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中西方飲食文化的歷史包括哪些

中西方飲食文化的歷史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22 22:05:04

⑴ 中西方飲食文化(種類)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這里簡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葯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至中國人到海外謀生,都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倒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 中國人在品嘗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哪裡,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中西飲食對象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系。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飲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范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變的模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衛生與營養了。尤其是在經歷了非典以後。還有,人們因為越來越繁忙的工作,覺得中餐做起來太麻煩,不如來個漢堡方便等。這樣一來在飲食上差異也就不太分明了。

⑵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有哪些

中西方飲食觀念的差異
西方是一種理性的、講求科學的飲食觀念。他們強調飲食的營養價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質、脂肪、熱量和維生素的多少,特別講究食物的營養成分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吸收,有無其他副作用,盡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營養,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蠟,他們也會將它吃下去,西方人吃的是營養。他們很少或幾乎不把飲食與精神享受聯系起來。在飲食上反映出一種強烈的實用與功利的目的。西方人認為,飲食僅是生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飢而已,只不過它採用了一種更科學、規范和合理的方式。如他們的中小學校都配有營養師,以保證青少年的營養充足和平衡。這種科學化理性化的飲食觀念,是值得中餐借鑒的。但同時這又使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極大的局限。如西方人不吃動物內臟以及一切他們認為沒有營養價值的東西。同時在烹飪技巧上也顯得機械呆板,牛排就是牛排,雞就是雞,各式蔬菜也決不會混雜串味,也不會變出多少花樣來。
中國人的飲食強調感性和藝術性,追求飲食的口味感覺,而不注意食物的營養成分,多從「色、香、味、形」等方面來評價飲食的好壞優劣,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簡單地說,中國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國飲食的魅力所在。中國人飲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飢,同時還滿足對美味的渴望,帶來身心的愉悅。
講求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如福建名菜「佛跳牆」,裡面有雞肉、鴨肉、豬蹄筋、鮑魚、海參、豬肚、魚翅等多種主料,還有數種副料。這樣調制出來的成品,個性全被埋沒,而整體卻光彩熠熠,這與中國人貶抑個性、講平均、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
中國飲食過分強調味感,以及用餐的精神享受,忽視營養分析和營養的合理搭配,有其片面性。而西方飲食注重科學分析與營養,雖有其機械性,但從根本上來說,它對維護人體的健康發展是積極的。因此,中餐在其發展中,應汲取西餐的「科學」觀念,取長補短,使之更為完善。
中西方飲食內容的差異
西方人秉承著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採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葯都從動物身上取料煉而制。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
由於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又加之人口壓力以及其它多種原因的存在,中國人的飲食從先秦開始,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植物類菜品佔主導地位。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通常多食「素菜」,年節里才加進葷菜。這一飲食習慣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響。佛教認為,動物是「生靈」,而生靈是不可以殺死的,更不能食用。加之道教亦忌食魚肉等葷腥,從而在中國大開素食之風,同時也推動了蔬菜類植物的栽培與烹調製作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豆類製品技術的發展。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營養觀念的普及,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重。同樣,在西方人的飲食結構里,蔬菜類也明顯在增加,中西方飲食結構已趨向融合。
