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秦淮吳楚指的是哪些地方
歷史上秦淮指的是南京的秦淮河畔,吳楚指的是古代吳國和楚國的地域也就是長江以南地區。
2. 漢朝時的宛洛在哪
東漢有宛洛並稱,分別指南陽和洛陽,一個是東漢都城,一個是帝鄉
3. 歷史上號稱六朝古都、十三朝古都,各分別是指哪裡
六朝古都是北京。來 戰國時期為燕源國都城,稱為薊城。遼代改稱燕京。金代於1153後遷都於此,稱為中都。元朝定都於此,改稱為大都。1421年,明成祖遷都於此,改北平為北京。清室入關以後建都北京。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北京。
吳國大帝孫權昔日遠見卓識,不惜從武昌(今湖北鄂州遷都以定建業(今南京為他雄霸江東的政治中心,揭開了南京建都的歷史畫卷。隨後,東晉、南朝宋、齊、梁、陳相繼建都於此,故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稱。以後南唐、明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也皆立都於此,故又有十朝都會之稱。
十三朝古都是西安,即: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末年→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4. 古代上洛是什麼地方
據商洛日報最新連載作者福凸(王國偉)先生的古上洛探秘文章,舉例了史記和商州志的資料以及現場考察:古代上洛有三個地方。一是商洛市的商州孝義古城村;二是商洛市商州區州城;三是日本東京府。
【商洛市】古時曾設上洛郡(地市一級),治所在「上洛」。現在的商洛市等於古時的上洛郡、洛州、荊州、商州。
而古商洛是古商縣治所遷移至古商鎮,也就是南北水路交通要塞的龍駒寨附近建城設「商洛縣」(今陝西丹鳳縣)。漢代上洛縣和商縣等於現在的商洛市轄區,都隸屬於「上洛郡」,此時治所在河南。之後「上洛郡」治所才移設置在上洛。上洛有上洛郡,商縣便低一級別了。之後上洛郡又改為洛州、商州、等。
據《隋書·地理志》和羅文思所編寫的商州商南志載,商洛之名源於商山洛水。此時的商洛是「商洛縣」並不代表上洛。商山是指「商洛縣」城河對面山形酷似漢字「商」字;之後就以商字冠名的山名。洛水是指漢時上洛和商縣城間距只有15公里不到:即現在的商洛市商州孝義故城(上洛城)和商洛市商鎮(商洛縣城)之間和兩縣轄區的丹水的地方謂稱。丹水叫洛水的原因是把丹水區域化的俗稱。比如:商州城治所前的丹水叫州河。丹鳳縣龍駒寨前的丹水叫寨河。山陽縣城古代叫豐陽城,它門前的河叫豐陽河。所以上洛城前的河就叫洛河。此時的洛河並不是指商州洛南的洛河。
歷史上曾有上洛、洛州、商州等稱謂。 商洛市的商州(而不是商洛),西晉至隋初,其名上洛郡;北周至清代,又名為商州。轄區與今商洛大致相稱,治所均在上洛城和今商州城。 。《續修商縣志稿》載:在現孝義古城村(古上洛)道到商鎮(古商洛)有「東上洛里」和「西上洛里」地名的記載。即上洛和下洛地名。
商洛市在夏商時期,為豫、梁州地。西周和春秋屬晉,戰國為秦,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北部和南部分別屬關中郡內史區和漢中郡。西漢時分屬弘農郡和漢中郡。東漢時分屬京兆尹和漢中郡。東漢以後十餘朝代,或為郡、為州稱謂不一,管屬各異。到明代和清初屬西安府管轄,雍正三年(1725年)置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府存縣道,分屬關中道、漢中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領商縣、洛南、山陽、商南、鎮安、柞水六縣。1949年全區解放,設陝南行署商洛分區,1950年改設商洛專區,轄商縣、洛南、丹鳳、山陽、商南、鎮安、柞水七縣。1969年改為商洛地區。
據最新《秦代上雒縣治的發現》(王國偉著)證明:商洛古上洛就是現寒川佛誕公園下的孝義古城村。是秦統一中國後再此地的建制。屬關中咸陽內吏京畿轄地。改變了過去以為《水經注》上洛源於漢「京兆」的說法。因為秦十五年。所以,此城為今商洛一級建制(上雒郡)之祖。
5. 中國歷史上的中原地區指的是哪裡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版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權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中原地區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玄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國等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占據四個,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此外還有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古都。
6. 歷史上的關西,關東,關中分別指哪些地方
關西:漢、唐時泛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為「關西」。
關東:指山海關以東的一帶地方,泛指東北各省,也叫關外。
關中:相當於今陝西省中部平原(渭水流域)地區,因春秋戰國時地屬秦國,又名秦中。
