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特別的詳細介紹 哪個皇帝老婆最多
在中國,談到皇帝們的婚姻時,有一句話廣為流傳,那就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有人從「一夫多妻」制推論出每個皇帝都有數不清的妻妾,換言之,至少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事實果真如此嗎?美國《僑報》對一些史料進行分析後,得出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新結論。 「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系杜撰 三宮,其意本來是指古代諸侯夫人的宮,《穀梁傳·桓公十四年》有「甸粟而納之三宮」的記載,范寧注曰:「三宮,三夫人也。」楊士勛疏曰:「禮,王後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三宮」指的是諸侯夫人(頂多是個王後),而不是皇帝的妻子。 「六院」疑是從「六宮」演義而來。 「六宮」,本義是指古代皇後的寢宮,後來代指皇後或皇帝的其他妻子。《周禮·天官·內宰》中有「以陰禮教六宮」的記載。鄭玄解釋,皇後寢宮有六,其中一正寢,五燕寢,合起來即六宮。唐人白居易《長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後漢書·馬皇後紀》:「後辭曰:『此繒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宮莫不嘆息。」這兩個「六宮」都是用的引申義。 「七十二嬪妃」來歷不詳,或許是從「三」的倍數而來,或許純是言成數以表其多。 「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顯然是個杜撰的說法。那麼,正確的說法是什麼呢? 《二十五史》任何一個朝代的「後妃傳」之前都會有一段大同小異的概述: 古者天子娶後,三國來媵,皆有娣姪,凡十二女;諸侯一娶九女,所以正嫡妾、廣繼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禍亂也。後亡,則媵為繼室,各以其敘。無三媵,則娣侄繼室,亦各以其敘。繼室者,治其內政不敢正其位號,禮廟無兩袝,不並尊也。魯成風始兩袝,宋國三媵,齊管氏三歸,《春秋》皆譏之。《周禮》內宰,其屬則內小臣、閽人、寺人次之,九嬪、世婦、女御、女祝、女史、典婦功、典絲、司服又次之。《昏議》稱「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不與《春秋》、《周禮》合。後世因仍其說,後宮遂至數千。(《金史·後妃傳》)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皇帝的妻子其正式的稱呼應當是:「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別的叫法,如: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婕妤、才人、美人、昭儀、姪娥、八子、充依、良人、采女、淑妃、淑媛、貴人、常在、答應、女史等。 皇帝的妻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隋書·後妃傳》中記載,在隋代「貴妃、淑妃、德妃是為三夫人,品正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是為九嬪,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員,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是為世婦;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是為女御,總一百二十,以敘於宴寢」 。 從以上資料可明顯看出,皇帝的妻子不能以「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稱之。 成吉思汗妻子最多 皇帝的妻子,是一個外圍可寬可窄的概念。 從廣義上說,凡是宮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親生母親及女兒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但若是如此劃分,則嫌太過寬泛。事實上皇宮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唐詩、宋詞中有許多關於宮中怨女的描寫。所謂「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白居易)」,所謂「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蘇逢)」,真是舉不勝舉。 因此,這些在皇帝的勢力范圍之內的女人並非全算皇帝的妻子。 有人專門對正史所載皇帝的妻子(包括「妾」)做過統計,結果發現,富有四海的皇帝們既有一夫多妻的,也有一夫一妻的。 本處所說的「一夫一妻」是指在官修正史中除了「一妻」以外再沒有別的妻子的。 這裡面有可能存在著兩種情況。一種是這些皇帝們真的是一夫一妻,如五代十國時南吳的讓帝楊溥。此人雖然名為皇帝,實際上還不如一個囚徒,舉個例來說,他常常挨打,被其手下的大臣說揍就揍,這種囚徒似的皇帝根本不敢娶幾個老婆。再如元朝的寧宗皇帝懿璘質班,他死時只有七歲,其妻答里也特迷失與他同年,小小年紀有一個老婆可能都形同虛設,根本不可能多「配備」更多的妻子。另外一種情況是這個皇帝本來一夫多妻,但由於正史中只留下眾多美人中的一個人的芳名,後人無從知曉。 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個,創此「中國紀錄」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少者不過2人。 不同的朝代「多」的情況也各不相同。 在明代以前(包括明代),各個大的帝國諸任皇帝中總是「一夫多妻」與「一夫一妻」並存,惟有清代12任皇帝全部一夫多妻。 過去人們常說「多妻多子多福」,且不說妻子一多,難免會有爭風吃醋、勾心鬥角之事發生,而且多妻也未必多子。如南宋高宗皇帝趙構有妻7人,卻沒給他產下一個子嗣,到了最後,還得從族人秀王趙子稱那裡過繼來一個義子繼承皇位,這個義子就是南宋第二任皇帝孝宗趙伯琮。明熹宗朱由校有妻4人,也沒留下一個子嗣,帝位只好留給他的弟弟朱由檢(崇禎)。清穆宗載淳(同治)有妻5人,也沒有留下一個子嗣,帝位只好由其堂弟兼表弟載湉(光緒)繼承。 有人開玩笑說,因為是周公定的周禮,而不是「周婆」定的周禮,所以,一夫多妻似乎成了一件亘古不變的常理。但並非所有的正宮皇後(皇帝的正妻)都能對此容忍,一個最有名的例子是隋文帝楊堅的正牌妻子獨孤皇後,她與丈夫結婚時就逼丈夫表態「誓無異生之子」。