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
南京有很多名勝古跡,像南京博物館,南京總統府,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山陵,明孝陵回風景區,南京故答宮,南京明城牆,鼓樓-明代銅鍾,煕園,瞻園,夫子廟,玄武湖風景區,九龍橋,江寧織造府,六朝陵墓,雞鳴寺,雨花台、王安石故居,千佛崖,棲霞寺舍利塔,定林寺塔,保聖寺塔,靜海寺遺跡等等有很多大大小小名勝古跡,要想旅遊玩的話建議提前網上查下距離和位置,提前做好路線規劃。
❷ 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
南京是六朝古都,是歷朝人文薈萃之地,沉澱了無數歷史古跡,包括南京故宮、九龍橋、鼓樓、江寧織造府、六朝陵墓、明孝陵、雞鳴寺、雨花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王安石故居等莫屬等等,數量空前絕後的!
南京故宮
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位於南京城的東部,以皇城與宮城為主體,以一系列建築旨在突破皇權「神聖」為內容,以全國最高中央行署機構為大明王朝核心區域(只有「三法司」在太平門外),是明初南京城的核心所在。
❸ 南京有哪些古跡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國現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坐落在鍾山... [夫子廟]夫子廟即是孔廟,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宋,位於秦... [中山陵·祭堂]中山先生祭堂現在通常稱靈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長30米,寬25... [總統府] 總統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初年曾是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為江寧... [雞鳴寺]位於城北雞鳴山東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本是三國吳後苑,晉為廷尉署。梁大通元年(... [崇正書院]崇正書院在清涼寺東側山坡上,明嘉靖年間修建。書院共三進,前兩進兩側有游廊相連。第... [玄武湖公園] 玄武湖公園位於南京城中,鍾山腳下的國家級風景區、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之中,... [千佛岩]千佛岩是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所有佛像或... [南京大學]在山川秀麗、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南京,坐落著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南京大學,她是中國建... [中山陵·革命歷史圖書館]中山陵革命歷史圖書館位於陵墓西,行健亭東, 1933年夏建成。 [鍾山風景名勝區]鍾山風景區是南京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是國務院公布的44個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南京... [珍珠泉]位於浦口以西6公里處,現已建成南京地區唯一的省級旅遊度假區,面積1400多公頃。... [弘覺寺塔]弘覺寺塔位於牛首山東峰南坡,始建於唐大歷九年(774年),相傳是唐代宗李豫為「感... [南京固城湖]固城遺址位於高淳城東10公里,今固城鎮政府所在地。固城遺址呈長方形,南北約800... [中山陵·音樂台] 南京中山陵風景區音樂台位於中山陵廣場東南。佔地面積約4200平方米,由楊... [孫中山紀念館]南京孫中山紀念館原名藏經樓,位於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 [北極閣]北極閣在雞鳴山上。雞鳴山位於鼓樓廣場東面,北依台城,緊臨玄武湖。南朝宋時在山頂上... [夫子廟大成殿]巍峨輝煌的大成殿作為夫子廟的核心景區,是供奉和祭祀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棲霞山]棲霞山位於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棲...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
❹ 南京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01.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有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於游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交通:南京火車站對面可乘遊船到玄武湖公園。304路到玄武湖解放門(台城),游1路,1、3、8、22、25、28、30、33、35、38、52、56路車到玄武湖公園。
門票:環湖路免費開放,玄武湖公園門票20元。
租船:腳踏小船15元/小時,腳踏大船25元/小時,電動船30元/小時。需交50元押金。
02.
鼓樓
位於市中心鼓樓崗,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建築規模之大國內少見,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拱形無梁城闕狀,上層為重檐四坡頂,龍飛鳳舞,雕梁畫棟,十分壯觀。樓上原為明代迎王迎妃、接詔報時之所,原有報時和儀仗用的大鼓兩面,小鼓二十四面,雲板一面,點鍾一面,牙杖四根,壺房銅缸一座,以及其它樂器。明亡後這些陳設均已散失。現樓基是明代原建,樓上建築為晚清重修。康熙在1684年南巡時曾來鼓樓,次年在樓上建一巨碑,改鼓樓為碑樓,但當地人仍習稱其為鼓樓。
交通:乘游1路,1、3、11、16、20、24、25、28、31、33、34、35、38、46、47、52、100路車可達。
門票:免費
03.
