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學好高中歷史
1.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
有些同學歷史沒學好主要是因為對歷史沒有興趣,誤認為學歷史就得死記硬背,就得大量地背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等。其實這是誤解,歷史中的重要人物、地點、時間等當然要背了,但要看怎麼背,有的人理解地去背,有的人死記硬背,背的效果截然相反。對學習歷史有興趣的人就會主動地去背,理解著去背,就能把握歷史學習的要求。在我們生活中,人們談論的許多事情經常和歷史有關,可能是古代,也可能是近代史或現代史,只要我們留心把它和書本的東西結合起來,就能對學習歷史產生興趣。
2.學會把握歷史課的主要內容。
歷史的學習是有規律的,每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都有其發生的地點、時間、人物、情節和作用。掌握了這些基本點就掌握了一個歷史事件的主要內容,也就掌握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3.建立歷史知識的網路體系。
同學們學歷史是一課一課地學的,學的往往是一些單獨的歷史事件,學完一個單元或一本教材之後,它就是一段很完整的歷史,這時就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去進行歸納整理,形成歷史知識的網路體系,以便逐步達到歷史知識的融會貫通,這不僅對加強記憶很重要,對加強理解也是很重要的。
4.學會歷史的分析方法。
我們學習歷史,目的不僅是掌握歷史知識、開闊視野,而且要學會歷史的分析方法,這樣就能系統地從歷史事件出發,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能從錯綜復雜的歷史變化中看到歷史發展的規律,看到歷史發展的必要性。
5.知識要經常運用。
社會在發展,歷史在前進,我們已經處於21世紀初期,歷史不會重演,但是,歷史發展中也會出現很多相似的事件。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社會發展的信息。我們要用已有的歷史知識去分析、評價這些新的歷史時間,做到學以致用,這樣不僅會強化自己的基礎知識,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會不斷提高自己學習歷史的興趣。
6.做好筆記,善於總結。
我們在學習中要做好課堂筆記,筆記要記得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能把與整個歷史時間有關的因素都勾畫出來,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消化知識。
7.科學地應對歷史考試。在中學學習期間,無論是期中考試還是期末考試,都不要孤立地去背知識點,而要用發展的觀點、聯系的觀點,把學過的知識串聯起來,融會貫通,既要記住重要歷史事件的相關重要知識點,也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歷史發展的脈絡。
❷ 如何學好高中歷史的方法和技巧
加強理解記憶,是高中歷史學習的關鍵,不要強記,要理解。
❸ 如何學習高中歷史
縱觀近年高考文科綜合考試歷史主觀題命題方式的發展演變,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試題多是引用新材料和相關圖表,構成一種新的問題情景,充滿一股生氣,令人耳目一新;二是在設問方面,分層設問,層層推進,既有課本基礎知識方面的提問,又有檢驗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聯系實際說明問題能力方面的提問。總之,主觀性試題的這種命題方式,變以往的單純性材料解析題和單純性問答題為材料、圖表、文字結合型綜合問答題,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引導學生致力於歷史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歷史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有利於克服猜題押題傾向,有利於選拔學習能力出類拔萃的人才。
那麼,怎樣解答這種新型的歷史學科主觀性綜合題呢?
