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考歷史怎麼答題才高分
選擇題一般就分為組合型、因果關系型、材料型、否定型,比較型和填空式這幾種。
做選擇題要認真審題,仔細閱讀題乾和選項,弄懂其題意和要求。
下面是總結出來這幾種選擇題的特點。
1組合型的題:它是按事件的時間順序排列或者歷史知識的排列或者因果關系順序排列。
2因果關系型: 由結果推斷出原因,結構形式是題干為果,備選項為因。還有由原因推斷出結果或影響,結構形式為題干是因,備選項是果。
3材料型:材料型選擇題中引用的材料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歷史文獻、考古報告、文學作品等;另一類是圖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種圖畫、照片。
4否定型:否定型選擇題有一個很突出的特徵,就是在題干中往往用「不正確」、「錯誤」等否定式的詞語予以提示。
5比較型: 比較型選擇題考查分析、比較歷史的能力,特點是在題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事件或幾個相同點及不同點,其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沒有敘述過的新的結論,要求通過比較後選出正確答案。
6填空式:填空型選擇題,特點是題干表述不完整,用選項補充完整,其實是填空題的變形。這類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對知識的記憶。
你要根據選擇題的題型多去發現一些規律,對以後考試是有很大好處的。
歷史當中的某些特殊的事件啊,時間啊,人物啊該記憶的還是要牢記。
多看書,多被知識點。
『貳』 求高考歷史答題模板。想知道具體模板,比如說歷史答啟示,每個專題(或知識塊)必須答的話和注意事項
沒有固定來的模板,歷史考的就是源時間,事件,人物,事情,同一時期其他人在干什麼,其他國家在發生什麼。發生的事情對於當時的環境有什麼影響,對於後世又有什麼影響。需要你對知識的牢固和熟練的掌握,記不住說什麼都是扯淡。一個軟弱無力的人,參加什麼運動項目都不能奪冠。
『叄』 高考歷史答題模板
高中歷史萬能答題模式+技巧
1、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答題思路***
1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 基本方法:
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
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准確;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2如何分析變法或改革成敗的原因:
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
二看改革的政策與措施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
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3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范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系,然後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
4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定;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局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面確定。
5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基本方法:屬於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屬於歷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屬於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屬於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斗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評價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原因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生產力因素,包括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水利的興修,天文歷法的進步,勞動力的投入等;
二是生產關系因素,包括新的生產方式的確立,土地政策的調整,農民起義對地主階級的打擊;
三是上層建築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權制度,重農抑商政策的保護與鼓勵,宗教、文化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等,
四是看對外關系與民族關系是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五是看社會環境因素,國家是否統一與安定;
六是地理條件的因素等。
7分析經濟特徵型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經濟特徵要注意三點:
其一,從復雜的經濟現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徵;
其二,分析其特徵形成的原因及影響;
其三,揭示特徵語言要精闢,高度概括,要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8歷史問答題表述中的歸納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歸納和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是兩種不同的歷史思維能力。歸納指將眾多或零散的或反復出現的歷史史實,按其同類梳理,使之由繁雜到簡約、由紛亂到條理、有個性到共性的認識;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屬性的歷史事物聯合起來,形成帶有規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歸納是概括的前提。
9開放性問答題的答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有理有據的論證自己的觀點,即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嚴密,材料與觀點是否統一,理由是否充足。
因此,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確定觀點。
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來充分支持觀點,盡量少漏觀點支持點。
第三,要做到史論結合,有論有據。
第四,論述要全面,如該題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
10如何解答主觀題中「說明了什麼」類型的問題
基本方法:回答說明了什麼,實際上是考查把握歷史本質,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
(1)這種斗爭的目的是什麼?有何進步或倒退的作用?
(2)這種斗爭的失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一種偶然?
(3)如果是偶然,說明斗爭的曲折復雜,而且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如果是必然則說明這種斗爭的根本無法實現,是空想。
11分析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歷史背景是影響、預示事物發展趨向的客觀條件,是對導致歷史事件發生的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行概括總結,這些因素可能是顯現的,隱現的。
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歷史因素方面:是否是歷史發展的需要。
現實因素:是否符合現實情況的需要。
主觀因素方面:是否是當事人主觀願望能夠的需要。
12論述題的解答和史論結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論述題一般有三個步驟。
第一、判斷是非,表明自己的觀點。
第二,列舉史實,說明自己的觀點。在這一步當中有注意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論證。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裡,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而每個觀點都要有史實的支撐,做到史論嚴密結合。
第三,要適當小結,升華觀點。解題中的史論結合,主要是指要有適當的史實作為立論的基礎,要有鮮明的觀點作為立論的導向;堅持「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的原則。「從歷史中來」,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歷史中去」就是由觀點駕馭史實,做到觀點與史實的統一。
13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基本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實際上就是要評價其一生的功過是非。要正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
首先,必須全面把握其歷史活動;
其次,要按一定的標准和原則把這些活動分為積極(或進步、功績)和消極(或反動、過錯)兩方面,對於有些歷史人物,其活動呈現明顯階段性,所以還要分階段評價;
第三,評價的標准和原則有:(1)生產力標准(2)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義原則,不要誇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階級的觀點(4)時代的觀點,即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則肯定,反之則否定,同時注意不要用現代人的標准評價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觀公正,不要帶感情色彩(7)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學會分析歷史事件***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呢?
分析歷史事件應掌握4要素:原因、經過、結果、影響。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演變過程。
例如「鴉片戰爭」這一歷史事件。高一《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一章第一節第一目「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國的鴉片走私和中國的禁煙運動」講的是鴉片戰爭的原因;第一節第三目「鴉片戰爭的經過」講的是鴉片戰爭的經過;第二節第一目「中英《南京條約》」和第二目「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講的是鴉片戰爭的結果;第二節第三目「鴉片戰爭的影響」和第七節第一目「新思想萌發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發」講的是鴉片戰爭的影響。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無原因。
1、中國古代史上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應分析7要素:歷史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民族關系因素、對外關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個人主觀因素。
如秦朝的統一:
歷史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國家數目減少即局部統一。
政治因素——長期戰亂,人民困苦,渴望統一。
經濟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秦國商鞅變法後逐步強盛起來,國富兵強。
民族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民族聯系民族融合加強。
對外關系因素——遠交近攻的戰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韓非子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思想。
個人主觀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過程呢?
關於歷史事件過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種方法
1、以時間系事法,以時間為軸心按照歷史事件發生發展高潮結束的邏輯順序進行歸納。
如鴉片戰爭經過4點:1840年6月,英艦封鎖珠江口,戰爭爆發——接著,沿海北上到達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軍擴大戰爭,一年內佔香港和東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求和,戰爭結束。
2、以空間系事法,以地點為紐帶進行歸納。
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4點:廊坊、楊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歷史人物的活動來歸納。
如太平天國的防禦戰,就可以按陳玉成、李秀成以及他們兩人共同的行動來掌握。
如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就可以按照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四個人的活動來歸納。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結果呢?
歷史事件的結果一般不外乎四種:
①成功。如:新航路開辟成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等。
②失敗。鴉片戰爭中國失敗、洋務運動破產、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失敗、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國民大革命等。
④勝而不勝,不敗而敗。中法戰爭,中國是勝而不勝,不敗而敗,法國是不勝而勝,敗而不敗。
關於歷史事件的結果,一般應該從3個方面考慮:一個「是什麼」、兩個「為什麼」,即結果是什麼樣的、為什麼說是這樣的結果、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影響呢?
