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做歷史選擇題
這個其實是文科的通性,就跟學英語一樣,做完形填空,你說他考語法,確實內是考語法,但是容你把語法照搬也不一一定認為哪個答案就是你所認為的,文科很多時候是靠感性的,就是語感,做英語語文題目你應該有這種感覺的,很多時候你說不上為什麼要這么回答,就是憑感覺,而這種語感就只有你自己多讀多悟,盡量向標准答案靠攏,盡力結合語境。應試教育就是這樣了,你和別人不一樣也沒辦法,很多歷史觀點都已經蓋棺定論了,你只能去適應大流了。 敗家講壇我不建議你多看,那都是一家之言,都是名家從多顧忌野史啊什麼的硬摳字眼由此作為考古而得出的新的論點看法,這些看法新穎是新穎,但是可信度就不是很大了,畢竟一家之言,你把它當說書就得了,因為他們就是把枯燥的歷史生動起來,通俗起來,要不然誰看啊。看多了還有可能陷入誤區。
⑵ 如何學習歷史題目的回答
學習歷史首先要對它產生興趣,要喜歡上它,這樣才能學好! 關於歷史題目的回答,首先要有條理性,其次最好做到簡潔明了! 當然前提是不能跑題咯!
⑶ 請問歷史大題如何回答得比較完整
考慮問題要全面,記住看分答題,根據分值來知道有幾點。
一般問原因,根據分值,從內政治,容經濟,文化,社會,以及當時的對外發展交流情況來。啟示就與前面的原因一一對應。答題之前先疏通條理。
前面是簡答題,遇到材料題。首先,看清題目,是結合材料與自己所學知識還是只結合材料。前一種,不僅僅只在材料中找要點的得分,還要加上書上的知識。而後面的只用材料要點就行。其次,閱讀材料要迅速仔細,回答時也要看是要求用自己的話還是可以用材料原文。翻譯不準確時,還是最好永遠用原文。挨著順序找要點也不易遺漏要點。
最後,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答,答全。但重中之重,審題要准,抓住時間,人名,年號,特別記事等來幫助判斷。
⑷ 如何分析歷史題
學會思考問題,聯系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尤為重要。記得一段時間我們普文班是一做歷回史題就錯的程答度,反而那些剛剛回來的藝術生做的很好,我們老師也說因為他們僅僅會一些老師教的課本上的東西,不會像我們一樣想的太多。其實越是全國卷這樣的試卷,就越是重視基礎的考察,只不過出題方式靈活多變。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清楚題目問的到底是什麼了,分析題干非常重要。會有老師告訴我們先讀設問後讀材料,其實這樣最重要目的是為使我們找清需要回答什麼問題,如果人家問原因答意義這種肯定不會得分了。
⑸ 如何回答歷史作用題
問答題由題目中心詞、條件限制詞、回答內容詞和解答方式詞構成.題目中心詞是答案論述的直接對象; 條件限制詞是規定事件、現象的時間、地點和性質;回答內容詞是答案規定必須的內容;解答方式詞是回答的方式.例如,1988年試題:19世紀末山東是怎樣變成德國「勢力范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情況發生了什麼變化?並結合中外史實說明因此而引起的反響和最後結果.本題的「山東」是題目中心詞;「19世紀末」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條件限制詞;「變成德國『勢力范圍』」、「發生了什麼變化」和「引起的反響和最後結果」是回答內容詞;「怎樣」、「發生」和「說明」是解答方式詞.
問答題考查歷史闡釋能力.歷史闡釋主要是指闡釋歷史的方法和理論思維能力.具體考查歸納、比較、概括歷史知識能力;把歷史事件、人物、觀念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的能力;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的本質,闡述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語言准確、邏輯 嚴謹、史論結合的文字表達能力.可以這樣說,問答題考查了歷史學科的各項能力.例如,1992年試題:結合印度歷次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基本原因,歸納各次斗爭的特點,並指出這一斗爭的結局.這道題考查的是近現代印度人民的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整個民族解放運動,要求考生從每個階段印度和英國的政治、經濟背景進行回答.考生的答題過程,也是其能力體現過程,而不是死記硬背基礎上的「默寫」過程.
