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各位初三的大俠們,中考考不考歷史啊
樓下的友你不要誤導人,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說中考不管是哪裡都要考歷史好不好!中考有語、數、外、物、化、歷、政,至於生物和地理有些地方就直接給學校評分了。樓主要好好學習這些科目,中考很重要。
❷ 中考歷史一般是考些什麼
識記能夠識讀歷史圖表,正確計算歷史年代。能夠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並處理歷史信息。在識版記的基權礎上,能對所學的歷史內容進行歸納和整理,形成對歷史問題的初步認識。具備用書面以及圖表等形式陳述歷史的能力。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分析、比較歷史問題的因果關系、利弊得失及作用影響等,並能做出自己的解釋和判斷。
掌握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釋歷史問題的基本方法。會客觀認識和評價重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能將所學的知識在實際中加以運用,解決新的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❸ 初三中考考幾科啊,政治歷史地理考嗎謝謝。
地理不考,生物不考,初二的時候會考完就結束了。三大主科+政治+歷史+化學+物理都要考。有的地方還有考體育。
❹ 中考歷史 考什麼
答:1 基礎框架要理清,保證主觀題能在最快速度找到書上的知識點,這個主要就版是目錄的大框架和里權面一節節的小框架
2 基礎知識還是要背的,具體書可以不背出但要看熟(有時間的話把書完整看一遍,有個大概的印象),細節(比如說時間)還是應該注意一下,全開卷的話可以避免把時間浪費在客觀題上,半開卷的話也可以拿到細節分
3 選擇題(客觀題)中考細節一般不會很多(各地事情不同)
4 審題(尤其是主觀題),開卷一般會採取比較靈活的形式,也會有例外,比如用比較大的基礎題(這種比較簡單,但抄寫量大)。靈活的題目一定要弄清問什麼,尤其要看清材料,基礎知識寫完的基礎上就抄材料,如果找不到,就直接從材料里找,中考的話,出卷比較規范,質量高的卷子一般不會有無用信息。基礎題,要答的規范,全面,這個主要就是對書的熟練程度
5 答題,寫標號,因為一般是踩點,所以不用照書抄,可以簡練一下,但也不要里書本語言太遠,以免給老師留下不好印象,這樣給分比較清晰,覺得有寫錯里的話,有空間的話可以不劃掉,不然第一浪費時間,也會使卷面不整潔,而且有可能你劃掉得是一個踩分點。
❺ 中考歷史主要考的內容有哪些 中考歷史主要有哪些題型
選擇主要題型有以下幾類:
一.單項選擇題
選擇題是歷史學科中考的基本題型之一,題干以文字形式或圖表材料呈現,可以考查歷史概念、歷史事實、歷史結論、階段特徵等各種內容,以及考查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歸納、比較、概括、辯證全面地認識和分析問題等各種能力,需要學生在平時扎實掌握基礎知識,是一種設題靈活、客觀性強、覆蓋面很廣的多功能題型。
1.概念型選擇題
此類選擇題主要依據基本歷史概念來命題,此類題在題干中提出一個基本概念,備選項則是對這一概念的闡釋。在題干中經常出現的主要標志性用語有「內容是」、「標志是」、「性質是」、「特點是」、「准確的理解是」等。
2.材料型選擇題
通過文字材料或圖表材料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需要從材料中准確地獲取有效信息,是課改以來中考試題中廣受命題者青睞的題型。
3.分析評判型選擇題
此題型加強對歷史概念、歷史觀點和歷史結論等進行分析、判斷和評價,不著眼於「是什麼」,而著眼於「為什麼」
(1)揭示本質選擇:通過用材料創設新情境的形式,要求考生能夠透過材料的表象,深入地揭示歷史發展進程的本質。
(2)因果判斷選擇:分析歷史事件中存在著的各種不同因素,根據題目指向要求找出與上述因素相對應的背景、原因、目的、結果。
(3)比較選擇: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放在一起或把同一歷史現象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表現放在一起,通過分析、歸納、比較,找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4)程度選擇:選項與題干隱含著論點與論據的關系,在各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其他選項雖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夠全面或處於次要地位或不合題意而不能成為最佳選項。題干求答項前後,多有「最主要」、「最重要」、「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詞或形容詞。
(5)逆向(否定)選擇:要求選出與事實不符的選項。題幹部分採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無」、「沒有」、「不正確」、「不準確」、「錯誤」等詞語,
4.組合型選擇題
將同類選項按一定關系進行組合,通常在題干中列出三組或三組以上的歷史知識,並冠之以數字序號,然後分解組成備選答案作為選項。也可以構成否定形式,可據題意從選項中選出符合題乾的應該否定的一個組合選項。
❻ 歷史中考主要考哪幾方面的內容
基礎知識會考時間地點人物文獻事件等,這些東西都要知道了解還能簡述,還有識圖題專,主要是秦始皇,開屬國大典,中英香港交接儀式,馬克思恩格斯,蒙娜麗莎這些常考,三大戰役,戰國七雄,三國協約這三副圖的位置要記、綜合題的話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會運用所學的知識,還會出現一些符合當前國際形勢的題目,我預測今年可能會考和新疆有關的知識,我們這邊還有十分的地方文化常識,不知道你那裡有沒有,不過話說回來,老師沒有給你們發考標嗎
❼ 初三歷史考試怎樣考的好
首先呢,歷史背來誦是必須的源,但關鍵是在於你是否能將知識點都連接起來,其實初三上冊重點是放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工業革命3次一定要熟記,在閱題時,要認真審題,注意「完全」「開始」等字眼,多做題,把握准確率。
❽ 九年級上冊期末考歷史主要考什麼
二、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10世紀)*地理位置:城市多興起於交通便利、相對安全、容易獲得廉價原料和銷售產品的地方。*著名代表城市:義大利的威尼斯、英國的牛津、英國的曼徹斯特。*意義: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的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三、拜占廷帝國(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拜占廷帝國:395年~1453年)*繁榮:拜占廷帝國的商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在這里保存下來。著名的聖索非亞大教堂(基督教)是拜占廷建築和藝術成就的結晶。*衰落:①帝國窮兵黷武,四處征討,造成國庫空虛,財盡民窮;②外族入侵;③專制統治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滅亡:15世紀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軍(奧斯曼土耳其)攻陷,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國終於滅亡。(與西羅馬帝國滅亡相距一千年)第6課 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一、希波戰爭(馬拉松:菲迪皮茨)(希波戰爭是早期東西方文明的重要沖突之一)*波斯帝國的形成與擴張:公元前6世紀(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古代伊朗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波斯帝國頻繁地出征和擴張,先後征服埃及等國家和地區。