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姓解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姓解的名人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21 05:19:32

㈠ 歷史上姓應的名人有哪些

應曜:漢初,在淮陽山裡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疊: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郴: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應奉:〔約公元144年前後在世〕字世叔,汝南頓人,應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漢順帝末年前後在世。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記憶力特佳,自幼至長,凡所經歷,無有忘懷。年二十時,嘗詣袁賀,適賀將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之。後數十年,路逢車匠,知而招呼。梁冀舉為茂才。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為蠻夷所服。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從車騎將軍馮緄征武陵蠻,以功薦為司隸校尉。黨人事起,乃憤然以疾自退。後諸公多薦舉,會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凡數萬言。又嘗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事,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
應劭:〔約公元178年前後在世〕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後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珣:字季瑜,司空掾。應劭弟,珣生瑒。
應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應璩:(?~252)字休璉,三國時,魏文學家。汝南(今屬河南)人,應瑒之弟。生於漢獻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齊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學好作文,善於書記。文帝、明帝時,歷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當時大將軍曹爽擅權,舉措失當,應璩曾作《百一詩》諷勸。應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共10餘篇,與應瑒作品合為《應德璉、應休璉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應貞〔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應璩之子。生年不詳,卒於晉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談論。正始中,夏侯玄名勢甚盛。貞常在玄坐作五言詩,玄大嘉許。舉高第,歷顯位。後為武帝參軍。帝踐阼,遷給事中,累官散騎常侍。又與太尉荀顗撰定新禮,未施行而卒。貞著有文集一卷,(《隋書經籍志》)傳於世。
應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遠,汝南南頓人。生於晉武帝咸寧五年,卒於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歲。幼孤,為祖母所養。十餘歲,祖母又亡,居喪以孝聞。家富於財,乃請族人共居,情若至親。以才藝文章知名當世。仕為太子舍人,累官光祿勛。王敦叛,明帝以詹為都督前鋒軍事。事平,以功封觀陽縣侯,都督江州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卒,贈鎮南大將軍,謚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書經籍志》注有鎮南大將軍應瞻集五卷,詹繕作瞻,當為作者誤書;此從《唐書志》傳於世。
應夷節:唐代人。游天台山,棲真道元院,相傳屍解成仙。棲真,保其根本,養其元神。
應用: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發,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應舜臣: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犖不羈,及長,篤志向學,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進士。官至洪州知府。
應純之:(宋)字純甫。永康人。孟明子。嘉泰進士。歷知楚州,兼京東經略安撫使。見北軍屢捷,謂中原可復,密聞於朝。丞相史彌遠鑒於開禧之事,不欲大舉,但敕立忠義軍,令就節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戰而死。
應子和,永康(今屬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官至觀察使掌中軍都督府事。長於詩,嘗有句雲:"西岸夕陽紅,燭炬短燒紅,風過花落紅",時人有三紅秀才之稱。事見清光緒《永康縣志》卷八個《文苑》。
應材(?-1180)字伯良,岩後人。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授衢州教授。後潛心鑽研理學,造詣甚深。宋隆興間,朝廷下詔求賢,應材被舉薦,升任兵部架閣文字,掌管帳籍機密文案。後因老成持重,端莊謹嚴,被帝選為太子春坊,總管東宮內外庶務。宋淳熙初,應材上疏力陳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幾年內,邊境平靜安定。淳熙七年應材病故於軍中。謚安國公。
應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則,黃岩人。生宋季,嘗隨車若水、黃超然游,時稱聖泉先生。有《聖泉文集》等。
應本仁:元代學者,字本立。以世為宋臣,義不仕元。隱居城南,博學好施。嘗規建義庄,又即其中為義塾。世稱"應家館"。
應良,字原忠,仙居人。正德六年進士。官編修。守仁在吏部,良學焉。親老歸養,講學山中者將十年。嘉靖初,還任,伏闕爭大禮,廷杖。張?總黜翰林為外官,良得山西副使,謝病歸,卒。
應大猷:(1487—1581)字邦升,號容齋。仙居人。明正德九年進士。曾任南刑部主事,參與平定宸濠之亂。後歷廣東參政、僉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書。卒年九十五。曾巡撫雲南、四川、山東,所至均有政績。
應典:字天彝,號石門,浙江永康芝英人。明正德九年(1514)進士。歷任兵部職方司主、事車駕司主事,承德郎,尚寶同丞等職。應典自鄉試中式考取舉人以後,總是奮然希望自己能達到聖賢境地。創建麗澤祠於壽山,匯集諸生講學。應典為王瓊所器重,委以總攬本部四司政務。居家養母,不希榮利。通籍三十年,在官止一考。