一、從題型上看,歷史問答題有5個特點
1.「大跨度、高概括」.此類題型是時間跨度大、層次深、要求高,考查的知識是「死」的,但題目的發問形式是新的,做到了用新場景考舊知識的目的.例如1990年試題:結合13世紀至20世紀20年代英國經濟和階級關系的變化,分析英國議會和政黨的演變.這道題時間上跨越了700年,內容上跨越了經濟和政治領域.題目 的新意在於提出了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要求.此題有教材知識為依託,要求考生從經濟和政治領域歸納、分析英國議會和政黨的演變.
2.「小切口、深分析」.此類題型是時間跨度小,以某一歷史具體現象為「切口」,考查與之橫向和縱向相關的知識,並進行深入的分析.例如1993年試題:試以武昌起義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實,說明帝國主義對待中國革命的態度.它告訴我們一個什麼基本的道理?此題時間跨度才3年,「切口」是帝國主義破壞武昌起義和「二次革命」的史實,要求考生回答帝國主義破壞中國革命的史實,得出中國人民必須在反封建斗爭的同時反對帝國主義,粉碎帝國主義把中國變為它的殖民地的夢想.但多數考生從中國資產階級軟弱性出發,答成資產階級不能領導革命成功,只能在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才能勝利.
3.材料型的問答題.此類題型就是把材料引進問答題,從而創造了問答題的新形式.例如1991年試題:英國政治家帕默斯頓說:「我們沒有永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概括了英國長期以來的外交思想.聯系從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到20世紀20年代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說明英國對法政策怎樣 體現了這一思想.這是把材料引進問答題中的第一次.首先,此題要求考生正確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的時間為1804年,20世紀20年代的時間為1920年-1929年.其次,考生要在125年內找出英法關系的仇敵——盟友——仇敵的史實,並加以說明原因.最後,要求考生說明英國對法國政策的變化與德國有關, 所以明裡是英法關系,暗裡還有英德關系、法德關系.明確表述英國與法國有時結盟,有時敵對,有時關系微妙,一切都是以英帝國的利益為轉移的正確觀點.總之,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正確的觀點和善於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既是高校選拔的條件,也是中學培養的目標,二者在高考中得到完美、和諧的統一 .
4.宏觀概括.此類題型就是把散見各章節相關的史實宏觀概括,引出規律性的結論.例如1991年試題:概括19世紀下半葉德國歷史發展的特點,並用史實加以證明.此題看起來很簡單,它要求考生從宏觀上從民族統一、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壟斷組織出現、無產階級斗爭進入新階段、推行海外殖民政策五個方面進行高度概括 ,然後用史實加以證明.其正確答案如下:
①結束分裂狀態,實現民族統一;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同時保留了某些封建殘余.
史實: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統一;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保留了君主政體.
②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猛,後來居上.
史實:德國工業發展速度遠遠超過英法,到19世紀末,德國工業生產超過法國,成為歐洲工業強國.
③出現集中程度較高的壟斷組織.
史實:萊茵—威斯特伐里亞煤業辛迪加成立時已集中了全區煤產量的86.7%;德國的電氣工業基本為電業總公司和西門子公司所壟斷;航運業則基本為漢堡—美利堅公司和北德航運公司壟斷.
④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的斗爭進入一個新階段.
史實:德國工人階級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獨立政黨——社會民主工黨;巴黎公社後,德國成為歐洲工人運動的中心;德國無產階級取得了反對「非常法」斗爭的勝利.
⑤推行海外殖民擴張政策,成為最富於侵略性的國家和世界戰爭策源地之一.
史實:先後搶佔西南非洲、多哥、喀麥隆等殖民地,強租中國膠州灣;締結以德國為核心的「三國同盟」 .
5.比較題.此類題型就是對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比較其相同點和不同點.例如1994年試題:19世紀末中國維新變法思想的基本內容是什麼?與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相比,兩者在促進社會變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為什麼?
