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劉備 在歷史上的主要功績
劉備在歷史上的主要功績是奪取兩川、建立蜀漢、對抗曹操。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准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1)歷史上的劉備是哪個省的擴展閱讀:
劉備雖有皇家的血脈,但卻經歷了家道中落、幼年喪父的人生悲劇,兒時為生活所迫便隨母「販履織席為業」,始嘗人生的艱辛。這段為生活所迫的人生逆境磨礪了劉備的心志,也鑄就了他與人為善的品格。
劉備母親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盡管窮,也要送劉備讀書。在劉備十五歲時,他與公孫瓚、劉德然師從著名學者九江太守盧植,少年劉備在為人處事及社會見識方面的不同凡響,令他的同宗劉德然的父親大為贊賞。
當時劉德然的父親每次給兒子學習費用時都要給劉備一份,倆人待遇相同,以至於德然之母少不了有些怨言,德然之父卻說「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看來這位蜀漢先主在少年時代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氣質便有過人之處。
盧植是一位文武雙全很有學問的儒學學者,劉備投在他的門下自然長了不少見識。師從盧植讀完書後,劉備有過一段失業的時光,他的家鄉河北涿郡是一個四通八達、流動人口很多的地方,在這段時光里,青年劉備喜歡交遊。
由於劉備得到過著名學者盧植的親傳親授,獲得了不少知識包括對當時天下形勢的把握,加之他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平易近人的精神氣質,使得他的人緣極佳,許多青年人常圍繞在他的周圍。
這些青年人當中有怒誅地方惡霸而逃亡在外的關羽,有為人豪爽、以屠宰為業而頗有資財的張飛,有為人幽默滑稽、善於辯論、性格耿直的簡雍……「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
Ⅱ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的為人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的為人富有魅力、富於韜略。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准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2)歷史上的劉備是哪個省的擴展閱讀:
劉備雖有皇家的血脈,但卻經歷了家道中落、幼年喪父的人生悲劇,兒時為生活所迫便隨母「販履織席為業」,始嘗人生的艱辛。這段為生活所迫的人生逆境磨礪了劉備的心志,也鑄就了他與人為善的品格。
劉備母親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盡管窮,也要送劉備讀書。在劉備十五歲時,他與公孫瓚、劉德然師從著名學者九江太守盧植,少年劉備在為人處事及社會見識方面的不同凡響,令他的同宗劉德然的父親大為贊賞。
當時劉德然的父親每次給兒子學習費用時都要給劉備一份,倆人待遇相同,以至於德然之母少不了有些怨言,德然之父卻說「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看來這位蜀漢先主在少年時代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氣質便有過人之處。
盧植是一位文武雙全很有學問的儒學學者,劉備投在他的門下自然長了不少見識。師從盧植讀完書後,劉備有過一段失業的時光,他的家鄉河北涿郡是一個四通八達、流動人口很多的地方,在這段時光里,青年劉備喜歡交遊。
由於劉備得到過著名學者盧植的親傳親授,獲得了不少知識包括對當時天下形勢的把握,加之他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平易近人的精神氣質,使得他的人緣極佳,許多青年人常圍繞在他的周圍。
這些青年人當中有怒誅地方惡霸而逃亡在外的關羽,有為人豪爽、以屠宰為業而頗有資財的張飛,有為人幽默滑稽、善於辯論、性格耿直的簡雍。
Ⅲ 劉備是什麼地方人
劉備(161-223)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據說是漢中山靖回王劉勝的後答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謚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國之君。
Ⅳ 三國時曹操,劉備,孫權的地盤在包括現在的哪個省份
1、曹操的地盤主要是:並州、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8個州,還有司隸。相當於今天遼河以南的華北地區,最東已經過了鴨綠江。
曹魏還一度佔領了漢中地區和荊州除江夏以外的大部分地區。漢中就是今天的陝西南部,荊州就是今天河南南部以及湖北北部。
2、劉備主要的地區就是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和重慶。劉備還一度佔領過荊州的部分地區,後來被呂蒙偷襲。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曾經都短暫佔領過涼州,也就是今天甘肅南部。諸葛亮打南蠻,還進入過今天的貴州、雲南地區。此外,劉備還當過徐州牧和豫州牧,後來也被稱為劉豫州。
3、孫權主要的地盤就是揚州、交州和荊州。也就是今天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湖南的全境,湖北、江蘇、安徽的南部,以及河南的一小部分。需要指出的是,交州地區,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廣東地區,一直是一個叫士燮的人佔領,不過他一直表面臣服東吳。到了西晉,這一地區才被中央收回。東吳一度設有廣州,是中國歷史上廣州最早的出現。
拓展資料: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參考資料:三國 (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歷史時期)_網路
