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美國歷史有哪些

美國歷史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02 23:49:19

⑴ 美國歷史有什麼特點

殖民時期以前:在兩萬多年前, 有一批來自亞洲的流浪者,經由北美到中南美洲,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約有2,000萬, 其中有大約100萬人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和美國中北部, 其餘絕大部分住在現在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 大約1萬年前, 又有另一批亞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 這是後來的愛斯基摩人. 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 他們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 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殖民時期(1607~1753) 1607年, 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 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 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後150年中, 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 定居於沿岸地區, 其中大部分來自英國, 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 18世紀中葉, 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 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 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 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獨立運動:18世紀中葉, 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 已有了裂痕. 殖民地的擴張, 使他們產生某種自覺, 自覺到英國的迫害, 而萌生獨立的念頭. 1774年, 來自12州的代表, 聚集在費城, 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 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 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 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 並接受處分. 1775年, 在麻州點燃戰火, 5月, 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 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 並發表有名的獨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 這也是最後致勝的要素. 1781年, 美軍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783年, 美英簽定巴黎條約, 結束了獨立戰爭.
組成新政府:革命的成功, 使美國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達他們政治觀念的機會. 1787年, 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 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 他們採取一項原則, 即中央的權力是一般性的, 但必須有審慎的規定和說明, 同時, 他們也接受一項事實, 那就是全國性政府必須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 此外, 為了防止中央權力過大, 而採取孟德斯鳩的均權政治學說, 即政府中設置三個平等合作與制衡的部門, 即立法、行 政、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調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權占控制地位.
向西擴張:19世紀初期, 數以千計的人, 越過阿帕拉契山, 向西移動, 有些開拓者, 移居到美國的邊界, 甚至深入屬於墨西哥的領地、以及介於阿拉斯加與加利福尼亞的俄勒岡. 開拓者勇敢、勤奮地向西尋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沖突:引起內戰的原因, 不單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問題, 還包括了思想上的沖突. 內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 對這個國家的存在, 作了一番考驗. 經過了這次考驗, 美國才步向一個中央集權化之現代國家的坦途. 南北之間, 為奴隸問題而起爭執, 南方在全國政治上的主要方針, 就在保護和擴大"棉花與奴隸"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 主要是製造業、商業和 金融的中心, 這些生產無需依賴奴隸, 這種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沖突都是由來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 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 另組政府, 北方則表示, 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1861年, 內戰爆發了, 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 打了四年, 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 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 1865年, 北方戰勝了, 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回復統一, 而且, 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
工業化與改革:19世紀初期, 美國開始工業化, 而內戰之後, 則步入成熟階段. 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 她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 機器代替了手工,產品大量增加. 全國性的鐵道網, 增進了貨品流通. 應大眾的需要, 許多新發明應市了. 銀行業提供貸款, 促成工商業經營的擴大. 故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 1914 年, 世界大戰爆發, 1917年,美國終於被捲入大戰漩渦中, 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在戰後的10年間, 美國的社會與文化可說是個無生氣、無感情, 屬於商人階級的10年. 據1929年統計, 居城 與居鄉的比率是56%∶44%, 這時舉凡現代生活的特色, 諸如汽車、電話、收音機、洗衣機, 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 戰後經濟呈現極度的繁榮, 原因有二, 一為政府不再干涉私營企業且有立法保護之, 二為新技術的帶 動. 雖然經濟成長很快, 但是基礎不穩.
不景氣時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大恐慌, 影響的不只是美國, 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 經濟大恐慌, 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 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 工廠商店關門, 銀行倒閉…… 一片蕭條. 1932年, 羅斯福當選總統, 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 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 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二次大戰, 才蘇醒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美蘇兩國, 關系日趨惡化, 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 加緊准備, 一如戰時, 這種狀態, 被稱為"冷戰".
1960年以來:美國歷史自1960以來, 許多方面仍是戰後發展的延續. 經濟方面, 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氣, 則仍不斷膨脹;從 城市移居到郊區的人口, 繼續增加, 1970年, 居郊人口超過了居城人口. 1960年初期, 黑人問題成為美國內部最主要的問題.
1960年代中期, 許多美國人開始不滿政府的對外政策. 此外, 由於工業的發展, 人口的集中, 60年代後期, 生態環境的污染廣受注意. 70年代初期, 由於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 是大恐慌以來, 最嚴重的一次.
70年代中期, 經濟一度復甦, 但到70年代未期, 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6年, 美國建國200周年, 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 1981年4月12日, 美國成功地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1985年, 里根連任總統。
2001年發生於紐約和華盛頓的「9.11事件」對美國及全球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次事件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美國政府對此次事件的譴責和立場也受到大多數國家同情與支持;全球各地在事件後都有各種悼念活動。該事件也導致了美國的外交政策集中於對付恐怖主義威脅。美國政府開始了反恐戰爭和行動,在2001年10月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後,又在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海珊的政權,建立了伊拉克臨時政府。

