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課內容
1、了解下列基礎知識: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楊堅、隋朝的富庶、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大運河的概況及影響。
2、通過識讀「隋朝疆域圖」和「隋朝大運河示意圖」,逐步培養和提高識讀歷史地圖的能力。
【預習檢測】
一、隋的統一(請你認真閱讀教材2-4頁「隋的統一」一目的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 年, 建立隋朝,年號 ,定都 。
2、 年,隋滅掉南方的 朝,結束分裂割據局面,繼秦漢之後中國又一次實現了統一。
3、思考:隋為什麼能完成統一大業?
二、貫穿南北的動脈(請你認真閱讀教材4--6頁「貫穿南北的動脈「一目的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開鑿目的:
2、填圖:本圖比較模糊,請你用彩筆在圖上填上大運河的中心 ;南北端點
和 ;從北向南的四段 、
、 ;連接的五大水系 、
、 、 、 ;
最後填上隋朝的都城 。
3、作用:大運河通航後,不僅成為 的紐帶,也成為溝通
和 的樞紐。還促進了沿岸地區 和 發展。
【共同探究】
1、以下是古人關於大運河的兩首詩,請你先閱讀理解,不懂的地方問老師,然後回答問題:
問題:
(1)這兩首詩對於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態度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各是什麼態度?
(2)你怎樣評價隋煬帝修大運河這一歷史事件?
2、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朝代,而且兩者有
許多相似之處。試一下,看你能不能找出來。從這兩個王朝
的興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啟示是什麼?
【歸納整理】
1、完成下面的簡表: 2、根據示意圖熟悉掌握大運河的有關知識
隋的建立和統一:
建立時間
建立者
統一時間
統一意義 【拓展練習】
1、隋朝開鑿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B、加強水利灌溉
C、供隋煬帝到江都巡遊 D、為了對高麗戰爭
2、隋統一南北的歷史條件是( )
①南北朝後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交通
③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發展 ④東晉南朝時北人南遷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3、隋朝大運河,連接淮河和長江的一段是( )
A、永濟渠 B、江南河 C、通濟渠 D、邗溝
4、下列關於隋朝大運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開鑿於隋煬帝統治時期 B、全長四、五千千米
C、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D、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5、隋朝作為統一的朝代存在的時間是 ( )
A、581 — 618年 B、589 — 618年 C、581 — 600年 D、588 — 618年
6、隋朝的統治類似下列哪個朝代( )
A、秦朝 B、東漢 C、西晉 D、東晉
7、隋朝開鑿大運河的重大意義在於( )
A、滿足了隋煬帝游江都的願望 B、實現了南水北調
C、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 D、利於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
8、隋煬帝乘「龍舟」從洛陽巡遊到揚州,要經過大運河的哪幾段?( )
①通濟渠 ②永濟渠 ③邗溝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9、材料一:「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麼? 此「河」是誰在位時開通的?(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別指現在的什麼地方?(3)此河的開通在當時起到了什麼作用?怎樣簡評價此河?此河對生態環境方面會有哪些影響 ?
⊙該文章轉自[歷史風雲網]: http://www.lsfyw.net/Article/HTML/51829.html
2. 怎樣快速記憶歷史(一本初一書,整整兩天背)
最好是先搞清楚時間順序,然後按照具體專題,比如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展把知識點串聯起來,這樣就會完整一點。對於具體的只是不用死背,只要知道要點就可以了
3. 求資深的教七年級下冊歷史的歷史老師幫我總結一下人教版七下歷史需要熟練背誦的內容 好的必有重謝
書上要背的內容:(我是初二的學生,以下是我參加初一考試前老師畫的閉卷要背的東西。
我所說的大字是指書中黑色的宋體字)
P4 「大運河的開通」
P5 「綠體小字」
P8 「貞觀之治"並了解「房謀杜斷」
P9 中間的一段大字
P12 「開元之治」第2,3句
P13 「盛世經濟的繁榮」第1,5和第三句、中間綠體小字、第二段大字第一句、
並了解第二段綠體小字。
P14 大字
P15 大字第一段1,2句、第二段
P17 大字第二段
P23 兩段大字
P24 第一段大字(8世紀初……)
P34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P58 「南方商業的繁榮」第一段1,2,4句和第二段以及第三段大字
P59 大字 P 61大字 P62 大字
P63中間大字
P67「忽必烈建立元朝」
P68大字
P69大字最後一句
P73指南針和火葯的運用
P74第一段大字
P80中間大字第一段1,2句、第二段
P81大字
P88大字4,5句、第二段
P89大字
P90大字最後一句
P93大字
P95大字第一段和第二段最後一句
P96大字第一段1,4句、第二段
P97大字
P99大字
P100大字第二段,第四段
P101兩段大字
P104第一段大字最後一句、第二段大字
P105大字
P106大字第二段
P111大字
P112中間大字
P122(了解李時珍寫本草綱目)
P123中間大字
P127大字第二段
P128大字熟讀
P129大字熟讀
另祝:春節快樂^~^
4. 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一課思維導圖
歷史最好能將時光軸記在自己心裡,畫思維導圖實在不是文科所使用的辦法(個人認為)。我記得初中時,只是保持一顆對歷史的熱情之心,歷史成績一直不錯。
5. 如何能背住歷史初一的課程,下學期的,謝了,有沒有能夠讓人記快點的,或者短期記憶但記得住的方法,謝