Ⅳ 歷史上的劉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簡介
劉備(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先後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陳壽評劉備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佔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一說太宗),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二、歷史評價
陳壽:「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雲爾。」
劉元起:「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陳登:「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袁紹:「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程昱:「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將生憂寡人。」「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
裴潛:「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
劉曄:「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
孫勝、賈詡:「劉備雄才。」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
諸葛亮:「劉公雄才蓋世,據有荊土,莫不歸德,天人去就。」「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伏惟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燾無疆,昊天不弔,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啕,若喪考妣。乃顧遺詔,事惟大宗,動容損益;百寮發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復如禮;其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不敢有違。臣請宣下奉行。」
Ⅵ 歷史上的劉備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劉備(公元161-223年)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謚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公元161-223年),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劉備雖然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是他父親早死,家境貧寒,與母親賴販草鞋、織草席度日。但他志存高遠、以卓越的品質、謙遜的作風招攬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關羽、張飛、糜竺、簡雍、孫乾等),雖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後卻堅韌不拔的毅力,終成大事,建立蜀漢,從一個賣草鞋 的變成昭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 乘亂起兵,嶄露頭角 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劉備因鎮壓起義軍有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後來,朝廷有令:如因軍功而成為官吏的人,都要被選精汰穢,該郡督郵到安喜要遣散劉備,劉備知道消息後,到督郵入住的驛站求見,督郵稱疾不肯見劉備,劉備(不是張飛)銜恨在心,捆綁督郵鞭打兩百。劉備與關羽、張飛棄官逃亡。後來,大將軍何進派毌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 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時與盜賊力戰立功,任為下密縣丞,不久又辭官。後來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職。不久高唐縣被盜賊攻破,劉備於是往奔公孫瓚,被表為別部司馬, 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劉備與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抗冀州牧袁紹,因為累次建立功勛而讓他代理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 劉備外御賊寇,在內則樂善好施,即使不是身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會有所揀擇。據說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 激昂大義,捨身相救 當時黃巾余黨管亥率眾軍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軍所圍,情勢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劉備驚訝的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隨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黃巾軍聞知援軍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圍。