㈡ 解姓的歷史名人

或作解陽,解氏始祖解良之子,與弟解獵兩人都在晉國做官,是當時很有名望的貴族,食邑於解(在今山西省運城縣),因以為氏晉
國大夫。本書《鄭世家》謂其字子虎,霍人,蓋司馬遷別有所本。「執解揚」,解揚奉命出使宋國,被鄭人拘執而獻給楚國。 (1908-1984),原名解如川,字沛然,吉林省東豐縣四平鄉人。1930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任東北軍第51軍參謀、副旅長、第113師參謀長。193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2月,在陝西西安市面見周恩來,周恩來向他陳述國內政治形勢,以及東北救亡組織和東北軍上層工作等問題。7月,東北軍工作委員會 成立,為委員,直接領導東北軍第51軍113師的地下黨工作。1939年解以副旅長的職務帶領軍隊移防魯南地區。1941年5月到延安,任中央軍委情報部三局局長,中共中央黨校軍事訓練班秘書長、訓練隊教員,八路軍120師358旅參長,八路軍東北挺進 支隊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參謀長兼參謀處處長,遼北軍區副司令員,遼寧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一前線圍城指揮部參謀長,第15兵團參謀長,第13兵團參謀長,1949年9月任第40軍副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副軍長,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3兵團參謀長、志願軍參謀長,參與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和1953年春季反登陸戰役准備的指揮 ,參加了開城停戰談判,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功勛。
回國後,1954年任越南停戰談判顧問,赴越南工作。回國後任軍委軍訓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教育長,高等軍事學院教育長、 副院長,1979年任後勤學院副院長。是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族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兩枚,一級自由獨立勛章兩枚。
1984年4月9日因患食道癌醫治無效於北京逝世,終年76歲。骨灰安放在北京領先寶山革命烈士公墓。靈堂中有一副輓聯:奏凱白山黑水,飛鞭飲馬珠江,破浪揚威寶島,援朝衛國保鄉,血戰沙場千里赤;獻身鐵壁銅牆,制蔣密謀張帳,治軍襄贊中央,忠黨鞠躬盡瘁,歇鞍公墓萬年康。 (1917-2002),山東省聊城市人。1936年9月參加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4月參加八路軍,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魯西北范築先部第10支隊連政治指導員,山東縱隊第6支隊二科科長,獨立團政治處主任,魯西軍區第8支隊政治處副主任,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政治處副主任,軍區後勤部政治處主任,第7軍分區政治部敵工科科長,魯西軍區政治部敵工部副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冀魯豫軍區第10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第5軍分區副政治委員,華北軍區補訓兵團第8旅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務部部長,空軍第四航空學校預科總隊政治委員,空軍第一航空學校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雷達兵部主任,武漢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2002年1月1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現任職務: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
社會職務: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
北京市崇文區文聯副主席
北京廣角攝影學會會長
《大眾攝影》雜志編委
1968年-1971年 海軍北海艦隊後勤部服兵役
1971年-198O年 北京市閥門四廠工人
1980年-1984年 北京市半導體器件十廠工人
1984年-1992年 北京市崇文區文化館宣傳部主任
1992年-2001年 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
2001年-2002年中國攝影家協會信息中心主任
2002年-至今 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組聯部主任、信息中心主任