⑵ 美國的歷史有哪些

美 國 人 民 是 個 勇 敢 而 愛 好 自 由 的 民 族。 他 們 原 本 來 自 世 界 各 地, 是 許 多 不 同 的 文 化、 種 族 和 宗 教, 經 過 長 時 期 的 共 存 結 合 而 形 成 的, 漸 漸 他 們 以 身 為 美 國 人 而 自 豪。

17 世 紀 以 前, 北 美 廣 大 原 野 僅 有 印 第 安 人 和 愛 斯 基 摩 人 居 住, 但 經 過 百 余 年 的 移 民, 這 里 已 成 為 歐 洲 國 家 人 民 的 新 家 園, 而 其 中 最 主 要 為 英 國 人 所 建 立 的 13 州 殖 民 地, 這 13 州 殖 民 地 宣 布 脫 離 英 國 而 獨 立。 幾 經 協 商 與 改 革, 聯 邦 體 制 的 美 國, 於 法 國 大 革 命 前 夕, 正 式 登 上 世 界 舞 台。 早 期 的 美 國 很 歡 迎 外 來 的 移 民, 這 些 移 民 使 她 迅 速 地 成 長。 美 國 人 口, 在 1776 年 只 有 300 萬 人, 而 現 在 則 超 過 2 億。 在 人 口 迅 速 增 加 的 過 程 中, 新 的 生 存 空 間, 也 跟 著 不 斷 開 拓, 而 方 向 則 由 東 向 西, 拓 疆 的 先 驅 們 不 但 從 事 農 耕 畜 牧, 也 尋 找 礦 產 及 其 它 資 源。 到 了 20 世 紀, 美 國 不 但 已 成 為 世 界 強 國, 並 且 也 是 科 學、 技 術、 醫 葯 及 軍 事 力 量 的 先 進 國 家。

