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了解苗族的歷史及來源,有沒有這樣的書籍或簡單的介紹一下苗族的起源。
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版,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權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和朝廷的追殺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暴露予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現在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
『貳』 苗族的歷史
【苗族族稱的起源】苗族族稱古老,最早見於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蠻」、「荊蠻」、「五陵蠻」等稱呼。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苗族的自稱,在湘西地區的苗族稱「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區稱「卯」、「猛」或「蒙」等。「猛」或「蒙」,黔東南苗語意為「樹心」,傳說楓樹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媽媽),「妹榜妹留」才生苗族遠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稱。局部地區稱為「嘎鬧」,意為烏,或許是古代烏氏族圖騰的遺跡。歷史上,曾按其服飾、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稱。1949年以後,統稱為苗族。?
關於苗族族源,與早在四千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的被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有聯系。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與苗族有親緣關系。有人認為古代三苗與苗族有淵源關系。有人則認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此外,還有驩兜說、夜郎說、巴郡南郡蠻說、盤瓠蠻說、武陵蠻說等。
近年來,有人提出傳說時代的蚩尤、唐虞夏時代的三苗、殷周時代的髳、春秋戰國時代的荊蠻、秦漢時代的黔中蠻或武陵蠻,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內,是苗族先民在歷史上不同時代的不同名稱。
總之,根據史籍記載和傳說,苗族先民殷周時代已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帶生息。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荊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動。秦漢時,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區定居,小部分繼續遷徙到黔東南都柳江流域。嗣後,由於戰爭、飢饉、疾病流行、生育繁密、農田丟荒等原因而不斷遷徙。 [編輯本段]【苗族歷史上的五次大遷徙】根據專家的研究,苗族歷史上五次大遷徙的情況如下:
第一次大遷徙,是苗族先民以其發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帶,沿長江向東遷徙到長江中游的南北兩岸:南岸的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定居下來;北岸的達到江漢平原。在這里居住了很多年,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東的大遷徙,大遷徙的原因是遠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東遷徙,時間約在若干萬年以前(原始初民社會)。
第二次大遷徙,是苗族先人在長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後,人多勢大,號稱「九黎」,與南方的炎帝族發生矛盾,打敗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達黃河北岸。在這里又經過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這時誕生的蚩尤,聰明好學,勇敢善戰,後來成了九黎族的首領,製造多種兵器,軍事力量強大,與來其黃河上游的黃帝族發生武裝沖突。起初黃帝九戰九敗,後來聯合炎帝族等,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結果蚩尤戰敗被殺,身首異冢。從此九黎族的各部雖與黃帝族斗爭了很長時期,但終因群龍無首屢戰屢敗。這次由南向北的遷徙,時間約在4300—4600年之前(遠古到黃帝)。
