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研究有哪些著作

歷史研究有哪些著作

發布時間:2021-02-03 18:31:01

㈠ 研究上古五帝歷史的著作有哪些

馬遷的《史記》里有《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等記載,但是多少年來史學界只承認夏商周三代是歷史,而認為五帝是傳說時代。這樣認識的結果,中國文明史只有四千多年,與五千年文明古國不能對應。大量的考古材料證實,中國文明史遠遠超過四千年,甚至可以達到五千年以前。要解決這一明顯的矛盾,只有對《五帝本紀》與其他本紀本並列並排為首篇,是有他一定道理的,不能因為我們研究不夠、不能理解,便把他稱為傳說時代。我們要尊重《五帝本紀》,應該把他稱為五帝時代。

《五帝本紀》中的五帝,即: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而且認定他們是上下承襲的發展關系。但是史書上記載的五帝並不只是這一說法,還有太昊、炎帝、黃帝、堯、舜為五帝一說;有少昊、高陽、高辛、堯、舜為五帝一說;有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為五帝又一說。以上三種說法也許各有各的根據,不過有的學者把太昊與伏羲合為一人,把炎帝和神農合為一人,並且歸入「三皇」之列。關於少昊,有的學者認為是太昊的繼承者,也有人認為是黃帝之子。以上各說司馬遷沒有採納,而採納了《大戴禮記·五帝德》和《國語·魯語上》所說的五帝,這不僅能夠代表這一時代的順序,而且也沒有過多的糾葛。我主張以《史記·五帝本紀》為基礎。來研究五帝時代。

司馬遷把五帝不僅確認為王位繼承關系,而且還把他們確認為血緣關系。如《史記·三代世表》說:「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黃帝生玄囂,玄囂生 極, 極生帝嚳,帝嚳生堯。」「顓頊生窮蟬,窮蟬生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 牛, 牛生瞽叟,瞽叟生舜。」從這里可以看出,所謂五帝,都屬於黃帝血緣系統。但是有一個明顯的問題,我們知道堯、舜、 是同時代人,顓頊至舜其間隔有窮蟬、敬康、句望、 牛、瞽叟五代,而顓頊生 , 與舜同時,其間五代人擠到哪裡去了?帝嚳繼承顓頊,為顓頊族子,但是是帝嚳生堯,與
舜同時代,其間四代人擠到哪裡去了?其實五帝並不一定是父子祖孫相傳的血緣關系,因為他們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一個部族,或者是一個部族的祖先神。遠古時代往往人名與部族名稱是統一的。如《國語·晉語》說:「昔少典娶有 氏,生黃帝、炎帝。」說明黃帝、炎帝是同時期的兩個人,但是《帝王世紀》卻說,炎帝傳位八代至榆罔五百三十年,黃帝代炎帝而有天下。如果把黃帝看作一個具體的人,豈能五百年以後才代替炎帝而有天下,顯然是指部族而言。《五帝本紀》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史記·秦本紀》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生子大業,大業娶少典之子,曰女華。」少典生黃帝,黃帝孫是顓頊,女修是顓頊苗裔孫,可是女修的兒子大業又娶黃帝的妹子女華,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把少典看作是一個部族,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了。我們再看看共工這個人物,《淮南子·兵略訓》說:「顓頊嘗與共
工爭矣,」又說「(共工)與高辛(帝嚳)爭為帝。」《韓非子·外儲篇》說:「(堯)又舉兵而誅共工於幽州之都。」從顓頊帝嚳到堯時都有共工,最後把共工殺了。共工是死了。但是《荀子·議兵篇》中說:「禹攻共工。」共工又活來了。共工被殺是真的,後來又有共工也有真的。因為對這樣的人物,不僅要把他理解為一個部族,同時還要理解為一個人,這個人是一般的人,而是部落酋長或部族首領。所以這種人物的名稱有雙層意義。殺了一個共工,又來了一個共工,這是部落酋長名字延續的結果。即在部落中經歷若干代,領袖可以更換,但領袖名字始終如一。如共工族團第一代領袖稱共工,第二代、第三代……共工族團的領袖都叫共工。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中介紹印第安人的部落時就有確切的例證,稱為「世襲酋長名稱,」誰被推選為酋長,誰就叫這個名字,如酋長被罷免,仍然恢復自己的本名。從以上分析的結果看,可以說黃帝、顓頊、帝嚳 、堯、舜都分別是代表一個族團,他們的承襲序例,反映了不同時期在中原地緣分別居於領袖地位。但是也不能徹底否定他們之間的相生關系。我這里說的相生,不是嚴格意義的父子相生關系,因為他們都是一個族團。所謂相生,實際是族團的分支,分支後又各自形成系統。《史記·三代世表》中說的顓頊、帝嚳、堯、舜以及禹、契、棄都是黃帝的子孫。《史記》還說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十二姓。《山海經》說:「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是為犬戎。」北狄與犬戎也是黃帝後裔。顓頊本身也是一個大族團,《左傳·文公十八年》說顓頊有才子八人,實際上是八個子族。《山海經》里還記載說:「季禺之國,顓頊之子。」「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有國曰中輪,顓頊之子。」「顓頊生 頭, 頭生苗民。」《左傳·文公十八年》說帝嚳也有八個
子族。《山海經》中有不少帝嚳(經內稱帝俊)族團的發展情況,如中容之國、司幽之國、白民之國、黑齒之國、三身之國、季厘之國、羲和之國、西周之國,都是帝嚳分支出去的。除此之外,帝嚳的子族有堯,曾繼承了中原的盟主地位。他的子族契,為後來商族的始祖。子族棄,後來成為周族的始祖。這些例子只說明一個問題,他們確實是一個大的族團,而且分別延續時間很長,否則,就不會有那樣的分支。