第一,要認真審「材」,讀懂試題所提供的材料,從中發現、判斷和提取有效信息。以2003年高考文綜(全國卷)第37題為例(這是近幾年高考文綜試題中最典型、構思最好、結構最佳的一道歷史學科內綜合問答題),這道題圖文並茂,信息量大,兩段文字材料均為文言文,四幅磚壁畫畫像均標以名稱(「沙漠之舟」、「犁耕」、「龜茲婦女採桑」、「驛使」)。我們在讀題時要抓住材料中關鍵的字、詞、句,重要的文字語言和形象語言,透露出來的顯性信息和隱性信息。其中,有提示時間的,如「漢武帝時期」、《漢書》、《明史》、「明中後期」;有提示地理方位的,如「西北」、「自敦煌西至鹽澤」、「起居庸(關)至山海(關)」、「長城沿線」;有展示史實的,如「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置使者校尉領護」、「築敵台三千」、「九邊生齒日繁,……商賈日通……」。所以,在審題和閱讀材料時,一定要做到全盤把握,重點突出,透析「零部件」,心悟「提示語」,做到「 一切為我所用」。倘能較為清楚地閱讀和正確地理解試題所提供的材料,就為下一步解題做好了重要鋪墊。
第二,要認真審「問」,即要明確試題所發諸問之指向、時空界定和程度等。此審至為重要,所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仍以上題為例,其第二問是:「嘉峪關魏晉墓磚壁畫生動地反映了當時河西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風貌。透過材料二你獲得了什麼重要歷史信息?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的繁榮與西漢以來對西北的長期開拓有密切關系,參照材料一與所學知識,分析漢長城如何促進了西北地區的發展。」這一問中有兩個小問。第一小問之指向是要檢驗考生觀察、分析材料即魏晉墓磚壁畫,從中發掘信息以印證歷史的能力,以及把形象語言轉化為文字語言、邏輯語言的能力。第二小問之指向則是要考生參照所提供文字材料及所學課本知識,分析漢長城對西北地區社會發展所起的歷史作用。因此,在審「問」的時候,要依其「問」構思答案要點。構思答案時,要體現出「三個結合」:一是要結合試題所提供的材料,如果答案與材料毫無聯系,或者不是從材料中引申、抽象、概括出來的,那麼往往就是答非所問;二是要結合所學相關知識,答案不一定是課本中的原文原話,但其精神、其結論、其說明是符合歷史課本主導思想和歷史事實的,如過去有的歷史命題專家所言:「你學的我不一定考,但我考的一定與你學的有關」。不管高考答案如何出乎意料,它總是與我們所學知識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一定不要認為它是虛幻的任意的不可捉摸的,要建立起自己的答題信心;三是要結合自己的個體感受與獨立思考,只要是自己認為正確的,不妨答出,不要猶豫不決。這些個人的分析和觀點答案,往往成為顯示區分度的所在。
❹ 怎樣學好高中的歷史
背教材,記住每句話、每張圖在書上的位置,對考試很有幫助的
❺ 高中歷史怎麼學好
一個字,背
三個字,多閱讀
反反復復將歷史教科書看,當作看小說一樣看,看50遍基本上就能大體記住
然後就是背,背年代。
其實,背年代對於歷史研究沒有任何用處,對於了解歷史也沒有用處,但是誰讓考試考年代呢。
❻ 高中歷史怎麼學好
你好,以史為鑒可知興替,高中歷史橫跨多個領域該怎麼才能記得住。我認為歷史是有趣的,歷史是值得記憶的,我們不能忘了歷史,但是歷史涉及到的知識確實橫跨很多領域。比如歷史與地理位置有關,與科學知識有關,與政治有關等等。那麼怎麼樣的方法更容易記住高中的歷史,我認為要把歷史分成幾個不同的朝代來記。
有歷史的文物
高中的歷史主要講的是重要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並不難記,要根據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記。而且我們一定要對歷史感興趣,有興趣做一件事情就會更專注,更投入地做。沒興趣強迫你去記,那樣的記憶是很淺的,所以一定要熱愛才能記住。
❼ 怎麼學習高中歷史
第一部分:學會學習
隨著人類向信息社會的邁進,教育面臨著重大變革,學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一個全新的學習時代就要到來。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斯認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再三強調,一定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同一個問題——學會學習。這是時代對青年學生提出的新要求。那麼,怎樣學會學習呢?
