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的雍丘在哪裡

歷史上的雍丘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1-02-21 19:34:59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有哪些

color=orange][b]先秦時期[/b][/color]:
[b]牧野之戰[/b]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萬——17萬,一說70萬 全軍覆沒
[b]柏舉之戰[/b] 孫伍、伍員、磕閭 3萬——20萬 千里破楚,五戰入郢
[b]陰晉之戰[/b] 吳起 5萬——50萬 大敗秦軍
[b]伊闕之戰[/b] 白起 12萬——24萬 全殲
[b]即墨之戰[/b] 田單 不詳 將燕軍逐出齊國
[b]代之戰[/b] 廉頗、樂乘 20萬——60萬 大敗燕軍
[color=orange][b]秦漢時期[/b][/color]:
[b]巨鹿之戰[/b] 項羽 2萬——40萬 殲滅
[b]彭城之戰[/b] 項羽 3萬——56萬 殲20萬
[b]井陘之戰[/b] 韓信 3萬——20萬 滅趙,俘趙王歇
[b]濰水之戰[/b] 韓信 數萬——20萬 滅齊,
[b]昆陽之戰[/b] 劉秀 不足2萬——42萬 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回洛陽
[b]祝阿、臨淄之戰[/b] 耿弇 數萬——20多萬 滅張步,平齊
[b]赤亭之戰[/b] 虞詡 3千——數萬
[color=orange][b]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b][/color]:
[b]兗州之戰[/b] 曹操 數萬——數10萬 迫降30萬
[b]官渡之戰[/b] 曹操 2萬——10餘萬 殲7萬餘人
[b]赤壁之戰[/b] 周瑜 5萬——20餘萬 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b]合肥之戰[/b] 張遼 7千——10萬 大敗吳軍
[b]夷陵之戰[/b] 陸遜 5萬——數10萬 蜀國從此衰落
[b]涼州之戰[/b] 馬隆 3500——數萬 平定涼州
[b]前秦滅前燕之戰[/b] 王猛 6萬——30萬 殲敵近20萬
[b]淝水之戰[/b] 謝玄 8萬——97萬 苻堅至洛陽,僅剩10餘萬
[b]沙苑之戰[/b] 宇文泰 數萬——20萬 伏擊戰,殲8萬餘人
[b]玉壁之戰[/b] 韋孝寬 不詳——15萬左右 城邑保衛戰,殲7萬餘人
[b]金鄉之戰[/b] 於仲文 8千——10萬 全殲敵軍
[color=orange][b]隋唐五代時期[/b][/color]:
[b]淺水原之戰[/b] 李世民 不詳——10餘萬 消滅薛仁杲
[b]虎牢之戰[/b] 李世民 3500——10餘萬 殲滅竇建德
[b]唐平蕭銑之戰[/b] 李靖 不詳——40餘萬 平蕭銑
[b]磧口之戰[/b] 李靖 3千——不詳 殲數萬
[b]蔡州之戰[/b] 李靖愬 9千——不詳 平淮西叛軍
[b]奉天、靈台之戰[/b] 郭子儀 不詳——30餘萬(一說數十萬) 殲敵近10萬
[b]太原之戰[/b] 李光弼 不滿萬人——10萬 城邑保衛戰,殲敵7萬餘人
[b]雍丘之戰[/b] 張巡 3千——數萬 城邑保衛戰,不詳
[b]睢陽之戰[/b] 張巡 6800——13萬 城邑保衛戰,殲12萬人
[b]嘉山之戰[/b] 郭子儀、李光弼 不詳——5萬余 殲敵4萬
[b]象牙潭之戰[/b] 周本 7千——數萬 俘5千
[b]六合之戰[/b] 趙匡胤 2千——2萬 殲5千
[color=orange][b]宋遼金夏蒙元時期[/b][/color]:
[b]西夏、吐蕃攻宋之戰[/b] 劉舜卿 不詳——20多萬 擊退夏蕃聯軍
[b]達魯古城之戰[/b] 完顏阿骨打 不詳——27萬 大敗遼軍
[b]護步達岡之戰[/b] 完顏阿骨打 2萬——70萬 大敗遼軍主力
[b]和尚原之戰[/b] 吳絳?、吳璘 數千——10餘萬 俘萬余,大敗金軍
[b]順昌之戰[/b] 劉錡 1.8萬——10餘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b]郾城之戰[/b] 岳飛 數千——1.5 大敗金軍精銳
[b]陳家島海戰[/b] 李寶 3千——10萬 海戰,全殲金軍
[b]採石之戰[/b] 虞允文 1.8萬——17萬 水戰,大敗金軍
[b]海州之戰[/b] 魏勝 不詳——30萬 大敗金軍
[b]六合之戰[/b] 畢再遇 不詳——10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b]廬州之戰[/b] 杜杲 不詳——號80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b]邊堡寨之戰[/b] 成吉思汗 不詳——30萬 大敗金軍
[b]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b]成吉思汗 4萬——8萬 全殲
[b]迦勒迦河之戰[/b] 哲別、速不台 不足3萬——8萬 全殲
[b]賽約河之戰[/b] 拔都、速不台 不足5萬——10萬 全殲
[b]鄂州之戰[/b] 伯顏 20萬——60萬 大敗宋軍
[b]丁家洲之戰[/b] 伯顏 10萬——13萬 大敗宋軍精銳
[b]?山海戰[/b] 張弘范、李恆 數萬——20萬 海戰,全殲
[b]虎嘯山之戰[/b] 張庭瑞、焦德裕 5千——數萬 大敗宋軍
[b]鄱陽湖之戰[/b] 朱元璋 20萬——60萬 水戰,全殲
[color=orange][b]明清時期[/b][/color]:
[b]白溝河之戰[/b] 朱棣 1O余萬——60萬 死傷10多萬
[b]上峰嶺之戰[/b] 戚繼光 1500——2千 殲敵倭寇300餘人
[b]台州之戰[/b] 戚繼光 不詳 9戰9捷
[b]渾河之戰[/b] 努爾哈赤 4人——800 奇跡
[b]薩爾滸之戰[/b] 努爾哈赤 4.5萬——約11萬 殲敵約5萬人
[b]寧遠之戰[/b] 袁崇煥 不滿2萬—13萬(或五六萬,或10餘萬)
[b]貴陽之戰[/b] 王三善 2萬——10萬 扭轉了平叛戰局
[b]清征達瓦齊之戰[/b] 阿五錫、巴圖濟爾噶勒 22——2千餘人 奇跡
[b]渾河之戰[/b] 長齡 4萬——10多萬 收復南疆西四城
[color=orange][b]近代、現代時期[/b][/color]:
[b]南京之戰[/b] 徐紹楨 約萬人——約2萬人 攻堅戰
[b]第一次反圍剿[/b] 毛澤東、朱德 約4萬——約10餘萬 殲1.2萬
[b]第二次反圍剿[/b] 毛澤東、朱德 3萬——20萬 殲3萬
[b]第三次反圍剿[/b] 毛澤東、朱德 3萬餘人——30萬 殲3萬
[b]第四次反圍剿[/b] 朱德、周恩來 約7萬——近40萬 殲萬餘人
[b]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b] 徐向前 近3萬——不詳 殲6萬餘人
[b]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b] 徐向前 近8萬——20萬 殲8萬人
[b]黃橋戰役[/b] 粟裕 7千——1.5萬餘人 殲敵1.1萬餘人
[b]蘇中戰役[/b] 粟裕 3萬餘人——12萬 殲敵53700人
[b]魯南戰役[/b] 粟裕 不詳 殲敵53530人
[b]萊蕪戰役[/b] 粟裕 不詳 殲敵56800人
[b]孟良崮戰役[/b] 粟裕 不詳——約45萬人 殲敵32680人
[b]晉中戰役[/b] 徐向前 6萬餘人——約13萬人 殲敵100370人
[b]豫東戰役[/b] 粟裕 不詳 殲敵93970人
[b]淮海戰役[/b] 粟裕、劉伯承 60萬——80萬 殲敵555570人
[b]九連山戰斗[/b] 不詳 不詳 5戰5捷,殲6個連又1個排

