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明節的來歷是什麼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據考古發掘,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了萬年前的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萬年前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與禮俗觀念。「墓祭」禮俗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清明「墓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升華。
上古干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
(1)清明的歷史有哪些擴展閱讀:
故事傳說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餓暈,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給他吃。後來公子重耳成為晉文公,封賞忠臣忘了介子推。當重耳想起時,介子推卻不願再做官,背著母親隱居在綿山。重耳就放火燒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燒了3天始終不見人出來,上山尋找發覺他和其母已燒死了。在燒焦的柳樹上大仙了有血詩的衣襟「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於是重耳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發覺老柳樹復活,賜名「清明柳」,並定為清明節,以祭奠介子推,並勉勵自己勤政清明。
㈡ 歷史上有哪些年份清明節是4月6日
沒有。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按陽歷,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具體專以太陽的位置而屬定,由於地球轉動是有偏差的,所以年年不一樣,但相差不過一兩天。每年一般都在4月5日,有時在4月4日或4月6日。
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氣,根據每年的春分點來計算,春分點每過15天會有一個節氣,所以清明在陽歷4月4日至6日之間,5日居多。但並不是固定在陽歷4月5日,也不是以農歷來決定的春分點隨地球自轉變化,地球每天的自轉每四年就會累計減少一天,從而影響節氣的時間。
㈢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有哪些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專祖掃墓屬,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㈣ 清明節的故事有哪些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的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至一片農地。這時,一位農民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清兵沒有抓到人,便在附近的村莊設崗哨,檢查每一個進出村的人,防止有人給陳太平帶食物吃。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不小心在艾草上摔了一跤。頓時,他計上心頭。農民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干凈並煮爛,然後將青色的艾草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個個青色的米團子。最後,把青色的米團子放在青草里,混過了村口檢查的哨兵。
陳太平吃了青色的米團後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很好吃。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返回軍營。後來,陳太平將這種吃法教給所有將士,隨之,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