1984年 加入北京廣角攝影學會,曾任副會長兼秘書長
1985年 加入北京市攝影家協會,曾任第二、三屆理事
1986年 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
1989年-1991年 在北京郵電學院讀大專
1992年 曾獲中國攝影家協會《開拓杯》組織工作獎
1992年 中國希望工程攝影紀實展在北京、台北、香港展出
1994年 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專題節目介紹
1995年 個人攝影集《我要上學》獲中國圖書獎提名獎
1996年 獲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特殊貢獻獎
1997年 獲中國攝影家協會特別榮譽獎
1998年 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德藝雙馨優秀會員稱號
1998年 入圍中央電視台經濟台改革開放20年20人特別節目
1998年 獲全國十佳青年新聞攝影記者稱號
1999年 獲全國十佳廣告攝影師稱號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
生於1949年10月,天津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7年1月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畢業後留校從事科研工作並繼續進修。
1993年武漢大學研究生院環境法研究所研究生畢業。曾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政治幹事。
1979年後任清華大學二分校團委書記、助教。
1980年5月任國家建委機關黨委組織幹事。
1982年2月後任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環保局放射性環境管理處處長兼人事處處長,國家環保局人事司司長、副局長。
1985年後任國家環境保護局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書記、黨組成員。
1993年5月任國家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同年6月任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之後任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1994年1月任全國愛衛會副主任,同年5月任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
委員會主委及第三屆核環境審評專家委員會主任。
1997年9月當選為中紀委委員。
1998年4月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
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 解璽璋, 男,1953年生於北京,文化批評家。曾做過工人、記者、報紙主編,曾擔任同心出版社副總編輯,著有《中國婦女向後轉》、《雅俗》等作品。1983年初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一直供職於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在《北京晚報》五色土副刊、書香專刊、文化導刊和《北京日報》文藝周刊任編輯多年。 編報、編書20餘年,閑暇時也喜歡舞文弄墨,對文藝評論情有獨衷,寫過千餘篇電影、戲劇、文學和電視劇的評論、論文,曾獲多種全國及北京市文藝批評獎,有《喧囂與寂寞》、《中國婦女向後轉》、《雅俗》、《速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師與名家叢書·張恨水卷》等專著問世。
解璽璋語錄
●我年輕時讀《莊子》並沒有深層的思考與感悟,在年紀大了,生活閱歷多了之後才逐漸明白:生命的柔韌比堅硬也許更能持久;人有時候也需要一點悲觀的情懷。
●我希望能多策劃出版《嫁給太監》、《中國廚子》這樣有趣兒的書,也想多推出像《花間一壺酒》和《中國人的幽默》這樣充滿智慧的書…… 解非、黑龍江某大學教師、漢語言文學副教授,黑龍江省興安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文學批評家。女子智靈性詩歌創建者及代表詩人,「女子智靈性詩歌理論研究學會」理事長;「當代女作家遲子建作品研究學會」理事長,《女子智靈性詩歌理論研究叢書》總編;《當代女作家遲子建經典品鑒叢書》總編。 生於書香世家的解非,一直這樣敘述自己的生平:我幸運生於書香世家,可學術無建樹,詩歌無所成。一個被譽為詩童而志得意滿不知道詩人內蘊品性的人,一個毅然放筆遠離文壇謹遵母親的遺囑閉門苦讀文學理論著作,同時牢記母親的教誨:「詩人:用最美麗的語言,最干凈的心靈,流淌出最真實故事的人是詩人。」的人,僅為一個文藝理論探索的馬前卒。
