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有哪些紀年法

歷史上有哪些紀年法

發布時間:2021-02-22 00:40:58

⑴ 歷史上曾採用過的哪些紀年法

我國古代的紀年法比較復雜,現擇其要,依次介紹年號紀年、星歲紀年、干支紀年、生肖紀年。

(1) 年號紀年

我國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紀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漢武帝劉徹開始用年號紀年,即位那年稱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順次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換年號就重新紀元。歷史上使用過的年號,約有八百多個。古醫書有不少是用這種方法來紀年的,如宋?劉昉《幼幼新書》李庚序題作「紹興二十年九月幾望」。紹興是南宋高宗趙構的年號。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紀年明確,可以直接表明具體的年份。

(2) 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是我國古代最基本的紀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記載見於《淮南子?天文訓》,但西漢時這種方式還不通行。自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開始干支正式用於紀年。干支紀年在中醫古籍中有廣泛的應用。如清?柯琴《傷寒論注?自序》題作「時己酉初夏也」,據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當為公元1729年。當然,更常見的是皇帝年號加上當年干支的合記方法,如明?陳實功《外科正宗?自序》題作「萬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段成己《肘後備急方?序》題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號與干支並用。還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注?序》題作「時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自序》題作「至元三年歲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兩法並用紀年的長處是不易錯亂。

(3) 星歲紀年

戰國時代,天文占星家根據天象紀年,有所謂星歲紀年法。星指歲星(即「木星」),歲指太歲(古代天文占星家設想出的假歲星,又叫歲陰、太陰)。故有歲星紀年法和太歲紀年法。宋?夏竦《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序》題作「時天聖四年歲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歲星紀年。金?張從正《儒門事親》「頤齋引曰」題作「歲在單閼陽月晦日」,「單閼」就是用太歲紀年。

(4) 生肖紀年

十二生肖之說起於東漢,漢前未見記載。生肖可以用來推算一個人的年齡、出生的年份,歷史上也使用過生肖紀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兒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號,鼠兒年即甲子,為公元1324年)的記載。

⑵ 歷史上還有哪些紀年法

有黃帝紀年法
,郭守敬的授時歷紀年法,公元紀年法等等。

⑶ 歷史上的紀年法有哪幾種

我國歷史上使用的紀年法重要的有4種:

(1)干支紀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循環相配,可配成六十組,通稱為「六十甲子」,用來表示年歷,六十年後周而復始。

(2)帝號紀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後,周朝史書中出現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魯國史書《春秋》,是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宣王」和「隱公」均為帝王或諸侯的謚號,這就是帝號紀年。

(3)年號紀年。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即位,使用年號「建元」,首創年號紀年。以後歷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號。從漢武帝至清宣統三年,前後2051年中,建立過600多個帝王年號。

(4)黃帝紀年。辛亥革命期間,一些報刊和革命黨人為反對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號紀年,而以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祖先黃帝為年號來紀年,史稱「黃帝紀年」。由於計算的起始時間不同,當時各報刊採用的黃帝紀年的年代也不統一。對1911年,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推斷為黃帝4609年,中國留日學生江蘇同鄉會編印的《江蘇》推斷為黃帝4402年,由黃藻編輯初刊的《黃帝魂》推斷為黃帝4622年。其中,《民報》所用年代為多數革命黨人接受,武昌首義後湖北軍政府頒發的文告即以此為據,各省響應起義的文告也多采此說。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通電各省,定黃帝紀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從這一天起,不再使用黃帝紀年了。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紀年法

我國古代一直延續的是干支紀年法,從漢武帝開始,又有了年號紀年法。
在中華文明圈的國家,基本使用的是中國帝王紀年。(當然,他們本國又有自己的帝王紀年。)。
日本受漢文明影響很深,但是他們學習中國之後,一直採用的是自身的紀年方式,比如,日本現在存在三種紀年,一種是黃道紀年,以日本神武天皇即位為元年開始算起;一種是年號紀年,是以日本在位天皇年號為算。

其他國家,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等。
而在歐洲,在羅馬教皇確立基督教為國教之前,各國都有自己的紀年法。
古代巴比倫王國:納波納沙爾紀年(巴比倫紀年) 以第四王朝國王納波納沙爾登基的公元前747年為紀元。