朝天宮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朝天宮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紀,在今朝天宮所在的冶山上就曾建有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此後歷朝歷代,均在此地建有名樓佳構,成為名士登臨之地。整組建築分為三列,當中是文廟,東側為江寧府學,西惻為卞公祠堂。
交通:乘4、41、23、48、43、80、82、83、306路可達。
門票:免費
❺ 南京有什麼名勝古跡
南京市(Nanking)(漢語拼音nanjing),位於長江下游,為江蘇省省會,安徽省副省會城市,是1994年國務院同意批準的第一個"副省會城市".南京古稱"金陵"(拼音jinling,漢語意思是"金色的陵墓"),有著兩千多年的亡國歷史,與杭州,重慶並列為"中國三大陪都"之一,也是中國近代屈辱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誕生地,開創了中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保守欺凌的先河.此外南京還是中國第一個漢奸首都"汪精衛正文府"所在地.豐富的歷史遺存如"大屠殺紀念館","江東門萬人坑遺址"使南京成為中國主要的旅遊城市之一.
南京正文府
天津街2號
區號
250 (+86)
汽車牌照
徽A
歷史
(一)亡城史
春秋戰國時期,最初南京為古吳國都城,後來屢次亡城,被譽為"亡者之城"
公元前472年,吳國被滅,南京亡城,之後成為越國王城.
公元前338年, 越國被滅,南京亡城,之後成為楚國王城.
公元前222年, 楚國被滅,南京亡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以南京亡氣太重,遂改稱金陵(金色的陵墓),以貶斥之.
(二)陪都史
從東晉到南宋的一千年裡,每次中國遭受游牧民族入侵,半壁江山淪亡,南京都成為了中國的陪都,朝廷偏安一隅,目睹了千年淪亡的歷史.
公元317年永嘉喪亂,晉朝被匈奴滅亡,朝廷苟安南遷史稱東晉,南京第一次成為陪都.因為忌諱南京衰亡之氣,改名健康.
公元420年,東晉被宋滅,宋朝陪都南京
公元479年,宋被齊滅,齊朝陪都南京
公元502年,齊被梁滅,梁朝陪都南京
公元557年,梁被陳滅,陳朝陪都南京
以上東晉、宋、齊、梁、陳合成六朝,故南京被稱為"六朝陪都",南京開創了中國朝廷偏安苟延的歷史先河.
公元785年藩鎮叛亂,唐朝被突厥所滅.朝廷苟安南遷史稱南唐,南京第二次成為陪都.在此期間,中土江北人士大量南遷進入南京,南京遂改名為"江北寧府"簡稱江寧.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宋朝被金人所滅.朝廷苟安南遷史稱南宋,南京第三次成為陪都.改南京為健康,杭州為臨安.
公元1275年,元兵南下,中國徹底滅亡,南京改稱集慶路.
以上為南京的千年陪都歷史.
(三) 亡國屠城史
從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每一個新的王朝在南京誕生後不久,作為國都的南京都會被迅速攻陷,而且經常伴有屠城現象.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國都南京被攻陷.不久後國都前往北京.
公元1644年,朱由嵩在南京建立南明.一年後,國都南京被清軍攻陷
公元1853年,洪秀全天平天國定都南京.十年後,國都南京被湘軍攻陷
公元1911年,孫中山定都南京.不久後國都前往北京.
公元1931年,蔣芥石定都南京.六年後,國都南京被日軍攻陷
公元1945年,蔣芥石再次定都南京.四年後,國都南京被解方軍攻陷.不久後國都前往北京.
南京在這幾百年內,保持著世界范圍內的建國後迅速滅亡記錄.不僅如此,從1949年,南京開始成為中華民國的"名義首都",南京又開創了一個歷史先河.
地名變遷
南京在歷史上曾經使用過很多地名.秦始皇東巡,以南京亡氣太重,遂改稱"金陵"(金色的陵墓),以貶斥之.晉代,司馬氏因為忌諱南京衰亡之氣,改名健康.唐朝末期,中土江北人士大量南遷進入南京,南京遂改名為"江北寧府"簡稱"江寧".「金陵」在歷史上一直是南京最著名的別稱.南京的簡稱"寧"來自江寧.
地理
地形
很多詞語用來形容南京地勢,如"石頭虎懼,鍾山龍怕","紙糊的長江"等,紫金山盤踞於南京東面,余脈向西延伸入城區,鍾山從三面將南京城環繞,大江則從西面流過.因此人稱南京龍脈寸斷,亡者之氣最盛.
