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洛陽和長安哪個歷史早

洛陽和長安哪個歷史早

發布時間:2021-02-20 16:17:09

Ⅰ 唐朝的長安和洛陽有什麼區別

唐朝長安和洛陽在歷史影響、建造時間、地理位置上有所區別:

一:歷史影內響不同

1、洛陽是華夏容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2、長安城,即隋大興城,是隋唐兩朝的首都、京師,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都城。

二:建造時間不同

1、唐長安建造於隋唐兩朝。

2、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相對長安歷史更悠久。

三:地理位置不同

1、長安在現在的陝西省西安市。

2、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

(1)洛陽和長安哪個歷史早擴展閱讀:

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河出圖、洛出書」,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均誕生於此,道學發源於此、儒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理學光大於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譽。洛陽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距今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黃河中下游兩岸及伊、洛、瀍、澗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著許多氏族部落,新中國成立後在洛陽一帶發現的孫旗屯遺址、王灣遺址、矬李遺址等近200處聚落遺址,便是當時人們居住、生活的地方。

Ⅱ 長安與洛陽誰更具有歷史感

長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也是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隋唐時期世界最大的城市。而洛陽自古便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遷宅於成周,宅茲中國」;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大都城,「四方入貢,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勛卓異、光耀千秋。

長安是我國官方認定的四大古都之首,即排名在洛陽、南京和北京前面。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資料顯示,長安已被認定為與雅典、羅馬和開羅齊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Ⅲ 洛陽和長安分別是我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都城

洛陽;西周;李唐時的武則天改國號周後遷都洛陽;東漢 長安;西漢、西晉(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Ⅳ 長安和洛陽哪個被定為首都的時間長