楊堅當了皇帝之後,有一次「花」心大起,臨幸了一個復姓尉遲的宮女,獨孤氏立即採取斷然措施,將尉遲氏處決,保住了丈夫與她一夫一妻的局面。但她一去世,隋文帝就又冊立了好幾個妻子。 檢閱古今史籍(正史),從未發現有哪一位皇帝曾經有過「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 以前的一些通俗文學作品以及民間口頭文學中,常常把隋煬帝楊廣和金朝第四任皇帝完顏亮「提」出來示眾,說他們如何如何地荒淫,有成千上萬的妻妾。這種誇大其辭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無知和誤解,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創作者們所帶有的一種灰色的欣賞心理。(摘自《中國歷史上的49個謎:顛覆歷史》) 中國歷朝開國皇帝娶妻多少 秦始皇無記載。 西漢高祖劉邦有妻5人,她們是:高皇後呂雉、戚夫人、趙夫人、管夫人、孝文太後薄氏;東漢光武帝劉秀有妻2人,她們是光武皇後郭聖通、光烈皇後陰麗華。 三國時代:魏文帝曹丕有妻2人,她們是:文昭皇後甄洛、文德皇後郭女王;蜀昭烈帝劉備有妻3人,她們是:昭烈皇後甘氏、穆皇後吳莧、孫夫人;東吳大帝孫權有妻7人,她們是:夫人謝氏、夫人徐氏、皇後潘氏、皇後朱氏、大懿皇後王氏、敬懷皇後王氏、夫人袁氏。 西晉武帝司馬炎有妻6人;東晉元帝司馬睿有妻3人。 南北朝時期: 南朝宋武帝劉裕有妻3人;南齊高帝為一夫一妻;梁武帝蕭衍有妻子3人;陳武帝陳霸先有妻2人。 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有妻3人;文宣帝高洋有妻3人;北周孝閔帝為一夫一妻。 隋文帝楊堅有妻3人。 唐高祖李淵為一夫一妻。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太祖朱溫有妻3人;後唐庄宗李存勖有妻4人;後晉高祖石敬塘為一夫一妻;後漢高祖劉知遠為一夫一妻;後周太祖郭威有妻4人。 北宋太祖趙匡胤一夫三妻;南宋高宗趙構有妻7人。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為一夫一妻。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有妻5人。 元太祖鐵木真有妻44人。 明太祖朱元璋有妻4位。 清太祖努爾哈赤有妻12人。
希望採納
㈡ 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多老婆哪個皇帝最少老婆
中國皇帝之最 (1)最長壽的皇帝:清代乾隆,享年88歲 (2)最短命的皇帝:東漢殤帝,回不到一歲就夭折 (3)即位時答年齡最小的皇帝:東漢殤帝,剛過100天 (4)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武則天,67歲 (5)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清代康熙,在位61年 (6)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金末完顏承麟,僅僅一天就戰死 (7)嬪妃最多的皇帝:晉武帝,後宮佳麗10000人 (8)子女最多的皇帝:清代康熙,男孩36人,女孩20人 (9)最荒淫的皇帝:隋煬帝,有粉黛3000人 (10)嬪妃最少的皇帝:明孝宗,只有1個老婆,張皇後 (11)最艱難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從乞丐、和尚到皇帝,完成了一個艱巨的任務 (12)最可憐的皇帝:明思宗崇禎 (13)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皇帝
滿意請採納
㈢ 古代的皇帝玩什麼棋
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南宋時期,象棋"家澈戶曉",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李清照、劉克庄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棋待詔"中,象棋手佔一半以上。
圍棋在原始社會時,已具雛形。我國最早關於圍棋起源的傳說是"堯舜以棋教子"的故事。縱橫交錯的棋盤圖形已經基本形成。 圍棋、象棋、軍棋等等棋類,圍棋應該是最早的。
========樓主是熱愛學習的人,那我把找到的都貼上來吧===========
圍棋的起源與歷史
1:圍棋的起源
"下棋"也稱"對弈"。 "弈"是圍棋最古老的稱謂。 在先秦典籍中屢見,但"圍棋"一詞 卻少見, 迄今所知關於圍棋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的:"今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通過最早的文字記載可知圍棋起源於春秋中葉之前的中國。
2:漢前至漢
(1):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圍棋已成為一種游戲在社會上流行。春秋戰國的文獻上,屢次出現圍棋的記載。
(2):西漢時期
到了西漢時期,圍棋傳便全國,但由於統治者不重視圍棋,輿論也不看好,圍棋發展緩慢。
(3):東漢時期
到東漢時期,圍棋的發展出現了良好的開端。出現了班固(〈弈旨〉)、李尤(〈圍棋銘〉)、黃憲(〈機論〉)、馬融(〈圍棋賦〉)等一批圍棋理論的奠基者,使圍棋逐漸為士大夫所重視。東漢王朝的滅亡後,我國歷史進入了動盪時期,文化思想活躍起來,圍棋活動發展迅猛。
3:魏晉時期
(1):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吳兩國盛行圍棋。魏以曹氏家族、"建安七子"為代表,曹操圍棋水平也是 可以和高手相媲美。東吳圍棋風靡一時,名手輩出,也就出現了對局的記錄,這就是圍棋史上有 名的"吳圖"。
(2):西晉時期:
西晉時期,圍棋全面興旺。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好弈,為圍棋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 條件。
(3):東晉時期:
東晉時期,棋風昌盛,逐步理論化,出現了王導、王恬、江彪等弈壇高手。此階段最出名的 品棋專家是范汪,曾與人合注《棋品》五卷,反映了西晉弈風的迅速發展(《新唐書.藝文志》著錄)。
4: 南北朝
(1):南朝
南方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南朝圍棋的黃金時代實際上僅僅出現在宋、齊、梁三朝,尤以宋文帝、宋明帝、齊高帝、齊武帝、梁武帝在位時期為最盛,並具有九大標志:
(1)南朝帝王盡管棋藝高低懸殊,但他們比魏晉帝王更熱衷、更著力地倡導圍棋;
(2)圍棋州邑的建立,皇家品棋活動的興起,"逸品"概念的提出,標志著棋品制度進入了嶄新的發展時期;
(3)圍棋人口激增;
(4)高品棋手已形成了獨特鮮明的個性與風格;
(5)圍棋專著的問世在數量上超過前代;
(6)形成了"天下唯有文義棋書"的社會風尚;