江河
秦淮河是南京最重要的地區性河流,兩岸青樓妓館林立,是我國著名的紅燈區,古代第三產業繁榮的標志.其位置靠近南京夫子廟,因而此地皮肉產業發達源於科舉拔貢士子雲集,映證了孔夫子提倡的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在日本佔領南京期間,夫子廟曾被發揚性的改造為慰安館,大概也源於秦淮河的歷史氛圍.
氣候
南京地處亞熱帶,並伴有疾風,一年分冬夏兩季.夏季溫度高大40度,號稱三大火爐之一.冬季暴雪充沛,市內積雪可達30公分.每年的6,7月為陰雨綿綿的霉期.
行政區劃
烏龜區
江北寧區
江南寧區
(秦淮)紅燈區
白(下)區
叫花(子)台區
國際安全區
文化
南京名人
中國著名妓女"秦淮八姐",馬湘蘭、陳圓圓、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顧媚、寇白門、董小宛皆成名於南京.
文學
杜牧的《泊秦淮》辛酸諷刺了南朝苟安的靡靡之音,其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成為歷代南京的真實寫照.《玉樹後庭花》一曲曾入選為南京市歌,及代亡國歌.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寫古代知識分子的悲劇命運的諷刺小說,其主要取材和發生地點就是南京,其作者吳敬梓被稱為「秦淮嫖客」.
《紅樓夢》是一部描寫古代女性悲劇命運的小說,其故事主人公和故事背景也是在南京.
南京民俗
大屠殺紀念活動
舉世聞名的"南京大屠殺"誕生地就是南京.大屠殺前,南京城市人口已達到100萬以上,是當時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南京大屠殺後,人口減少了30多萬,而後大量周邊人口湧入.南京人銘記南京大屠殺,沒有南京大屠殺就沒有現在的南京人,因此每年12月13日,南京市民都自發舉行各類重大的紀念活動.
清明踩青
南京市綠化率居全國前列,市內草皮綠地每逢清明,雜草叢生.南京人自古以來就有清明節踩草皮的習俗,既美化了自然環境,又不會造成城市污染.
端午秦淮游
夏歷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稱端陽,每逢次日南京人都陽氣過盛,午飯後均扶老攜幼紛紛前往秦淮河兩岸的館舍,棄銀舍銅,采雞放鴨,做著各類游戲,謂之"奪標".岸邊紅男綠女,歡聲吟弄,一派春光.
美食
南京大蘿卜,取材於江北原產蘿卜,經過嫁接雜交移植到南京,蘿卜長勢越發粗厚,口味朴實,是可畏的大蘿卜,其烹飪講究.
曲藝
南京白戲
南京人看白戲,歷史源遠流長.看白戲一般少則兩人,多則三五人.人們各司其職,有負責打前台的,有負責了場子的,可以說是南京人比較流行的藝術欣賞方式.建國後,於1960年由市總工會組織建立了南京白戲團,並前往全國各地推廣看白戲的技術.南京白戲是中國戲曲欣賞形式的一枝奇葩,為戲曲發展發揮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體現了南京人民的智慧.
經濟
南京在經濟方面保持和創造著多個第一.作為中國東部安徽省的副省會城市,南京大力扶持鄰省流浪人員.南京也是中國東部沿海省份唯一一個在省內GDP和經濟指數排名第三的省會城市,遠遠超出了其它此類沿海省份的省會如沈陽,濟南,福州在本省內排名第二的尷尬地位,此外南京還提出了"南京特色省會經濟"的口號.在中國東部沿海省會城市中塑造了一個好榜樣.
最新評價的"中國十大經濟沒落城市"南京光榮的獲得了第一.
