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快要中考了歷史應該如何復習

快要中考了歷史應該如何復習

發布時間:2021-02-21 05:11:48

1. 中考歷史如何復習1

近幾年中考切實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課程標准理念,命題依據是課程標准,教學大綱,考試說明,命題更加註重試題的實踐性,開放性,時代性,教育性和綜合性,將更加強調試題同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有話可說.重視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考題靈活,聯系實際,淡化純知識,純記憶的內容,這也體現了當今倡導的素質教育的要求,給當前中學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 審視幾年來中考學生大體情況,我認為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基礎知識理解不透徹,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實,運用能力有待提高.從考生答題情況看,由於對基礎知識理解不深刻,缺乏思維的嚴密性, 對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實,因而顧此失彼. 2,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急待加強.學習知識和技能是為了應用,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當我們把知識和技能的考查放到生活的實際問題的情景中時,那些"只有作過的題目才能應答"的考生就難以適應了. 3,審題能力差.中考試題在設問上比較靈活,審好題是答好題的前提.然而有些考生審題粗枝大葉,尚未讀懂所給的材料,急於求成,匆忙作答;還有一些考生忽視設問要求,導致失誤. 面對學生存在的這些問題,加之歷史學科中考新特點,初三歷史復習必須既要注意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更應注意歷史知識的整體,系統把握,注意學生能力的訓練.關於初三復習,我的觀點是把它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系統復習. 這一階段的復習要緊扣課本,突出教材,立足課本,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鞏固要:(1)緊扣課本基礎.(2)注重分析找規律.(3)精選試題強訓練(4)舉一反三促思路.(5)延伸拓展養能力.通過對各章基礎知識的鞏固復習讓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熟練技能技巧,明確知識底細,弄清各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梳理清各知識體系,形成嚴密的知識網路,培養學生系統知識的能力. 方法措施:(1)教師要把教材,課標與2005年中考復習意見融會貫通,,統領全冊教材要領,有側重地完成復習工作. (2)教師要摸清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情況,抓住弱點,重手出擊,緊扣課標,重點強化,以課本為基礎,以中考要求為起點,以學生的鞏固掌握和能力培養為目標. (3)課堂復習原則要遵循十化原則,嚴禁"知識鞏固的死板化,課堂復習問答化,題型設計的固定化,單一化,復習思路的程式化,訓練解答機械化,簡單問題復雜化"的復習方式,用教師開闊的視野,豐富的課堂,新穎的題路,去為學生創造高興趣,新思路,高效益的復習氛圍. (4)抓好優生的清底工作(這是這類學生能否拔高的關鍵階段),抓好中上等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這類學生再上一個層次的重要階段),強化偏科學生的查漏補缺工作(這是這類學生飛躍的第二次機會). (5)注重良好習慣的養成,注意規范化的訓練,從正確讀題,全面分析,仔細推敲,准確審題,規范答題的良好習慣抓起,教會學生得高分秘訣,糾正"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毛病,這要做為我們復習的重頭戲突破. (6)在使用外來資料的同時不要忽略校本自測題的作用.要匯總學生出現的問題,自編糾正學生問題,強化鞏固提高的校本題,每個月每個教師至少要出兩份校本過關題,把外來信息和學生存在的問題處理好,達到類似問題不再重犯的目的. 第二階段:專題歸類復習,比較對照,縱橫聯系.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用這兩句詩來形容經歷了第一輪復習的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把握我認為是很恰當的.經歷了第一階段的復習,學生掌握了較多的基礎知識,但知識是零碎的,孤立的,沒有從宏觀上整體把握知識脈絡.如何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應用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上雙向提高,讓學生在縱橫交錯,紛繁復雜的知識體系中再次理清思路,強化知識體系,變通知識應用的關系,進一步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使綜合能力得到升華,多項思維實現飛躍.這是第二個復習階段重中之重的核心. 在復習的第二階段,可將前面所學的知識列成專題歸類總結,縱橫串聯,比較對照,辨其異同,形成知識網路.如將中國近現代史劃分為列強侵華史,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綜述部分等幾個專題.而將世界近現代史劃分為資本主義發展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民族解放斗爭史及國際關系史等幾個專題. 