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歷史有哪些大事件
殖民時期以前(1607以前)
在兩萬多年前,有一批來自亞洲的流浪者,經由北美到中南美洲,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約有2,000萬,其中有大約100萬人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和美國中北部,
其餘絕大部分住在現在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大約1萬年前,又有另一批亞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這是後來的愛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他們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殖民時期(1607-1753) 1607年,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
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於沿岸地區,其中大部分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獨立運動(1754-1783) 18世紀中葉,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 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擴張,
使他們產生某種自覺,自覺到英國的迫害, 而萌生獨立的念頭.1774年, 來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
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 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 並接受處分.1775年,
在麻州點燃戰火,5月, 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 並發表有名的獨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
這也是最後致勝的要素.1781年, 美軍贏得決定性的勝利,1783年, 美英簽定巴黎條約,結束了獨立戰爭. 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使美國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達他們政治觀念的機會. 1787年,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 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他們採取一項原則,
即中央的權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須有審慎的規定和說明, 同時,他們也接受一項事實,
那就是全國性政府必須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此外,
為了防止中央權力過大,而採取孟德斯鳩的均權政治學說,即政府中設置三個平等合作與制衡的部門, 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調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權占控制地位. 向西擴張(1820-1849) 19世紀初期, 數以千計的人,越過阿帕拉契山, 向西移動,有些開拓者,
移居到美國的邊界,甚至深入屬於墨西哥的領地、以及介於阿拉斯加與加利福尼亞的俄勒岡. 開拓者勇敢、勤奮地向西尋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沖突(1850-1869) 引起內戰的原因, 不單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問題,還包括了思想上的沖突.
內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對這個國家的存在, 作了一番考驗.經過了這次考驗, 美國才步向一個中央集權化之現代國家的坦途.南北之間,
為奴隸問題而起爭執,南方在全國政治上的主要方針, 就在保護和擴大"棉花與奴隸"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製造業、商業和
金融的中心,這些生產無需依賴奴隸, 這種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沖突都是由來已久的.1860年代初期, 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另組政府,
北方則表示,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1861年,內戰爆發了, 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打了四年,
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 1865年,北方戰勝了, 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恢復統一,而且, 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
工業化與改革(1870-1929) 19世紀初期, 美國開始工業化,而內戰之後,
則步入成熟階段.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 她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機器代替了手工,產品大量增加.
全國性的鐵道網,增進了貨品流通. 應大眾的需要,許多新發明應市了. 銀行業提供貸款,促成工商業經營的擴大.
故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1914 年,世界大戰爆發,
1917年,美國終於被捲入大戰漩渦中,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0-1959)
經濟大恐慌,影響的不只是美國, 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經濟大恐慌, 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
工廠商店關門,銀行倒閉,一片蕭條. 1932年,羅斯福當選總統, 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
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二次大戰,才蘇醒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兩國, 關系日趨惡化,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
加緊准備,一如戰時, 這種狀態,被稱為「冷戰」. 70年代中期, 經濟一度復甦,但到70年代未期, 又出現通貨膨脹.1976年,
美國建國200周年,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1981年4月12日, 美國成功地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1985年,里根連任總統, 在日新月異的人類發展史中,美國將展開新的一頁. 1964年—1980年的美國歷史
主要條目:第一次石油危機和第二次石油危機 美國和蘇聯的冷戰至這段時期仍未停止.其間美國和蘇聯展開了一連串的太空競賽,蘇聯
1969年,美國太空人在月球上豎起國旗
派出了世界首個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國則派太空人首次登陸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發戰爭,北越與南越開戰,美國為阻止蘇聯和共產勢力擴張,毅然介入越戰.其間美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最終北越統一了越南,美國的企圖未能實現.
1973年10月以色列與中東一系列國家關系惡化,觸發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1974年美國還要派發汽油定量配給票.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增長在這段期間就下降了4.7%.
過了數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後伊朗和伊拉克開戰,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引起了西方工業國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大概下降了3%.
