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司馬遷怎樣評價秦朝的歷史地位
《史記》微旨有三,一曰抑秦,二曰尊漢,三曰紀實.司馬遷抑秦是反對秦政暴虐.他為陳版涉立世家,為項羽立本紀,為張耳、權陳余、魏豹、田儋等人立傳,主旨就是頌揚他們反暴政.但司馬遷抑秦卻有別於那些全盤否定秦朝的"耳食"腐儒,而不同凡響地肯定了秦朝的歷史地位.司馬遷認為統一天下是十分不容易的,慨嘆"蓋一統若斯之難也"①.因此,對於秦取天下多暴這一歷史事實,司馬遷評論說:"世異變,成功大"②,肯定天下壹並於秦,秦王政立號為皇帝這一制度.漢承秦制,推行郡縣制度,景帝、武帝削藩平亂,加強了中央集權.司馬遷頌揚秦朝的統一,乃是為景武之世削藩平亂製造輿論,提供歷史的依據.吳王劉濞、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因先後謀反,國除,司馬遷不立世家,降為列傳,以示貶抑.司馬遷在《淮南衡山列傳贊》中評論說:"淮南、衡山親為骨肉,疆土千里,列為諸侯,不務遵著臣職以承輔天子,而專挾邪僻之計,謀為叛逆,仍父於再亡① 《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
『貳』 記載秦朝以前的歷史古籍有哪些(希望較全面)
若僅是史抄籍的話,現存的史籍襲中包括:
《史記》、《資治通鑒》和《通志》等後世的通史,對先秦歷史皆有記載。
先秦的史籍主要有:《尚書》、《禮記》、《春秋》(《漢書·藝文志》記載有五家傳:《左氏傳》、《公羊傳》、《榖梁傳》、《鄒氏傳》、《夾氏傳》)、《國語》、《世本》、《竹書紀年》、《穆天子傳》等。還有後世整理和編著的記載先秦史實的著作,如《戰國策》、《越絕書》、《吳越春秋》等。
除史籍外,像《管子》、《孟子》、《莊子》、《晏子春秋》、《商君書》、《呂氏春秋》等諸子著作中亦有不少史料記載。還有《山海經》這類的地理典籍. . .
『叄』 司馬遷是如何記載漢代以前的事
其他年代也會有些記載的,他走訪了很多地方的。
比如說他漫遊到汨羅江畔,在汨羅江畔,在當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聲朗誦著屈原的詩,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寫《屈原列傳》寫得那麼有感情,他是親自去考察過,他是在學習屈原的基礎上來寫屈原的。比方說,在韓信的故鄉淮陰,他也搜集了許多有關韓信的故事,你比如說他親自去問別人,說當年韓信受胯下之辱,這大家知道,這個典故,韓信為什麼能夠受胯下之辱而不發怒?而不願意去做出非法的事來,忍了。韓信那麼高的個子,從一個流氓兩個腿之間爬過去,如果按照他的個性,一刀就把他殺了。但是如果把他殺了,後來還能夠建功立業嗎?韓信後來幫助劉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漢,封王封個侯,回了故鄉,韓信自己說,如果當初我把你殺了,我就沒後來的建功立業,所以小不忍則亂大謀。
再比如說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還和孔子故鄉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攬衣挽袖、一步一揖,學騎馬、學射箭,學行古禮,以此表達他對孔子的紀念,高山仰止,對孔子的紀念。
再比如講,在孟嘗君的故鄉薛城,他走鄉串巷,考察民風,而且他考察這個地方的民風跟當年孟嘗君好客養士有什麼關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這樣說,司馬遷在漫遊的旅程中,不放過任何一個了解歷史的人,不放過任何一個存留於人們口碑上的故事,獲得了許許多多從古籍當中所得不到的歷史材料,同時他深入民間,廣泛地接觸了人民群眾的生活,使得他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認識逐漸深入。
此外他遍歷名山大川,飽覽了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了性情,從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學的表現力。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遷三十八歲時,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機會閱覽漢朝宮廷所藏的一切圖書、檔案以及各種史料的機會,他一邊整理史料,一邊參加改歷。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國第一部歷書《太初歷》完成,他就動手編寫《史記》。《史記》講了許多能人的故事。
『肆』 記載秦以前的史書都有哪些特別是夏商周以及堯舜禹的。
【史記】
【春秋】三傳
【戰國策】
【呂氏春秋】
【左傳】
『伍』 司馬遷的史記是用來記載什麼歷史的。
《史記》是一來部貫穿源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陸』 司馬遷寫了《史記》,他是怎麼知道幾千年以前的事情的
現在很多人懷疑《史記》,認為《史記》記載的,有可能是假的歷史。之所以認為《史記》是假的歷史。
一是因為《史記》所記載的內容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的。那是兩三千年前的事情了,司馬遷又是如何知道那時候的事情呢?