長安和洛陽是古代中國建都朝代最多、最為著名的兩大古都,古時稱之為兩京。長安歷史上總共有十幾個朝代在此建都:西周、秦、西漢、新、東漢(末年)、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而洛陽在建都朝代數量上也差不多,共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孝文帝之後)、隋(煬帝)、唐(包括武周)、後梁、後唐等十三個朝代之多。如果對以上這些朝代進行分析的話,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新莽時期全國分崩離析,群雄並起,統一名存實亡。東漢末年,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期間山東地區限於混戰,五年後,獻帝出長安東走,長安已化作一片焦土。西晉末年,洛陽被十六國之一的劉漢攻陷,晉愍帝即位於長安,三年後西晉即徹底滅亡。以上兩個時期,都可以看作原先建都於洛陽的政權避難長安、苟延殘喘,所以持續時間很短,只是名義上的統一王朝。洛陽,統一的全國性政權為東漢,和隋唐的一部分時期,其中隋大部分時間政治中心在東都洛陽,唐朝時長安洛陽為東西兩京,皇帝常常往來於兩京之間,武周時改洛陽為神都,正式定為都城。
在古代中國,決定一個都城地點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山川形勢等自然因素,也包括經濟、文化等人文因素。首先,筆者從自然條件分析長安和洛陽建都各自的優勢。長安地處偏西,位於內地和邊疆的交界處,而洛陽居天下之中,四通八達,在交通便利上洛陽佔有優勢。而長安居關中之地,東有崤函天險,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易守難攻,一旦東方出現變亂,便可以坐鎮長安,進可攻,退可守。並且,西漢、隋唐都在北方和西北方面臨匈奴、突厥那樣強大的草原民族的威脅,長安靠近邊疆,是鏈接內地與西域的紐帶,時經營西域、反擊草原民族的重要基地。秦漢時期,觀眾就修建了鄭國渠、白渠、六輔渠等水利設施,使該地沃野千里,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供養大批脫離生產的軍隊和官吏。但關中地區人口的過度集中,造成了當地自然環境的逐步惡化,再加上政治中心在戰亂之際又常常淪為主戰場。最後,長安的經濟優勢終於一去不復返。到了唐朝,長安城達到鼎盛,但關中卻常鬧飢荒,糧食已經不敷食用,皇帝常常帶著大臣不遠千里去東都洛陽就食。
洛陽所在的伊洛谷地較為狹小,山東的經濟中心並非在此,洛陽一帶的農業生產並不十分發達。但洛陽居天下之中的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成為它最大的優勢。前面已經提到,隋唐時,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開始脫節。當時主要糧食產區是黃河下游的山東地區和江淮一帶,京都的糧食嚴重依賴兩地的轉運。隋煬帝時開鑿大運河,永濟渠和通濟渠分別以洛陽為中心分別向東北和東南延伸。洛陽成為大運河的中樞和全國最大的糧食集散中心。隋代在洛陽建設有含嘉倉和洛口倉這兩大糧倉,糧食到唐朝貞觀年間都未用完。如果把糧食從洛陽再運往長安,不僅要多走一千多里路程,而且在三門峽一帶,常常出現船隻傾覆的事故。解決這個困難最簡便易行的方法就是遷都洛陽。
隋煬帝在位期間大多數時間都駐留在東都洛陽,洛陽取代大興城成為實際的都城。唐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政治中心在兩京之間頻繁變遷。但是,受到西北邊患的牽制,長安作為都城的時間遠遠長於洛陽。洛陽控制東部,但離西北過於遙遠,對突發事件無法及時反應。並且唐朝後期藩鎮割據,洛陽位於四戰之地,和平年代的優勢在戰時反而變成劣勢。所以,隋唐時期的長安和洛陽,一個以政治軍事立都,山河環繞,易守難攻,向東有居高臨下之勢,向西可以打通西域,作為防備草原民族的緩沖區;另一個以交通經濟立都,四通八達,天下之中,有漕運之利。唐末至五代,政治中心由長安遷至洛陽,又從洛陽遷至開封,一方面反映了中原王朝邊防線內收縮的趨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政權對東南財賦的依賴性大大增強。在大運河改道後,開封成了新的航運中心。北宋初年,宋太祖曾計劃先遷都洛陽,再遷至長安,但由於北宋實行強干弱枝的方針,在開封集中全國一半的禁軍,全部依賴大運河轉運糧草。此時長安和洛陽都已衰敗,原先的優勢大多盪然無存,無法容納數量巨大的人口,遷都只好作罷。在古代社會後期,西北邊患逐漸被來自東北邊患取代,中原政權的的都城開始東移,扼守由北向南的交通要道,以有利於邊防,例如明朝定都於北京。這使得長安和洛陽永遠失去了作為都城的資格。
除了這些因素外,王朝的政治需求也是決定定都地點的因素。西周定都鎬京,關中時周族的發源地,十分適合他們的農耕經濟,周成王時修築洛邑為陪都,號成周,是為了了監視和震懾商朝的移民,控制東方領地。秦朝統一後,沿用了原先的首都,國祚短暫,未能來得及考慮都城遷移的問題。西漢最初定都於洛陽,後婁敬進諫,力陳關中的險要和富庶。西漢最終定都關中,除了以上原因,還因為在東方分封了大量的諸侯王國,定都長安可以隨時撲滅可能的叛亂。東漢光武帝起兵於河北,南下攻取洛陽後再四面出擊,平定天下,劉秀的功臣勛貴大都為南陽豪強,東漢政權依賴於豪強的支持,洛陽也位於他們的根據地。但東漢仍把長安視作東都,大多數皇帝每年都必須渠長安拜謁祖宗陵寢。但東漢時期,長安地位的下降不可避免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對邊疆的控制力減弱,羌人叛亂至東漢滅亡仍未徹底鎮壓下去,三輔一帶成為內遷戎狄的居住地,到五胡亂華的時期,關中胡人與漢人的比例已經失衡。曹操的政治中心在控制河北和河東的要地——鄴城,到曹丕即位時,選擇已廢棄多年的洛陽為都城,主要時因為洛陽靠近南方,便於對吳國用兵。前秦由氐族建立,氐族長期居住於川陝隴交界一帶,在關中也有相當大的人口規模,前秦定都長安也與靠近祖先所居之地有關。北魏孝文帝南遷,目的地也是有鄴城改為洛陽,同樣有洛陽位置靠南,便於對南朝用兵。並且,洛陽作為傳統的漢族王朝的古都,在漢人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歸屬感。定都洛陽,北魏既能有效拉攏漢族,又可以以中華的正統自居,顯示孝文帝全面漢化的決心。北周、隋、唐的建立者出身關隴軍功貴族,關中是他們傳統的根據地。唐朝建立初始,就有關隴士族、山東士族和寒門的爭斗。武則天大力任用出身山東的官吏,打壓關隴士族,把都城由長安遷至洛陽,降低長安的政治地位,避免受到牽制。
所以,整體上看,長安的優勢在於地形,洛陽的優勢在於交通。建都於長安的典型性朝代,如西漢、唐朝成為了中國古代最輝煌、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王朝。長安地處西北,位於與草原民族征戰的前線。定都長安也成為外向型朝代的標志。而洛陽,地處中原正中,易於控制東部平原及各路諸侯。所以西安和洛陽稱為中國古代的東西兩京。兩城建都時間都差不多。僅此兩城盡可體現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