1、分項分析: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響。
如鴉片戰爭:經濟影響——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在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
政治影響——社會性質的變化、社會矛盾的變化、革命任務和性質的變化。
思想影響——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外交影響——由閉關鎖國到門戶洞開,獨立自主的中國開始淪落為一個主權殘缺的半殖民地國家,資本主義列強和中國之間的關系不復是主權國家間的平等關系,而是侵略與被侵略、奴役與被奴役的關系。「
清政府站在中國人民頭上發號施令,外國資產階級卻站在它的頭上發號施令,這就是那許多條約特權的實質。」
2、全面分析:一分為二,既要看到積極影響,也要看到消極影響或局限性,還要分清主次。
如鴉片戰爭的積極影響:經濟上——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對後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就有積極影響;思想上——新思想的萌發。
如甲午中日戰爭的積極影響:政治上——促成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所以出現了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經濟上——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加劇,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客觀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思想上——出現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和農民階級樸素的反帝(「扶清滅洋」)思想。
3、國際化分析:中國對外國的影響,外國對中國的影響,中外結合思考。
如鴉片戰爭對英國和世界的影響:對英國,英國戰勝,憑借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傾銷商品,從中國掠奪原料,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世界,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環。如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政治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後、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上,近代工業產生[或洋務企業和民族資本企業,或中國資本主義產生];思想上,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
4、轉化分析:就是要學會遷移和推廣,會轉化思維。有兩種情況:
一是特殊性影響轉化為普遍性影響,如由鴉片戰爭的影響思考工業革命後西方列強侵華對中國有什麼影響,由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影響思考中國古代統一的影響。
二是普遍性影響轉化為特殊性影響,如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課本上講了對亞非拉的影響(給亞非拉人民帶來了災難:政治上——歐洲殖民者開始對亞非拉進行政治的控制和滲透;經濟上——經濟的剝削和掠奪;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從海路相繼來到中國邊疆進行侵略活動,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災難,同時使明清統治者走向閉關鎖國。第二,明朝中後期,美洲高產農作物通過菲律賓傳入中國,為清朝人口快速增長奠定了物質基礎。 第三,天主教從海路傳入中國,明清之際出現「西學東漸」局面。
5、學科交叉分析:學科之間的交叉影響,即歷史事件對政治的影響,對地理的影響。如中國古代的墾荒,政治上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穩定政局,地理上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如英國工業革命,政治上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地理上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帶來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
另外,無論是新課標還是不是新課標,改革都是一個重點,一定要認真分析改革的各個方面,原因,經過,成果等
『肆』 高中歷史答題歷史大題如何作答
高考歷史答題技巧
一,歷史單選題應試策略和技巧
(一)審題方法
第一,明確題目結構中答題項,主幹語和條件限定語.答題項是指答案包括的內容和項目,主幹語是選項論述的直接對象,條件限定語是對回答內容的各方面限定,包括時間,地點,空間,人物,設問角度 .
第二,搞清時空范圍.根據限定語,特別要注意提取隱性時間信息,明確題目的時間范圍和空間.從近四年歷史高考選擇題看, 題干中含有限定語的題目至少佔了1/3.因此,抓住限定語,無疑是正確作 答的一個前提.
第三,推敲備選項.對備選項要認真推敲.近年來,備選項的干擾性日益增強,需認真分析.
(二)解題方法
1,直選答案.即直接根據掌握教材知識及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可謂"一擊即中".
2,最佳選項
特點是選項與題干隱含著論點與論據的關系,在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其它選項雖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夠全面或不合題意而不能成為最佳選項.
題干求答項前後,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詞和形容詞.
3,因果選擇題
___ 通常將歷史現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再根據題乾的指向列出相應的原因的或結果等.考查的角度有兩方面:
第一種形式由結果推斷出原因,其結構是題干為果,備選項為因.
第二種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結果或影響,其結構是題干為因,備選項為果.
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___ 解題方法:此類題目主要著眼於歷史現象的背景,條件,結果,影響等方面的考查.要審清題意,明確因果關系,搞清命題意圖.
根本原因
同一歷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著決定作用並帶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 .
①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原理分析.
②從階級本質分析.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人物所在的階級,政黨對於歷史事件不僅有深刻的影響,能延緩或加速歷史進程,而且起決定性作用.
③從影響歷史事物主要矛盾來分析.每一歷史事物都是現象和本質的統一體,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歷史事物的本質或主要矛盾來把握其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
4,否定選擇題(逆向選擇題)
此類選擇題通常要求選出與史實不符的選項.其特點是題幹部分採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無","沒有","不正確"等詞語,所以要特別注意逆向思維.
解題方法:解答此類題可採用逆推法,即根據題意,首先找出與題目要求相符的三個備選項,剩下的備選項就是題目要求的答案.
解答此類題也可用正向思維或排除法.
5,推理選擇題
___ 推理選擇題是指對這類選擇題可以通過推理達到解題目的.這類題目往往涉及一些規律性問題,考生通過對歷史規律的掌握,來分析具有同類性質的歷史現象
6,排序選擇題
___ 此類題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據題目要求,把歷史事實或歷史現象按一定的順序加以排列,如時間先後等,其形式有序號式或非序號式兩種.
————————做此類題型時可用排除法!!___
7,比較選擇題
___ 此類題是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歷史現象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表現放在一起,通過分析,歸納,比較,找出其相同點或不同點.
___ 解題方法:根據題干提供的條件,找出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判斷.
8,材料選擇題
___ 此類題目是材料解析題的客觀答法.多在題干中提供一則或數則材料,要求考生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透過材料發其現背後的歷史真實和要求,找出正確選項.
___ ___ 解題方法:分三步進行:
第一,通過看引文的出處和其它有關信息,確定材料所涉及的歷史背景.
第二,讀通材料,弄清材料內容及相關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備選項的內涵及與題乾的關系,找出符合題目要求和歷史事實的備選項.
二,材料解析題解答
讀——是解答的前提
1.先讀設問,後讀材料.帶著問題閱讀材料更顯思路清晰明確.
2.閱讀材料的基本原則:①看兩頭,找信息.材料的首尾兩頭,一般是命題者對材料的出處和內容作簡要介紹的地方,內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時間,國別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個或多個信息.這些說明性文字,往往給解題者某種暗示和引導,有可能埋伏著解題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不可漏讀.
②讀懂,讀透材料.應讀三遍:
第一遍粗讀,找到材料敘述的核心內容.
第二遍細讀,正確理解材料的觀點,獲取有效信息.
第三遍重點讀,帶著設問有重點地閱讀,提取有效信息.
找——是解答的關鍵
___ "找"就是從材料和有關知識中,找取解題的信息點,信息源,它往往是與"讀"交織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
___ 1.從材料內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2.從材料與課本(回到教材)的關聯——找取相似點.比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
這里的關聯
一是指試題以課本知識為背景或依託.
二是指試題的一兩處設問需用課本知識來回答或確定大方向.
3.從材料內容與設問角度——找取相關點.從材料中找出回答設問的信息,堅持"論從史出"的原則,以充分發揮材料本身在解題中的價值.
答——是解答的落點
1.注意答好第一問 .第一個設問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確,完整,直接影響著下一問的作答.
2.注意審准設問.在好多設問中,都有一些引導性,限制性詞語對問題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
如"依據材料概括提煉","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據材料……談談認識","綜合材料……得出結論","比較材料……","如何評價材料的觀點"等.這些限制詞語大體上代表了設問內容的本質含義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給予充分注意.
3.注意設問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詳盡一點;分值小,回答要簡省一點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層次性.
材料題解答的完整性和層次性如何,直接決定著得分差別.
如:1997年第46題"談談你對西進運動的認識",只答出掠奪印第安人或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給1分;兩方面都答出的,給2分;答出兩方面並指出推動經濟發展是主導方面的,給3分.由此可以看出,對材料的解析要力求完整深入.
5.注意史學觀點的運用.如"尊重客觀經濟規律,生產關系的調整必須適合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等.
6.注意答案的簡明扼要. 答案補充 三,歷史問答題解答策略
一,審准題目.
准確審題是正確解答的前提.題目的類型雖然多種多樣,但其基本結構卻大致相同,因此,審題也就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試題結構.歷史問答題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限定語.
例如:"評述民主革命時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一題中,"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是主幹語,"歷史作用"是答項語,"民主革命時期"是限定語,"評述"是提示語.