殖 民 時 期 以 前(1607 以 前)
在 兩 萬 多 年 前, 有 一 批 來 自 亞 洲 的 流 浪 者, 經 由 北 美 到 中 南 美 洲, 這 些 人 就 是 印 第 安 人 的 祖 先。
當 哥 倫 布 發 現 新 大 陸 時, 居 住 在 美 洲 的 印 第 安 人, 約 有 2,000 萬, 其 中 有 大 約 100 萬 人 住 在 現 在 的 加 拿 大 和 美 國 中 北 部, 其 余 絕 大 部 分 住 在 現 在 的 墨 西 哥 和 美 國 南 部。 大 約 1 萬 年 前, 又 有 另 一 批 亞 洲 人, 移 居 到 北 美 北 部, 這 是 後 來 的 愛 斯 基 摩 人。 而 最 早 到 美 洲 的 白 種 人 大概 是 維 京 人, 他 們 是 一 群 喜 好 冒 險 的 捕 漁 人, 有 人 認 為 他 們 在 1,000 年 前, 曾 到 過 北 美 東 海 岸。
殖 民 時 期(1607~1753)
1607 年, 一 個 約 一 百 人 的 殖 民 團 體, 在 乞 沙 比 克海 灘 建 立 了 詹 姆 士 鎮, 這 是 英 國 在 北 美 所 建 的 第 一 個 永 久 性 殖 民 地。 在 以 後 150 年 中, 陸 續 涌 來 了 許 多 的 殖 民 者, 定 居 於 沿 岸 地 區, 其 中 大 部 分 來 自 英 國, 也 有 一 部 分 來 自 法 國、 德 國、 荷 蘭、 愛 爾 蘭 和 其 他 國 家。
18 世 紀 中 葉,13 個 英 國 殖 民 地 逐 漸 形 成, 他 們 在 英 國 的 最 高 主 權 下 有 各 自 的 政 府 和 議 會。 這 13 個 殖 民 區 因 氣 候 和 地 理 環 境 的 差 異, 造 成 了 各 地 經 濟 形 態、 政 治 制 度 與 觀 念 上 的 差 別。
獨 立 運 動(1754~1783)
18 世 紀 中 葉, 英 國 在 美 洲 的 殖 民 地 與 英 國 之 間, 已 有 了 裂 痕。 殖 民 地 的 擴 張, 使 他 們 產 生 某 種 自 覺, 自 覺 到 英 國 的 迫 害, 而 萌 生 獨 立 的 念 頭。1774 年, 來 自 12 州 的 代 表, 聚 集 在 費 城, 召 開 所 謂 第 一 次 大 陸 會 議, 希 望 能 尋 出 一 條 合 理 的 途 徑, 與 英 國 和 平 解 決 問 題, 然 而 英 王 卻 堅 持 殖 民 地 必 須 無 條 件 臣 服 於 英 王, 並 接 受 處 分。
1775 年, 在 麻 州 點 燃 戰 火,5 月, 召 開 第 二 次 大 陸 會 議, 堅 定 了 戰 爭 與 獨 立 的 決 心, 並 發 表 有 名 的 獨 立 宣 言, 提 出 充 分 的 理 由 來 打 這 場 仗, 這 也 是 最 後 致 勝 的 要 素。
1781 年, 美 軍 贏 得 了 決 定 性 的 勝 利,1783 年, 美 英 簽 定 巴 黎 條 約, 結 束 了 獨 立 戰 爭。
組 成 新 政 府(1784~1819)
革 命 的 成 功, 使 美 國 人 民 有 了 以 立 法 形 式 表 達 他 們 政 治 觀 念 的 機 會。
1787 年, 在 費 城 舉 行 聯 邦 會 議, 會 中 華 盛 頓 被 推 為 主 席, 他 們 采 取 一 項 原 則, 即 中 央 的 權 力 是 一 般 性 的, 但 必 須 有 審 慎 的 規 定 和 說 明, 同 時, 他 們 也 接 受 一 項 事 實, 那 就 是 全 國 性 政 府 必 須 有 稅 收、 鑄 造 貨 幣、 調 整 商 業、 宣 戰 及 締 結 條 約 的 權 力。 此 外, 為 了 防 止 中 央 權 力 過 大, 而 采 取 孟 德 斯 鳩 的 均 權 政 治 學 說, 即 政 府 中 設 置 三 個 平 等 合 作 與 制 衡 的 部 門, 即 立 法、 行 政、 司 法 三 種 權 力 相 互 調 和, 制 衡 而 不 使 任 何 一 權 占 控 制 地 位。
向 西 擴 張(1820~1849)
19 世 紀 初 期, 數 以 千 計 的 人, 越 過 阿 帕 拉 契 山, 向 西 移 動, 有 些 開 拓 者, 移 居 到 美 國 的 邊 界, 甚 至 深 入 屬 於 墨 西 哥 的 領 地、 以 及 介 於 阿 拉 斯 加 與 加 利 福 尼 亞 的 俄 勒 岡。 開 拓 者 勇 敢、 勤 奮 地 向 西 尋 求 更 好 的 生 活。
南 北 沖 突(1850~1869)
引 起 內 戰 的 原 因, 不 單 是 經 濟 上、 政 治 上、 軍 事 上 的 問 題, 還 包 括 了 思 想 上 的 沖 突。 內 戰 暴 露 了 美 國 的 弱 點。 對 這 個 國 家 的 存 在, 作 了 一 番 考 驗。 經 過 了 這 次 考 驗, 美 國 才 步 向 一 個 中 央 集 權 化 之 現 代 國 家 的 坦 途。
南 北 之 間, 為 奴 隸 問 題 而 起 爭 執, 南 方 在 全 國 政 治 上 的 主 要 方 針, 就 在 保 護 和 擴 大「 棉 花 與 奴 隸」 制 度 所 代 表 的 利 益; 而 北 部 各 州, 主 要 是 制 造 業、 商 業 和 金 融 的 中 心, 這 些 生 產 無 需 依 賴 奴 隸, 這 種 經 濟 上 和 政 治 上 的 沖 突 都 是 由 來 已 久 的。
1860 年 代 初 期,11 個 南 方 的 州 脫 離 聯 邦, 另 組 政 府, 北 方 則 表 示, 為 了 統 一 將 不 惜 付 出 任 何 代 價。
1861年, 內 戰 爆 發 了, 這場 美 國 人 面 對 面 的 流 血 戰, 打 了 四 年, 南 方 遭 到 嚴 重 的 破 壞, 而 且 留 下 深 深 的 傷 痕。1865 年, 北 方 戰 勝 了, 這 項 勝 利 不 但 顯 示 美 國 回 復 統 一, 而 且, 從 此 全 國 各 地 不 再 施 行 奴 隸 制 度。
工 業 化 與 改 革(1870~1916)
19 世 紀 初 期, 美 國 開 始 工 業 化, 而 內 戰 之 後, 則 步 入 成 熟 階 段。 在 從 內 戰 至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戰 的 不 到 50 年 時 間 內, 她 從 一 個 農 村 化 的 共 和 國 變 成 了 城 市 化 的 國 家。 機 器 代 替 了 手 工, 產 品 大 量 增 加。 全 國 性 的 鐵 道 網, 增 進 了 貨 品 流 通。 應 大 眾 的 需 要, 許 多 新 發 明 應 市 了。 銀 行 業 提 供 貸 款, 促 成 工 商 業 經 營 的 擴 大。 故 從 1890 到 1917 年 的 近 30 年 間 被 稱 為 所 謂「進 步 時 期」,1914 年, 世 界 大 戰 爆 發,1917 年, 美 國 終 於 被 卷 入 大 戰 漩 渦 中, 並 且 在 世 界 上 嘗 試 扮 演 新 的 角 色。
世 界 的 新 地 位(1917~1929)