應該說問答題出比較題並不是新鮮的事,主要是命題的角度新.這道題從思想史的角度,以中國維新思想 和法國啟蒙思想進行比較,並且重點放在兩者在促進社會變革的作用的不同上,從而創設了新情境.在第一問中,考生能正確答出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和學習西方科學文化等要點,多數漏答救亡圖存內容,主要原因是考生缺乏從中國處於民族危機的時代背景上來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第二問中,考生對維新思想促成戊戌變法 答得較好,但對法國啟蒙思想摧毀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進步作用則答不出來.第三問中,由於要求脫離中學實際,一般都答不出「法國啟蒙思想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過程,形成了完整體系」的要點.
二、問答題的答題技巧
問答題的答題技巧基本要求是:細心審題,答對所問;先列提綱,後寫答案;瞻前顧後,面面俱到;有史有論,有頭有尾.
1.細心審題,答對所問.
審題是答題的關鍵,如能正確理解題意,就能獲得好的成績,反之,審題錯了,就會失誤.在審題過程中最主要的是找出關鍵詞,考生可在問答題中關鍵詞下面,用筆劃上一條線,然後針對設問進行回答.
例如1993年試題:簡述工業革命的後果,並據此指出19世紀70年代以前在政治領域內世界上有哪三股進步的歷史潮流,從中各舉出兩個重大歷史事件.這道題的關鍵詞是對「三大潮流」的理解,因為「三大潮流」這 種提法在教材中不曾出現過.考生在審題過程中,把它理解為三大線索,並把「三大潮流」下面用筆劃上一條線,這樣答題就會迎刃而解.第一層,在課本中列有工業革命的後果一目,稍加概括即可.
工業革命的後果,首先是導致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使資本主義力量增強;其次是英法等主要資本主義強國加緊掠奪殖民地;最後是社會關系和人們的經濟地位發生變化,特別是形成了無產階級.
第二層,只要把緊接其後的幾章標題聯系起來,分類概括即可.
19世紀70年代之前的三股進步歷史潮流是: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運動;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
第三層,對三大潮流各舉實例說明.
三股歷史潮流中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1848年歐洲革命;俄國廢除農奴制;德意志、義大利的統一;美國內戰;日本的明治維新.
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義;《共產黨宣言》發表;第一國際建立.
民族解放運動:爪哇人民起義;阿富汗人民起義;伊朗巴布教徒起義;中國太平天國起義;印度民族起義 .
2.先列提綱,後寫答案.
答案提綱反映了整個答案的內在聯系,所以列好了答案提綱,就基本上完成了答案要求.考生在列提綱時 ,一定要做到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同時要求概念表述的准確,史實表述的准確,說明論證的表述的准確 .
例如1991年試題:概述1840-1949年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華侵略勢力的消長及其原因和結局.「消長」就是減少和增長的意思,就是按時間順序答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的情況、原因和結果.考生應先列提綱:
①19世紀初,英國.
②19世紀中晚期,六國共同支配.
③一戰前後,列強找代理人,日本獨佔到共同支配.
④30年代,日本.
⑤二戰後,美國.
在此基礎上,考生進一步進行回答.
①19世紀初期,清朝封建統治漸趨衰落,世界資本主義正處在上升階段.居資本主義工業生產首位的英國於1840年發動鴉片戰爭,在對中國的侵略中占優勢地位.
②19世紀中、晚期,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並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法、美、俄、日、德等國紛紛加入侵華行列.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狂潮」,美國提出「門戶開放」,形成了列強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③辛亥革命後,中國政局混亂,列強分別在中國尋找代理人,擴大各自的在華勢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歐美國家無暇東顧,日本趁機排擠德國勢力,妄圖獨佔中國.戰後,俄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英法力量削弱 ,美國經濟實力增長,日美成為爭奪中國的主要對手.《九國公約》的簽訂又使中國回復到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
④30年代日本法西斯勢力抬頭,繼侵佔中國東北後,又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再次妄圖獨佔中國.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抗戰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
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法實力進一步下降,美國實力膨脹,國民黨反動派投靠美國,發動內戰.美國成 為在華的主要侵略勢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於1949年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的統治,清除了列強的 侵略勢力.