(7)南朝士人的圍棋活動和棋品等級,特為當代史家載入史冊;
(8)出現了南北棋藝雙向交流的局面;
(9)圍棋文化向周邊國家輻射,在南北朝時期傳入朝鮮和日本。
(2):北朝
北朝帝王出身胡族,文化主流是儒教,儒家傳統將娛樂之好規范在飲宴、琴書、射御之間, 認為博弈有廢事、賭博之嫌,尊道卑藝的觀念限制了圍棋的發展。
5: 隋唐
(1):隋朝
隋朝的統一,恢復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尊道卑藝的觀念限制了圍棋的發展。因此隋朝的 弈壇一片沉悶。但此時十九道棋盤已確定了主導地位,取代了十七道棋盤。
(2):唐朝
初唐時,圍棋活動由宮廷發起向民間傳播,使對弈不僅僅是士族壟斷的活動。 盛唐時期,唐玄宗大力倡導圍棋,創立了翰林棋待詔(待命供奉內廷的人)制度,這是我國圍 棋走向專業化、職業化的標志。盛唐國手以王積薪成就最大。圍棋步入了第二個黃金時代。
6: 五代
(1):五代時期
唐朝後,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人稱五代。戰火不斷,圍棋水準大 大下降。
(2):十國時期
十國時期,處於割據階段,各國圍棋水準不同,雖有佼佼者,但終因勢小而不成氣候,棋史有名的有南唐中主李璟父子,吳越的錢氏家族。
7: 宋
(1):宋代
宋太宗親自創制棋勢,還搜羅了大批圍棋高手養於宮廷。使宋代一開始就從高起點起步,進 入昌盛階段。到宋哲宗時期,職業國手十分活躍,職業圍棋迎來了有一次發展高潮。這時出現了 國手劉仲甫。他是我國棋史上繼盛唐王積薪之後的又一個界標式的人物。至宋徽宗時期,宮廷弈 壇的女弈發展呈現高潮。南宋亦重圍棋,但因嬉誤政,朝廷腐敗。至晚宋時期,圍棋活動最值得 表出的是士弈,以江湖游士為主體,最傑出的人物當屬劉克庄。
8: 遼金元
(1):元
元朝是我國圍棋的衰退時期,但是元代圍棋的普及程度卻不遜於南宋,尤其是知識分子的戲弈相當流行。元文宗是元代最著名的好弈之帝。在元文宗的倡導下,朝弈曾盛極一時。
元代圍棋發展中最大的成果是〈玄玄棋經〉一書的編纂問世。〈玄玄棋經〉是江西廬陵圍棋高手嚴德甫於晏天章合作的傑出成果。〈玄玄棋經〉堪稱是我國古代綜合型棋藝著作的光輝典範。
9: 明
(1):明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文弈之風衰退。但宮廷棋壇卻呈現另一番景象,朱元璋好弈,相傳是下 模仿棋的鼻祖。
自明成祖永樂年間,棋類運動又重新步入了正常的發展軌道。永、宣時期的有記載的高手如: 錢允升、唐理、張應宿、朱雄。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明代圍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其特點是職業圍棋出現了良好興盛勢頭,並出現了歷史的突破,由御前走向社會。代表人物:趙涓、趙九成、范洪。
弘治、正德年間以李東陽、楊一清為代表的士大夫圍棋之風盛起,不但掀起了仕宦階層的圍棋熱潮,而且也開動了明代後期名公巨卿紛紛游揚弈道的全新格局。他們還直接促成了明中葉圍棋流派的形成。京師派的崛起自是京中士弈浪潮推動的必然結果。我國士大夫圍棋實際形成了京 派和蘇派兩大陣營,共同開創了弈壇的振興局面。以古越文化為先肇的徽州,其弈壇在明形成新 安派(亦稱徽州派),其開代祖師是汪曙。
明清之交,弈壇最負盛名的當屬過百齡。過百齡以創新的著法,結束了舊式套路的時代,為 圍棋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10:清
(1)清:
清初圍棋呈現群雄爭霸局面,出現了一大批知名棋手,如周懶寧、周東侯、汪漢年、黃龍士。康熙初黃龍士成名之後,弈壇傑出人物是黃龍士和徐星友,人稱"黃徐時代"。
圍棋繼"黃徐時代"之後,便進入了四大家時代。四大家活躍與康熙後期至乾隆年間,從技術上說,中國圍棋已經攀登上了座子時代的最高峰。梁(魏今)、程(蘭如)、范(西屏)、施(定庵)四 大家在中國圍棋史上享有無比崇高的地位。
范、施創造了一個不可逾越的棋藝高峰,兩人並稱為"棋聖"。從此清朝棋道也走向沒落。
鴉片戰爭的爆發,使得圍棋運動進入低潮。晚清棋界最傑出的代表是周小松、陳子仙。兩人卒後,清末棋壇徹底衰落。
=================下面是象棋========
象棋歷史久遠,趣味濃厚。千百年來,所以深受世界各國人民愛好,是因為它包含有體育、藝術和科學的因素。凡是象棋愛好者都知道,引人入勝的對局,構思精巧的排局,它的魔力決不亞於一曲動聽的音樂、一幅絕妙的圖畫或其他藝術。另外,它在臨局交爭時的戰斗性和競爭性,更是其他藝術所不能比擬的。它愈來愈受到人們的熱烈愛好。由於象棋在世界各國流傳很廣,歷史悠久,關於它的起源問題,說法也較多。
近百年來,關於象棋的起源,大致有中國、印度、埃及、希臘、波斯和阿拉伯等清說,其中以中國、印度、埃及、希臘四說最盛。據日人澀江保《泰西事物起源》說:「象棋系希臘七賢中名希臘者所造。」1930年從埃及開羅發出一條驚動世界棋壇的消息,它說:
有七千年歷史的古代象棋盤,在一個名叫喬沙歐克的大祭師的墳墓內發現;另外,還發現大祭師同他的夫人的像。由此可見,象棋游戲,至少在耶穌降生前五千年左右即為埃及發明,並不是由波斯人或中國人發明。這條消息一時驚動了全世界棋壇。如果它是真實的話,那麼,關於象棋起源問題的喋喋不休的爭認,就此可以了結。然而,不久就被人們發現,開羅通訊社的這條消息是不真實的——象棋為埃及人所發明被否定了,起源於波斯和希臘的說法也缺乏根據,因此,爭論的焦點又集中到起源於印度或中國的問題上來了。
在20世紀的50年代和60年代,蘇聯象棋史學界認為象棋起源於印度,中國象棋是從印度傳入的。這個觀點為歐洲某些象棋史學家所否定,他們對此論點提出質疑,而且認為象棋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
關於中國象棋的起源,在我國古文獻中也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一)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如元代和尚念常《佛祖歷代通載》說:『借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二)起源於傳說時代的黃帝,如北宋晁補之《廣象戲格·序》說:「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三)起源於戰國之時,《潛確居類書》說:「雍門周謂益嘗君:足下燕居,則斗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四)起源於北周武帝之時,《太平御覽》說:「周武帝造象戲」,明羅頎《物源》說:「周武帝作象棋。」