㈡ 歷史的杞國

古多杞柳,西周稱杞國,秦置雍丘縣,五代改杞縣。縣因古國名,國因柳名。

杞國,是中華大地上一個古老的方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

杞國,是中國歷史上自夏代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國祚延綿1500多年,國君為姒姓,禹的後裔。

杞國建國始於夏朝。杞國雖小,但也有其重要意義,那就是杞國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後,存有夏禮,因此孔子曾為考察夏朝之禮而到訪杞國。只是由於杞國文獻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論語·八佾》)。商朝時期,杞國就已存在。據《大戴禮記·少間篇》記載,商湯擊敗夏桀滅亡夏朝之後,將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遺族遷到了杞(今河南杞縣一帶)。但後來曾數次廢掉杞國封號(《史記》:「杞在商時,或封或絕」)。

杞國的存在也得到了殷商甲骨文的證實,武丁娶了一位杞國的女子(「婦杞」)為妻,是其60多個妻子之一,當時,杞被冊封為侯爵。周武王滅商之後,尋找大禹的後裔,結果找到了東樓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禹的祭祀。同時把舜的後人封到陳國,主管對舜的祭祀。

西周末杞為宋滅,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國從雍丘(今河南杞縣)遷都至齊、魯之間的淳於一帶,重建杞國,於公元前445年被楚國滅亡。

杞國雖小,但它對華夏文化的形成和傳播卻有很大的貢獻。

㈢ 歷史上有什麼著名的守城戰役

最早抄的是潯陽之戰,劉秀等起義軍以八千人在潯陽城下破王莽軍十萬。
然後是南北朝東西魏時,西魏韋孝寬守玉壁,力阻東魏幾十萬大軍五十天而城未破,東魏傷亡超過七萬,魏高祖高歡最終撤軍。
接著是唐朝張巡先保雍丘,再守睢陽。兩場戰斗足以稱得上千古經典。