第三次大遷徙,蚩尤戰斗失敗很久以後,九黎族的各部屬,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黎國;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隸,後來融合到漢族中去了;一大部分經過長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間,建立起三苗部落聯盟。這是由北向南的遷徙,時間約4200—4100年之前(黃帝到唐堯)。
第四次大遷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間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聯盟,又經過了長時間的休養生息,漸漸強大起來。唐堯很懼怕三苗、共工、歡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於幽州;放歡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強大的三苗部落聯盟從此分化瓦解。有部分人還逃到了東海,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個獨立的群體。只有被流竄到三危的一支,斗爭不止,直到夏禹時期才初步歸順,在三危山一帶居住下來。這次是分途遷徙,遷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遷徙;其中部分是向東遷徙;歡兜是基本未動,即從洞庭、彭蠡之間轉移到今湖南西部。時間大約在4100年之前(虞舜——夏禹時期)。
第五次大遷徙,這次遷徙是分途回歸。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是原來力量最強的一支。他們整體逃遷中屢遭武裝掠奪,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戰敗,一次次逃遷,從三危山出來,經過大雪山、渡過渾水河(黃河),朝著南風吹來的方向一步步遷移,過甘肅、青海,經產氂牛、駱駝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東北和黔西北這支苗人的遷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歡兜),都是近距離的遷移,即由崇山往東,曾達到今湖南常德一帶,又沿水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後來周王朝視為隱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蠻方」。到戰國時吳起發武力「南並蠻、越」,佔有洞庭、蒼梧等蠻、越之地。這支苗人被迫逃進武陵山區,剛發展強大一點,又遭到東漢王朝的一再進剿,又被迫「朝著太陽落坡的地方」逃遷,最後達到今湘西、黔東北、川東南和鄂西南一帶。這支苗人遷徙的方向是先向東、後向西。往東逃遷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沒有在東海岸邊長久定居,而是慢慢離開海邊,逐步往西歸遷。他們中間有的人(約在四千年前後)可能渡海去了日本。今天日本有的地方有許多與中國黔東苗族相似,甚至相同的文化現象。從黔東苗族《跋山涉水》的遷徙歌中可以看出,這支苗人的遷徙是沒有械鬥的和平轉移,他們從「就在海邊邊」的地方,由東向西,逐步回到原三苗部落聯盟的住地,經過一段時間,為了「尋找好地方」,又由洞庭湖溯沅水遷移到五溪地區,再沿巫水進入南嶺走廊,經越城嶺北麓到今廣西融水(大苗山),再往北達到今黔東南地區。這支苗人的遷徙方向,大體是由東向西。上述三支苗人的這次遷徙時間,大約在1200年以前(約從周到宋時期)。
除以上幾次大遷徙外,還有很多小遷徙,但宋代前後,絕大部分苗人都先後到現在的居住地域定居。但元、明、清各代的統治者仍不斷「進剿」,湘西、黔東南等地的苗民四處遷逃,但都不離開湘西、黔東南和川黔滇地域。
總之,歷史上苗族的遷徙,經歷了很多地方,歷盡了千辛萬苦,直到十九世紀(近百年)才定居下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才過上民族平等、安居樂業的生活。
『叄』 苗族的起源與來歷
苗族歷史文化悠久,早在4千多年前,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游以南地區,居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其中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里就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內。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故與苗族可能有親緣關系。有人認為古代三苗與苗族有淵源關系。也有人認為現在的苗族可以溯源於殷周時代「髳」人。此外,還有驩兜說、夜郎說、巴郡南郡蠻說、武陵蠻說等。有關苗族族源問題的各種爭論在史學界中至今尚未定論,但是已有足夠的史料可以證明的是,早在兩千年前的秦漢時代,苗族的祖先已經聚居在至今還是他們比較最集中的湘西、黔東這個當時稱作「五溪」的地區。歷史上稱居住在這一地區包括苗族祖先在內的少數民族為''''五溪蠻」成「武陵蠻」。後來他們陸續向西遷徙,才逐漸形成現在的分布局面。 苗族起源於黃帝時期的「九黎」,堯舜時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黃河中下游的一個部落。後與黃帝部落發生戰爭,失敗後退入長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堯、舜、禹為首的北方華夏部落與「三苗」發生戰爭,「三苗」被擊敗。從此,「三苗」部落分崩離析。