3.瞻前顧後,面面俱到.
「瞻前」就是上限,凡是回答某一歷史事件的背景、歷史條件和原因時,要做到瞻前,就是要答出這一歷史事件發生前的整個社會形勢.「顧後」就是下限,凡是回答某一歷史事件的後果和意義,就是要做到顧後, 就是要往後看得遠一些.換言之,在回答問答題時,既要做到面面俱到,更要在敘述內容的內在聯系時,做到有序的而不是羅列的;完整的而不是殘缺的;主旨明確的而不是含混不清的.
例如1993年試題:顧炎武說:「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試評論顧炎武這一觀點.第一,要求考生對八股取士持否定態度,肯定顧炎武這句話是對科舉八股考試的尖銳批評,他的觀點是正確的.第二,從八股取士產生的前景、規定和後果來論證顧炎武的觀點.
明朝沿用科舉考試選拔官吏,但政府規定,命題只限於四書五經,答卷的文體必須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個部分,即八股文.這樣的考試,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結果使許多讀書人埋頭攻讀經書,不講求實際學問.他們做了官,就成為順從皇帝的奴僕.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 了加強思想控制.明代實行八股取士也是出於同一目的,只是這時封建制度已趨衰落(這一點就是「瞻前」),統治者為強化專制主義統治,更不允許有任何「越軌」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適應這種政治需要而產生的,它失去了科舉制度在初創時期的積極意義.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書一樣,起了禁錮思想的作用,而它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發展的影響則比坑儒更加惡劣.
又如,試述商鞅變法的意義.第一,秦國的舊制度被廢除.第二,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發展.第三,秦國逐漸成為七個諸侯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第四,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這一點就是「顧後」)
4.有史有論,有頭有尾.
有史有論要求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表述上要有鮮明的觀點做為立論基礎,又有適量的史實做為支持,史論之間的關系是一致的.有頭有尾要求做到敘述史實要完整.
例如1995年試題: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調整經歷了哪幾個步驟?每一步變革或調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內容以及結果如何?據此,你認為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遵循什麼原則?
①經歷了四個步驟: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答包產到戶也可給分) .
②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著生產力的發展.核心內容是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結果解放了生產力,為農業生產的發展開辟了道路.農業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農經濟難 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核心內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並實行集體經營.結果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力.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領導人主觀地認為農業合作化的規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進生產發展.核心內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擴大規模.結果嚴重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原因是黨中央正確總結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經驗教訓,作出了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決策.核心內容是在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變經營管理方式,實行分戶經營、自負盈虧等.結果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③必須實事求是,合乎經濟規律,把握住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調整必須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以上既是夾敘夾議,又是史論結合,有頭有尾.
⑹ 高考答歷史題的技巧
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答題思路***
1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准確;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2如何分析變法或改革成敗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點: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二看改革的政策與措施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3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范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系,然後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
4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定;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局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面確定。
5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基本方法:屬於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屬於歷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屬於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屬於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斗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評價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原因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生產力因素,包括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水利的興修,天文歷法的進步,勞動力的投入等;二是生產關系因素,包括新的生產方式的確立,土地政策的調整,農民起義對地主階級的打擊;三是上層建築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權制度,重農抑商政策的保護與鼓勵,宗教、文化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對外關系與民族關系是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五是看社會環境因素,國家是否統一與安定;六是地理條件的因素等。
