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公明在歷史上是哪個人物

公明在歷史上是哪個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1 19:11:03

㈠ 漢朝人物公明的歷史是什麼

公明(公元前42年-前16年),傳說為孔子後代,被認為可能是孔光之子、內孔子第15世孫。生於儒學容世家,擅長經學,聰穎異常、學識淵博。不到二十歲就被推舉為議郎,極為嚴守法度堅持原則,雖被漢成帝信任,但他性格剛正,直諫無忌,也曾因觸怒皇帝而被貶。後任諫議大夫,終年26歲。但僅出現於野史,正史從未有記載。
公明的政治立場主要是維護正統、效忠漢室。作為漢成帝的左右手,他強調君行君道,臣行臣道,君臣不可失位,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他是儒家思想、孔孟之說的忠實踐行者。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他長期與外戚集團王氏對立,也曾進言阻止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晉封。

公元前42年,出生於儒學世家;
公元前23年,因少而好學、熟稔經典,被推舉為議郎;
公元前19年,遷任諫議大夫,專掌議論,抨擊朝政,常於宣室伴君,有其父「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問,據經法以心所安而對,不希指苟合」之風;
公元前16年,因主使巫蠱案、陷害廢後許氏而被流放。二月服毒自盡,死於流放途中。其死亡被定性為畏罪自殺。

㈡ 王莽那個時代有公明這個歷史人物

查找台灣建立的歷史古籍網上資料庫,在正史中壓根就沒有公明此人,只是電視劇有專一句台詞說只記載於野史,屬然後很多人就認為野史中存在,並紛紛轉載,但沒有一個人指出到底是哪部野史記載了。

此外,轉載中提出,公明為孔光之子,孔子第15世孫,被漢成帝信任,任諫議大夫。但實際上,孔光是孔子第13世孫,就算有公明也只能是第14世孫。此外,漢朝有點名望的人起名多為兩字,如孔X之類,起孔XX之類很少見,更別提孔家這種望族。想想三國演義,有幾個三字名的人?還有就是諫議大夫這個稱呼是東漢才有的,西漢時那個官叫諫大夫,而公明是西漢人。

綜上,公明此人為編劇創造的人物,不必當真。

㈢ 歷史上公明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公明,嬴姓趙氏,造父十世孫,叔帶四世孫,趙夙之父。
趙夙是一位偉大的謀士、戰略家、政治家,不僅協助晉國在諸侯中稱霸,而且為晉國趙氏之祖,奠定了趙氏在晉國的地位。

㈣ 公元前16年公明是誰

查找台灣建立來的歷史古自籍網上資料庫,在正史中壓根就沒有公明此人,只是電視劇有一句台詞說只記載於野史,然後很多人就認為野史中存在,並紛紛轉載,但沒有一個人指出到底是哪部野史記載了。

此外,轉載中提出,公明為孔光之子,孔子第15世孫,被漢成帝信任。但實際上,孔光是孔子第13世孫,就算有公明也只能是第14世孫。此外,漢朝有點名望的人起名多為兩字,如孔X之類,起孔XX之類很少見,更別提孔家這種望族。

綜上,公明此人為編劇創造的人物,不必當真。

㈤ 漢朝歷史人物公明的歷史

公明(公元前42年-前16年),傳說為孔子後代,被認為可能是孔光之子、孔子第15世孫。生於儒專學世家,擅長經學屬,聰穎異常、學識淵博。不到二十歲就被推舉為議郎,極為嚴守法度堅持原則,雖被漢成帝信任,但他性格剛正,直諫無忌,也曾因觸怒皇帝而被貶。後任諫議大夫,終年26歲。但僅出現於野史,正史從未有記載。
公明的政治立場主要是維護正統、效忠漢室。作為漢成帝的左右手,他強調君行君道,臣行臣道,君臣不可失位,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他是儒家思想、孔孟之說的忠實踐行者。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他長期與外戚集團王氏對立,也曾進言阻止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晉封。

公元前42年,出生於儒學世家;
公元前23年,因少而好學、熟稔經典,被推舉為議郎;
公元前19年,遷任諫議大夫,專掌議論,抨擊朝政,常於宣室伴君,有其父「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問,據經法以心所安而對,不希指苟合」之風;
公元前16年,因主使巫蠱案、陷害廢後許氏而被流放。二月服毒自盡,死於流放途中。其死亡被定性為畏罪自殺。