「三苗」失敗後,一部分被驅逐到「三危」,即今陝甘交界地帶,後又離開「三危」向東南遷徙,經過很長時間逐步進入今川南、滇東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後來西部方言的苗族;留在長江中下游和中原的「三苗」後裔,其先進的部分逐漸與華夏族融合。其發展較慢的部分,商周時被統稱為「南蠻」,居住漢水中下游的,被稱為「荊楚蠻夷」。後來,荊楚蠻中先進部分逐浙發展成為楚族,建立楚國;後進的部分,繼續遷入今黔、湘、桂、川、鄂、豫諸省毗連的山區,成為今日東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
自秦漢至南北朝時期,苗族的分布更廣。東至淮河流域,西到今四川大部分地區及貴州中西部,即當時的巴蜀、夜郎、牂牁,縱橫數千里,而以今之湘、鄂、川、黔四省邊區最多,是當時全國苗族分布的中心。其中又以黔中(今川東南及黔北邊境)、武陵(今湘西、黔東之大部)兩郡較多。在武陵郡中,又以沅江流域的苗族最多,是當時所謂「五溪蠻」的主體民族。漢代遷入黔西北的苗族,在彝文《夜郎竹王》中就有記載,不過人數很少。遷入貴州中南部的苗族,從近幾年貴州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地區發掘的許多苗族岩洞葬的研究中得知,大致始於兩晉之時。近幾年來的民族調查,發現這一帶有些苗族追述族譜長達五十多代人,與上述考古材料相近。
唐宋時期,苗族的分布有較大的變化:一方面是漢水中下游以東至淮河流域的多數苗族已逐步漢化而消失;另一方面是移入貴州的苗族進一步增多,逐步成為全國苗族分布的中心,同時開始進入雲南(滇東北除外)。據彝文史籍記載,唐代長慶、大中、咸通年間,雲南南詔軍隊數次侵擾播州時,曾俘掠了數萬苗族和仡佬族到雲南作奴隸,說明當時黔北苗族相當多。貴陽以西至鎮寧、關嶺、貞豐一帶,晉代時設牂牁郡,為大姓謝氏世襲統治。到了唐代,牂牁分裂為東西二部,其部民遂被稱為「東謝蠻」和「西謝蠻」,元明兩代則稱作「東苗」和「西苗」。在黔南惠水、長順直到黔桂邊境,近幾年發現了許多苗族岩洞葬,經鑒定,除部分是魏晉南北朝的以外,大部分都是唐宋至明代的遺物。
這一時期,「苗」的稱呼在唐人樊綽《蠻書》、宋人朱輔的《溪蠻叢笑》和《宋史》等書中已開始出現。貴州已逐步形成全國苗族分布的中心,不過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當時這一情況並不為人所知。
從元明到清初,由於封建王朝大力經營西南,在各民族地區逐步設流官治理,對各省具體情況的了解進一步深入,貴州苗族很多的事實遂漸披露於世。又由於湘西、鄂西、川東苗族的大量漢化,於是貴州作為全國苗族分布中心的地位就更加突出。人們根據苗族居住的地理環境,以及苗族各部分服飾顏色、式樣的不同,分別將其稱為高坡苗、平地苗、長裙苗、短裙苗、紅苗、黑苗、花苗、青苗、白苗等,名稱多至數十種,因而有「百苗」之說。
『肆』 幫我介紹一下苗族的起源和歷史
據苗族「古歌」和史書記載,苗族的族源和遠古時代的「三苗」、「南蠻」有著密切的關系。距今五千多年前,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和黃河下游一帶,古人經過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過艱苦的勞動,逐漸形成部落聯盟。這個部落聯盟叫「九黎」,以□尤為其首領,他們藉助優越的自然條件,不斷開拓創新,生產力日益得到提高,社會經濟發展較快,一躍成為雄踞祖國東方的強大部落。與此同時,以黃帝為首的另一個部落聯盟,也興起於黃河上游的姬水,並向黃河下游發展。和「九黎」發生沖突。最後在逐鹿(今河北省逐鹿縣)將九黎打敗。戰敗後的九黎其勢大衰,但他們還據有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廣闊地區,自然優勢仍然為之所佔。到堯、舜、禹時期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聯盟,即史書上所說的「三苗」。「三苗」經過後來的發展壯大,可謂人多勢眾,又據有洞庭、鄱陽諸湖和汶山、衡山等地理方面的優勢,實力非常雄厚,曾和堯、舜、禹為首的部落聯盟進行過長期的抗爭。
到商、周時期,「三苗」的主要部分仍在長江中游地區與其他民族一起被稱為「荊楚」。有時也被稱為「南蠻」。後來荊楚的社會日漸強盛,發展成為春秋戰國時「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國主體居民。這不難看出,「九黎」、「三苗」、「南蠻」(荊楚)之間有著一脈相承的淵源關系。而且都包括有苗族的先民。
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中。由於部落之間的相互戰爭,導致了苗族大幅度、遠距離、長時期地處於遷徒狀態之中。遷徒方向,先由東向西,其次由北而南,至於小范圍內的局部移動則是多向性的穿插。苗民每搬一地,多則三五年,少則一二年,就這樣在群山中輾轉,像流沙般地慢慢滲透到全省的大部地區,有的直至越出國界,進入東南亞。這種長時期的流動,在其他民族中是罕見的。苗族遷入雲南的時間,最早是在唐代,大量遷入則是在明、清以後。
『伍』 中國苗族的祖先是誰
你知道五胡亂華嗎?哪五胡你知不知道?其實苗瑤這些少民都是後來開荒的客家人,身份證上雖然寫的是苗族,血液里流的是楚國漢人的血液,流的是中華民族的血,幾千年哪裡沒有恩怨?唐宋兄弟都互相殘殺是吧,歷史上打來打去你研究清楚嗎?
苗族人從善祭奠自己的祖先,信仰大自然,那不是重道嗎?巫術道術漢苗都有,其實就是同宗同源,苗族人也包粽子,劃龍舟,有三月三,都是屈原楚國南蠻的後裔,其實不是蠻而是高辛帝之後裔,都是中華民族兒女,其實就是客家人變成的所以說客話,不要把現在的漢族與客家人混為一談,今天綠眼黑皮膚的人也許他身份證上寫的是漢族,其實跟客家漢人一點聯系都沒有。