7分析經濟特徵型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經濟特徵要注意三點:其一,從復雜的經濟現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徵;其二,分析其特徵形成的原因及影響;其三,揭示特徵語言要精闢,高度概括,要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8歷史問答題表述中的歸納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歸納和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是兩種不同的歷史思維能力。歸納指將眾多或零散的或反復出現的歷史史實,按其同類梳理,使之由繁雜到簡約、由紛亂到條理、有個性到共性的認識;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屬性的歷史事物聯合起來,形成帶有規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歸納是概括的前提。
9開放性問答題的答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有理有據的論證自己的觀點,即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嚴密,材料與觀點是否統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確定觀點。
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來充分支持觀點,盡量少漏觀點支持點。第三,要做到史論結合,有論有據。第四,論述要全面,如該題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
10如何解答主觀題中「說明了什麼」類型的問題
基本方法:回答說明了什麼,實際上是考查把握歷史本質,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1)這種斗爭的目的是什麼?有何進步或倒退的作用?(2)這種斗爭的失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一種偶然?(3)如果是偶然,說明斗爭的曲折復雜,而且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如果是必然則說明這種斗爭的根本無法實現,是空想。
11分析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歷史背景是影響、預示事物發展趨向的客觀條件,是對導致歷史事件發生的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行概括總結,這些因素可能是顯現的,隱現的。
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歷史因素方面:是否是歷史發展的需要。現實因素:是否符合現實情況的需要。主觀因素方面:是否是當事人主觀願望能夠的需要。
12論述題的解答和史論結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論述題一般有三個步驟。第一、判斷是非,表明自己的餓觀點。第二,列舉史實,說明自己的觀點。在這一步當中有注意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論證。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裡,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而每個觀點都要有史實的支撐,做到史論嚴密結合。第三,要適當小結,升華觀點。解題中的史論結合,主要是指要有適當的史實作為立論的基礎,要有鮮明的觀點作為立論的導向;堅持「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的原則。「從歷史在中來」,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歷史中去」就是由觀點駕馭史實,做到觀點與史實的統一。
13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基本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實際上就是要評價其一生的功過是非。要正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首先,必須全面把握其歷史活動;其次,要按一定的標准和原則把這些活動分為積極(或進步、功績)和消極(或反動、過錯)兩方面,對於有些歷史人物,其活動呈現明顯階段性,所以還要分階段評價;第三,評價的標准和原則有:(1)生產力標准(2)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義原則,不要誇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階級的觀點(4)時代的觀點,即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則肯定,反之則否定,同時注意不要用現代人的標准評價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觀公正,不要帶感情色彩(7)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學會分析歷史事件***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呢?
分析歷史事件應掌握4要素:原因、經過、結果、影響。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演變過程。
例如「鴉片戰爭」這一歷史事件。高一《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一章第一節第一目「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國的鴉片走私和中國的禁煙運動」講的是鴉片戰爭的原因;第一節第三目「鴉片戰爭的經過」講的是鴉片戰爭的經過;第二節第一目「中英《南京條約》」和第二目「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講的是鴉片戰爭的結果;第二節第三目「鴉片戰爭的影響」和第七節第一目「新思想萌發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發」講的是鴉片戰爭的影響。
不過我今年大學畢業了,我也是學文科的。
我當時歷史也是很答不對中心點。
後來總結,你按照上面的模式答完以後,再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答上去,只要時間夠,一定能答多少答多少。
你買一下《三年五年高考》裡面的歷史部分,還是比較不錯的。
教了很多答題技巧和答題方式。
⑺ 如何學習歷史,做歷史題!!
我自己曾學歷史專業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適合你否。歷史嘛,多背是應該的版,但要有技權巧,平時要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憶起當天所背過的內容,回憶不起的第二天就馬上看書。不過一定不要死記硬背,否則你就一定會討厭歷史的. 何況死記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費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張時間,也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二是記不準,易混淆,張冠李戴,錯記漏記,把觀念或原理弄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三是記不牢,容易忘,費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記住的東西,沒有多長時間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歷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
⑻ 如何去做歷史問答題
對於歷史問答題或者說是材料分析題都要有一個思路。這個思路就是問題的答案。我當初做歷史問答題的時候,從來不把答案直接寫到題的下面,而是將思路寫下來。比如,我會分析這道題的歷史時期,事件,性質,影響等等,如果有整段的答案,直接標明書上的頁數,回頭再背。但是,有一點相當重要,在做問答題之前,千萬不要看答案,看了後,這道題的思路就不是你的了,也就是說這道題就不是你自己做的了。
「還是在腦海思考一遍直接抄答案再背」,我回答你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必須自己在腦海里思考,而後寫下解題的思路和大綱,至於詳細的答案就不要寫了,確實浪費時間,但是自己一定要知道,這詳細的答案在書中的哪一部分。
我初中三年的歷史就是這樣學的,最後,結果很理想,歷史拿了滿分,當然,政治也可以這樣學,祝你好運!