在 戰 後 的 10 年 間, 美 國 的 社 會 與 文 化 可 說 是 個 無 生 氣、 無 感 情, 屬 於 商 人 階 級 的 10 年。據 1929 年 統 計, 居 城 與 居 鄉 的 比 率 是 56% ∶44%, 這 時 舉 凡 現 代 生 活 的 特 色, 諸 如 汽 車、 電 話、 收 音 機、 洗 衣 機, 已 成 為 生 活 的 必 需 品。
戰 後 經 濟 呈 現 極 度 的 繁 榮, 原 因 有 二, 一 為 政 府 不 再 干 涉 私 營 企 業 且 有 立 法 保 護 之, 二 為 新 技 術 的 帶 動。 雖 然 經 濟 成 長 很 快, 但 是 基礎不 穩。
不 景 氣 時 代 和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1930~1959)
經 濟 大 恐 慌, 影 響 的 不 只 是 美 國, 世 界 各 國 都 受 到 它 的 打 擊, 經 濟 大 恐 慌, 使 上 百 萬 的 工 人 失 業, 大 批 的 農 人 被 迫 放 棄 耕 地, 工 廠 商 店 關 門, 銀 行 倒 閉 … … 一 片 蕭 條。1932 年, 羅 斯 福 當 選 總 統, 他 主 張 政 府 應 拿 出 行 動 來 結 束 經 濟 大 恐 慌, 新 政 府 雖 然 解 決 了 許 多 的 困 難, 但 美 國 的 經 濟 還 是 要 到 二 次 大 戰, 才 蘇 醒 起 來。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之 後, 美 蘇 兩 國, 關 系 日 趨 惡 化, 分 別 在 軍 事、 政 治、 經 濟、 宣 傳 各 方 面, 加 緊 准 備, 一 如 戰 時, 這 種 狀 態, 被 稱 為「 冷 戰」。
1960年 以 來
美 國 歷 史 自1960以 來, 許 多 方 面 仍 是 戰 後 發 展 的 延 續。 經 濟 方 面, 除 了 周 期 性 的 不 景 氣, 則 仍 不 斷 膨 脹; 從 城 市 移 居 到 郊 區 的 人 口, 繼 續 增 加,1970年, 居 郊 人 口 超 過 了 居 城 人 口 。
1960 年 初 期, 黑 人 問 題 成 為 美 國 內 部 最 主 要 的 問 題。
1960 年 代 中 期, 許 多 美 國 人 開 始 不 滿 政 府 的 對 外 政 策。 此 外, 由 於 工 業 的 發 展, 人 口 的 集 中,60 年 代 後 期, 生 態 環 境 的 污 染, 廣 受 注 意。 70 年 代 初 期, 由 於 能 源 危 機 而 導 致 的 經 濟 蕭 條, 是 大 恐 慌 以 來, 最 嚴 重 的 一 次。
70 年 代 中 期, 經 濟 一 度 復 蘇, 但 到 70 年 代 未 期, 又 出 現 通 貨 膨 脹。
1976 年, 美 國 建 國 200 周 年, 全 國 舉 行 各 項 慶 祝 活 動。
1981 年 4 月 12 日, 美 國 成 功 地 發 射「 哥 倫 比 亞 號」 航 天 飛 機, 將 人 類 又 帶 入 另 一 個 太 空 新 紀 元。
1985 年, 里 根 連 任 總 統, 在 日 新 月 異 的 人 類 發 展 史 中, 美 國 將 展 開 新 的 一 頁。

