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徽州府發源哪裡

歷史上徽州府發源哪裡

發布時間:2021-02-03 23:32:29

『壹』 徽州府成立於哪一年

徽州復,古稱新安,自秦制置郡縣以來,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溯源追本,這里曾先後設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歷元、明、清三代,統「一府六縣」(徽州府、太平縣、歙縣、休寧、婺源、祁門、黟縣、績溪,除婺源今屬江西省外,其餘今皆屬安徽省)行政版屬相對穩定。

『貳』 古徽州指什麼地方

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區,古稱歙州、新安。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來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治所在歙縣。

元升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區改名為地級黃山市,徽州行署同時改為黃山市政府,其中原來的績溪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

現在「徽州」一詞除了指「徽州區」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歷史、文化和語言,歷史上長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轄的歙縣、績溪、休甯、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區域。

(2)歷史上徽州府發源哪裡擴展閱讀:

徽州屬《禹貢》「揚州」之地。春秋時屬吳國,句踐滅吳後屬越國。戰國後期屬於楚國。秦漢時置歙縣、黝縣,屬會稽郡。南朝時設置新安郡,隋朝改歙州,治所在歙縣。

宋宣和三年(1121年),在平定方臘之亂後,將歙州改名為「徽州」,屬於江南東路。元升為「徽州路」。

明清為「徽州府」,治所仍在歙縣,下轄歙縣、黟縣、休甯、祁門、績溪、婺源六縣。康熙六年(1667年)將江南省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徽州府屬安徽。

1912年,民國廢府,各縣由省直轄,「徽州」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1934年,婺源縣劃歸江西省,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仍劃歸江西。

1949年設徽州專區,專署駐屯溪,轄屯溪市及歙縣、旌德、績溪、休甯、祁門、黟縣6縣。其後轄境屢有變動。1970年改稱徽州地區。

1987年11月27日,撤銷徽州地區,設立地級黃山市,原縣級黃山市改為黃山區,並設立黃山市徽州區,以歙縣、休寧縣各一部分為其行政區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徽州

『叄』 徽商起源於何時

唐代,來祁門茶市十分源興盛。南唐,休寧人臧循便行商福建。宋代,徽紙已遠銷四川。南宋開始出現擁有巨資的徽商,祁門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經商致富,分別被人們稱為「十萬大公」、「十萬二公」,合稱「程十萬」。朱熹的外祖父祝確經營的商店、客棧占徽州府(歙縣)的一半,人稱「祝半州」。一些資本雄厚的大商人還在徽州境內發行「會子」。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稱「徽幫」,指徽州(府)籍商人的總稱 。
徽商來自徽州,包括歙、休寧、婺源、祁門、黟、績溪六縣,即古代的新安郡。六縣之中,歙和休寧的商人特別著名。徽商在宋代開始活躍,全盛期則在明代後期到清代初期。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商幫,徽商皆處於貧困山區,種地無以生存。明代《安徽地誌》所說的「徽人多商買,其勢然也。」《徽州府志》載:「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確,所產至薄,大都一歲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執技藝,或販負就食他郡者,常十九。」顧炎武說:徽州「中家以下皆無田可業。徽人多商賈,蓋勢其然也」。潮商與徽商、晉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