㈣ 歷史上有名的戰役有那些

依次為:名稱、主要指揮者、雙方兵力、結果
牧野之戰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萬——17萬,一說萬 全軍覆沒
柏舉之戰 孫伍、伍員、磕閭 3萬——20萬 千里破楚,五戰入郢
陰晉之戰 吳起 5萬——50萬 大敗秦軍
伊闕之戰 白起 12萬——24萬 全殲
即墨之戰 田單 不詳 將燕軍逐出齊國
代之戰 廉頗、樂乘 20萬——60萬 大敗燕軍
巨鹿之戰 項羽 2萬——40萬 殲滅
彭城之戰 項羽 3萬——56萬 殲20萬
井陘之戰 韓信 3萬——20萬 滅趙,俘趙王歇
濰水之戰 韓信 數萬——20萬 滅齊,
昆陽之戰 劉秀 不足2萬——42萬 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回洛陽
祝阿、臨淄之戰 耿弇 數萬——20多萬 滅張步,平齊
赤亭之戰 虞詡 3千——數萬
官渡之戰 曹操 2萬——10餘萬 殲7萬餘人
赤壁之戰 周瑜 5萬——20餘萬 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合肥之戰 張遼 7千——10萬 大敗吳軍
彝陵之戰 陸遜 5萬——數10萬 蜀國從此衰落
前秦滅前燕之戰 王猛 6萬——30萬 殲敵近20萬
淝水之戰 謝玄 8萬——97萬 苻堅敗至洛陽,僅剩10餘萬
沙苑之戰 宇文泰 數萬——20萬 伏擊戰,殲8萬餘人
玉壁之戰 韋孝寬 不詳——15萬左右 城邑保衛戰,殲7萬餘人
金鄉之戰 於仲文 8千——10萬 全殲敵軍
虎牢之戰 李世民 3500——10餘萬 殲滅竇建德
唐平蕭銑之戰 李靖 不詳——40餘萬 平蕭銑
奉天、靈台之戰 郭子儀 不詳——30餘萬(一說數十萬) 殲敵近10萬
太原之戰 李光弼 不滿萬人——10萬 城邑保衛戰,殲敵7萬餘人
雍丘之戰 張巡 3千——數萬 城邑保衛戰,不詳
睢陽之戰張巡 6800——13萬 城邑保衛戰,殲12萬人
六合之戰 趙匡胤 2千——2萬 殲5千
和尚原之戰 吳絳、吳璘 數千——10餘萬 俘萬余,大敗金軍
順昌之戰 劉錡 1.8萬——10餘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郾城之戰 岳飛 數千——1.5萬 大敗金軍精銳
陳家島海戰 李寶 3千——10萬 海戰,全殲金軍
採石之戰 虞允文 1.8萬——17萬 水戰,大敗金軍
鄂州之戰 伯顏 20萬——60萬 大敗宋軍
丁家洲之戰 伯顏 10萬——13萬 大敗宋軍精銳
鄱陽湖之戰 朱元璋 20萬——60萬 水戰,全殲陳友諒
渾河之戰 努爾哈赤 4人——800 奇跡
薩爾滸之戰 努爾哈赤 4.5萬——約11萬 殲敵約5萬人
寧遠之戰 袁崇煥 不滿2萬—13萬(或五六萬,或10餘萬)

㈤ 歷史上的戰爭

、官渡之戰(公元200年);
2、赤壁之戰(公元208年);
3、淝水之戰(公元383年)。
最著名的,其實以少勝都的有很多

㈥ 歷史上的曹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少有文才,善為詩文,「建安七子版」之一。曹植是建安時代權最有成就的作家,詩歌、辭賦、散文皆有傑出貢獻,被文學評論家鍾嶸稱為「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曹植的《洛神賦》,被公認為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之作,東晉顧愷之的名畫《洛神賦圖》就取材於這篇名賦。東晉恃才傲物的謝靈運稱:「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的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從此,曹植以「才高八斗」名傳天下。唐代所稱「漢魏風骨」,當首推曹植。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失寵。遭忌於兄丕。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二十五年,操死,丕廢漢稱帝,使就國。黃初二年(22),貶爵安鄉侯;改封耶城侯;三年,徙封東阿;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丕死,曹睿即位,徙封浚儀;六年,封為陳王,鬱郁而死。溢曰思,世稱「陳思王」。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郁而死,年四十一歲。

