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博白和陸川哪個歷史久遠

博白和陸川哪個歷史久遠

發布時間:2021-02-22 20:34:36

❶ 化州市的歷史誰知道

歷史沿革
化州古名稱

化州歷史地圖冊(7張)化州市(或與之相關)古稱羅州縣、高興郡、高興縣、石龍郡、石龍縣、羅州、南石州、辯州、化州、陵水郡、勛州、化州路、化州府、化縣、化州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因盛產橘紅,橘紅明清時列為貢品又稱橘州。 另:化州之所以古稱石龍,只因相傳有龍潛於羅江之中,變化無窮,北宋太平興國五年改稱化州,距今已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 附:《廣東省﹒地名志》:「南朝梁設廣州、新州、瀛州、成州、靜州、瀧州、建州、高州、羅州(今化州市境內)、東衡州、西衡州、南合州、越州、崖州共14州」。
沿革概況
【唐堯虞舜時期】約公元前26世紀初至公元前21世紀初,今化州境屬南交。 【夏、商、周至秦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初至公元前256年,今化州境屬百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平定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今化州境屬象郡。 【漢至晉時期】秦亡後,南海郡尉趙佗取桂林、象郡,稱南越武王,及至西漢前期,今化州境屬南越國。 公元前111年(西漢,元鼎六年)漢滅南越國,分其地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今化州境屬合浦郡高涼縣。 公元147年(東漢,建和元年)合浦郡分立高興郡,今化州境屬交趾刺史部高興郡。 168年(東漢,建寧元年)改高興郡為高涼郡,旋廢,今化州境屬交趾刺史部高涼縣。 203年(東漢,建安八年)改交趾刺史部為交州,今化州境屬交州高涼縣。 210年(建安十五年)分交州為交、廣二州,今化州境屬廣州高涼縣。 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分高涼縣立高涼郡,吳又立高興郡,俱屬廣州,今化州境屬高涼、高興二郡地。 280年(西晉,太康元年)滅吳,高涼、高興二郡仍吳制。 太康中,撤高興郡並入高涼郡,今化州境屬高涼郡高涼縣。 【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426年(南朝·宋,元嘉三年)檀道濟築石城於陵羅江口(今合江圩陵江與羅江匯合處),置羅州縣(縣治所陵羅江口,今化州市合江鎮合江墟),今化州屬廣州高涼郡羅州縣地,此為化州建縣之始,距今1585年。 齊同宋制。 528年(梁,大通二年)置石龍郡、石龍縣,又升羅州縣為羅州,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城東北舊城嶺,置刺史,領石龍、高興二郡。 至558年(陳永定二年),羅州轄境包括今化州、廉江兩市全境、吳川局部、湛江市區局部和高州西部、西南部,及至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等今兩廣接壤地帶。 589年(隋,開皇九年)隋滅陳,廢高興、石龍二郡,以州統縣。羅州領石龍、吳川、茂名三縣。 607年(大業三年)廢高州、羅州,立高涼郡(郡治今陽江市區西三十里)。石龍縣屬高涼郡。 621年(唐,武德四年)廢高涼郡。 622年(武德五年),復置羅州,(治所石龍縣,今化州城),領石龍、吳川、陵羅、龍化、羅辯、南河、石城、招義、零綠、慈廉、羅肥十一縣,轄今化州、廉江兩市全境、吳川局部、湛江市區局部,及至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等今兩廣接壤地帶,屬嶺南西道邕管經略使。 623年(武德六年)羅州徙治石城,另置南石州(治所石龍縣,今化州城),領石龍、陵羅、龍化、羅辯、慈廉、羅肥六縣,轄今化州全境及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等今兩廣接壤地帶。 627年(貞觀元年),省慈廉、羅肥2縣(此兩縣在今化州境)入石龍縣。 635年(唐,貞觀九年)南石州更名辯州,領石龍、陵羅、龍化、羅辯4縣。 乾封二年(667),羅辯縣(此縣即前文之「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等今兩廣接壤地帶」中的部分地域)屬禺州(今廣西境)。 天寶元年(742年)辯州更名陵水郡。 758年 (乾元元年)復稱辯州。 773年(大歷八年),龍化縣(此縣即前文之「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等今兩廣接壤地帶」中的部分地域)屬順州(今廣西境),辯州只領石龍、陵羅(陵羅縣治在今化州西北境)2縣。 904年(天佑元年)更名勛州,後復名辯州。 五代,後漢沿唐制,辯州領石龍、陵羅二縣。 【宋、元、明、清時期】972年(北宋,開寶五年)廢羅州入辯州,以吳川來屬,省陵羅入石龍,辯州領石龍、吳川兩縣。 980年(北宋,太平興國五年)辯州改稱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西南三里石龍崗有石龍勝跡,以龍能變化,故名化州。 1161年(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州守李丹從河東徙城於河西,築化州城,州署建於石龍崗南(今化州市公安局駐地)。 1167年 (南宋,乾道三年)析吳川西鄉為石城縣,化州領石龍、吳川、石城三縣。 1278年(南宋,景炎三年)宋帝日丙即位於硇洲,升硇洲為翔龍縣,隸屬化州。化州領石龍、吳川、石城、翔龍四縣。 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置化州路,領石龍、吳川、石城三縣,屬湖廣行中書省。 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化州路為化州府,隸屬廣東行省。 1374年(洪武七年)降化州府為州,並附郭縣石龍入化州,石龍縣從此撤銷。化州領吳川、石城二縣。洪武九年(1376年)化州降為化縣,屬高州府。 1381年(洪武十四年),縣復改為州,化州仍領吳川、石城二縣,仍屬高州府。 清,沿明制,化州領吳川、石城二縣,屬高州府。 【民國時期】1912年(民國元年)廢府、州,撤高州府,化州改化縣,廣東省派出高州綏靖處,化縣屬高州綏靖處。 1914年(民國三年)撤高州綏靖處,設高雷道,化縣屬高雷道。 1920年(民國九年)撤高雷道,派出高雷善後處,化縣屬高雷善後處。 1925年(民國十四年)撤善後處,派出南路行政公署,化縣屬南路行政公署。 1926年(民國十五年)改設南路綏靖專員公署,化縣屬南路綏靖專員公署。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11月廣東派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化縣屬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第八專署行政督察區後,化縣屬第八專署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2月廣東省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化縣屬南路專區。 1950年9月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設設欽廉區專員公署並改為高雷區專員公署,化縣屬高雷專區。 1952年5月撤高雷專區,化縣歸廣東省粵西辦事處轄。 1952年9月粵西行政公署成立,化縣屬粵西行政區。 1956年2月,粵西行政公署改為湛江專員公署,化縣屬湛江專區。 1958年11月,繼原吳川縣的坡頭(包括今湛江市坡頭區坡頭鎮、乾塘鎮、南調街道)、龍頭(包括今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官渡鎮)割歸湛江市郊區後,按地理、經濟、生產等條件小縣並大縣,化縣與吳川縣其餘部分合並,改稱化州縣。原茂名縣(今高州市)[1]的南盛(今南盛街道局部,本自然段同;所以在此之前除南朝陳代永定二年(即公元558年)至隋朝大業三年(即公元607年)外,歷史沿革中凡涉及的「化州」轄境,今南盛街道局部地域均當不包括在內)、蘭石(今有吳川市蘭石鎮)、龍首(今有吳川市淺水鎮龍首村)、高棧(今有吳川市淺水鎮高棧村)劃歸化州縣;1961年分縣後蘭石、龍首、高棧劃歸吳川縣,南盛劃歸化州縣。化州縣政府駐化州城原化縣政府駐地。 1961年4月吳川縣析出,化州縣稱謂不變。 1968年4月湛江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1978年9月湛江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化州縣屬湛江地區。 1983年9月,撤銷湛江地區建制,實行地市合並、市領縣體制,化州縣從湛江地方行政區析出,歸茂名市管轄。 1994年7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同意撤銷化州縣,設立化州市(縣級),以原化州縣的行政區域為化州市的行政區域(民政部民行批[1994]95號)。同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化州市委託茂名市代管。同年8月18日,化州縣各機關、企事業單位正式啟用新印章,使用化州市稱謂。自此,化州為市(縣級)建制。 現在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