『肆』 徽州古道的徽州府邊境府際古道

古道名。徽杭古道 西起安徽省徽州績溪縣伏嶺鎮,東至浙江省杭州臨安市馬嘯鄉,位於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側,北靠黃山,南依天目山,全長15千米,是古時聯系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績溪縣境內的盤山石階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華所在,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據史料記載,這條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歷史上徽商與浙商交流貿易的重要通道,其中昱嶺關至大光明頂擱船尖的山越密道,是古徽州歷史上多次農民起義戰斗的古戰道,正在被引起關注。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點有:障山大峽谷、胡氏宗祠、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南第一關,昱嶺關,大光明頂擱船尖等。此道始辟於宋,歷代維修,逍遙岩上至今仍存宋寶柏年間的築路碑文。此段鑿通之前,績溪人赴杭州,須繞道歙縣。逍遙岩鑿通後,由此至杭州,比走歙縣路程縮短60公里,至今仍為逍遙山區進出通道。
江南第一關,關隘名,又名逍遙岩。位於績溪縣伏嶺鄉東部。海拔424米。乃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危岩陡絕,南北夾峙,上多怪石,下臨深淵。1257年績溪縣人胡旦,隨山勢開鑿瞪道,以便行旅。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間曾重修。從關腳至隘口瞪道約1400餘階,部分絕壁嵌入2米長花崗岩石條,築成瞪道。關門由四根巨大石條橫架在天然石住上構成。東西兩媚分別鐫有徽杭鎖鑰和江南第一關字樣。關東施茶亭旁岩石上,刻有記古道小史碑文。關名為明朝抗倭名將浙江巡按監察御史徽州績溪人胡宗憲 所取。 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慶府城,位於徽安古道西側20餘公里。沿徽州至安慶古道,行至石添唐家渡分路,轉向正北,經溝汀、鷦鷯入貴池縣境;至虎子渡,沿秋浦河,指北偏西,順流直下,經高但、殷家匯轉。向東北行至貴池城。全程200公里。
人們在安徽池州石台縣珂田鄉境內仙寓山的深山密林中,發現了這條神秘的古道,僅存7.5公里長,北起石台縣珂田鄉新店村的山林中,南至櫸根山嶺腳下的園通庵遺址古徽道沿途每隔一段便有一座石亭橫跨古道,亭內建有石凳,兩側還有耳房,專供行人歇腳休息。.
櫸根嶺位於徽池古道上,海拔806 米,因舊時盛產紅櫸樹得名。今天我們仍可見繼保亭,古稀亭,玉泉亭,啟源亭,玉泉井,飲水槽等,其框架及碑刻保存較好。櫸根嶺段古徽道是兵家要地。唐朝末年,夏章在此「寇祁門」。清咸豐年間,曾國藩坐鎮祁門,指揮清軍攻打當時被太平軍佔領的安徽省府安慶,在櫸根嶺和太平軍交戰,此戰多次見於《曾國藩家書》,交戰激烈,事關局勢中大,成為曾國藩軍旅生涯中最為險惡的一段經歷。如果沒有櫸根關的險要形勢作為屏障,以太平軍的數量和戰鬥力,然能夠一舉攻入祁門,奪取曾國藩駐扎在祁門洪家大屋的兩江總督衙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俘獲中堂大人等湘軍統帥,那麼歷史的軌跡就要改變了。 因此,櫸根關為曾國藩贏得了寶貴時間,掙脫險境,最終為他得了八月安慶之役的大捷。安慶失守,天平天國都城天京西側門戶洞開,太平天國自此命運出現變化。 古道名,也稱徽饒古道。由徽州府城至徽州婺源縣,進而向南可通江西省饒州府。古道最高點的分水嶺為浙嶺,是春秋時期吳國和楚國的邊界,立碑「吳楚分源「。自歙縣至屯溪,從屯溪起,向西南行,經黎陽、高梘、瑤溪、新村、霞阜、龍灣至五城;轉向南,經山斗、於金擔、官鋪街、黃土嶺、下但,出休寧縣界,前行通婺源縣。瑤溪至五城段古道仍存,石板路面。其餘路段多為公路利用。古時,此道為婺源和徽州的聯系孔道,婺源茶葉由人力通過此道挑運至休寧龍灣,然後由水路或陸路運屯溪;由屯溪運去食鹽、布匹、糧食和其它日用品。休寧西南部的茶葉及其它土產,也大部分由此道運至屯溪交流。
現存徽饒驛道位於休寧縣樟前村和婺源縣浙嶺鄉境內,以樟前村履安橋為起點,浙嶺鄉嶺腳村為終點。古驛道不等同於一般的青石板路,有一定的寬度要求,以滿足當時官員的八抬大轎和馬匹安穩通過。古驛道上亭很多,觀音亭、熊志亭、萬善庵、五猖廟、同春亭、燕窩亭、松珍亭等,有的精細,有的簡陋,依山而建。一小石屋,面積數平米,內設石凳,為過往路人遊客遮風避雨,提供茶水。此段古驛道「七上八下十八折」,與松珍公路和浙嶺公路形成一個完好的旅遊線路圖。2014年5月11日,多位徽州學愛好者發現」吳楚分源「古石碑被盜,一塊被打碎另一塊被扔河中 。 古渡名。位於石台縣城2公里處,處鴻陵溪中游。俗名燈盞渡。古為徽省(徽州至安慶)、徽池(徽州至池州)兩通衙之渡口。北岸,渡口平展;南岸,岩石竣立,可望而不可攀,曰鷹科岩,昔有古柏10餘棵,現岩下已辟為公路。此渡仍存,為村民之渡。