然而,有些人把國內的苗侗布視為外族?你是不是傻子?五胡怎麼亂華的?大家有一樣的信仰,都是黃皮膚黑眼睛,哪裡來的外族,看長相就知道!你去和回回對比看明顯不一樣?不要影響民族團結,都是同宗同源,不要把金發碧眼的色目人當你先人。
所以為什麼文化要自信,不要聽人雲亦雲,真理擺在面前,皮膚,信仰,文化同宗同源,叫一聲同胞,不要互相攻擊,不要相互殘殺!北方有匈奴呢,還有洋人,不要抱著封建王朝的思想嘛,要不然大家幾個土著人就要像印第安人一樣完蛋,文化要自信,要民族團結。
五胡怎麼亂華的?就是各族不團結,老是分家,讓人家佔了便宜。
苗族是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但苗族的歷史發展十分緩慢,在現代苗族的文化和習俗中仍保留了許多十分古老甚至原始的成分。在研究古代苗族的文化時,必然要聯繫到楚族文化的關系,並進而追溯苗、楚的淵源關系。對於古史傳說時代南方的各氏族或部落之間的淵源關系,歷來爭論不休,史籍記載也撲朔迷離,不易分辨。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這些氏族或部落的活動范圍大體相同,主要在殷周之世的荊蠻之地。荊蠻,乃以荊州的地名而得名,泛稱居其地之各部落的民族。共同的生活環境,使他們產生共同的文化特徵是不足為奇的。因此,荊蠻地區的楚民與長期生活在這一地區的苗族先民,在文化上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特別是楚建國之後,成為我國南方各族融合中心,強盛時曾統轄南方綿亘千里的疆土,群蠻、百濮、粵、群舒、庸、糜以及夜郎。滇、吳、越等古代諸族,皆受其統治。在風俗習慣以及文化上相互影響。因此,我國南方的現代民族,特別是苗族中,尚有不少楚文化的特色遺留下來。
上古中華部落集團
在中國,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夏商周三代是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生和發展時期。這三代的文明,奠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傳統。正當夏商周三代文明在黃河流域發生和發展時,長江中下游也發展起了農業文化,它同黃河流城一南一北,同時發展著我國的原始文化。而苗族的先民都是創造這一地區文化的始祖。
從考古學類型來說,楚文化與大溪文化、屈家嶺文以及相當於龍山文化階段的青龍泉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據考古發現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類型繁多,極其復雜,它表明在這一地區多民族居住的特點。同時也表現了文化上的創造和交流十分興旺以及在各古代民族形成自身的燦爛文化過程中互相滲透的現象。
開天闢地
苗族與楚國的文化遺跡
苗族與楚族先民的古代分布,主要在長江中下游廣袤地區。據考古資料證明,長江流域存在不少農業部落遺址,如湖北鄖縣青龍泉、京山屈家嶺、巫山大溪等遺址,有大量的生產工具和稻種等出土,另外還石斧、石錛、石鑿、網墜、魚鉤、箭鏃、紡輪等漁獵工具。此外,新石器文化的湖南澧縣和常德西部白馬湖以及四川眷井溝和湖北宜昌楊家灣等地遺址,文化上與之有著密切關系。屈家嶺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祖」是一種對男性生殖器崇拜習俗的反映。屈家嶺文化與龍山文化相近,同屬父系氏族社會時代的遺址。與荊楚地區湖熟文化中用穿孔的龜甲保護男性生殖器的葬制,以及在苗族祖先崇拜的祭典中所表現的對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一系列活動等,都具有相同的文化特點。楚族、苗族的葬制多為土葬,但在山區亦有利用崖洞作墓葬的習慣。如1980年在江西貴溪縣滬溪河畔發現了一批戰國崖葬的楚墓。墓里有37具棺木和大批文物。崖葬墓在苗族居住的黔西北、黔東南,黔北等地也有發現。懸棺葬,多葬生前有影響的苗人。黔西北兩種葬式都有發現。有一座崖墓葬曾發現過十多具棺木的苗族墓,與瀘溪河畔戰國崖墓葬有類同之處。
苗族懸棺
苗族與楚國的兵器比較
苗族先民「不畏猛毒,出入持刀,負弩,農隙即以漁獵為事」。苗族的刀和弩是生產工具又是武器,很早就已自製。相傳,苗族人民當男嬰出世後三天,即稱其體重,並按重量將親友饋贈或早已儲備的生鐵冶煉後埋於土中。每年生辰之日取出再煉,年復一年,直到十五六歲時才將鐵打成佩刀帶在身上,謂之「苗刀」。因久煉成鋼,質地堅固。這種刀的外形與楚國出土的刀相似。苗族使用的弩,與楚國的弩也極相似。弩的產生,原出於楚。據說是出自孤父,後來傳至楚琴氏,再向外傳。在長沙發現很多弩機,可證楚地乃生產弩的基地。
貴陽地區苗族弓弩
苗族與楚國的鳳鳥圖騰崇拜
鳥圖騰崇拜,是楚與苗族先民的共同特徵。楚人崇敬鳳、鸞。有人認為鳳凰就是祝融的化身;《白虎通·五行》記載:祝融者……其精為鳥,離為鸞。也有人認為:驩兜也為鳥名,驩兜即驩頭,又作驩兜,也稱丹朱,古文作鴅熠。《尚書》注雲:鴅應為鵬。人面鳥喙而有翼」就已說明驩兜的鳥圖騰崇拜。圖騰的產生,一般與其始祖有關。原始人深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植物或無生物有親緣或其他特殊關系。該物即成為該氏族的圖騰或者是保護者的象徵,並受到全氏族的崇拜。苗族人民認為自己的始祖是洪水泛濫時兄妹婚配而繁衍的後代,其中又提出了卵生的始祖傳說。特別是在黔東南地區流行的《十二個蛋》、《楓香樹》、《妹榜妹留》或《蝴蝶媽媽》等古歌里,提到了巨鳥「科啼」、「樂啼」卵生天地和「繼尾」、 鵲宇」,或「基宇」孵卵繁衍苗民的經過。至今苗族在衣服,裝飾(頭飾、首飾)以及刺綉花紋等工藝造型上仍多以鳥為主題。