❷ 廣西玉林以前叫什麼

玉林,古稱鬱林州,
玉林城區州郡史兩千多年,玉林是廣西東南部一座千年古城;同時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泛北部灣中小企業名城、著名僑鄉。現轄玉州區、福綿管理區、玉東新區(2009年12月6日成立)、北流市、容縣、陸川縣、博白縣和興業縣。被評為「廣西文明城市」,是全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日用陶瓷生產出口基地之一,國家級建材生產出口基地、皮革服裝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福綿管理區被譽為「世界褲都」,博白縣是國家級「中國編織工藝品之都」,陸川縣榮膺「中國鐵鍋之都」。是桂東南最發達的一個城市,經濟實力居廣西四強!
代歷史玉林原名為鬱林(欎林),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被世人譽為「 嶺南美玉,勝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嶺南都會」之美譽。玉林原系百越民族居住之地。先秦時期,玉林市處在原始社會末期,是百越民族分布的地區之一,居住著西甌、駱越等部族。戰國後期,出現西甌君和駱候,甌駱人開始出現階級分化。 玉林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嶺南設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市境開始行政建制,隸屬象郡、桂林郡。秦二世,繼任南海慰秦將趙佗兼並桂林郡、象郡,轄據嶺南,漢初建立南越國,市境隸屬南越國。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平定南越,次年在嶺南設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郡,其中,廣西地區有蒼梧、鬱林、合浦3郡。今玉林市興業縣屬鬱林郡;玉州區、福綿管理區、容縣、北流市、陸川縣、博白縣屬合浦郡。漢代設立鬱林郡。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鬱林郡,王莽新朝(9–23年)改鬱林郡為郁平郡(後復置),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廢鬱林郡,大業初(605–618年)復置。原治所一說在今貴港市港南區貴城鎮,一說在今桂平市蒙圩鎮新德古城村,隋朝徙今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鬱江南岸。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屬交趾刺史部,建安八年(203年)屬交州刺史部。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隸屬廣州,俄時復舊,元興元年(264年)復屬廣州,晉至南朝宋齊因之,梁屬定州,又改屬南定州。初領布山、安廣、阿林、廣郁、中留、桂林、潭中、臨塵、定周,增食、領方、雍雞12縣,公元274年析地置桂林郡;晉領布山、阿林、新邑、晉平、始建、郁平、領方、武熙、安廣9縣。大興元年(318年)析地置晉興郡。隋開皇年間(581—600年)晉興郡廢,大業(605–618年)初其地方仍屬鬱林郡。隋領鬱林、郁平、領方、阿林、石南、桂平、馬度、安成、寧浦、樂山、嶺山、宣化12縣。唐初廢。天寶元年(742年)改鬱林郡。治所興業縣蒲塘鎮、洛陽鄉一帶。屬嶺南道。領石南、興德、郁平、興業、潭栗5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置鬱林州。從鬱林州到玉林市。唐貞觀(627–649年)始置鬱林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置鬱林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置鬱林州。治所原在今興業縣蒲塘鎮、洛陽鄉一帶,五代十國徙今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鬱江南岸,宋初徙今興業縣石南鎮(古州肚),至道二年(996年)徙南流縣(今玉州區)。始屬嶺南道,咸通三年( 862年)屬嶺南西道。五代十國屬南漢。宋至道三年(997年)屬廣南路,元豐元年(1078年)屬廣南西路,大觀三年(1109年)屬廣西黔南路,次年復屬廣南西路,宋南渡後屬廣西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廣西道,元貞元年(1295年)屬廣西兩江道,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屬廣西行中書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屬梧州府。初領石南、興德兩縣,後郁平縣來屬。唐麟德二年(665年)析石南縣設置興業縣,又領潭栗縣。復置領石南、興德、郁平、興業、潭栗5縣,建中二年(781年)省石南縣入興業縣,後省潭栗縣。宋開寶中(968–975年)廢郁平、興德兩縣入興業縣,南流縣來屬。公元1110年,鬱林州轄南流縣和興業縣;容州轄普寧、陸川和北流縣;白州轄博白縣。政和元年(1111年 )博白縣來屬,三年博白縣往屬白州,南渡後來屬。元朝領南流、興業、博白3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博白縣屬梧州府鬱林州。