㈦ 三國歷史上曹植是怎麼死的曹植的墓究竟在哪

三國曹植是怎麼死的?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少有文才,善為詩文,「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是建安時代最有成就的作家,詩歌、辭賦、散文皆有傑出貢獻,被文學評論家鍾嶸稱為「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曹植的《洛神賦》,被公認為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之作,東晉顧愷之的名畫《洛神賦圖》就取材於這篇名賦。東晉恃才傲物的謝靈運稱:「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的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從此,曹植以「才高八斗」名傳天下。唐代所稱「漢魏風骨」,當首推曹植。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失寵。遭忌於兄丕。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二十五年,操死,丕廢漢稱帝,使就國。黃初二年(22),貶爵安鄉侯;改封耶城侯;三年,徙封東阿;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丕死,曹睿即位,徙封浚儀;六年,封為陳王,鬱郁而死。溢曰思,世稱「陳思王」。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郁而死,年四十一歲。
曹植的墓究竟在哪?
曹植墓位於中國北部山東省東阿縣城南20公里處的魚山西麓,是三國時期魏國(公元220~265年)著名詩人,曹操次子曹植的墓冢。
曹丕死後,他的兒子曹睿繼位,對曹植依然不予任用。曹植的任所一遷再遷,離都城許昌越來越遠。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曹植由河南雍丘(杞縣)遷徙東阿為王。來到東阿,曹植登魚山,面黃河,瞻泰岳,「喟然有終焉之志」,有「終葬此地」之語。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二月,曹植被改徙陳四縣(河南淮陽)為王。同年十一月,曹植病逝於陳,終年41歲,謚號為「思」,世稱陳思王。第二年,曹植之子曹志遵其囑歸葬其於魚山。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曹植墓坐東朝西,依山選址,鑿山為穴,封土為冢。墓前神道上有幢著名的古碑,即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所立的《曹子建神道碑》,碑文記載了曹植生平事跡、死後葬地和後世祭祀頌詞等。康有為曾對其高度評價:「大刀闊斧,陣無前」、「快刀斬陣,雄快峻勁者,莫若《曹子建碑》矣」。古碑甚為珍貴,現已建樓保護,又稱隋碑亭。碑樓內還有兩方石刻也較為珍貴。一是明傳碑,字跡剝蝕嚴重,依稀辨得「魏陳思王傳碑」6個小篆體大字。另一方是明弘治八年山東按察司九皋子章草狂書的一首七律詩:「人才三國數誰良,子建於曹獨有光。七步詩成名蓋世,千年冢陷骨聞香。魚山西麓斜陽老,膠水東阿衰草荒。今日我來尋掩處,精靈安妥花傍徨。」
由曹植墓,沿窄陡小路上山,翠蔭深處有羊茂台、洗硯池、梵音洞、聞梵處、觀河亭和龍山文化遺址等遺跡。據說,羊茂台和洗硯池是當年曹植讀書、吟詩、做文章、清洗筆墨的地方,梵音洞和聞梵處是曹植聞聽西方梵音、創作中國佛樂的地方。曹植魚山聞梵,首創中國佛教音樂,唐時傳入日本。日本宗教界為紀念曹植的功德,將本土的一座小山也命名為魚山,尊奉曹植為日本佛樂的鼻祖。山上《中日兩魚山友好紀念碑》,即是日本宗教團體多次來中國參拜魚山曹植墓的見證。
曹植墓建於魏太和七年(公元233年),一千七百多年來,頻遭劫難,歷經滄桑,原來古建築早已湮沒。現在的陵園、陵門、隋碑樓、曹植墓紀念館及子建祠等,是1993年東阿縣人民政府改建而成。1996年11月,曹植墓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代詩人王士禎在《陳思王墓下作》中寫到:「昔誦君王賦,微波感洛神。今過埋玉地,重憶建安人。名豈齊公幹,讒寧殺灌均。可憐才八斗,終古絕音塵。」站在觀河亭,看魚山腳下黃河滾滾東流而去。正可謂:「臨黃河猶聽古樂,觀魚山若仰大賢。」
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三國時期墓葬仍然很少,因此曹植墓的發現,對於文學史和考古學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請採納~