後袁紹攻公孫瓚,劉備與田楷東屯齊。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借口為父報仇而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謙不能抵擋,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劉備以本部千餘人從田楷往救之,也被曹操擊敗。恰好此時張邈、陳宮叛迎呂布,曹操根據地失陷,於是回兵兗州。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使屯於小沛。 兩據徐州,兩失徐州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陶謙病故,遺命將徐州交與劉備。劉備又得到糜竺、陳登、孔融等人擁戴,遂領徐州牧。此時呂布被曹操打敗來投靠,劉備善待禮遇他,讓其屯於小沛。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表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迎擊,兩軍在盱眙、淮陰相持。這時,呂布偷襲了下邳。劉備回軍,中途軍隊潰散,乃收余軍東取廣陵,為袁術所敗,轉軍海西,困頓至極,得從事東海糜竺以家財助軍。於是向呂布求和,呂布讓劉備駐軍小沛。其後袁術派紀靈領步騎三萬攻小沛,呂布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用「轅門射戟」使兩家罷兵。不久,劉備再度召募了萬餘人的軍隊,呂布惡之,於是率軍進攻小沛。劉備戰敗,前往許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劉備為豫州牧,又益其兵,並給與糧草,讓劉備屯沛地。其後人稱劉備為「劉豫州」。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呂布派高順和張遼進攻劉備,曹操雖派夏侯惇援救,但被擊敗。沛城最終被攻破,劉備妻子被擄,單身逃走。劉備在梁國國界中與曹操相遇,於是與曹操聯合進攻呂布,呂布投降後,劉備力勸曹操殺死呂布。其後劉備與曹操回到許都,被表為左將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車騎將軍董承受漢獻帝衣帶詔,劉備起初未敢加入。後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劉備心驚,筷子掉落。此事後劉備知道曹操難容自己,遂與董承等人同謀。恰逢當時曹操派劉備與朱靈一起攻擊袁術,其後劉備進軍下邳,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己還小沛。東海昌豨以及諸郡縣多從劉備,劉備遂有兵數萬,於是北連袁紹抗擊曹操。曹操派司空長史沛國劉岱、中郎將扶風王忠往攻,被劉備擊退。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衣帶詔事發。曹操決定親自東征劉備,雖然曹軍中將領多認為袁紹才是大敵,但曹操卻覺得劉備是英傑,必要先行討伐,郭嘉亦贊同曹操。劉備戰敗,北投袁紹。 顛沛流離,依附劉表 秋七月,汝南黃巾軍首領劉辟等叛歸袁紹。袁紹使劉備領兵助之,不久為曹仁打敗。劉備回到袁紹處,以連結劉表為由,帶兵復到汝南,聯合黃巾余黨龔都,斬殺曹操派來平亂的將領蔡陽。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往投劉表。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遂屯於新野。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劉表命劉備帶軍北上,到葉縣,夏侯惇、於禁、李典率軍抵擋。劉備偽退,設下伏兵,李典覺得有詐乃勸之,夏侯惇不聽,被劉備打敗,幸好李典及時趕來,劉備軍力過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於是退軍。劉備在荊州數年,自覺老之將至而功業未建,遂有「髀肉之嘆」。劉備向劉表提出趁曹操進攻烏桓時偷襲許都的建議,劉表沒有採納。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死,曹操此時親率大軍南下。劉表次子劉琮投降曹操,長子劉琦聯合劉備。劉備從新野撤往江夏,路經襄陽時,很多荊州士人投靠劉備,有人勸說劉備拋棄他們,輕騎前進,但劉備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到當陽時,竟有十餘萬眾,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被曹軍追擊,敗於長坂。 橫跨荊益,大業初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劉備從孫權手中借的荊州江陵(南郡),占據荊州五郡。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襄助自己對付張魯,法正、龐統因勸劉備圖取益州。劉備遂留諸葛亮、關羽等守荊州,自將數萬步卒入蜀,與劉璋會於涪。期間張松、法正、龐統皆 勸劉備襲殺劉璋,劉備以初來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輕舉妄動為由拒絕。劉璋上表推薦劉備代理大司馬,兼領司隸校尉,配給劉備士兵,督白水軍,令他攻擊張魯。劉備北至葭萌,駐軍不前,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建安十七年(212年),張松事情敗露被殺,劉備於是與劉璋反目。劉備依龐統提出的計謀,召白水軍的楊懷到來並將其斬殺,吞並其部隊。派黃忠、卓膺率軍南下進攻劉璋,佔領涪城。 建安十八年(213年), 劉璋派遣劉璝、泠苞、張任、鄧賢、吳懿等在涪阻擊劉備,都被劉備打敗,吳懿投降。劉璋又派李嚴、費觀統帥綿竹諸軍阻擊劉備,李嚴率眾投降。劉備軍力益強,分軍平定各縣。同時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率軍入蜀。張任、劉循退守雒城,劉備率軍進攻,張任出擊,被劉備軍斬殺,劉循遂堅守不出,龐統率軍攻打雒城時為流矢所中戰死城下。 