⑶ 美國歷史上的主要戰爭有哪些

國歷史上發生或參與具有重大影響的戰爭列表: 建國時期
■美國革命戰爭 1776—1783年:
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或稱做美國革命戰爭,一開始是主要發生在英帝國和其北美洲十三個殖民地的革命者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為了對抗英帝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西班牙及荷蘭加入戰爭對抗英帝國,而使戰爭的范圍遠遠超過了英屬北美洲之外。
同時,各方發動很多北美的印地安人參加這次戰爭。在戰爭中,英國能夠利用他們在海軍上的優勢以佔領殖民地的臨海城市,但如何控制鄉村地區卻使英軍無比棘手。隨著海軍在乞沙比克城的勝利導致英國軍隊在1781年的約克鎮之役中投降。1783年訂定的巴黎條約承認了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革命戰爭期間許多殖民地的居民為了躲避戰火,逃離了十三個殖民地並在北方安頓下來,這場戰爭同時也為了日後加拿大的獨立做了准備。 雖然美國革命包含了戰爭前後政治和社會的發展,但美國革命戰爭和美國革命這兩個詞彙常被替換使用。這里只提及軍事方面的活動,如果需要更廣泛的看法,包含起源和事後的影響,請參考美國革命。 參見美國革命。 ■美英第二次戰爭
1812-1815年
美國獨立後,英帝國一直不甘心失敗,妄圖奪回殖民地,同時美國也想獲得北美西部地區和解放英國控制的加拿大。1812年6月18日美國對英宣戰,美軍向加拿大發起進攻,英國由於兵力不足,就收買拉攏了不少北美印第安人一起攻打美國軍隊。很快美國軍隊被擊潰,美國底特律等重要城市和要塞被英國佔領。
1814年8月,英軍調集重兵從加拿大向美國發動進攻,佔領美國首都華盛頓,焚毀了美國國會大廈和白宮,但在巴爾的摩遭到美軍的頑強阻擊。9月英軍水陸並進進攻紐約,中途英國海軍被殲滅,撤回加拿大。12月24日英美雙方簽定「根特和約」,英國確認美國獨立。1815年1月,英軍又進攻美國新奧爾良,但被美軍擊退。戰爭結束。這場戰爭美國以弱擊強,雖然沒有奪取到新領土,但使英國徹底放棄了征服美國的打算。美國也放棄了北上加拿大的計劃,轉而南下攻打墨西哥。
另外,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看,不能單純的說美國人對印第安人就是壞的,英國就好一些,英國也許在美洲對印第安人的態度好一點,但是它在世界別的地方干下的壞事要比美國人多的多了,比如說在澳洲和祖魯戰爭中干下的對當地土著的種族滅絕。 ■西進擴張運動時期(1820—1865)
美國西進運動是美國國內的一次大規模移民拓殖運動,是美國城市化、工業化和美利堅民族大融合的過程。這場西進運動對美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直到目前為止,一部美國史在很大程度上可說是對於西部的拓殖史」。為美國發展為一個強國奠定了基礎。
■美墨戰爭(1846年~1848年)
1835年在墨西哥德克薩斯地區的種植園主們叛亂,要求並入美國。墨西哥出兵鎮壓。於是美國出兵佔領德克薩斯,並攻入墨西哥,5月美國對墨宣戰。
1846年5月18日,美軍南下佔領馬塔莫斯,9月攻佔蒙特雷,11月佔領薩爾蒂約。同年6月卡尼率美軍1700人西進,奪取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1847年2月,泰勒部在布埃納維斯塔擊潰墨西哥總統聖安納率領的1.4萬墨西哥軍。3月,美軍在總司令斯克特率1萬美軍在墨西哥灣韋拉克魯斯登陸,29日,美軍攻佔韋拉克魯斯。4月18日,美軍擊潰總統聖安納主力和參謀部,5月5日,美軍佔領普埃布拉,逼近墨西哥城,8月美援軍趕到,美軍在康特列拉斯再次擊敗墨軍。雙方進行和談,9月7日談判破裂。9月8日,美軍向墨西哥城發動進攻,但被擊退,12日,美軍佔領城外高地,炮轟城牆。14日美軍攻入墨西哥城,16日控制全城實行軍管。10月墨西哥總統被免職。1847年11月11日安約當選墨西哥臨時總統,1848年1月雙方開始和談。2月2日雙方簽定和約,墨西哥割讓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上加利福尼亞。1848年6月12日,美軍撤出墨西哥城,戰爭結束。