㈧ 雍丘的曹植與雍丘

雍丘六年留青冢
位於通許縣後七步村的曹植墓,是明成化六年被發現的,此後因黃河泛濫,曹植墓園幾經廢修。現在的曹植墓園,是1998年河南省文物局撥出專款修的。2000年10月,曹植墓被國家旅遊局列為「三國旅遊熱線」重要景點。
在曹植生命的最後十二年裡,曾兩封雍丘,在此度過了6年時光。雍丘,變成他生命中一個「地標」。
雍丘,是今河南杞縣。杞縣古稱「雍丘城」,為杞國的都城。杞在這兒立國1000餘年,境內有眾多的夏、商、周文化沉積。
杞國很古老,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夏初。商湯滅夏,封夏的後代於杞。西周末,杞為宋滅,杞武公從雍丘遷都至齊、魯之間的淳於(今山東省安丘縣東北)一帶,重建杞國,於公元前445年被楚國滅亡。
與杞國有關的,最有名的典故就是「杞人憂天」。杞人發出「天問」,卻被嘲笑千年,有點不公平。
現在的杞縣,並無和曹植相關的東西,倒是鄰近的通許縣,既有曹植墓,又有前七步、中七步、後七步等村名。這是為什麼呢?
翻開《河南省地圖冊》,三個七步村均在通許縣境,但緊挨杞縣。「通許歷史上縣的建制很晚,杞縣的建制則很早,七步村在歸通許之前曾歸過杞縣。當年雍丘王曹植的封地,主要在杞縣,也包含周邊一些地區。」通許縣七步詩社社長、潛心研究曹植多年的傅文治先生說。
難怪杞縣也把曹植視作自己的驕傲。
曹植223年被封為雍丘王,在這兒一直待到227年,改封到浚儀(今開封),228年,曹丕死後,魏明帝曹睿又把他打發回雍丘,在雍丘前後待了六年。之後遷到東阿(今山東東阿)和陳地(河南淮陽)。
經歷了頻繁的遷徙,曹植就如一葉浮萍,隨風飄盪。他在《轉封東王謝表》中講到「左右貧窮,食裁糊口,形有裸露」。
曹丕父子之所以這么對他,說來話長。
曹操妻妾眾多,總共有25個兒子。他最喜歡「以船載象稱重」的曹沖,但曹沖13歲就死了。兒子們勸曹操節哀,曹操卻說:「他死了,是你們的運氣。」卞夫人為曹操生了四個兒子(丕、植、彰、熊),曹丕、曹植很早就開始競爭儲君。
曹植,字子建,「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志向與才情都不同凡響,特受曹操寵愛。211年,年僅20歲的曹植被封為平原侯。三年後,改封臨淄侯。
兄弟之爭,早年曹植稍占上風,幾次差點被曹操立為太子。
但曹植「任性而行,飲酒不節」,曹丕卻「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善於使用各種手段侍奉曹操,粉飾自己。曹操也擔心重蹈袁紹廢長立幼招禍的覆轍,決定立曹丕為世子,同時作為補償,增加曹植封邑,從五千戶變成萬戶。
之後曹植犯了兩個錯,他擅自乘車在馳道上行走,還打開司馬門出宮,這是嚴重的僭越。曹操大怒,「植寵日衰」。
多疑反復的曹操,曾給過曹植表現機會。赤壁之戰後,駐守襄陽的曹仁被關羽圍困,曹操任命曹植為中郎將,帶兵前去救援,可是曹植飲酒大醉,不能執行任務,曹植徹底失寵。
曹操是一個無情的政治家,為曹丕考慮,開始剪除曹植的羽翼——殺他的謀士楊修,殺他的岳丈崔琰,殺他的妻子崔氏。
但更大的危機來自哥哥曹丕代漢稱帝後,曹植作為曾經的對手和潛在的危險,曹丕父子對其深懷忌憚。
曹植的生命由飛揚走向消沉——被誣告、被貶爵、被改換多個封地,自茲開始了他長達12年「苦難的歷程」。
七步村中曹植墓
自通許縣城向東行約12公里,自東南至西北,三個自然村相依相連,掩映在綠樹叢中,曹植墓就位於後七步村。
村中後七步小學旁邊,一個約1000平方米的大院子里,滿是新植的小楊樹,一地白蒿,散發出濃郁的香氣。曹植墓圓圓的墳冢上長滿茸茸的綠草,孩子們在墳前嬉戲。墓旁立有一通「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曹植墓」碑,為2000年公布。
站在墓前,難免想起他人生的種種。
他少年時即通聲律,善歌舞,精跳丸擊劍,「世間術藝,無不畢善」,十餘歲即「善屬文」,成年之後才情非凡。文學批評家鍾嶸指出:「曹公父子,篤好斯文;平原兄弟,郁為文棟;劉禎、王粲為其羽翼」,充分肯定了曹植在建安文學中的骨乾地位。
鍾嶸《詩品》提到:「陳思之於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古代禮服上花紋)。」又說:「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這種評價,「相當高」。
南朝詩人謝靈運曾說過一句流行語:「天下人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被稱為「八斗之才」,由此而來。
明代文學家胡應麟認為:「古今人才早慧者,多寡大成;大成者,未必早慧。兼斯二者,獨魏陳思。」
曹植現存詩歌90餘篇,賦45篇,還有章、表、書、論、頌、碑、贊、銘等各種文體的著述。
站在詩人墓前,想到他41歲便如流星劃過天空,不免黯然。
傅文治先生說:「曹植墓被發現是在明成化六年(1470年),那年夏天,黃河決口,波濤湍急,曹植墓所在的土崗被大水包圍。冬天,大水退去,崗上出現一個巨大的洞,洞中有石門,從外面閂著。洞壁均塗成朱紅色或乳白色,正中豎一石碑,上刻魏曹植之墓。墓側有一隧道,通向數里之外的長智(現長智鎮)。人們這才知道,曹植後來葬在這里,有人捐資為曹植修了祠堂。」