上述幾種關於象棋起源的傳說,有的也有一定的根據,值得進一步追溯。但就從這些傳說中已可看出我國古代象棋的萌芽。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對立的矛盾斗爭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象棋的發展也是這樣。根據一系列的史料記載,中國古代象棋的制度變化很大,它的整個發展過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初級到高級,而且是由量變到質變。歷史證明,象棋是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創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紮根在我國勞動人民之中,有著廣泛的流傳。它與琴、書、畫並列,被稱為四大藝術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光芒奪目的一顆明珠。
春秋戰國與秦漢時期的象棋
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奴隸社會衰亡、封建社會剛剛興起的時代。這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時期,也是我國古代史上文化大發展時期。當時的科學技術、數學、天文學、軍事學及體育藝術等等,都有相當發展。棋藝被當時學者認為是數學的組成部分,並且在這個百花園中開放。其實,棋藝與當時的天文學、數學、軍事都有關,也可以說,它是在這些科學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而且成為我國古代文化的組成部分。春秋戰國時期的棋藝,統稱「博棄」。博在古文獻中或寫成簿,也叫象棋。「燕則斗象棋」等。中國象棋一詞的來源,當出自此處,絕非舶來品。
秦漢時期,隨著生產的發展,政權的統一,各地區和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加強了,其文化事業也蓬勃發展起來。如著名的《九章算術》的出現、造紙術的發明、張衡的地動儀、華信的醫葯學,都是這個時期對人類所作的傑出貢獻。就象棋而說,當時不是專指單一的某種棋,除圍棋外的其他幾種棋戲如六博、彈棋等均稱象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象棋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時候,由於祖國各民族的大融合,由於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社會生產有了一些提高,我國科學文化也相應地得到了新的發展。象戲產生在南北朝時代不是偶然的。因為人們對當時的棋戲——如六博、塞戲覺得著法簡單,趣味太淡,圍棋則太費時間,而象戲卻正好居二者之間,適宜於一般群眾的文體活動。我國自南北朝至北宋末的象棋,古文獻中都以「象戲」名之。
隋唐時期的象棋
隋唐時期,我國南北統一,疆域廣闊,經濟發達,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因此,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唐詩,吳道子。閻立本的繪畫及其他科學藝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寶庫之一,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卓越的才智。這個時期的棋藝如圍棋。象棋、雙陸、彈棋等,也都有了新的發展。
武則天夢中下象棋
唐代的象棋在唐太宗的關注下,更是逐漸盛行起來。據《梁公九諫》記載,唐太宗的兒媳武則天就是個象棋迷。《梁公九諫》說:
則天睡至三更,又得一夢,夢與大羅天女對手著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將,頻輸天女,忽然驚覺。來日受朝,問諸大臣,其夢如何……
白居易與象棋
白居易(772-846),是一位愛好象棋的大詩人。「兵沖象戲車」是他吟詠象棋的名句。白妻是牛僧孺黨重要人物楊穎士的妹子,牛氏《寶怪錄》曾以小說的形式寫過唐代象棋制度,與白居易的詩相輝映,更為唐代的象棋史增添了光彩。
橘中戲
唐牛僧孺著《玄怪錄》中有《巴邛人》一篇,講述象棋的神話故事。大意說,有個巴邛人,家有橘園,因霜後橘已收,但餘下兩個大橘,摘下剖開一看,每橘都有兩個老人在著象棋。橘中戲不但是後人小說、戲曲的題材,也是許多詩人的題材,明代的著名象棋譜《橘中秘》《橘中樂》等書名當來源於此。
北宋時期的象棋
北宋是中國古代象棋的大革新時期,960年,後周的大將趙匡胤奪取帝位,建都河南開封,史稱北宋。北宋是我國象棋史上的大革新時代,這個象棋革新運動,整整持續了一百六十多年,最後才定型為今日的中國象棋。
由於火炮的發明,在軍事戰略戰術上也起了新的變化,它反映到象棋中來,促使了象棋的變革。
據民間傳說,北宋太祖趙匡胤與道士陳摶下象棋,賭輸了華山,這個傳說可能來自明代,清初呂留良《象棋活》說:「華陰縣載:宋太祖落魄時,曾游華山,與希夷老人對象棋,太祖負於陳。遂於即帝位時,罷免華山附近黎庶之徵搖,以示不食前言,今猶有遺跡存,可證。」
我國古代象棋的形制,通過北宋中葉的大革新,通過廣大棋藝家對各種棋制的選擇,經過了上百年的藝術實踐,至北宋末逐步定型。
南宋和元代象棋的發展
南宋和元代是我國近代象棋定型後進入的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定型後的中國象棋,藝術性和娛樂性都大大地加強了,深受當時廣大群眾的歡迎和愛好。象棋在南宋初不僅遍及全國,而且已是家喻戶曉。南宋的都城杭州出現了專制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
北宋末南宋初,是我國近代「九十路」象棋的定型時期。自此之後,我國象棋更向前發展了,象棋譜也應運而生,並且在數量上也逐漸增多了。南宋至元代的象棋譜,據可靠文獻記載,有《棋經論》《單騎見虜》《事林廣記》等。
明、清象棋的發展與棋譜簡介
在明朝封建統治二百七十多年裡,我國象棋的發展非常迅速,盡管當時在士大夫階級中有弈博象賤之稱。但在市民、手工業者及農民中卻有很大的發展。
現存明代殘局譜有《夢人神機》(殘本),《夢入神機》象棋譜十二卷。作者佚名。現存殘本144局。《夢入神機》在明代是一部相當流行的象棋譜,明代各藏譜家都曾收藏過此譜。但令人十分惋惜的是,至今尚未發現其他完整的版本流傳下來。《夢入神機》殘本,是鄭國鈞於1949年在天津靜海縣的一個集市上,從一個姓杜的雜貨商的包裝紙中搶救出來的。經過鄭的搜集,僅有一、二、三卷殘本和卷七一冊共285局。從中刪去與《道清雅趣》相同的局數後,尚存144局,這是非常難得的寶貴遺產。
㈣ 乾隆皇帝的棋藝有多厲害
這么說吧,乾隆在位60年,太上皇3年,在位63年,享年89歲。
在位時他下的一盤大回棋,平定大小答和卓之亂,修建圓明園,利漕運,攘邊亂。抓經濟,強生產。文治武功雙全,還不忘強自身體魄,享年83歲,他是歷代君王享年最高的一個,實際掌權時間63年,又是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
他在位時,文化、經濟、手工業都是極盛時代,將「康乾盛世」推向頂峰。
玩弄權術,63年掌權一路似信手捏來,波瀾不驚。
享受人生,83歲無疾而終。
說實話,論人生這盤大棋,我只服乾隆!