㈥ 諸葛,公明,歷史人物

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贊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聰明 狡猾 善於分析
赤壁之戰反映了他的能言,冷靜,祁山之戰表明了他的機智,執著,忠心.
一、不貪權勢他位極人臣,卻不追求個人權勢,不弄權也不為權所努役。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聵無能缺德無才的阿斗,自己稱王稱帝,可以說上合天理,下順民心。但是,他對後主堅持執君臣之禮,決不擺相父架子。在一系列問題上都是以禮規勸、得後主同意才進行的。 二、不謀私利他只靠俸祿為生,不以權勢謀私利。在《誡子書》中,他提出了自己嚴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他以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處世。他對後主說:「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也。」他死時確實如其所言。他擇婦擺脫了郎才女貌的陋習,選擇了黃承彥的醜女。黃承彥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關於這樁婚事和黃氏的才美,《三國演義》在描述諸葛瞻戰死綿竹時曾有簡要的介紹,其敬仰之情溢於言表,對這位醜女給予了熱情的贊美。 三、嚴於律己 街亭之役,馬謖違節,造成敗局,但他主動承擔責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他幾次發布鼓勵將士直言極諫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評自己過失和缺漏。在他執政期間,如果出現失誤,他都決不委過他人,而自省自律。來敏、李嚴等人罪責雖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責,檢討自己的失損。 四、知人善任他從蜀漢大業出發,以寬廣的胸懷,純正的心靈,選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標準是德才兼備。對那引起忠於蜀漢政權,又有真正才學的人,他不講門第、資歷,破格用人,大膽地授以要職,委以重任。何祗原為蜀郡太守楊洪手下的一個書佐小吏,楊洪亦是犍為郡太守李嚴之功曹小吏,何、楊都先後被諸葛亮擢為太守與李嚴同列。因此事他被譽為「是以西士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也。」諸葛亮任蜀相時,為了廣攬俊才,曾在成都南郊築招賢台。劉備死後,他曾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人事調整,重用了一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如蔣琬、李邵、馬勛、宗預、杜微、馬忠、秦宓、董允等,這次用人之舉被時人贊為「德舉」。在《前出師表》中,他從「親賢臣,遠小人」的原則出發,向後主鄭重推薦了董允、向寵等,其心之公明純正實所罕見。諸葛亮所重用的文武大員中,既有荊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材,既有劉璋舊部,也有魏降將,卻無任何山頭圈子之弊,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懷,團結了絕大多數人。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政治家,他心胸開闊,容人容物的雅量,擺脫個人好惡從事業出發選人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受過諸葛亮嚴厲處罰被削職為民的廖立、李嚴聽到諸葛亮病故的消息,竟痛哭失聲,他們被罷黜官職,不但不怨恨反而寄予希望,對他的死十分悲傷。這說明諸葛亮用人多麼公正。 五、謙恭待人若把諸葛亮同當時的孔融、禰衡等人相比,顯然後者的聲望不可同日而語,即使和才智過人的周瑜、魯肅、司馬懿相比也略高一籌。與他同齊名的龐統相比,更能看出二人高下。雖然,水鏡先生說:「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說的重點仍在諸葛亮。諸葛亮高於龐統之處,不單在智謀才華,更重要的還在於品德胸懷。龐統心懷私念,妒忌孔明,驕兵輕放,急於求成,鑄成大錯,終身抱憾。諸葛亮無私無畏,謙虛謹慎,深思熟慮,卓識遠見,善於博採眾長,融化於膽識之中。他多次表白:「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在《與杜微書》中說:「猥以空虛,統領貴州,德薄任重,慘慘憂慮。」在《又教與軍師名史與參軍掾屬》中稱:「任重才輕,故多闕漏。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功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以諫止;雖資性鄙暗,不能悉納,然與此子始終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 諸葛亮不僅自謙,而且以深受教益的事例說明願得別人誨教之誠心。平定南中,他採納了馬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建言,並作為命令頒布全軍,強調南征,不能單靠武力鎮壓,還要靠智勝和從思想上瓦解叛軍,從而制定了對少數民族部落實行和撫政策。 六、治蜀有方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勛,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贊「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後,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謚曰壯侯。

㈦ 漢朝真有公明這個人嗎

公明(公元前42年-前16年),傳說為孔子後代,被認為可能是孔光之子、孔版子第15世孫。生於儒學世家,權擅長經學,聰穎異常、學識淵博。不到二十歲就被推舉為議郎,極為嚴守法度堅持原則,雖被漢成帝信任,但他性格剛正,直諫無忌,也曾因觸怒皇帝而被貶。後任諫議大夫,終年26歲。但僅出現於野史,正史從未有記載。
公明的政治立場主要是維護正統、效忠漢室。作為漢成帝的左右手,他強調君行君道,臣行臣道,君臣不可失位,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他是儒家思想、孔孟之說的忠實踐行者。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他長期與外戚集團王氏對立,也曾進言阻止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晉封。