中西方在飲食內容上的差異還表現在西方人喜愛冷食、冷盤,從冷盤拼盤、色拉到冷飲,餐桌上少不了冷盤。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僅西紅柿、黃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蔥、綠菜花、西蘭花等也都生吃。而中國人喜歡熱食,除正菜前的小碟是冷盤外,主萊都是熱的。在中國人看來,熱菜涼了,就少了許多味,趁熱吃才能吃出菜的味來,俗話說「一熱三鮮」就是這個意思。
中西方烹飪的差異
在中國,烹調是一種藝術,它以極強烈的趣味性,甚至還帶有一定的游戲性,吸引著以飲食為人生之至樂的中國人。烹調之於中國,簡直與音樂、舞蹈、詩歌、繪畫一樣,擁有提高人生境界的偉大意義。中國烹飪方法奇多:溜、燜、燒、汆、蒸、炸、酥、燴、扒、燉、爆、炒、砂鍋、拔絲等無所不有,做出的菜餚更是讓人眼花繚亂。中餐工藝的變化較為復雜,很多菜點都費工費時,點綴過多,進盤的很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費,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國廚行有句話:「廚師三分藝,用料七分功」強調廚師個人對原料的選擇、分檔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標准對菜餚的出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飲食強調科學與營養,烹調的全過程都嚴格按照科學規范行事,菜餚製作規范化,因而廚師的工作就成為一種極其單調的機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進食的目的首在攝取營養,只要營養夠標准,其他盡可寬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廚師在食客一無苛求極其寬容的態度下,每日重復著機械性的工作,當然無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飪方法不像中國那樣復雜多變,西餐的裝盤立體感強,可食性強,所有進盤的食品絕大多數都能食用,點綴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選擇新鮮、無污染、天然、操作工藝自然的,盡量發揮其本味,干貨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供應商已根據原料的特點,使其進一步標准化規范化,廚師不再是單純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和確定使用哪種原料。
中西方飲食方式的差異
飲食方式也即怎麼吃的問題,中西方存在明顯的差異,在中國無論是家庭用餐還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圍坐,共享一席,人們相互敬酒、勸菜,要藉此體現出人們之間的相互尊敬、禮讓的美德以及和睦、團圓的氣氛。特別是在各種年節里,更是借飲食而合歡。這種會食方式,是中國飲食文化上的一個重要傳統。中國人進食的過程中無須他人事先進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食客的進食量或者說是每個人所消耗的食物的量占總食物量的比例是不確定的。西方人習慣於分而食之,有專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應。在西方宴會上,雖也圍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單盤獨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動,不僅可以充分滿足個人對食物的喜好,還便於社交,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與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將所有的活動公之於眾。這種用餐方式充分體現了西方人對人性、對自我的尊重,強調了個人的獨立和自主。
此外,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還表現在用餐器具的不同。中國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輔之以匙,以及各種形狀的杯、盤、碗、碟。中國烹飪講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與菜品的協調,講究「美器」。精美的食物要有精美的器具搭配,並且要注意搭配和諧,菜餚與器皿在色彩紋飾、在形態上、在空間上都要講求和諧相配,把飲食當作藝術活動來對待,不僅要一飽口福,還要從中得到一種美的藝術享受。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但西餐在裝盤配器上不像中國人這樣強調藝術美,其餐具的種類、菜餚的造型,都較為單調。簡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內容,而中國人則強調菜餚的形式和從中獲得的感受。近年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中國的餐飲器具正以「專業化、多元化、組合化」的新面孔亮相,為日常家庭用餐增添了新意和情趣。西方也開始注重對餐具的設計,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各種不同風格的餐具,這些餐具通常都帶有色彩和圖案,並以各種不同的樣式出現,具備了觀賞性、趣味性等特點,並把餐具作為禮品來銷售。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補。現在的中餐已開始注重食物的營養性、健康性和烹飪的科學性;西餐也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