從以上介紹的情況看,所謂五帝,實際是五個領袖族團,五帝之名是族團之名,因此對五帝的年代就不能相信《竹書紀年》的記載。《竹書紀年》說黃帝在位100年,顓頊在位78年,帝嚳在位63年,堯在位100年,舜在位50年,共391年。古代人的生活條件不好,壽命都不會很長,能夠執政50年、60年、70年,甚至100年,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從族團的世襲領袖名字來考慮,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黃帝族團、顓頊族團、帝嚳族團的分支十分驚人,其中不少都是「侯國」,豈能在100年、70年、60年內完成!我的意思是說,《竹書紀年》所說的五帝時代,不僅不能與具體人相對應,更不能與族團的情況相對應。唯一可供參考的是《緯書集成·春秋命歷序》。盡管《緯書》有許多不可信之處,但是《春秋命歷序》談到的五帝紀年,還是比較合理的。如說「帝嚳傳十世至堯,」又說「帝嚳傳十世,四百年。」《史記·三代世表》說:「帝嚳生堯,」因此帝嚳傳十世應該包括堯,歷時400年。假如舜執政50年可信,那麼夏代立國距帝嚳初當為450年。夏代的立國,學術界認為大體在公元前21世紀,距今4100年左右。以此為基礎向上推算,帝嚳年代當始於公元前26世紀,距今4550年左右。《春秋命歷序》說:「顓頊傳九世(一說傳二十世),三百五十年。」在帝嚳積年的基礎上向上推算,顓頊年代當始於公元前29世紀,即距今4900年。《春秋命歷序》說:「黃帝傳十世,千五百二十年。」在顓頊積年的基礎上向上推算,黃帝年代當始於公元前45世紀,即距今6420年左右。我引
用《春秋命歷序》的記載,並不是說五帝的積年絕對准確,充其量說也只是一個大概。不過這個大概的積年較《竹書紀年》合理,因為《春秋命歷序》認為:黃帝、顓頊、帝嚳是代表若干世,這個「世」應理解為重要的領袖更替,而不是具體的一代人,這與前邊介紹五帝情況比較接近,能夠講得通。因此,五帝時代的積年可以說大體約二千年之久。

㈡ 研究唐史的大家和著作有哪些歷史研究中唐朝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王仲犖的《隋唐五代史》 、唐長孺在《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 、張其凡《關於版「唐宋變革期」學說的權介紹與思考》、羅禕楠《模式及其變遷——史學史視野中的唐宋變革問題》、李華瑞《20世紀中日「唐宋變革」觀研究述評》、柳立言《何謂「唐宋變革」》等
熱點:隋唐歷史定位與唐宋變革問題的討論
士大夫、士人、士族問題的研究
土地制度與賦役制度的研究
職官與科舉制度的研究
關於唐代基層社會的研究
禮制與法制的研究
中外關系史的研究

㈢ 請問:研究漢朝歷史的專家有哪些有哪些必看的著作

秦漢史方向,或者魏晉南北朝,北大的比較強

㈣ 歷史著作

二十五史:《
史記
》(漢·司馬遷)

漢書
》(漢·班固)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

三國志
》(晉·陳壽)

晉書
》(唐·房玄齡等)

宋書
》(南朝梁·沈約)

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梁書
》(唐·姚思廉)

陳書
》(唐·姚思廉)

魏書
》(北齊·魏收)

北齊書
》(唐·李百葯)

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
》(唐·魏徵等)