主幹語又稱"中心語".一般位於試題的中間,它告訴考生,試題是針對哪一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進行提問的.答案補充 答項語就是求答項目,往往位於試題的最後.它具體規定應回答哪些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通常是原因,影響,異同點,特點,性質,結局,意義之類.
提示語常常出現在試題的最前面(個別試題的提示語融合的答項語之中).規定用何種方式解答,也就是解決怎麼答的問題.常用的詞語有:"述","評","論","比較","說明"等等.
限定語是對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在范圍,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規定答案要限定在什麼范圍內,基本上都是位於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的前面 .題目的限定條件包括時間,空間,人物,設問角度等,要找出這些要素,將答題范圍明確界定出來.
如:"簡要評述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主要政治活動."一題中帶著重號的詞語就屬於限定語.其中"簡要"是對提示語從程度方面進行的限定,"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對主幹語從時間范圍上進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對答項語從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
當然,近幾年高考問答題的提問方式一般不是那麼直截了當.有的是一題多問.有的雖然是只有一問,但問題的各組成部分卻不是一目瞭然.
『伍』 如何在高考歷史中答題規范化
考試時在腦袋裡搜索與問題相關的內容,只要與問題有關系的,都要答上,因為高考多答是不扣分的。我是我們學校高考文綜分最高的,我的意見是平時要多背,多看教科書,重視教科書上年份、人物等細節;(容易聯系歷史事件背景)要點要分清楚;聯系國內外的背景,總之要發散思維;要用課本的語言,語言切忌過於通俗;結合材料,在材料中找到突破點;(有時實在不會,就把材料中的古文翻譯一下,也可以得個可觀的分數);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出題者的意向,把問題轉化成學過的內容,這樣才能觸類旁通。
『陸』 高考歷史答題如何結合歷史觀
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的特點在於評價的對象不是具體的歷史事物或歷史現象,而是歷史觀點。歷史觀點是指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評價。它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評價,可能與客觀對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還需要對歷史觀點進行再「評論」。這種題型非常富於「歷史味」,因為歷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知古鑒今,歷史觀點就是連接古今的橋梁;只有正確的歷史觀點才能發揮借鑒作用,如果是錯誤的歷史觀點,很可能導致謬種流傳。因此,這種題型很受命題者的青睞,在高考試卷中屢屢出現。對於考生而言,掌握這種題型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技巧是有必要的。
下面筆者以三道習題為例,分析這種題型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技巧,並從中提煉出規律性的認識。
例1: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唐女禍》中說:「開元之治,幾於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結合你對唐朝由盛轉衰原因的認識,分析評論趙翼的這一觀點。
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要分析評論趙翼的觀點,前提是找准靶子,弄清楚趙翼的觀點是什麼。按照前面所述歷史觀點的定義,可以這樣概括:趙翼(人)對唐朝由盛而衰原因(客觀對象)的認識是,楊貴妃導致唐朝由盛而衰(主觀認識)。提煉觀點時注意分兩步:一、評價的客觀對象是什麼(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而非楊貴妃)?二、主觀認識是什麼(楊貴妃導致唐朝由盛而衰)?
找准觀點,就可以判斷表態了:趙翼把這說成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是錯誤的。
既然趙翼的主觀看法是錯誤的,那麼客觀事物的真相是什麼?引導學生回顧史實: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統治後期中央政治腐敗,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導致「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戰亂和割據削弱了中央的統治,破壞了社會經濟。在敘述史實的時候應該注意,評論的要求是精選論據(史實),而非全面敘述。
趙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認識呢?楊貴妃受寵愛,唐玄宗沉湎酒色,這只是中央政治腐敗的表現之一。這一表現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趙翼把責任加在楊貴妃頭上是不對的。趙翼的根本錯誤在於誇大了楊貴妃個人對唐朝由盛轉衰的影響。其實,趙翼的錯誤除了誇大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外,還混淆了現象(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和本質(唐朝政治腐敗)、主要矛盾(唐玄宗應負主要責任)和次要矛盾(楊貴妃應負次要責任)、全面(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復雜的)和片面(楊貴妃一人的原因)之間的辯證關系。另外,趙翼之所以認為楊貴妃是「女禍」,是和封建社會歧視婦女的大環境分不開的(即時代偏見)。在中國古代社會,往往把一個朝代的滅亡歸結為婦女(妲己、妹喜、楊貴妃、陳圓圓等)、太監(魏忠賢等)、奸臣(秦檜等)等,這主要是出於時代偏見;而且,在封建社會,由於三綱五常的限制,人們也不敢將原因歸結到皇帝身上。
例2:顧炎武說:「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試評論顧炎武這一觀點。
此題難度大於上題,其關鍵在於判斷它是什麼題型。很多考生將它誤作為比較題來答,結果就偏離了方向。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正確地提煉觀點。本題的觀點是什麼呢?答案是這樣表述的:顧炎武這句話是對科舉八股考試的尖銳批評。很多同學認為顧炎武的觀點是八股取士同焚書坑儒一樣糟,甚至更糟。這種看法不是沒有道理。但是,顧炎武的側重點並不是二者的比較。顧炎武是明末清初人,他把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與秦朝的焚書坑儒相比,目的在於否定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因此,他評價的客觀對象是八股取士的影響,而非八股取士與焚書坑儒的異同點。八股取士在禁錮思想方面與焚書一樣,在敗壞人才方面甚於坑儒,這是兩個小論點,它們共同證明「八股取士應該被否定」這個總論點。因此,在敘述客觀事物的真相是什麼的時候,我們主要是敘述八股取士而非焚書坑儒。如果是比較題,則要將焚書坑儒和八股取士二者平分秋色。從這道題我們應該明白,正確地提煉觀點決定著整道題的答題方向,不可不慎。
例3:董仲舒說上曰:「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蘇軾在給宋神宗的上書中說:「惟商鞅變法不顧人言,驟至富強,亦以召怨天下…… 雖得天下,旋踵滅亡。」試結合史實說明董仲舒、蘇軾對商鞅變法的評價,哪些方面是客觀的?哪些方面是錯誤的?並分析兩人作出這種評價的出發點。
此題較上題更難。難點一在於本道題的歷史觀點有多個,而且董仲舒的總論點還是隱性的觀點。商鞅變法的影響很復雜,主要是積極作用,但也有消極影響,董仲舒只挑選了一個「導致土地兼並嚴重」,實際上已經隱藏著對商鞅變法的否定。蘇軾則直接指出商鞅變法全部(或主要)是其消極作用(因為商鞅變法「導致秦朝滅亡」)。
難點二在於分析兩人作出這種評價的出發點。董仲舒和蘇軾都離戰國時代很遠了,二人為何都關注而且都否定商鞅變法呢?董仲舒是西漢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他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此可以推斷,董仲舒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然詆毀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變法。蘇軾屬於大地主官僚階層。同時期北宋在進行王安石變法,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二人都是以古諷今。
題目做完了,就該總結經驗教訓。由上,我們可以歸納出歷史觀點評價型問答題的解題步驟大概是:
(1)提煉觀點。主要是弄清幾個問題:評論的客觀對象是什麼?評論者的主觀認識是什麼?有幾個觀點?各觀點之間是什麼關系?