❻ 現在南京還有哪些歷史遺跡與「洪武」皇帝有關請附以簡單介紹
1、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
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
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明孝陵作為中國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
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1961年3月,明孝陵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7月,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明孝陵及其明功臣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6年12月,又被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南京明城牆
南京明城牆,整體包括明朝時期修築的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現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現完整保存25.1公里。
南京明城牆始建於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於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動用全國1部、3衛、5省、37府,152州縣共28萬民工,約3.5億塊城磚,歷時達28年,終完成京師應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南京明城牆的營造一改以往都城牆取方形或矩形的舊制,在六朝建康城的基礎上,根據南京山脈、水系的走向築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南以外秦淮河為天然護城河;東有鍾山為依託。
北有後湖為屏障;西納山丘入城內;形成獨具防禦特色的立體軍事要塞。其中京城城牆蜿蜒盤桓35.3公里,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牆,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並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大城牆,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牆更是超過60公里,為世界歷史之最。
3、南京故宮
南京故宮,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應天府(南京)的皇宮。建造前後歷時二十餘年,佔地面積超過101.25萬平方米,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
南京故宮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其建築形制為北京故宮所繼承,為明官式建築的母本,是北京故宮的藍本。
南京故宮始建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其址選於元集慶城外東北處,遷三山填燕雀湖而建。明故宮為明初三朝皇宮,長達54年之久。
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設立南直隸,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
南京故宮坐北向南,大體范圍東至今中山門,西至西安門,北至後宰門,南至瑞金路,有門四座,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
入午門為奉天門,內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為文樓,武樓。後為華蓋殿,謹身殿。內廷有乾清宮和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現部分遺址位於今中山東路南北兩側,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南京鼓樓
南京鼓樓,位於南京市中心的鼓樓崗上,與南京鍾樓相對,是舊時南京城的報時中心,也是催促文武百官勤於政務,提醒百姓辛於勞作,京師迎王、接詔書、選妃等重大慶典的重要建築,是明代京師的重要建築,是中國古代官式磚構建築的代表之一,1957年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鼓樓始建於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規模宏大、規格極高,城樓後因遭戰火而被毀,清代時鼓樓僅剩下城闕,康熙南巡時曾登臨四望,樹碑建樓,更名「碑樓」,現存台座頂上的木構建築,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所建。
形成如今碩大的明代城台與其晚清城樓形成的顯著體量差異,所以有「明鼓清碑」之稱。
1923年,以鼓樓為主體被辟為南京鼓樓公園。1957年,南京鼓樓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1928年(民國十七年)8月,中山大道開築,中山北路、中央路(子午路)、中山路、黃河路(今北京東路)、北平路(今北京西路)五條主幹道在此交匯,形成環島交通樞紐,中山大道也由此向南至新街口。
5、閱江樓
閱江樓位於南京市鼓樓區獅子山巔,屹立在揚子江畔,飲霞吞霧,是中國十大文化名樓之一,也是江南四大名樓之一,也是南京閱江樓景區的主要景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樓」之稱。
閱江樓喻閱江攬勝之意,樓高五十二米多,外四層暗三層,共七層,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簾鳳飛、彤扉彩盈,具有鮮明的古典的皇家氣派,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築風格。總建築面積五千餘平方米。
閱江樓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建造,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在國都南京城西北獅子山開始建一樓閣,親自撰寫《閱江樓記》,又命朝廷眾文臣職事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其中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後入選《古文觀止》。
閱江樓在建樓工程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後,明太祖朱元璋突然決定停建,直至上世紀末決議復建「閱江樓」的動議,得到社會各界的響應。
199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閱江樓,直到2001年9月閱江樓正式竣工建成。從此結束了六百年來「有記無樓」的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京故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京明城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京鼓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閱江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孝陵
❼ 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
南京是六朝古都,是歷朝人文薈萃之地,沉澱了無數歷史古跡,包括南京故宮、九龍橋、鼓樓、江寧織造府、六朝陵墓、明孝陵、雞鳴寺、雨花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王安石故居等莫屬等等,數量空前絕後的!
南京故宮
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位於南京城的東部,以皇城與宮城為主體,以一系列建築旨在突破皇權「神聖」為內容,以全國最高中央行署機構為大明王朝核心區域(只有「三法司」在太平門外),是明初南京城的核心所在。
❽ 南京有哪些歷史遺跡文化遺產名人蹤跡
歷史遺跡復:南京總統府(孫中山制辦公的) 南京夫子廟(孔子) 明孝陵(皇帝墓) 明代的中華門城堡
文化遺產:1南京鴨製作傳統工藝,南京獨有,全國享譽 2秦淮小吃,全國享謄3金陵摺扇,全國享譽(我去時買了幾把)4十竹齋(比同仁堂更老的老字型大小,曾經代表中國雕版印刷成就之峰巔)5雨花石,南京獨有.
名人蹤跡:<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王昌齡,王安石,王羲之(祖籍山東臨沂)出生於南京烏衣巷王氏的高門大族
只想出這些了.