『伍』 徽州府的介紹

徽州府即徽州,簡稱「徽」,位於新安江上游,古稱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統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徽州府治歙縣,府城為今歙縣,轄境為今黃山市(除黃山區即原太平縣1)、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徽州府府治在今歙縣縣城徽城鎮。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文化已成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民國元年廢府留縣,原領六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8年5月13日在徽州府城歙縣設徽州專區,隨後遷往屯溪市(今黃山市屯溪區),1934年由於蔣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劃入江西,後因婺源民眾發起返徽運動及同鄉胡適等人奔走努力,迫於民意,1947年抗戰勝利後劃回徽州地區。但由於軍管問題,1949年婺源又被劃入江西省,延續至今。1987年為響應中央打好黃山牌以發展旅遊業,績溪縣被交換而劃入宣城。1987年,國務院批准徽州地區與縣級屯溪市成立地級黃山市。徽州的歷史地理繼1912年廢府留縣、1934年婺源隸贛後再次被人為地割斷了,給徽州一府六縣百姓、給熱愛徽州文化的人們留下了難以平復的傷痛和遺憾,這是行政區劃史上的一大敗筆。

『陸』 安徽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個什麼地方 三國時期有沒有

安徽概況

安徽歷史悠久,早在二、三十萬年以前就有人類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原始社會晚期,生活在今皖中、皖西和皖北的居民屬夷族系統,皖南大部分地區為越族棲息地,大別山以南靠湖北、江西長江沿岸屬三苗族。

夏商見於史籍的有塗山、南巢、六、英、虎方、林方、人方。西周王朝在今皖西北分封一些小國,如焦、夷、沈、胡等,而以東仍是分散的氏族部落方國。春秋大國爭霸,這些封國和方國先後淪為吳、越、楚所有。戰國後期,安徽全境並歸強楚,楚畏秦逼,亦由湖北輾轉遷都至今壽縣。秦滅六國,推行郡縣制,涉及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碭郡、潁川郡、會稽(吳)郡,可考的縣有25個。西漢初,郡縣制與封國制並行,安徽郡縣分隸淮南、荊、淮陽、梁等國。景帝為加強中央集權,眾建諸侯而小其國,王侯食邑略如郡縣。武帝設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屬揚、豫、徐三州。揚州轄丹陽、九江、廬江3郡和六安國,徐州轄臨淮郡、楚國,豫州轄沛、汝南兩郡和梁國,共74縣。東漢沿襲西漢舊制,稍作調整而已,揚州轄丹陽、九江、廬江3郡,豫州轄汝南郡、陳國、沛國、梁國,徐州轄彭城國、下邳國,共69縣。

三國時期,安徽為魏、吳分割。魏屬豫州轄安豐、汝南、譙3郡和梁國、沛國,徐州轄下邳郡、彭城國,揚州轄廬江、淮南兩郡,置39縣。吳屬揚州轄丹陽、新都、廬江3郡,置19縣。西晉安徽仍屬揚、徐、豫三州。揚州轄淮南、廬江、丹陽、宣城、新安5郡;徐州轄臨淮郡、彭城國、下邳國;豫州轄汝陰、安豐兩郡和沛國、譙國、梁國。共設74縣。東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替頻繁,建制置廢無常,地方歸屬不定,加之僑置郡縣,因此安徽區劃比較混亂。

隋罷郡為州,以州統縣,先後設潁、亳、宋、陳、徐、仁、壽、廬、熙、和、濠、滁、揚、蔣、宣、歙等17州,轄55縣。大業初,復漢制,安徽分屬揚、豫、徐三州。徐州領彭城、下邳2郡,豫州領梁、譙、汝陰、淮陽4郡,揚州領淮南、廬江、同安、歷陽、江都、鍾離、丹陽、宣城、新安9郡。共56縣。唐貞觀元年,實行道、州(郡)、縣三級管理,安徽為河南、淮南、江南三道分領。其中,河南道轄潁、亳、宋、徐、泗5州,淮南道轄濠、揚、滁、和、廬、壽、舒7州,江南道轄宣、歙2州。共設44縣。中唐時期,道成為正式行政區劃,安徽分屬河南、淮南、江南東、江南西四道。河南道領潁、亳、宋、徐、泗5州,淮南道領揚、滁、濠、壽、廬、和、舒7州,江南東道先後領歙、日升2州,江南西道先後領宣、池2州。共55縣,1軍。晚唐藩鎮林立,安徽境內有4個節鎮。宣武軍治宋州,領亳、潁、宋3州;武寧軍轄徐、宿、濠、泗4州;淮南節度使撫有揚、滁、壽、廬、和、舒、光、黃8州;寧國軍有宣、歙、池3州。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地區先後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所據,江淮、江南地區先後為吳國、南唐所據,行政區劃制度仍循唐末藩鎮、州、縣制。北宋立國,實行路、府(州)、縣(軍、監)三級制,安徽分屬5個路。京東西路轄單、徐2州,京西北路轄潁州,淮南東路轄亳、宿、泗、揚、滁5州,淮南西路轄廬、和、舒、濠4州和六安、無為2軍及壽春1府,江南東路轄宣、歙(徽)、池、太平4州和廣德1軍。共計62縣,2監。南宋在淮河以南設淮南東、淮南西、江南西3個道,領3府8州7軍,轄51縣2監。金國在淮河以北安徽境內設南京路、山東西路,領7州16縣。