㈤ 歷代皇帝中,哪位皇帝的妻子最多
古代皇帝自古就是萬人敬仰的人物,在封建設會中他的權力是最大的。最主要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榮耀,也就是說他掌管的區域,所有東西都是他的。所以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女人。再加上古代采選秀女,這個時間不定的,根據皇帝喜好,有些可以一年一采選,有些三年一采選。歲數也14到17歲不等,所以有後宮佳麗三千人的說法。
唐玄宗生性浪漫,但他也獨愛楊貴妃一人。可想而知4萬人中獨寵一人是什麼感受。當然他的荒淫無度也讓他付出了代價,安史之亂讓唐朝唐朝也由盛轉衰,人民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就是好色的代價,但卻要老百姓跟著受罪。
當然一分為二的評價,他也是一個功過相當的人,他的前期發展得特別好,只不過後期的荒淫讓他前期的努力全部化為烏有。所以紅顏禍水。
㈥ 歷史上有哪些皇帝身邊有賢內助
帝 後
黃帝 嫘祖
商王武丁 婦好
漢文帝 竇氏
光武內帝 陰麗華
孝明帝 馬明德容
晉康帝 褚蒜子
隋文帝 獨孤後
唐太宗 長孫氏
元睿宗 唆魯合貼尼
明太祖 馬秀英
明成祖 徐皇後
明熹宗 張嫣
皇太極 哲哲 布木布泰
清世宗 董鄂氏
康熙 赫舍里氏
乾隆 富察氏
㈦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哪位皇帝的老婆最多
在中國,談到皇帝們的婚姻時,有一句話廣為流傳,那就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發表以後,人們更是由此及彼地想到皇帝們都是妻妾成群的,千古無一例外,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於不知不覺中又步入了一個誤區——
從上古到清末,中國一直是一個一夫多妻與一夫一妻並行的社會,這種現象甚至到了民國時代仍沒有多大改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一夫多妻的始作俑者是誰,現在已經不可考,但皇帝是其最大的受益者,這一點恐怕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從這一不可爭辯的事實出發,有人進而推論出每個皇帝都有數不清的妻妾,換言之,至少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事實情況果真如此嗎?
「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指的是什麼
要分辨皇帝有沒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首先就要弄明白「三宮」、「六院」及「七十二嬪妃」的確切含義。
何謂「三宮」?
三宮,其意本來是指古代諸侯夫人的宮,《穀梁傳·桓公十四年》有「甸粟而納之三宮」的記載,范寧注曰:「三宮,三夫人也。」楊士勛疏曰:「禮,王後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從上面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三宮」指的是諸侯夫人(頂多是個王後),而不是皇帝的妻子。
「六院」疑是從「六宮」演義而來。「六宮」,本義是指古代皇後的寢宮,後來代指皇後或皇帝的其他妻子。《周禮·天官·內宰》中有「以陰禮教六宮」的記載,鄭玄解釋說,皇後寢宮有六,其中一正寢,五燕寢,合起來即六宮。唐人白居易《長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後漢書·馬皇後紀》:「後辭曰:『此繒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宮莫不嘆息。」這兩個「六宮」都是用的引申義。
「七十二嬪妃」來歷不詳,或許是從「三」的倍數而來,或許純是言成數以表其多。
「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顯然是個杜撰的名詞。那麼,正確的說法是什麼呢?
翻一下《二十五史》,任何一個朝代的「後妃傳」之前都會有一段大同小異的概述。
我們不妨摘引一段: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古者天子娶後,三國來媵,皆有娣侄,凡十二女;諸侯一娶九女,所以正嫡妾、廣繼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禍亂也。後亡,則媵為繼室,各以其敘。無三媵,則娣侄繼室,亦各以其敘。繼室者,治其內政不敢正其位號,禮廟無兩袝,不並尊也。魯成風始兩袝,宋國三媵,齊管氏三歸,《春秋》皆譏之。《周禮》內宰,其屬則內小臣、閽人、寺人次之,九嬪、世婦、女御、女祝、女史、典婦功、典絲、司服又次之。《昏議》稱「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不與《春秋》、《周禮》合。後世因仍其說,後宮遂至數千。(《金史·後妃傳》)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皇帝的妻子其正式的稱呼應當是:「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別的叫法,如:
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婕妤、才人、美人、昭儀、侄娥、傛◆、八子、充依、良人、采女、淑妃、淑媛、貴人、常在、答應、女史等。
這些皇帝的妻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隋書·後妃傳》中記載,在隋代「貴妃、淑妃、德妃是為三夫人,品正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是為九嬪,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員,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是為世婦;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是為女御,總一百二十,以敘於宴寢」 。