⑼ 淺談如何評講歷史試卷的
評講歷史試卷的原則和技巧
評講歷史試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不是僅僅把答案簡單地交給學生,也不像上一節課文那樣有資料可查,有教案可參考,完全憑著歷史教師的豐富經驗,幫助學生找出出錯的原因,避免下一次考試重蹈覆轍,提高應試能力。特別在高三備考階段,更應該重視科學評講,既要總結出經驗和教訓,又要節約時間,提高復習效率。本文試從對高三歷史試卷的評講作一些探討。
一、試卷評講必須講夠及時性原則,不能拖太久。
一般而言,高三的考試試卷必須在考後的一天或二天內就要評講,如果拖得越久學生對考試時思考情況的印象越模糊就越不有利於評講,評講的效果就越差。
二、歷史教師必須在評講前對學生的考試情況作好數據分析。
在評講前教師必須對每一份試卷進行統計,計算每道題學生的得分情況。盡管這一過程比較麻煩,但卻是我們評講中最關鍵一步,必須堅持做好。不然,沒有數據分析,就會拿著試卷泛泛而講,講不到要害,講不到重點。在統計成績時,我們可以制訂一個表格,來對試卷進行統計。
根據以上表格,我們就可以知道,第3、5題得分為0,因此就是我們評講分析的重點。第1、2題僅有一位學生答對,因而是評講的次要地方。而第4、6、7題得分為滿分,可以少講甚至不講,只公布答案即可。這樣通過統計後,我們對學生的考試得分情況就做到一目瞭然,在評講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既有重點地講,又能節約時間,提高評講效率。
三、歷史教師必須在評講前必須寫出評講教案。
一般而言,很多教師是不太喜歡寫出評講教案,因為無資料可查,要寫出這樣的評講教案要花一些時間,所以乾脆直接對學生進行評講,這樣,導致講課的隨意性很強,想到哪就講到哪,一節課零零碎碎,完全沒有系統性。
那麼我們在寫評講教案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第一,要有評講目的,包括學生在考試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教師採取的對策。考試結果的數據分析。第二,要有評講方法。每一道大題都有特定的的評講方法。比如第一道單項選擇題,一般採用討論法,由學生討論確立正確答案。而第二道材料題由應採用啟發式,讓學生分析材料,找出關鍵的信息,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與綜合能力。第三道問答題要注意啟發學生總結出做題的思路,怎樣對應課本找出相關史實來組織答案。第三,要有評講重難點。根據前面的表格分析的數據,我們明確了考試存在的問題後,必須對其中的原因進行盡可能的挖掘,全面分析學生失分的情況。第四,要有對重點講解的題目正確答案作詳細分析,讓學生明白他的選擇與標准答案的差距。第五,要有評講小結,總結出這一次考試與前幾次相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原因在哪裡,以後努力方向是什麼,都要向學生交代清楚。
四、評講歷史試卷必須講究知識的延伸性和發散思維的培養,以及總結答題的思路。
在評講中教師不應僅僅滿足於一份試卷的知識,應該在評講過程中對原有試題進行改造,以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方法如下:
例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是
A. 科學技術的進步 B. 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規律
C. 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矛盾 D. 薩拉熱窩事件
給定的答案是「B」。但如果把其中的「根本原因」修改為「導火線」,那麼就應該選「D」;如果把「根本原因」改為「主要原因」,則應該選「B」、「C」、「D」等三個選項;如果把這一道選擇題改為問答題則變為「試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原因。」,必須從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實力的變化,導致他們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其中美國上升為第一名,德國上升為第二名,英國下降為第三名,法國下降為第四,這樣的實力與他們的殖民地的情況是很不相稱的,這樣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爭奪更加激烈。在爭奪中產生了三對主要矛盾,即英德矛盾、法德矛盾、爭奪巴爾干。加上薩拉熱窩刺殺事件,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針對上一道題,我們要啟發學生掌握這一類題的規律,由此題聯想到其他歷史事件。如
例2、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舊式農民起義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國國情
C、在軍事策略上屢犯錯誤 D、中外反對勢力聯合鎮壓
答案:A
例3、義和團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外反對勢力聯合絞殺 B、缺乏統一指揮和配合
C、沒有科學的斗爭綱領 D、農民階級本身局限性
答案:D
例4、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法運動的失敗根本原因是( )
A、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勾結 B、資產階級沒有科學的革命綱領