苗族錦雞舞
黔東南婦女盛裝戴各種頭飾或者其他飾物,其中有一種類似展開的孔雀式的銀角或鳥形頭飾,每根角端還綴上一束羽毛。男子多以羽為頭飾插在頭上。六枝的苗族男子用錦雞尾羽一束二三尺長插在頭上,一般用一根白色雞毛。現在,男子多短發,不戴頭帕對也將羽毛插在蘆笙上作為裝飾。鳥圖騰崇拜在服裝上也有不少跡象可尋,如黔中地區苗族婦女的飾物一一背牌,就有表示「雀鳥眼」和「鳥翅膀」的挑花圖紋,「鳥翅膀」正好在雙肩部位。黔東南和大苗山有用白色羽毛飾邊的「鳥衣」,以及各地苗族婦女的白褶裙,展開後就象孔雀開屏。苗族鳥圖騰崇拜在口耳相傳的古歌或民間故事中更是屢見不鮮,此處不再贅述。至於楚族的鳥圖騰崇拜,不少出土文物有所反映。
楚國服飾
江陵縣望山一號墓(戰國時代的楚墓)出土了彩繪木雕小座屏和木雕彩漆雙鳳虎座鼓,就有明顯的反映。小座屏全器長51.8厘米,高15厘米,厚僅3厘米,卻雕有蛇、蛙、鹿、雀(或鳳)等五十五個動物,構成一幅互相爭斗的畫面。圖象布局對稱,若從中間分開,兩側為相同畫面。圖象以背身向下俯沖呈啄蛇狀的鳥(或雀、鳳)為中心,下面有兩條蟠結成一團的蛇,蛇頭伸向兩面,咬住兩只奔武梅花鹿的前肢。兩邊各有兩復鳳,咀唧蛇,爪攫蛇。兩側匯合的雙風共唧一蛇,雙爪攫二蛇。座屏底座和兩側邊框上都有動物(主要是蛇)浮雕。有的蛇正伸頭咬住欲逃的蛙。整個圖象以鳥(或鳳或雀)為中心,它是唯一的勝利者。雙風虎座鼓是形象對稱的一對鳳凰足踏虎背。雙鳳的身上系著一個雙面鼓。雙鳳踩在虎背上仰首高嗚。得意非常,而猛虎卻馴服地卧在下面,任鳥在背上踩踏.從圖騰角度分析,兩件文物構成了鳥圖騰與蛇與虎圖騰爭斗的勝利。這是楚國強盛歷史的真實寫照。原始社會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很多,但在同一地區居住的氏族,同為鳥圖騰崇拜,其關系非同一般。
楚國鳳鳥鼓
苗族與楚國的巫文化
楚文化,一般指楚建國後之文化。但是,楚國的巫官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它繼承了九黎與三苗的巫教。古史傳說時代的顓頊可能是蚩尤部落的一個大巫或宗教主,在蚩尤戰敗後曾歸附於黃帝部落。當時,被黃帝征服的九黎族仍信奉巫教,雜拜鬼神。於是,黃帝便命顓頊逼令其原九黎部落順從黃帝的教化。嗣後,三苗延續了九黎的巫教。據《呂刑》載: 「三苗昏亂,相尚聽於神」。楚人繼承了巫教,盛行巫風,祭祀鬼神。巫師行術,必用巫歌、唱禁咒辭。古藉上對荊楚地區祭鬼活動的記載甚多。在《楚辭》中也有不少記述。王逸《楚辭章句》:「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漢書·地理志》載:「楚地……信巫鬼,重淫祠」。《隋書·地理志》記載: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顧炎武也說:「湘楚之俗尚鬼,自古為然」。後來居住這一地區的苗族也是如此,據湘西《永綏廳志》記載:統計苗族祭鬼活動有七十堂之多。另記載:苗族在農暇時漁獵所得,也要先祭鬼而後食。苗族有謂36神,72鬼之說,但實際上認為鬼神無處不在,無所不有,信奉萬物皆有靈都可附有鬼神。更由於無力對抗疾病和災難,只有祈求於鬼神。苗族覡辭連巫師也不甚了了.可見覡神辭門類甚繁,多達百餘種,用對偶句唱述。與《楚辭》用於祭祀的《九歌》有相似之處。楚國的《九歌》是屈原把楚國民間祭祀時由主祭和巫師所唱的迎神和送神等祭歌加工改編而成的。苗族的一些覡辭可能就是屈原所作《九歌》的一部分原型。苗族覡神辭的內容有用於祭祀祖先的,如接龍、椎牛、椎豬、吃牯臟(鼓社)。有驅邪祛病的敕水咒以及盟誓洗心、早魃求雨、擇吉占卜、相命等。 《楚辭·招魂》與苗族的招魂巫辭也有相似之處。
楚國壁畫
苗人與楚人的尚武精神
楚人與苗族同有尚武精神。楚人認為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恥辱,死後見不得祖先。因此有楚好戰之說。這與古代蚩尤「尚利好殺」嗣後被人們視為「戰神』』的傳說不無關系。與苗族的「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也有些相象。苗族尚武,一是傳統文化影響,一是出於自衛。歷史上千百次的征討和反抗,促使苗族人民世代相傳習武之術,其中不乏楚之遺風。武術,又稱國術,是中華民族健身護體之術。歷史上各民族間的爭斗,加強了武術之發展。現在很難區分那些套術創始於哪個民族。但現今苗族的武術,仍具有自己的特點。
芭莎苗族
苗人與楚人的神話傳說
楚國奉女媧為開天闢地之神。苗族則傳說伏羲女媧是兄妹,為洪水泛濫後僅有的倖存者,人類就是由他們兄妹繁衍而來。有關女媧的事,殷周時尚不多聞。到了戰國時期,也就是楚國強大時期,廣為流傳,大概是由於楚國的擴張而廣泛傳播,成為後來漢族和其他許鄉少數民族的人類起源故事。有關伏羲的傳說最早載於《易系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包犧氏即伏羲。名字的稱呼形式與苗族相同。苗族稱男人時前面常常加一個「p044」(黔東南舟溪話),或「p035」(養蒿話,音譯為「包」或「膊」,意為兄或哥)。苗族至今還存有祭祀祖先時使用的始祖兄妹的木雕像,雖然各地苗族對兄妹的名字稱呼有伏哥伏妹、伏羲女媧、姜央兄妹、央公央婆、兩相兩芒(葫蘆兄妹)、儺公儺母等各有不同,但皆指同一始祖先。
伏羲女媧圖
苗族文學與楚國文學
