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哪個和尚寫的書可以作為印度歷史

哪個和尚寫的書可以作為印度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4 01:59:10

① 中國古代去印度取經最早的和尚是哪位

法顯(334年——420年),東晉司州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地區)人,一說是並州上黨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自小出家志堅貞 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得到了很大發展。各種佛教流派,紛紛傳入中土;佛教典籍,被大量翻譯;全國各地廣修佛寺;佛教信徒,迅速增多。西晉時,全國佛寺已有一百八十座,僧尼人數多達三千七百人。其後更是愈來愈多。法顯正是生活在佛教在中國空前大發展的這個歷史時期。 法顯本姓龔,他有三個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擔心他也夭折,在他才三歲的時候,就把他度為沙彌(即送他到佛寺當了小和尚)。十歲時,父親去世。他的叔父考慮到他的母親寡居難以生活,便要他還俗。法顯這時對佛教的信仰已非常虔誠,他對叔父說:「我本來不是因為有父親而出家的,正是要遠塵離俗才入了道。」他的叔父也沒有勉強他。不久,他的母親也去世了,他回去辦理完喪事仍即還寺。法顯性情純厚。有一次,他與同學數十人在田中割稻,遇到一些窮人來搶奪他們的糧食。諸沙彌嚇得爭相逃奔,只有法顯一個站著未動。他對那些搶糧食的人說:「你們如果需要糧食,就隨意拿吧!只是你們現在這樣貧窮,正因為過去不布施所致。如果不搶奪人糧,恐怕來世會更窮。貧道真為你們擔憂啊!」說完,他從容還寺,而那些搶糧的人竟被他說服,棄糧而去。這件事使寺中僧眾數百人莫不嘆服。二十歲時,法顯受了大戒(和尚進入成年後,為防止身心過失而履行的一種儀式)。從此,他對佛教信仰之心更加堅貞,行為更加嚴謹,時有「志行明敏,儀軌整肅」之稱譽。 歷盡艱險取經歸 東晉隆安三年( 399年),六十五歲的法顯已在佛教界度過了六十二個春秋。六十多年的閱歷,使法顯深切地感到,佛經的翻譯趕不上佛教大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由於戒律經典缺乏,使廣大佛教徒無法可循,以致上層僧侶窮奢極欲,無惡不作。為了維護佛教「真理」,矯正時弊,年近古稀的法顯毅然決定西赴天竺(古代印度),尋求戒律。 這年春天,法顯同慧景、道整、慧應、慧嵬四人一起,從長安起身,向西進發,開始了漫長而艱苦卓絕的旅行。次年,他們到了張掖(今甘肅張掖),遇到了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五人,組成了十個人的「巡禮團」,後來,又增加了一個慧達,總共十一個人。「巡禮團」西進至敦煌(今甘肅敦煌),得到太守李浩( 即李 )的資助,西出陽關渡「沙河」(即白龍堆大沙漠)。法顯等五人隨使者先行,智嚴、寶雲等人在後。白龍堆沙漠氣候非常乾燥,時有熱風流沙,旅行者到此,往往被流沙埋沒而喪命。法顯後來在他的《佛國記》中描寫這里的情景說:「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幟耳。」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勇往直前,走了十七個晝夜,一千五百里路程,終於渡過了「沙河」。 