歷史知識具有多樣化特點,在空間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內容上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對外關系等方面知識.理清同一歷史時期各方面知識及其相互關系,就是橫向聯系.另一方面,每一歷史事件又都前後發展,依次交替.把每個歷史事件前後串聯起來,使之系統化,這就是縱向聯系.如中國近現代史的線索可以縱向串聯歷史知識,以不同歷史時期為經線,以每一歷史時期的不同歷史特徵為緯線,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歷史事件之間是互相聯系並先後相承的.只有從宏觀上把握了歷史特徵,歷史線索,學生掌握歷史知識才能由點發展到線,到面,並進而構建起整體歷史知識網路,獲取規律性的知識. 第三階段:綜合鞏固,摸擬訓練,突出重點,熱點. 這一階段的復習,一方面進行綜合復習,查漏補缺,突出重點知識.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點的廣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點帶面.另一方面要進行強化訓練,通過練題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消化和鞏固.《考試說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導用書,要從中了解考試范圍,內容,形式,題型及其要求等情況,結合近幾年來中考試題<>,把握考試命題方向,難易程度,選擇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題型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練題形式要多樣化,包括課堂的口頭回答,書面作業,單元檢測,月考等,但不要搞成題海戰術.通過講解和練習,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使能力得到培養.練習的內容可分為基礎訓練和理解訓練兩大部分.前者採用填空,選擇,填圖,識圖,列舉等題型;後者採用材料分析,簡答題,綜合問答題,編寫大事年表等題型.而後者特別是綜合問答題是中考分值最多,份量最重的題型. 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各種類型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訓練他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選題,填空題:主要考察學生理解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要求學生要運用辨證唯物史觀分析重要歷史現象,事件的本質,採用肯定法或排除法得出正確答案.要留意組合選擇題(如幾個事件按發生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列,選擇排列正確的選項)和反向選擇題(選擇敘述錯誤的選項).要求學生仔細審題,看清題乾和選項,分析歷史事件和現象的本質,去偽存真. 材料分析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能力及利用有關歷史知識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生首先要快速讀完材料或圖表(包括出處),弄清該閱讀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現象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後要注意審題,抓住關鍵,弄清限制條件.再根據提問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材料分析題常見的考查方法有:回答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現象;根據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現象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回答問題;歸納材料的中心思想;根據提問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較幾則材料的異同;依據材料提煉,概括出觀點;聯系實際,談談啟示.問答題:主要考查學生進行歷史思維,創造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歷史闡釋,文字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問答題的常見類型有敘述題,分析題,評價題和比較題等.無論什麼樣的問答題,首先必須審清題意,找到主幹,抓住關鍵字詞,弄清限制條件,明確要答項目和解答對象.行文力求語句簡煉,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書寫規范.敘述型. 問答題一般是把一個或幾個歷史時期的歷史事件,現象或人物的活動按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進行系統的概括,歸納,綜合,一般跨度較大,要面面點到,不宜過細展開;分析型問答題一般是依據史實,運用辨證唯物史觀分析說明歷史事件,現象,跨度相對較小,進行深挖掘.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現象的原因,內容,性質,結果,作用,教訓等;評述型問答題一般是運用辨證唯物史觀,根據當時的具體歷史條件對歷史事件,現象或人物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要用史實印證結論,史論結合;比較型問答題主要是通過對不同歷史事件,現象的分析,比較其異同.對比較題應先弄清題目的比項和限制條件,而後將比項雙方的史實進行歸類,提煉,分析,得出相同點或不同點.

