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如何產生

歷史如何產生

發布時間:2021-02-04 02:53:17

① 歷史上最早的學校是如何產生的

文字的發明,是兩河流域對世界文明的最大貢獻。有了文字,接著就產生了最早回的學校。答

烏魯克泥版文書主要是神廟經濟文書,也有學生使用的「課本」,如教學生朗讀單詞用的單詞讀音表。這證明至少在5500年之前,兩河流域就出現了正規的學校教育,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學校教育。不過,兩河流域的學校教育出現時間雖早,但發展比較緩慢,直到4500年前才形成教育網,系統地教育學生讀書、寫字。這時蘇美爾人使用的文字,也早已由原始文字發展為比較完美的楔形文字,並且有了音標。在蘇路帕克古城遺址中,就發現了大量的泥版學生課本。

② 我國歷史上的重騎兵是如何產生的

歷史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中國最早出現重騎兵的時代是西漢漢武帝時。

西漢重騎兵長什麼樣?

秦朝和西漢早期的騎兵依然屬於典型的射箭輕騎兵,但是隨著冶金技術和武器製造技術急速發展,以及西漢武帝時國力空前的強盛,為了改變長達80年的對匈奴人的屈辱和親政策,從西漢漢武帝開始,漢朝開始組織對匈奴開展大規模的進攻,面對精於騎射的匈奴射箭騎兵,西漢打造了一隻裝備精良、裝甲堅固的騎兵部隊。

圖7 衛青大戰匈奴

雙方僵持到了黃昏,匈奴人就退回了營寨,此時衛青就當機立斷,率領麾下最精銳的重甲騎兵從兩翼對匈奴大營發起沖擊,當匈奴人發現後已經晚了,雙方近身肉搏,匈奴人的破爛鐵器根本無法殺傷有重甲和盾牌防護的西漢重甲騎兵,同時西漢士兵揮舞巨大的長柄騎兵戟,這種即能刺殺又能多方向多角度劈砍獠刺的東西,給予匈奴大量殺傷,匈奴大敗,匈奴單於只能率數百騎兵向西北方向突圍,衛青立刻派輕騎兵追擊,並帶主力跟進,斬首匈奴近2萬人後班師回朝。

③ 「安史之亂」是如何產生的

到唐玄宗開元,來天寶約源四十年的「A平」時代達到了頂峰。所謂盛唐美術,主要就是產生在這一時期。在此以後,由於土地集中、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統治階級生活更趨腐朽奢靡於各種矛盾呈現尖銳化,由此激起了唐代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

④ 現在中國的版圖在歷史上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中國,是屹立在亞歐大陸的東方大國。自從秦朝以來,中國的國力就長期位居世界前列,其疆域面積也是世界最廣的國家之一。在清朝鼎盛時期,中國的疆域面積達到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後來在近代不斷喪失領土,到今天中國依然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位居世界第三或者第四。那麼,中國的疆域是如何形成的呢?小編進行了一個簡單的介紹。

一,漢地的統一和鞏固

漢地這個詞,是清朝時期稱呼漢族的聚居區,也就是當時的漢地十八省。今天我們將這一個地區稱為“內地”、“華夏”,其面積大約為400萬平方公里。漢地是中國的核心區域,是古代東亞大陸最集中的農業生產區,因而能夠集中大量的人口。不過在先前時期,漢地地區並沒有得到統一。夏朝就活動在河南、山西一帶;商朝的范圍基本位於黃河中下游;而周朝的土地也基本位於黃河流域。


清朝鼎盛時期,中國擁有領土面積1300多萬平方公里。這個數字維持了100年,到了後期還剩下1100萬平方公里。在清朝末期,清朝成為了中國近代化的最大阻礙,因此推翻清朝勢在必行。然而日本等國卻開始重新拿起“華夷之辨”來大肆宣傳,試圖瓦解中國。孫中山等革命人士初期也受到日本的影響,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後來,孫中山也意識到這個口號的局限性,因此又提出了“五族共和”。從辛亥革命到北洋軍閥建立,五族共和成為了當時的主流思想。1912年,清帝退位,宣布“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使得中華民國得以合法擁有清朝土地遺產,同時也粉碎了西方企圖分解中國的陰謀。