❾ 南京還有哪些歷史遺跡與洪武皇帝有關請任選其一加以介紹
南京大明王府·瞻園
明初,朱元璋因念徐達有功,故建成了這所府邸花園內
2.朝天宮容
明太祖朱元璋下詔賜名為「朝天宮」
3.明故宮
南京歷史上第一個全國統一王朝的皇宮
4.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5.明神樂觀
明太祖敕建為「神樂觀」
6.鼓樓
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7.中華門明太祖朱元璋自明洪武五年(1366年)開始修築京師應天府(今南京)內城城牆其實這樣的有關的景點、歷史遺址還有很多。
希望您能夠採納!
❿ 現在南京還有哪些歷史遺跡與「洪武」皇帝有關
明孝陵、南京故宮、明城牆、閱江樓、天生橋等。
1、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馬皇後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謚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後謚「孝慈」,故名。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於應天府崩殂,遂啟用地宮與馬皇後合葬。至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整個孝陵建成,歷時長達30餘年。
其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形制參照唐宋兩代帝王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時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
當時從朝陽門(今中山門)至孝陵衛到陵墓西北所築的皇牆有45華里長,護陵駐軍有5千多人。那時候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鹿鳴其間,氣勢非凡。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享殿等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先後調用軍工10萬,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其總體布局分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於去世,禮葬孝陵。朱元璋及其皇後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
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諸王群臣紛紛上表勸進,朱棣在象徵性的推辭兩次後,於己巳日,「謁孝陵」,雖然「唏噓感慕,悲不能止」。
有明一代,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備受尊崇。每歲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國之大事,均需遣勛戚大臣祭告。
2、南京故宮
南京故宮,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應天府(南京)的皇宮。建造前後歷時二十餘年,佔地面積超過101.25萬平方米,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
南京故宮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其建築形制為北京故宮所繼承,為明官式建築的母本,是北京故宮的藍本。
南京故宮始建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其址選於元集慶城外東北處,遷三山填燕雀湖而建。明故宮為明初三朝皇宮,長達54年之久。
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設立南直隸,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
3、明城牆
南京明城牆,整體包括明朝時期修築的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現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現完整保存25.1公里。
南京明城牆始建於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於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動用全國1部、3衛、5省、37府,152州縣共28萬民工,約3.5億塊城磚,歷時達28年,終完成京師應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南京明城牆從內到外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牆構成。其中,南京京城牆,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
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規模恢弘雄壯,在鍾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蜿蜒盤桓達35.267公里,比北京明城牆更長,是世界第一大城垣,而南京明城牆的外廓城周長更是超過60公里。
經歷數百年的滄桑,宮城、皇城、外廓三圈城牆已毀壞殆盡,惟有高大的京城牆,除城門等木構建築不復存在,城牆依然屹立。所以,如今通常所稱的「南京城牆」、「南京明城牆」即指京城牆。
南京明代的四圈城牆,其營建思想既有創新又有繼承,在中國都城建造史上顯得標新領異,獨具魅力。
4、閱江樓
閱江樓位於南京市鼓樓區獅子山巔,屹立在揚子江畔,飲霞吞霧,是中國十大文化名樓之一,也是江南四大名樓之一,也是南京閱江樓景區的主要景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樓」之稱。
閱江樓喻閱江攬勝之意,樓高五十二米多,外四層暗三層,共七層,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簾鳳飛、彤扉彩盈,具有鮮明的古典的皇家氣派,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築風格。總建築面積五千餘平方米。
閱江樓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建造,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在國都南京城西北獅子山開始建一樓閣,親自撰寫《閱江樓記》,又命朝廷眾文臣職事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其中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後入選《古文觀止》。
閱江樓在建樓工程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後,明太祖朱元璋突然決定停建,直至上世紀末決議復建「閱江樓」的動議,得到社會各界的響應。
199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閱江樓,直到2001年9月閱江樓正式竣工建成。從此結束了六百年來「有記無樓」的歷史。
5、天生橋
天生橋位於南京市溧水區洪藍鎮,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為溝通南京地區與兩浙地區的漕運而建。也是中國僅存的古代人工運河上,橫跨兩岸巨石而成的天生橋,這種在人工運河上留下巨石而成的天生橋,國內僅此一座,已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天生橋開鑿於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北至秦淮河口,南達洪藍埠入石臼湖,全長7.5公里,組織數十萬民工,耗時十年多,焚石鑿河十五華里,使得山崗岩石夾雜著紫紅,猶如胭脂,胭脂河之名便由此而來。
天生橋因河兩岸險峻、陡峭、秀麗、幽深,素有「江南小三峽」之稱,1990年代初國家水運規劃設計院院長胡家明教授稱之為「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獨一無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孝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京明城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京故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生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閱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