❷ 幾個美國歷史問題
1920年8月26日美國婦女復獲得制選舉權
1920年8月26日,由於一份賦予美國婦女投票權利的宣言的簽訂,歷時81年的斗爭今天上午靜悄悄地結束了。當國務卿班布里奇-科爾比簽署文件證明批准美國憲法第19條修正案時,沒有婦女在場。
在歡呼這一長期斗爭的最終一步的同時,全國婦女黨的領袖們對把她們排除在華盛頓科爾比家舉行的簽字儀式之外一事提出了抗議。一位爭取婦女投票權運動領袖阿比-斯科特-貝克夫人說:「這是非常可悲的」。這一運動的許多領導人整夜守望。等待著證明田納西州已於兩天前批準的這一修正案的文件的到達,以湊夠批准議案所需要的州數。
❸ 美國的歷史問題20個(中文)要有答案
美國歷史簡介
工業化與改革
19世紀初期,美國開始工業化,而內戰之後則步入成熟階段。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美國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美國被捲入大戰漩渦中,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
在戰後的10年間,美國的社會與文化可說是個無生氣、無感情、屬於商人階級的10年。據1929年統計,居城與居鄉的比率是56:44,這時舉凡現代生活的特色,諸如汽車、電話、收音機、洗衣機,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戰後經濟呈現極度的繁榮,原因有二, 一為政府不再干涉私營企業且有立法保護之;二為新技術的帶動。雖然經濟成長很快,但是基礎不穩。
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經濟大蕭條影響的不只是美國,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經濟大恐慌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工廠商店關門,銀行倒閉,一片蕭條。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總統,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蘇醒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軸心國的戰敗、英法實力的衰退,美國和蘇聯成為了超級大國,世界被分成了東西方兩大陣營。美蘇及其各自陣營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加緊准備,一如戰時。這種狀態,被稱為「冷戰」。
冷戰結束
美國歷史自1960以來,許多方面仍是戰後發展的延續。經濟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氣,仍舊是不斷膨脹;從城市移居到郊區的人口繼續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過了居城人口。1960年初期,黑人問題成為美國內部最主要的問題。
1960年代中期,許多美國人開始不滿政府的對外政策。此外,由於工業的發展與人口的集中,60年代後期,生態環境的污染廣受注意。70年代初期,由於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是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一度復甦。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6年,美國建國200周年,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美國在冷戰中最終拖垮了蘇聯,1991年,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兩大陣營之間意識形態的壁壘也被打破了。1981年4月12日,美國成功發射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恐怖襲擊與反恐政策
911事件: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2001年發生於紐約和華盛頓的「9.11事件」對美國及全球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次事件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美國政府對此次事件的譴責和立場也受到大多數國家同情與支持;全球各地在事件後都有各種悼念活動。該事件也導致了美國的外交政策集中於對付恐怖主義威脅。美國政府開始了反恐戰爭和行動,在2001年10月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後,又在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海珊的政權,建立了伊拉克臨時政府。
四、政府機構
始建於1793年的美國國會大廈與和平紀念碑請參見詞條「美國政府」、「美國政體」、「美國總統」、「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憲法性文件《聯邦條例》。1787年5月制定了憲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屆國會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為獨立、統一國家的成文憲法。兩個世紀以來,共制定了27條憲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國會通過的包括保證信仰、言論、出版自由與和平集會權利在內的憲法前10條修正案,後通稱「民權法案」(或「權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過的關於廢除奴隸制度和承認黑人公民權利的第13條和15條修正案;1951年通過的規定總統如不能行使職權由副總統升任總統的第25條修正案。憲法的主要內容是建立聯邦制的國家,各州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包括立法權;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門鼎立,並相互制約。憲法規定,行政權屬於總統,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職權集中於總統一人,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不對國會負責。總統的行政命令與法律有同等效力。
總統通過間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政府內閣由各部部長和總統指定的其他成員組成。內閣實際上只起總統助手和顧問團的作用,沒有集體決策的權力。美國國會為最高立法機構,由美國參議院和美國眾議院聯合組成。國會的主要職權有:立法權、行政監督權、條約及官員任命的審批權(參議院)和憲法修改權。對總統、副總統的復選權等。兩院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員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眾議員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額選出,共435名,任期兩年,期滿全部改選。兩院議員均可連任,任期不限。參眾議員均系專職,不得兼任政府職務。