公元前42年,出生於儒學世家;
公元前23年,因少而好學、熟稔經典,被推舉為議郎;
公元前19年,遷任諫議大夫,專掌議論,抨擊朝政,常於宣室伴君,有其父「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問,據經法以心所安而對,不希指苟合」之風;
公元前16年,因主使巫蠱案、陷害廢後許氏而被流放。二月服毒自盡,死於流放途中。其死亡被定性為畏罪自殺。

㈧ 漢朝歷史人物公明的歷史是什麼

公明(公元前42年-前16年),傳說為孔子後代,被認為可能是孔光之子、孔專子第15世孫。生屬於儒學世家,擅長經學,聰穎異常、學識淵博。不到二十歲就被推舉為議郎,極為嚴守法度堅持原則,雖被漢成帝信任,但他性格剛正,直諫無忌,也曾因觸怒皇帝而被貶。後任諫議大夫,終年26歲。但僅出現於野史,正史從未有記載。
公明的政治立場主要是維護正統、效忠漢室。作為漢成帝的左右手,他強調君行君道,臣行臣道,君臣不可失位,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他是儒家思想、孔孟之說的忠實踐行者。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他長期與外戚集團王氏對立,也曾進言阻止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晉封。

公元前42年,出生於儒學世家;
公元前23年,因少而好學、熟稔經典,被推舉為議郎;
公元前19年,遷任諫議大夫,專掌議論,抨擊朝政,常於宣室伴君,有其父「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問,據經法以心所安而對,不希指苟合」之風;
公元前16年,因主使巫蠱案、陷害廢後許氏而被流放。二月服毒自盡,死於流放途中。其死亡被定性為畏罪自殺。

㈨ 歷史上有公明這個人嗎

有的。
公明,作為人物名主要指字型大小為「公明」的趙朗、徐晃、宋江、管輅專等人
徐晃(?—227年),字屬公明,東漢時河東楊縣(今山西洪洞縣東南)人,中國三國時期曹操麾下的將領,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
宋江,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
管輅,字公明,三國時魏術士,平原(今山東德州平原縣)人。管輅是歷史上著名的術士,被後世奉為卜卦觀相的祖師,一生著述甚豐,有《周易通靈訣》2卷、《周易通靈要訣》1卷、《破躁經》1卷、《占箕》1卷。《三國志·方技傳》將管輅之術筮與「華佗之醫診,杜夔之聲樂,朱建平之相術,,周宣之相夢」相提並論,認為「誠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絕技矣」。

㈩ 漢朝公明是誰,是否漢朝有此人

公明(公元前42年-前16年),傳說為孔子後代,被認為可能是孔光之子、孔子第15世孫。生於儒學世家,擅長經學,聰穎異常、學識淵博。不到二十歲就被推舉為議郎,極為嚴守法度堅持原則,雖被漢成帝信任,但他性格剛正,直諫無忌,也曾因觸怒皇帝而被貶。後任諫議大夫,終年26歲。但僅出現於野史,正史從未有記載。

公明的政治立場主要是維護正統、效忠漢室。作為漢成帝的左右手,他強調君行君道,臣行臣道,君臣不可失位,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他是儒家思想、孔孟之說的忠實踐行者。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他長期與外戚集團王氏對立,也曾進言阻止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晉封。

《相愛穿梭千年》 是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空間與時間交錯糾結的浪漫愛情輕喜劇。講述了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一個正直木訥的諫議大夫公明(井柏然飾),公明維護正統,反對廢黜許皇後,知己王莽及其王氏一族則支持趙飛燕封後,兩人反目成仇,分道揚鑣。公明受到王莽部下子修追殺,陷入絕境,意外憑借侍女影月贈送的玉佩,穿越2000年時空來到了2015年,與出演許皇後一角的小演員林湘湘(鄭爽飾)邂逅。

公明醒悟,寫著「時移勢易,遇死則生」的玉佩能讓他絕死逢生,穿越時空。以玉佩和手機為媒介,並在一次次的時光穿梭中與林湘湘互生情愫,情定彼此。展開了一場跨越千年的甜蜜虐戀。但是在公明原本的時空里,他還有刀光劍影的使命要奔赴,有史書中註定的結局要逆轉。公明一次次的返回兩千年前,希望改變時局。

閱讀全文

與公明在歷史上是哪個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