元朝實行省、路(府、直隸州)、散州(軍)、縣四級制,行政區劃繁復,隸屬關系混亂多變。安徽分屬3個行省:中書省領濟寧路,轄境內1縣;河南行省領歸德府(轄徐、宿、亳3州)、汝寧府(轄潁州)、廬州路(轄無為、六安、和州3州)、安豐路(轄濠州)、安慶路(直管6縣)、揚州路(轄滁州)、淮安路(轄泗州);江浙行省領寧國路(直管6縣)、徽州路(直管5縣和婺源州)、太平路(直管3縣)、池州路(直管6縣)、廣德路(直管2縣)。共計60個縣。

明朝實行三級區劃,南北直隸和布政使司為一級區劃,府、直隸州(廳)為二級區劃,散州、縣(廳)為三級區劃。安徽屬南直隸西部地區,設鳳陽、廬州、安慶、太平、池州、寧國、徽州7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廣德4直隸州。共置49個縣,7個散州。清朝初期,改南直隸為江南省,二、三級區劃仍襲明制。清順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劃為左、右兩藩分片治理。康熙四年(1665),調整左、右藩轄區,奠定了安徽、江蘇兩省的疆域。康熙六年(1667)正式建省,取安慶府和徽州府首字合成為省名。乾隆二十五年(1760),定安慶為省垣,健全了省級三司衙門。
同治四年(1865),析為三道:鳳潁六泗道領2府2直隸州,共19縣(州)。鳳陽府轄鳳陽縣、懷遠縣、定遠縣、鳳台縣、壽州、宿州(領靈璧縣),潁州府轄阜陽縣、潁上縣、霍邱縣、渦陽縣、亳州、太和縣、蒙城縣,六安直隸州轄霍山縣、英山縣(今屬湖北省),泗州直隸州轄天長縣、五河縣、盱眙縣(今屬江蘇省)。安廬滁和道領2府2直隸州,共14縣(州)。安慶府轄懷寧縣、桐城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廬州府轄合肥縣、舒城縣、廬江縣、巢縣、無為州,滁州(直隸州),轄全椒縣、來安縣,和州直隸州轄含山縣。徽寧池太道領4府1直隸州,共22縣。徽州府轄歙縣、休寧縣、祁門縣、黟縣、績溪縣、婺源縣(今屬江西省),寧國府轄宣城縣、寧國縣、涇縣、太平縣、旌德縣、南陵縣,池州府轄貴池縣、青陽縣、銅陵縣、石埭縣、建德縣、東流縣,太平府轄當塗縣、蕪湖縣、繁昌縣,廣德直隸州轄建平縣。與現今安徽轄區比較,少碭山縣、蕭縣,屬江蘇省淮徐道,多婺源縣、盱眙縣、英山縣,基本與今安徽境域同。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實行省、道、縣三級制。安慶道轄懷寧、桐城、太湖、潛山、宿松、望江、合肥、廬江、舒城、巢縣、無為、和縣、含山、六安、霍山、英山等16縣,蕪湖道轄蕪湖、繁昌、當塗、宣城、南陵、涇縣、太平、旌德、寧國、歙縣、休寧、祁門、績溪、貴池、銅陵、石埭、東流、至德、青陽、廣德、黟縣、婺源等22縣,淮泗道轄鳳陽、定遠、鳳台、懷遠、靈璧、壽縣、宿縣、阜陽、潁上、太和、霍邱、蒙城、渦陽、亳縣、泗縣、五河、盱眙、天長、滁縣、全椒、來安等21縣。共59縣。今碭山縣、蕭縣屬江蘇省徐海道。