⑤ 江蘇南通歷史上是怎樣形成的

南通歷史由來
五、六千年前,南通除如皋、海安西北部外,大部地區還是茫茫海域。從漢代以後到公元11世紀,南通地區形成過程中,先後有扶海洲、胡逗洲、東布洲等沙洲與大陸連接,18~20世紀初,又有一批沙洲連上了大陸。四次大規模的沙洲並接,南通境域基本形成。
漢代,在今如東一帶有一塊叫扶海洲的沙洲,南北朝時沙洲與揚州東部沙咀的並接是南通成陸史中的第一次沙洲連陸大並接。這次大並接使揚泰砂咀(舊稱蓼角嘴),向東延伸了50多公里,可達今如東縣長沙以東。當年這里是海陵縣(今泰州市)東境。
南北朝時,南通市區一帶有一塊沙洲,稱壺豆洲,後又稱之為胡逗洲。胡逗洲的東邊還有南布洲、長沙、東社洲等沙洲。胡逗洲先後與這些沙洲並接,不斷擴大自己的范圍。公元10世紀初,胡逗洲與其西北邊的如皋大陸並連,這是南通成陸史中沙洲連陸的第二次大並接,長江北岸延伸到今余西一帶。10世紀中期,後周在這里設立通州。
11世紀中期,東布洲的連陸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並接。唐初到五代,長江口有東沙、西沙、東洲、布洲等沙洲,西沙又稱顧俊沙。東洲與布洲是五代初長江口的兩個較大的沙洲。東洲和布洲並接後稱東布洲,東布洲與顧俊沙及一些小沙洲合稱海門島。東布洲與大陸連接後,長江北岸砂咀擴展到現在的啟東市的東部一帶,古稱宋蓼角嘴,現在南通市的東部范圍大體形成。
元末到清初,通州東部江岸發生大規模坍塌。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從通州余西到余東一線以南的長江中,一個個沙洲紛紛出水。18世紀中期建立海門直隸廳,此後,海門廳及其以東、以南的沙洲,逐步與通州大陸連接,這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四次大並接。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代南通的境域形成。

南通的行政建制

隨著南通古代漁、鹽業的發展,農業的振興,南通的古代經濟逐步繁榮,居民聚落隨之出現,南通歷史上的縣級城市也逐步建立。唐代以前南通地區以縣為最高地方行政單位,五代以後曾設有路、州、直隸廳、軍、監、縣幾種地方行政單位。如靜海軍、通州路、利豐監等。軍,是一種帶有軍事性質的行政設置,體現了當年南通一帶的軍事地位。監,是生產性的行政設置,南通的"監"主要管理鹽業生產。明清時的"州"有散州與直隸州之分。明代通州為散州,亦稱屬州,是府的下屬單位,其地位略高於縣。清代雍正以來通州為直隸州,直屬布政使司,其地位與府相當。直隸廳與直隸州地位相同。
東晉安帝統治時期,南通范圍內曾有寧海、臨江、蒲濤、如皋等縣,後又增設海安縣,到周、隋時期這些縣多被撤並。
唐代,胡逗洲得到開發。僖宗乾符二年(875),南通已有狼山鎮遏使的職位。後來,五代吳國曾設豐樂鎮、大安鎮、崇明鎮及狼山鎮。五代時直接統治靜海與東洲一帶的是姚氏家族。姚彥洪建築城池官廨,號稱"靜海都鎮",統轄狼山、豐樂、大安、崇明四個大鎮。
後周顯德三年(956),周軍壓境,姚氏政權控制東洲、靜海約半個世紀的局面結束。顯德五年(958)初,後周設立靜海軍,不久升靜海軍為通州(今南通市),並設靜海、海門兩縣歸通州管轄,州治駐靜海。通州,按其位置來看,由海路北上可達齊燕遼東,南下可抵閩越,沿江南可至三吳,西可到楚蜀。四方通達,因以為名。通州宋代屬淮南東路,天聖元年(1023)通州改名為崇州,又稱崇川。政和七年(1117)通州一度稱靜海郡。元初至元十五~二十年(1278~1283),通州曾升為通州路,二十一年恢復為州,屬揚州路。崇明縣曾短時間歸屬通州,後又劃屬蘇州。明初,靜海縣廢,此後,通州只管轄海門一個縣。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縣廢,通州無屬縣,至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為直隸州,劃如皋、泰興二縣歸通州管轄,這種隸屬關系一直維持到清統治結束。乾隆三十三年(1768)設立海門直隸廳,直屬江蘇省管轄。