曹植墓被發現9年後,即1479年,邑人婁良(明正統七年進士,官至副都御使)告老還鄉,與當地人商議,重修了曹植祠。因原先祠堂廟宇面積太小,就平整土崗,填實土溝,建成祠堂一座,祭祀曹植。又修了大殿,以祈求皇帝萬壽無疆,賜福於民。還修了講堂、禪室、廂房、廚房,次第相連,氣勢宏偉。
到了明萬曆八年(1580年),侍御蘇民望看到曹植陵墓「僅存坯土,人畜踏踐,過者憫傷」,就做了個修復的批示。
時任通許縣令的王喬吳,在這一年的農歷三月十五至四月十六,用時一個月,重修了墓和陳思王陵祠,「建堂四楹,復宇重門,廣隘有度。龕主劂中,以妥以侑……繚外以周垣,扃以層關,栽植柏、槐、榆、柳,以為蔭翼。」但規模比百年前婁良所修,小了很多。
現在陵園內,還保留著一通王喬吳撰寫刻立的「通許縣創建陳思王陵祠記」石碑。
此後近五百年間,黃河幾經泛濫,祠堂、廟宇幾經廢修,泥沙淤塞,土崗幾乎成了平地。最後一次黃河發水,給墓北留下一個600多平方米的坑塘,形成東西北三面環水之勢,墓冢只剩下一個小土堆,東西寬20多米,南北長20多米,高3.4米。
上世紀40年代,舊祠堂被拆除,於墓冢南部修建了一座小學,即如今的後七步小學。
通許縣文化局的陳維先生說:「現在的墓園是1998年省文物局撥出專款修的,圍牆從坑塘南沿將墓冢和坑塘隔開。2000年10月,曹植墓升為『省保』,同時被國家旅遊局列為『三國旅遊熱線』重要景點。」
現在的曹植墓園,已非昔人吟詠的「欲訪遺蹤披蔓草」、「蒿滿空祠雁響哀」那樣荒涼,但與墓主人赫赫聲名,還有點兒落差。
「狡兔三窟」成迷局
站在通許曹植墓前,讓人犯糊塗,曹植死在淮陽,那兒有一處「思陵冢」。山東省東阿縣魚山也有一處曹植墓,加上這一處,曹植夠得上「狡兔三窟」,這是怎麼回事?
先說河南淮陽城南三里的「思陵冢」。232年二月,曹植「以陳四縣被封陳王,食邑3500戶」。當年11月,卒於此,留「思陵冢」。
曹植229年至232年間,被封東阿王,常登魚山,《三國志·曹植傳》稱:「喟然有終焉之心,遂營為墓。」葬在魚山是他的遺囑。
曹植兩度被封在雍丘,在雍丘生活長達6年,此地又是著名的《七步詩》誕生地,通許七步村也留下曹植墓。
三處說法,各有依據。但因為有《三國志·曹植傳》為依據,東阿好像更名正言順。
傅文治不認可這種說法:「正史有時也不足為憑。以曹操為例,據《三國志·魏武帝紀》及曹操的《遺令》,均明白地說是曹操死後葬於高陵(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但那兒未找到曹操墓,當地也無傳說。在曹操故鄉(今安徽亳州)卻盛傳亳州城四門出殯,曹操被埋72疑冢的故事。」
證別說之「偽」不如證自己之「實」。傅文治先生講述了他多年的「探索發現」。
我們前文已交代了明成化六年(1470年)曹植墓發現的全過程,因黃河決口墓穴才露出,顯示出墓主煞費苦心的「自我保護」心理。若是假墓,有無必要?
再從當時墓葬形制入手進一步考察,東漢以來,上層社會崇喪言孝,厚葬之風甚盛。曹操倡導薄葬,並身體力行,特地頒布了一道《終令》,提出選瘠薄土地,墓穴要深,不封土,不豎碑,不陪葬金銀。後七步村曹植墓的墓葬形制,與此基本相符。墓外無碑,墓中有一「石」,石上只有墓主名字。墓建在崗巒之中,隱於地下(崗內),不封土,符合「不封不豎」、墓穴深等規制要求。
真正引起傅文治興趣的,還是明代婁良的一段離奇記錄。
婁良在《重修觀音寺碑記》記載:「……門之南,深遠不敢入,其隧達於長智……」就是說,在大水沖出的洞穴中,密封得嚴嚴實實的曹植墓門的南側(或叫對面,因為墓坐北朝南),有一條很深很長的隧道,這條隧道一直通到四公里之外的長智。
這條隧道,1470年被發現,九年之後婁良撰寫碑記時,「今冢隧猶存」。墓冢與隧道,是婁良詢之所說和親眼所見。
再說婁良,通許人,幼家貧而孤,明正統七年(1442年)考中進士,官至副都御使,巡撫甘肅等地,後因年邁從甘肅涼州告老還鄉。他為官清廉,甘涼遠近軍民遮道泣送,追送數百里。返鄉後,居住在鄉下草屋,死後就葬在通許縣城東三里崗。傅文治認為:「婁良節操高尚,所撰碑記是真實可信的。」
明以後,還有資料印證隧道的存在。清詩人劉懿春在詩中寫道:「冥冥荒隧暮雲邊,歲月推移幾度年。」上世紀80年代,通許縣政府地名辦公室在編修《地名資料匯編、地名錄》時得知:「解放前長智學校東北角崗丘有一洞穴,極為深邃,據傳是曹植生前避難藏身的地方……」
傅文治對此進行調查後認為,堆積崗丘的土方來自挖掘四公里長的隧道,這條隧道的入口在曹植墓內,出口便是「長智學校東北角那個洞穴」。隧道的作用,應是用於修築曹植墓以及供曹植的後人祭奠曹植時行走的暗道。這樣才能保證曹植墓的隱蔽性。
曹植墓隧道有四公里長,不是小工程。如能保留,比安徽亳州曹操構築的地下運兵道更長。如果曹植墓僅是一座衣冠冢,如此大費周章,解釋不通。
由於明代隧道早毀,能證實此事的只有包括碑記在內的書證資料,長隧之謎,已成懸案。圍繞後七步村曹植墓存在的諸多謎團,只能有待將來的發現。
傅文治的考證在通許縣引起共識,他刊發於《中原文史》上的考證文章,也引發一定的反響。