首先,同學們一定要樹立自己是學習的主體的學習觀念。
一個不容否認的常識是,學習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在學。因此,作為學生,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性,不要一味依賴教師,而應該在教師的「教」中主動構建自己的「學」,取人所常,為己所用。
其次,同學們應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養成了好的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象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古往今來的大量事實也表明,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智力,而是取決於他是否具備良好的習慣。因此,我們必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校的學習中,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包括預習習慣、上課習慣、復習習慣等基本環節。
預習是首要環節。預習的目的在於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個總體了解,以便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集中精力解決好新課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學習新課前必須預習。預習時要認真仔細地閱讀新課內容,對照注釋或例題,參考課後練習題。預習時要讀懂詞句,聯系有關知識,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難點,劃出生字新詞或概念。預習時要邊讀邊記,把疑難問題注在書上或筆記本里,為上課作好准備。課前預習中如果發現有與新知識相關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舊知識時,應先回頭來重溫舊課,並弄懂舊知識。良好的預習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堅持每天預習。在預習的時候,應做到看、做、思結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預習僅當作任務完成,而要將它作為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來看待。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邊看書,邊用筆在書上進行「圈、點、勾、畫、批」。圈點的過程,就是提煉重點的過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上課的時候,課前准備好需用的課本、筆記本、作業本、工具書及學慣用具等。上課時要認真專注地聽老師講解和同學發言,要積極思考,課堂上回答問題和討論問題,都要積極踴躍,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要記課堂筆記,記學習要點,要記得正確、完整。把自己自學的心得和老師對新教材的闡述加以對照比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認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若有疑問,可以及時提出或課後探討。
課後要進行及時的復習。復習分為三種:平時復習、階段復習和總復習。不同的復習有不同的目的與要求。
平時復習,其目的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新知識,因此平時復習必須做到及時,整理、修改、補充課堂筆記,深化和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記憶。對重要的知識,要經常復習,牢固掌握。
階段復習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識條理化、結構化。對單元、章節知識的復習鞏固,復習時要進行知識歸類,把握重點,新舊聯系,融會貫通,在階段復習時注意養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復習的目的是對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所學的知識全面復習鞏固,因此復習時要對照大綱教材的要求,根據復習時間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查漏補缺,解決疑難,達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復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復習,還應包括學習方法的回顧和總結。通過學習方法的不斷總結和完善,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最後,學會學習,關鍵在於學會如何讀書。
讀書之前,大家應該對「書」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拿高中歷史教材來說,從形式上講,它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目錄和大事年表。目錄是各章節知識的總綱,大事年表是簡明的大事記,這是全冊課本的總體知識框架,應從宏觀上把握。②每章開頭的「引言」。「引言」主要說明本章內容的歷史背景和本階段的時代特徵和本章內容的特點。③正文內容(大字)和閱讀內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課文的主體,是考試命題的依據,屬於必須掌握的內容。閱讀部分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或是對正文內容的補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內容的過渡,或是正文的展開性敘述等等,應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資料。應聯系課文內容加以分析,可培養思維問題的能力。⑤表格、圖畫。要弄清其與正文的關系,安排這圖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思考題和練習題。思考題是高層次的練習,練習題是基本的作業。⑦學術爭鳴。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膽質疑,養成求知的好習慣。
就歷史知識而言,歷史知識可以分為歷史背景、歷史經過、歷史影響等。
歷史背景又可分為動機、條件和原因。原因又分為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內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歷史經過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政黨、團體、階層、階級、事件、現象、著作、制度等。
歷史影響包括結果、性質、功績、經驗、教訓、意義等等。
歷史知識還可分為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特徵、歷史線索等。其中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歷史概念。
歷史概念是以歷史理論為指導,對歷史現象進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實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著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由於歷史知識是由眾多有聯系的歷史概念所組成,因此,形成並掌握歷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歷史知識的關鍵。
另外,大家還要學會自學歷史課本。
一般來說,自學歷史課本應包括以下幾個程序:
一、逐段寫出小標題。知道各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麼,並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寫出教材要點提綱。逐段找出知識點和層次結構,進行適當加工,形成提綱。
三、找出教材的內在聯系。就是要搞清歷史的發展是怎樣一環套著一環,搞清它的發展線索,形成一個系統結構。
四、總結基本觀點。通過以上步驟,總結出一些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五、找出必須記住的內容並設法記牢。什麼是重要的歷史內容,就是歷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六、對教材做出評價。這是對讀書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於讀書的標志。盡信書不如無書。課本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應該大膽質疑。
回答者:lienhao2004 - 助理 二級 11-11 13:48
❽ 高中歷史該怎麼學習
第一抄:是勤奮(多看、多記、多背)襲
第二:方法
1、可以歷史線索為主線進行串聯:如朝代、年代等
2、可以通過專題,比如說:不同朝代時間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異同
3、以地域為板塊,如西藏的歷史在唐、明、清的歷史及其關系方面的比較
4、記憶的方法主要有比較記憶、反復多次記憶、表格記憶(腦子里形成一張表分類填表)、口訣記憶法,如:清朝10帝王自1644年開始(順康雍乾
嘉道咸同
光宣
前期中期後期就區別開了)、還有怪誕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等
5、萬萬不可忽視地圖和照片之類的,特別是現在的綜合更是這樣很容易將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反正我覺得是相當重要,要是沒有這個方法我也考不了262分的文科綜合,呵呵!