C、沒有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D、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妥協性
答案:D
在上述的題目來看,在分析到革命運動失敗原因時,我們必須啟發學生,領導者的局限性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的內因,而內因則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依據,是根本原因。
例5、敘述康乾盛世局面出現及消失的原因。
在審題時,啟發學生應從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來思考,因為從馬克思主義原理中我們知道,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政治又反作用於經濟和文化;文化又是社會現實的反映,即是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因為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化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同時它又反作用於政治和經濟。其中政治方麵包括政治制度、民族關系和對外政策等。考察某一歷史現象出現的原因時,善於從這幾方面去思考,學生就會感到豁然開朗,明確審題的方向。再引導學生從相應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史實,寫好答題的提綱,一道問答題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評講時,教師一定要把這種答題的規律慢慢地傳授給學生。
除了在對原有題目進行深挖外,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橫向或縱向的聯系。如例5中的題目,可以將其聯繫到古代的各盛世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對這些盛世出現的表現、原因、影響、評價等進行縱向比較。
由於考題答案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教師應充分利用一次評講機會,引導學生善於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次來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想能力,鼓勵他們進行創新活動。但是,作為評講課對知識的延伸也不能漫無邊際,應有一個度的問題。所以,延伸知識必須注意下面三個問題:
1、延伸的問題要有新穎性,盡可能跳出以前歷史習題的窠臼,根據高考的需要進行重新的設計,這樣的延伸對學生才有吸引力。
2、延伸的知識和原有的知識必須有相容性或是交叉性,兩者之間必須有可比點。
3、延伸的知識的量要適度,不能處處出擊,不能沖淡評講課的主題。
五、評講歷史試卷必須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以往的評講往往容易造成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學生只是機械地對照答案,這種評講實在是沒有什麼意義。所以我們必須改變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
在評講單項選擇題時,我們可以先提問幾個學生,他們選擇答案的理由是什麼以及在考試時當時是怎麼想的,教師在總結這幾位學生的答案後指出一般出錯的原因,有的是記憶不牢,基礎知識混亂;有的對歷史概念的理解不正確;有的是對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掌握不好等。
在評講材料題時,先讓學生找出能回答問題的關鍵詞語在哪裡,和問題有什麼聯系,應該怎樣概括起來。然後再公布答案,讓學生找出自己的答案和標准答案有什麼差距,以後應怎麼改進。
在評講問答題時,先讓學生說說當時怎樣審題,怎樣在腦海里尋找相關的歷史事實作依據,怎樣遷移課本上的知識,怎樣組織答案。通過提問幾個有代表性的學生,讓他們闡述自已當時的思維變化情況,學生就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在哪裡,知道自己以後的努力方向,也能夠給學生的一個信心,讓他感受到自己前進的步伐,從而對歷史考試產生興趣。
六、評講歷史試卷要注意因材施教、點面結合地評講。
在課堂上教師對試卷的評講只是針對考試的一般情況,但對於個別學生來說,情況可能就不一樣。這要求教師在課後必須與個別學生面對面來分析試卷,幫助學生找出失分的題目及出錯的原因。特別是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由於礙於面子,不敢向老師請教。教師應該多和他們分析試卷,看看哪些題目本來是可以得分的,但由於粗心大意或記憶不牢而丟分。這樣的失分總共又有多少分。如果這次考試能避免這些問題,那麼成績能提高多少分。通過這樣分析,學生看到自己的潛力,從而對下次的考試充滿信心。
七、評講歷史試卷必須訓練學生答題的規范化。
在改卷的過程中,特別是問答題,每次都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基本上不知道怎樣審題,不知道怎樣利用課本上相關史實進行遷移。所以在評講中必須訓練學生答題規范化的習慣。