明洪武二年九月省南流縣入鬱林州,廢普寧縣入容州;十年(1377年)五月,容州降為容縣,隸屬梧州府;北流、陸川縣歸屬鬱林州。清順治,鬱林州從梧州府分出,隸屬桂平梧郁道;雍正三年(1725年)升置鬱林直隸州。光緒十三年(1887年)隸屬左江道。清嘉慶初至清末,轄博白、北流、陸川、興業4個縣。近代歷史1912年(民國元年)升州為府,次年廢府為縣(縣直接歸省管轄)。1913年–1949年,市境各個縣(市)區先後隸屬鬱江道、蒼梧道、廣西省政府鬱林民團區、梧州民團區、梧州行政監督區、潯州行政監督區、鬱林行政監督區,第六行政督察區、第三行政督察區、鬱林專區、第九行政督察區(鬱林區)。1941–1951年,容縣屬梧州行政督察區、梧州專區。解放後,1949年12月–1951年6月,鬱林、博白、北流、陸川、興業5縣隸屬鬱林專區,1951年7月鬱林專區、梧州專區合並成立容縣專區,轄鬱林、興業、博白、北流、陸川、容縣、蒼梧、藤縣、岑溪、平南、桂平;貴縣劃歸賓陽專區。1952年,貴縣由賓陽專區劃入容縣專區,撤銷興業縣,大部分並入鬱林縣,一部並入貴縣,博白縣劃入欽州專區,次年劃入容縣專區。1956年3月,鬱林縣更名玉林縣。1958年7月,撤銷容縣專區,分設玉林專區和梧州專區,玉林專區轄玉林縣、貴縣、桂平縣、平南縣、容縣、北流縣、陸川縣、博白縣,1971年11月就改稱玉林地區。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15號】):撤銷玉林縣,設立玉林市,以原玉林縣的行政區域為玉林市的行政區域。1994年4月18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4]60號):撤銷北流縣,設立北流市。1997年4月22日,國務院批復(國函[1997]26號):(1)撤銷玉林地區和縣級玉林市,設立地級玉林市, 正在崛起的中國中小企業名城——玉林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玉州區玉林鎮東門路。(2)玉林市設立玉州區和興業縣。玉州區轄玉林、福綿、南江、城西、名山、仁東、樟木、成均、新橋、城北、茂林、沙田12個鎮和石和、仁厚、大塘3個鄉。區人民政府駐玉林鎮民主路。興業縣轄原縣級玉林市的石南、城隍、大平山、蒲塘、北市、葵陽、沙塘、山心8個鎮和龍安、鐵聯、博愛、高峰、洛陽、小平山、賣酒7個鄉。縣人民政府駐石南鎮。(3)玉林市轄原玉林地區的容縣、陸川縣、博白縣和新設立的興業縣、玉州區,原玉林地區的北流市由自治區直轄。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玉林市總人口5086215人。其中:玉州區 918229人、容縣 621498人、陸川縣 718439人、博白縣 1247518人、興業縣 531496人、北流市 1049035人。2005年,玉林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玉州區:撤銷南江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南江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名山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名山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城西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城西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城北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城北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 北流市:撤銷華東鎮,整建制並入石窩鎮,石窩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容縣:撤銷容城鎮、容 廂鎮,設立容州鎮,以原容城鎮、容廂鎮的轄區為容州鎮的行政區域,容州鎮人民政府駐原容城鎮金珠街。陸川縣:撤銷陸城鎮,整建制並入溫泉鎮,溫泉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月垌鄉,整建制並入烏石鎮,烏石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博白縣:撤銷綠珠鎮,整建制並入博白鎮,博白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三育鎮、徑口鄉,設立徑口鎮,以原三育鎮、徑口鄉的轄區為徑口鎮的行政區域,徑口鎮人民政府駐原徑口鄉徑口街;撤銷大利鎮,整建制並入水鳴鎮,水鳴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合江鎮,整建制並入東平鎮,東平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三江鄉,整建制並入文地鎮,文地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興業縣:撤銷鐵聯鄉,整建制並入葵陽鎮,葵陽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博愛鄉,整建制並入山心鎮,山心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2009年12月,玉林新增設玉東新區 規劃用地面積112.53平方公里,現狀人口為7.76萬,規劃人口42萬