接著,他們又經過鄯善國(今新疆若羌)到了niao夷國(今新疆焉耆)。他們在niao夷國住了兩個多月,寶雲等人也趕到了。當時,由於niao夷國信奉的是小乘教(印度佛教分小乘、大乘兩大派),法顯一行屬於大乘教,所以他們在niao夷國受到了冷遇,連食宿都無著落。不得已,智嚴、慧簡、慧嵬三人返回高昌(新疆吐魯番)籌措行資。僧紹隨著西域僧人去了yan 賓(在今克什米爾)。 法顯等七人得到了前秦皇族苻公孫的資助,又開始向西南進發,穿越塔克拉瑪大沙漠。塔克拉瑪大沙漠又名塔里木沙漠(塔里木,在維吾爾語中,是「進去出不來」的意思),這里異常乾旱,晝夜溫差極大,氣候變化無常。行人至此,艱辛無此。正如法顯所述:「行路中無居民,沙行艱難,所經之苦,人理莫比。」法顯一行走了一個月又五天,總算平安地走出了這個「進去出不來」的大沙漠,到達了於置國(今新疆和田)。於置是當時西域佛教的一大中心,他們在這里觀看了佛教「行像」儀式,住了三個月。接著繼續前進,經過子合國,翻過蔥嶺,渡過新頭了那竭國。法顯和慧應、寶雲、僧景等人則經宿呵多國、犍陀衛國而到了弗樓沙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慧景到那竭國後病了,道整陪他暫住。慧達一個人去到弗樓沙國,與法顯他們會面。弗樓沙國是北天竺的佛教中心,慧達、寶雲和僧景在這里了參訪了佛跡以後便返回了中國,慧應在這里的佛缽寺病死。 法顯獨自去了那竭國,與慧景、道整會合,三人一起南度小雪山(卻阿富汗的蘇納曼山。梵語中是對「大雪山」即喜馬拉雅山而言)。此山也是冬夏積雪,三人爬到山的北陰,突然遇到寒風驟起,慧景受不住寒流的襲擊被凍死了,法顯撫摸著慧景的屍體,無限感慨地哭著說:「取經的願望未實現,你卻早死了,命也奈何!」然後與道整奮然前行,翻過小雪山,到達羅夷國。又經跋那國,再渡新頭河,到達毗荼國。接著走過了摩頭羅國,渡過了蒲那河,進入中天竺境。法顯和道整用了四年多時間,周遊中天竺,巡禮佛教故跡。 晉元興三年( 404年),他們來到了佛教的發祥地—拘薩羅國舍衛城的祗洹精舍。傳說釋迦牟尼生前在這里居住和說法時間最長,這里的僧人對法顯不遠萬里來此求法,深表欽佩。《佛國記》載:「彼眾僧嘆曰:奇哉,邊地之人乃能求法至此。自相謂言:我等諸師,和上相承,未見 漢道人來到此地也。」這一年,法顯還參訪了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迦維羅衛城。 晉義熙元年( 405年),法顯走到了佛教極其興盛的達摩竭提國巴連弗邑。他在這里學習梵書梵語,抄寫經律,收集了《摩訶僧祗律》、《薩婆多部鈔律》、《雜阿毗曇心》、《方等般泥洹經》、《經》、《摩訶僧祗阿毗曇》等六部佛教經典,一共住了三年。道整在巴連弗邑十分仰慕人家有沙門法則和眾僧威儀,追嘆故鄉僧律殘缺,發誓留住這里不回國了。而法顯一心想著將戒律傳回祖國,便一個人繼續旅行。他周遊了南天竺和東天竺,又在恆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國(印度泰姆魯克)寫經畫(佛)像,住了兩年。 東晉義熙五年( 409年)年底,法顯離開多摩梨,搭乘商舶,縱渡孟加拉灣,去到了獅子國(今斯里蘭卡)。他在獅子國住在王城的無畏山精舍,求得了《彌沙塞律》、《長阿舍》、《雜阿含》以及《雜藏》等四部經典。至此,法顯身入異城已經十二年了。他經常思念遙遠的祖國,又想著一開始的「巡禮團」,或留或亡,今日顧影唯己,心裡無限悲傷。有一次,他在無畏山精舍看到商人以一個中國的白絹團扇供佛,觸物傷情,不覺凄然下淚。 