閉門苦學17年的解非,於2006年重返文學界,正值中國當代詩歌處於死地,當代詩壇彌漫著「當代詩歌死了」這樣的論調,直面詩歌界的現實,她驚詫、震驚、憤怒……,曾幾何時詩歌到了這樣悲慘的地步?處於對詩歌的愛,解非毅然地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詩歌的研究工作上,從網路詩歌研究入手,品鑒了很多智慧和靈氣於一體的當代女詩人的詩歌,於2008年6月10日,解非與著名女詩人王雪瑩一起創建了「女子智靈性詩歌的詩學理念」 解曉東, 華語樂壇中低調的傳奇歌者。 他富有磁性的嗓音、動感高超的舞姿、陽光健康的氣質和形象、執著無悔的音樂追求,使他二十年一直屹立在中國流行樂壇的前列,在中國流行樂壇獨樹一幟,成為是深受歡迎的頂級男歌手,樂壇常青樹之一。他十四次登上群星璀璨的CCTV春晚大舞台,多次參加國家級重要演出,已出版五張個人音樂專輯。現任全國青聯常務委員,安徽省青聯副主席。 《布幕拉開》是解曉東的第五張個人專輯,卻被他調侃成自己的首張專輯。幾年的探索和歷練,讓解曉東找到了帶有更多個人特色和質感的聲音表達方式——在他以往清新流暢的聲線基礎上,更增加了幾分磁性的沙啞和思考的凝滯,自然表露的滄桑感使解曉東更增幾分成熟男人的味道。
曾經的解曉東,名字就像一個特殊的品牌,很多人給這個名字賦予了太多的定義。但是,2007年的解曉東只想讓你記住他的音樂,一個成熟男人對生活與情感的深刻領悟。他也曾經歷過生活的種種打擊:音樂上的自我懷疑與否定;執著力行的公益事業被誤解為謀一己私利……在這些挫折背後,一定會有諸多直白、袒露的心語值得認真講述。而解曉東這張「遲到」了將近三年之久的專輯,則為所有抽絲褪繭過後的成熟男人,找到一條從暗流騰挪而出的明亮甬道。 計安河朔;
績著梁都。
——佚名撰解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元城人解琬,中幽素科(唐代科舉考試科目名),官侍御史。景龍年間任御史大夫,兼朔方行軍大總管,守邊二十餘年,既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又練武習兵,使邊境得以安定。後官至同州刺史。下聯典指西晉著地人解修,在三國魏曾任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績為天下第一。晉武帝時,封梁鄒侯。
采藤療母
直閣匡君。
——佚名撰解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朝齊雁門人解叔謙,字楚梁,一次,母親有病,他在夜裡祈禱,聽到
空中有人告訴他:須丁公藤為酒,可治母親的病。於是,他到處尋找,到宜都郡山,經詢問一位伐木老翁,終於找到了丁公藤,帶回家用酒浸泡,母親喝了,果然痊癒。下聯典指明代大臣解縉,字大紳,江西吉水人,洪武年間進士,官中書庶吉士,曾上萬言書,批評太祖政令多次改變、殺人太多等,後罷官八年,建文時才得以復出。永樂初年,與黃淮、楊士奇等人進入內閣,參預機務,任翰林學士,主持纂修《永樂大典》,很受成祖重視。又因多次諫諍,被漢王高煦詆毀,貶官廣西,後進京奏事時,正好成祖不在京城,他便僅僅拜見了太子就回廣西,以「沒有大臣之禮」的罪名被下獄,在獄中被殺。著有《解文毅公集》、《春雨雜述》等。
孝傳仙葯;
忠格天心。
——佚名撰解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齊·解叔謙,母有疾,夜禱,聞空中語雲:「須丁公藤為酒,便瘥。」下聯典指宋·解潛,紹興初為荊南鎮撫史,疾劇,張九成往候之,泣曰:「平生誓與賊戰死,此心忠義,惟有天知。」言終而逝。 文名稱二解;
書藝第一名。
——佚名撰解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明代學者解開,字開元,吉水人。元末與弟闔隱居山中,俱有文名,時稱二解。明初征為本縣師,訓迪有方,吉水文學之盛自開始。學者稱筠澗先生,有《書解文集》。下聯典指明代書法家解禎期,以善書選天下第一。仁宗召為中書舍人。
政績冠天下;
列女納古今。
——佚名撰解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刺史解脩,仕魏為琅玡太守、梁州刺史,考績為天下第一。武帝時封為梁鄒侯。下聯典指明代翰林學士解縉,字大紳,洪武進士,任中書庶吉士,上萬言書,指斥時政,帝稱其才,改御史。永樂初任翰林學士,主持編修《永樂大典》,有《文毅集》。又與黃淮等奉敕撰《古今列女傳》。
武宣緣祖德;
忠義有天知。
——佚名撰解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廣東直慰使解帖哥,隨父征交址等地有功,積官萬戶,知廣東道宣慰使,卒謚武宣。下聯典指宋代鎮撫使解潛,紹興初為荊南鎮撫使時,募人耕荒田,收大利。紹興中屯田自此始。
大典輝寰宇;
妙竹盡嬋娟。
——佚名撰解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解縉。下聯典指五代南唐畫家解處中,江南人。為後主翰林司藝。善畫竹,尤工雪竹,有冒雪之意。說者謂其畫竹「能盡嬋娟之妙」。 千年老樹為衣架;
萬里長江作浴盆。
——明·解縉撰解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傳為明翰林學士解縉幼時對父聯。 丕顯文名,雅宜豫幾學士;
不辱君命,堪為奉使行人。
——佚名撰解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明翰林學士解縉。下聯典指周代名官解揚。