2. 快中考了,怎樣才能復習好 歷史

聽老師的話,將重點內容全部記下來,採用反復記憶法,一天記憶一部分,第二天回憶前一天的,並記憶新知識,如此反復鞏固!

3. 中考歷史要怎麼復習

中考也是一次選拔性考試,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和分析能力要求也比較高。那麼該如何去復習呢?

1、通讀課文,夯實基礎知識。
我們學習歷史,目的不僅是掌握歷史知識、開闊視野,而且要學會歷史的分析方法,這樣就能系統地從歷史事實出發,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知道,掌握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結局、影響等基本概念、基本史實是提升能力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以課本為材料,教會學生閱讀和理解,幫助學生分析歷史知識的前因後果,引導學生全面准確地理解每個知識點,尤其是主幹知識點,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准確記憶。形成歷史知識的結構體系,這對融會貫通歷史知識,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很重要。
2、加強主題練習,培養基本能力。
由於學習知識的增多,很容易將一些相近的知識點記錯、記混淆。因此,學生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把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分成主題進行復習鞏固。在加強主題復習時,要注重知識的縱橫聯系和前因後果的分析,要引導學生宏觀把握歷史知識,最好是讓學生把前後知識聯系起來,使前後所學知識相互遷移,形成新的主題,新的認知結構,從而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每一主題復習完後,要通過專題練習,特別是材料題的練習,來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從文字材料中找出關鍵字、詞、句和前言、引文出處中的信息。
3、模擬測試,規范答題。
為了使教學得到可持續發展,每年的中考題都會保留一些上年中考的知識點,題型不變,難度變化不大。這為我們依照《中考歷史考試說明》,結合《中學歷史課程標准》,《中學歷史教師用書》和歷史教材,參照以前的中考試卷模式,出幾套中考模擬考試題,來完善學生的答題技巧和方法,適應中考的要求。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盡量減少失分,使自己升學不受影響。
(1)、提升學生答題的審題能力。通過仔細閱讀該題的題乾和材料,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出關鍵性字、詞。認真鑽研材料下面的問題,讓學生明確應該回答哪些問題,每一問題又涉及到什麼事件、是這一事件的哪些方面、回答到什麼程度、在什麼范圍內作答。
(2)、增強學生答題的有效性。教會學生對不同的答題語、不同的疑問詞作答時的採用不同的語言風格,增強答題的有效性,教給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
(3)、加強學生答題的規范性。教會學生答題時做到要點化、序列化和段落化。答題的內容找到了,那麼就要看分答題。有幾分,就要答幾點。特別是一個問題裡面有幾個小問題,在回答時更應該注意。每一小問題要分開答,不要一氣呵成,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段,讓閱卷老師去找答案,因為沒找到答題要點而失分的可能性很大。我們的學生應該一個小問題寫一個小段,有幾分,答幾點,自己容易復查,老師也好閱卷,也不容易因為沒找到答題要點而失分。
(4)、提煉學生答題的語言組織能力。通過訓練,培養學生如何按題目的要求取捨和重組知識。學生要用教材上和材料上的知識來進行取捨,不要憑自己的感覺不寫。

4. 初三中考如何復習歷史

1、初三中考抄歷史復習要按照基礎知識的單元、章節來復習,從雙基入手,緊扣中考知識點來組織單元過關,並且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行嚴格的單元所有知識點過關,尤其是成績中下等的學生要採用多查、多問、多反復學習的方式鞏固基礎知識,在知識靈活化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力爭通過第一輪的復習,系統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識網路和穩定的知識框架。

2、要完成各部分知識的條理、歸納、糅合,使各部分知識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力求達到基礎知識重點化,重點知識網路化,網路知識題型化。題型設計生活化。在這一輪復習中,要以歷史思想、方法為主線,以學生的綜合訓練為主體,減少重復,突出重點,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在歷史的應用方面,注意歷史知識與生活熱點的聯系,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同時穿插專題復習(如圖表信息專題、對外關系專題、國家政策專題、社會生活專題、探索性專題等),另外向學生滲透題型設計生活化的意識,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5. 中考歷史如何復習

一、學情分析

1、我校這屆畢業班的學生對於歷史學科的復習的最大特點就是重視程度偏低,明顯表現為上課情緒、激情不足,平時主動復習的慾望淡薄,有些學生甚至出現馬虎應付的現象。

2、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時積累少,或者根本沒有積累;二是平時練習時間少;三是平時練習的一些比較有創新的題目依賴性較大,表現為等待老師的答案,或者乾脆置之不理。

3、學生自己可控的時間少,自主學習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復習時間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學生對歷史復習大多跟著感覺走,導致復習效果不是很理想;