著書譯典後世傳 東晉義熙七年( 411年)八月,法顯完成了取經求法的任務,坐上商人的大舶,循海東歸。舶行不久,即遇暴風,船破水入。幸遇一島,補好漏處又前行。就這樣,在危難中漂流了一百多天,到達了耶婆提國(今印度尼西晉的蘇門答臘島,一說爪哇島)。法顯在這里住了五個月,又轉乘另一條商船向廣州進發。不料行程中又遇大風,船失方向,隨風飄流。正在船上糧水將盡之時,忽然到了岸邊。法顯上岸詢問獵人,方知這里是青州長廣郡(山東即墨)的勞山。青州長廣郡太守李嶷聽到法顯從海外取經歸來的消息,立即親自趕到海邊迎接。時為東晉義熙八年( 412年)七月十四日。法顯65歲出遊,前後共走了三十餘國,歷經十三年,回到祖國時已經七十八歲了。在這十三年中,法顯跋山涉水,經歷了人們難以想像的艱辛。正如他後來所說的:「顧尋所經,不覺心動汗流!」 法顯在山東半島登陸後,旋即經彭城、京口(江蘇鎮江),到了建康(今南京)。他在建康道場寺住了五年後,又來到荊州(湖北江陵)辛寺,元熙二年( 420年),終老於此,卒時八十六歲,一作八十二歲。他在臨終前的七年多時間里,一直緊張艱苦地進行著翻譯經典的工作,共譯出了經典六部六十三卷,計一萬多言。他翻譯的《摩訶僧祗律》,也叫大眾律,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對後來的中國佛教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抓緊譯經的同時,法顯還將自己西行取經的見聞寫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國記》。《佛國記》全文九千五百多字,別名有《法顯行傳》、《法顯傳》、《歷游天竺紀傳》、《佛游天竺記》等。它在世界學術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一部傳記文學的傑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是研究當時西域和印度歷史的極重要的史料。法顯去印度時,正是印度史上的黃金時代—芨多王朝(320年-480年)有名的超日王在位的時代,關於芨多王朝古史缺乏系統的文獻記載,超日王時的歷史,只有依靠《佛國記》來補充。中國西域地區的鄯善、於闐、龜茲等古國,湮滅已久,傳記無存,《佛國記》中所記載的這些地區的情形,可以彌補史書的不足。《佛國記》還詳盡地記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跡和僧侶生活,因而後來被佛教徒們作為佛學典籍著錄引用。此外,《佛國記》也是中國南海交通史上的巨著。中國與印度、波斯等國的海上貿易,早在東漢時期已經開始,而史書上卻沒有關於海風和航船的具體記述。《佛國記》對信風和航船的詳細描述和系統記載,成為中國最早的記錄。 法顯以年過花甲的高齡,完成了穿行亞洲大陸又經南洋海路歸國的大旅行的驚人壯舉,以及他留下的傑作《佛國記》,不僅在佛教界受到稱譽,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學者的高度評價。唐代名僧義凈說:「自古神州之地,輕生殉法之賓,(法)顯法師則他辟荒途,(玄)奘法師乃中開正 路。」近代學者梁啟超說:「法顯橫雪山而入天竺,齎佛典多種以歸,著《佛國記》,我國人之至印度者,此為第一。」斯里蘭卡史學家尼古拉斯·沙勒說:「人們知道訪問過印度尼西亞的中國人的第一個名字是法顯。」他還把《佛國記》中關於耶婆提的描述稱為「中國關於印度尼西亞第一次比較詳細的記載」。日本學者足立喜六把《佛國記》譽為西域探險家及印度佛跡調查者的指南。」