此外,國會可通過不需要總統簽署的決議案,它們無法律作用。國會對總統、副總統及官員有彈劾權,提出彈劾之權屬於眾議院,審判彈劾之權屬於參議院。美國設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別法院。聯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組成,終身任職。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宣布聯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無效。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海珊·奧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Jr.)成為美國第44任總統,也是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政黨
美國有多個黨派,但在國內政治及社會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黨和民主黨。
(1)美國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成立於1854年。1861年林肯就任總統,共和黨首次執政。此後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黨一直主政白宮。1933年以後,曾有艾森豪威爾、尼克松、福特、里根、老布希和小布希執政。一般在總統大選中投票給該黨候選人的選民即為其黨員。
(2)美國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其前身是1792年傑斐遜創立的民主共和黨,建黨初期主要代表南方奴隸主、西部農業企業家和北方中等資產階級的利益。19世紀初,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一派自稱國民共和黨,後來改稱輝格黨。以傑克遜為代表的一派於1828年建立民主黨,1840年正式定名為民主黨。19世紀50年代末,民主黨發生一次分裂,部分北方民主黨人參與組建反奴隸制的共和黨。1861至1885年民主黨在野。在1885至1933年的48年中,該黨執政16年,先後由克利夫蘭、威爾遜出任總統。1933年開始,民主黨人羅斯福、杜魯門、肯尼迪、約翰遜、卡特、柯林頓先後當選總統執政。民主黨黨員是大選中投其候選人票的選民。
(3)其他政黨:美國綠黨(United States Green Party)、美國改革黨(Reform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等。
五、行政區劃
美國第一級行政區劃為州,正確來說,州並不是國家下設的區劃,而是由這些州聯合組成國家,因為美國為聯邦制,跟其他聯邦制國家一樣,其一級行政區擁有很大的主權。根據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多項裁定,各州與中央聯邦政府均有司法主權,但中央聯邦政府受到美國憲法的約束,而各州則有相當大的司法主權,但前提是不違反兩項原則:一、其主權不能凌駕於中央聯邦政府及美國憲法;二、其自行制定的州憲法許可權不能超過國家整體主權。
各州行政區劃多分為州直屬及地方所屬,而在層級方面有三級區劃也有二級區劃。州直屬的機構如統計局、監理所及公共衛生所等單位,地方政府則為郡,相當於部份國家的縣,通常各郡會在下設不同層級的區劃,在中西部最常見的是設鎮區。
在某些州,如在密歇根州,其州立大學擁有一定自治許可權,有時州立大學獲得的自治權過於誇張,使得其地位在行政與立法方面相當於一個郡,甚至於超過。在某些州,市獨立於鄉鎮,且有時也獨立於郡,如弗吉尼亞州全部為市。市是半自治體,其本質類似古時的城市國家架構。
今天,美國共分10大地區、50個州和1個直轄特區,共有3042個縣或郡(county,路易斯安那州的郡為parish):
❹ 關於美國歷史的問題啦
美國剛獨立發時候南部還是半奴隸制度,南北戰爭以後才是真正的資本主義制回度,美國走資本主義制度道路很答正常,1783-1860年那個時候就有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還不切合實際,空想主義嚴重,在說美國革命的背後有很明顯的資本支持,所以他走資本注意道路很正常,你看看俄羅斯是怎麼發生革命的就知道美國為什麼是資本主義制度,美國發生顏色革命的條件不成熟。
❺ 關於美國歷史的兩個問題
鬼才知道
❻ 幾個美國歷史問題 幫幫忙
1、隨著北美殖民地自身發展,殖民地人民越來越希望減低對英國本土的依內賴,尋求獨立發容展其自身的經濟。然而,這卻引起了英國當局的不滿,因為英國當局希望北美殖民地能繼續充當其廉價的原材料供應地及商品傾銷的市場,因此,英國當局開始採取很多高壓政策以阻遏殖民地經濟的自由發展。
2、他認為,美洲各殖民地之所以煽動叛亂,根子在於本議院的派系。印花稅法案的制定者這種看法是不足為奇的。這個法案通過向美洲征稅,使煽動叛亂行為有機可乘。
❼ 美國歷史問題!!!
因為亞當斯弱,而傑斐遜是個牛人,美國在傑斐遜的治理下發展的更好。
❽ 美國歷史問題
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的發現是在年七月,丹麥的探險家維特.白令(Caption Vitus Bering)受俄皇彼德一世率領蘇俄的探險隊所發現。在阿拉斯加被發現的消息傳出後,許多俄國的皮毛商人,為獵捕更珍貴的皮毛而製成衣帽,用品(當時的貴族及上流社會都流行穿戴皮衣皮帽),便開始無秩序地掠奪、詐騙當地原住民。後來俄國為了能更有效地控制這個地區,在1784年將Kodiak島正式成為俄國的殖民地,之後阿拉斯加就成後帝俄的版圖。
到了1854年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俄國也害怕殖民地被英國奪走,才提議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最後在1867年,美俄雙方同意以720萬美金成交。而土地合約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十月十八日,故一直到今日,阿拉斯加為了慶祝這天,特定為阿拉斯加紀念日----Alaska Day。這筆土地交易成為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積最大的一筆交易,且平均單價每英畝才二分錢。
不過,當時負責成交這件土地買賣的美國國務卿威廉.西華德(William Seward)受到輿論的指責,許多人還戲稱阿拉斯加是西華德牌冰箱,或是花了一大筆錢買回一個大冰櫃。不過慢慢地隨著金礦的發現及黑金----石油的發掘,美國人也了解到阿拉斯加的重要性。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阿拉斯加戰略及經濟的關系,美國在1959年,將阿拉斯加升格為美國的第49州
隔年夏威夷升格為第50州。
夏威夷原本是一個獨立王國,1894年,當地的美國人發動政變,軟禁了夏威夷女王,成立夏威夷共和國。1898年,美國合並夏威夷王國,部分土著居民一直認為這是一次非法的吞並,並致力於恢復獨立。目前在夏威夷,有數個相關的原住民團體從事爭取獨立的運動。
1946年,聯合國將夏威夷列入非自治領地范圍,美國有責任引導其逐漸獨立。但是1959 年,美國在夏威夷舉行全民公決之後,宣布夏威夷作為美國第50個州加入聯邦。獨立主義者認為這次公決中有大量美國人參與投票,不能完全代表土著居民的意願,因而拒絕承認公決的法律效力。
❾ 關於美國的歷史問題
1. China 1972
2. granting a presidential pardon to President Richard Nixon for his role in the Watergate scandal.
❿ 美國的建立的歷史問題
其實開始是沒有美國人的 都是到哪裡的英國殖民的人 就象日本人 傳說日本人是我國秦國始皇派徐福求葯 跑到日本 後頭沒回來 變成了日本人 感覺帶的人少 你知道繁殖人少就會近情結婚 所以現在日本人有矮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