楚人的文學與苗族的民間文學也有共同之處,特別是格式上有共同點。楚辭《離騷》用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屈原的《離騷》是「述已之始生,以至壯卜大,迄於將終……稱古帝、懷神山、呼龍虯」,放言遐想。有人說,屈原在沅湘之間九年,行吟澤畔,《離騷》之作是篇千古奇文,是他的代表作。楚辭體的詩歌,傳統稱為「騷體」,其特點是喜用古代神話和傳說,創作上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時常用楚國方言並運用了楚語的雙聲疊韻和重疊字。騷體詩較多地運用「兮」字來調節詩句的節奏或用作語助詞。運些風格特點與苗族口耳相傳的古歌幾乎完全相同。苗族韻《加》(最古老的一種詩歌),是苗族神話、史歌和故事匯集的結晶。《加》長達一萬多行,詩句中常有提問或回答,從開天闢地開始,人類起源,各種種自然現象的產生,民族遷徙和發展……內容豐富,活潑動人。在其內容方面,則與楚辭《天問》有相似之處。《加》的開頭便提出「哪個生來最早啊?」慢慢追間到苗族傳說的姜央、修紐、火耐、剖帕、府方等,一直唱到「霧罩生白泥,白泥變成天,霧罩生黑泥,黑泥變成地」。「天和地相粘,地和天相連。兩塊厚東東啊,相連在一起 ….」
楚國服飾
《天問》全篇長三百七十四句。主要內容是針對宇宙未形成以前和形成以後天地之間的各種自然現象,神話傳說、歷史事實等提出一百七十二個疑問。先從宇宙問起,然後就天上的日、月、星、辰發問,再就地理知識發問。從古代的傳說和歷史一直問到楚國。全篇層次、條理非常清楚。苗族的《加》與之有相似之處,可能是其原始素材之一。楚辭的《九章》,屈原被放逐時的作品,也有不同認識,若按舊的排列則為《惜誦》、 《涉江》、 《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頌》、《悲回風》,其中《涉江》一說為屈原被放逐,過長江、洞庭湖到漵浦路上所作。從鄂渚(武昌)到漵浦時,而舍舟陸行,從枉渚到辰陽,叉復東至漵浦。一路之上,除重敘詩人的政治理想,還描寫了一些景物,用楚國方言、地名,如鄂渚、沅、湘、方林,枉渚、辰陽、漵浦等。楚方言如「運」即轉, 「長鋏』』即長劍, 「辛夷」即木筆,「壇」即中庭等。其中還有些楚方言,如「亂曰」苗語意為』「論」或「論是非」,《離騷》與《九章·涉江》等篇都有「亂曰」 作詩句的結語,譯成白話文時一般譯成「尾聲」,可能不妥。按苗語的含意應譯成「論日」、「按道 理說」較妥。
屈原
又如《懷沙》的「沙」用漢語解很難通,但用苗語譯成「歌」 (湘西苗語「沙』』為「歌」),《懷沙》即 抒發心中索掛懷念之歌。除此之外,楚辭的《九歌》,應 該是楚國的民間宗教舞歌,王逸在楚辭章句里說: 「九歌 者,屈原之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佶鬼而 好祀,其祀必作歌樂鼓舞以乘諸神。屈原放逐,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此作九歌之曲」。朱熹在楚辭集注中說: 「原既放逐,見而感 之,故頗為更定其詞,去其泰甚」。王逸或朱熹的注釋,都說明《九歌》是集民間祭祀歌之精華。苗族先民的祭祀歌中,除祭祀祖先和對世界萬物溯源外,有一些內容是表示人 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嚮往,或對愛情的追求,戀愛中的歡樂與痛營等等與生活結合緊密的事物。在祭典或歡宴時,多由巫師主唱,有的稱為「酒歌」,邊喝酒邊唱歌,或者邊舞邊歌。《尚書·伊訓》稱九歌「恆舞於歌,酣歌於室」。《詩經》載: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九歌雖是巫歌,但其內容不全是歌頌神明的,還有不少人世間的故事,既和祭神有關,又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與神之間,由既歌且舞的巫覡來溝通。這些都與現今仍盛行於苗誒地區的祭祀活動相同。
百鳥衣
苗語與楚語的異同點
在楚辭與楚方言中,我們可以找到與苗語音義相似的詞彙。在《方言》一書中,揚雄對楚國荊揚之鄙稱呼兄為「膊」的原因未詳。其實,苗語對兄的稱呼就是「膊」或「包」「荊揚之鄙」乃苗族先民曾居住過的地區,此稱謂乃苗語無疑。此外,還有不少意義相同或相似的詞彙,如楚方言的「革「、」耆」 (音垢,意為老者),「孀」(音游)「惕」(音羊,意為遊玩),「戾」(音雷,意為到達), 」泄、戲」 (意為休息)「陂」 (音比,意為山), 「繳」(意為多)等,與苗語的音義皆相同。
苗族鳥形步搖
諸民族節日各不相同,有的經過互相影響逐漸統一,但有的則仍是某一民族固有的傳統節日。五月初五的端陽節,本來是荊楚人的浴蘭節. 《大戴禮記》日:「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楚辭》曰:「沐蘭湯兮沐芳華」,故謂之沐蘭節。又謂之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草懸於門上以解毒氣。這一天,競渡和競采雜葯。後來,成為紀念屈原投汨羅江,並以投粽子祭祀。苗族至今以五月五日為節,舉行儀式,喝酒踩鼓舞,龍舟競賽,向江水中投食等活動。現在幾乎全國都過端午節,有的以龍舟競賽作為主題了。此外,荊楚人於四月八為節,此日諸寺設齋,以五包香湯浴佛,有的迎八字之佛於金城,設幡幢鼓吹,以為法樂。是日,有求子者向寺閣供奉薄餅以祈子。苗族亦以四月八日為一大的節日,據說是紀念一位民族英雄,但也有其他說法。以湘西與黔中地區的活動最為隆重,有唱歌、跳蘆笙,鼓舞、體育活動等。四月八作為節日,古有荊楚,今有苗人慶之,只是度節原因各說不一。
苗族龍舟節
根據以上的論述,可以推想苗族先民不「楚族先民是遠時代同一部落聯盟的兩個部落。由於長期的共同生,產生了彼此相似的始祖傳說、圖騰崇拜和文化、習俗。後來楚族日益強盛,尤其在建國以後,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出輝煌的楚文化,其中不少是中華古代文化中的精華。近年出土的楚文物甚至使今人都贊嘆不絕。但是,苗族先民卻經歷了極大的歷史坎坷,不斷遷徙,對苗族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影響很大,居住地區極其分散,不能形成統一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由於苗族社會發展極為緩慢,至今尚保存著不少原始文化的殘跡。使我們得以藉此與楚族文化比較,探尋數千年前楚、苗先民歷史文化發展的軌跡。