②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和尚他們靠什麼名留史書的呢

佛教自從東漢初傳入中國以來,影響力陸陸續續從官方走向民間,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伴隨著佛教影響力的擴大,和尚的事跡也為眾人熟知。比如:從印度東來傳法少林的達摩祖師;再比如孤山西去,前往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還有六次東渡才得以前往日本的鑒真法師。還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六祖惠能禪師。

但是今天以史為鑒說的並不是上述著名的和僧侶,而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在中國混得風生水起的洋和尚。

這個和尚最厲害的一點,不僅僅是和皇帝貴族平起平坐高談論道,而是他在中國生活多年,竟然一直不講中文,而這一點竟然也被當時的貴族所推崇,真是不可思議。

③ 關於佛教和印度的書籍

如果你古文過得去的話,我建議你看《法苑珠林》,其中的三界篇回,六道篇都把佛經中答關於諸天以及阿修羅等鬼神的相貌,事跡輯錄起來的,比較系統,強於你自己亂找,吳信如的《佛教緣起》講古印度外道,對於這些也有所涉及,不過一般沒有哲學和佛學功底的人看不大懂。

④ 唐朝和尚玄奘去印度求取佛經,他根據旅途見聞寫了一本什麼書

大唐西域記

⑤ 印度佛教史的印度佛教史書籍

渥德爾版
任繼愈《<印度佛教史>漢譯本序》英國學者 AK渥德爾著《印度佛教史》 ,1970 年出版。關於印度佛教史,印度學者和西方學者著述甚多。這本著作的漢文譯本,值得向讀者介紹。 佛教在印度,曾盛極一時,但它沒有能夠成為印度社會的統治思想,它不像中國的儒教那樣據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沒有更廣泛地影響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說到它的勢力,如果勉強與中國的思想比較,倒是有點像中國的道教的地位;它有源遠流長的傳統勢力,但不是正統;它有一定的信仰群眾,但不佔多數;它統稱為佛教,但又有許多分支流派。 佛教產生在印度。國際學術界人士多認為印度是個重視神話傳說而不重視歷史的民族。這種看法是否十分科學,還可以研究。治印度古代史的人確實感到關於古印度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很難確切地指明它的年代。著作也是注重口耳相傳,師徒授受,不重文字。造紙術的應用也比中國晚得多,很多著作寫在貝葉上。五世紀初法顯到印度尋求律藏寫本,在北天竺諸國,皆師師口傳, 據 無本可寫。 《付法因緣傳》載: 阿難遊行,至一竹林,聞有比丘誦法句偈: 「若人生百歲, 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 阿難語比丘,此非佛語,汝今當聽我演: 「若人生百歲,不 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 爾時比丘即向其師說阿難語。師告之曰: 「阿難老朽,言多 錯謬,不可信矣。汝今但當如前而誦。」 原始資料寫定時間較遲。多為若干年後的追記,史料的真偽辨別,是研究印度古代史的一大難關。 《佛國記》《大唐西域記》給研究印度 1歷史的學者們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原始記錄。它填補了公元四、五世紀到七世紀的一段空白。可惜法顯以前一千年間,還是說不完全,而這一段,正是佛教發展史上的極關重要的歷史時期。 渥德爾的《印度佛教史》,雖然篇幅不大,是一種教科書式的著作,但它運用的材料相當廣泛,作者的態度也比較客觀。他沒有篤信者的框框,對佛經中的記載,不輕信。作者也有較好的語文修養,利用印度的多種語言,從中找出可信資料。作者還利用近代考古學、民族學、人類學的成果,並利用了漢譯佛典中保存的一些資料,因而書中的記載平實、可信。 作者不只是一位史學家,也熟悉佛教哲學。他對佛教思想,特別對因明部分給以較多的篇幅。這固然表明作者的興趣所在,也反映了作者的學術造詣。 渥德爾教授對古代印度社會歷史現象予以適當注意, 這種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作者還從發展的角度說明佛教從小乘到大乘的過程。這種觀點也是可貴的。 《印度佛教史》這一著作是一本較好的書,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即作者不受宗教迷信、佛教神話的干擾,所以敘述的歷史較有說服力。 這本書也有不足的地方。由於作者缺乏唯物史觀,有些現象,只能停留在表面描述上,比如本書講到佛教的起源時,敘述顯得比較一般化。又如漢澤本中保存的古印度佛教史的資料十分豐富, 比漢文以外其它來源的資料都多,而且時代較早,卻沒有很好利用。藏文資料也很豐富,作者也未利用。書中還有一些論述失之武斷,這都是本書不足的地方。總之,金無足赤,書無完書。這本書瑕不掩瑜,是本較好的大學參考書,在國外已有定評,值得向讀者推薦。 本書的譯文也值得向讀者推薦。 翻譯一種專業書,譯者要具備一些必要的條件。譯者要誦曉譯出和被翻譯的兩種文字,這是人們都明白的道理。但是還有更重要的一條,即譯者通曉這門學問的基本內容,而不是望文生義。佛教有它的特殊的范疇,同樣一個名詞,佛教經典中有特定的涵義;不了解它的思想體系2的大致規模,光靠摳字典是譯不好的。也就是說,譯者一方面要知道原著的意思,還要力求譯文所包涵的意思是原來的,而不是附加的。如果譯者對所譯著作涉及的專業比較熟悉,在翻譯中還能隨時發現原著中的失誤和不妥的地方。本書的譯文中加入了不少「譯者注」,不要小看這字數不多的小注,它如實地向讀者指出了原著的問題和缺失,也表現出譯者的學識和造詣。細心的讀者將會從中得到必要的知識,這些知識恰恰又是讀原著所得不到的。 譯文要忠於原著又要明白暢達。這一點許多漢譯本早已做到了,但是也有不少譯著沒有做到,讀起來顯得別扭。從事翻譯工作的都深知此中的甘苦。道安有「五失三不易」的體會,確是經驗之淡。王世安先生的譯文的優點是文字簡明。簡是要言不煩,明是曉暢通順。只要和原文對照,不難發現譯文簡明不下於原文,其清晰條暢,舉重若輕,或為原文所不及。 王世安先生,湖北黃梅人。黃梅為禪宗五祖弘忍傳法舊地。王先生早先受業於北京大學湯用彤、熊十力諸先生,好學深思,卓然有所立。畢業後,遭際坎坷,漂泊汨羅、洞庭間,從事教育工作數十年,桃李遍湖湘。晚年息影林泉,借住香山之麓,為《佛教大辭典》搜集詞條工作。這部譯文是他利用餘暇的作品。每譯成一章,我有緣得以先睹。值此書即將出版之際,願寫這一短序向讀者推薦。
聖嚴法師版