*希波戰爭:①過程:公元前5世紀早期,波斯帝國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爭。②結果:公元前5世紀中期,希臘軍民贏得戰爭的勝利。二、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馬其頓王國: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強大起來,於公元前4世紀後期打敗希臘聯軍,控制了希臘。*路線:亞歷山大大帝出兵東征,掃盪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後回師佔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影響:①積極: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極:戰爭帶來災難,充滿暴力。三、羅馬帝國(大秦)的擴張與文化傳播*擴張:公元前27年以後,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統治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廣袤的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文化傳播及其影響:一方面,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治充滿著暴力;另一方面。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第7課 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阿拉伯人把中國的古代發明輾轉傳入西亞和歐洲等地,也給中國帶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教文化。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二、阿拉伯數字的由來:印度人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紀初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16世紀時寫法已與現在的寫法基本一致。三、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①翻譯保存了許多希臘著作;②創立了完整的代數學;③拉齊斯的《醫學集成》、依本•西拿(醫王)的《醫典》被歐洲醫學界長期奉為權威著作。四、絲綢之路——連接東西方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的重要道路五、元朝宮廷中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及《馬可•波羅行紀》*1217年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1275年到達中國元朝的首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國生活了17年以後,從海路回到義大利。後口述了在東方的經歷和見聞,由其一位獄友記錄成為《馬可•波羅行紀》一書。*《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嚮往,刺激了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友好往來。六、和平交往的意義:和平交往是主旋律,傳播了世界先進文化與生產力。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對人類整體文明的進步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積極影響。第8課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①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古代埃及人;②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③腓尼基字母(公元前2000年)——腓尼基人;④希臘字母 拉丁字母(羅馬) 歐洲字母。二、世界三大宗教*佛教 創立時間:公元前6世紀;地點:古印度;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教義:眾生平等,忍耐服從,滅欲;經典、節日:《大藏經》,成道節、浴佛節*基督教 創立時間:公元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創始人:耶穌;教義:耶穌就是「救世主」,死後可以升入「天堂」;經典、節日:《聖經》,聖誕節、復活節*伊斯蘭教 創立時間:公元7世紀;地點:麥加;創始人:穆罕默德;教義:只有唯一的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經典、節日:《古蘭經》,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共同特點:三大宗教均產生於亞洲,教義中均宣揚「忍耐順從」;後來都被統治階級利用,成為控制人們思想的工具。三、耶路撒冷被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視為「聖地」。耶路撒冷成為伊斯蘭教僅次於麥加、麥地那的第三大聖地。第9課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一、傑出的科學家*阿基米德(古希臘)——「科學之神」①品質:從小善於思考,喜歡辯論;②重大發現及發明:杠桿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車。*亞里士多德(古希臘)——「網路全書式」的學者二、文學與戲劇(古代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荷馬史詩》:①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荷馬;②價值: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作,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俄底浦斯王》: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索福克勒斯(把古代悲劇藝術推向成熟);*「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間故事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阿拉丁和神燈》《漁翁的故事》。三、著名建築*阿拉伯式建築代表:麥加大清真寺(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哥特式建築代表: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2世紀,用了180年建成,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石頭的交響樂」)第10課 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14世紀至16世紀的歐洲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一、文藝復興——「人的發現」*時間及地點:①14世紀前後,開始於義大利;②15至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他地方。*根本原因:義大利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的產生和發展(經濟基礎)。*實質: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特點:借古典文化宣傳。