例三 2001年1月13日,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日本右翼勢力舉行了「20世紀最大的謊言——『南京大屠殺』的徹底驗證」集會,否認南京大屠殺罪行。結合有關歷史知識,分析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原因。為什麼在和平發展的今天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實質是什麼?談談你的認識。
在看到上面的試題時,有的學生一看這題這么長(材料問答題)並且又是一個熱點問題,就有點心虛了,不知道該怎樣入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評講中就要幫且學生分析題目。
首先指出這道題的要回答的問題總共有四個,一、是「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原因」;二是「在和平發展的今天出現日本右冀勢力否認侵華罪行的原因」;三是「這種現象的實質是什麼?」;四是「你對這種現象怎麼看?」。通過這樣分析,學生就不會漏掉問題。
其次,在分析好問題後,引導學生從我們所學過的歷史知識中尋找有關的史實。這點是學生感覺最難的。因為在浩潮無邊的歷史里,到底哪一個知識點才是我們要找的史實呢?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遷移能力差,找不到相關的史實,只能亂說一通,顯得蒼白無力。 下面以第一問為例進行說明。
在這一道題裡面,我們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得出,與這一道題有關的史實是①日本在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時採取了明治維新的改革不徹底有關。②與1889年的《大日本帝國憲法》有關,因為這一憲法加強了天皇的專制統治。天皇與軍部的特殊地位為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奠定了基礎。③與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得到的巨大侵略利益有關。把上述三點讓學生排列出來,為後面的回答搭好一個框架。
再次,找到史實以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怎樣表達。我們要求學生在正式答題時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答題必須分點,標上序號①②③等。二是在序號前寫出簡單的提示性的詞語。三是論述必須文章化,切忌語言生硬或太過簡單,並且要善於用歷史科特有的語言來作答,避免散文化或詩歌化。四是答題必須有正確的史實作依據。這就是答題的規范化。但在每一次考試中都有很多學生沒辦法做到這點。在後來問及學生為什麼會這樣,回答是因為太緊張,所以忘記了。因此,我們必須在平時的訓練中讓學生形成這樣的良好思維習慣。
八、評講歷史試卷必須堅持鼓勵性原則,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
在分析成績時,我們在對優秀學生進行勉勵進,應更多注意成績不好但在某一次取得較大進步的學生,只要他們在某一道題取得一些進步都應及時表揚,力爭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從整體上提高成績。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歷史課的評講必須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找出出錯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轍,不斷提高歷史成績,實現上大學的夢想。
⑽ 如何回答歷史試題中的啟示類問題
近幾年高考中,啟示類問題頻頻出現,研究這類問題的特徵以及解答技巧,既是高考應試的需要,也是教育功能的展示,讓人們從中有所領悟。大致歸納為以下三類。一、由具體問題談對某一類問題的看法2006年全國Ⅰ卷37題(4)簡述從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中得到的啟示。考生從歷史上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繼續發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中華文明的發展應保持自己的優秀傳統,廣泛吸收世界的優秀文化等,言之有理,即可賦分。2007年江蘇卷37題.讀材料一孔子聚徒講學、材料二古之取士皆本於學校(王安石《臨川集》)、材料三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材料四拿破崙通過《教育基本法》:結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麼啟示?這道題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在選拔人才方面的經驗或啟示:人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完善和規范考試制度,有利於人才選拔;要用德才兼備敢言直諫者;任人唯親、姑息養奸危害嚴重;樹立尊重知識和人才觀念等。二、通過歷史知識對相關的現實問題作出認識或預測2007年江蘇卷29題,由漢、唐時期中日友好交往到19世紀60年代後,兩國開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再到近......
(本文共計2頁)
[繼續閱讀本文]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