聖嚴師父《印度佛教史》 、《西藏佛教史》、《日韓佛教史略》等三冊大作,原本為一合訂精裝鉅著,書名《世界佛教通史》(上),由法鼓文化的前身,東初出版社於一九六九年發行問世。
由於師父精嚴的學術背景,厚實的修證工夫,廣博的教育理念,與深切的菩提悲願,成就了本書的涵蓋面與獨特性。其內容深入淺出,史料完整豐富,考證精確詳實,文筆優美流暢,普遍受到教內外大眾的喜歡,並且也深獲學術界的重視好評,在同類著作中,誠為相當稀有難得。因之本書也多次再版,並於一九九三年收錄於《法鼓全集》當中。
《通史》原書嚴謹有序,條理井然,即使分章閱讀,也可視為三本結構完整的著作。法鼓文化一方面因應眾多讀者的熱烈回響,另一方面也鑒於時代的變遷以及閱讀的方便,於是將之重新整理編訂,依地區分為三冊,以平裝本的面貌與大眾見面,務求滿足讀者閱讀上的多元需求。
聖嚴師父曾說,要想對這個源遠流長又博大精深的宗教做宏觀性的了解,從歷史的角度切入是最好不過了。佛教發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印度,在因緣的變化流轉中,有部派佛教的分裂、大乘佛教的開展,有與各個不同民族文化結合後所呈現出的特色。這不僅只是一個宗教的發展過程,它真正的意義在於這是人類文化、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從豐富的客觀史料著手,加上師父獨特的文筆見地,這是一套結合了歷史、哲學、宗教與文學的好書。全書以社會環境與時代變遷為背景,以教團活動及教理思想做經緯,不但有佛教徒必須具備的智識,也適合社會各階層人士研究閱讀,不論是任何背景的讀者,相信都將有滿意會心的收獲。
多羅那他版
印度佛教史籍。藏傳佛教覺囊派學者多羅那他(又名慶喜藏)著於1608年。全書分44章,約十餘萬言,以王朝的更迭為經,以佛教著名大師的傳承為緯,記述自釋迦牟尼去世後,直到印度波羅、斯那兩王朝覆滅時,佛教在印度流傳及盛衰演變情況1~12章敘述阿世王以至迦膩色迦王時舉行第三次結集期間,小乘佛教傳布的情況;13~27章敘述大乘佛教興起,龍樹、提婆、無著、世親、陳那、法稱等顯教大師的活動(以上屬於玄奘、義凈訪印以前時期);28~37章敘述波羅及斯那兩王朝時期秘密佛教盛行、衰亡的過程;38~44章敘述超戒寺的傳承,南亞次大陸鄰近地區佛法的流傳,小乘的分部,真言乘的起源及佛教造像工藝的流派。
佛教在印度流傳的情況,在玄奘、義凈訪印以前,漢文資料中只有零星的傳說,法顯、玄奘和義凈的訪印記錄成為這一時期最可靠的佛教史料,至於義凈訪印後佛教在印度流傳的情況,漢文資料失於記載多羅那他依據摩揭陀的安主賢所作的二千頌,帝授的《佛陀古事記》一千二百頌,使著的敘述阿黎傳承的一千二百頌,以及他親聞於印度的幾個班智達的傳說,寫成這部著作其內容不僅可以補充玄奘、義凈以前漢文資料的不足,也可填補以後時期史料的若干空白。波羅、斯那兩王朝時,密教盛行,以超戒寺為中心,產生許多著名的密教大師;自10世紀起,這種密教的經典和修法大量傳入西藏,形成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各派。另外,此書記述王朝盛衰和各王在位年限,也為研究印度古代歷史提供有參考價值的素材,深受西方及印度學術界的重視。但此書所述前期佛教史實與漢傳及南傳之說頗多歧異,後期的王位更迭和在位年數與現代的考古發現也不完全一致。因此近代一般學者只承認其有無可取代的史料價值,而不視為完整的信史。
此書有譯本多種。1840年俄國學者瓦西列夫於北京發現此書的藏文原本,1869年在聖彼得堡出版西弗納之德譯本及瓦西列夫之俄譯本。1928年日本東京出版寺本婉雅之日譯本。1946年,中國出版王沂暖的漢語節譯本。1980年印度加爾各答又出版拉瑪欽巴的英譯本。