⑶ 西方餐飲歷史簡介

現在西方的很多主要的食品在中古時尚還未傳入歐洲,如土豆、番薯、玉米、西紅柿等等,而在上古時甚至連豆子都沒有,除了主食小麥大麥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外(但是烹飪方法今古也差別很大),歐洲人的飲食結構今古是區別很大的。
百年戰爭的時候,人們吃麵包,乳酪,腌肥肉,燉菜,家禽,蛋類,那些封建領主還有野豬啊、鹿啊什麼的野味可以吃,還有甜食,做成城堡形狀的烤面團、用麵糊、蜂蜜和水果做成灰白色豬腸子狀的甜食等等。

那個時候的麵包~~~味道不會很好。古代歐洲因為沒有充足的飼料,所以在過冬的時候經常把不留做種畜的牲畜都殺掉做鹹肉。沒有肉桂、丁香、豆蔻、胡椒等香料,鹹肉的味道也是很恐怖的鹹肉的一大好處是出門不用另帶鹽了,吃飯是切下一小片和其他菜一起煮就行了,這也說明了鹹肉為什麼都鹹得讓人受不了的原因。 。所以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都在探索香料航道。

香料、黃金、絲綢,這是中世紀西方國家夢寐以求的東西。前者更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每一艘自東方滿載香料回來的航船,獲得的巨額利潤,驅使人們不畏驚濤駭浪,遠涉重洋,倒霉的成了異國亡魂,幸運的一夜暴富。由此出現的不擇手段、唯利是圖的掠奪行徑,殖民時代的血與火……
一磅豆蔻可以換一群羊,一磅丁香等於三倍重量的黃金,這樣的買賣,就是殺頭都有人會搶著做!
「南洋一個窮困的土人每頓飯使用的香料是在歐洲的國王也不敢想像的奢侈享受…」
還有,我看過一個描述東南亞窮孩子飲食的話,談到他每天只能吃和搗碎的香料(不知道是那種香料)混在一起的米飯………………我想他每頓所吃香料的價值如果在歐洲足夠享受滿漢全席了吧^-^!

熏肉的香味跟熏的木材關系很大
以前德國農村也像我們這邊一樣
用柏樹等的樹枝熏,會有很不錯的香味
其實真正熏肉的香味不在於香料
而在於肉和煙熏相互作用後釋放出來的香味
這才是最自然的

中世紀歐洲其實一般老百姓哪裡能天天吃肉
多半有些麵包就不錯了
一天到晚忙死忙活,也沒什麼功夫注意烹調
只有貴族老爺才那麼講究
(不過比起現代人,路易十四和腓特烈大帝也不過如此罷了,hehe)

這邊有些主食麵包估計很多人吃不慣
比如這邊經常用原麥粒做成麵包
有的時候加上向日葵種子(沒炒過的)
吃起來有股酸味,不過據說營養豐富

中世紀的歐洲人其實營養是相當不好的
19世紀的德國人平均身高也不過一米六幾
從那些城堡和騎士盔甲就可以看出來了
現在真正的古代城堡很多地方都很狹窄,矮小
那些騎士盔甲極其窄小,連我都穿不上
騎士如此,老百姓就可想而知了

階級差別和地域差別肯定是同時存在的,不能絕對化
(對了,南歐的烹調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用酒調味
酒中的醇能夠和動物組織中的脂肪酸生成有強烈香味的酯
並可以去除魚中的腥味,對於海洋文化的南歐是很有用的)
但是地域差別確實是有的
同樣是窮人,某些地方的可能就要會烹調一些
據說吉普賽人就經常用死狗死貓以及歐洲人扔掉的下水
做出美味佳餚

歐洲人身高增長之迅速從他們的設施就可以看出來了
很多十幾二十年前的設施比如電車對於現在的人的身高已經變得很勉強了
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他們不把東西造大一點,節省材料?