7. 春秋戰國,七國分別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1.秦國——都成雍,商鞅變法後遷至咸陽。疆域包括陝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塊)、河南西部(一小塊)、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
2.齊國——都城臨淄(山東淄博),疆域包括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一小塊),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區。
3.韓國——都城平陽(山西臨汾),後遷至新鄭(河南新鄭),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陝西東南部。
4.趙國——都城邯鄲(河北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
5.魏國——都城安邑,後遷大梁(河南開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塊)、河南中部、東部、安徽西北部。
6.楚國——都城邯鄲(河北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
7.燕國——都城薊(天津薊縣),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南部,內蒙部分地區,後來拓展到朝鮮半島。
七國,指戰國七雄。春秋末期,韓趙魏滅掉智氏後,進而瓜分晉國建立趙國、魏國、韓國,三晉與秦國、齊國、楚國、燕國七個國家亦稱戰國七雄,持續時間是前403年—前221年。
齊(前11世紀—前221年)
本為姜姓,呂氏。田氏代齊後,史稱「田齊」,媯姓,田氏。是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
春秋時期,齊桓公首霸中原。齊桓公死後,人亡霸滅。春秋末年,齊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並。公元前548年,崔杼殺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慶封滅崔氏之族。慶封專齊政。次年,慶舍與欒、高(齊惠公之後)、陳(田)、鮑四族攻慶封,慶封奔吳。
景公時,陳桓子施惠於民,民歸陳氏,陳氏因而強大。公元前532年,陳桓子聯合鮑氏攻欒氏、高氏,欒施、高疆奔魯。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國氏、高氏(齊文公之後)立晏孺子,次年,陳僖子聯合鮑氏攻國氏、高氏,國夏、高張奔魯,遂殺晏孺子,立公子陽生為齊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殺,闞止為政。
公元前481年,陳成子殺闞止,專齊政。公元前386年,陳成子玄孫太公和立為諸侯,遷齊康公於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呂氏絕祀。
楚(前11世紀—前223年)
姓:羋 氏:熊
先秦羋姓(羋本作幁)周朝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亦稱荊。羋姓是所謂「祝融八姓」之一,始祖為顓頊之子稱的玄孫季連。由於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團之間的斗爭日益激烈,季連後裔大約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遷。季連的後世子孫鬻熊為周文王師。古書記載,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為氏,但據出土戰國晚期楚國銅器銘文,楚君名號皆以酓為氏。鬻熊曾孫熊繹僻處荊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帶),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今湖北秭歸),從此立為國家。
燕 (前11世紀—前222年)
姓:姬
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北方的一個諸侯國。戰國時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國滅亡。
韓(前403年—前230年)
姓:姬 || 氏:韓
韓國先祖為晉國公族。(晉國:前11世紀—前349年,周朝分封的諸侯國,侯爵,姬姓晉氏,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曲沃桓叔生子萬,姬萬因在曲沃代翼中有功,被晉武公封於韓原,立韓氏。後晉國稱霸,韓氏中衰。至韓厥,為晉悼公正卿,晉悼公復霸,韓厥之力頗多。後韓起執政晉國27年,韓氏顯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韓虔與趙、魏同為諸侯,建立韓國。
趙(前403年—前227年)
姓:嬴 || 氏:趙
趙國先祖造父(與秦國人同宗,為伯益、蜚廉、季勝之後)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寵。後平定徐國之亂中,造父軍功顯赫,乃受封於趙城,立趙氏。趙氏大宗的宗主後位列周王卿士。周幽王時,叔帶因見周室腐敗,離開鎬京,來到晉國。以下七代而至趙衰,輔佐晉文公成就霸業,趙氏因之位居世卿。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晉為諸侯,趙氏正式建國。