*指導思想:人文主義(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代表人物及其作品:①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義大利),代表作:長詩《神曲》;②文藝復興的藝術家——達•芬奇(義大利),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③文藝復興的文學巨匠——莎士比亞(英國),代表作:《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意義:文藝復興摧毀了歐洲中世紀教會的精神獨裁,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有力地推動了西歐社會由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的過渡。二、新航路的開辟(始於15世紀)——「地理大發現」「世界的發現」*原因: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商品經濟活躍,要求擴大市場;②其它原因:《馬可•波羅行紀》、造船技術進步、地圓學說流行、指南針得到廣泛應用、某些歐洲人想發財。*過程:①迪亞士:葡萄牙資助,1487~1488年,繞過非洲最南端,並發現好望角,開辟了從歐洲到達印度洋的航路;②哥倫布:西班牙資助,1492年,到達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開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③達•伽馬:葡萄牙資助,1497~1498年,到達印度,開辟了歐洲從海上直通印度大陸的新航路;④麥哲倫:西班牙資助,1519~1522年,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歐洲的環球航行。*影響:①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②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③為殖民掠奪開辟道路,進行原始資本積累,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給亞、非、拉各洲帶去災難。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共和——獨裁——復辟——妥協)(標志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一、「君權神授」下的英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間:1640年~1688年)*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1640年)。*開始的標志:長期關閉的議會重新開會(1640年)。*領導階級:資產階級、新貴族。*領導人物:克倫威爾。*任務: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發展資本主義。*重要戰役:納西比戰役(1645年6月)。*特點:曲折性,不徹底性。*結果: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二、查理一世命喪斷頭台——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英國成立共和國,克倫威爾擔任「護國主」三、《權利法案》的頒布(英國議會)*查理二世復辟(1660年),進行了瘋狂的反攻倒算。*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宮廷政變(「光榮革命」),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新的國王。*①時間:1689年;②目的: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③內容:規定不經議會的批准,國王不能征稅(財政權),也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軍權);同時,還規定國王既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立法權)。*意義:⑴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⑵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第12課 美國的誕生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發展*北美13個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非洲黑人奴隸。*北部:資本主義工商業(如造船業);中部:盛產糧食(如小麥、玉米);南部:種植園盛行(如稻米、煙草、棉花)。二、美國獨立戰爭(時間:1775年~1783年)(既是民族解放運動,又是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任務:脫離英國獨立,發展資本主義。*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階級。*導火線: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開始:1775年4月,來剋星頓槍聲。*建軍(大陸會議):1775年5月,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建國: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戰役。*勝利:1781年,約克鎮英軍投降。*勝利原因:戰爭的正義性,人民群眾積極參戰,有利的國際緩助,大陸軍的頑強作戰,華盛頓的英明指導。*和約:1783年,英、美簽訂《巴黎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結果:建立了聯邦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聯邦政府)。三、《獨立宣言》的發表及美國1787年憲法*獨立宣言的發表(時間: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意義:①宣言痛斥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利;②宣言同時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美利堅合眾國——美國誕生了。*1787年憲法的制定——聯邦政府成立:1787年,美國制定了憲法。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規定總統既是國家 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四、美國獨立戰爭的意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第13課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一、法國大革命(時間:1789年~1794年)*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任務: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發展資本主義。*領導階級: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羅伯斯庇爾。*導火線:1789年,三級會議的召開。*開始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獄。*《人權宣言》的頒布(制憲會議):①內容: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②意義:體現了反對封建等級制度和君主專制的進步思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1792年~1804年)和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1792年)。*高潮:羅伯斯庇爾等人的恐怖政策(當時雅各賓派專政)。