二是秦始皇曾進行過「焚書坑儒」。當時李斯曾給秦始皇建議說:「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也就是說把除秦朝以外的歷史書都燒掉了。既然都燒掉了,自然就沒有了。三是項羽進入咸陽的時候,曾火燒阿旁宮。有可能燒掉了不到史書。
四、司馬遷曾游歷全國收集史料。司馬談不但讓司馬遷讀了皇宮中可能讀到的所有書,而且還讓他去全國游歷。司馬遷去全國游歷,他至少有三方面的收獲。
一是他了解到了歷史上所發生事件的地理面貌。古代和現在不同,現在由於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我們很難感受了在這塊土地上歷史事件的原貌。但是古代的地理地貌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因此,司馬遷能夠體會那些歷史事件的所有場景和面貌。這讓他在寫的時候,具有足夠的真實性。
二是司馬遷在這次游歷中,獲得了許多流傳於民間的各種史料。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但是,實際上他並沒有把民間所有的書都燒光,有非常多的人把那些書偷藏了起來。有不少人知識分子跑去當隱士,同時藏起了那些史料典籍。教張良兵法的那個黃石公,就是這樣的一個隱士。而司馬遷在游歷全國中,有不少這樣的收獲。
三是司馬遷收集了不少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也許並不是以文字的方式記載下來的,但是並不表明它就沒有史料價值。實際上,民間往往更能夠聽到真實的聲音。司馬遷通過這些真實的聲音,印證史料,他得到的結果更有說服力。
五、司馬遷曾拜一流的學者為師。司馬遷曾拜過董仲舒、孔安國這樣的一流學者為師。他不但從這些學者那裡獲得了不少有用的史料,更重要的是,他樹立起了一種正確的史學價值觀。這種史學價值觀,讓他在進行史學創作的時候,能夠努力追求「微言大義」,表達對國家興亡更替最正能量的理解。
這種理解,也為後世所有的史官所接受和推崇。所以,盡管司馬遷生活在三千年後,盡管他能獲得的信息,並不是很完善。但是,他肯定是那個時代,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最多的一個。他所寫出的《史記》,也是最接近於歷史真實的。(參考資料:《史記》《尚書》《左傳》等)
『柒』 寫史記時秦已經滅亡上百年了,司馬遷怎麼考證
司馬遷有兩個方法,一是游學各地,收集當地的傳說和資料;二是閱覽國家圖書館的館藏圖書記錄。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司馬遷一邊游歷,一邊搜集信息,又廣泛閱讀圖書文獻,使得他有了豐富的素材,而這也是司馬遷撰寫《史記》的素材來源
『捌』 司馬遷是如何知道漢武帝以前的中國歷史的
首先,司馬遷是史學史家,從他家流傳下來了大量資料;其次,司馬遷閱讀過大量史書,特別是在他受宮刑之後;最後,民間的一些神話故事應該也是來源之一,像三皇五帝之類沒有文學記載的時期。
『玖』 記載秦朝歷史最詳細的史書是
秦始皇焚書坑來儒,沒源留下什麼有用的。《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三國志》(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南朝梁·沈約)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葯)
《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唐·魏徵等)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等)
《遼史》(元·脫脫等)
《金史》(元·脫脫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張廷玉等)。
正史是從司馬遷開始的
『拾』 記載秦歷史的只有司馬遷嗎
還有司馬光的《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