魏(前403年—前225年)
姓:姬 || 氏:魏(畢)
魏國先祖為畢公高,後畢國亡,公族稱畢氏,流散各地。有一人曰畢萬,侍奉晉獻公為車右,因軍功封於魏城,立魏氏。其後代魏犨助晉文公登基並成就霸業。晉悼公時提拔魏絳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晉國六卿行列。魏氏發家較晚,較之其餘五卿稍弱。前453年,魏桓子魏駒夥同趙、韓滅智伯,剖分晉國。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為諸侯,史稱魏文侯。
秦(前770年—前206年)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的一支,其先人為伯益、蜚廉、惡來之後。傳說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養馬,因此將他封在秦,為周朝附庸。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8. 中國歷史上的南洋指的是什麼地方
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概念。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也包括中南半島沿海、馬來半島等地。清朝時期也指自江蘇以南的沿海諸地稱為「南洋」(江蘇以北沿海稱北洋)。
清末設「南洋大臣」管理諸項事務。南洋水師的「南洋」是相對於北洋水師的「北洋」而言。北洋水師主要活動於長江口以北的渤海、黃海、東海一帶。
南洋水師活動於長江口以南的東海、南海。在清朝和民國時期,「南洋」還指東南亞地區,那時華僑去東南亞謀生稱為「下南洋」。事實上南洋水師的也可以到東南亞去巡遊的。
「西洋」在明朝時指印度洋一帶,到清朝時指歐洲。後來把日本稱為「東洋」是相對於西洋而言。當時中國國力昌盛。
經過千年積累南洋諸國多仰慕中華,有南洋青年搖船去中國沿海紋中華文字於身,乘船歸來其國長老者見字讓位其居於上座。
(8)歷史上宛洛分別指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南洋概念與西洋、東洋、北洋相對應。西洋指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印度洋地區,還包括歐洲或更遠的地方,清朝一度特指歐美國家;東洋特指日本。
中國的名稱如廈門南洋學院、南洋模範中學。東南亞的名稱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還有一些企業也使用南洋一詞。南洋群島,指印度尼西亞群島。
中國古代漢族開始移民南洋,明朝時期及明亡後,大量漢族移民湧入該區域謀生、定居,叫做「下南洋」。漢族曾建立過一系列的政權。現在也有少數人仍稱東南亞南洋,不過已是非常稀少。
在下南洋的流民浪潮中,來自全國大部省份,但福建、廣東人占據大多數(95%以上),這與其地理、人文因素及有關系。
閩、粵兩省海岸曲折,老百姓與海相習,這是內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兩省距離南洋較近,往返方便,路近費省,較去拉美等地更具「可選擇性」。
而且當時中國國力昌盛,經過千年積累南洋諸國多仰慕中華,有南洋青年搖船去中國沿海紋中華文字於身,乘船歸來其國長老者見字讓位其居於上座。
「下南洋」的中國人,就這樣成了當地經濟開發的主力軍。他們的勤奮與努力,改變了所在國經濟落後的狀況。
就連英國的海峽殖民地總督瑞天咸也承認,馬來半島的繁榮昌盛,「皆華僑所造成」。「馬來諸邦之維持,專賴錫礦之稅入……錫礦之工作者,首推華僑。
彼等努力之結果,世界用錫之半額,皆由半島供給。彼等之才能與勞力,造就今日之馬來半島。」「馬來政府及其人民,對於如此勤奮耐勞守法之華僑之謝意,非言語所可表達。」
華人在改變所在國的經濟狀況的同時,很多人也徹底改變了自己與家族的命運。東南亞華人,先後出現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豪、千萬富豪。
與此同時,東南亞華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的丈夫是華裔,泰國前總理他信是華人。在泰國議會,三分之二的議員也是華裔。在馬來西亞,華人從政並取得成功,也已經不是什麼新聞。
9. 歷史上的契丹指哪裡,具體是哪個地方
契丹族(英語:Khitay)常年生活在東北,他們建立的政權遼國也是在東北地區。契丹為中國古代游牧民族,採取半農半牧生活,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但受到通古斯語族的強烈影響。而目前居住中國東北的達斡爾族可認定為契丹人直系後裔。
古契丹有八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涅里是遼的始祖。契丹人有三年選一次夷里堇的習慣,早期夷里堇都在大賀氏家族中產生,中期在遙輦氏中產生。
契丹族原為唐朝臣屬(松漠都督府),唐朝末年,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並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
