯。孝文元年(前179),罷同,更封延為酇侯。」很清楚,蕭何死後四年,嗣爵的兒子蕭祿也死了,皇太後呂雉就封蕭何的夫人同嗣爵酇侯,同時又封蕭何的小兒子蕭延為築陽侯。酇侯同受爵十年,漢文帝劉恆上台後被免,改蕭延為酇侯。女酇侯同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史書上記載很少。
鳴雌亭侯許負有爭議,爭議的焦點有二:一,劉邦曾否封許負為侯?二,許負是否女性?原因很簡單,《史記》和《漢書》上沒有記載許負封侯的事。原來許負封侯的事記在《楚漢春秋》里,其書在「高祖初封侯」後面一條清楚記錄:「高祖封許負為嗚雌亭侯。」《楚漢春秋》是西漢名臣陸賈所撰的一部雜史,記劉邦、項羽起事,至漢文帝初期止,當時人寫當時事,應當真實無疑。司馬遷寫《史記》時,曾采擷此書,為何沒用這一條,不得而知。但《史記》在《外戚世家》《絳侯周勃世家》《游俠列傳》里確曾多次提到過許負和她的故事,說明確有其人。關於許負的性別,唐初司馬貞作《史記索隱》時特引東漢學者應劭的話說:「負,河內溫人,老嫗也。」說明多數古代學者認為許負為女性。關於許負封侯的時間沒有記錄,但肯定在高後所封之前。
關於陰安侯的記載更含糊,無法確定時間,是誰也有爭議。只是在《史記·孝文本紀》里記載陳平、周勃等勸代王劉恆即皇帝位時提到一句:「臣謹請陰安侯列侯頃王後與琅邪王、宗室、大臣……議曰:『大王高帝長子,宜為高帝嗣。』願大王即天子位。」這個陰安侯,《史記》的紀傳里沒有,唯在《集解》里引漢末蘇林的話說:陰安侯是劉邦的大嫂,就是那個用鏟刮鍋,干擾劉邦帶人回家混飯那個女人(「高帝兄伯妻羹頡侯信母,丘嫂也。」)。但三國人如淳認為陰安侯是劉邦的二嫂。他說:「頃王後封陰安侯,時呂嬃為臨光侯,蕭何夫人亦為酇侯」。也就是說「陰安侯列侯頃王後」是一個人,是由代王降封合陽侯又因兒子吳王劉濞叛亂被謚為頃王的劉仲之妻。後人據此爭論不休。但不管怎麼說,陰安侯都是劉邦的一個嫂子,一位沒有留下姓名但受爵時間不短的女侯爵。
至於魯侯,見於《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其中明白記載:「魯侯奚涓死於戰事,高祖六年,因奚涓無子,以其母底(疵)為魯侯。」奚母究竟名疵還是姓疵?這個括弧有點不大清楚,但不影響這個女侯爵的存在。而且,此人還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侯爵。
Ⅱ 歷史上有哪位西候王最後做皇帝的候王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西伯侯吧,那是推翻商朝的姬昌,也叫周文王,他們那會兒還沒有皇帝這個詞,皇帝是秦始皇的時候才有的,所謂候王,莫非是指他先是西伯侯,後來成為周文王??
Ⅲ 歷史上有幾個人是集王侯將相於一身我要祥細他們當過什麼王、什麼侯、什麼將、什麼相
1.韓信,古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人。軍事家,西漢開國名將,漢初三傑之一,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韓信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歷任大將軍、左丞相、相國,封齊王、楚王、淮陰侯等2.曹操,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祖父曹騰,漢桓帝時候,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父親曹嵩是東漢太尉。年輕時入伍當過都尉、將軍。後因功封為丞相,魏王。 3.郭子儀,但是王公將相,參加武舉考試後,便獲高等補左衛長史(皇帝禁軍幕府中的幕僚長)之職。天寶八年(749年),出任安塞軍使,拜左衛大將軍。安史之亂爆發的前一年,他已出任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 肅宗即位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依舊兼任靈州大都督府長史、朔方軍節度使。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因功封為代國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4、 司馬昭, 被魏帝封為晉公,加九錫,進位相國,司馬昭隨父抗蜀,多有軍識。景初二年,封新城鄉侯。正始初,遷洛陽典農中郎將。曹髦時,繼兄司馬師為大將軍。專攬國政,走向代魏。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後,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伐蜀,滅之。自稱晉公。後加晉王。咸熙二年,薨。昭死數月,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晉朝。追尊司馬昭為文帝,廟號太祖。5、岳飛:(1103~1142)字鵬舉,漢族。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連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6、閻錫山:32歲被封一等侯,42歲獲授一級上將,統治山西38年,為國民黨大陸政權最後一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閻錫山集王、侯、將、相於一身,爵高權重,位極人臣,在民國官僚中可謂絕無僅有。
Ⅳ 歷史上姓侯的名人都有哪些
1、侯嬴(?-前257年),戰國時魏國人。家貧。年老時始為大梁(今河南開封)監門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訪,親自執轡御車,迎為上客。
前257年,秦急攻趙,圍邯鄲(今河北邯鄲),趙請救於魏。魏王命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中途停兵不進。侯嬴獻計竊得兵符,奪權代將,救趙卻秦。因自感對魏君不忠,自剄而死。
2、侯霸(?—37年),字君房,河南郡密縣(今河南新密東南)人 ,東漢初年官員。漢成帝時任太子舍人。王莽時任隨縣縣宰,後因剿匪有功,升任執法刺奸。
後又升任淮平郡太守。光武帝時任尚書令,後任大司徒,深得光武帝的信賴器重,對東漢初年的政權建設多有建樹。建武十三年(37年),侯霸因病去世。
3、侯謹,別名侯君,敦煌人,東漢敦煌著名文學家。侯謹少時家貧,為別人當傭人,但他非常好學,在夜間還點燃柴火在讀書。