南史
》(唐·李延壽)

北史
》(唐·李延壽)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宋史
》(元·脫脫等)

遼史
》(元·脫脫等)

金史
》(元·脫脫等)

元史
》(明·宋濂等)

明史
》(清·張廷玉等)

新元史
》(清末民初·柯劭忞)
四書五經,清有「六經皆史」之說:《
論語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詩經
》《
尚書
》《
禮記
》《
周易
》《
春秋

當然,除了「二十五史」紀傳體正史之外,還有其他的:
編年體史書:《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長編
》等;
實錄體
史書:《
清實錄
》《
明實錄
》等;
紀事本末體
史書:《
通鑒紀事本末
》《
宋史紀事本末
》《
明史紀事本末
》《
聖武記
》等;
典志體史書:「十通」《
通典
》《
通志
》《
文獻通考
》《
續通典
》《
續通志
》《
續文獻通考
》《
清通典
》《
清通志
》《
清文獻通考
》《
清朝續文獻通考
》等;
會要體史書(當然也可歸為典志體):《
唐會要
》《
宋會要輯稿
》《
元典章
》等;
史評史考類史書:《
史通
》《
文史通義
》《
宋論
》《
讀通鑒論
》《
日知錄
》「清三史」《
廿二史考異
》《
廿二史札記
》《
十七史商榷
》等;
學術史類史書:《
明儒學案
》《
宋元學案
》《
清儒學案
》等;
方誌地理類史書:《
山海經
》《
水經注
》《
華陽國志
》《
元和郡縣圖志
》《
大唐西域記
》《
洛陽珈藍記
》等;
筆記文集類史書:《
世說新語
》《
夢溪筆談
》《
南村輟耕錄
》《
潛研堂文集
》等;
類書目錄類史書:《
太平御覽
》《
冊府元龜
》《
永樂大典
》《
古今圖書集成
》《
郡齋讀書志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等都可以看……
放心這些就夠了,一輩子都看不完的……都是中華民族的巨大財富。
PS:如《
紅樓夢
》《
西遊記
》《
水滸傳
》《
三國演義
》《
隋唐演義
》《
清史演義
》等小說不是史書,但可以作為興趣參考用……

㈤ 中國有哪些研究歷史地理學的著名學者,有哪些關於歷史地理學的著作

地理中有徐霞客

㈥ 歷史研究的作品目錄

目錄序言
第一部:歷史形態
第一章 歷史思想的相對性
第二章 歷史研究的領域
第三章 某些術語的定義
第四章 需要對人類事務進行全面研究
第五章 過渡的社會
第六章 文明的比較研究
第七章 希臘模式與中國模式
第八章 猶太模式
第九章 對各個文明的考察
第二部:文明的起源
第十章 關於各文明起源的性質
第十一章 文明源於種族嗎?
第十二章 文明源於環境嗎?
第十三章 挑戰和應戰
第十四章 卓越出自艱辛
第十五章 艱苦環境的刺激
第十六章 懲罰的刺激
第十七章 流產的文明
第三部:文明的成長
第十八章 成長停滯的一些例子
第十九章 成長的標准
第四部:文明的衰落
第二十章 決定論可信嗎?
第二十一章 模仿的機械性
第二十二章 角色的轉換
第二十三章 雅典和威尼斯:短暫的自我崇拜
第二十四章 東羅馬帝國:對一種短命制度的崇拜
第二十五章 大衛和歌利亞:對一種暫時性技術的崇拜
第二十六章 羅馬教廷:對勝利的陶醉
第五部:文明的解體
第二十七章 社會解體的性質和徵象
第二十八章 內部的無產者
第二十九章 外部的無產者
第三十章 靈魂的分裂
第三十一章 解體的挑戰
第六部:大一統國家
第三十二章 大一統國家:目的還是手段?
第三十三章 傳導與和平所帶來的好處
第三十四章 溝通
第三十五章 語文與文字
第三十六章 首都
第三十七章 文官制度
第三十八章 未來是否會有大一統國家?
第七部:大一統教會
第三十九章 毒瘤還是蝶蛹?
第四十章 一種特殊類型的社會
第四十一章 宗教是社會對幻象的回應,還是對實在的回應?
第八部:英雄時代
第四十二章 蠻族的歷史
第四十三章 幻象與事實
第九部:文明在空間中的接觸
第四十四章 同時代文明的相互接觸
第四十五章 現代的西方和俄國
第四十六章 現代的西方和東亞
第四十七章 世界與亞歷山大以後的希臘社會的接觸
第四十八章 同時代文明相互接觸的社會後果
第四十九章 同時代文明相互接觸的心理後果
第十部:文明在時間上的接觸
第五十章 制度法律和哲學的復興
第五一章 語言文學和視覺的復興
第五二章 宗教的復興
第十一部:為什麼研究歷史?
第五十三章 歷史思想的性質
第五十四章 行動中的歷史學
地圖
大事年表