西方人的主食當然是麵包,但麵包的主要成分卻未必是小麥,在整個中世紀,西歐經常處於階段性的糧食危機中,危機的原因來自各個方面,一個主要方面是低產--知道一點農業知識的人都知道,小麥的單位產量在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小麥、水稻、玉米)中是最低的,加上農業水平的低下,歐洲的氣候又比現在冷的多,所以在整個中世紀(可以說這個匱乏時代幾乎延續到17世紀)小麥的產量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之下。所以各式各樣的代用品包括大麥、黑麥、雙粒小麥之類的穀物都被做成麵包,甚至用栗子和豆子磨粉來做麵包。窮人長期以來食用成分復雜的麵包,白麵包則歸富人、貴族和教會特權者享用。當時的一種白麵包叫做司鐸麵包,還有一種加入牛奶並且用啤酒酵母來代替普通發面的精白小麵包,叫做皇後麵包。按法國革命家的說法,體現了教會和王權一體的丑惡。
肉類:
這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當時的歐洲人吃肉很多,但不是現在我們印象中的牛排,而是豬肉。當時的歐洲森林和公共荒地很多,豬基本上是放養,所以有牧豬人這樣的職業。豬肉在中世紀一直是西方的主要肉食。牛肉和羊肉也佔一定比例,但不高。養羊主要是為了獲取羊毛和乳品,大規模養牛供食用當時還比較少見,主要也是為了獲取乳品--乳酪和黃油。
順便說一句,現在歐洲人對我們食用豬下水不解,其實當時的歐洲人也食用豬下水和豬血。這個習慣到20世紀在東歐還有保留。
野味也是肉食的一大來源,但這基本上歸領主貴族享用,包括鹿、野豬、野兔和淡水魚。中世紀歐洲貴族的第一大娛樂就是狩獵,因此嚴厲禁止私獵。但農民偷獵的情況還是經常發生的,到城市興起以後,野味也開始滲透的市民的餐桌上來。
禽類:
閹雞(為了肉質肥嫩)和肥鵝是中世紀的美食。還有許多野禽可供食用,天鵝和孔雀一度都是美食家的大菜,至於味道如何,不敢想像。
魚:
一位歷史學家說過,在歐洲中世紀,青魚是一位歷史人物。在天主教的齋戒期內,魚和蛋類是唯一可以食用的葷菜。因此腌制的青魚(也包括其他的魚類)是極受歡迎的商品,窮人幾乎常年食用以作為蛋白質的來源。青魚洄遊路線的改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漢薩的衰落和阿姆斯特丹的興起(這個說法不是很妥當,只是說說而已)。
油脂:
地中海地區主要食用橄欖油,北方則食用黃油。
酒類:
葡萄酒和啤酒是當時主要的2種酒類,與中國不同,酒是歐洲人的常備食品,而非慶祝宴會上的興奮劑。無論窮富高低,酒都是每餐的必須品。當時的軍需供應表上每個士兵應當每餐可以發多少葡萄酒多少麵包都是有詳細規定的,其地位簡直不亞於麵包。當然酒有好壞之分,也是有三六九等的。一般說在葡萄酒產地(歐洲的南部),葡萄酒是大眾飲料。當時的葡萄酒已經有紅白之分,但葡萄燒酒(既帖主所說的白蘭地)還沒有出現。酒主要用木桶裝運,當時可能在釀酒技術上還不過關,當年新釀之酒一般價值都十倍於隔年的陳酒--因為後者往往會變酸,無法入口。
中世紀的啤酒概念與我們的不同,不很恰當的說,與現代啤酒的相似程度還不如與我們的黃酒的相似程度來的高,當時的一些現在的基本啤酒工藝還沒有出現,使用蛇麻子則是晚近的事情。啤酒就是一種穀物酒的代名詞,但它仍舊是一種發酵酒,而非蒸餾出來的穀物燒酒(威士忌就是穀物燒酒)。啤酒主要在不產葡萄的地區流行,上層人物一般以喝葡萄酒為貴,啤酒主要是下層的飲料。
香料:
簡單說,歐洲的中世紀,冬季比現在冷得多。缺少飼料使得喂養牲畜的農民必須在冬季來臨前屠宰無法喂養的牲畜,腌制鹹肉和烹調都需要香料.

要憶苦思甜,非用原版鹹肉不可,要教育後人先輩創業之艱難,不然總以為先人每天就是法國麵包配英國乳酪,配菜是德國酸菜小香腸呢。哈哈哈!

附:
查理大帝的皇莊的財產清單。

我們在阿斯那匹木地方皇莊上看到了一座皇家的石頭宮殿,建造極好。有三間大廳,全部房子有陽台環繞,有十一個婦女住的房間;下有一個地下室,正門前有二個迴廊;此外在院庭內,又有寸十七個木房,具有同樣數目的房間,並有其他設備。建築甚佳;此外又有—馬廄、—廚房、—磨房、一倉房、三草料房。
遮蓋物有:為一床用的床單、一桌布、一手巾。

用具有:二銅壺、二酒杯、二青銅釜、一鐵鍋、一炒鍋、—法碼秤、鐵薪架一雙、一燈、二手斧、一磐(應為金字底,而不是石字底)、二鑽、—斧、一刀、—大木扳、一小木板、二長柄鐮刀、二鐮刀、二鐵刃鏟,並有充足的木器。

農產品:去年收獲的德意志小麥九O筐,可磨成麵粉四五O磅,大麥一百米伊德;今年收獲德意志小麥一一O筐,巳用去六O筐播種,其餘部分保存;小麥一百米伊德,六O米伊德用於播種,餘存;裸麥九八米伊格全部用於播種;大麥一萬八千米伊德,一千一百米伊德用於播種,餘存;燕麥四三O米伊德;大豆一米伊德;豌豆十二米伊德,在五個磨房中,有麵粉八00小米伊德;在四個釀酒房中有酒六五O小米伊德,除已付庄園教士二四O米伊德外,餘存;在兩橋梁處,存鹽六O米伊德,錢二先令;在四個園圃中,十一先令。蜜三米伊德;黃油的一米伊德;去年存下豬油十片;新豬油二OO片,帶有碎肉及肥肉,今年收酪干四三磅。