Ⅳ 洛陽和長安分別是哪個朝代的首都

長安是西周(前1134一前771 ) 秦(前221 前207 ) 西漢(前204 —專24) 前趙(318 —329 )
前秦(351 —383 ) 後秦(384 —417 ) 西魏屬(535 —556 ) 北周(557 —581 )
隋(581 —617 ) 唐(618 —907 )
洛陽是 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一直沿用的說法,但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最確切的說法是在「十三朝古都」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武周兩個朝代的都城,這是目前學者普遍認可和接受的事實。

Ⅵ 長安與洛陽,到底哪個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古

長安自古帝王來都,其先後自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西安地區建都(積年為1077年)。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各種旅遊景區不勝枚舉,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排名第一毫無爭議!

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建城最早,建都積年最長的城市。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Ⅶ 洛陽和長安分別是哪個朝代的首都

洛陽;西周;李唐時的武則天改國號周後遷都洛陽;東漢。


長安;西漢、西晉(晉愍帝)、前專趙、前秦、後秦屬、西魏、北周、隋、唐。

Ⅷ 唐朝首都是長安還是洛陽

長安和洛陽都是唐朝的首都。618-904年首都為長安,904-907年首都為洛陽。

唐朝初期西安為首都,洛陽為陪都;西安為政治中心,洛陽為經濟和文化中心;唐中期將政治中心也遷都洛陽。因唐朝在中國歷史中的輝煌成交,遂有盛世唐朝之說。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李淵於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都,後來又設洛陽為東都。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

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遷都洛陽,史稱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復大唐國號。唐朝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後日漸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滅亡,共延續了289年,傳了19位皇帝。

(8)洛陽和長安哪個歷史早擴展閱讀

唐朝的行政區劃

唐代開創了中國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為10道: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十道;不過這些道沒實際權力。

唐代城市等級主要是總管府、都督府、節度使等,府以下為州、縣。貞觀十四年(640年),全國共設360州(府),下轄1557縣。

開元年間又將山南、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黔中三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設州、府,州、府下再設縣,開元末年,全國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Ⅸ 洛陽和長安,在歷史上究竟哪個建都時間最長

洛陽和長安都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古都,二者比較之下,洛陽的建都時間更長。洛陽和長安都位於地廣物博的中華的核心位置,所以將二者當成國家的首都能夠很好地穩定軍心,同時也能夠促進核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更好控制。這兩個座非常美麗的古城,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高,也發揮了他們自己本身的價值。

盡管長安,它是可以跟古羅馬,雅典,開羅並稱四大古城的城市,但實際上,洛陽建都的時間會比長安多上幾百年。洛陽建築的時間大概在1500年左右,而長安也有1077年。所以相比之下,洛陽建都的時長會超過長安。實際上,古代的鎬京、咸陽都屬於長安的范疇。這樣說,洛陽的建都時間比長安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洛陽的實際功能比長安要大很多,他們對於我國的歷史影響力是一樣的,並沒有優劣之分。

閱讀全文

與洛陽和長安哪個歷史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