國民黨統治安徽後,於1928年改行省、縣兩級制,設60縣。1932年,推行行政督察專員制,為省的派出機構,所轄區稱為專區。安徽全省劃為10個專區。1945年,第一專區轄懷寧、桐城、潛山、宿松、望江、太湖、岳西等7縣,第二專區轄六安、立煌、舒城、霍山、霍邱等5縣,第三專區轄阜陽、亳縣、臨泉、潁上、太和、渦陽等6縣,第四專區轄宿縣、蒙城、靈璧、五河、泗縣等5縣,第五專區轄嘉山、鳳陽、滁縣、來安、天長、盱眙(今屬江蘇省)等6縣,第六專區轄蕪湖、宣城、涇縣、廣德、當塗、南陵、郎溪、繁昌等8縣,第七專區轄休寧、歙縣、祁門、黟縣、績溪、寧國、旌德、婺源(今屬江西省)等8縣,第八專區轄貴池、至德、太平、東流、石埭、青陽、銅陵等7縣,第九專區轄巢縣、全椒、和縣、含山、無為、廬江等6縣,第十專區轄壽縣、合肥、定遠、懷遠、鳳台等5縣。1947年元旦,正式成立蚌埠市。至此,安徽省轄1市63縣,碭山縣、蕭縣仍屬江蘇省。

1949年5月,中共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建國後,1952年8月,撤銷皖北、皖南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會設在合肥。

『柒』 古時徽州府界是哪兒

1.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更名為徽州;

2.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專改為屬徽州路;

3.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紅巾軍政權改徽州路為興安府;

4.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興安府為徽州府;

5.清末太平天國曾占據有徽州大部,改徽州府為徽州郡,下轄四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

6.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廢府留縣,古徽州固有六縣直屬安徽省,徽州府之名遂廢。

總而言之,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雛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分治後安徽之「徽」的來源,「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的首字,稱為安徽省。

『捌』 徽州府設於什麼時候

徽州原名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鎮壓州人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後,改為徽州
——徽的意思是用繩子捆綁,有鎮壓反叛的含義

『玖』 安慶府和徽州府合稱安徽,原本省會是安慶,為什麼要把省會移至位於中部的合肥

在20世紀50年代,安徽的不少省領導都感覺到了合肥的諸多局限性,有把省會遷到條件較好的沿江城市蕪湖的想法。為了「斷絕」這種想法,使安徽的領導們安心建設合肥,1958年,毛主席利用視察安徽和為新建立的「安徽大學」題校名的機會,以書信的形式向當時的安徽省委書記曾希勝明確了他不同意把省會遷到蕪湖的態度!(這封信現雕刻於安徽大學校本部南門背面的牆壁上)。毛主席之所以執意要將省會留在合肥,主要是基於以下考慮: 建國之初,長江以南地區的很多地方都有匪患,西南地區尚未平定,再加上台灣島上的國民黨蔣氏集團一直叫囂著反攻大陸。安徽地處長江咽喉地帶的戰略要沖,把省會放在一個長江邊上的城市有著很大的戰略安全隱患,如果像武漢和南京這樣的沿江戰略重鎮失守,敵人依靠長江便利的交通條件,順水而至,極有可能在一天之內拿下兩個省會城市。而合肥周邊三百公里的方圓內,東,南,西都是山區,向北是平原地帶,也就是說,如果軍隊東進,西進,南下設置集結點,合肥是最理想的地區,它是山區向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帶,地形能夠緩沖敵軍的進攻,容易展開反攻和推進前的物資和人員的准備。合肥是作為軍事價值存在的, 把省級機關和企業設在合肥,把其它地方的資源向合肥集中並在周邊縣市發展軍工基礎企業都是為了這個軍事上的目的,安徽整個省就如同是一個軍事泄洪區和軍事緩沖區。從一定意義上說,合肥能成為安徽省會主要是「軍事政治」的產物,而沒有多少經濟發展上的考量!

還有就是:
安徽建省後,事實上的省會在安慶府(今為市),計算安徽省第一個省會安慶作為省會的歷史,應自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批准安徽建省開始。但因當時仍為守土的省官——安徽布政使司仍寄駐江寧城南的大功坊故江南布政使司舊址,這時的安慶城充其量只能視為安徽省的臨時省會。