很明顯皇帝的妻子不能以「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稱之,那麼,皇帝的妻子能不能用「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數字來計量呢?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妻妾成群」一個被誇大了的神話
皇帝的妻子,是一個外圍可寬可窄的概念。
從廣義上說,凡是宮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親生母親及女兒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但若是如此劃分,則嫌太過寬泛,事實上皇宮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唐詩、宋詞中有許多關於宮中怨女的描寫。所謂「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白居易),所謂「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蘇逢),真是舉不勝舉。
因此,我們並不認為這些在皇帝的勢力范圍之內的女人就算是皇帝的妻子,我們採用的是「於史有證」的標准,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來界定皇帝妻子(包括「妾」)的數目的。還是讓事實說話最好。
統計仍然是從西漢時代開始,中國著名史學家柏楊先生在其巨著《中國帝王皇後親王公主世系錄》一書中把秦代以前,乃至上古傳說時代中的君主之妻都列入「皇後」篇內,竊以為不妥,因為我們本文討論的是皇帝之妻而非君主之妻。
皇帝之妻本應從秦始皇算起,但秦始皇時代卻既無皇後妃嬪之名,又無任何有關的記載,我們只能採取暫付闕如的態度,從西漢時代開始我們的統計。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西漢一代一共有皇帝12人,其中在正史中一夫多妻者7人,他們是:高祖劉邦、文帝劉恆、景帝劉啟、武帝劉徹、宣帝劉詢、元帝劉奭、成帝劉驁。
其中劉邦有妻5人,她們是:高皇後呂雉、戚夫人、趙夫人、管夫人、孝文太後薄氏;劉恆有妻3人,她們是:孝文皇後竇氏、慎夫人、尹妃;劉啟有妻3人,她們是:孝景皇後薄氏、孝景皇後王娡、栗姬;劉徹有妻6人,她們是:孝武皇後陳嬌、思皇後衛子夫、尹婕妤、李夫人、王夫人、鉤弋夫人趙氏;劉詢有妻3人,她們是:恭哀皇後許平君、孝宣皇後霍成君、王婕妤;劉奭有妻3人,她們是:孝元皇後王政君、孝元皇後傅氏、中山太後馮媛;劉驁有妻4人,她們是:孝成皇後許氏、孝成皇後趙飛燕、昭儀趙合德、班婕妤。
另有5位皇帝據正史記載是一夫一妻,他們是:惠帝劉盈、少帝劉弘、昭帝劉弗陵、哀帝劉欣、平帝劉衎。
東漢王朝有皇帝9人,9人全部一夫多妻,其中武帝劉秀有妻2人,她們是光武皇後郭聖通、光烈皇後陰麗華;明帝有妻2人,她們是,明德皇後馬氏、賈貴人;章帝劉恆有妻3人,她們是:孝德皇後竇氏、恭懷皇後梁氏、敬隱皇後宋氏;和帝劉肇有妻2人,她們是:孝和皇後陰氏、和嘉皇後鄧綏;安帝劉祜有妻2人,她們是:安思皇後閻姬、恭愍皇後李氏;順帝劉保有妻2人,她們是:順烈皇後梁納、虞貴人;恆帝有妻4人,她們是:懿獻皇後梁女瑩、孝恆皇後鄧猛女、恆思皇後竇妙、采女田聖;靈帝劉宏有妻3人,她們是:孝靈皇後宋氏、靈思皇後何氏、靈懷皇後王氏;獻帝劉協有妻5人,她們是:孝獻皇後伏壽、獻穆皇後曹節、貴人董氏、夫人曹憲、夫人曹華。
三國時代,曹魏有皇帝5人,3個一夫多妻,2個一夫一妻。
一夫多妻的3個皇帝中,文帝曹丕有妻2人,她們是:文昭皇後甄洛、文德皇後郭女王;明帝曹睿有妻3人,她們是:明悼皇後毛氏、明元皇後郭氏、虞夫人;三任帝曹芳有妻3人,她們是甄皇後、張皇後、王皇後。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一夫一妻的兩個人是四任帝曹髦、五任帝曹免。
蜀漢帝國有皇帝2人,全部一夫多妻。其中昭烈帝劉備有妻3人,她們是:昭烈皇後甘氏、穆皇後吳莧、孫夫人;後主劉禪有妻3人,她們是:敬哀皇後張氏、皇後張氏、昭儀李氏。
東吳有皇帝4人,一夫多妻者2人,一夫一妻者2人。
一夫多妻者中大帝孫權有妻7人,她們是:夫人謝氏、夫人徐氏、皇後潘氏、皇後朱氏、大懿皇後王氏、敬懷皇後王氏、夫人袁氏;末帝孫皓有妻3人,她們是:皇後滕氏、美人張氏、左夫人張氏。
二任帝孫亮和景帝孫休均為一夫一妻。
兩晉時代有皇帝15人,一夫多妻者6人,他們是:武帝司馬炎(有妻6人)、惠帝司馬衷(有妻3人)、元帝司馬睿(有妻3人)、成帝司馬衍(有妻2人)、簡文帝司馬昱(有妻2人)、孝武帝司馬曜(有妻3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懷帝司馬熾、愍帝司馬邯、明帝司馬紹、康帝司馬岳、穆帝司馬聃、哀帝司馬丕、廢帝司馬奕、安帝司馬德宗、恭帝司馬德文均為一夫一妻。
五胡十六國成漢帝國有皇帝3人,武帝李雄和末帝李勢為一夫一妻,昭文帝李壽有妻2人。
前趙帝國有皇帝4人,3人為一夫多妻,其中文帝劉淵有妻3人、昭武帝劉聰有妻14人,末帝劉曜有妻4人。
隱帝劉粲為一夫一妻。
後趙有皇帝4人,2人為一夫多妻,其中明帝石勒有妻2人,武帝石虎有妻5人。最後兩任皇帝石世、石遵均為一夫一妻。
冉魏帝國兩任帝均為一夫一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前秦帝國除宣昭帝苻堅有妻3人、高帝苻登有妻2人以外,其餘四位皇帝均為一夫一妻。
後秦帝國有皇帝2人,這2人均為一夫多妻,其中武昭帝姚萇有妻2人,文恆帝姚興有妻2人。
西秦未稱帝,不予統計。
前燕帝國有皇帝3人,2人為一夫多妻,其中文明帝慕容皝有妻2人,景昭帝慕容俊有妻2人,另有1人(幽帝慕容-)為一夫一妻。
後燕帝國有4個皇帝,3個一夫多妻,其中武成帝慕容垂有妻3人,惠愍帝慕容寶有妻2人,昭文帝慕容熙有妻2人,另有1人(二任帝慕容盛)是一夫一妻。