朝廷屢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辭。後徙居山中,專心論著。曾作《矯世論 》,諷刺當時的丑惡現象。又寫了《皇德論》記敘當朝史事。河西人敬稱他為「侯君」。
4、侯白,字君素,魏郡臨漳(今河北臨漳縣)人。 隋朝學者。好學有捷才,個性滑稽,尤其擅長辯論。舉秀才,為儒林郎。隋文帝聞名,令於秘書監修國史,給五品俸祿。著有《旌異記》十五卷,行於世。
5、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陝西旬邑土橋鎮侯家村)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將。官至兵部尚書。封陳國公。早期不學無術,而以勇武自稱。
後入秦王府隨李世民征戰,立下戰功,逐漸被李世民賞識,後與尉遲恭力勸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唐統一後,侯君集官位越來越高,開始學習,參與選拔人才等。
Ⅳ 歷史上有什麼姓侯的名人嗎
侯氏名人
侯姓人物抄在二十四史中單獨立傳者五十七人。戰國魏時有著名隱士侯蠃,七十歲時為大梁(今河南開封夷門)的守門小吏,後被信陵君迎為上客,曾替信陵君設計,設法竊得兵符,勝秦救趙,為時人推重。東漢初有河南密縣人侯霸,熟知舊制,官至大司徒,封關內侯。北魏有大將侯景,先屬北魏,繼歸高歡,又降梁,受封為河南王。後舉兵叛變,攻破建康(今南京),於551年廢梁帝自立,國號漢,次年被梁將陳霸先等所破,侯景被部下殺死,史稱侯景之亂。隋代有侯白,性滑稽,愛說諷刺詼諧的話,後世因稱詼諧的演員為侯白。唐代有大將侯君集,太宗時曾任宰相。明代有歷任御史、兵部侍郎等職的侯恂。明代有名望僅次於鄭和的當朝宦官侯顯,曾兩次代明廷入藏訪問,並參加鄭和的第二、第三次航行。清代有文學家侯方域,曾與方以智、陳貞慧、冒襄合稱為「明末四公子」。清孔尚任的名劇《.桃花扇》即以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戀愛故事為題材。現代有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為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歷史學家、哲學家侯外廬。著名相聲藝術家侯寶林。
Ⅵ 歷史上有哪些朝代的皇帝加封過諸侯王
首先要明確一個定義,什麼是諸侯王。
真正的諸侯王(或稱為諸侯)是指擁護帝國中央統治並且獨自掌握軍政控制權的分封諸侯國的君主或是武裝割據一方的軍閥。
諸侯王必然擁有屬於自己軍隊和領地,經營屬於自己的獨立王國。這與那些僅擁有爵位封號但沒有軍政控制權的親王以及僅擁有暫時管理權的地區軍政長官都有本質的區別。
所以秦漢以來的大一統王朝,有加封過諸侯王的有以下幾個朝代。
首先,是漢朝。先是異姓王,後是同姓王。不過,很遺憾,搞出個七國之亂。
然後,是晉朝。大量的宗室封王,結果導致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了五胡亂華。
最後,是明朝。大家都知道的靖難之役,就是這一制度的產物。
Ⅶ 歷史上都有些什麼王
有周武王,周文王,周幽王,商紂王,楚莊王等。
1、周武王
周武王姬發(?―前1043年),姬姓,名發(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陝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5年。其正妻為邑姜。
約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沿用「受命」年號。武王繼位後,繼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
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於鹿台,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後(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時年四十五歲(一作五十四歲),葬於周陵,為後世尊崇為古代明君。
2、周文王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陝西岐山縣)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後,正式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制定軍國大計,收服虞國和芮國,攻滅黎國(今山西長治市)、邘國(今河南沁陽市)等國。
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建都豐京(今陝西西安市),為武王伐紂滅商奠定基礎;演繹《周易》,創立周禮,得到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稱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駕崩,享壽九十七歲,葬於畢原(西周王陵位於今陝西岐山縣鳳凰山南麓)。公元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追謚姬昌為文王。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制,自稱為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
3、周幽王
周幽王姬宮湦(?―前771年),姬姓,名宮湦(音shēng,一作宮生 ),周宣王姬靜之子,母姜後,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1年―前771年在位。
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宮湦繼位,是為周幽王。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鎬京,殺死姬宮湦,西周滅亡。姬宮湦死後,謚號幽王,諸侯共同擁立其子姬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史稱東周。
4、商紂王