古代希臘:希臘紀年,以宙斯創世的公元前5598年為紀元

古代羅馬:不得不說,羅馬的紀年比較混亂,一會兒使用古羅馬紀年,興起之後以創建羅馬城的公元前753年為紀元。一會兒是「××和××執政之年」等等。

瑪雅王國:瑪雅紀年,以傳說的世界大洪水第一次結束的公元前3373年為紀元。

阿拉伯帝國:他們採用的伊斯蘭紀年,以穆罕默德出走的公元622年為紀元。

至於目前國際通用的「公歷」紀年,或者說基督紀年是:公元525年,一個叫狄歐尼休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即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穌誕生在古羅馬國王戴克里先在位248年前的說法,並且主張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歷時,繼續採用了這種紀年法。格里高利歷是純粹的陽歷的一種,最初用於計算「復活節」。由於格里高利歷的陽歷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所以被稱為公歷。從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穌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

⑸ 世界歷史上還有過哪些紀年法

1、公元紀年法:這是我國今天採用、也是世界上通用的紀念方法.

2、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是我國古代最基本的紀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記載見於《淮南子?天文訓》,但西漢時這種方式還不通行.自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開始干支正式用於紀年.干支紀年在中醫古籍中有廣泛的應用.

3、年號紀年法:我國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紀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

4、民國紀年法:1912年中華民族成立後,定1912年為民國年號.從此又有了民國紀年法.

5、生肖紀年法:十二生肖之說起於東漢,漢前未見記載.生肖可以用來推算一個人的年齡、出生的年份,歷史上也使用過生肖紀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兒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號,鼠兒年即甲子,為公元1324年)的記載.

5、星歲紀年法:戰國時代,天文占星家根據天象紀年,有所謂星歲紀年法.星指歲星(即「木星」),歲指太歲(古代天文占星家設想出的假歲星,又叫歲陰、太陰).故有歲星紀年法和太歲紀年法.

(5)歷史上有哪些紀年法擴展閱讀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公元紀年。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

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⑹ 我國歷史上的紀年法有哪幾種

歷史老師告訴你
農歷紀年(天乾地支),某一皇帝在位的年號紀年(康熙XX年,乾隆XX年),國家建國時間紀年(民國XX年)。

⑺ 歷史上的紀年法有哪些

我國歷史上使用的紀年法重要的有4種:

(1)干支紀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以十於與十二支循環相配,可配成六十組,通稱為「六十甲子」,用來表示年歷,六十年後周而復始。

(2)帝號紀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後,周朝史書中出現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魯國史書《春秋》,是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宣王」和「隱公」均為帝王或諸侯的謚號,這就是帝號紀年。

(3)年號紀年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即位,使用年號「建元」,首創年號紀年。以後歷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號。從漢武帝至清宣統三年,前後2051年中,建立過600多個帝王年號。

(4)黃帝紀年辛亥革命期間,一些報刊和革命黨人為反對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號紀年,而以傳說中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為年號來紀年,史稱「黃帝紀年」。由於計算的起始時間不同,當時各報刊採用的黃帝紀年的年代也不統一。對1911年,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推斷為黃帝4609年,中國留日學生江蘇同鄉會編印的《江蘇》推斷為黃帝4402年,由黃藻編輯初刊的《黃帝魂》推斷為黃帝4622年。其中,《民報》所用年代為多數革命黨人接受,武昌首義後湖北軍政府頒發的文告即以此為據,各省響應起義的文告也多采此說。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通電各省,定黃帝紀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從這一天起,不再使用黃帝紀年了。

⑻ 歷史上的紀年法具體是什麼

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方法一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方法二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鍾山記》「元豐七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指南錄>後序》「德祐二年」、《雁盪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簡稱,宋真宗年號)等。
方法三
(3)干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應為辛亥。近世還常用干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
方法四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如《揚州慢》「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shen)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祭妹文曠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丁亥」是干支紀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乙酉四月」,「順治」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乙酉」是干支紀年。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有哪些紀年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