1912年,民國政府廢州廳設縣,江蘇通州改稱南通縣,海門廳改稱海門縣;1928年,設啟東縣。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建立蘇中根據地,今南通范圍內曾為蘇中四行政區轄地,民主政府建立縣級政權。1941年初,設立如西縣,1943年在海泰地區設紫石縣。抗戰勝利後,南通范圍內曾為蘇皖第九行政區及一行政區的一部分。1945年,改如西為如皋縣,改如皋為如東縣。1948年改紫石縣為海安縣。1949年南通城解放,南通縣設市,駐南通城,南通市曾為蘇北行署轄市,後又為江蘇省轄市。南通設市後,於金沙鎮另設南通縣。南通范圍內的六縣屬南通專員公署管轄。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南通市管轄六縣二區的格局形成。1990年前後,啟東、南通、如皋、海門四縣分別撤縣建(縣級)市,其中,南通縣改稱通州市,六縣(市)仍屬南通市管轄。

⑥ 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所民間學堂是如何產生的

孔子淵博的學識和出眾的才華,得到更多人的賞識,特別是魯昭公賜他鯉魚的內消息更是不脛而走,一時容間傳遍了魯國都城。在魯國執政的正卿季武子就派人前來請他,讓他擔任中都宰。孔子恪盡職守,正直公正,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眾人贊譽。與此同時,他一面做好本職工作,一面更加孜孜不倦地學習。他越學越感到不滿足,越學越感到自己與古代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此期間,曾點、顏路等青年先後拜孔子為師,做了孔子的學生。隨著孔子的名聲越來越大,前來拜孔子為師的人越來越多。魯國上卿大夫孟僖子面奏魯國君,請求准許孔子開辦學校教授學生。魯國君答應了。孔子在闕里的街西邊築起了杏壇,建成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所民間學堂。由此,開啟了我國私人辦學的先河。他提出了「有教無類」,強調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他招收學生的條件極為簡單,只要有人願意跟隨他學習,便可成為他的學生。

⑦ 人種是如何產生的 歷史

人種起源問題是學術界長期爭論的問題之一,尤以20世紀前半期較為活躍。首先應指出,現代的各個人種在生物學屬性上,均屬於人屬智人種,為同一物種。不同人種間互相通婚均可產生具有生育能力的後代。人種起源問題,學術界早期有一祖論和多祖論之分。前者認為人類現有各人種均來自同一古猿祖先;後者認為尼格羅人種與大猩猩有共同祖先,高加索人種與黑猩猩有共同祖先,而蒙古人種與猩猩有共同祖先。現在根據各人種均屬人屬智人種的同一個種,且各主幹人種間有過渡類型,使一祖論被較多數人接受。後來又發生單中心說與多中心說的不同。前者認為現有人種均起源於某一地區的更新世晚期的智人,擴散到各地,適應於不同環境而形成;後者認為現代各人種是更新世晚期或更早些的化石人類在當地發展而成的。現已發現距今3萬~4萬年前的一些晚期智人化石上,已具有許多現代人種所特有的特徵。如克羅馬努人與高加索人種,山頂洞人、尼阿人、瓦加克人與蒙古人種,弗洛里斯巴人、邊界洞人、奧莫人與尼格羅人種,芒戈湖人、科阿沼澤人與澳大利亞人種等。總之,人種起源問題與人類起源問題是緊密相關的。不論執何種意見,都認為人種是在不同地區,長期適應當地環境而逐漸形成的。由於在長期適應過程中,其某些遺傳因素已發生改變。所以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現代尼格羅人種,高加索人種生活在與其所適應完全不同的地區,其膚色等也不會逆轉。這一現象在現代居群大規模遠距離遷居的情況下更得到事實的證明

⑧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是不是有著45億年的歷史了

這只能推測,還不能找到確切的證據證明。目前較流行的看法是,大約在回46億年前,從太陽星答雲中開始分化出原始地球,溫度較低,輕重元素渾然一體,並無分層結構。原始地球一旦形成,有利於繼續吸積太陽星雲物質是體積和質量不斷增大,同時因重力分異和放射性元素蛻變而增加溫度。當原始地球內部物質增溫達到熔融狀態時,比重大的親鐵元素加速向地心下沉,成為鐵鎳地核,比重小的親石元素上浮組成地幔和地殼,更輕的液態和氣態成分,通過火山噴發溢出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氣圈。從此,行星地球開始了不同圈層之間相互作用,以及頻繁發生物質—能量交換的演化歷史。

⑨ 數產生的歷史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原始社會中,人們進行生存活動總要和野果、魚等打交道,便逐漸形成內了數的概念.剛開始,人們容用腳趾和手指等來計數,但很快就發現不夠用了,便又用石子來計數.但石子一顆顆的數也是很麻煩的,於是人們就用大一點的表示一定量的小石子.之後就又發明了算籌,可是算籌也不是很好使用的,就在樹皮等物品上刻一些符號,久而久之,便演變成了數字.人們不斷探索,才發明了二進制、十進制、六十進制等.

閱讀全文

與歷史如何產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