第三:持之以恆(高三的時候我就是每天早上到學校花園內大聲朗讀,在讀書之前就回憶以前復習過的的,忘了就專門再次復習,到後來忘記的越來越少,基本上合著書就知道每一頁上面有什麼內容了)
但是你要切記,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要適合自己的方法,你可以了解別人的方法後,在結合自己的實際慢慢摸索,相信你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的學習方法
❾ 怎麼能學好高中歷史啊
要學好高中歷史,還需要一定歷史理論的學習。高中歷史比初中歷史的難度提高了一個層次,注重歷史的前因後果,加強了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而在這其中就蘊藏著歷史理論。關於高中歷史學習方法,推薦可以去『李曉鵬博客』看看,此人曾經是高考狀元,對於歷史的學習很有心得,下面我把在他博客里看到的一段關於高中歷史的學習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預習是首要環節。預習的目的在於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個總體了解,以便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集中精力解決好新課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學習新課前必須預習。預習時要認真仔細地閱讀新課內容,對照注釋或例題,參考課後練習題。預習時要讀懂詞句,聯系有關知識,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難點,劃出生字新詞或概念。預習時要邊讀邊記,把疑難問題注在書上或筆記本里,為上課作好准備。課前預習中如果發現有與新知識相關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舊知識時,應先回頭來重溫舊課,並弄懂舊知識。良好的預習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堅持每天預習。在預習的時候,應做到看、做、思結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預習僅當作任務完成,而要將它作為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來看待。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邊看書,邊用筆在書上進行「圈、點、勾、畫、批」。圈點的過程,就是提煉重點的過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上課的時候,課前准備好需用的課本、筆記本、作業本、工具書及學慣用具等。上課時要認真專注地聽老師講解和同學發言,要積極思考,課堂上回答問題和討論問題,都要積極踴躍,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要記課堂筆記,記學習要點,要記得正確、完整。把自己自學的心得和老師對新教材的闡述加以對照比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認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若有疑問,可以及時提出或課後探討。
課後要進行及時的復習。復習分為三種:平時復習、階段復習和總復習。不同的復習有不同的目的與要求。
平時復習,其目的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新知識,因此平時復習必須做到及時,整理、修改、補充課堂筆記,深化和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記憶。對重要的知識,要經常復習,牢固掌握。
階段復習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識條理化、結構化。對單元、章節知識的復習鞏固,復習時要進行知識歸類,把握重點,新舊聯系,融會貫通,在階段復習時注意養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復習的目的是對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所學的知識全面復習鞏固,因此復習時要對照大綱教材的要求,根據復習時間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查漏補缺,解決疑難,達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復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復習,還應包括學習方法的回顧和總結。通過學習方法的不斷總結和完善,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最後,學會學習,關鍵在於學會如何讀書。
讀書之前,大家應該對「書」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拿高中歷史教材來說,從形式上講,它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目錄和大事年表。目錄是各章節知識的總綱,大事年表是簡明的大事記,這是全冊課本的總體知識框架,應從宏觀上把握。②每章開頭的「引言」。「引言」主要說明本章內容的歷史背景和本階段的時代特徵和本章內容的特點。③正文內容(大字)和閱讀內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課文的主體,是考試命題的依據,屬於必須掌握的內容。閱讀部分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或是對正文內容的補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內容的過渡,或是正文的展開性敘述等等,應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資料。應聯系課文內容加以分析,可培養思維問題的能力。⑤表格、圖畫。要弄清其與正文的關系,安排這圖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思考題和練習題。思考題是高層次的練習,練習題是基本的作業。⑦學術爭鳴。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膽質疑,養成求知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