㈦ 研究宋史的大家和著作有哪些歷史研究中宋朝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為中國宋史學立下開創之功的有四位大家:蒙文通先生 陳樂素先生 張蔭麟先生 鄧廣銘先生

為中國宋史學的發展立下悍馬功勞的有:酈家駒先生 胡紹曦先生 賈大泉同志 朱瑞熙同志 丁則良先生 徐規先生 宋晞先生 程光裕先生 漆俠先生 陳振同志 陳智超同志 梁太基同志 王曾瑜同志 吳泰同志 張希清同志 鄧小南同志 等。

改革開放以來 ,宋史研究取得長足進步 ,這不僅表現為典章制度史 、 要 財政問題與部門經濟史 、
城市史 、 人口史 、 貨幣史 、 區域經濟史 、 法制史 、 社會史 、 家族史 、 婦女婚姻 、 文化思想等領域都有頗見功力的 專著問世 ,而且對諸多熱點問題 ,如歷史分期與宋代的歷史地位 、 積貧積弱 、 宋代經濟發展水平 、 南宋歷史 地位 、 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 宋太祖不殺大臣 、 相權消長 、 士風 、 士人轉型與唐宋變革以及王安石變法等 都有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大大推進了對宋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及其特點的認識 。思想解放 、 研究方法和 傾向的多樣化 、 宋代文獻的整理和出版均對宋史研究的進步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但研究中也存在不 講求學術規范 、 重復研究 、 短期速成等缺陷 。

㈧ 歷史學習以及歷史研究應讀之著作

先讀柴德賡先生的《史籍舉要》,然後讀嚴耕望先生的《治史三書》,然後讀錢賓專四先生的《國史大綱》。然後讀屬讀福柯的書,劉北成先生的譯本。或者找這兩年出的那個《史學理論讀本》讀一下,劉老師編的。然後就要看你自己的興趣方面了,最根本的不是理論,如果你不是做經濟史的,理論其實沒有什麼意義,關鍵是元典、史料,以及相關論文。舉例說明,如果你要做魏晉南北朝史,陳寅恪先生的《讀書札記》就必須讀,王仲犖先生的《魏晉南北朝史》,田余慶先生的《東晉門閥政治》,高敏先生的論文集,余嘉錫先生《世說新語箋疏》,這些都是跑不掉的,《廿二史札記》、《義門讀書記》這些也是要看的,但最根本還是《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即便《晉書》這樣的錯誤再多、問題再大,仍然無法越過。當然,如果你做唐以後的歷史,東西兩洋的著作也是必須多讀的。無論是史景遷、劍橋系列還是京都學派、東京學派,其實可以讀的東西都很多,有很多做得比國內好很多,尤其是日本,乾嘉學統猶在,絕不可不讀。能懂日文最好,實在不行看翻譯也行。

㈨ 研究中國建築歷史的著作有哪些

樓主可參見梁思成大師的<中國建築史>,還有是宋朝的<營造法式>
看了這此書會讓你對中國建築歷史有個概念.

紅旗給我吧朋友!

㈩ 中國有哪些研究歷史地理學的著名學者,有哪些關於歷史地理學的著作

地理:《水經注》、《水經註疏》、《治水論》、《名川大河集》,徐霞客游記。 歷史:《史紀》《中國通史》《上下五千年》還有很多明史、清史等著望採納!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字振之,號霞客,漢族,明朝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探險家,中國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的作者。
裴秀(224—271年),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魏晉時期大臣、學者。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繪制學。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歐洲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漢族,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在漫長的中世紀,西方世界正處在基督教會統治的黑暗時代,全歐洲在地理學界都找不出一位傑出的學者。東方的酈道元留下了不朽的地理巨著《水經注》四十卷,不僅開創了我國古代「寫實地理學」的歷史,而且在世界地理學發展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不愧為中世紀最偉大的世界級地理學家。

胡煥庸(1901—1998),字肖堂,江蘇宜興人。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他引進西方近代地理學理論和方法,從人地關系的角度研究我國人口問題和農業問題。提出中國人口的地域分布 以璦琿―騰沖一線為界而劃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基本差異區;並首次提出中國農業區劃方案。是我國近代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的重要奠基人。他在培養地理人才,創建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學術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閱讀全文

與歷史研究有哪些著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