美國通過這場規模不算很大的戰爭奪取了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世所罕見。剛剛從西班牙手中獲得獨立十幾年的墨西哥喪失了大半國土,元氣大傷。美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大國地位。
美國內戰 (美國南北戰爭) 1861年-1865年
■南北對立與沖突起因--美國的「一國兩制」狀況
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the 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場大規模軍事沖突,參戰雙方為美利堅合眾國(簡稱聯邦)和美利堅聯盟國(簡稱邦聯)。在1850年,美國南部和北部之間為奴隸制的爭執開始白熱化。但是,爭論的焦點不是美國南方是不是應該廢除奴隸制,而是新加入的一些州里是不是允許奴隸制,這關繫到自由州同奴隸州在聯邦政府內的權力分配上的平衡。這場戰爭的起因為美國南部11個州以亞伯拉罕·林肯就任美國總統為由在1861年陸續退出聯邦,另成立以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的政府,並驅逐駐扎南方的聯邦軍,而林肯總統決定攻打這些「叛亂」州。此戰不但改變當日美國的政經情勢,也對日後美國的民間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當年《美國憲法》是最早的北美13州制定,後來美國擴張獲得的新地區的人並沒有參加制憲,因此美國存在否定《憲法》的危機,而《憲法》一旦被否定,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也就解體了。
美國共和黨人林肯反對擴大蓄奴,因此遭到以農業為主要經濟命脈的南方種植園主的巨大仇視。1860年,林肯當選總統,對南方而言 ,南卡羅來納州在1861年首先宣布退出聯邦。
共有七個州在1860年美國總統選舉後,林肯就任前迅速脫離聯邦。這些州分別是:
- 南卡羅萊納州(1860年12月21日) 密西西比州(1861年1月9日) 佛羅里達州(1861年1月10日) 阿拉巴馬州(1861年1月11日)
- 喬治亞州(1861年1月19日) 路易斯安納州(1861年1月26日) 德克薩斯州(1861年2月1)
1864年9月謝爾曼將軍麾下的北軍一舉攻下亞特蘭大,兩個月後開始著名的「向海洋進軍」,在進軍中徹底摧毀了南軍的各種軍事設施,使南方經濟陷於癱瘓。在東線,格蘭特將軍統率北軍把南軍驅逼到叛亂「首都」里士滿附近。1865年初,奴隸紛紛逃往北方,種植場經濟瀕於瓦解。北方海軍實行的海上封鎖,幾乎斷絕了南方與歐洲的貿易。同時,在南方內部也出現反對派,許多小農業主加入聯邦派從事反戰活動。南方逃兵與日俱增。糧食及日用品匱乏。1865年4月9日,李的南方部隊陷入北方軍隊的重圍之中,被迫向格蘭特請降。美國內戰終止。美國恢復統一。此次內戰消滅了奴隸制,從而為美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因此為19世紀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發達的工農業資本主義大國奠定了基礎。 ■印第安戰爭 1865–1890年
美國南達科搭州的黑山是印第安 蘇族人的聖地,當年美國和印第安人簽訂了協議,承認黑山永遠是印第安人的聖地,印第安人有權禁止任何白人靠近。1865年美國發生了經濟危機,在黑山發現了富礦,讓深陷經濟困難中的美國人找到了救命稻草,上萬的淘金者登上黑山開礦,引發了蘇族人和美國政府的武裝沖突。在1876年蘇族人籌集了比駐守該地的美國第七騎兵團更多的武器和子彈,把美國第七騎兵團引進了圈套予以殲滅。因此蘇族人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注意,戰爭規模擴大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規模。蘇族人到處被追殺,忍飢挨餓,蘇族人很快就投降了。
現在,美國南達科塔州的黑山地區正在將一座山雕塑成為一座紀念蘇族人酋長的塑像,以紀念蘇族人。那裡還有美國印第安博物館來紀念當年的歷史。現在,蘇族的數量有75000人,主要居住在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及內布拉斯加州等地的居留地內。
■美西戰爭 1898年
早已衰落的西班牙在國際上陷於孤立。古巴和菲律賓兩地人民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展開武裝斗爭,特別是西班牙對古巴起義者的殘暴鎮壓激怒了美國人,致使美西關系緊張。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保護僑民的「緬因」號戰艦在哈瓦那港被炸毀,美國懷疑是西班牙人乾的,於4月22日美國對西班牙採取軍事行動。

⑷ 美國強大的歷史大事有哪些

太平洋戰爭、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朝鮮戰爭、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

⑸ 美國有什麼特殊歷史

美國三百年歷史,它的歷史是一部帶血腥的歷史。不值得表揚的歷史。比如對印第版安、權黑人,南北方戰爭,其中黑奴地位,不亞於咱們國家西藏解放前的奴隸制。另外,美國在地球多個國家有軍事基地,最多達到5000多個,比如在日本就不止一個軍事基地。現在依然還存在,但沒5000多個了。主要是美國想統治世界。它宣揚的「普世價值」是經不起推敲的,比如海地自從政變後採取了西方的價值觀普選制度,但依舊貧富擴大到極致,赤貧階層窮得吃泥巴過日子。既然美國先充當世界警察,為何不幫助海地廣大人民從赤貧中解脫出來呢?為何不把「普世價值」真正實現在國家領導層面呢。說明什麼?說明美國對外的普世價值與國內的經營的普世價值有本質上的區別。