我自己曾學歷史專業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適合你否。歷史嘛,多背是應該的,但要有技內巧,容平時要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憶起當天所背過的內容,回憶不起的第二天就馬上看書。不過一定不要死記硬背,否則你就一定會討厭歷史的. 因為死記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費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張時間,也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二是記不準,易混淆,張冠李戴,錯記漏記,把觀念或原理弄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三是記不牢,容易忘,費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記住的東西,沒有多長時間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歷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
6. 怎樣更好地背誦七年級下學期歷史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把歷史學好也並非一朝一夕所能辦到的。
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大家往往會發現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都一一記住,甚至記了幾遍後,隔了不久便會遺忘。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徵、經濟特徵、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於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交織、脈脈相承的,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較龐大的記憶網路,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這就需要理解的幫助,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就較容易將此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清楚。
對於歷史科的復習,由於個人情況不同,側重點也會有差異。我個人認為,考前應注重書本和筆記上的基礎知識,因為30題選擇題占據半壁江山,而選擇題往往是一些基礎知識。對於材料題,是需要靠平時積累的,如老師要求我們每星期三題,就算真的不想做,也應該把材料閱讀後,對照一下答案,對材料有一個大概印象,因為材料題往往會涉及到我們沒有接觸過或書本沒有詳細說明的問題,做材料題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
大家都知道,歷史是一個不需要很高思維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維的嚴謹,所以要學好歷史就不能馬馬虎虎、得過且過,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只要樹立信心,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那麼在高考考場上就無往不利了。
路就在腳下,我們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們把握了學習的方法,我們要過就不會是有很多人害怕的獨木橋,而是上面的這座可以暢通無阻的橋。
一、 產生興趣
對歷史科有興趣,成績自然好起來。如何對歷史科產生興趣呢?
首先,歷史事件和我們們息息相關。例如:香港的一九九七問題和1842、1860及1898年的中英條約有關;今天南斯拉夫的內戰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關系密切。所以,只要留意時事並探本尋源,定能鞏固書本上的知識。
其次,明白歷史的用處。歷史可以訓練思考和分析能力,使人具備求真和講證據及邏輯的實事求是的精神。歷史對做人處世幫助很大,退可以勵志,進可以建功立業----英國著名首相邱吉爾是歷史學家,已故港督尤德也是專攻歷史的。因此,各位不要因為修讀文科,尤其是歷史科而感到自卑。反而要努力學好這門學科,在學業上、個人修養上和識見土、及前途上下苦功。
二、 歷史事件的要素和閱讀及記誦技巧
歷史事件的要素有四: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而事情則包括原因、經過和結果。
(1) 時間有先後,你只要把大事年表裡的重要事件多看幾遍,自然記牢了。除了重要事件要確知其發生年分(如維也納會議是1814-15年,辛亥革命是l911年),其它只須明白其大概年代,或不同事件的先後次序(如維也納會議先於凡爾賽會議),便可以了。
(2) 地點有東西南北,你只須認識各地的大概位置或相對位置便行了。最佳的方法是和地理科結合,確認各國今天的政治地圖,特別是歐洲和中日的國界.主要城市。此外,若干條約規定的領土轉變也應緊記。
(3) 人物是構成歷史事件的主角。不過,會考要求並不太高,我們祗要熟記重要的歷史人物便可以應付考試了。如自強運動的曾、左、李.恭親王、慈禧太後是必須熟記的,次要的人物如魏源、馮桂芬則略知一二,再其次的,則一律不記。不同歷史人物的生存時代和事跡也應知其大概,才不會張冠李戴。
(4) 事件由時地人三項元素構成。明白了上述的時間地點和人物,自能對重要史事了如指掌。歷史事件的相關年代要清析:先念念課題的次序;次念某課題的重要事情,如1860至1919年中國的大事包括自強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瓜分運動、戊戌維新、義和團事件.晚清改革、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然後記誦某事件的其它重大情節,如自強運動分為三階段,辛亥革命分為興中會和同盟會兩個時期。至於枝節瑣事,似非會考的重點。
(5) 事件的原因和結果可分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其它方面。以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原因為例:政治方麵包括中英的政制不同、司法制度的差異;經濟層面有工業和農業經濟的不同、公行制度.貿易不平衡、鴉片貿易;社會因素如英國工商業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文化方面如中國中心主義與英國自由思想的分歧,個人責任與集體負責制的沖突;特殊事件包括林則徐銷鴉片.林維喜事件。若能緊記這些重大事情,則對鴉片戰爭的背景有清析的概念了。總之,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其它等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歷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