大家都在搜
『陸』 苗族的由來和風俗習慣,支系劃分
來歷;苗族歷史文化悠久,早在4千多年前,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游以南地區,居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其中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里就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內。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故與苗族可能有親緣關系。有人認為古代三苗與苗族有淵源關系。也有人認為現在的苗族可以溯源於殷周時代「髳」人。此外,還有驩兜說、夜郎說、巴郡南郡蠻說、武陵蠻說等。有關苗族族源問題的各種爭論在史學界中至今尚未定論,但是已有足夠的史料可以證明的是,早在兩千年前的秦漢時代,苗族的祖先已經聚居在至今還是他們比較最集中的湘西、黔東這個當時稱作「五溪」的地區。歷史上稱居住在這一地區包括苗族祖先在內的少數民族為'五溪蠻」成「武陵蠻」。後來他們陸續向西遷徙,才逐漸形成現在的分布局面。 風俗: 苗族服飾反映了苗族歷史悠久、居住分散風俗多樣的特點,苗族支系與支系、縣與縣,易於寨與寨之間在服飾上都有嚴格區別。其服裝的主要色調亦不盡一致,所謂「白苗」、「黑苗」、「花苗」、「漢苗」等就是依據所著服色或服式而來的自稱或他稱,也有根據婦女的裙樣,稱為「長裙苗」和「短裙苗」的。 其實,同一種稱呼之嚴,不同地域的婦女服飾也各各不同。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帶的人,上著圓領開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鑲襯,內著白色衣,領圍胸襟露出白衣,額部以白巾交叉而纏,白巾上又纏黑巾,黑白分明;而鎮雄、威信一帶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長衣,下著縐褶花裙,凡領邊、袖口、圍腰都以五色絲線鑲綉,以寬約五寸,長達丈余的青黑布纏頭,突出的白色在於裹白布綁腿。 苗族服裝大多遍施圖案,刺綉、挑花、蠟染、編織、鑲襯等多種方式並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繚亂。尤其從刺綉圖往往可以尋出苗族的歷史和象徵意蘊,可謂是「有意味的形式」。例如,文山「花苗」,在其黑色圓領斜襟窄袖衣的領邊、袖肘綉有紅、黃、藍、白等花紋,紋路多呈花狀、江水狀,據說這些花紋象徵著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紅、綠波浪花紋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錯紋代表田埂,花點代表谷穗。祿勸、武定、安寧一帶的大花苗愛披加花披肩,上綉三道方形圖案,與苗族古歌上「格蚩尤老練兵場廣花三道」的說法正相符,所以,傳說它象徵古代的練兵場和令旗,披肩兩頭的花紋代表過去京城的城市和街道……這些服飾的來由,大多與上古九黎三苗與黃帝逐鹿中原,戰敗後從黃河流域退到長江,又退到雲貴高原的歷史有關。因而,苗族的衣裝圖案並非每個能織會綉的男女都可以隨心所欲地織綉,什麼地方飾什麼圖案,什麼圖案表示什麼,什麼身份年齡的人該飾什麼圖案,都有嚴格的規定。
苗族婦女大多佩戴手鐲、耳環,胸前有大項圈及銀鎖,有的在項圈與銀鎖上還垂下長短不同的銀質珠穗,顯得華貴富麗。
生活
相見先問姓為苗族交際習俗。青年男女之間第一次見面,按規矩首先應問清對方的 姓。若雙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稱,以禮相待,不能戲謔、對歌和跳舞。 若不同姓,可以戲謔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慮向對方求愛,末修眉才可用 言語歌聲探情示愛。打轉也是苗族交社會俗。苗族男子喜歡佩刀。生下男孩後,父母和親友要准備 一塊與孩子體重相等的鐵埋於地下。以後,男孩的每年生日,將鐵挖起來 鍛打一次。孩子長到16歲時,將此鐵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節日
趕苗場
為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敘永、古藺一帶。每年農歷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舉行兩次。關於趕苗場的起源,相傳是苗族人在一次起義失敗後形成的。官府不讓他們聯聚會。人們便以到場壩吹蘆笙娛樂為名,秘密聯系,後來逐漸演變為固定的節日。
贈帶節
流行於敘永縣下東一帶。每年農歷二月初五日舉行。屆時,方圓數十里的青年男女。如雙方中意,便可互贈腰帶,作為訂婚禮物。事後反悔者,可索回腰帶,解除關系。
羊馬節
流行於秀山縣龍池、石堤一帶。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舉行。屆時,人們殺豬宰羊,請客送禮,隆重慶祝節日。
趕秋節