南燕帝國有皇帝2人,1人為一夫多妻,此人是二任帝慕容超(有妻2人),1人為一夫一妻,此人是一任帝慕容德。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北燕有皇帝3人,2人為一夫多妻,他們是:文成帝馮跋、昭成帝馮弘(各有妻2人),另有1人是一夫一妻,此人是惠懿帝高雲。
後涼帝國有皇帝4人,除懿武帝呂光一夫多妻(有妻二人)外,其餘三任帝均為一夫一妻。
大夏帝國二任皇帝均為一夫一妻。
南北朝時南朝劉宋帝國有皇帝9人,4個人是一夫多妻,這4個人是:武帝劉裕(有妻3人)、文帝劉義隆(有妻4人)、孝武帝劉駿(有妻2人)、明帝劉或(有妻3人)。其餘5個人均為一夫一妻。
南齊有皇帝7人,除第六任帝蕭寶卷有兩個妻子以外,其餘均為一夫一妻。
蕭梁帝國有皇帝5人,除武帝蕭衍有妻子3人、元帝蕭繹有妻子2人以外,其餘均為一夫一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陳帝國有皇帝5人,除一任帝陳霸先有妻2人,五任帝陳叔寶有妻3人以外,其餘均為一夫一妻。
北朝北魏有皇帝十八人(包括東魏和西魏),其中除道武帝拓跋珪有妻3人,明元帝拓跋嗣有妻2人,太武帝拓跋燾有妻3人,文成帝拓跋浚有妻2人,孝文帝元宏有妻4人,宣武帝有妻3人,文帝元寶矩有妻2人以外,均為一夫一妻。
北齊有皇帝8人,其中除文宣帝高洋有妻3人,武成帝高湛有妻2人,後主高緯有妻4人以外,全部為一夫一妻。
北周有5個皇帝,其中除武帝宇文邕有妻2人、宣帝宇文贇有妻5人以外,其餘均為一夫一妻。
隋代有皇帝5人,除文帝楊堅有妻3人,煬帝楊廣有妻2人以外,其餘3人均為一夫一妻。
唐代計有21位皇帝,一夫多妻者包括:太宗李世民(有妻2人)、高宗李治(有妻3人)、中宗李顯(有妻3人)、睿宗李旦(有妻2人)、玄宗李隆基(有妻5人)、肅宗李亨(有妻2人)、代宗李豫(有妻2人)、德宗李適(有妻2人)、憲宗李純(有妻2人)、穆宗李恆(有妻3人)、懿宗李漼(有妻3人)、昭宗李曄(有妻3人),其餘幾位皇帝均是一夫一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有帝3人,太祖朱溫有妻3人、末帝朱友貞有妻2人,二任帝朱友珪一夫一妻。
後唐有皇帝4人,庄宗李存勖有妻4人,明宗李嗣源有妻4人,愍帝李從厚、末帝李從柯均為一夫一妻。
後晉有兩個皇帝,高祖石敬塘一夫一妻,出帝石重貴有妻2人。
後漢有皇帝2人,高祖劉知遠一夫一妻,隱帝劉承祐有兩個妻子。
後周有皇帝3人,太祖郭威有妻4人,世宗郭榮有妻3人,恭帝柴宗則為一夫一妻。
前蜀帝國有皇帝2人,高祖王建一夫四妻,後主王衍一夫三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南吳太祖楊行密一夫二妻,讓帝楊溥一夫一妻。
桀燕帝一任帝劉有光一夫二妻(帝位只有一任)。
南漢帝國計有4個皇帝,除四任帝劉繼只一夫二妻以外,其餘均為一夫一妻。
閩帝國計有4個皇帝,一夫多妻者3人,其中惠宗王延鈞一夫二妻、康宗王繼鵬一夫二妻、景宗王延曦一夫二妻,四任帝王延政為一夫一妻。
後蜀帝國有皇帝2人,其中高祖孟知祥一夫二妻,二任帝孟仁贊一夫一妻。
南唐帝國有3個皇帝,其中烈祖李升一夫二妻,後主李煜一夫二妻,元宗李璟一夫一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北宋計有9個皇帝,其中太祖趙匡胤一夫三妻、太宗趙光義一夫四妻、真宗趙恆一夫六妻、仁宗趙受益一夫八妻、神宗趙頊一夫五妻、哲宗趙煦一夫二妻、徵宗趙佶一夫八妻,而英宗趙曙、欽宗趙桓均為一夫一妻。
南宋王朝計有9位皇帝,其中高宗趙構有妻7人、孝宗趙伯琮有妻5人、光宗趙惇有妻2人、寧宗趙擴有妻3人、理宗趙貴誠有妻3人、度宗趙孟啟有妻4人,其餘均為一夫一妻。
遼帝國計有10個皇帝,其中世宗耶律兀欲有妻2人、聖宗耶律隆諸有妻2人、道宗耶律洪基有妻3人、興宗耶律宗真有妻2人、天祚帝耶律延禧有妻4人,其餘諸帝均為一夫一妻。
金代計有皇帝9位,其中太祖阿骨打有妻5人、熙宗完顏亶有妻2人、四任帝完顏亮有妻20人、世宗完顏雍有妻3人、章宗完顏璟有妻4人、宣宗完顏珣有妻3人,其餘諸帝均為一夫一妻。
元代計有14個皇帝,其中太祖鐵木真有妻44人、太宗窩闊台有妻6人、憲宗蒙哥有妻5人、世祖忽必烈有妻8人、成宗鐵木兒有妻3人、武宗海山有妻6人、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有妻2人、英宗碩德八刺有妻3人、泰定帝也孫鐵木兒有妻11人、明宗和世宗有妻6人、順帝脫懷鐵木兒有妻3人,其餘諸帝均為一夫一妻。
明帝國計有17位皇帝,其中太祖朱元璋有妻4位、成祖朱棣有妻3位、仁宗朱高熾有妻3位、宣宗朱瞻基有妻15人、英宗朱祁鎮有妻2人、景宗朱祁鈺有妻2人、憲宗朱見深有妻6位、世宗有妻6位、穆宗朱載厚有妻3位、神宗朱翊鈞有妻5位、光宗朱常洛有妻6位、熹宗朱由校有妻4位、思宗朱由檢有妻3位,其餘諸帝均為一夫一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清代有皇帝12人,其中太祖努爾哈赤有妻12人、太宗皇太極有妻14人、世祖福臨有妻18人、聖祖玄燁有妻32人、世宗胤禎有妻7人、高宗弘歷有妻19人、仁宗顒琰有妻11人、宣宗旻寧有妻16人、文宗奕▲有妻9人、穆宗載淳有妻5人、德宗載湉有妻3人、宣統溥儀有妻5人。
從上面列舉的統計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富有四海的皇帝們既有一夫多妻的,也有一夫一妻的——本處所說的「一夫一妻」是指在官修的正史中除了「一妻」以外再沒有別的妻子記載的,這裡面有可能存在著兩種情況,一種是這些皇帝們真的是一夫一妻,如五代十國時的南吳的讓帝楊溥,此人雖然名為皇帝,實際上還不如一個囚徒,舉個例來說,他常常挨打,被其手下的大臣說揍一頓就揍一頓(詳情請參見拙著《中國帝王私生活百態》一書),這種囚徒似的皇帝根本不可能敢娶幾個老婆。再如元朝的寧宗皇帝懿憐質班,他死時只有七歲,其妻答里也特迷失與他同年,小小年紀有一個老婆可能都形同虛設,根本不可能多「配備」更多的妻子,另外一種情況是這個皇帝本來一夫多妻,但由於正史中只留下眾多美人中的一個人的芳名,我們只能本著史料中有才算數的原則,把他們也歸入一夫一妻者的行列。
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個,創此「中國紀錄」者是元太祖鐵木真,最少者不過2人。