(6) 因果關系應建立於史實和邏輯上。因先於果,果後於因,兩者要合乎情理。從這一角度看,不應把歷史事件孤立來看,如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導致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前者是因,後者是果;但此後法德關系惡化,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則割地是因,而大戰是果了。 因此,假如能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舉一反三,則事件的因果關系了如指掌,而學習亦事半功倍了。
(7) 事件的經過祗須記重大事件,如義大利的統一運動略知1820.1830和1848革命,加富爾的改革和外交,馬志尼的思想及加里波的的貢獻便可以了。因近年會考並不強調背誦史實,故你只須知道最重要的史實便行了。
(8) 近年考試強調分析,也會要求考生就歷史學家對同一史事的不同觀點作出評論。初學者往往被矛盾的史論迷惑,不知信那一學說;同時對歷史解釋的客觀性產生懷疑。我的建議是:首先明白一種解釋 分析其長短處;但同時卻抱著懷疑批判的精神,把它和相反的意見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
(9) 和其它科目一樣,只要課前預習,把不明白的地方記下;上課留心聽講,不明之處,向老師請教;課後溫習,整理筆記,把重點記熟;多讀、多思考、多寫、多做模擬試題(在法定時間內完成);考試前重溫重點;考試時冷靜選題和作答-----能夠做到上述各點,自可獲得好成績。
7. 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一課
(1)、隋朝統一的原因: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發展;長期的分裂割據,人民渴望統一;南方陳政權內統治的腐敗容。
隋朝前統一的王朝有秦、漢。
(2)、隋文帝。國家的統一。
(3)、通濟渠、邗溝。反映了隋統治者貪戀江南美景,奢侈腐化,不體恤百姓。
(4)、大運河通航後,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運河的通航還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發展,它宛如一條綵帶,沿岸城鎮猶如綵帶上鑲嵌的一顆顆明珠。歷朝對運河不斷疏浚、改造,使它持續發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
8. 初一歷史第一課應該背誦哪些
就是有寫某年發生什麼的呀,什麼人幹了什麼事呀,什麼東西被稱為什麼呀這些東西要牢記
9. 初一歷史怎樣才能背的熟熟的
一、順序記憶:
這種記憶是最普通的記憶方法,它是指照事件本身的發展的順序依次記憶。如: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就可以這樣記:1、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第一次大陸會議召開。2、1776年,第二次大陸會議召開,發表了《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成立。3、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4、1778年,戰爭中心南移,5、1781年,英軍總司令康華利把寶劍呈給華盛頓。6、1783年,英國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獨立。
二、規律記憶: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尋找具有規律性的東西,如:世界史上六大帝國衰落的原因都是:1、人民起義。2、各地封建主(或奴隸主,包括被征服的各族)形成割據趨勢,力求擺脫中央控制。3、統治階級的內訌。4、外族或外國的入侵。
三、對比記憶:
如兩次世界大戰的對比。中國與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對比。中國近代三次革命高潮的異同等。
四、歸納記憶:
可把不同時間的同類事件歸納。比如:我國古代八項著名的水利工程。近代台灣軍民反抗侵略的斗爭事例。紅軍四次反圍剿作戰方針等。也可以把同一時間的不同事件進行歸納。比如:1945年發生的重要事件有:蘇、美、英雅爾塔會議、中國共產黨「七大」召開、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蘇、美、英波茨坦會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上黨、邯鄲戰役、聯合國成立、台灣回歸祖國。
五、順口溜記憶:
把一些歷史事件編成順口溜很易記憶。比如:清朝皇帝的順序:努皇順(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康雍乾(康熙、雍正、乾隆);嘉道咸(嘉慶、道光、咸豐);同光宣(同治、光緒、宣統)。再如朝代的順序:三皇五帝夏商周,春戰秦漢三國休,兩晉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元明清民。
六、講解記憶:
這是一種較新的記憶方法,一個同學給其它同學講述歷史事件,記憶效果比一個人自己記憶要高幾倍。且信號儲存時間長。當然,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還有隔年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推理記憶法、信號記憶法等等。
10. 初中歷史怎麼背的快,背的牢
我自抄己曾學歷史專業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適合你否。歷史嘛,多背是應該的,但要有技巧,平時要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憶起當天所背過的內容,回憶不起的第二天就馬上看書。不過一定不要死記硬背,否則你就一定會討厭歷史的.
何況死記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費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張時間,也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二是記不準,易混淆,張冠李戴,錯記漏記,把觀念或原理弄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三是記不牢,容易忘,費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記住的東西,沒有多長時間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歷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