❸ 廣西博白縣與陸川縣哪裡遠

看你從哪裡開始算,起點是在哪裡咯

❹ 玉林的歷史誰知道啊

玉林原名為鬱林(鬰林),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被世人譽為「 嶺南美玉,勝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嶺南都會」之美譽。 玉林原系百越民族居住之地。先秦時期,處在原始社會末期,是百越民族分布的地區之一,居住著西甌、駱越等部族。戰國後期,出現西甌君和駱候,甌駱人開始出現階級分化。玉林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
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嶺南設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市境開始行政建制,隸屬象郡、桂林郡。秦二世,繼任南海慰秦將趙佗兼並桂林郡、象郡,轄據嶺南,漢初建立南越國,市境隸屬南越國。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平定南越,次年在嶺南設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郡,其中廣西地區有蒼梧、鬱林、合浦3郡。今玉林市興業縣屬鬱林郡;玉州區、福綿管理區、容縣、北流市、陸川縣、博白縣屬合浦郡。 漢代設立鬱林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鬱林郡,王莽新朝(9–23年)改鬱林郡為郁平郡(後復置),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廢鬱林郡,大業初(605–618年)復置。原治所一說在今貴港市港南區貴城鎮,一說在今桂平市蒙圩鎮新德古城村,隋朝徙今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鬱江南岸。漢元封五年(前106年)屬交趾刺史部,建安八年(203年)屬交州刺史部。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隸屬廣州,俄時復舊,元興元年(264年)復屬廣州,晉至南朝宋齊因之,梁屬定州,又改屬南定州。初領布山、安廣、阿林、廣郁、中留、桂林、潭中、臨塵、定周,增食、領方、雍雞12縣,274年析地置桂林郡;晉領布山、阿林、新邑、晉平、始建、郁平、領方、武熙、安廣9縣。大興元年(318年)析地置晉興郡。 隋開皇年間(581—600年)晉興郡廢,大業(605–618年)初其地方仍屬鬱林郡。隋領鬱林、郁平、領方、阿林、石南、桂平、馬度、安成、寧浦、樂山、嶺山、宣化12縣。唐初廢。天寶元年(742年)改鬱林郡。治所興業縣蒲塘鎮、洛陽鄉一帶。屬嶺南道。領石南、興德、郁平、興業、潭栗5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置鬱林州。 從鬱林州到玉林市。唐貞觀(627–649年)始置鬱林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置鬱林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置鬱林州。治所原在今興業縣蒲塘鎮、洛陽鄉一帶,五代十國徙今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鬱江南岸,宋初徙今興業縣石南鎮(古州肚),至道二年(996年)徙南流縣(今玉州區)。始屬嶺南道,咸通三年( 862年)屬嶺南西道。五代十國屬南漢。宋至道三年(997年)屬廣南路,元豐元年(1078年)屬廣南西路,大觀三年(1109年)屬廣西黔南路,次年復屬廣南西路,宋南渡後屬廣西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廣西道,元貞元年(1295年)屬廣西兩江道,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屬廣西行中書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屬梧州府。初領石南、興德兩縣,後郁平縣來屬。唐麟德二年(665年)析石南縣設置興業縣,又領潭栗縣。復置領石南、興德、郁平、興業、潭栗5縣,建中二年(781年)省石南縣入興業縣,後省潭栗縣。宋開寶中(968–975年)廢郁平、興德兩縣入興業縣,南流縣來屬。公元1110年,鬱林州轄南流縣和興業縣;容州轄普寧、陸川和北流縣;白州轄博白縣。 政和元年(1111年 )博白縣來屬,三年博白縣往屬白州,南渡後來屬。元朝領南流、興業、博白3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博白縣屬梧州府鬱林州。明洪武二年九月省南流縣入鬱林州,廢普寧縣入容州;十年(1377年)五月,容州降為容縣,隸屬梧州府;北流、陸川縣歸屬鬱林州。清順治,鬱林州從梧州府分出,隸屬桂平梧郁道;雍正三年(1725年)升置鬱林直隸州。光緒十三年(1887年)隸屬左江道。清嘉慶初至清末,轄博白、北流、陸川、興業4個縣。
近代歷史
1912年(民國元年)升州為府,次年廢府為縣(縣直接歸省管轄)。1913年–1949年,市境各個縣(市)區先後隸屬鬱江道、蒼梧道、廣西省政府鬱林民團區、梧州民團區、梧州行政監督區、潯州行政監督區、鬱林行政監督區,第六行政督察區、第三行政督察區、鬱林專區、第九行政督察區(鬱林區)。 1941–1951年,容縣屬梧州行政督察區、梧州專區。解放後,1949年12月–1951年6月,鬱林、博白、北流、陸川、興業5縣隸屬鬱林專區,1951年7月鬱林專區、梧州專區合並成立容縣專區,轄鬱林、興業、博白、北流、陸川、容縣、蒼梧、藤縣、岑溪、平南、桂平;貴縣劃歸賓陽專區。1952年,貴縣由賓陽專區劃入容縣專區,撤銷興業縣,大部分並入鬱林縣,一部並入貴縣,博白縣劃入欽州專區,次年劃入容縣專區。1956年3月,鬱林縣更名玉林縣。1958年7月,撤銷容縣專區,分設玉林專區和梧州專區,玉林專區轄玉林縣、貴縣、桂平縣、平南縣、容縣、北流縣、陸川縣、博白縣,1971年11月就改稱玉林地區。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15號】):撤銷玉林縣,設立玉林市,以原玉林縣的行政區域為玉林市的行政區域。 1994年4月18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4]60號):撤銷北流縣,設立北流市。 1997年4月22日,國務院批復(國函[1997]26號):(1)撤銷玉林地區和縣級玉林市,設立地級玉林市,正在崛起的中國中小企業名城——玉林
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玉州區玉林鎮東門路。(2)玉林市設立玉州區和興業縣。玉州區轄玉林、福綿、南江、城西、名山、仁東、樟木、成均、新橋、城北、茂林、沙田12個鎮和石和、仁厚、大塘3個鄉。區人民政府駐玉林鎮民主路。興業縣轄原縣級玉林市的石南、城隍、大平山、蒲塘、北市、葵陽、沙塘、山心8個鎮和龍安、鐵聯、博愛、高峰、洛陽、小平山、賣酒7個鄉。縣人民政府駐石南鎮。(3)玉林市轄原玉林地區的容縣、陸川縣、博白縣和新設立的興業縣、玉州區,原玉林地區的北流市由自治區直轄。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玉林市總人口5086215人。其中玉州區 918229人、容縣 621498人、陸川縣 718439人、博白縣 1247518人、興業縣 531496人、北流市 1049035人。 2005年,玉林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玉州區:撤銷南江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南江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名山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名山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城西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城西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城北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城北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 北流市:撤銷華東鎮,整建制並入石窩鎮,石窩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容縣:撤銷容城鎮、容 廂鎮,設立容州鎮,以原容城鎮、容廂鎮的轄區為容州鎮的行政區域,容州鎮人民政府駐原容城鎮金珠街。 陸川縣:撤銷陸城鎮,整建制並入溫泉鎮,溫泉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月垌鄉,整建制並入烏石鎮,烏石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博白縣:撤銷綠珠鎮,整建制並入博白鎮,博白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三育鎮、徑口鄉,設立徑口鎮,以原三育鎮、徑口鄉的轄區為徑口鎮的行政區域,徑口鎮人民政府駐原徑口鄉徑口街;撤銷大利鎮,整建制並入水鳴鎮,水鳴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合江鎮,整建制並入東平鎮,東平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三江鄉,整建制並入文地鎮,文地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興業縣:撤銷鐵聯鄉,整建制並入葵陽鎮,葵陽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博愛鄉,整建制並入山心鎮,山心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2009年12月,玉林新增設玉東新區 規劃用地面積112.53平方公里,現狀人口為7.76萬,規劃人口42萬