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游牧民族(契丹人)與農業民族(漢人)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
(9)歷史上宛洛分別指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中國宋金遼三國演義作為五代和宋時期和漢民族對峙的最著名的少數民族政權。遼國,其全盛時期也是當時的東北亞霸主,領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南到河北省南部,也算是盛極一時。
替代契丹就不能不提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書中最著名的英雄任務喬峰就是契丹人出生,可惜在書中契丹和宋朝估計是百年世仇,雖然有一個持續百年的有好合約,但是互相的稱呼還是充滿了鄙夷,比如宋朝稱呼契丹為「契丹狗賊」,契丹稱呼宋朝為「南朝蠻子」。
鼎盛時期和宋王朝南北對峙,並將傳統的絲綢之路壟斷,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很多亞洲歐洲其他國家甚至以為中國就是契丹,也因此才有了現在斯拉夫語言中契丹翻譯為中國的因果。
契丹原本意思為「鑌鐵」,這樣的一個民族,已經深入東西方文化之中,卻在明朝之後幾乎消失的無影無蹤。
據史料記載:公元1125年,契丹建立的遼國被女真滅亡,之後的契丹殘余勢力分化成了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數目大約有十萬多,在契丹族英雄耶律大石領導之下。繼續西行,遠征西域之後,建立了哈喇契丹即「西遼」。剩下的另外一部分,則繼續生活在原有的契丹故地,被金國統治。
時間過了一百多年,崛起的蒙古開始征伐之路,命途多舛的契丹人建立的西遼也被蒙古人滅絕, 但是頑強的契丹人還是在貴族八剌黑率領下,遠走今天伊朗南部克爾曼地區,並建立了心的王朝,名叫起兒漫王朝,只不過受制於蒙古伊兒汗國。就連王位都需要蒙古人承認。
高傲的契丹人不甘心如此,於斯開始反抗,最後被伊兒汗國吞並,這個國家史稱「後西遼」。他們的後裔子孫在起兒漫王朝後西遼被蒙古伊爾汗國吞並之後,幾乎就銷聲斂跡,從此不見蹤影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蒙古人、回鶻人同化了。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開始接受女真人金國的統治,因為國仇家恨,他們可以說備受欺壓,在金國日子過的那是很不好,也因為在蒙古族崛起之後,本著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傳統,契丹人最後和蒙古人聯合,共同抗擊女真人。
也因此原本居住於契丹故地的契丹人在蒙古人獲得統治權之後,受到了優待,生長於漢族聚集地區的契丹人,被視作漢人,但是卻比普通漢族人待遇更好,被稱呼為「漢人八種」之首位。而生活在靠近蒙古人地區的契丹人,則被視作蒙古人。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蒙古統治,恢復漢家江山之後,這部分人的命運也是二級分化。和蒙古人一樣的契丹人,最後跟蒙古人一起北遷,並最終成為了蒙古人。
而原本生存在漢地和漢族交融深厚的契丹人,則在洪武元年詔令禁止「胡姓」後,紛紛改漢姓,融入漢族。
就此之後,契丹人的命運,就此完結。西征西域的契丹人,建立西遼之後被蒙古滅掉,頑強的又建立了起兒漫王朝(後西遼)也被蒙古伊爾汗國滅掉,最後融合進蒙古人中亞人之中。
而居住遼國故地的契丹人,則在明朝初年,部分隨蒙古北逃,最後融入蒙古。部分改漢姓最後融入漢族。
從那以後,史書中再也找不到描寫「契丹人」的文字和語言了,一個曾經輝煌一時的民族就此消失無蹤,成為史書上的一段段文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契丹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遼朝
10. 歷史上曾被孫權占據的江東六郡,都是指的哪些地方
孫策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據勢力,佔有了吳郡、會稽郡、丹陽郡、廬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揚州的廣大地區,為孫吳立國奠定了基礎。東漢建安五年(200年),孫策分豫章郡設立廬陵郡,治所西昌縣(在今江西省泰和城西北15千米處)。由此,因為豫章郡又分出了一個廬陵郡,所以孫策可以說是控制了六個郡的地盤了。
總的來說,就孫策留給孫權的江東六郡,主要包含了浙江、江西兩省和上海市的全部地區,以及今江蘇、安徽兩省的中部和南部地區,也即可以說是長江下游一帶了。而這,無疑是東吳勢力的核心地區。在江東六郡的基礎上,孫權攻佔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也將讓東吳的疆域擴大今湖北、湖南一帶,又通過收服交州一帶的士燮,從而促使今廣東、廣西等地也成為東吳的疆域。
但是,不管怎樣,江東六郡在東吳的地位,還是首屈一指的,也即東吳的人才、錢糧等,主要就來自於江東六郡。更為關鍵的是,江東六郡中的丹陽郡、廬江郡,是直接和曹魏疆域相接的兩個郡,如果這兩個沿著長江的郡有什麼閃失的話,那麼東吳必然會遭遇滅頂之災。事實上,公元280年,西晉消滅東吳的時候,也是以這兩個郡作為主攻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