不同的朝代「多」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在明代以前(包括明代),各個大的帝國諸任皇帝中總是「一夫多妻」與「一夫一妻」並存,惟有清代12任皇帝全部一夫多妻。
過去人們常說「多妻多子多福」,這話並沒有多少科學道理。且不說妻子一多,難免會有爭風吃醋、勾心鬥角之事發生,而且多妻也未必多子,南宋高宗皇帝趙構有妻7人,卻沒給他產下一個子嗣,到了最後,還得從族人秀王趙子稱那裡過繼來一個義子繼承皇位,這個義子就是南宋二任帝孝宗趙伯琮。明熹宗朱由校有妻4人,也沒留下一個子嗣,帝位只好留給他的弟弟朱由檢(崇禎),清穆宗載淳有妻5人,也沒有留下一個子嗣,帝位只好由其堂弟兼表弟載湉繼承。
有人開玩笑說,因為是周公定的周禮,而不是「周婆」定的周禮,所以,一夫多妻似乎成了一件亘古不變的常理,但是,並非所有的正宮皇後(皇帝的正妻)都能對此容忍,一個最有名的例子是隋文帝的正牌妻子獨孤皇後,她與丈夫一結婚時就逼丈夫表態「誓無異生之子」,丈夫當了皇帝之後,有一次「花」心大起,臨幸了一個復姓尉遲的宮女,獨孤氏立即採取斷然措施,將尉遲氏處決,保住了丈夫與她一夫一妻的局面,但當她剛一去世,其夫文帝楊堅就又冊立了好幾個妻子。這個例子說明,好色、多妻乃是皇帝們的一個共性,也是他們的一個天性。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饒是如此,檢閱古今史籍(正史),我們也從未發現有哪一位皇帝曾經有過「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
以前的一些通俗文學作品以及民間口頭文學中,常常把隋煬帝楊廣和金朝第四任帝完顏亮「提」出來示眾,說他們如何如何地荒淫,有成千上萬的妻妾,這種誇大其辭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無知和誤解,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創作者們所帶有的一種灰色的欣賞心理。
㈧ 歷史上哪個王帝的老婆最多
成吉思汗老婆最多:44個妻子
西漢高祖劉邦有妻5人,她們是:高皇後呂雉、戚夫人、趙夫人、管夫人、孝文太後薄氏;東漢光武帝劉秀有妻2人,她們是光武皇後郭聖通、光烈皇後陰麗華。
三國時代:魏文帝曹丕有妻2人,她們是:文昭皇後甄洛、文德皇後郭女王;蜀昭烈帝劉備有妻3人,她們是:昭烈皇後甘氏、穆皇後吳莧、孫夫人;東吳大帝孫權有妻7人,她們是:夫人謝氏、夫人徐氏、皇後潘氏、皇後朱氏、大懿皇後王氏、敬懷皇後王氏、夫人袁氏。
西晉武帝司馬炎有妻6人;東晉元帝司馬睿有妻3人。
南朝宋武帝劉裕有妻3人;南齊高帝為一夫一妻;梁武帝蕭衍有妻子3人;陳武帝陳霸先有妻2人。
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有妻3人;文宣帝高洋有妻3人;北周孝閔帝為一夫一妻。
隋文帝楊堅有妻3人。
唐高祖李淵為一夫一妻。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太祖朱溫有妻3人;後唐庄宗李存勖有妻4人;後晉高祖石敬塘為一夫一妻;後漢高祖劉知遠為一夫一妻;後周太祖郭威有妻4人。
北宋太祖趙匡胤一夫三妻;南宋高宗趙構有妻7人。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為一夫一妻。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有妻5人。
元太祖鐵木真有妻44人。
明太祖朱元璋有妻4位。
清太祖努爾哈赤有妻12人。
㈨ 歷史上最恩愛的皇帝夫妻
朱佑樘和張皇後在歷史上算是罕見的一夫一妻制的帝王夫妻,除了張皇後他沒有寵幸過其他女人,也沒有納過其他妃子。很多人都以為他們的愛情平平淡淡,但是實際上非也。朱佑樘算是勤政廉潔的明君,但是他對待張皇後和張皇後的娘家,他的做法卻大大的違背了他一貫的作風,這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只要是張皇後的親戚,個個都能封官賜錢財,還把岳父封成爵,連張皇後的前未婚夫和前未婚夫的哥哥,他都給封了官。張皇後原來跟一個秀才訂了親,結果秀才病了不能如期成親,正好宮里選太子妃,張皇後的父親就請求親家退婚,這樣他女兒就可以去參選。張皇後的前夫家同意了,沒想到她竟然選上了太子妃,所以朱佑樘心裡對她的前未婚夫充滿感激,登基後就把這個秀才和他的哥哥封了官,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朱佑樘對這個妻子是多麼的滿意和喜愛。朱佑樘在皇後生病的時候親自端葯喂葯,左右陪伴,連自己咳嗽都拚命忍住,生怕打擾到皇後休息。岳父死的時候他賜封的墳地比他老爹的陵墓面積都大上好幾倍,他還特意在宮里建了一所豪華的宮殿給岳母住,吃飯的時候他看到岳母用的餐具和自己與皇後的不一樣,便下令把岳母的餐具換成一樣的。朱佑樘還親自給張皇後的家廟上提字「龍窩」兩個字,要是朱元璋泉下有知,估計都想爬出來掐他。有個狀元進士就因為在殿試的時候寫過一句:皇帝在皇後的寢宮多,在自己的寢宮少。結果好好的狀元郎當不成了。張皇後的娘家人經常仗勢欺人,違法犯紀,皇帝卻從沒在皇後面前抱怨或者指責過,也沒有懲罰她的家人(也就是因為他對張皇後的過度寵愛包容,使得張皇後一直活在無憂無慮唯我獨尊的巔峰,這也就為她在晚年的凄慘下場埋下了隱患)有一次,朱佑樘跟妻子開玩笑,讓小朱(他們的兒子)去拍張皇後,小朱跑過去拍了,又讓小朱去拍奶媽,小朱捨不得拍,結果張皇後生氣了,直接翻臉把奶媽趕走,朱佑樘也隨她的性子讓奶媽走。奶媽一走,小朱大哭大鬧飯也不吃,兩夫妻慌了,趕緊派人去請奶媽回宮,足足請了四次,奶媽才傲嬌的回來。有個太監拿了一件奢華的珍珠衫來賄賂朱佑樘,張皇後很喜歡,朱佑樘知道太監的意圖,收下了珍珠衫送給愛妻,一轉臉就警告這個太監下不為例,而且一點好處都沒有給這個太監。朱佑樘對張皇後的愛似乎只有一個標准,只要她開心他也就開心,張皇後雖說持寵而嬌,還被扣上妒婦的名聲,但是也說明了人家夫妻感情實在是好,好到想咋樣就咋樣。朱佑樘溺寵皇後的事人盡皆知,連朝鮮的皇帝都知曉。朱佑樘與張皇後這樣的恩愛夫妻別說是古代帝王家,就是放在現代也是很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