*羅伯斯庇爾等人於1794年7月在政變(熱月政變)中被推上斷頭台,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結果: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法國大革命的意義: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震撼了整個歐洲的封建秩序,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它的徹底性,為世界各國樹立了榜樣)。二、拿破崙和他的帝國*拿破崙政變和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1799年底,拿破崙發動政變(霧月政變),奪取了政權。五年後(1804年),他加冕稱帝,建立帝國——歷史上稱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1814年)。*拿破崙的早期戰爭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動搖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後期戰爭侵犯歐洲各國,掠奪各國人民,最終導致帝國滅亡。*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的根本原因:當時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遠遠大於資產階級勢力。第14課 「蒸汽時代」的到來一、英國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840年前後)*開始:「珍妮機」的發明為開始的標志。*完成:18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生產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完成標志)。*政治前提:資產階級統治確立。*直接原因:18世紀,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進程:①18世紀60年代,英國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稱為「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②1785年,英國機械師瓦特改良蒸汽機(標志著人類進入「蒸汽時代」),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瓦特蒸汽機出現以後,在許多生產部門,人們利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1807年,美國的富爾頓用蒸汽作動力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輪船「克萊蒙號」(當時人稱「汽船」)。*1825年,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利用蒸汽機發明了火車機車「旅行者號」。三、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的新興工業部門:機器製造業、鋼鐵冶煉廠、交通運輸業。具有核心地位的技術創新:瓦特改良蒸汽機。四、工業革命的影響: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五、第一次工業革命給中國帶來的影響答:①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後,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近代工業產生(洋務企業和民族資本主義企業);③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六、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第15課 血腥的資本積累(三角貿易、殖民掠奪和殖民擴張)——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一、罪惡的「三角貿易」(16世紀末~19世紀中期,最先進行黑奴貿易的是葡萄牙)*背景:新航路開辟以後,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英國和法國等國都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路線:【出程】歐洲(攜帶槍支、雜物等);【中程】非洲(換取或擄獲黑人後運往美洲);【歸程】美洲(把黑奴賣給美洲的種植園主,再把美洲的金銀和工業原料運回歐洲)。*影響:「三角貿易」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力,奴隸販子卻大發橫財,利潤高達百分之幾百。很多人發財後,回到歐洲,把從黑奴身上賺來的血腥錢投資於工商業,促進了當地資本主義的發展。二、「日不落帝國」(英國)在印度*形成過程:16世紀打敗西班牙,17世紀打敗荷蘭,18世紀打敗法國。*對印度的擴張和侵略(時間:17世紀)①機構:英國東印度公司;②擴張的步驟:建立沿海據點→在內地擴張→掠奪財富。*影響:英國通過在印度及其他地方的殖民侵略,掠奪了無數的財富。英國人利用搶來的這些財富,發展國內經濟;同時,這些殖民地也為英國工業生產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場,進一步刺激了工業的發展,促使英國迅速成長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亞、非、拉美地區的貧困、落後。第16課 殖民地人民的戰爭一、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大起義的背景:19世紀中期,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國侵佔;英國對印度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統治。*時間:1857年~1859年。*領導者:封建王公(以章西女王為代表)。*性質:反抗殖民壓迫的民族解放運動。*1858年,章西女王領導起義軍隊,英勇抗擊進犯章西的英國軍隊。章西失陷後,她率軍轉戰外地,誓死不屈,最後壯烈犧牲。*影響: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爭,表現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者。二、「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爾(「南美的喬治•華盛頓」)*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背景:新航路開辟以後,葡萄牙獨占巴西,西班牙佔領了除巴西以外的整個拉丁美洲。*原因:①西班牙、葡萄牙對殖民地的殘酷壓榨,殖民地人民對殖民統治不滿;②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概況:①時間:18世紀末19世紀初;②人物:印第安人、黑人、土生白人。代表人物:玻利瓦爾,聖馬丁;③1816年以後的十年間,玻利瓦爾由北向南橫掃南美大陸上的西班牙軍隊,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④特點:時間長,范圍廣,南北起義軍聯合作戰。*性質:反抗殖民壓迫的民族解放運動。*結果: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統治者為大勢所迫,宣布獨立。拉美許多國家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起一系列的新興國家。第17課 國際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英國的憲章運動(時間:1836年~1848年)*背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工人待遇卻很差。廣大工人為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積極進行斗爭。