(2)判斷表態。這又分四種情況:正確的,錯誤的,對中有錯的,錯中有對的。
(3)客觀對象的真相是什麼?用事實說話,最有說服力。
(4)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主觀認識?上升到理論層次。歷史觀點是指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評價。它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認識。由於歷史觀點是人們主觀思維活動的產物,必然會受到階級、時代、環境和個人素質等方面的限制,從而導致與客觀事實有所偏差。從歷史觀點產生的根源來講,大致可以歸結為社會偏見(例1)、態度傾向(例3)、階級立場(例3)、方法論(例1)等幾個方面,甚至還會可能混淆事實,顛倒黑白。
在解這種題型的時候,應該根據這種題型的特點注意以下問題:
(1)精選史實。因為這是「評論」,不是敘述,所以不一定要求全面,但絕對要求精選。
(2)還原到特定的歷史情境中進行評論:歷史觀點都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產生的,不可避免地帶有歷史痕跡。因此,應該學會將歷史觀點放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
(3)歷史觀點是人主觀思維活動的產物,既是主觀看法,就有可能產生錯誤。人的主觀看法是由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決定的,具體來說,就是社會偏見、態度傾向、階級立場、方法論等幾個方面。
(4)開放性:允許一定程度的發揮,因為對歷史觀點的評價的最終結果是產生自己的歷史觀點,而歷史觀點是人們主觀思維活動的產物。這種題型的評分標准都體現了一定的靈活性,對考生中言之有理的新觀點一般都給予肯定和鼓勵。
由此可見,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技巧是由這種題型的特點決定的。
附參考答案:
例1:
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統治後期中央政治腐敗,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導致「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戰亂和割據削弱了中央的統治,破壞了社會經濟。楊貴妃受寵愛,唐玄宗沉湎酒色,這只是中央政治腐敗的表現之一。趙翼把這說成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是錯誤的。這一表現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趙翼把責任加在楊貴妃頭上是不對的。趙翼的根本錯誤在於誇大了楊貴妃個人對唐朝由盛轉衰的影響。
評分標准:本題旨在考察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的能力,在評分時應注意:
1.能把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歸結為中國封建社會內在矛盾的,加1分。
2.凡能明確地從全面和片面、現象和本質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角度進行分析評論,並言之成理的,加1分。
例2:
顧炎武這句話是對科舉八股考試的尖銳批評,他的觀點是正確的。明朝沿用科舉考試選拔官吏,但政府規定,命題只限於四書五經,答卷的文體必須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個部分,即八股文。這樣的考試,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結果使許多讀書人埋頭攻讀經書,不講求實際學問。他們做了官,就成為順從皇帝的奴僕。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明代實行八股取士也是出於同一目的,只是這時封建制度已趨衰落,統治者為強化專制主義統治,更不允許有任何「越軌」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適應這種政治需要而產生的,它失去了科舉制度在初創時期的積極意義。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書一樣,起了禁錮思想的作用,而它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發展的影響則比坑儒更加惡劣。
評分說明:本題答案允許有一定的靈活性,不一定拘泥於以上的表述,但請注意:
①必須肯定顧炎武的觀點是正確的。
②如果沒有聯系八股取士產生的背景,只從八股取士的規定和後果來論證,本題總得分不得超過10分(本題總分12分)。
③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扣1分。
例3:
董、蘇二人議論的中心內容是商鞅變法的作用,二人都對商鞅變法持否定態度。
歷史上,商鞅變法促進秦國經濟發展和封建制度形成,符合當時歷史發展趨勢。董、蘇二人抓住商鞅變法過程中非本質、非主流的某些消極現象,無限誇大,是錯誤的。
董仲舒指出商鞅變法後,隨著土地私有、土地買賣的進行,秦土地兼並嚴重,貧富懸殊。這是客觀的。秦經過商鞅變法,封建經濟發展,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最終實現統一。蘇軾認為商鞅變法使秦國驟至富強得天下,這是客觀的。
董仲舒只強調商鞅變法後農民的貧困,認識不到商鞅變法對秦統一的重要作用,這是不正確的。秦統一後,賦稅、徭役繁重,刑罰嚴苛,導致階級矛盾激化,秦被農民起義推翻。這是秦施暴政的結果。蘇軾把秦滅亡的原因歸咎於商鞅變法,這是錯誤的。
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為適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實現思想上的統一。所以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場上,否定商鞅變法。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其變法措施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等都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蘇軾站在大官僚的立場上,借口說商鞅變法「不顧人言」,導致秦「旋踵而亡」。
『柒』 背熟這些萬能答題術語,高考歷史還用怕嗎
原因類
01
專制集權制度的原因
經濟——封建經濟的分散性需要強有力的中央集權來加以保護;同時也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需要。
政治——封建地主階級需要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來鞏固其統治地位;同是也是鞏固、維護國家統一的需要。
社會——廣大人民渴望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的穩定。
理論——法家思想為其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漢武帝以來,經過改造的儒家思想不斷發展,為其長期存在提供了理論基礎。
地理——中國屬於大河文明,以農業生產為主,國土遼闊,需要統一的強有力政權進行管理。
02
小農經濟長期存在的條件
有利因素
生產工具——生產工具的改進和使用,如鐵犁牛耕的出現和普及。
農民自身因素——農民不同程度地擁有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生產積極性較高。
政府扶植——為保證財源,統治者大都採取重農政策。
不利因素
經濟——小農經濟規模小,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弱,頑固地保持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
政治——封建政府的腐朽、剝削的沉重及社會的動盪。
災害——嚴重的自然災害。
03
手工業未出現技術革命的原因
發展動力——中國古代手工業以自給自足為目的,規模小,社會需求不大,缺乏發展的動力和社會基礎。
技術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營手工業局限於為帝王貴族服務,新技術難以向社會推廣,而私營手工業的小規模經營和世代嚴守技術秘密,使生產技術難以交流提高。
勞動者——官宮手工業對工匠的束縛和壓迫,使工匠缺乏改進技術的積極性。
統治者——統治者往往對民營手工業的發展加以限制,如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生產的發展,不利於新技術的研究與發明。
04
傳統科技沒有發展為近代科學的原因
政治——封建自然經濟仍占統治地位,不能為科技發展提供相應動力。
經濟——明清統治者仍頑固堅持重農抑商政策。
文化——科舉八股取士,文化專制的強化,禁錮了思想和創新。
對外——明清統治者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05
自然經濟解體的原因
根本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把中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前提條件——中國國內市場不斷擴大,不斷促使農業生產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化。
內部根源——自然經濟自身的局限性終究難以抵擋機器大生產強有力的進攻。
客觀因素——中國近代工業及近代交通的發展,加強了城鄉聯系,加速了自然經濟的瓦解。
06
農民階級領導的救亡圖存運動失敗的原因
從世界潮流看
19世紀中後期,資本主義發展成為世界歷史的主流,以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為斗爭形式,以實現近代化為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而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顯然違背了這一潮流。
從運動自身看
經濟——農民是與落後的封建生產關系相聯系的小生產者,不是新的階級力量,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具有狹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等自身無法克服的弱點。
思想——沒有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的理論。
政治——提不出正確的革命綱領,不能建立先進的政權和社會制度。
組織——無法克服宗派主義傾向和保持內部團結。
07
辛亥革命興起和失敗的原因
興起的原因
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政治——《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已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說明資產階級改良的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特別是小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
思想——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特別是三民主義的提出。
組織——革命團體,特別是革命政黨同盟會的成立。
軍事——在孫中山領導和影響下,革命黨人發動了一系列的武裝起義。
失敗的原因
經濟——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根源)。
政治——中外反動勢力十分強大。
階級——資產階級的階級局限性,即軟弱性、妥協性(根本原因)。
思想——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的綱領。
群眾——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
組織——缺少一個堅強的革命政黨,也沒有建立強大的革命武裝。
08
中美關系由對抗轉為緩和的原因
中國——改善中國國際地位;應對蘇聯的威脅;為實現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解決中美之間的長期爭端。
美國——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美蘇爭霸中處於戰略守勢。
根本原因——國家利益的需要推動了中美關系的改善。
09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成因及條件
地理——三面環海、港灣眾多,山多地狹、耕地較少。
經濟——工商業和海外貿易比較發達。
階級——工商業階層實力增強。
政治——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能更直接參與城邦政治,更積極地追求民主權利。
思想——強調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人文精神萌發。
外部——借鑒吸收其他文明成果。
10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成因及條件
必要性
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要求擴大海外市場和進行資本原始積累。
社會根源——西方人渴望獲得黃金,掀起了瘋狂的「尋金熱」。
商業危機——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切斷了傳統的東西方貿易通道。
可能性
主觀條件
政治: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宗教:傳播天主教的精神動力;