⑹ 美國有哪些歷史總統

共44位
1 1789~1797年 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

2 1797~1800年 約翰·亞當斯

(John Adams)

3 1801~1808年 托瑪斯·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

4 1809~1816年 詹姆斯·麥迪遜

(James Madison)

5 1817~1824年 詹姆斯·門羅

(James Monroe)

6 1825~1828年 約翰·昆西·亞當斯

(John Quincy Adams)

7 1829~1836年 安德魯·傑克遜

(Adrew Jackson)

8 1837~1840年 馬丁·范布倫

(Martin VanBuren)

9 1841年 威廉·哈里森

(William Harrison)

10 1841~1844年 約翰·泰勒

(John Tyler)

11 1845~1848年 詹姆斯·波爾克

(James Polk)

12 1849~1850年 扎卡里·泰勒

(Zachary Taylor)

13 1850~1852年 米勒德·菲爾莫爾

(Millard Fillmore)

14 1853~1856年 福蘭克林·皮爾斯

(Franklin Pierce)

15 1857~1860年 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16 1861~1865年 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17 1865~1868年 安德魯·約翰遜

(Andrew Johnson)

18 1869~1876年 尤里塞斯·格蘭特

(Ulysses Grant)

19 1877~1880年 拉瑟福德·海斯

(Rutherford Hayes)

20 1881年 詹姆斯·加菲爾德

(James Garfield)

21 1881~1884年 切斯特·阿瑟

(Chester Arthur)

22 1885~1888年 格羅弗·克利夫蘭

(Grover Cleveland)

23 1889~1892年 本傑明·哈里森

(Benjemin Harrison)

24 1893~1896年 格羅弗·克利夫蘭

(Grover Cleveland)

25 1897~1901年 威廉·麥金萊

(William McKinley)

26 1901~1908年 西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27 1909~1912年 威廉·塔夫脫

(William Taft)

28 1913~1920年 伍德羅·威爾遜

(Woodrow Wilson)

29 1921~1923年 沃倫·哈定

(Warren Harding)

30 1923~1928年 卡爾文·柯立芝

(Calvin Coolidge)

31 1929~1932年 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

32 1933~1945年 富蘭克林·羅斯福

(Franklin Roosevelt)

33 1945~1952年 哈利·S·杜魯門

(Harry S. Truman)

34 1953~1961年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Dwight Eisenhower)

35 1961~1963年 約翰·肯尼迪

(John Kennedy)

36 1963~1968年 林登·約翰遜

(Lyndon Johnson)

37 1969~1974年 理查德·尼克松

(Richard Nixon)

38 1974~1976年 傑拉爾德·福特

(Gerald Ford)

39 1977~1980年 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

40 1981~1988年 羅納德·里根

(Ronald Reagan)

41 1989~1992年 喬治·布希

(George Bush)

42 1993~2000年 比爾·柯林頓

(Bill Clinton)

43 2001~2009年 喬治·沃克·布希

(George Walker Bush)

44 2009~ 貝拉克·奧巴馬

(Barack Obama)