4、學生對練習的鞏固情況令人擔憂,大部分對練習沒能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單純地認為練習過的習題就是不需要再進行鞏固了;甚至個別的學生眼高手低,對多次出現的習題不搭理。

5、許多學生的書寫仍是比較潦草不清,答案不講格式,學習習慣比較差;

二、指導思想

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文、關注生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嚴格遵循考試標准和開放思維的規律,緊扣教材,精心安排復習計劃,科學組織復習。整合知識點,收集焦點和熱點,遷移訓練。大容量快節奏,全面完成任務。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和思維水平,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三、復習方法

歷史中考已從應試型考試向能力型考試方向發展。在歷史中考復習中,離開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去談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歷史中考復習時必須做到知識和能力並重。

第一輪:鞏固知識,夯實基礎,系統復習。

1、緊扣課程標准、深研中考說明:

進入九年級階段,學習內容和要求、解題思路和方法、及所要達到的能力,都與以往有所不同。歷史事件的發展是有其內在規律的,歷史教材的編撰也是有其經緯邏輯的。要緊扣課程標准,把握歷史復習導向;深研中考說明。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歷史事件脈絡,通過對書本中一個又一個歷史事件的學習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節編撰的用意。

2、重視標題,按章逐節。

歷史學科講究系統性和連貫性,要學會把課本中的知識縱向排列、橫向比較、甚至逆向推導。這樣能夠比較容易地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找准該歷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響大小,從而有利於我們記憶和理解。

3、認真閱讀,留心細節。

課文中的遣詞造句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我們要尊重歷史,用與書本中相同尺度的語言來講述歷史事實,切忌隨意發揮,畫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績,還要注意課本中頁腳注釋、補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內容。要做到這一點,細是基礎,懂是關鍵,活是技能,從而達到用的目的。

4、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習慣。

把課本中的文字轉變成一目瞭然的表格,使歷史知識條理化、簡單化、小專題化,可以很好地增強我們讀題、解題、做題、答題的能力。

5、課堂以讀議練為主.。

課堂上教師講課的內容,都是經過認真思考和准備的,重點、要點、難點分明,學生以聽記為主。復習中,思考自查,學生則要以思考為要,找出自身的弱點、虛點和肓點。要從追求有趣的故事情節,提高為得出有用的歷史經驗。

6、既要掌握歷史知識,也要學會考試技巧。

一道結構完整的歷史試題,通常由4個部分組成,即提示語、主幹語、限定語、項目語,答題時要有意識地按照這4個方面去認真分解試題。答題書寫要做到「四化」,即構思目標化、層次條理化、答案要點化、書寫序號化。

7、重視世界史的復習。

(1)國別史的復習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蘇)等國的歷史。例如,法國政權的更替。

(2)國際關系史的復習法。如英法關系、英美關系、德法關系、美日關系、一戰、二戰、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等都屬於國際關系史,應加強復習。

(3)中外史關系的復習法.如中日關系、中英關系、中美關系、中俄(蘇)關系、中法關系、中德關系。

(4)中外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史,如美國的經濟發展、經濟全球、三次科技革命等。

8、深化現有知識結構。

(1)注意歷史事實之間的橫向聯系。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接著,新興的美國超過了英國,德國先後超過了法國和英國,從而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造成了它們之間的新矛盾,形成了幾個帝國主義大國加緊爭奪世界霸權,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勢。

(2)注意事物本身的縱向聯系。如三元里人民抗擊英軍侵略和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略這兩場斗爭的共同點。再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

(3)注意知識的廣度。關於國共兩次合作,可以理解為第一次是黨內合作,第二次是黨外合作。關於美國兩次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是解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外部矛盾;美國內戰是解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內部矛盾。民國元年為1912年,所以民國六年即1917年。總之,考生不僅知其一,而且能舉一反三。