❺ 我的家鄉博白200字

博白縣位於廣西東南部,東鄰廣東省湛扛市,南依北海市,西接欽州市,北靠玉林市。全縣總面積3835平方公里,轄33個鄉鎮325個行政村,人口148萬。地理位置優越,面向廣東,背靠大西南,是東部與西部的結合地帶,沿海與內地的匯合點,具有西部的東部、西部的沿海區位優勢,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
博白縣資源豐富,物產豐饒,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發展優勢。商品農業、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已具規模,名牌產品有編織工藝品、優質米、桂圓、荔枝、香蕉、博白蕹菜、瘦肉型豬、三黃雞、速生豐產林、劍麻等。博白被國家內貿部定為全國生豬活儲基地,具有「中國桂圓之鄉」的美譽。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1%,林業用;地綠化率達96%,林業資源充足。礦產豐富,已探明有40多種礦產,其中銀、瓷土、花崗石的儲量最多,是全國十大瓷土基地之一。
博白縣交通便利,通信發達,水電設施完善。全縣形成完整的35千伏至220千伏的輸變電網路,其中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3座,35千伏變電站14座,城鄉用電同網同價。通信設施齊全,移動通信覆蓋全縣。玉林至北海高等級公路和黎湛鐵路貫通全縣南北,我國縱向最長東北圖門扛至北海的沿海高速公路與博自縣龍潭鎮交匯,至北海、湛江港口和機場均為100多公里,至廣州5個小時車程。
南流江
南流江南流江是廣西最大獨流入海的河流,全長287公里,南流江發源於桂東南第一高峰——北流大容山蓮花頂,從玉林沙田流經古白州八景之一的「靈潭銅鼓」,經博白縣政治、文化、商貿中心的縣城、綠珠江口、進入宴石寺風景區,由菱角柱石村旺盛江口流出博白縣境,再經浦北、合浦黨江流入北部灣。南流江流經博白縣境共95公里,佔南流江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南流江為博白的母親河,養育了160萬勤勞勇敢的博白人民。