思想:文藝復興的興起。
客觀條件
內部:地理知識的進步,造船技術的和航海技術的提高;
外部:中國的指南針傳播到西方並應用於航海。
11
二戰以來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
生產關系——是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
戰爭因素——兩次世界大戰促使國家職能發生轉變,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經驗教訓——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教訓和羅斯福新政的成功實踐。
科技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生產力的高速發展,要求對生產關系進行不斷調整。
社會因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縮小貧富差距,減少貧困引發的社會問題,進行了政策調整。
二
影響類
01
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
積極
(次要)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勢力對中國的侵略,在一定時期內維護了國家的安全。
消極
(主要)使中國日益封閉,脫離了世界發展趨勢,失去了利用國際貿易的優勢地位開辟海外市場和推進工業化的契機,導致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使中國日益落後於世界潮流。
02
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
積極
在一定時期內(封建社會前期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下的情況下)促進了農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保障社會穩定,鞏固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權。
消極
在封建社會後期尤其是清明時期,在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情況下,統治階級依然堅持重農抑商的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從長遠角度看這既不利於農業發展,又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違反了經濟發展規律,失去了其進步性,導致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工業文明的潮流。
03
理學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積極
重視主觀意志的力量,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對後世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會教化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學術思想還傳及日本、朝鮮乃至歐洲。
消極
用三綱五常維系封建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的自然欲求,不利於社會進步。
04
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政治
消極——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變化,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積極——中華民族日益覺醒,民族、民主革命開始。
經濟
消極——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主場,成為列強的經濟附庸。
積極——自然經濟逐步瓦解,開始了近代化進程。
思想
消極——
積極——出現了向本文學習的新思潮。
社會
消極——呈現半殖民地色彩。
積極——社會生活開始發生顯著變化。
對外
消極——國門大開,被迫開放。
積極——有利於加強中外交流。
05
近代列強侵華的雙重影響
積極(居於次要地位,具有客觀色彩)
殖民者把西方先進的文明帶到中國,給中國的舊制度、舊觀念以前所未有的沖擊,客觀上推進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消極(居於主要地位,具有主觀色彩)
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是中國近代日益貧窮落後的根源。
06
康梁維新變法思想的影響
進步性
變法圖存和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深刻地觸及了反帝反封、追求民族獨立富強的社會主題,反映了正在發展中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當時一些愛國者的心聲,極大地沖擊了傳統的封建主義思想,也動搖了封建頑固勢力反對維新變法的理論基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力地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開展,為戊戌變法奠定了思想基礎。
局限性
既反對封建制度又從維護封建制度的傳統思想中找根據,沒有完全拋棄傳統的儒家思想理論,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而這必然導致維新變法運動走向失敗。
07
中美關系改善對中國的影響
外交環境——促使追隨美國的西方國家紛紛與中國改善外交關系,掀起與中國建交的熱潮,打破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遏制新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開了中國外交的新書面。
經濟建設——中美關系的改善為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祖國統一——為外部勢力台灣撤退和祖國實現和平統一創造了條件,也為「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提供了條件。
教育與生活——隨著中美關系的改善,中國留學的目的地逐漸從蘇聯轉向美國,促進了中美的交流,同時直接導致了中國人民生活方式的變化。
08
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對西歐——引發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歐洲的主要商路和國際貿易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促進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進程,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興起。
對亞非拉——西歐進行了早期殖民擴張,美洲傳統社會遭到滅頂之災;罪惡的黑奴貿易給非洲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是導致亞非拉落後的歷史根源。
對全球——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打破了人類相對隔絕的狀態,人類也由此從各民族分散、孤立地發展開始走向整體世界。
09
歐洲啟蒙運動的影響
對法國——對法國封建制度進行了深刻的批判,為即將到來的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備。
對歐美——形成了強大的社會思潮,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
對亞洲——啟蒙思想家的許多著作被介紹到中國和日本等許多亞洲國家,激勵著那裡的仁人志士為改造舊社會而斗爭。
對資產階級時代——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准備。
對世界——形成了強大的思想潮流,影響深遠。
10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
從近代史觀看——結束了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存在的孤立、閉塞的陳舊經濟體系,促進了世界貿易和生產力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
從文明史觀看——是對落後國家和地區進行宰割和奴役的產物,使亞非拉國家變成了發達國家的附庸;但在客觀上向世界傳播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結束了人類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狹隘性,人類文明開始向世界現代文明轉化。
從整體史觀看——其形成使世界各地區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加速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列強間展開激烈的爭奪,加劇了國際關系的緊張;為今天世界經濟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貿易體系的發展奠定了客觀基礎。
11
三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生產力
工業革命——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時代
世界市場
工業革命——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業革命——最終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經濟全球化浪潮
社會關系
工業革命——近代兩大對立階級形成,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到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形成,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福利國家興起。
國際關系
工業革命——確立了以英國為中心的國際關系體系。
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國際關系多極化趨勢明顯。
三
評價類
01
全面評價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積極
政治——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經濟——有利於組織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
社會——有利於民族大融合和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使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了領先於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極
政治——易於產生暴政和導致腐敗現象。
經濟——在明、清時期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
社會——鉗制了人們的思想,嚴重阻礙了科技創新的發展和文化進步。
02
如何評價三省六部制
從皇權與相權的關系來看——三省的最高長官都是宰相,使相權一分為三,這既削弱了相權,又加強了皇權。
從三省間的關系來看——三省之間互為補充,分工明確,這既分工合作,互相牽制,又提高了辦事效率。
從影響來看——是封建中央集權嚴密完備的體現,對後世影響深遠。
03
全面評價科舉制
積極
它是一種較為先進和公正的選官制度,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既擴大了官吏的來源,又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既提高了官員的素質,又促進了教育的發展:既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又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消極
這一制度發展到明清,出現了八股取士,走向了極端和反動,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造性,壓抑了科技的發展,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04
從近代化角度評價洋務運動
經濟——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必然在客觀上加速封建生產關系的瓦解,從而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開啟了中國近代化之路。
對外——創辦了一批民用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的經濟侵略。
思想——中體西用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頑固派的保守思想。
教育——通過創辦新式學堂和留學教育,沖擊了封建傳統教育,培養了一批可用人才。
軍事——創辦了軍事企業,新式軍隊,籌劃了海防,有利於提高國防能力。
05
運用多種史觀評價辛亥革命
從革命史觀看