6. 中考的歷史應該怎樣復習,做到開卷時能讓筆記得心應手

現在很抄多學生都會整理錯題本,而且很厚,但是這樣子是不利於復習的,但是個人覺得歷史題目這樣的東西可以在零碎的時間上看,就是 例如睡覺之前或者排隊洗澡這樣的小時間利用起來,然後把那些你再次看仍舊不會或者說你下次看仍然不會但你又覺得非常重要的題目繼續做個記號留下來其他的就可以完全不看了,要盡可能的一次就解決掉不要給自己退路,這樣子就可以把筆記讀薄了,然後那些簡答題什麼的你可以從平常做的題目中借鑒別人是怎麼回答才可以系統化才可以更專業化,而且要分析答案是從什麼角度入手的,你可以整理個一般的規律,就像一般的題目如果是比較綜合類的,你無從下手的話一般都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聯想他都有哪些相關的內容,其實很多都是有這樣的套路的,因為本人高中x科選的就是歷史,所以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7. 快中考了,歷史怎樣復習效率高

別背筆記,梳理一下時間線索,對重大事件有一個了解,有自己的觀點,把書過一遍,不要漏掉書里的細節。O(∩_∩)O祝你成功!

8. 快中考了,我不知道該怎樣復習歷史和政治呢要不要找老師補習呢求大神幫助

應該不用,對於這兩個學科,你要認真看書,做一些經典的習題,重點是回歸書本,將教材看頭。要中考了,最好不要在這兩學科上花太多時間。
採納哦

9. 我快要中考了,可歷史政治很不好,全部都沒背,我想考好,該怎麼辦

嗯,我中考80分歷史政治考75和77,確實歷史和政治要多看多背,實在沒有什麼捷徑可回言,不過臨考前要系答統地整理知識點比如歷史,要知道有那麼一回事,要滿分得多看多背,多背知識點,特別是某件什麼事情起的歷史作用,多看就是多看細節,多看事情性質和帶來的影響。政治不能死背,要靠理解,結合日常生活,多關心國家和本地的大事,做題時要寫知識點,也要結合材料,如果能再寫自己的看法那就更好了 。

10. 面對中考怎樣復習歷史

初三中考歷史復習提綱(中國古代史部分)
1、識記:元謀人、北京人的文化遺存。
1)雲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
2)北京人距今約70萬—20萬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是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人群。保留猿的體質特徵,直立行走,能夠用手製造和使用工具從事勞動,會使用天然火,過群居生活。
2、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
1)炎帝:傳說中,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號稱神農氏,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葯學的創始人。2)黃帝:傳說中,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創始人。3)炎帝和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4)堯、舜、禹先後成為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堯、舜通過「禪讓制」推舉繼承人;禹是治水英雄。
3、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實: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定都陽城。禹死後,兒子啟繼承父位,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4、通過商鞅變法,認識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史實: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開始變法,主要內容:1)編制戶口,加強刑罰;2)獎勵生產;3)獎勵軍工;4)承認土地私有;5)推行縣制;6)統一度量衡。
作用:經過變法,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後兼並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知道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9年夏,陳勝和吳廣率眾在大澤鄉起義。起義失敗,但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6、張騫通西域的史實。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作用: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
7、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絲綢之路是一條橫穿歐亞大陸的著名古代陸上商貿通道,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作用: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有力地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作用。
8、了解秦兼並六國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
史實: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意義: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國長期割據爭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順應了歷史潮流,有利於當時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對歷史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秦的統一,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統一的趨勢則成為此後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9、了解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和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
項目\ 皇帝 措 施
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規定國家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2、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對皇帝負責;3、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官吏由朝廷直接任免;4、統一車輛形制、文字、貨幣、度量衡;(A、秦統一後,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以後又在民間流行更為簡單的隸書。B、貨幣: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錢。)5、組織修補長城;6、焚書坑儒。
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 1、 頒布「推恩令」,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2、加強監察制度; 3、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 4、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用儒家經書教育青年子弟。5、大力反擊匈奴,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國家的統一;6、派張賽出使西域,開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評價漢武帝:漢武帝是西漢時期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在西漢初年經濟繁榮與政權鞏固的基礎上,使西漢進人全盛時期。他在位期間,西漢出現了大一統的格局。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措施順應了建立統一國家的潮流,符合歷史發展的方向。

閱讀全文

與快要中考了歷史應該如何復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