⑥ 古印度有記載歷史的書籍資料么

有,《摩訶婆羅多》是享譽世界的摩訶婆羅多和印度史詩,它的漢語全譯本版,約有五百萬字,和《羅摩權衍那》並列為印度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加工而成,其中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有宗教哲學以及法典性質的著作。有10萬「頌」(詩節),內容篇幅相當於《羅摩衍那》的4倍,被稱為網路全書式的史詩,規模宏大、內容龐雜。印度現代學者認為《摩訶婆羅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詩,內含印度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堪稱是「印度的靈魂」

⑦ 除了唐玄奘以外還有哪個和尚西天取經了並到達了印度

法顯(334年——420年),東晉司州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地區)人,一說是並州上回黨郡襄垣(今山西襄答垣)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⑧ 有哪些書籍可以較完整地了解印度歷史和寶萊塢電影史

《殖民復統治時期的印度制史》論述印度從開始遭受殖民侵略到最後獲得獨立的歷史。
本書著重說明英國統治在給印度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怎樣不自覺地導致了印度社會的巨大變革,啟動了現代化進程;英國統治怎樣促成印度一種新的經濟和政治力量的興起,這種力量如何成長壯大,如何積極參與促進印度發展並最後迫使英國交出政權。本書的突出特點是,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從印度國情出發研究印度,對一系列重大問題,如殖民主義雙重愈來愈的實現、殖民統治與印度現代的啟動、非暴力不合作道路的作用、甘地與國大黨的關系、下層人民在民族斗爭中的地位、教派主義興起和發展的緣由、英國在印巴分治中的作用和印度獨立的歷史意義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

⑨ 選擇3個歷史人物作為印度的代表名片有哪些

1、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

本名: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年10月2日 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的博爾本德爾的一個印度教家庭,他的父親,卡拉姆昌德·甘地(Karamchand Gandhi)是當時的土邦首相。他的母親,普特麗白(Putli)是他父親的第四任妻子。他們是商人的後代(「甘地」的意思是食品商人);

1872年 甘地三歲時,和同歲的卡斯特爾白(Kastur)成婚。他們於1888、1892、1897、1900年先後生育4個男孩;

1888年 十九歲的甘地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學習法律;

1893年4月 甘地到南非工作,看到印度契約傭工和個體商人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權利被剝奪的現狀,他開始抗議和游說,反對針對印度人的法律和種族歧視。

1913年11月6日,甘地因領導一群印度礦工在南非遊行而被捕,此後,他先後在1922年、1930年、1933年和1942年4次入獄;

1919年 阿姆利則慘案後,甘地以他的公民不服從、不合作和絕食抗議等的政治主張,獲得了世界范圍的關注;

1920年4月 當選為印度自治同盟主席;

1921年12月 被授予國大黨在印度自治同盟里的執行代表。在他的領導下,國大黨重組,制定了新的章程。 新黨章規定黨的目標是爭取獨立。任何人只要交納一定的象徵性費用就可以入黨,國大黨由一個精英組織轉變成了一個大眾化政黨。

1930年3月21日 甘地領導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次運動:德里遊行,即,從德里到阿赫姆達巴德(Ahmedabad)的路程為400公里的遊行, 數以千計的人們徒步到海邊自己取鹽而不給政府交稅;

1933年5月8日 甘地開始了為期21天的絕食,抗議英國在印度的獨裁統治。絕食是甘地的主要斗爭方式,一生中他絕食過14次;

1942年 甘地與英國駐印度最後兩任總督(韋維爾和蒙巴頓)合作制定了印度獨立和分治方案;

1948年1月30日 剛結束絕食的甘地在前往一個祈禱會的途中被一個印度教狂熱分子南度蘭姆·高德西槍殺。

甘地的頭銜「聖雄」(Mahatma)是1915年印度詩人拉賓德拉那·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贈予他的尊稱。「聖雄」來源於梵語的敬語mahatman,意思是:偉大的靈魂(Great Souled)。