說實話,合肥作為省會一來是戰略上的考慮,因為新中國剛成立時的國內國際環境沒有現在這樣的安全,主要是怕打仗的話,作為沿江城市被打擊的可能性大

毛主席親定省會合肥的五大原因作為一代偉人,至今不得不嘆服毛主席的戰略和長遠的眼光,當初毛主席「合肥一帶生機勃勃,比較適合」(毛主席原話)的一句話並不是隨便道來,這有其中原因,根據毛主席的衛士所寫的回憶錄中記述,毛主席選定合肥做安徽省省會有下述五大理由:
1、政治方面:安徽自古以來因處中國中部,淮河長江將安徽一分為三,俗稱皖北、皖中、皖南,中心城市即江淮之間選擇,有利於施政,即「都能顧過來」(毛主席原話);
2、經濟方面:建國初期,安徽的經濟也很一般,民國時期全省就缺發達的經濟城市,雖然蕪湖、蚌埠當時小有名氣,但經濟總量相對比於全國其它城市仍差距較大,這樣而來新建一個省會比在小城市基礎上擴建一個城市更方便;
3、軍事因素:毛主席的軍事思想至今為止仍是大家津津樂道的部分,安徽省的省會選擇跟軍事考慮關系很大,合肥是「吳楚要沖」,三國時,孫權北上、曹操南下,在合肥這個中國南北分水嶺爭奪幾十年,張遼大戰逍遙津是其中一段著名篇章,過後的淝水之戰更是世界軍事史公認的「世界十大戰役」。近的說渡江戰役,總指揮部也在合肥,劉鄧陳粟陳在此設立指揮部,發起了解放全中國的總攻;
4、人文因素:合肥歷代名人數不勝數,關鍵一點的是合肥包容性極強,合肥籍名人中包含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各個方面,而相對於皖南出文人,皖北出壯士而言,更為全面,比如:搞政治的有包拯、李鴻章,搞軍事的有段祺瑞和劉銘傳,搞科技的有楊振寧等等;
5、地理幾何因素:安徽所處的華東地區歷朝歷代都是中國的經濟核心地區,毛主席當然看到這一點,為了安徽經濟能夠獨立穩定健康的發展,必須得有自己的核心城市,合肥正好處在此處,在南京、徐州、蘇州、杭州、武漢等華東及華中重鎮的包圍下不至於偏離航道。
綜上所述,本人分析,安徽當時的候選城市沒被採納的原因如下:
1、蚌埠:在徐州的影響下,位於難受易攻的的平原和鐵路干線上,且地理位置過於偏北,城市因戰爭遭到破壞較嚴重。
2、蕪湖:位於長江南岸,同樣難受易攻,並且封建社會所重視的水路優勢在現代社會已經逐漸喪失優越性,退化為弱勢,軍事和水災不得不考慮,現代社會所需的航空及信息中心的要求很難達到,另外受江浙文化影響,沒有文化獨立性和代表性,作為省會無法和東邊的南京和西邊的武漢成為支點,容易傾斜往南京。
3、安慶:經濟方面和軍事方面原因同蕪湖,並且經濟實力建國初在安徽就排不上前三,城市因為地理原因,容量很小,不利於大規模建設,雖然人文深厚,但對於安徽這樣的省份,只能代表皖南,對皖北包容和控制能力較差,淮海戰役時的徐蚌大戰,蔣介石就說過,如果在合肥,起碼不會皖北被共軍控制後,安慶的人還不知道。另外,毛主席研究歷史的透徹性令人嘆服,他就很忌諱將省會設在太平天國大敗的安慶。
4、馬鞍山,銅陵:以上理由不用贅述,還有一點,礦業城市不適合省會。

『拾』 江南徽州府是安徽嗎

徽州府即徽州,簡稱「徽」,位於新安江上游,古稱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統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徽州府治歙縣,府城為今歙縣,轄境為今黃山市(除黃山區即原太平縣 )、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徽州府府治在今歙縣縣城徽城鎮。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文化已成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民國元年廢府留縣,原領六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8年5月13日在徽州府城歙縣設徽州專區,隨後遷往屯溪市(今黃山市屯溪區),1934年由於蔣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劃入江西,後因婺源民眾發起返徽運動及同鄉胡適等人奔走努力,迫於民意,1947年抗戰勝利後劃回徽州地區。但由於軍管問題,1949年婺源又被劃入江西省,延續至今。1987年為響應中央打好黃山牌以發展旅遊業,績溪縣被交換而劃入宣城。1987年,國務院批准徽州地區與縣級屯溪市成立地級黃山市。
徽州的歷史地理繼1912年廢府留縣、1934年婺源隸贛後再次被人為地割斷了,給徽州一府六縣百姓、給熱愛徽州文化的人們留下了難以平復的傷痛和遺憾,這是行政區劃史上的一大敗筆。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徽州府發源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