宴石丹霞

宴石丹霞為玉林十大名勝之一,其獨特的丹霞地貌名揚海內外。宴石山,位於博白縣城南35公里的南流江畔,頓谷鎮石坪村石弓灣渡口,傳說古時一位神人陳越王,看中了宴石山頂廣闊平坦,綠草如茵,擺千把桌酒席,宴各方神仙及諸路王侯,商討統一中華大業的策略,故而得名。宴石山有宴石寺、紫陽觀、摩岩造像、宴石仙橋等眾多名勝古跡,其中宴石仙人橋為亞州跨度最大的天然石橋。

王力

王力先生原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委,國家語言文學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北京大學教授。王力先生是我國傑出的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詩人、著名的無黨派民主人士。在博白,有王力故居、王力中學,在玉林市,建文化廣場,立王力雕像,紀念這位世界著名的語言學家。

世界第一客家大縣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世界85個國家和國內17個省200個縣市,約有一億人。中國客家人口最多的是廣東的五華縣119﹒5萬人,興寧縣113萬人,英德縣107萬人。而今博白縣人口約155萬人,講客家話的人口約105萬,講地佬話的人口約50萬。博白幾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從博白走出去的人很多,招工、招干、水庫移民、考入大中專學校、出外謀生的人,保守估計人數應該在30---40萬之間,如果這些人統計在內,博白縣人口有180萬以上。在50萬講地佬話的人中,有30萬認同自己是客家人。博白的客家人口應在135萬以上,完全可以號稱世界第一客家大縣。

中國編織工藝品之都

博白縣的編織工藝產品歷史悠久,現在已經成為以金屬為主體,天然原材料竹、芒、木、草、藤、蕉皮等20多種原料混編製作的高檔、時尚、新穎、適銷的產品,這些產品集實用性、藝術性、觀賞性、收藏性於一體,可廣泛用於家庭、辦公、商業場地、會議展廳、賓館酒店等場所的擺設,產品遠銷歐美、中東、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由過去編織工藝單一的供貨形式發展為供貨、來料加工、自營出口等多種形式的經濟模式;已經由過去的小生產家庭作坊生產形式發展為遍布全縣大部分鄉鎮,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結構模式,每年原材料的交易額達4億多元;博白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編織工藝品生產基地,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 「中國編織工藝品之都」。

桂圓之鄉

博白盛產桂圓肉,因此被譽為桂圓之鄉。所謂桂圓,顧名思義,桂即廣西,圓指圓圓的果子(龍眼果)。桂圓已成了龍眼肉的代名詞。將龍眼果去殼去核後精加工而成的龍眼肉叫桂圓肉。桂圓肉在亞熱帶地區出產,其中以廣西最多,而廣西又以博白的桂圓肉最出名,博白桂圓肉的加工過程很講究,普遍採用生肉生曬,如不遇陰雨天氣,是不會輕易用烘爐烘烤的,通過太陽曬乾的桂圓肉,粒粒金黃、顆顆可數,且色香味俱全。

雜技和採茶之鄉

博白雜技團,是廣西僅有的兩個地方雜技團之一,成立於一九五七年,曾到美國、法國、德國、瑞典、日本、泰國、新加坡、越南等許多國家訪問演出,雜技團表演的節目豐富多彩,其中雙扛竿獲廣西銅鼓獎。桂南採茶戲由江西傳入博白,演唱的內容以「十二月採茶」為主,演唱的次序:開台茶,開荒,點茶, 採茶,炒茶,賣茶。桂南採茶屬「三小戲」,即由小生、小旦、小丑組成戲的軀干,由文學、表演、音樂、美術多種藝術成分有機組成整個戲曲舞台藝術體系,其表演程式有唱竹馬、舞獅、舞龍、打錢鞭等,唱腔以客家話為主,地老話為輔,地方特色濃厚。1957年4月14日採茶歌舞《打杯舞》首次參加全國會演,得到周總理、朱德委員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博白縣採茶劇團於1978年在縣城演出採茶戲《梁祝》,達兩個月之久,打破歷史文藝演出記錄,被記入縣志史冊。2003年9月,博白縣採茶戲《清水塘邊》代表玉林市參加第10屆全國「曹禺杯」大賽獲二等獎,並獲「2003年北京小品相聲邀請賽」優秀獎;2004年6月採茶小戲《門神下鄉》在參加廣西第六屆戲劇展演中獲金獎;2005年4月,採茶戲《煩惱村官老犟妻》參加在山東舉行的全國文藝比賽獲大獎。當地群眾自編自演的《鐵公雞拔毛》、《公僕情》、《打杯舞》、《三女拜壽》等採茶戲目深受群眾歡迎,不少優秀唱段被人們廣為傳唱。博白採茶戲入選首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綠珠美女

綠珠是西晉時期,從博白走出的中國古代美女,是我國史書記載最早的四大美女之一,贊美綠珠的中國最早木刻版年畫《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四美圖),圖中繪刻了歷史上四位美女,綠珠、趙飛燕居前列,王昭君、班姬居後排。此圖現收藏於俄羅斯東方博物館,為舉世無雙之寶。綠珠故里,人棄境存,其歷史、藝術、人文價值是難以估量的,對博白的影響是恆久的,這足以使博白人民感到無比自豪和榮耀。