帝辛(?-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稱「紂」、「商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其在位時間定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
帝辛在位期間,在內營建朝歌、加重賦斂、嚴格周祭制度、改變用人政策、推行嚴刑峻法,對外屢次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其種種舉措既在統治集團內部引發矛盾,也動搖了商王朝的統治基礎。牧野之戰,商軍被周武王所率諸侯聯軍擊敗,帝辛身死,商朝滅亡。
在傳統史學敘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是與夏桀並稱「桀紂」的典型暴君,終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相關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等。後世就此存在爭議。
5、楚莊王
楚莊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稱荊庄王(出土戰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旅(一作侶、呂),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莊王元年(前613年)到楚莊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時年齡尚不足20歲,國內矛盾重重,爆發了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在復雜的形勢下,他採取了以靜觀動、以感辯奸的對策,表現出沉湎於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狀況。
三年後,他對楚國的政局和各類人物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
楚國在北林打敗晉國軍隊後,鄭國開始聽命於楚國。為了爭當霸主,楚晉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楚國在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戰中大獲全勝。使楚國的聲威大振,國勢日強,而晉國在中小國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們的能力。
不久,楚莊王滅掉了蕭國,又連續三年攻伐宋國,迫使宋國向楚求和。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了自己稱霸的願望。
Ⅷ 歷史上有沒有姓王的侯爺
王翦,戰國末抄年秦將。
王賁,戰襲國末年秦將。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 王翦子。秦王政時與其父同為秦將,舉兵擊楚,大敗楚軍。 返擊魏,魏王降,以魏地為郡縣。後又率軍與李信攻取燕國 遼東,滅燕,攻代,虜代王嘉,滅趙。接著率兵南下滅齊。 秦終於統一六國。封通武侯。 王陵(?-前 181),西漢臣。沛縣(今屬江蘇)人。始為縣中 豪強。秦末陳勝起義,他聚眾數千人據居南陽。楚漢戰爭中, 以兵歸劉邦,轉戰各地。漢朝建立,封安國侯。曹參死後, 繼任右丞相。因反對呂後封諸呂為王,被罷相,遷為太傅, 謝病不朝,後病死。
...................
很多啊,搜搜 王姓名人 +封 侯 即可
Ⅸ 歷史上有幾個人被封冠軍侯
歷史上有3個人被封冠軍侯,分別是:霍去病,賈復,竇憲。
1、霍去病
據《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西漢武帝時期名將霍去病以戰功官拜驃騎將軍,封「冠軍侯」。霍去病死後由他的兒子霍嬗繼承「冠軍侯」爵位,但霍嬗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沒有留下任何子嗣,冠軍侯國除。
2、賈復
賈復(9一55),中國歷史上第二位冠軍侯,漢光武帝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南陽郡冠軍縣(今河南鄧縣西北)人,出身儒生。新莽末年,聚眾加入綠林軍,後歸劉秀,任都護將軍。25年,劉秀即位,任執金吾,被封冠軍侯,冠軍侯國都在今河南鄧縣西北。賈復戰功赫赫,名列雲台二十八將第三位,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漢光武帝改封賈復為膠東侯。
3、竇憲
字伯度,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大司空竇融曾孫,東漢外戚、權臣、名將,中國歷史上第三位冠軍侯。永元元年(89年),竇憲為車騎將軍,合南匈奴、烏桓、羌胡兵三萬余出征。竇憲遣精騎萬余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敗北匈奴於稽洛山,至達和渠北醍海,殺一萬三千多人,俘虜無數。後登燕然山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與霍去病封狼居胥同樣成為中國古代武將無上的榮耀。
永元三年(91年)竇憲派兵再次出擊,出塞五千里進攻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破北匈奴單於主力,斬名王以下五千餘人,俘虜北單於皇太後,北單於倉皇逃竄不知所終。
(9)歷史上有哪些候王擴展閱讀:
漢代以後,戰功卓著的武將,也都採用了冠軍為官銜。從魏晉迄南北朝各代,都設有「冠軍將軍」,唐朝也設有「冠軍大將軍」的官銜。直到清朝,護衛帝王的鑾儀衛及旗手衛的首領,也稱為「冠軍使」。
在戰場上,霍去病再三請戰,衛青便給了他八百騎兵。霍去病憑著一腔血氣驍勇,率領著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賓士數百里尋找敵人蹤跡,結果他獨創的「長途奔襲」遭遇戰首戰告捷,斬敵二千餘人,匈奴單於的兩個叔父一個斃命一個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騎兵則全身而返。大喜過望的漢武帝立即將他封為「冠軍侯」,贊嘆他的勇冠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