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乃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時劉備派建寧督郵李恢說降馬超。馬超來到成都,劉備命他率軍屯城北,一時城中震怖。劉備於是派簡雍勸降了劉璋,遂領益州牧,啟用蜀中諸多人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北攻漢中,在漢中之戰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又迫使曹操退軍,完全占據了曹操的漢中,同年進位漢中王,使蜀漢政權達到了最為鼎盛時期。 丟失荊州,慘敗夷陵 然而,漢中佔領不久,關羽孤軍北伐,雖然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呂蒙以白衣計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東漢大統,年號「章武」。同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意圖奪回荊州,但於公元222年夏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最終撤退到白帝城。劉備雖然大敗,但是餘威仍在,孫權聽說劉備駐扎在白帝城,非常害怕,慌忙遣使請和,劉備出於對全局的考慮,同意孫劉再次聯盟。 劉備於223年四月逝世,謚號為昭烈帝。 人物性格籠絡豪傑,深得人心 劉備寡言少語,喜怒不形於色,能謙恭待人,城府極深。劉備年輕時師從東漢大儒盧植不愛讀書,喜歡弄狗騎馬,喜歡結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時代就有不少年輕人爭相依附他,這是他性格的優點。 劉備寬仁、忠厚、慈善、好施、善於收買、籠絡人心,這是他性格中遠遠勝於曹操的地方。曹氏父子占據北方大部,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上、軍事上都佔有明顯的優勢。但曹操行事殘暴,時常就屠城,劉備行事多與曹操相反:曹操急暴,劉備寬仁;曹操狡詐,劉備忠厚;曹操篡漢,劉備扶漢,因此,劉備深得人心。劉備入蜀後,實行拉攏當地豪門士族的政策,發還他們的田地和房屋,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因而深得民心。 識人善用,君臣融洽 劉備禮賢下士,慧眼識才。在愛才、用才上,盡管劉備、曹操、孫權三人有共同的特點,但劉備比他們兩人更勝一籌,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對人評價:「劉備這個人會用人,能團結人,終成大事。這是他成功的關鍵。」 陳壽也評價劉備為:「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劉備創業之初,勢單力薄,顛沛流離。雖然兩次占據徐州,但都最終失敗,但是他注意收買人心,不論什麼情況,他都以民為先。後來,三顧茅廬得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對」,形成自己的立國綱要。他一生重用諸葛亮,如魚得水,共謀大業。他在鄉黨之中得到後來勇冠三軍的關羽、張飛,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鎮守了漢中這個戰略重地……從另一方面說明劉備知人善任的本色,很會籠絡人心。 堅忍不拔,終成大事 劉備性格中還有堅韌不拔、屢敗屢戰的優點。劉備創業之初,艱辛異常,東奔西走如喪家之犬,依靠袁紹時,受到節制,依附曹操時,曹操眾謀臣想誅殺他。曹操兩次都免殺,並以禮相待,後他又趁機逃脫,聯吳拒曹。他也曾依賴劉表,卻被劉表暗地裡提防,忍辱存身,以圖稱霸。可見他有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是一個打不敗、拖不垮的硬骨頭。 寬以待人,心胸廣闊 夷陵之戰中,劉備大軍潰敗,部將黃權再不得已的情況下,率軍投降曹魏,當時大臣們都勸劉備將黃權全家滿門抄斬,劉備卻說,黃權投降曹魏是不得以的舉動,還說:「黃權並沒有辜負我,是我辜負了黃權!」,身居高位,有如此廣闊的胸襟,實為難得,所以後世人都以寬以待人評價劉備 劉備相貌季羨林認為歷史上記載的劉備相貌屬後人根據佛教典故杜撰出來的。 在中國歷史上,為了迷惑和欺騙人民大眾,最高統治者皇帝想方設法,編造神話,增加自己的神秘性,以利於統治。他們往往首先從統治者的軀體上做文章,說他們生得怎樣怎樣與普通人不同。
Ⅶ 歷史上劉備建立的究竟是蜀國還是漢國
劉備建立的是蜀國。在三國混戰期間,劉備依靠諸葛亮,趙雲等人輔助建立了蜀國。
Ⅷ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世不乏賢」這句話看來簡單,但非善於知人者是不能道出的。那些庸碌或專多儀的軍制屬就經常感嘆無才可用,或用而疑之。劉備臨死時,告誡諸葛亮說:「馬夙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是諸葛亮不以為然,後來諸葛亮初次伐魏,即用馬謖為先鋒,結果招致了街亭之敗。說明劉備在知人方面,確實有高明之處
Ⅸ 劉備是什麼歷史人物
劉備(公元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專定市涿州市)人,三國屬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謚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歷史上的劉備,在亂世中崛起,作為與曹操、孫權鼎足而立的天下英傑,蜀漢政權的開國之君,既有「明君」之譽,又有「梟雄」之稱,而對於劉備的梟雄色彩,《三國演義》有意加以淡化,或者不寫,或者來個移花接木。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劉備塑造為理想的「明君」,著重表現了其堅忍不拔的毅力,對其機變權略也有所表現,《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其言行確有「似偽」之處;但從形象的整體來說,其「長厚」大體上還是真實可信的,是其形象的基調,「不是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