博白蕹菜

博白蕹菜又叫空心菜,是久負盛名的綠色食品。博白蕹菜的特點是鮮綠脆嫩,清香爽口。它在水田栽植,莖長葉密,葉尾夾細,把莖蔓折斷成段,其斷口即裂開卷縮,用鋒利的刀也無法將莖口切平。博白蕹菜不管是燙熟或是炒熟,起鍋裝碟之後仍然保持翠綠色鮮,從早放到晚不變色,且清脆可口,百吃不厭。據中國食品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食品大全》一書記載:博白藉的客家人,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生前曾對博白蕹菜作過考證。他認為,博白蕹菜是世界同類菜的上乘蔬菜。在中共召開「九大」及「十大」時,博白蕹菜曾空運北京,當作美味佳餚,登上了大雅之堂。博白蕹菜曾在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出售過,其價格比雞肉還貴。在廣西玉林地區,曾有過這樣的順口溜:「陸川豬,北流魚,博白靚蕹菜,容縣沙田柚,玉林大蒜頭。」可見博白蕹菜歷史之悠久,質量之上乘,身價之不凡,聲名之遠揚,的確名副其實。

❻ 玉林有什麼歷史

玉林,古稱鬱林州,玉林城區州郡史兩千多年,玉林是廣西東南部一座千年古城;廣西第四大城市,同時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泛北部灣中小企業名城、著名僑鄉。現轄玉州區、福綿管理區、玉東新區(2009年12月6日成立)、北流市、容縣、陸川縣、博白縣和興業縣。被評為「廣西文明城市」,是全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日用陶瓷生產出口基地之一,國家級建材生產出口基地、皮革服裝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福綿管理區被譽為「世界褲都」,博白縣是國家級「中國編織工藝品之都」,陸川縣榮膺「中國鐵鍋之都」。是桂東南最發達的一個城市。
玉林原名為鬱林(鬰林),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被世人譽為「 嶺南美玉,勝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嶺南都會」之美譽。
玉林原系百越民族居住之地。先秦時期,處在原始社會末期,是百越民族分布的地區之一,居住著西甌、駱越等部族。戰國後期,出現西甌君和駱候,甌駱人開始出現階級分化。 玉林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嶺南設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市境開始行政建制,隸屬象郡、桂林郡。秦二世,繼任南海慰秦將趙佗兼並桂林郡、象郡,轄據嶺南,漢初建立南越國,市境隸屬南越國。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平定南越,次年在嶺南設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郡,其中廣西地區有蒼梧、鬱林、合浦3郡。今玉林市興業縣屬鬱林郡;玉州區、福綿管理區、容縣、北流市、陸川縣、博白縣屬合浦郡。
漢代設立鬱林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鬱林郡,王莽新朝(9–23年)改鬱林郡為郁平郡(後復置),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廢鬱林郡,大業初(605–618年)復置。原治所一說在今貴港市港南區貴城鎮,一說在今桂平市蒙圩鎮新德古城村,隋朝徙今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鬱江南岸。漢元封五年(前106年)屬交趾刺史部,建安八年(203年)屬交州刺史部。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隸屬廣州,俄時復舊,元興元年(264年)復屬廣州,晉至南朝宋齊因之,梁屬定州,又改屬南定州。初領布山、安廣、阿林、廣郁、中留、桂林、潭中、臨塵、定周,增食、領方、雍雞12縣,274年析地置桂林郡;晉領布山、阿林、新邑、晉平、始建、郁平、領方、武熙、安廣9縣。大興元年(318年)析地置晉興郡。
隋開皇年間(581—600年)晉興郡廢,大業(605–618年)初其地方仍屬鬱林郡。隋領鬱林、郁平、領方、阿林、石南、桂平、馬度、安成、寧浦、樂山、嶺山、宣化12縣。唐初廢。天寶元年(742年)改鬱林郡。治所興業縣蒲塘鎮、洛陽鄉一帶。屬嶺南道。領石南、興德、郁平、興業、潭栗5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置鬱林州。
從鬱林州到玉林市。唐貞觀(627–649年)始置鬱林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置鬱林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置鬱林州。治所原在今興業縣蒲塘鎮、洛陽鄉一帶,五代十國徙今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鬱江南岸,宋初徙今興業縣石南鎮(古州肚),至道二年(996年)徙南流縣(今玉州區)。始屬嶺南道,咸通三年( 862年)屬嶺南西道。五代十國屬南漢。宋至道三年(997年)屬廣南路,元豐元年(1078年)屬廣南西路,大觀三年(1109年)屬廣西黔南路,次年復屬廣南西路,宋南渡後屬廣西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廣西道,元貞元年(1295年)屬廣西兩江道,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屬廣西行中書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屬梧州府。初領石南、興德兩縣,後郁平縣來屬。唐麟德二年(665年)析石南縣設置興業縣,又領潭栗縣。復置領石南、興德、郁平、興業、潭栗5縣,建中二年(781年)省石南縣入興業縣,後省潭栗縣。宋開寶中(968–975年)廢郁平、興德兩縣入興業縣,南流縣來屬。公元1110年,鬱林州轄南流縣和興業縣;容州轄普寧、陸川和北流縣;白州轄博白縣。
政和元年(1111年 )博白縣來屬,三年博白縣往屬白州,南渡後來屬。元朝領南流、興業、博白3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博白縣屬梧州府鬱林州。明洪武二年九月省南流縣入鬱林州,廢普寧縣入容州;十年(1377年)五月,容州降為容縣,隸屬梧州府;北流、陸川縣歸屬鬱林州。清順治,鬱林州從梧州府分出,隸屬桂平梧郁道;雍正三年(1725年)升置鬱林直隸州。光緒十三年(1887年)隸屬左江道。清嘉慶初至清末,轄博白、北流、陸川、興業4個縣。
近代歷史