*政治綱領:《人民憲章》。*中心內容:工人們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的管理。*性質:是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結果:失敗(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歷史意義: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提供了實踐經驗。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產生條件:①國際工人運動、無產階級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的誕生提供了政治基礎;②馬克思、恩格斯結合工人運動實踐,不斷總結經驗;③汲取前人的精華(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政治經濟學,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共產黨宣言》(1848年)(第一部較為完整而系統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偉大著作)①內容:《共產黨宣言》分析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②影響: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三、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背景:1870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巴黎城下。資產階級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准備鎮壓人民。*經過:①1871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②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③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巴黎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這就是著名的「五月流血周」。*意義: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公社戰士在強大敵人面前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國際歌》(作詞:歐仁•鮑狄埃;作曲:狄蓋特)(為了紀念公社、鼓勵無產階級的斗爭)第18課 美國南北戰爭(1861年4月~1865年4月)——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一、戰爭的爆發(時間:1861年4月)*根本原因:南(種植園經濟)北(資本主義工業)兩種經濟制度不可調和。*矛盾的表現:①關稅問題;②勞動力不足;③在西部新增的土地上是否實行奴隸制。*矛盾焦點:奴隸制的廢存。*導火線:1861年3月,林肯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二、北方的勝利*戰爭經過:①1861年3月,南方十一個州脫離聯邦,組成「南部聯盟」;②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內戰;③1862年9月,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並允許奴隸作為自由人參加北方軍隊),之前還頒布了《宅地法》,戰爭出現重大轉折;④1865年4月,北方軍隊攻佔「南部聯盟」的「首都」里士滿,取得戰爭的勝利。*南北戰爭結束後不久,林肯在劇院被擁護奴隸制的狂熱分子刺殺。三、戰爭初期南方取得勝利的原因答:①南方對戰爭已准備很久;②南方有強大的後盾——英國支持;③南方將領具有較強的軍事指揮能力,有作戰經驗;軍隊在裝備上和組織上都比較好。四、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能夠最終獲勝的原因答:①北方實力雄厚,在經濟方面、軍隊人數方面、軍事力量方面、交通運輸方面占優勢;②美國政府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和《宅地法》。五、美國內戰的意義: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場戰爭,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第19課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一、俄國廢除農奴制——1861年改革(農奴制改革)*根本原因: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目的:為了挽救統治危機,鞏固貴族統治。*前提:不損害地主的利益。*過程: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廢除奴隸制的改革,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內容: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解放」農奴;收取份地贖金)(維護地主階級利益)*意義: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這次改革雖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殘余,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二、日本明治維新(時間:1868年)(此時中國正在進行洋務運動)(與此性質相同的還有中國的戊戌變法)*背景:①閉關鎖國、落後的封建國家,天皇大權旁落,幕府將軍掌握實權;②1853年西方勢力入侵,激化了國內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級武士開始接受西方先進技術和思想,主張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統治, 並取得成功。(或:①內:閉關鎖國、落後的封建國家;②外:美國叩關(「黑船」事件 ,1853年)。)*倒幕運動(時間:1868年)主力軍:中下級武士。*內容: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目的:富國強兵,發展資本主義,擺脫民族危機。*意義: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後,很快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改革的作用:改革社會中某些不利於社會發展的因素,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只有以奮進的精神實施改革開放,吸取先進文化、科技,才能使一個民族實現自強。改革是推動國家繁榮、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吐故納新,才能充滿活力。
❾ 初三上歷史常考點
1.當今熱點問題,如中日關系,中共會議等。
2.三年之內未考過的大題,一般三年之內考過的大題不會重復出現。
3.與2013年周年整數周年相關的大事要重點把握。
❿ 中考歷史主要考哪些內容
分三個方面
一.從內抄容上看:分世界史和襲中國史。考察歷史事件對其歷史的影響,這是宏觀的考察。世界史和中國史所佔的的分值不同,大多數地區中考側重於中國史。
二.從微觀上看:一個事件要分幾部分來考察,也就是大題中的1234小問。主要分為:事件的原因、過程(其中的人、地、時間、結果)、影響(作用)、啟示(開放性為主)。所有時間都可以這樣考。
三.總想考察歷史事件間的聯系。這是比較難的的一部分,多通過材料大題讓找聯系、啟示。要求考生要自己的准確認識、理性的去分析。
其實歷史不難,認真復習,把歷史當做一串串有趣的故事自然會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