㈢ 歷史上姓史的名人有哪些

根據2005年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主持完成、袁義達鍾蔚倫主編的《當代百家姓》里所發布的百家姓最新順序,史姓排名85位。百家姓排名63位! 史佚的遠古祖先是高辛帝元妃姜嫄生後稷為周始祖,歷至文王,文王生皇子伯邑考、伯邑考生佚。西周初年佚任太史令一職,輔佐武王克商,與周、召、太公共輔成王。一生為人嚴正, 《桐葉封臣》里「天子無戲言」的千古名言就出自他口。後人把他作為史官的楷模,並將他與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四聖,史佚子孫以官職「太史令」的史字為氏,稱史氏。
史佚-西周太史令佚(辛甲三子)。因官而得姓。
史魚-春秋時衛國史官。
史大奈
史恭-漢宣帝舅公,涼洲刺史,撫養、輔佐宣帝有功,贈杜陵侯。史崇高祖。
史崇-史姓家譜始祖。東漢溧陽侯。
史萬歲-杜陵人(今陝西西安)。隋朝名將。長於騎射,好讀兵書。
史大奈-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唐朝開國功臣。
史務茲-唐朝武後之宰相。溧陽侯21世孫。
史思明 ,[1] 寧夷州(今 遼寧)突厥人, 安史之亂的主要發動者之一 。居營州柳城,初名崒干, 其貌不揚,懂六蕃語。姿癯露,鳶肩傴背,廒目側鼻,寡須發,躁健譎狡史 。突厥族,寧夷州人,唐玄宗李隆基賜名思明。著名唐朝叛將,「安史之亂」禍首之一。
史朝義:(公元?~762年待考),突厥族,史思明的長子;樓煩人(今山西)。著名唐朝「安史之亂」叛將。
史浩-南宋朝宰相。為岳飛平反昭雪。溧陽侯35世孫。
史浩
史彌遠-南宋朝宰相。史浩四子。溧陽侯36世孫。
史嵩之-南宋朝將軍宰相。史浩侄子。溧陽侯37世孫。
史嵩之
史天澤-元朝忽必烈的丞相。鎮陽王。
史天澤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軍事統帥。字憲之,又字道鄰,漢族,祥符人(今河南開封),祖籍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東漢溧陽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孫,其師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謚之忠靖。清高宗追謚忠正。其後人收其著作,編為《史忠正公集》。
史夔-清朝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師。康熙字典修纂官。溧陽侯51世孫。
史貽直-清朝文源閣大學士,宰相,軍機大臣。溧陽侯52世孫。
史籀:(生卒年待考),周朝初期著名史官史佚後裔。著名周宣王時太史、書法家。
史墨:(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晉國大夫。
史晨:(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魯國宰相。
史丹:(生卒年待考),字君仲;魯國人,徙杜陵。著名漢朝大臣。
史游:(生卒年待考),西漢人。著名西漢書法家。
史道碩:西晉畫家,他有四個弟子,皆以善畫得名。
史弘肇:(生卒年待考),字化元;鄭州榮澤人(今河南鄭州)。著名五代後漢名將,以武功顯名。
史倫:(生卒年待考),燕京永清人(今河北永清)。著名宋朝教育家。
史達祖:(生卒年待考),字邦卿,號梅溪;汴京人(今河南開封),居杭州。著名南宋詞人。
史際:(生卒年待考),江蘇溧陽人。著名明教育家。
史孟麟:(生卒年待考),江蘇宜興人。著名明朝理學家。
史震林:(生卒年待考),字岵岡;江蘇金壇人。著名清朝文學家。著有《西青散記》、《華陽散稿》等。
史榮椿:(生卒年待考),字蔭堂;直隸大興人(今北京大興區)。著名清朝抗英將領。
史良-前中國民主同盟主席。
史玉孝-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史可-電影演員。
史玉柱-企業家
史泰祖-香港著名皮膚科醫生
史量才-民國愛國報業家
史東山-電影導演
史久鏞-海牙國際法庭庭長
史群-當代水產學家
史克信:(公元1928~),黑龍江克山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史澤波:(公元1899~1986年),字恩澍;河北獻縣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十九軍軍長。
史宏烈:(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華北「剿總」軍法執行部主任。
史文桂:1947年任澎湖列島要塞司令,1948年9月授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49年到台灣,任台灣炮兵司令。1954年退役。
史銳: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台灣省聯合後勤司令部副總司令。
史玉波:(1954年10月~),河北棗強人,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副主席、黨組成員。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縣,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
史蘭芽:浙江省杭州市人,影視演員。因為出演電視劇《圍城》而成名。
史冬鵬:中國男子110米欄項目的運動員。
史文清:江西省政府副省長。
史文中:現任香港理工大學教授、中國礦業大學講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地球資訊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史和平:江蘇省政府副省長。

㈣ 歷史上姓史的名人有哪些


籀:
周宣王時書法家,相傳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唯物主義命題。

魚:春秋時衛國史官,以正直著稱。臨死時,還勸衛靈公進賢(蘧伯玉),去佞(彌子瑕)。後人稱為"屍諫"。他秉筆直書,堪稱史家楷模。

恭:漢宣帝時是宣帝舅公,涼洲刺史、贈杜陵侯撫
養輔佐宣帝有功、而先後有十幾人獲封候。

高:樂陵侯、車騎大將軍、輔佐漢元帝有功。

崇:封溧陽萬戶候,為溧陽埭頭史氏一世祖。
史務滋:溧陽侯之21世孫,唐左納言、司賓卿

浩:溧陽侯之35世孫,南宋宰相,為岳飛平反昭雪,出自寧波東錢湖下水史家,一門三宰相,七十二進士;四世兩封王。
史彌遠:溧陽侯之36世孫,南宋宰相,史浩之四子。
史嵩之:溧陽侯之37世孫,南宋宰相,
史天澤:溧陽侯之36世孫,元朝著名軍事家、宰相、樞秘使
金紫光錄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平章軍國重事、忠武鎮陽王。
史可法:溧陽侯之49世孫,民族英雄,抗清名將。明朝文淵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在兵困揚州時,他拒降固守,奮戰到底,不幸英勇就義。
史孟麟:明朝理學家。他主張以理學為"國本",以名節相砥礪,同時參與東林書院講學。