流傳天秀山縣。每年立秋日舉行。屆時,人們從四面八方湧向集會地點,參加和觀看打鞦韆、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等活動。關於趕伙節的起源,傳說是古時候一個聰明的小夥子,為民尋找心愛的姑娘,便將一人坐的鞦韆改製成八人坐的鞦韆,吸引遠近的人們都來盪鞦韆。在鞦韆場上,他終於找到了心愛的姑娘。從那以後,每年秋天人們都要聚到一起盪鞦韆。年復一年,便形成為趕秋。
除夕洗腳
也是苗族節日習俗。每年除夕,各家去溪邊河畔挖來幾株葉片逆水的菖蒲,扯一些烏泡葉、桃花葉枝,晚上將它們放進鼎罐中煨一罐水。水熱後倒入盆中洗腳。
『柒』 求有關湘西苗族的起源與發展的相關知識,越詳細越好。時間越早越好
苗族族稱古老,最早見於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蠻」、版「荊蠻」、「五陵蠻」權等稱呼。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苗族的自稱,在湘西地區的苗族稱「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區稱「卯」、「猛」或「蒙」等。「猛」或「蒙」,黔東南苗語意為「樹心」,傳說楓樹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媽媽),「妹榜妹留」才生苗族遠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稱。局部地區稱為「嘎鬧」,意為烏,或許是古代烏氏族圖騰的遺跡。歷史上,曾按其服飾、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稱。1949年以後,統稱為苗族。
『捌』 苗族來源於何年代祖先是誰
)「『北京人』是漢民族祖先」這一學術界的共識正在遭到一位年青苗族學者的挑戰,他以確鑿的證據和科學的推理提出自己的嶄新觀點:50萬年前活躍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的「北京人」是苗族先民的祖先。 供職於廣西社會科學院的過竹在其近作《苗族源流史》中認為,5000年前在苗族先民著名領袖蚩尤所統領的九黎部落聯盟戰敗於涿鹿之前,整個華北平原都處於九黎部落控制之中。而漢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黃帝在做為勝利者入主中原之前,一直偏居西北陝甘一帶。 現代考古證明,距今大約50萬年前,在中國華北平原一帶出現了人類的祖先猿人。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裡發掘出古猿人化石,被命名為「北京人」,「北京人」約在距今5萬年前完成了由猿人向人類的進化,周口店發掘出的「山頂洞人」便是其代表。 過竹說,從人類地域學的角度來看,炎帝、黃帝在5000年前才進入華北平原一帶,與「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並無直系關系。 他因此提出,炎黃華夏民族的祖先在黃河上游,與中國西部80萬年前的藍田人有淵源關系;而苗族古代先民的歷史源頭,可以一直上溯到6000年前的河北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崗文化乃至18000多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和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 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段寶林教授評價說,過竹的「這種設想是新穎而大膽的,然而又是有根有據符合事理的。」 這位知名民俗學家、國際人類學「彼德獎」評委說,苗族歷史極其悠久,但苗族沒有文字,其歷史主要靠口頭傳說流存下來,要理清苗族歷史的脈絡,特別是其古史的源流,難度很大。他認為,過竹所著的《苗族源流史》是苗學研究的一個可喜的收獲。 在這部引起了學術界關注和爭議的著作中,過竹還提出了苗族先民對中華民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 這位年青的學者說,在蚩尤戰敗之前,由苗族先民和其他民族共同組成的九黎部落創造出了當時居世界領先地位的黃河文明和海河文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即是他們的傑作。蚩尤九黎部落戰敗之後,許多成員融合於炎、黃而共同建構漢族的前身——華夏民族,另一部分遺民南入江淮並在那裡重新崛起,形成三苗部族,並創造出著名的屈家嶺文明。屈家嶺文明和河姆渡文明一道建構了長江中下游文明的基礎。現代史學家共識,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是中華文化的兩大主源。 此後,三苗民族解體,一部分融入漢民族,另一部分繼續向南遷徙,在洞庭湖周圍定居下來,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部族——荊蠻,此後荊蠻中的楚族崛起,發展成為秦朝一統中國之前的楚國。楚國滅亡後,苗人繼續南遷,隋唐以後,苗族開始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群體在中國南方和西南生活,這一時期苗族開始以「苗」這一稱謂見於漢文史籍。 苗族今天分布在中國的湖北湖南兩省的西部、廣西西部和北部、四川東部和西南部、雲南東部和東南部以及海南等地,在寮國、泰國、緬甸、越南、澳大利亞、美國、法國、加拿大、阿根廷等國也有分布,人口共計1000多萬,其中中國有苗族70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