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完整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從近代史觀看
辛亥革命是一場深刻的近代化運動,它促進了中國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邁出了中國政治由專制向民主轉化的重要一步。
經濟——制定法律保護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實業救國成為潮流。
法制——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現代法制觀念。
思想——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社會——社會生活發生巨變,自由平等博愛的風氣興起。
從整體史觀看
辛亥革命是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組成部分,推動了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是亞洲覺醒的典型代表。
從文明史觀看
辛亥革命促進了傳統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轉變,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領域表現的尤為突出。
06
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歷史作用
從經濟領域看
民族資本主義是一種代表歷史潮流和趨勢的新經濟因素,它有利於中國社會的進步,有利於推動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從政治領域看
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使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隊伍隨之壯大,從而為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質條件和社會基礎,也為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創造了條件。
從思想領域看
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基礎。資產階級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義,開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運動(維新思想和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新文化運動等),從而沖擊和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07
如何評價雅典民主政治和羅馬法
積極
政治——創造了法治基礎上的民主動作方式。
文化——促進了古代西方奴隸制文明的繁榮。
世界——對後世民主政治的實施和民主思想的傳播起了推動作用。
局限
實質是奴隸主維護統治的工具。
08
評價美國1787年憲法
積極
性質——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
政治——聯邦制賦於了政府強有力的權力,有利於國家的鞏固;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原則,權力之間制約平衡,防止專制獨裁,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社會——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中央與地方之間、大州和小州之間、南方與北方之間的矛盾,為美國的長期穩定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濟——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深遠——西歐的啟蒙思想政治學說與美國實際的結合,在整個政治制度史中堪稱典範,對以後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範作用。
局限
人權——沒有真正解決人權問題,在印第安人、黑人問題上種族歧視明顯,婦女地位低下。
實質——明確財產劃分標准,維護的是資產階級內部的民主。
深遠——允許黑人奴隸制的存在,以為後美國內戰埋下了隱患。
09
運用多種史觀評價羅斯福新政
從近代史觀看
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調整了美國經濟模式,緩和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探索出20世紀資本主義世界國家現代化的新模式。
從社會史觀看
通過加強救濟工作、強化社會保障(以工代賑)和加強社會立法等措施,有效解決了經濟危機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遏製法西斯勢力在美國崛起,緩解了社會緊張局勢。
從生態史觀看
通過減少耕地面積、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保護了美國的生態環境,促進了可持續發展。
從整體史觀看
一方面,羅斯福新政標志著世界告別「自由放任」時代,迎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另一方面,羅斯福新政、新經濟政策和中國改革開放是20世紀世界范圍內生產關系的調整,反映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相互借鑒。
10
如何評價兩極格局
積極
有利於緩解世界緊張局勢,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革命的進行創造了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
消極
美蘇兩國為謀求霸權,進行軍備競賽和地區爭奪,導致世界局勢長期緊張動盪;兩極對峙,導致國際經濟秩序長期得不到改善,經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四
認識類
01
選官制度、監察制度與中央集權的關系
選官制度的作用
官員由中央任免,有利於實現國家大一統,有利於抑制地方割據勢力,保證中央權威;同時制度化的選官標准,對維護長治久安的社會環境,提供高素質的官員隊伍起到重要作用。
監察制度的作用
古代監察制度有利於澄清吏治、打擊割據勢力,同時有利於糾正皇帝過失,防止決策失誤和維護政令的暢通。
與中央集權的關系
古代中國的選官制度和監察制度,既是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又保證了中央集權制度的正常運轉。
02
比較認識古代東西方的政治制度
特點
中國——實用性、集體、等級、治理等。
古希臘、羅馬——理性、個性、平等、主宰等。
趨向
中國——專制
古希臘、羅馬——民主法制
形式
中國——君主專制不斷加強,法制是維護專制主義的工具。
古希臘、羅馬——以法律為保證,以維護奴隸主專制統治。
對文明影響
中國——有利於保障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促使文明的進一步延續。
古希臘、羅馬——缺乏強有力的權威,易導致分崩離析,破壞文明的發展歷程。
認識
人類文明史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時代、階級局限性。
03
如何認識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特點
從范圍看
產生於商品經濟相對發達的江南地區的紡織行業。
從表現看
形成了僱傭和被僱傭的關系,標志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從程度看
資本主義萌芽只是出現在個別行業中,是十分微弱的。
從地位看
資本主義萌芽從明朝中後期出現到鴉片戰爭以前,長期處於萌芽狀態,其力量遠不足以瓦解封建生產方式,在全國范圍內,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然佔主導地位。
04
如何認識清明之際的民主啟蒙思想
背景
封建社會衰弱和資本主義萌芽的興起。
主張
抨擊封建君主專制,重視發展工商業,提倡經世致用,具有初步的反封建民主色彩,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性質
從本質上未擺脫傳統的儒學范疇,不屬於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主張。
影響
批判繼承中促使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但無法動搖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並沒有在中國引起深刻的社會革命。
05
從《臨時約法》認識中國社會的巨變
內容——國家主權屬於國民全體。
意義——否定封建專制制度和國君一體觀念。
內容——國民享有廣泛民主權利。
意義——促進了公民意識的覺醒;否定了傳統的臣民觀念。
內容——依據三權分立原則確立現代民主政體。
意義——否定了「人治」觀念;體現了資產階級希望通過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凱專制獨裁、維護民主共和的願望。
06
多角度地認識三民主義
從時代背景看
其產生於《辛丑條約》簽訂後,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趨於合流。
從綱領內容看
其所要解決的是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推翻滿清政權,建立共和國。
從民生意識看
其借鑒歐美經驗教訓,結合中國國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喚社會公平。
從民主政治看
其倡導民權,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推動了民主政治的進程。
從時代發展看
其與時俱進,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推動了民主革命的進程。
07
如何認識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個方向和主題——向西方學習,尋求變革,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
雙重性質——學習西方與抵制侵略、啟蒙思想與救亡圖存相結合,體現強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
三個階段——器物階段、制度階段再到思想文化階段。
四個階級——參與階層廣泛、內容多樣。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等各個階層面對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都提出了自己改造社會的新方案和新思想。
五大運動——思想解放運動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洋務思想付諸實踐,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維新變法思想的發展直接導致了戊戌變法,開啟了中國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爆發;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中國化,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
08
如何認識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性質——是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
權力分配——國家權力的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由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首相通過國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組閣,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接受議會的監督。
國王的地位——國王是國家元首,但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是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徵,起著維系英聯邦的紐帶作用。
09
美國政治體制中的「侵權與制衡」原則
從聯邦制來看
聯邦權力高於各州權力,種州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有一定自治權,這樣既發揮了地方的積極性,又避免了過度集權的弊端,既實現了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又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從三權分立體制來看
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司法和行政,分別由國會、最高法院和總統掌握,三者獨立平等,但相互制約,為防止專制的出現,這充分體現了三權分立原則。
從兩黨制來看
兩黨通過選舉不僅控制國會,還左右著總統選舉和地方選舉,兩黨對壘、交替執政成為美國共和政體的一大特色,兩大政黨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0
如何認識斯大林模式
特點
所有制形式——單一公有制