夔:溧陽侯之51世孫,清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師。康熙字典主筆。
史貽直:溧陽侯之52世孫,清文源閣大學士
宰相,軍機大臣。

㈤ 歷史上姓「解」的有沒有風雲人物急!…

解縉(1369年-1415年)明代大臣,學者。字大紳,縉紳,號春雨,喜易,內謚文毅,漢族容,江西吉安吉水縣人,解綸之弟。洪武十二年進士。歷官御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擢侍讀,直文淵閣,參預機務,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解縉以才高好直言為人所忌,屢遭貶黜,終以「無人臣禮」下獄被殺。他是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

㈥ 歷史上姓「解」的有什麼名人傑出人物

解處中:五代時期南唐畫家,江南人。擅長於畫竹,尤其喜歡畫雪中的內竹子,經常冒著風雪到容野外寫生。人們對他所畫的竹子評價甚高。
解潛:宋代鎮撫使,在紹興作官時大力發展農業,招募人來耕種荒田,收成很好,紹興的屯田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後來因為疾病而死。
解縉:明代翰林學士。洪武進士,擔任中書庶吉士,曾經上書萬言,針砭時政,皇帝很欣賞他的才能,升遷為御史。永樂初年任翰林學士,主編《永樂大典》,這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一部網路全書,另有著作《文毅集》。
解開:明代學者,字開元,吉水人。他和弟弟解闔一起隱居在山中,他們的文章都寫得很好,被稱做二解。