⑺ 美國歷史是什麼樣的

美國人民是個勇敢而愛好自由的民族。他們原本來自世界各地,是許多不同的文化、種族和宗教,經過長時期的共存結合而形成的,漸漸他們以身為美國人而自豪。 17世紀以前,北美廣大原野僅有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居住,但經過百餘年的移民,這里已成為歐洲國家人民的新家園,而其中最主要為英國人所建立的13州殖民地,這13州殖民地宣布脫離英國而獨立。幾經協商與改革,聯邦體制的美國,於法國大革命前夕,正式登上世界舞台。早期的美國很歡迎外來的移民,這些移民使她迅速地成長。美國人口,在1776年只有300萬人,而現在則超過2億。在人口迅速增加的過程中,新的生存空間,也跟著不斷開拓,而方向則由東向西,拓疆的先驅們不但從事農耕畜牧,也尋找礦產及其它資源。到了20世紀,美國不但已成為世界強國,並且也是科學、技術、醫葯及軍事力量的先進國家。 殖民時期以前(1607以前) 在兩萬多年前,有一批來自亞洲的流浪者,經由北美到中南美洲,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約有2,000萬,其中有大約100萬人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和美國中北部,其餘絕大部分住在現在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大約1萬年前,又有另一批亞洲人,移居到北美北部,這是後來的愛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他們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殖民時期(1607~1753) 1607年,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於沿岸地區,其中大部分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 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獨立運動(1754~1783) 18世紀中葉,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擴張,使他們產生某種自覺,自覺到英國的迫害,而萌生獨立的念頭。1774年,來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並接受處分。 1775年,在麻州點燃戰火,5月,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並發表有名的獨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這也是最後致勝的要素。 1781年,美軍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1783年,美英簽定巴黎條約,結束了獨立戰爭。 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使美國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達他們政治觀念的機會。 1787年,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他們採取一項原則,即中央的權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須有審慎的規定和說明,同時,他們也接受一項事實,那就是全國性政府必須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此外,為了防止中央權力過大,而採取孟德斯鳩的均權政治學說,即政府中設置三個平等合作與制衡的部門,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調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權占控制地位。 向西擴張(1820~1849) 19世紀初期,數以千計的人,越過阿帕拉契山,向西移動,有些開拓者,移居到美國的邊界,甚至深入屬於墨西哥的領地、以及介於阿拉斯加與加利福尼亞的俄勒岡。開拓者勇敢、勤奮地向西尋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沖突(1850~1869) 引起內戰的原因,不單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問題,還包括了思想上的沖突。內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對這個國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驗。經過了這次考驗,美國才步向一個中央集權化之現代國家的坦途。 南北之間,為奴隸問題而起爭執,南方在全國政治上的主要方針,就在保護和擴大"棉花與奴隸"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製造業、商業和金融的中心,這些生產無需依賴奴隸,這種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沖突都是由來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另組政府,北方則表示,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1861年,內戰爆發了,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打了四年,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1865年,北方戰勝了,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回復統一,而且,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 工業化與改革(1870~1916) 19世紀初期,美國開始工業化,而內戰之後,則步入成熟階段。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她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機器代替了手工,產品大量增加。全國性的鐵道網,增進了貨品流通。應大眾的需要,許多新發明應市了。銀行業提供貸款,促成工商業經營的擴大。故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美國終於被捲入大戰漩渦中,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1917~1929) 在戰後的10年間,美國的社會與文化可說是個無生氣、無感情,屬於商人階級的10年。據1929年統計,居城與居鄉的比率是56%∶44%,這時舉凡現代生活的特色,諸如汽車、電話、收音機、洗衣機,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 戰後經濟呈現極度的繁榮,原因有二,一為政府不再干涉私營企業且有立法保護之,二為新技術的帶動。雖然經濟成長很快,但是基礎不穩。 不景氣時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30~1959) 經濟大恐慌,影響的不只是美國,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經濟大恐慌,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工廠商店關門,銀行倒閉……一片蕭條。1932年,羅斯福當選總統,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二次大戰,才蘇醒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兩國,關系日趨惡化,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加緊准備,一如戰時,這種狀態,被稱為"冷戰"。 1960年以來 美國歷史自1960以來,許多方面仍是戰後發展的延續。經濟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氣,則仍不斷膨脹;從城市移居到郊區的人口,繼續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過了居城人口。 1960年初期,黑人問題成為美國內部最主要的問題。 1960年代中期,許多美國人開始不滿政府的對外政策。此外,由於工業的發展,人口的集中,60年代後期,生態環境的污染,廣受注意。70年代初期,由於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是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70年代中期,經濟一度復甦,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6年,美國建國200周年,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 1981年4月12日,美國成功地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1985年,里根連任總統,在日新月異的人類發展史中,美國將展開新的一頁。

⑻ 美國歷史

1934年5月11日,美國發生黑風暴,其源頭在美國中西部草原,風暴以每小回時96~160公里的速度自西向東推進答,將3.5億噸肥沃表土颳走,揚起彌天烏雲,越過美國2/3的陸地,最後消失在大西洋幾百公里寬的海面上。據說原因是因為人類過度砍伐林木造成的

⑼ 美國歷史上有哪些重要人物

富蘭克林
傑克遜
華盛頓
羅斯福、林肯、馬克

⑽ 關於美國歷史,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二戰發生後,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極力說服美國總統羅斯福加入盟軍和德國開戰,但羅回斯福以答德國沒有損害美國利益而拒絕了,其實不是羅斯福不想加入盟軍,只是美國國情所決定,美國老百姓講究"實惠主義,"只要不損害美國利益不允許戰爭。人民決定議會的選擇,議會左右總統的決定,所以羅斯福不是自己說了算。大致就是這么個程序。

閱讀全文

與美國歷史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