管理體制——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
調節手段——排斥市場,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
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評價
積極——斯大林模式的實質是對落後的國家如何走向現代化的一種探索和創新,它開創了一條不同於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嶄新道路。它同蘇聯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使蘇聯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工業化,關且在二戰前後發揮了巨大作用,對戰後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產生了深遠影響。
局限——其存在嚴重的缺陷和弊端。它沒有解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經濟建設運行中的根本問題,嚴重妨礙了社會主義優越性的發揮,隨著蘇聯經濟的發展,其弊端日漸突出,為日後蘇聯解體和東歐巨變埋下隱患。
11
全面認識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原因
根本動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
技術手段——交通運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
體制保障——市場經濟體製得到普遍認可。
障礙消除——兩極格局的結束,多極化趨勢的到來 。
推動者——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
表現
國際貿易增加;世界市場擴大;國際分工日趨成熟;大型跨國公司數量增多。
評價
對世界——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但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對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居於主導地位,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對發展中國家——為其趕超發達國家提供了機遇,但在經濟競爭中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挑戰。
『捌』 高考歷史大題如何答題
個人方法把歷史說上按時間順序記住個個時間,這是框架一般情況歷史原因,表面內原因容,根本原因都是一樣的,往社會矛盾上靠攏這些總結好了答題的時候不光針對題目,最好把這件歷史時間的歷史階段,所發生的大事,都簡要概述然後扣題最後升華到社會矛盾等方面我高考就這么答的,好處就是即使這個題你不是太會,也少說能拿一半分數
『玖』 高考歷史應該怎麼應付怎麼去完整答題請大家幫忙指點一下
總體概述
成績的取得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抓書本知識,二抓解題策略即應試能力。
1、是細心審題:
不管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都必須先看清時間、限定詞和求答項,尤其是在關鍵詞上不能犯低級錯誤
2、是規范答題:
格式規范:不同題型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果格式一錯就可能全盤皆輸,如評論式的問答題就要注意三要素,比較式問答題要先答比較項再展開具體內容。
語言規范:也就是語言表達要用學科語言,我們應盡可能用書本語言去答題。要點表述規范:一是強調答案不能「猶抱琵琶半遮面」,只抓了要點而丟了得分點;二是表述必須條理化,不能雜亂無章,不知所雲。
3、是遷移知識:
這種遷移能力對考生來說至關重要,很多學生看到一個題目往往不聯系書本知識,不知道用書本語言來表達,結果造成不能得分。我們要重視知識的遷移:
(1)、做選擇題時,不少題目在確定選項時很難判斷,但如果結合書本知識的相關內容就很容易判斷;
(2)、做材料題時,有的材料很難理解,只要聯系書本相關知識就會迎刃而解,看到問題中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就必須回歸書本找答案。
(3)、做問答題時,這點更重要,遇到比較靈活的題目也是最容易丟分的地方,做這類題目時,要求學生先必須學會解剖題目,理解題意,不能雲里霧里,然後在腦子中過濾這段時期的有關內容,從中挑出題目需要的內容組合答案,如果能養成習慣的話,解答這樣的問答題就很簡單了。
4、是掌握技巧:
(1)、採用一題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講選擇題時一般至少用兩種解題思路幫助學生開闊思路,訓練發散思維。
(2)、抓住一般規律,切忌滿天撒網。例如,比較改革運動一般都是要從背景、目的、性質、內容、結果、影響等方面去找比較項,同時注意抓住參照項來思考。
(3)、不同題型有不同的思維方法:如材料式選擇題,所選答案就要注意全面、准確的反映材料原則。程度式選擇題就要學會推理,如根本原因就是原因的原因。再如材料分析題,方法很多,但至少要養成一個習慣:先看問題,帶著問題抓有效信息,並且將找到的信息予以標注,然後再組織答案。
分例解說
一、關於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一、高考歷史選擇題常見類型簡介
根據近幾年選擇題的命題特點和常考題型,選擇題的題型主要分七類:
1.排列選擇題(組合選擇題)
近幾年排列選擇題的排列一般分三種:(1)按某一類事件的時間順序排列。(2)按歷史地理知識的排列。(3)按因果關系順序排列。
例如:王安石認為「公私常以困窮為患者,殆以理財未得其道」,下列變法措施中,與解決這一問題有關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將兵法 ④市易法 (2004年江蘇高考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因果關系型選擇題
這類選擇題考查的角度主要有兩種情況:(1)由結果推斷出原因,其結構形式是題干為果,備選項為因。在考查原因時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內因、外因;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政治原因、經濟原因、思想原因等。(2)由原因推斷出結果或影響,其結構形式為題干是因,備選項是果。
例如:東晉南朝時期江南農業迅速發展,其主要原因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商品經濟水平較高,起到推動作用 B.北方人口南遷並帶動先進生產技術
C.江南越人開始從事農耕生產 D.江南的氣候、土壤對農業發展有利
3.程度型選擇題
程度型選擇題中的四個備選項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題干要求的標准,但這些備選擇的內容與題干要求的標准之間,「不同於一般選擇題的正、誤關系」,而是一種「質、量關系,或者說是程度關系」。這種題型的題干往往設置一個程度的副詞或形容詞,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側重於因果關系,考查范圍往往注重於歷史結論。
例如:五四愛國運動後新文化運動陣營發生分化,主要原因在於其成員:(2004年廣東題)
A.對文學革命的理解不同 B.對中國傳統禮教的認識不同
C.對科學與民主觀念的宣傳方式不同 D.對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態度不同
4.材料型選擇題
材料型選擇題中引用的材料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歷史文獻、考古報告、文學作品等;另一類是圖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種地圖、圖畫、照片、統計圖表等。
例如: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說:「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而且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這段話表明:(2004年廣東)
A.英國在歐洲沒有殖民地或自治領 B.各國經濟都依賴對英貿易
C.世界經濟聯系加強 D.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
5.否定型選擇題
否定型選擇題有一個很突出的特徵,就是在題干中往往用「不正確」、「錯誤」等否定式的詞語予以提示。
例如:下列關於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背景的敘述,不正確的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拉丁美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 B.拉美人民受啟蒙學說影響,民主意識增長
C.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斷衰落
D.美國的獨立鼓舞人民的鬥志
6.比較型選擇題
比較型選擇題考查分析、比較歷史的能力,其特點是在題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事件或幾個相同點及不同點,其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沒有敘述過的新的結論,要求應試者通過比較後選出正確答案。
例如:以下關於國際聯盟和聯合國的表述,正確的是:(2004江蘇高考題)
A.都是帝國主義戰爭的產物 B.總部都設在美國
C.都曾經受到大國操縱 D.都一貫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
7.填空式選擇題(單純識記題)
填空型選擇題,其特點是題干表述不完整,用選項補充完整,其實是填空題的變形。這類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是否准確。
例如: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明州 B.揚州 C.泉州 D.廣州
二、高考歷史選擇題解題方法
1、做好選擇題的關鍵——審題
一選擇題知識覆蓋面廣,要求考生要踏實、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學基礎知識。同時要培養概括、分析、評價等能力,提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問題的水平。這是做好選擇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在具備這些前提條件之後,再輔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選擇題。
二認真審題,對選擇題尤其關鍵。要根據選擇題的特點,採用立體式的審題方法,仔細閱讀題乾和選項,領會題意和要求。在此前提下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正確解讀命題用語;
第二,妙用解題技巧。
三、審題的鑰匙—— 正確解讀「命題用語」
(1)明確題目結構,注意題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細推敲題干,搞清題干中主幹語和條件限定語、答題項,搞清時空范圍。
(2)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
(3)注意題干中敘述的轉義
(4)注意題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確」、「不包括」、「無關」、「都屬於」、「共同點」、「相同之處」等。
(5)注意區別題目中的比較固定的各種用語
近幾年的歷史高考,由於強調了歷史思維能力的考查,所以試題中要求學生回答歷史事件的過程、內容即回答「是什麼?」的相對減少,而要求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現象產生的背景要素(含原因、條件等),即回答「為什麼?」以及「如何評價?」(含性質、特徵、作用、影響等)的試題則大量增加,這種命題特點不僅體現在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上,還突出表現在選擇題上。
二、關於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方法
1、通讀材料、明確主題
在命制一道材料題時,命題者往往是先確立一個主題,再圍繞這個主題去尋找材料、構思設問,所以,一般來說,每道材料解析題都會有一個主題。在解答材料題時,首先要通過瀏覽材料,盡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題意圖或材料的主題,這樣就能迅速調動所學知識點,從而使解題明確方向,集中思維,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礎。
2、分析問題、細讀材料(很重要的環節)