㈦ 歷史上姓常的名人有哪些

常】姓起源
相傳在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以常為氏的古人相當多。相傳周族與商族的首領高辛氏次妃為常儀,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紀》說她是帝嚳之次妃,生帝摯。因古代「儀」與「娥」同聲通用,故後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儀占月附會而成。《史記·五帝本紀》有黃帝「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的記載,常先曾被黃帝任命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這是見於史載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張滿《姓氏尋源》說:「黃帝使常儀占月,又有常先為大司空,常姓宜出於此。」黃帝所居之軒轅丘,在今河南新鄭市西北,帝嚳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師市,故中國最早的常姓出於河南。因此,常姓應該說五千年前就有了,是為河南常氏。
出自姬姓,以邑為氏,為西州時衛康叔支庶子孫。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文王幼子)於康邑,世稱康叔封。衛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少弟,衛國的始祖。所以,《新唐書·宰相世系》說:「常氏出自姬姓。衛康叔支孫食采常邑,因以為氏。」後周公(武王之弟)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封給康叔,建立了衛國。衛國於前254年淪為魏的附庸,又於前209年為秦所滅。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諸侯,諸侯又分封采邑。衛康叔把他的一個兒子封邑在常(今山東滕州市東南)。衛國滅亡後,其後裔有以國為氏姓衛,也有以邑為氏姓常的,史稱常姓正宗。同時,也不能排除殷商後裔有改姓衛或常的。是為山東常姓。另一支"常"姓出自戰國時吳國公族之後裔,也源於姬姓,即南宋羅泌《路史》所雲「吳後有常氏」。吳國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於吳(今江蘇蘇州),但吳國公族後代何人何時因何而得為常氏,未見古籍記載,尚待進一步考證。據《姓氏考略》所載:「吳後有常姓」,是為江蘇常氏。
出自恆姓,為避諱改姓。北宋真宗名趙恆,古時「恆」「常」義相近,故因避皇帝諱,改恆姓為常。恆姓本是楚國公族恆思公之後,此即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所雲「又有恆氏避宋諱亦改為常」,主要繁衍於今江蘇省東海沿岸一帶。
【常】姓遷徙
常姓發源於今山東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戰國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於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並已散居於大江南北。漢初有一支常姓遷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為中心的一大望族。同時,山東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漢末至三國時,常姓有一支遷入四川。魏晉南北朝時,有常姓遷入甘肅。隋唐時,新豐(今陝西臨潼)人常袞遷居福建。宋代,常姓已多分布於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並有常姓遷居福建、廣東,最後到達雲南、貴州等地。至明清,常姓已廣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清代以後,又有部分滿族人融入常姓。從歷代繁衍遷徙情況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東、河南、陝西、河北、甘肅分布最廣,江蘇、四川、浙江次之。
【常】姓家譜
山西:常氏宗譜一百五十卷、太谷常氏家乘不分卷、夏縣常氏五房譜不分卷
江蘇:豐縣常氏家譜六卷
江西:萬載大北門常氏族譜(卷數不清)
山東:泰安常氏族譜十一篇
湖南:長沙歐塘常氏六修家譜首一卷(卷數不清)
河北:灤縣常氏八代族人族譜一卷
【常】姓歷史名人
常惠: 歷史上常姓名人很多,西漢有太原人常惠,武帝時隨蘇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0餘年始放還,後代替蘇武為典屬國,通曉西域情事,官至右將軍。三國兩晉時期,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常氏多有顯者,河南溫(今河南溫縣)常氏發展成為望族。
常璩: 常騫治毛詩、三禮,以清尚知名;東晉時有史學家常璩,曾在成漢任散騎常待等職,入晉後居建康(今江蘇南京),所著《華陽國志》記述了遠古至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期間的巴蜀史事
常林: 三國魏溫人常林,官大司農,封高陽鄉侯,其後累世官宦;
常珍: 4世孫常珍北魏時任南安太守,避亂徙居涼州(治今甘肅武威);
常坦: 珍子常坦,官鎮遠將軍;
常爽: 坦子常爽,官宣威將軍,博通經史,曾置館教授門徒7O0餘人;
常文通: 爽子常文通,累官鎮西司馬、南天水太守;文通子常景,官車騎將軍、秘書監,封濮陽縣子。隋唐時期,長安常氏比較興旺,新豐(今陝西臨潼東北)常氏也是茂族。隋煬帝時有屯用主事常駿,曾於大業三年(607年)出使赤土國,與其建立邦交。
常建: 唐代有詩人常建,高僧常慜,由海道前往印度巡禮,所乘商船中途遇險沉沒,他為救人而死;還有在代宗、德宗兩朝任宰相的常兗。
常德: 蒙古有常德,曾於蒙古憲宗九年(1259年)奉命由和林出發,西覲皇弟旭烈兀於西亞。
常遇春: 明初名將常遇春,勇猛善射,屢立戰功,死後追科開平王。還有散曲家常倫。清代山東有伊斯蘭教學者常志美,精於波斯文,所著波斯文文法《亥瓦伊·米那哈基》為經堂教育學員的必讀課本,還有總督常明、常青。
常乾坤、常香玉: 現代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常乾坤、藝術家常香玉等。
常志美: 清代山東伊斯蘭教學者。(約1610~1670)中國伊斯蘭教經堂教育山東學派創始人。字永華,或作蘊華,經名穆罕默德.哈基姆。原籍中亞撒馬兒罕,9歲時隨叔父到北京貢獻獅子時留居中國。為胡登洲四傳弟子,講學於山東省濟寧。學識淵博,擅長註疏《古蘭經》和波斯文經典,對認主學有自己的見解,被稱為「常仙學」。教學中兼授阿拉伯語與波斯語,講學方法與課程設置有別於其師胡登洲所創的陝西學派,形成了另一個獨立的派別。其弟子主要頒於華北及東北各省。在濟寧西寺講學時,共建禮拜殿、講堂、宿舍等大小房舍200多間,成為國內罕見的清真大寺。著有《法爾西文法》。
常任俠: (1904-)安徽潁上人。乳名復生,原名家選,字季青。美術史家、作家。1922年入南京美術專校。1927年參加學生軍北伐。1931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後留校任教。1935年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東方藝術史。次年回國。1938年周恩來秘書。1943年到昆明,任東方語言專校教授,參加中國民主同盟,與李公朴等從事民主運動。1945年赴印度,任泰戈爾大學教授。1949年1月回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加入中國作協、劇協、美協,被任為僑委委員。晚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兼圖書館長,民盟中央委員,全國僑聯常委,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組顧問等職。著有《東方藝術叢談》、,漢畫藝術研究》、《中國古典藝術》、《東南亞美術發展史》、《中東與近東美術史》、《中國舞蹈史》、《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史》、《中國書法研究》,譯有《日本繪畫史》等。常璩,晉朝時江南人,曾於成漢國為官,後勸李勢歸降桓溫,以功升任參軍,又有文才,著有《漢義書》、《華陽國志》。明朝初有常遇春,懷遠人,有勇力,隨朱元譚破採石、取太平,自稱可率十萬兵橫行天下,世號常十萬,以軍功封鄂國公。常萬達(1718———1796),字子通,是常氏到車輞落戶後的第九世傳人。號稱歐亞「茶王」,是山西榆次常家大院的主人。
【常】姓當代名人
常鋮: 娛樂明星
常曉陽: 娛樂明星
常寬: 娛樂明星