㈨ 古代雍城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今寶雞市鳳翔縣南來
雍城自是中國東周時代的秦國國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獻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長達294年,有19位秦國國君在這里執政,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雍城是以河流為城的「城塹河瀕」,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敵200年後首築城牆。其位置在今陝西寶雞鳳翔境內,現有秦雍城遺址,為我國十大考古之一。

㈩ 中國歷史

明朝時期戰爭年表(簡)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 明滅元之戰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 明攻山東之戰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 明平閩廣之戰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 明攻福建之戰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至四月 明攻河南之戰
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至八月 明攻河北、大都之戰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至二年(1369年)二月 明攻山西之戰
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至十二月 太原之戰
明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至十二月 明攻陝甘之戰
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至八月 明滅夏之戰
明洪武四年(1371年)閏三月至六月 夔州之戰
明洪武四年(1371年)四月 階、文之戰
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 明太祖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戰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 明太祖第三次北征沙漠之戰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至八月 明太祖第四次北征沙漠之戰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至十五年(1382年)閏二月 明平雲南之戰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 曲靖之戰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至六月 明太祖第五次北征沙漠之戰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至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 明太祖第六次北征沙漠之戰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至三月 明太祖第七次北征沙漠之戰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 明太祖第八次北征沙漠之戰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 明靖難之役
明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 真定之戰
明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至十一月 北平之戰
明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 鄭村壩之戰
明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 白溝河之戰
明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至三月 夾河之戰
明建文三年(1401年)閏三月 滹沱河之戰
明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至十二年(1414年)三月 明平交阯之戰
明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至六月 明成祖第一次親征漠北之戰
明永樂十年(1412年)八月 神投海之戰
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二月至六月 明成祖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
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六月 海堝之戰
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三月至九月 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之戰
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至十一月 明成祖第四次親征漠北之戰
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至七月 明成祖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戰
明正統元年(1436年)十一月至十三年(1448年)十月 麓川之役
明正統三年(1438年)二月至四月 狼山、兀魯乃池之戰
明正統六年(1441年)十二月 麓川之戰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三月至天順五年(1461年)正月 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至八月 土木之役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 北京之戰
明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至二年(1466年)四月 大藤峽之戰
明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 紅鹽池之戰
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至七年(1512年) 劉六、劉七起義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春 西海之戰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秋 黑河墩之戰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七月至四十四年(1565年)春 明抗倭的戰爭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月至五月 王江陘之戰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五月至八月 乍浦、東沈庄之戰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至五月 台州之戰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 新河之戰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 花街之戰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 上峰嶺之戰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 長沙之戰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 橫嶼之戰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九月 林墩之戰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冬 仙游之戰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春至四十五年(1586年)四月 明滅吳平之戰
明嘉清四十五年(1566年)七月 三年(1630年)春 明平安邦顏之戰
明天啟二年(1622年)十二月 貴陽之戰
明天啟三年(1623年)正月 兩河之戰
明天啟三年(1623年)三月至五月 永、藺、尊之戰
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 寧遠之戰
明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1627年)五月 寧錦之戰
明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至十七年(1644年)三月 明末農民起義
明崇禎二年(1629年)八月 永寧之戰
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至三年(後金天聰四年,1630年)正月 京畿之戰
明崇禎三年(後金天聰四年,1630年)五月 尊永之戰
明崇禎四年(1631年)十一月至六年(1633年)春 孔有德叛亂
明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 鳳陽之戰
明崇禎十年(1637年)三月 酆家店之戰
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至十五年三月 松錦之戰
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 襄陽之戰
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至十五年(1642年)九月 開封之戰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五月 朱仙鎮之戰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七月至九月 汝州之戰

清朝時期戰爭年表(簡)