在明確材料的主題後,接下來應該認真分析命題者提出的問題,通過分析設問句中的關鍵字、詞,明確作者問的是什麼,需要回答什麼。再根據這些問題,仔細地閱讀材料,力爭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題思路。閱讀的過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過材料的任何一個部分,包括題頭、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關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信息,往往是解題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題所提出的問題絕大部分答案應該從材料中得出,因此這時應根據仔細閱讀材料後的思路,再次結合問題到材料中去尋找信息,把與問題相關的信息都提取出來,寫在草稿紙上備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關信息都找出來,取決於答題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後把找到的信息進行篩選,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復的信息,根據所學知識,把這些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列好提綱,准備答題。
4、審查提綱、流暢表達
在上述步驟進行完畢後,還要最後瀏覽一遍材料及其設問,審查自己列出的提綱是否正確或有無遺漏,最後就可以在試卷上動筆答題了。答題時一定要做到依據提綱,一氣呵成,言簡意賅,擊中要害,不可羅里羅嗦,言之無物,塗塗改改,答非所問。
例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樂二年,禁民下海。時福建瀕海居民,私載海舡,交通外國,因以為寇,郡縣以聞。遂下令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樂實錄》卷二十七
材料二 順治元年,清政府頒發「遷海令」,將北起山東南至廣東的沿海居民內遷三十四華里,並且將所有沿海船隻悉行燒毀,寸板不許下水。凡溪河裝柵,貨物不許越界,時刻瞭望,違者死無赦。
——《台灣外紀》卷十二
材料三 夷貨非衣食所需,可謂中國不缺耶。絕之則內外隔而構之釁無由生矣,夷雖欲窺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①根據材料概括明清兩朝海外貿易政策的相似之處。
②根據以上材料,比較兩朝海外貿易政策目的有何區別。
③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上述政策進行客觀的評價。
步驟分析
第一步:瀏覽材料、明確主題。
從材料中的「永樂二年」、「順治元年」等有關時間和內容的表述,可以看出,本題所考查的是「明清時期的海外政策」——這就是本道題的主題。這時,應該馬上從腦海里調出有關這一主題的相關知識,如鄭和下西洋、華僑開發南洋、戚繼光抗擊倭寇、葡萄牙占據澳門、鄭成功收復台灣、抗擊沙俄的斗爭、鴉片走私和禁煙運動等知識點和「閉關鎖國」這一外交政策,從而為進一步閱讀材料打下基礎。
第二步:分析問題、細讀材料。
顯然,本題是要求比較明清兩個時期海外貿易政策的異同點,並歸納出其歷史影響。帶著這個問題,仔細的閱讀材料,明白每段材料的具體意思,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比如材料二的摘引「台灣」就很重要,它隱含著當時清政府制定政策時的心態和目的,即「害怕反清勢力的增長,維護滿清的長久統治。」
第三步: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先帶著問題到材料中尋找有效信息,如第①問,材料一的「禁民下海」,材料二的「不許下水」、「不許越界」,材料三的「內外隔」等;第②問,材料一的「因以為寇」,材料三的「構之釁無由生矣,夷雖欲窺伺我也,何可得哉」等,就是本題重要的材料信息。
再根據材料意思和所學知識,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第①問的「相似之處」很好概括,就是「禁海」;第②問的「不同」,應具體從材料中的意思出發,結合所學,得出「海患」、「固統」這一關鍵區別。第③問,應該從對外貿易的角度去理解其歷史影響。
這樣,已經初步形成本題的答題提綱。
第四步:審查提綱、流暢表達。
根據上述提綱,在試卷上寫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用簡潔規范的語言文字進行恰當的概括說明,不要照抄材料或簡單翻譯材料,避免「泛泛而談」,要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
參考答案
①都不允許民間船隻出海,禁止海外貿易。
②明朝是為了防止居民與外敵聯系,形成海患;清朝是為了防止居民與沿海反清勢力聯系,威脅其統治。
③明清的海禁政策,不利於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是導致中國近代貧窮挨打的重要原因。
解答材料解析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解答材料題一定得緊扣材料,上述四個步驟始終沒有離開材料,其中關鍵步驟應該放在第二、三步上,這兩個步驟做好了,動筆書寫答案應該是非常迅速、非常准確的。而考生們恰恰容易忽視這兩個環節,不少考生害怕時間不濟,往往是材料都沒有讀完,意思也沒有完全明白,就匆匆下筆,結果是離題千里,答非所問,命中率低下。因此解答材料題(包括問答題),一定要養成「明題意、列提綱」的良好審題習慣。
2、下筆作答時,應該根據材料的語言環境和提取的有效信息,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不可把教材中的表述、老師授課的講述和材料中的原話照搬照抄,同時做到語言精煉、流暢,書寫清晰、規范。
由此可見,解答材料題是有其特殊規律和方法的,考生們如果能很好的落實解答材料解析題的「四步法」,一定會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三、關於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一、問答題的種類
問答題按照題的性質和要求,可分為敘述、綜合、分析、比較、評述、材料式問答題等不同種類。
1.敘述題: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活動的原因(或背景)、經過、意義(或性質、影響、作用、評價)按一定順序直接敘述出來。
2.綜合題:將分散在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系統歸納,貫穿融會,進行表述,並得出適當結論。難度較大。
3.分析題:將復雜的歷史事件、現象或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背景、原因、性質、特點、結果、意義、作用、經驗教訓等,揭示其本質並得出結論。如說明了什麼?有什麼啟示等等。
4.比較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歸納,找出它們之間的可比點加以比較,求同析異,以加深對歷史事件本質的理解。這是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常用方法。
5.評述題:先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人物的活動,給以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評價歷史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地評述。可先敘後評或邊述邊評,夾敘夾議。
6.材料式問答題:即材料解析題(含圖表、圖片)和問答題的融合,從形式上看它由兩部內容構成:一是材料;二是設問。近幾年高考主觀試題幾乎全部採用了這種形式。
二、問答題的結構及其作用
1.問答題的結構。任何一道題意明確、表述完整的問題都有四項基本構題成分,即: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求答項。
2.問答題結構的作用。
(1)提示項: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題的思維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項:指定解答的已知條件,例如:時間、空間、史實、觀點、引語等。
(3)中心項:規定解答所依據的內容。中心項千變萬化,無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人物、國際關系等各種知識領域。中心項是構題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項都從屬於中心項。
(4)求答項:指定解答的「未知」項目。常見的求答詞語有原因、經過、結果、性質、特點、意義、影響、相同點、不同點等。還有「哪些」、「如何」、「什麼」、「怎樣」、「為什麼」等,既是求答詞,又是提示詞。這四項結構共存於題目之中,它們出現的次數不一,先後位置多變。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統一,共同發揮考查能力的作用。
三、解問答題的讀、審、答
1、讀題:對題目要全讀、細讀、多讀,領會材料題意。
2、審題是解答問答題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許多考生答題情況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識和思維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審明題意和抓住思路,答題亂了套,甚至答非所問,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識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審好題應注意以下幾點:考生臨試審題是科學知識和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綜合、靈活的運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題目要問什麼,要你回答什麼,能不能對試題進行深入地發掘,實際上也是一種信息處理能力。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審要求。審題首先明確試題的具體要求,要學會分析試題的結構成分。一道完整的、題意明確的歷史問答題在一般情況下由提示語、限定語、主幹語(也叫中心項)、答項語四種成分構成。分析清楚試題的結構成分,就可完整准確把握題意。
第二,深入發掘題意,突破重點難點。
第三,審題型。審題時還應判定該題屬於何種題型。如前所述,歷史問答題大致分為敘述題、綜合題、分析題、比較題、評述題、材料式問答題五種題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題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判定題型對加強答題的針對性是有幫助的。另外,一道試題如有幾問,那就要注意這幾問是否屬於同一題型。因為一道有幾問的試題,不同問屬於不同題型的情況並不鮮見。
第四,審求答重點。試題的問法,提問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題的重點也就不同。確定答題的重點,有利於詳略得當地組織材料,科學分配答題時間。
3、答案規范化。
第一,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是解答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論」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或觀點。史論結合,就是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分析史實,得出正確的評價或結論,做到材料(史實)和觀點相統一。敘述史實是答題的基礎,好比「畫龍」;簡要的分析、評論是答題的靈魂(即考生的立場和政治方向),猶如「點晴」。答題既要反對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對缺乏史實的泛泛空論。
第二,敘事有序,論證有力:歷史問答題各種類型題雖然各有其特徵和能力考查的側重點,但解答時都離不開史實的敘述和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評論、論證。敘述史實要有序,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空間順序,或按邏輯順序,切忌雜亂無章,顛三倒四。分析史實,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論證某種觀點正確與否,要抓住要點、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論證有力。
第三,詳略得當,要點全面:試題要求的重點,應該多寫詳答,將各要點,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點部分就須少寫略答,以繁中求簡,雜中取精。這就是要答題「要點化」。當試題涉及到很多時,答案的每個要點就要簡明扼要;試題要求的內容較少,答案則應相對比較詳細具體。
第四,文字准確,條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題時文字表達能力差,語無倫次,詞不達意,不會概括,羅羅嗦嗦寫了一大篇,不得要領,看不懂他究竟說什麼。有些考生採用「多答戰術」,不管與題意有關無關,讓閱卷老師去「揀破爛兒」。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達上應力求文字准確、簡煉。這就要學會提煉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編寫形式上,要根據題意和答案內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個要點前面必須有數碼序號,做到「段落化、要點化、條理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使人一目瞭然。
第五、認真檢查,及時更正:對題目和答案要認真而嚴格地檢查一遍。看審題是否偏差,題意是否抓准,要點是否齊全,答案是否完整。通過檢查,應及時更正,做到對題作答,要點分明,書寫規范,亦無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