㈧ 歷史上有哪些姓段的偉人

1、段秀實(719年-年)

安定邊境

段秀實又叫段太尉,或段忠烈,是唐代中期有名的武將,大約生活在「安史之亂」前後。祖籍是陝西隴州人,隴州是我的家鄉,現稱隴縣。

他在「安史之亂」中立下很多功勞,尤其在涇原任節度使時,在平定邊境的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受人敬仰。到唐德宗時,官至禮部尚書。

2、段克己(1196~1254)

金代文學家。字復之,號遁庵,別號菊庄。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與弟成己並負才名,趙秉文目之為「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後中進士,但入仕無門,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

金亡,避亂龍門山中(今山西河津黃河邊),時人贊為「儒林標榜」。蒙古汗國時期,與友人遨遊山水,結社賦詩,自得其樂。元憲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於詞曲,有《遁齋樂府》。

3、段玉裁

他是江蘇人,清代著名文學家和經學家,博學多才,祖籍江蘇,是清代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外公。是歷史上徽派「朴學」大師代表。

4、段祺瑞

段祺瑞是安徽人氏,生活在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是皖系軍閥的領導人,曾官至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5、段德昌

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字裕後,號魂,1904年8月19日生,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6月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1933年犧牲,年僅29歲。

1952年,毛澤東又親自為段德昌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烈士證書。1994年,中央軍委將段德昌列為共和國歷史上的36位軍事家之一。

㈨ 有沒有姓解的歷史名人

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掘《萬姓統譜》所載.周成王弟叔虞之子良.含采於解邑(在今山西省解縣),後人以邑為解氏。圓.
1解處中:五代時期南唐畫家,江南人。擅長於畫竹,尤其喜歡畫雪中的竹子,經常冒著風雪到野外寫生。人們對他所畫的竹子評價甚高。
2解潛:宋代鎮撫使,在紹興作官時大力發展農業,招募人來耕種荒田,收成很好,紹興的屯田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後來因為疾病而死。
3解楨期:明朝時期書法家,書法好,被認為天下第一。後來在朝廷做官,職務為中書舍人。
4解縉:明代翰林學士。洪武進士,擔任中書庶吉士,曾經上書萬言,針砭時政,皇帝很欣賞他的才能,升遷為御史。永樂初年任翰林學士,主編《永樂大典》,這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一部網路全書,另有著作《文毅集》。
5解帖哥:元代廣東宣尉史,定興人,跟隨父親征戰有功,被任命為廣東宣尉史。
6解揚:周代名官。
7解開:明代學者,字開元,吉水人。他和弟弟解闔一起隱居在山中,他們的文章都寫得很好,被稱做二解。
8.解琬
唐代元城人。景龍年間(公元707-710年)官御史大夫,兼辣朔方行軍大總管,守邊二十餘年,務農習戰,為長治久安之計。
9.解修
晉代著地人.仕魏歷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績為天下第一.封梁鄒侯.
10.解叔謙南齊人。事母至孝,訪葯愈母。

㈩ 歷史上姓關的名人有哪些

關其思
春秋時期的鄭國大夫。
關羽
關仝
唐朝五代時,著名的山水畫家。關姓內已經容主要分布在今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河北、江蘇等地。據《舊唐書》記載關羽後裔關播,字務先,在唐朝德宗時擔任檢校尚書右僕射(相當於宰相)的官職,其祖上即從山西遷入河南。五代時有著名畫家關仝,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擅畫山水。
關漢卿
至宋代末期,關姓又出了一位著名人物關漢卿,號已齋叟。約生於金末,卒於宋亡(1279年)之後。他是元代戲曲奠基人,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安國(今屬河北)人,一說大都人。一生所作雜劇60餘種,現存《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望江亭》等十三種。塑造了竇娥、趙盼兒、王瑞蘭、譚記兒等多種婦女典型形象。這些形象流傳至今而不朽。
關天培
(1781-1841),字仲因,號滋圃,漢族,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人,晚清愛國名將。
台灣關姓
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時,就有關姓將士入台駐守,後定居於當地。清政府統一台灣後又有不少關姓人從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遷居台灣。現在關姓子孫已廣泛分布全國各地,並流播海外。

閱讀全文

與歷史姓解的名人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