1912年(民國元年)升州為府,次年廢府為縣(縣直接歸省管轄)。1913年–1949年,市境各個縣(市)區先後隸屬鬱江道、蒼梧道、廣西省政府鬱林民團區、梧州民團區、梧州行政監督區、潯州行政監督區、鬱林行政監督區,第六行政督察區、第三行政督察區、鬱林專區、第九行政督察區(鬱林區)。
1941–1951年,容縣屬梧州行政督察區、梧州專區。解放後,1949年12月–1951年6月,鬱林、博白、北流、陸川、興業5縣隸屬鬱林專區,1951年7月鬱林專區、梧州專區合並成立容縣專區,轄鬱林、興業、博白、北流、陸川、容縣、蒼梧、藤縣、岑溪、平南、桂平;貴縣劃歸賓陽專區。1952年,貴縣由賓陽專區劃入容縣專區,撤銷興業縣,大部分並入鬱林縣,一部並入貴縣,博白縣劃入欽州專區,次年劃入容縣專區。1956年3月,鬱林縣更名玉林縣。1958年7月,撤銷容縣專區,分設玉林專區和梧州專區,玉林專區轄玉林縣、貴縣、桂平縣、平南縣、容縣、北流縣、陸川縣、博白縣,1971年11月就改稱玉林地區。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15號】):撤銷玉林縣,設立玉林市,以原玉林縣的行政區域為玉林市的行政區域。
1994年4月18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4]60號):撤銷北流縣,設立北流市。
1997年4月22日,國務院批復(國函[1997]26號):(1)撤銷玉林地區和縣級玉林市,設立地級玉林市, 正在崛起的中國中小企業名城——玉林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玉州區玉林鎮東門路。(2)玉林市設立玉州區和興業縣。玉州區轄玉林、福綿、南江、城西、名山、仁東、樟木、成均、新橋、城北、茂林、沙田12個鎮和石和、仁厚、大塘3個鄉。區人民政府駐玉林鎮民主路。興業縣轄原縣級玉林市的石南、城隍、大平山、蒲塘、北市、葵陽、沙塘、山心8個鎮和龍安、鐵聯、博愛、高峰、洛陽、小平山、賣酒7個鄉。縣人民政府駐石南鎮。(3)玉林市轄原玉林地區的容縣、陸川縣、博白縣和新設立的興業縣、玉州區,原玉林地區的北流市由自治區直轄。
2010年,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玉林市總人口671.23萬人,常住人口548.74萬人。其中玉州區 61.95萬人,常住人口67.73萬人。福綿管理區39.49萬人,常住人口37.94萬人。容縣81.89萬人,常住人口63.31萬人。陸川縣103.55萬人,常住人口76.24萬人。博白174.78萬人,常住人口134.25萬人。興業73.31萬人, 常住人口56.04萬人。北流136.26萬人,常住人口113.22萬人。
2005年,玉林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玉州區:撤銷南江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南江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名山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名山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城西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城西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城北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城北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
北流市:撤銷華東鎮,整建制並入石窩鎮,石窩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容縣:撤銷容城鎮、容 廂鎮,設立容州鎮,以原容城鎮、容廂鎮的轄區為容州鎮的行政區域,容州鎮人民政府駐原容城鎮金珠街。
陸川縣:撤銷陸城鎮,整建制並入溫泉鎮,溫泉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月垌鄉,整建制並入烏石鎮,烏石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博白縣:撤銷綠珠鎮,整建制並入博白鎮,博白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三育鎮、徑口鄉,設立徑口鎮,以原三育鎮、徑口鄉的轄區為徑口鎮的行政區域,徑口鎮人民政府駐原徑口鄉徑口街;撤銷大利鎮,整建制並入水鳴鎮,水鳴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合江鎮,整建制並入東平鎮,東平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三江鄉,整建制並入文地鎮,文地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興業縣:撤銷鐵聯鄉,整建制並入葵陽鎮,葵陽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博愛鄉,整建制並入山心鎮,山心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2009年12月,玉林新增設玉東新區規劃用地面積112.53平方公里,現狀人口為7.76萬,規劃人口42萬
名稱來源
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今市境廢郁平、興德、 潭栗入興業縣管轄,又廢善勞、撫康、容山、懷義、定川、宕川六縣入南流縣轄地。興業、南流二縣屬廣南路鬱林州。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鬱林州治設於南流縣,建州於現今的玉林市區中心,迄今已有1004年,後人稱玉林為"千年鬱林"。新中國成立後,設鬱林專區,專署駐鬱林縣,共管轄鬱林、興業、博白、陸川、北流、貴縣等六縣,1958年7 月設立玉林專區,轄玉林、貴縣、桂平、平南、容縣、陸川、北流、博白八縣,專署駐玉林縣,名稱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地區,玉林由此而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

❼ 陸川火車站,博白火車站那個好

陸川火車站比較好,我因為我就是陸川縣的人,陸川火車站在前不久就已經通動車了,比較方便。

❽ 陸川縣和博白產的碼瑙石質地怎麼樣

不怎麼樣,和貝殼差不多,南流江水石多

❾ 廣西浦北縣,博白縣,陸川縣這三個縣那個富

幸福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都差不多

閱讀全文

與博白和陸川哪個歷史久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