甘地與印度的政治家族尼赫魯家族的甘地無關。 在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和費羅茲·甘地(Feroze Gandhi)結婚後,這個政治家族才採用甘地這個姓氏。

2、英迪拉·甘地(簡寫為:英·甘地)(Indira Gandhi)

1917年11月19日生於阿拉哈巴德(Allahabad),她的家族屬於印度四大種姓的最高級--婆羅門,父親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rharlal Nehru)是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位總理;

1934年進入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創辦的國際大學(Shantiniketan)學習,1936年前往歐洲,進入牛津大學學習;

1941年3月,她打破傳統習慣勢力與出身低下的帕西人(Parsee)費羅茲·甘地(Feroze Gandhi)結婚,婚後改隨夫姓,因此被稱為甘地夫人。費羅茲·甘地與聖雄甘地同姓但並無親屬關系;(帕西人信奉拜火教,他們是公元8世紀為逃避穆斯林迫害由波斯逃來印度)

1947年8月15日,印度獲得了獨立,英·甘地開始擔任她父親尼赫魯總理的私人秘書,陪同父親參加外交活動,訪問過美、中、蘇、法等國,出席英聯邦總理會議,參加萬隆會議;

1960年丈夫去世後,英·甘地一度遠離政治生活,1961年初重返政壇,成為國會工作委員會成員,開始為解決民族內部沖突四處奔走;

1964年,尼赫魯去世,英·甘地積極投入到激烈的大選戰役中;

1966年,英·甘地當選印度總理,登上了權力的頂峰,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三位總理,開始了她長達12年的總理生涯。她也是第一位和至今為止唯一的一位印度女總理;

1971年在英·甘地的政治生涯中是最輝煌的一年,她在選舉中獲勝,蟬聯總理一職,並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協助孟加拉立國;

1977年,英·甘地在大選中失敗,從峰巔跌入谷底;

1980年,英·甘地在大選中再次獲勝,重返權力中心,直到生命的最後關頭;

1984年6月20日,為了挫敗錫克族分裂運動,英·甘地下令印度軍隊包圍印度錫克教聖地—阿姆利則金廟,並發動進攻。翌日晨,政府軍佔領金廟,約有1200人被打死;

1984年10月31日上午10時,英·甘地的三名錫克族貼身保鏢向她發射了20顆子彈,印度政壇叱吒風雲的女強人香消玉殞。

英·甘地任總理時間總共為16年,僅比她父親尼赫魯任總理時間少一年。英·甘地去世後,她的大兒子拉吉夫·甘地繼任總理至1989年被斯里蘭卡女殺手用同歸於盡的方法炸死。至此,從1947年印度獨立到1989年,除了1964-1966年間由薩斯特里(Lal Bahar Shastri)擔任總理和1978-1980年間由看守政府統治印度外,印度獨立後的頭42年的38年裡,印度總理一職被來自於同一家庭的成員擔任。2004年,國大黨贏得選舉,如果時任國大黨主席的拉吉夫·甘地的遺孀索尼亞·甘地不是因為義大利出身,印度總理一職還將由尼赫魯家族的人來繼續擔任,這也是印度民主政治的一個奇跡。

3、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年5月7日 出生於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泰戈爾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

1913年 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941年8月7日 泰戈爾逝世於加爾各答。

在外國,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在孟加拉語地區,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使用的是泰戈爾的詩。

泰戈爾在印度獨立運動的初期支持這個運動,但後來他與這個運動疏遠了。為了抗議1919年札連瓦拉園慘案,他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的榮譽的人。

在他的詩歌中,泰戈爾表達出了他對戰爭的絕望和悲痛,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個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爾做過多次旅行,這使他了解到許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他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寫至今為止是這類描述中最細膩的之一。

⑩ 推薦幾本有關印度歷史文化的書籍

BBC製作了一部紀錄片 the story of india 淘寶上有賣

歷史 宗教 方面很全面 建議看專看

窺視印度屬 20多年前的書 講的多是1970'時的印度 老雖老了點 但是對了解平民生活還是很有幫助

我在推薦一本 不顧諸神-現代印度的奇怪崛起 政治經濟方面 有較深入的探討。。。卓越有賣。。

閱讀全文

與哪個和尚寫的書可以作為印度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