清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大順水昌元年,1644年)四月 山海關之戰
清順治元年(1644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 清統一的戰爭
清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至二年(1645年)五月 清滅大順政權之戰
清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至二年(1645年)九月 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
清順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 潼關之戰
清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至三年(1646年)十一月 清滅大西政權之戰
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 揚州之戰
清順治二年(1645年)至九年(1652年) 清滅南明魯王政權之戰
清順治二年(1645年)閏六月至四年(1647年)十月 清滅南明隆武政權之戰
清順治三年(1646年)三月至五年(1648年)二月 豪格平川陝之戰
清順治三年(1646年)至十八年(1661年) 清滅南明紹武、永曆政權之戰
清順治三年(1646年)七月至十一月 博洛平福建之戰
清順治三年(1646年)至十八年(1661年) 鄭成功抗清之戰
清順治四年(1647年)二月至八月 孔有德平湖南之戰
清順治九年(1652年)五月至九月 桂林之戰
清順治九年(1652年)十一月 衡州之戰
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二月至十五年(1658年)十二月 清平貴州之戰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月至十六年(1659年)二月 清平雲南之戰
清順治十八年(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二月至十二月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戰爭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至二十年(1681年) 清平三藩之亂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至十五年(1676年)十月 清平耿精忠之戰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至十一月 衢州之戰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至十八年(1679年) 岳州之戰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至十五年(1676年)六月 清平王輔臣之戰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至十九年(1680年)八月 清平尚之信之戰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至二十年(1681年)七月 建昌之戰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 保寧之戰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 昆明之戰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至二十二年(1683年) 清收復台灣之戰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 澎湖之戰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685—1686年) 雅克薩之戰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至三十六年(1697年) 清平噶爾丹叛亂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至八月 烏蘭布通之戰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至五月 昭莫多之戰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五十九年(1720年) 清平西藏之戰
清雍正元年(1723年)至二年(1724年) 清平青海之戰
清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 布爾哈屯之戰
清雍正五年(1727年)至十二年(1734年) 清平噶爾丹策零之戰
清雍正九年(1731年)五至六月 博克托嶺-和通泊之戰
清雍正十年(1732年)七至八月 額爾德尼昭之戰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至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 古州苗民起義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四年(1759年) 清平睦爾撒納之戰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至六月 清征達瓦齊之戰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一月至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 巴里坤之戰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二十四年(1759年) 清平天山南路之戰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至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 黑水營之戰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九月至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 清再征金川之戰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七月至八月 勒烏圍之戰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五十三年(1788年) 清平天地會之戰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 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至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 清攻安南阮惠之戰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十二月至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 聶拉木之戰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五月 橫河之戰
清嘉慶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 白蓮教起義
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至十四年(1809年) 漁山之戰
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至十二月 天理教暴動
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十月至十二月 滑縣之戰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至道光七年(1827年) 清平張格爾叛亂
清道光七年(1827年)二至五月 渾河之戰

近代時期戰爭年表(簡)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842年 中英鴉片戰爭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戰
1851年(清咸豐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 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清咸豐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 捻軍起義
1852年(清咸豐二年)12月至1853年1月 武漢之戰
1853年(清咸豐三年)3月 江寧之戰
1853年(清咸豐三年)5月至1855年5月 太平軍北伐
1853年(清咸豐三年)5月至1856年4月 太平軍西征
1853年(清咸豐三年)5月至1857年12月 鎮江之戰
1853年(清咸豐三年)至1855年 上海小刀會起義
1854年(清咸豐四年)6月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5月 大成國起義
1854年(清咸豐四年)10月 湘軍攻武漢之戰
1855年(清咸豐五年)1月至2月 湖口之戰
1856年(清咸豐六年)2月至6月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
1856年(清咸豐六年)6月至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5月 雲南回民起義
1856年(清咸豐六年)至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7年(清咸豐七年)6月至1863年(清同治二年)6月 石達開遠征
1858年(清咸豐八年)8月至9月 二破江北大營
1858年(清咸豐八年)11月 三河大捷
1858年(清咸豐八年)12月至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11月 黔西南回民起義
1859年(清咸豐九年)6月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1859年(清咸豐九年)至1865年(清同治四年)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
1860年(清咸豐十年)2月至5月 二破江南大營
1860年(清咸豐十年)5月至6月 楚雄之戰
1860年(清咸豐十年)9月至1861年9月 安慶之戰
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6月 二郎場之戰
1862年(清同治元年)2月至1864年4月 浙江之戰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4年7月 天京之戰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3年10月 陝西回民起義
1862年(清同治元年)至1873年 甘肅回民起義
1865年(清同治四年)5月 高樓寨之戰
1867年1月23日(清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灞橋之戰
1869年(清同治八年至十年)至1871年 金積堡之戰
1869年(清同治八年)5月 黃飄之戰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12月 紙橋之戰
1876年(清光緒二年)至1878年 收復新疆的戰爭
1883(清光緒九年)至1885年 中法戰爭
1883年(清光緒九年)5月 第二次紙橋之戰
1884年(清光緒十年)8月 馬尾海戰
1884年(清光緒十年)10月 淡水之戰
1884年(清光緒十年)冬至1885年春 宣光之戰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2月至3月 鎮海之戰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3月 鎮南關之戰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至1895年 中日甲午戰爭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9月 平壤之戰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9月 黃海海戰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1月至2月 威海之戰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 武昌起義
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至1914年(民國三年)8月 白朗農民起義
1911年(清宣統三年)11月至12月 南京之戰
1915年(民國四年)12月至1916軍6月 護國戰爭
1917年(民國六年)9月至1918年11月 護法戰爭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戰爭年表(簡)

1920年(民國九年)7月 直皖戰爭
1922年(民國十一年)4月至6月 第一次直奉戰爭
1923年(民國十二年)3月 成都之戰
1924年(民國十三年)1月至1927年7月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1924年(民國十三年)9月至10月 第二次直奉戰爭
1925年(民國十四年)2月至3月 第一次東征
1925年(民國十四年)10月至11月 第二次東征
1926年(民國十五年)4月至11月 西安戰役
1926年(民國十五年)7月至1928年12月 北伐戰爭
1926年(民國十五年)8月 汨羅江戰役
1926年(民國十五年)8月 汀泗橋之戰
1926年(民國十五年)8月30日 賀勝橋之戰
1926年(民國十五年)9月至10月 武昌戰役
1926年(民國十五年)9月至11月 江西戰役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雍丘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