家畜:大牲口五一頭、五頭三歲的、七頭兩歲的、七頭一歲的;十匹二歲小馬、八匹一歲的、三牡馬;十六母牛;二驢五O頭帶小牛的母牛、二O頭小水牛、三八頭一歲小牛、三頭公牛;二六O只豬、一百隻小豬、五口公豬;一五o只帶羔羊的羊、二OO只一歲羊、一二o只公羊、三。只帶小山羊的山羊、三O只一歲山羊、三隻公山羊;三O只鵝;八O只雞;二隻孔雀。

屬於上述宮廷的庄園:在格里修庄,我們看見有庄園建築物,共中省三個草料房,一個被籬笆圈起的院子。又有一個花園,其中有樹木、十隻鵝、八隻鴨、三O只雞。
在另一個庄園我們看見有庄園建築物;一個具有籬牆的院子,其中有三個草料房;有一個葡萄園、一個樹園、十五隻鵝、二O只雞。
在第三個庄園上,有房屋、存二個草料房、一個谷倉、一個花園、一個又有籬笆的院子。那裡和宮殿中一樣,有乾量器與濕量器。沒有金匠、銀匠、鐵匠、獵夫或其他服役之人

⑷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歷史因素有什麼

主要是人類發展之路不同。歐洲以狩獵文明起步,飲食結構肉食化,所有所謂「內飲食禮容儀」就是附著在肉食文化基礎上的。刀叉、聚餐,大量飲酒等等。中國為代表的東方飲食文化是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甚至很長時間內肉食都是稀缺的(到滿清都是如此,據記載紀曉嵐就是肉食動物,每天要吃肉,這個習慣居然要皇帝特批。)筷子為代表的飲食文化。
另外,中國歷史有個超穩定的幾千年,使得飲食文化成為文化中一個特別的組成部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飲食成為無所事事的人們能夠自由發揮的領域,而且畢竟素食不像肉食那樣天生就充滿香味,需要精細加工完善口感。

⑸ 中西方飲食文化比較

略談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這里簡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葯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至中國人到海外謀生,都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倒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

中國人在品嘗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哪裡,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二、中西飲食對象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系。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三、飲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范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變的模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衛生與營養了。尤其是在經歷了非典以後。還有,人們因為越來越繁忙的工作,覺得中餐做起來太麻煩,不如來個漢堡方便等。這樣一來在飲食上差異也就不太分明了。

-- 作者:bill
參考資料:Minicity-合肥論壇

⑹ 西方飲食文化的簡介

西方飲食抄文化是指西方人襲在較長時期內,通過對飲食品的生產、製造、加工、消費、實踐等過程中,在飲食方面所創造和積累的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相較於其它類型的飲食文化,它具有濃厚的歷史特點與體系結構,對現代飲食具有較大的影響

⑺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有哪些

1、中西飲食上最為明顯的差異表現在飲食餐具的使用上,無論是平常的家庭用餐,還是正式的宴會上都是如此,比如中國人用筷子夾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飲食方式顯然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導下形成的。

2、在飲食觀念方面:

①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這里的天不僅僅是天地意義上的「天」,還泛指人以外的客體世界。這種價值理念形成了中餐中以食表意、以物傳情的特點,注重飯菜的意、色、香、味;

②而西方人追求理性科學地飲食觀,即講究營養,視營養為最高准則,特別講求食物的營養成分,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各類有機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熱量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這些營養成分能否為進食者充分吸收。西方人對於食物會盡量保持食物原有的營養。他們僅僅將飲食視為一種生存手段,強調人的飲食選擇只需要滿足人類身為個體的需要。

3、飲食方式不同,比如西方人側重交誼,中國人注重氣氛和愉悅。

4、飲食環境不同,比如西方人注重精緻,中國人注重排場

5、飲食口味不同,比如西方人吃甜食,中國人大多以咸為主。

拓展資料: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

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於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

因此,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於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占據世界市場也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參考資料:飲食文化 (基礎含義)_網路

閱讀全文

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歷史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